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有趣的端午節作文(14篇)

作文 閱讀(1.03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趣的端午節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趣的端午節作文(14篇)

有趣的端午節作文 篇1

“端午臨中下,時清人復長。”不知不覺中,端午邁着輕盈的腳步嫋嫋來到了我們身邊,一切事物都因端午的到來而充滿生機、富有情趣。

你看!街邊那一排排攤位,無不掛滿了五彩繽紛的端午繩;無不擺滿了淺綠清香的葦葉;無不放滿了雄赳赳、氣昂昂的“大公雞”……街頭的歡聲笑語一浪高過一浪!

你聞!遠遠便飄過一陣幽香,令人饞涎三尺。拿出一個糉子,輕輕剝開嫩綠的葦葉,展現在眼前的絕對是一個巧奪天工,精美絕倫的藝術品!瑪瑙似的紅棗嵌在雪白的糯米中間,輕輕咬上一口,甜而不膩,令人精神不禁一振!一個糉子下肚,只覺齒留餘香,令人神清氣爽,回味無窮。

你望!波光粼粼的湖中,一隻只龍舟你來我往、互不相讓。圍觀者們歡呼雀躍,興奮如同剛出籠的小鳥。龍舟上的人們團結一心,共同進取,令大家讚不絕口。有人還將糉子投入湖中,飛濺的浪花洗走了人們一臉的疲憊,換上了一副副最最會心的笑容。

對了,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據說,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愛國詩屈原而形成的。當年,屈原看到祖國的大好河山被外來侵略者掠奪,心內悲憤交加,於五月初五那天,投進了波濤滾滾的汨羅江……老百姓爲了紀念他,便將這一天定位端午節。人們爲了悼念屈原,划着龍舟往江裏頭糉子,漸漸形成了今天吃糉子、賽龍舟的.風俗。

端午節你帶給我多少喜悅、多少歡樂。聞着糉子的清香,看着巧妙的彩繩,想着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心中不免涌動起陣陣激動!

曾幾何時,那個滿嘴沾滿糉粒、脖掛香囊的“淘氣包”,已成爲了今天吃相文雅、即將步入中學大門的少先隊員;昔日那低矮的平房,也成了如今美觀的高樓。而唯一不變的,是端午的那份情結,是人們對端午的留戀,對端午的那份最真摯的渴盼、最真誠的心願……

端午節,我深深地、深深地期盼着你的再一次到來!

有趣的端午節作文 篇2

我要繼續努力,不斷“長大”!讀書,能讓我學習到許多的知識,這不,現在就跟大家說一個故事。古代有一個愛國大詩人,名叫屈原。因受奸人挑撥,被皇上驅逐。但他仍然愛自己的國家,最後投江自盡。後來人們爲了紀念屈原,便有了今日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但是隨着歲月的流逝,許多地方的節日特色已經不復存在了,可是閩南一帶卻還有着濃濃的民風民俗。

上午,大家都會去割艾草。.割來的艾草都被掛在門前屋後。整條街都是綠茫茫的一片,彷彿有千萬條綠色的絲巾迎風飛舞。這艾草寓意驅蚊除蟲,驅災避邪。

艾草驅邪的民俗流傳至今,而十二點的光陰更讓人難以忘懷。

正午十二點。家家戶戶都端着盆子,到河邊取水。用晶瑩剔透的水來沖洗腳或臉,洗走自己身上的晦氣。之後,人們還會聚集在河邊跪拜祭祀。不僅是跪拜,在貢臺上還供着不少供品,有雞鴨魚肉、美酒果蔬等。當然,更少不了最重要的糉子。最後,將其中6個糉子投下河去餵魚蝦(好讓屈原的'遺體繼續安息於海底),祭祀便完畢了。其餘的貢品便可以自己帶回家食用,以求沾一些福氣,帶來好運。

午後,端午的又一個高潮到了—採蓮。由一個打扮得不堪人目的醉漢爲導,擡一尊木雕龍頭。龍頭雕刻得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有一股神聖而不可侵犯的威嚴。身後跟着鑼鼓隊、花童等。這個遊行隊伍要進人每家每戶舞旗拂塵。主人則要行待客之禮,送一些糖果餅乾給他們。隊伍有十幾米長,由上百人組成。鞭炮聲持續不斷,鑼鼓聲響徹雲霄。氣勢真是不同凡響!

