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通用15篇)

作文 閱讀(3.11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寫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端午節的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通用15篇)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

哈哈,五月初五,端午節到了,家家做起了香甜可口糉子,空氣裏瀰漫着糉子那獨特的清香。一大早上,我就聞到了艾葉的香味,刷完牙,和着糉子、艾葉、菖蒲幾種香氣,我吃下了一個花生綠豆餡兒的小糉子和一個紅雞蛋,然後……你猜我要幹什麼?呵呵!那就是去龍虎山參加“繽紛童年·端午節”活動。

帶着一路的渴望,我來到了龍虎山,那眼熟的綠草地上掛着許多惹眼的七彩氣球,四處還有井然有序地插着許多牌子,上面寫有:滾鐵圈、拔河比賽、立雞蛋、包糉子……我對哪一門都不精通,不好意思玩,只得眼睜睜地看着別的小朋友快樂活潑的笑臉與手中嫺熟的技術。還是媽媽看透了我的心思,她拿起地上一個大鐵環和一根怪模怪樣的鐵棍子,鼓勵我說:“婧婧,別看他們玩了,媽媽陪你也去玩吧。”說完,把我帶到一片開闊的.草地上,我不明白媽媽葫蘆裏賣得什麼藥,這怪怪的鐵環與棍子是幹嘛用的,我好奇地問媽媽:“這是什麼?怎麼玩啊。”媽媽這會像是找到了寶貝,兩眼發光,興奮地說:“這個呀,是鐵圈,你爸媽小時候常玩的,你看我給示範。”說完,她把鐵棍子勾住鐵圈後面,在她的推動下,鐵環神奇地滾動起來,她隨着鐵環滾動,快速地跑着,越來越快,流暢地走了一段路之後,她停下來,把鐵環與鐵棍都遞給我,說:“你來試一試吧!”我心想,看媽媽還有那個輕鬆勁,滾這個破鐵圈應該不難吧,於是斷然說:“這個應該很簡單,我會!”於是,我快速拿來鐵圈,一本正經地滾起來,可沒想到,鐵圈在我手中一點也不聽話,首先根本立不起來,一圈也沒轉就倒掉了。試了好幾次,結果都是失敗。我那股好強的勁上來了,我生氣地又滾了幾次,可那鐵圈怎麼也不肯向我屈服。媽媽在旁邊開導說:“別急,慢慢來。你先觀察一下別人是怎麼玩的。”我安下心來,仔細地看別人是怎麼玩的,再找到自己的不足,如此三番之後,我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問題。原來是方法不對啊。我又試了試,耶,成功了。這次鐵環似乎聽話了點,鐵環雖然只滾了幾步,但我初嚐到成功的喜悅。正當我一次一次滾動時,忘乎所以的時候,一不留神,摔了個“狗啃泥”,惹得旁人哈哈大笑,不少大人還直誇我有毅力、有恆心,滾的好。

玩了半個下午,我的滾鐵環技術終於有很大長進,可以繞着草地轉好些圈,那些圍觀的人看到我的鐵環滾動而來,總是紛紛躲避,跳着歡笑着,可開心了。一些小朋友看我玩得開心,總會來向我借鐵環玩,我給他們玩吧,他們還總是不放手,惹得我很不開心。還有些大人們,也似乎想過癮,說是教我給我示範,可拿去後,玩個不停,在草地上追逐着,樂不行。

今天,繽紛童年活動讓我重溫了爸爸媽媽小時候的遊戲,原來他們的童年生活也那麼有趣啊,並且悟出了一個道理:“看花容易養難”。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2

家鄉的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們漢族的傳統節日。在戰國時期,我國愛國詩屈原聽說秦軍攻破楚國國都的消息後,悲憤交加,依然寫下絕筆作《懷沙》後,抱石投入淚羅江,以身殉國,百姓們紛紛親去打撈,沿水招魂,在沒有結果時,人們只有將糉子投入江中,以免蝦魚蠶食屈原屍首的方法表達對他的懷念,此日正是農曆五月初五,以後每年人們在這一天都要到江面去頭糉子表達緬懷之情,隨着時間的演變,人們將這一天俗稱爲“端午節”,過節的形式也多養起來,如插楊柳、賽龍舟、吃糉子、燒高山等等。