在端午,小孩子最高興的莫過於得到一件禮物—香包。

它的色彩多以紅黃紫爲主,表面細繡着一些美麗的圖案。據大人們說,香包裏還有許多好東西,喻吉祥如意,帶有長輩們對孩子的美好祝願。

閩南的端午總是那麼別具特色,那麼令人難以忘懷!

有趣的端午節作文 篇3

“噢耶”!終於可以和奇趣作文班的同學一起去老家印象農莊去玩了。我們坐上大巴車,帶着美美的心情出發啦。

來到農莊後,我們先去大會堂瞭解屈原。原來屈原是因爲亡國才憂憤投江而死,一路聽到的都是關於屈原的故事,確實讓我心中激起一種民族自豪感。講解完後老師給我們發了一個雞蛋。要我們把雞蛋當成寶寶一樣,保證一個下午都要好好的保護好它。很快,我們又來到大廳,發現大廳的桌子上放滿了糉葉、糯米、綠豆、紅豆、肉粒。這是幹什麼呢?原來是老師要教我們包糉子呢。只見老師手腳麻利的.抓起三片糉葉,對齊、翻轉。明明是長條型的糉葉,被老師變成了一個蛋筒。老師快速的挖了幾勺糯米放了進去,再用筷子輕輕的戳了幾下,整理成一個三角形,用繩子打了個結,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在老師的手裏誕生了。老師教完了我們方法後,便坐在一旁靜靜地等着我們包。接下來出現了這樣的一幕:有人在笨手笨腳的包糉子,有人在有模有樣的包糉子,有人在爲自己包的漂亮糉子得意洋洋,有人卻在爲自己包的醜糉子感到沮喪。我呢,包的糉子並不及老師包的好看,但是我也沒有傷心,因爲這是我的勞動成果嘛。

接下來,我們將迎來同學們最期待的環節,遊戲環節。遊戲名稱叫做“南水北調”“拔河”。首先我們玩“南水北調”,老師給我們每人發了一段半邊管子,然後讓我們從高到矮的順序排成“s”型。遊戲開始了,只見水流衝到了我們的管子裏,我們屏住氣息,死守“洞口”,不讓水掉下去。一秒,兩秒,三秒……遊戲結束了。我們接了滿滿一大盆水,獲得了第一名。第二個遊戲拔河,我們綠隊對紅隊,紅隊十分弱小,一下子就被我們扯過來了。

我最喜歡的還是燒烤環節,我拿着一個雞爪和一個雞翅,在烤架上有模有樣的烤了起來,一會兒塗雞翅,一會兒翻雞爪,像個專業人士。烤完了,我們吃着親自烤的食物,真香啊!

幾個小時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夕陽裏,我們整理行囊,依依不捨得離開了農莊。

有趣的端午節作文 篇4

今天,昂立奇趣的老師帶着我們去老家印象農莊過端午。

自己包糉子、自己烤燒烤,還有各種活動呢!我越聽越興奮,我興奮得能跳三尺高,我興奮得能一下跑一千米,我興奮得無法形容啦!

我們坐着公交車,開始了我們的旅途。坐在車上,我不僅看到了優美的風景,還學到了兩個關於端午節的單詞:一個是端午節、一個是糉子,真是一舉兩得哦!

到了目的地,我們首先上二樓去了解屈原和端午習俗。學習完了,開始了我們的第一個活動:護蛋行動。護蛋,也就是說要小心翼翼地保護這個蛋,不能讓它碎了。我接過老師手裏圓圓的小雞蛋,我要把它藏起來,可是,藏哪兒好?我左思右想,決定用衣服把雞蛋圍起來,隨身攜帶好了,但是又想,這樣太麻煩了,還是把它放在我的揹包裏吧!至少這樣比較安全。我希望我的蛋寶寶不要哭,不要讓你的眼淚溼潤我的揹包。

然後,我們來到了一樓大廳,我們圍着一個大圓桌站好了,大圓桌上有很多食材,上面有糯米肉末綠豆和黃豆,包糉子的'糉葉和捆糉子的繩子。老師給我們示範了一遍後,我嘗試着自己包糉子,首先拿出三片糉葉,兩片正面向上,一片把它倒過來。然後把這三片糉葉卷兩圈,捲成一個像漏斗的形狀,再往裏面放些糯米,用筷子戳緊,往裏面還可以放點肉什麼的,又用大拇指把頂部的糉葉蓋着,最有用繩子綁住。這樣,一個完美的糉子就出來啦!包糉子的時候,我有點分心,因爲我想看一看我的蛋寶寶,我很怕它碎掉,如果碎掉了,我晚上可沒有煎蛋吃了,嘻嘻!