我也特別喜歡家鄉的端午節,雖然沒有電視裏看到的盛大賽龍舟、燒高山等習俗,但我獨愛綁花繩、戴荷包、插楊柳、包糉子、串親戚等風俗喜慶方式。

五月初四這天,我就嚷着媽媽帶我去趕集,大人們忙着購買肉呀、菜呀、蛋之類的,我們孩子的焦點在於買花線、買畫布,挑三揀四,串了西家串東家,幾個商店、攤位轉下來,手裏捧着一大把花線、畫布。可高興了,在回家的路上就迫不及待的搓起花繩來。回到家裏,與鄰里幾個小朋友圍着姥姥開始編花繩、縫荷包。捻線搓繩、選布剪樣,穿針引線,直到開燈時分,每個小朋友都有了滿意的收穫,可把姥姥累壞了,我們便搶着用小拳頭敲打姥姥伸不直的腰背,姥姥臉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興奮的`我就是睡不着,偷偷起來把花繩與荷包比劃了好幾次,因爲姥姥說了:“今天戴了就不靈了,只有在端午節這天戴上纔會保佑我們一年平安。”真是一個難眠之夜呀!隱隱約約聽見爸爸插楊柳的聲音,我一骨碌翻起身來,大聲喊着戴荷包囉……以最快、最簡單的方式洗刷完畢,在媽媽的幫助下認真的綁上了花繩、戴上了荷包,看着手腕、腳腕花花綠綠的花繩,是弄着胸前各式各樣的荷包,我自豪極了,猶如成了最美的小公主。帶着無比幸福的心情,開始幫媽媽炒雞蛋、包糉子。

說起包糉子,可是我拿手好戲,早在六歲那年,大媽就教會了我包糉子。我便一個指揮官的架勢喊來爸爸,指揮着他與媽媽抱起糉子來:首先按比例把昨天購買來的糯米、大棗、葡萄乾、枸杞放入盆中掏乾淨,然後再加進去一定量的白糖、蜂蜜與均勻,接着拿來竹葉捲成一個漏斗形,要注意,不能把葉子卷完,還要留一些等放進做好的餡子後封起來,爸爸一直做得很好,就是最後的封包動作出了錯,被我狠狠批評了幾句:“老爸,你也不動腦想想,包紮的繩子要打成活結,不然證書後你連葉子一塊兒吃嗎……”在我成功的指揮下,你一個、他一個、我一個,不一會兒包了一大堆,最後就是開竈蒸煮了,這期間,我有顯擺着自己的花繩與荷包指揮爸爸矯正了爸爸楊柳插得不好看之處。

開始過節享受了,一家人圍着豐盛的節日餐,你爭我搶、談天說地、笑語盈盈,真是其樂融融。時逢中午,我們一家又拎着自己親手做好的禮物去大伯家串門子,一路上陽光與煦、鳥語花香,喜笑顏開,我真的被這欣欣向榮的日子陶醉了……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3

端午節就要到,每當這個節日來到,插艾蒿,點雄黃、包棕子、戴香包、賽龍舟等各種活動都會把我們的思緒帶回到那個令人惋惜的歷史事件中,再一次想起楚王國,想起汨羅江,想起在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字的文學家和詩人屈原。

除屈原,應該還有很多自己的親人在這一天被我們一同懷念。我在每年的端午節,都會無比思念我長眠在商州地下的奶媽,我知道,她也一定會思念我的。

我們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她對我的哺育和愛卻遠遠超出血緣的範圍,在她精心呵護和愛撫下,快樂考試吧的童年一直是我最美好的回憶,尤其是端午節的棕子和香包,更讓我無比懷念我的奶媽——那位漂亮健康寬容豁達的年輕女子。