包糉子的活動結束後,我們進行了拔河比賽,我們是紅隊對戰的是紫隊的大哥哥和大姐姐,我看見那根拔河的繩很粗,摸上去很粗糙,有些扎人。還沒開始遊戲,繩子就被繃得緊緊的,讓我們感受到紫隊的哥哥姐姐們力氣很大,遊戲開始了,我左腳在前,右腳在後,使勁拉!“一二!一二!”我們喊着整齊的口令,團結一心,可是還是輸了,但是輸贏並不重要,友誼才第一。雖然沒贏,但我們很開心,雖然沒贏,但我們不灰心。

今天,我很快樂!

有趣的端午節作文 篇5

我只會吃糉子,但不會包糉子。

請問大家,五月初五是什麼日子?我想大家會異口同聲地回答:“端午節!”對,端午節還要吃糉子,可你們知道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嗎?哈哈,不知道了吧?據說這裏還有一個故事呢!其實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積極主張楚國聯合齊國,抗擊秦國,他的意見沒被採納,反而被罷了官,發配到邊遠的地方。楚國快滅亡時,農曆五月五日這天,屈原投汩羅江自殺。屈原投江後,楚國人爲了不讓江裏的.魚蝦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裏投糉子,後來,慢慢形成了端午節吃糉子的習慣。

怎麼樣?知道了嗎?其實呀吃自己包的糉子感覺特別好,這不,姥姥給我買來了糉葉、糯米、餡、還有繩子,讓我自己包糉子,啊,這可讓我傻眼了,怎麼包呀,姥姥看我丈二和尚模不着頭腦的樣子,笑了,併爲我講了包糉子的簡單過程,然後指導了一下就去掃地了。我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那兒,真是狗吃刺蝟——不知如何下手,還好姥姥把米餡都弄好了,要不然我真的什麼也不知道了!我先把糉葉做成漏斗的形狀,往裏面加了點糯米,再加塊肉,然後把它的“角角”往裏面塞了塞,用繩紮好,啊哈,一個糉子做成了!可乍一看,既不像糉子,也不像菱角,更不像三角形,唉,真是四不像!算了,不管怎麼說這也是我的勞動成果吧。向下一個糉葉發起了“進攻”!我又放了點糯米在漏斗狀的糉葉裏,嘴裏還哼着小曲,終於做好了,嘿,還可以!包了第十一個糉子時,我發現糯米餡快沒了,可我還包在興頭上呢,怎麼辦?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咦有了!冰箱裏不是還有蜜棗嗎?不如把它放在裏面濫竽充數?對,這主意不錯,於是我把剩下的糯米都用蜜棗做了餡。看着一個比一個像的糉子,真是開心極了!爺爺把我包的糉子放在鍋裏煮,煮好之後,爺爺品嚐了一個,結果一咬居然咬到了糉子裏的蜜棗——核,把他老人家的一顆假牙給碰掉了!我真想找個地縫鑽進去得了,可爺爺沒罵我,還誇我呢!說我有創意,我聽了心花怒放。

有趣的端午節作文 篇6

除了春節,最有趣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在那天,我們可以吃到糉子,看到賽龍舟,十分有趣,一大早,媽媽買來了一堆糉葉,還泡了一大盆糯米,準備包糉子。我也興致勃勃地參與。我先向媽媽學習怎樣包,只見媽媽把幾個長條的糉葉疊放在一起,左折右折,圍成了一個三角狀的漏斗,然後把白白的大米裝進去,再放一兩顆大紅棗,然後將頂上的糉葉裹下去,包裹在漏斗上,再包到左邊,又折到右邊,最後又取了一兩片糉葉裹了一層,用繩子捆上,一個三角形的糉子就包好了。