是她在一個幼小的生命需要奶水的時候向我敞開溫暖的懷抱,我在她的懷中貪婪地吸允着、索取着自己的需要,在她的懷抱中一天天飽滿、長大、變美。

我長大,要進幼兒園和上學,城裏和鄉下的距離把我拉離她的`懷抱,但我的心卻無法離開她,因爲她把母愛的種子深深種在我的心裏。於是,週末就成我每天的期盼,通往鄉下的小路和小橋,奶媽家的柴門小院也成我心中最美的圖畫。

那時候每年的端午節,我在睡夢中就能聞到棕子的清香和香包的花香,那是奶媽讓小舅挽着藍子天不亮就送來的煮一夜,走完十幾里路還溫熱的棕子,裏面的各種豆兒和棗兒把糯米染得紅紅的,吃起來軟軟的,甜甜的,香香的,我的小肚皮也被棕子撐得溜圓。

每年的這幾天,我的主食就是奶媽的棕子,我一直到現在都認爲奶媽的棕子是最好吃的,誰都比不上。

裝棕子的藍子上還掛着奶媽親手做的香包,那香包好看極,是用各種絲線纏繞的小棕子的模樣,小巧玲瓏,香氣芬芳,我掛在脖子上在學校向女同學炫耀着,高興着,美着……

那感覺讓我每次回憶都如同回到童年時代,回到奶媽身邊。

也有那麼幾次趕上在奶媽家過節,於是,包棕子就成我最高興的事,儘管我不會包,但還是象模象樣地挽起袖子,坐在大盆子邊上,拿着棕葉包着米和豆兒,拿着草捆紮,每到這時候,奶媽都會高興的一邊包着手裏的,一邊教着我,還把我包的棕子也放入鍋裏一起煮,結果可想而知,我的棕子不是找不着,就是裏面成稀飯,儘管這樣,她也從未責怪過我,還任我用手在盆裏撈來撈去繼續搗亂。

親愛的媽媽,女兒現在仍然不會包棕子,不會纏香包,不是女兒不想學,而是女兒要把媽媽的棕子和香包永遠永遠留在記憶中,那是什麼樣的棕子和香包都無法替代的美的記憶,美的味道,美的感受。

就要過節,不知道天堂裏有沒有棕子,有沒有香包?

女兒在這裏爲媽媽送上一份節日禮物,願與您在夢中相會,親手爲您剝棕子,戴香包,親口祝您端午節快樂!

欣聞國家已經把端午節和春節、中秋節一起列爲文化遺產進行保護,雖然還沒有規定爲法定假日,但重視傳統節日的步子已經邁出,我想您聽到這個消息也一定會高興的,因爲您愛這個節日。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4

家鄉的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們漢族的傳統節日。戰國時期,我國愛國詩人屈原聽說秦軍攻破楚國國都的消息後,悲憤交加,依然寫下絕筆作《懷沙》後,抱石投入淚羅江,以身殉國,百姓們紛紛親去打撈,沿水招魂,沒有結果時,人們只有將糉子投入江中,以免蝦魚蠶食屈原屍首的方法表達對他的懷念,此日正是農曆五月初五,以後每年人們這一天都要到江面去頭糉子表達緬懷之情,隨着時間的演變,人們將這一天俗稱爲“端午節”,過節的形式也多養起來,如插楊柳、賽龍舟、吃糉子、燒高山等等。