我迫不及待地想一展身手,於是拿了一個小葉子,像媽媽一樣圍成了漏斗,可我折的不好,細小的米從底端的縫裏漏了出來。好不容易包結實了,手鬆了一下,滑滑的糉葉又翹了起來,手忙腳亂的。我毫不氣餒,繼續努力,終於包成了一個完美的漏斗,米裝進去服服帖帖的.,最後封口時,我手小包不住,媽媽幫我按住,終於包出了一個糉子!漸漸,我熟練多了,於是我乾脆把一片葉子撕成兩半,所以,包出的糉子只有小石頭那麼大,小巧玲瓏。後來,我想出一個主意—糉子裏放別的原料。我在米上澆上蜂蜜,糉子會變的甜甜的;我還在上面放咖啡粉,這個糉子一定比較苦;我還在糉子裏放我的糖果,還偷偷放了蘿蔔。最後沒有足夠的米了,我就包了個空的。吃糉子時,家人都搶我的“迷你”搞怪糉子,大家都覺得有趣,一片開心的笑聲。

下午,我和家人一起看賽龍舟。湖邊人山人海。那些龍船十分精緻,雕刻和繪畫了各種圖案,讓人覺得栩栩如生。五六個人一條船,等待比賽。發令員一聲令下:“開始!”幾條船快速前進,你追我趕,一會紅船超過綠船,一會黃船越過紅船,一起爭當冠軍,真是羣雄逐鹿啊!觀衆在岸上又喊又跳,爲比賽吶喊。最總,黃船奪得了冠軍的寶座。端午節有這麼多激動人心的風俗,真是有趣的節日啊!

有趣的端午節作文 篇7

“七年級糕,八年級糉,九年級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當念起這些兒時的歌謠,我就會想起家鄉的傳統端午佳節來。

五味草

家鄉在壺公山下。山上的草木青翠,瓜果飄香;山下綠水環繞,田野肥沃。在一片鬱鬱蔥蔥的枇杷樹邊,有着整齊的紅磚綠瓦。一派安靜和諧的鄉野村落,這就是我的家鄉,也是明代狀元柯潛的故鄉。每年傳統端午佳節來臨,我們便會挎上籃子和姐姐一起上山去採艾草,並配上石榴葉、梔子花等合爲“五味草”。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門上都會插上艾草,據說艾草會鎮邪辟災。當然在我們看來,只要聞一離那清新又奇異的艾草的`清香,對我們來說就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所以每年我們都爭着到山上來,採下大片的艾草,也採下大片的快樂。

當然媽媽會用“五味草”給我們煮上好多的鴨蛋,據說小孩吃了還不咳嗽呢?而對我們小孩來說我們總是拿着心靈手巧的姐姐用五彩的毛線編的袋子,裝滿鴨蛋到處炫耀。吃過午飯,媽媽又會用“五味草”煮鴨蛋的水給我們洗澡,真是又香又舒服,整個夏天都不長痱子呢……

糉子和賽龍舟

在我們的記憶中,端午給人的印象除了玩就是吃。在傳統端午佳節期間,我們除了可以吃上香噴噴的鴨蛋,還有讓人記憶深刻的糉子呢?

包糉子也是端午的保留節目之一。媽媽和阿姨總會買了好多的糉葉,用水少泡着,洗乾淨碼好。糉子的餡一般是糯米,配上綠豆、紅棗等,煮熟。然後在媽媽和阿姨的一陣靈巧的忙碌之後,我們小孩便饞貓般圍着蒸籠轉,等待糉子出籠的時刻的到來……

長大了唸書才知道,包糉子的習俗和我國曆史上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呢?據說屈原跳入汨羅江後,羣衆爲了不讓水裏的魚咬着詩人的身體便做了好多的糉子,扔到水裏。這樣魚兒有的吃就不會傷害到詩人了。於是,爲了保護並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後來有了更爲熱鬧的“賽龍舟”。

我們村裏沒有賽龍舟,但在黃石每年都會有這樣的熱鬧非凡的場面出現:

在木蘭溪畔,人們早早地圍在岸邊,鑼鼓震天鞭炮齊鳴。水面,數支整齊的龍舟隊伍,衣裳鮮豔隨風飄揚,小夥子們激情澎湃躍躍欲試。隨着一聲鑼響,各支隊伍爭相競發,大家齊心協力,奮力爭先。這一刻,鼓聲、鞭炮聲人們的吶喊聲……湊成一片熱鬧非凡的畫面。

有趣的端午節作文 篇8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當唱起這首兒歌,也就到了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聽媽媽說,關於端午節還有個故事呢!戰國時期,楚國的賢臣屈原,因救國的心願無法得以實現,投汨羅江死去。

老百姓們就包了許多糉子投入江中,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之後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人們又以划龍舟的活動來紀念他,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從此,這天也就成了端午節。

我最愛吃糉子了。每到端午節前,我就很興奮,因爲又可以和奶奶一起包糉子了。奶奶會從河邊採來許多碧綠的蘆葉,然後清洗,入水煮沸,蘆葉就會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奶奶是包糉子能手,只見她三個手指捏住蘆葉,用另一隻手繞,蘆葉就圍成一個喇叭形。接着在綠綠的蘆葉裏放入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糉子,特別飽滿。

我在一旁看得心癢癢,也想動手包個,於是我照着奶奶的樣子依葫蘆畫瓢。可包糉子看起來簡單,做起來比登天還難。這蘆葉在手中根本不聽話,我好不容易把它圍成喇叭形,但一放糯米,米就從底部溜了出來。我再用力捏捏緊,蘆葉竟被我給捏壞了。唉,我只好用片蘆葉平攤在桌上,放上一點糯米和顆紅棗,使勁卷緊,再用一片蘆葉裹在上面,用線紮緊,創造了新式包糉法。

奶奶看着我的`這個作品,樂得直說我:“小傻瓜!”

糉子在大鍋裏足足煮上三四個鐘頭甜甜的香味溢滿整個屋子,讓人垂涎欲滴。我等不及了,迫不及待地讓奶奶從鍋裏撈出我包的糉子。這時的糉葉已經從碧綠變成深綠色了,我還沒等它涼透,就解開線,剝開糉葉。呀!白白的糯米特別有光澤,咬上一口,藏在裏面的大棗就露出來了。它就像躲在白雪裏的顆紅瑪瑙,特別誘人。軟糯的糯米加上香甜的紅棗,再蘸一點白糖,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我想,這應該就是端午節的味道吧!

有趣的端午節作文 篇9

過端午節是中國多年的傳統習俗,中國人爲什麼用過端午節呢?這裏有很多傳說,最著名的就是紀念中國歷史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一說起屈原,讓我們想起了端午節,一提起端午節,我就會心血來潮,因爲可以吃到香香的、甜甜的、糯糯的糉子,想想真是美妙極了。小時候,一到端午節奶奶就會先摘家門口的糉葉,然後清洗、蒸煮。再採來棕樹葉撕成條同樣清洗再蒸煮,然後把糯米淘洗、侵泡,把水瀝乾後就可開始包糉子了。只見奶奶一會兒把糉葉捲成錐形,一會兒把淘洗好的糯米放進去,一會兒用棕葉條包裹那酷似玉盤託珍珠的糉子,頗似沙場點兵。不一會兒那本來輕飄飄的棕樹葉變得沉甸甸而且還密密麻麻的。我還跟着奶奶學了手藝哩,我學着奶奶的模樣把糉葉捲成錐形,然後把珍珠似的糯米放進去。

“啊!!”一不小心我手裏的“玉盤託珍珠”摔碎了,滿地都是我弄灑的珍珠。我閉上眼睛,準備接受奶奶的大罵,可奶奶卻用那慈祥的眼光看着我,輕輕的對我說:“小心點。”我什麼也沒說,只是對她笑了笑。奶奶也對我笑了笑。

“譁”糉子開煮了,它們安安靜靜地躺在水中,既不像那調皮的餃子在小銀魚似的在水中游來游去,也不像洶涌的`波濤似的麪條。我沒多大的耐心繼續看煮糉子,於是,我出去玩了。我再次回來時滿屋都是糉葉的香味,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個糉子準備剝開,“呀!燙死我了。”我大叫到。我一邊吹着我被燙到的手,一邊看着奶奶熟練的拿出糉子剝開放到碗裏,我趁機拿來白糖倒在糉子上,

再拿來筷子把糉子夾起來咬了一口。啊!真是又香、又甜、又糯,美味極了。

除了吃糉子,端午節還有許多習俗,如:放風箏、飲雄黃酒,對了!還有賽龍舟!!!我們美麗的柳葉湖每年都會舉行賽龍舟比賽,幾十個水手緊緊地握着船槳,竭盡全力地奮力地向終點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一邊用力地敲着鼓,一邊喊着震天動地的號子,那場面,那叫一個震撼。還有,還有呢!每到五月初五我們家的大門前都要掛艾草。

過端午節的感覺真好,我真想下一個端午節趕快到來。

有趣的端午節作文 篇10

今天是端午節,一大早爸爸就把早已買好的排骨、青菜、酒等裝上車,急急忙忙的帶上我和媽媽往鄉下奶奶家趕,因爲今天奶奶家僱用了七、八個人和她們幫忙套果樹袋。

一路上,我們一邊聽着優美的流行歌曲,一邊欣賞着車窗外的自然風光,不知不覺來到了奶奶家。

只有奶奶在家等候我們,爺爺和姑姑早已領着他們去了果園套袋,不一會,奶奶給我們每人舀上了一碗用艾蒿、蛀牙草、小麥棵等熬好的荷包蛋,聽奶奶說:端午節吃了這種荷包蛋,喝了這種湯,不僅能治頭暈、頭疼,還能斬除妖魔,延年益壽。我趕忙端起碗來聞一聞,確實香味撲鼻,清香四溢,嘗一口,甜滋滋,咬一口荷包蛋,潤滑、香嫩,奶奶的手藝還真不錯來,感覺舒服、好吃極了!

吃完荷包蛋,奶奶又從大鍋裏端出了熱騰騰的糉子,我三下並作兩下的撥開糉葉皮,又狼吞虎嚥的吃了個香味四溢的八寶糉子,奶奶又遞給我個肉餡的糉子我又吃上,本來我還想嚐嚐葡萄乾的、黑米的、大紅棗的……每樣嘗一個,這時媽媽說;“小杰,你不留點肚子,中午可有頓豐盛的午餐”。其實我的肚子早已撐的鼓鼓的,也沒胃口再吃了。

我問奶奶說:“奶奶,你們這兒端午節爲什麼吃荷包蛋和糉子”?奶奶理直氣壯的說:“當地風俗唄”。我告訴奶奶說:“每年的`五月五日定爲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我又把屈原爲什麼跳汩羅江自殺,當地人們又怎樣紀念他、懷念他……統統給奶奶講了一遍,因爲奶奶沒文化,奶奶聽後連聲說:“奧!奧!奧!……”。

奶奶說:“現在生活好了,家家都包糉子,這種是你四奶奶送來的,那種是你五大娘送來的,還有......不一會,果園裏打來電話,讓再給他們送些果樹袋子去,我就和爸爸去了果園送袋子,媽媽和奶奶在家當廚師,準備飯菜招待僱傭的套袋的人。

看看這有趣的端午節,展現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愛國詩人屈原的緬懷之情,這種民族節日將發揚光大,源遠流長。

有趣的端午節作文 篇11

五月初五是五月的開端,從此之後,陰氣開始產生,並逐漸增強,是陽氣強盛的頂峯,又是陰陽變化的開始。大家都知道“否極泰來”這個詞,否卦(三陰在下,三陽在上)是七月,它的極限就是代表十月的坤卦(六爻全陰);但是,與此相對應的還應該有個“泰極否來”,只是因爲人們喜歡事情從不好到好,所以,不大提這個詞。泰卦(三陽在下,三陰在上)是正月,它的極限就是代表四月的乾卦 (六爻全陽)。因爲到了五月初五時,已經開始“泰極否來”,所以,中國人很重視這個轉變,而且要通過一些方法來消除陰氣開始強盛可能即將帶來的不祥之氣。

爲什麼又把時間定爲“初五”呢?一方面因爲“五”與“午”諧音,“五”字所表達的意思就是天地之氣相交合,與“五”相對應的五行中的“土”又代表着轉化與過渡;另一方面,中國的“陰陽合曆(即農曆)”每月的開端並不是“七年級”,而是根據那個月的“節”(二十四節氣中的節)來確定,比如一年的'開始不是從正月七年級開始,而是從立春那天開始,夏季不是從四月七年級開始,而是從立夏那天開始,因此,夏季的開始結束是到夏至,初五前後正是夏至的時候。

從五月是陽氣極盛、陽氣是正氣來說,“端”是“正”的意思;從五月是陰氣開始的時候,所以也可以說是“初”的意思,因此,“端五”也可以稱爲“初五”。因爲“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五月正是“午”月,因午是陽氣極盛而同時轉衰的時候,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所以也稱重五或重午。因爲端午是天地之氣陰陽轉化的過渡點,此前是一年中陽氣由初生到極盛,此後是陰氣從初生到極盛,所以又叫天中節。如此等等,還有很多,不再多加解釋。

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等等。其中,紀念屈原說爲這個節日增加了人文精神的內涵,應該是後起的;三代夏至節說是與我國的歷法緊密相關的,應該是較早的,雲塵子主張採用此說;惡月惡日驅避說與我國的歷法和術數觀念有關,與第二說並不矛盾;吳越民族圖騰祭說帶有明顯的地方色彩,而且以圖騰作爲切入點來加以說明,是近代以來的說法。

有趣的端午節作文 篇12

今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因爲放假,所以我起的比平時稍晚一點。當我睜開眼睛的時候,卻發現我的手上腳上都被帶上了五彩線。五彩線是由紅、粉、黃、綠、藍五種顏色組成的,很鮮豔。媽媽告訴我說,端午節帶上五彩線會給自己帶來好運的。

洗完臉後,我就來到了餐桌前。匯成商學院的一桌,真豐富啊;有大大的三角形糉子,還有香噴的雞蛋、鴨蛋、鵝蛋。看着這麼多好吃的,我的口水禁不住流了出來。

正準備開動時,爸爸發言了:“知道今天爲什麼要吃糉子嗎?哪位“同學”知道請舉手回答?”

這可難倒了我了,我就裝作沒聽見,等待爸爸解釋。爸爸告訴我說是爲了紀念我國古代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真沒想到一種食物也有故事。

爸爸講完後,我已經迫不急待地想和他們做遊戲了——頂雞蛋。

我在盤裏隨手拿了一個個頭較大的雞蛋,先和爸爸來了一個對決。而我的力氣太小了,一個回合下來,就輸給了爸爸。但是心裏卻不服輸。心想:“可不能這麼算了。”我又去洗鵝蛋,想和媽媽較量一番。

只見媽媽在盤子中左挑右選的,好像裏面藏了大將軍。我好奇地問媽媽:“你在選什麼?難道鵝蛋還會有什麼不同嗎?”聽完後媽媽耐心地說:“你看這鵝蛋好像都一樣,其實裏面的學問大着呢!首先你要看蛋的形狀,要選“小頭”尖一點的,這樣的蛋會比較有優勢一些;其次要看鵝蛋的外殼,光滑、細膩、顏色勻,這樣的蛋殼更硬一些。根據這些特點選,一定能獲勝。”

我半信半疑地選了一個鵝蛋,就開始跟媽媽較量起來了。

我雙手緊緊地握着鵝蛋,使上了渾身的`力氣,頂啊,頂啊,只聽見叭的一聲,我趕緊收手,緊張地看了一下手中的蛋,我手裏的鵝蛋竟然沒破,還是好好的,“原來是媽媽手裏的蛋碎啦,太好了,我贏了!我贏了!”我興奮地邊喊邊跳,爸爸也高興的拍手錶示祝賀,媽媽看着我高興的樣子也笑了。

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啊

有趣的端午節作文 篇13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每到端午節,我們就會想起愛國詩人屈原,想起這首詩。

說起端午節,我們就會想到各種各樣的習俗,如掛艾葉、賽龍舟、吃糉子等,但在我們台州,端午節卻有吃食餅筒的習俗。

往年端午節都是爸爸媽媽包給我吃,所以今天,不僅爸爸媽媽要做,我也要展示一下自己的手藝,給大家露一手。爸爸先把剛剛攪拌均勻的麪糊小心翼翼地倒入平底鍋中,只見他用手向四周一推,再往鍋中間一收,麪糊就凝固了,一張薄薄的食餅筒皮就好了。我趕忙伸手想去把它拿起來,媽媽一把拉住我的手說:“皮很燙,別動!”但我皺起眉頭說道:“我都這麼大了!”媽媽堅持不同意:“難道你沒有聽過‘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句話嗎?剛攤好的食餅筒皮很燙,小孩子皮膚嫩,容易被上面的熱氣燙到!”但我可不想碰到困難就放棄,於是我戴上了一次性手套,輕鬆地將一張攤好的食餅筒皮給扯下來,媽媽看着我,無奈地笑着說:“你個淘氣鬼。”不過,媽媽的話是對的,鍋上方還是比較燙。所以小孩子嘗試一次就夠了。

接下來爸爸這個大廚又麻利地炒好了包在食餅筒裏的餡料,有炒麪、雞蛋絲、紅燒肉等,這些餡料剛一出鍋,就香氣撲鼻,看得我口水直流,不禁伸手從裏面夾出一塊紅燒肉塞到嘴巴里,要知道,我這個“小饞貓”形象可不是白來的。最後,等所有餡料都齊全了,就剩下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包食餅筒。媽媽神速地爲大家包好美味的食餅筒,我也毫不客氣地吃了起來。

這時爺爺問我:“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我自信地答道:“當然,相傳是愛國詩人屈原不想看到自己的國家滅亡,所以跳江了。人們怕屈原的身體被江裏的.魚蝦吃掉,於是就往裏投食物,爲了不讓食物散亂,就把食物包裹起來投下,而屈原跳江那天正是農曆五月五日,所以就有了端午節吃糉子的習俗。”爺爺笑眯眯地看着我說:“小傢伙懂得還挺多的啊。”全家人聽了都哈哈大笑起來。

現在的端午節,更多的是一家人團聚過節,享受家庭快樂的節日了。

有趣的端午節作文 篇14

每年的陰曆5月初五是端午節。在端午節那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吃糉子,桌上擺的、街上賣的、大家談的,幾乎都是糉子。

糉子,好像就是端午節的象徵。

端午節吃糉子,是有來由的,有如此一個典故——在兩千多年前,楚國有一位的愛國詩人屈原,由於楚國滅亡,悲憤不已,他忠貞不屈,含恨跳河自盡。大家怕水裏的魚吃掉屈原的屍體,便將米、肉等美味的食物,用糉葉包起來投入河中,期望魚兒只吃糉子不吃屈原的屍體。屈原跳江那天是5月初五,在中國陰曆上屬“端午”之日,爲紀念屈原,大家就將這一天定爲“端午節”,家家戶戶吃糉子,以紀念屈原的忠君愛國。

端午節吃糉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風俗。自己動手包糉子,已變成傳統文化新風尚。可別小瞧包糉子,那也是一門技術活。主要分三個步驟:第一,要籌備糉葉,將其刮毛、洗淨,堆放整齊備用;第二,要籌備糉餡,主如果以米爲主,將米用水浸泡半小時,再配些花生綠豆之類的豆類,再配些肉塊或蛋黃,攪拌均勻,調好鹽味即可;最後,纔是包糉子,左手託着糉葉,將糉葉按45度角對摺成漏斗狀,右手舀糉餡導入糉葉捲成的漏斗裏,再將糉葉捲起來包裹住糉餡,完全密封並裹緊,然後用繩子捆緊,糉子就包好了。

糉子要蒸熟了纔可以吃。蒸糉子是最被人難熬的.,糉子在蒸的時候最香,糉葉的清爽味、糉餡的米香豆香環繞着肉香,直鑽你心裏去,被人心癢癢的,光是聞聞,就讓人垂涎三尺!

吃糉子看龍舟賽,是我每年過端午節的最愛。大家一家人,圍坐在一塊,邊吃邊看。只聽一聲巨響,一條條龍舟箭似的飛射出去,一個個糉子皮齊刷刷地被剝開,選手全神貫注地盯着前方飛快划船,臺下觀衆聚精會神地看着比賽——1號舟往前衝了,小朋友偷偷吃了一口糉子;2號選手超越了對手,大大家鬆了口氣也停下來吃糉子,接着察看落後的3號舟,小朋友乘機也吃一塊……舟衝,吃糉;舟停,吃糉;一口一個糉子,就在這驚心動魄的不經意間吃了個精光。

端午節,真有趣。充滿了民族特點,瀰漫着濃郁的水鄉文化,承載着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大家緬懷先烈忠貞愛國,代代相傳、繼承發揚,祝福祖國美好每人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