我也特別喜歡家鄉的端午節,雖然沒有電視裏看到的盛大賽龍舟、燒高山等習俗,但我獨愛綁花繩、戴荷包、插楊柳、包糉子、串親戚等風俗喜慶方式。

五月初四這天,我就嚷着媽媽帶我去趕集,大人們忙着購買肉呀、菜呀、蛋之類的,我們孩子的焦點於買花線、買畫布,挑三揀四,串了西家串東家,幾個商店、攤位轉下來,手裏捧着一大把花線、畫布。可高興了,回家的路上就迫不及待的搓起花繩來。回到家裏,和鄰里幾個小朋友圍着姥姥開始編花繩、縫荷包。捻線搓繩、選布剪樣,穿針引線,直到開燈時分,每個小朋友都有了滿意的收穫,可把姥姥累壞了,我們便搶着用小拳頭敲打姥姥伸不直的腰背,姥姥臉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興奮的我就是睡不着,偷偷起來把花繩和荷包比劃了好幾次,因爲姥姥說了:“今天戴了就不靈了,只有端午節這天戴上纔會保佑我們一年平安。”真是一個難眠之夜呀!隱隱約約聽見爸爸插楊柳的聲音,我一骨碌翻起身來,大聲喊着戴荷包囉……以最快、最簡單的方式洗刷完畢,媽媽的幫助下認真的綁上了花繩、戴上了荷包,看着手腕、腳腕花花綠綠的花繩,是弄着胸前各式各樣的荷包,我自豪極了,猶如成了最美的小公主。帶着無比幸福的心情,開始幫媽媽炒雞蛋、包糉子。

說起包糉子,可是我拿手好戲,早六歲那年,大媽就教會了我包糉子。我便一個指揮官的架勢喊來爸爸,指揮着他和媽媽抱起糉子來:首先按比例把昨天購買來的糯米、大棗、葡萄乾、枸杞放入盆中掏乾淨,然後再加進去一定量的白糖、蜂蜜和均勻,接着拿來竹葉捲成一個漏斗形,要注意,不能把葉子卷完,還要留一些等放進做好的餡子後封起來,爸爸一直做得很好,就是最後的`封包動作出了錯,被我狠狠批評了幾句:“老爸,你也不動腦想想,包紮的繩子要打成活結,不然證書後你連葉子一塊兒吃嗎……”我成功的指揮下,你一個、他一個、我一個,不一會兒包了一大堆,最後就是開竈蒸煮了,這期間,我有顯擺着自己的花繩和荷包指揮爸爸矯正了爸爸楊柳插得不好看之處。

開始過節享受了,一家人圍着豐盛的節日餐,你爭我搶、談天說地、笑語盈盈,真是其樂融融。時逢中午,我們一家又拎着自己親手做好的禮物去大伯家串門子,一路上陽光和煦、鳥語花香,喜笑顏開,我真的被這欣欣向榮的日子陶醉了……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5

這“端午節”有個來歷,傳說從前有一個叫屈原的偉大愛國詩人,因爲反對妥協,主張聯齊抗秦,受到楚國權臣的打擊和陷害,先後遭到杯王和頃襄王的貶謫和放逐。屈原離開郢都以後,沿長江東下,踽踽獨行,顏色憔悴,披着長髮,過着顛沛流離的生活。他不知道爲什麼世界會是這樣黑白混淆,忠奸顛倒,美醜不分。他禁不住內心的憤怒,一面大聲呵斥吟誦,一面提起筆來,洋洋灑灑在石壁上寫下一篇奇絕千古的《天問》。他深知自已無法同現實調和,最後自投於汩羅江,結束了他悲壯的一生。 當地老百性都非常尊敬和愛戴屈原,生怕他的屍體被魚吃掉,就投下一種用棕葉包米的東西—棕子餵魚,好讓魚不去吃屈原。以後,每年都以此方法來紀念屈原。今天正是紀念屈原的日子,我一大早就聞到濃濃的棕子清香,於是趕緊洗瀨,急不可待地坐到餐牀邊津津有味地吃起了棕子。

家鄉的端午節是有很多講究的。包糉子,糉葉有要求,新鮮的蘆葦葉,碧綠碧綠的,或者是槲葉,散發着淡淡的清香。

端午節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準備到位,潔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裏,飽滿的蜜棗,花生仁,葡萄乾,都早已泡好,勤勞的女主人用靈巧的雙手左折右疊,再用絲線層層纏繞,一個精緻的糉子便誕生了。煮糉子不能心急,小火慢慢煮,老年人愛用火爐,前一天晚上把糉子放在爐子上,能燜整整一個晚上。

第二天孩子們一起牀,揭開鍋,就是熱騰騰的糉子,屋子裏,院子裏頓時都瀰漫着蘆葦葉和糉子的香氣。除了吃糉子,還要吃煮熟的大蒜,雞蛋。這幾種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只看看就是享受了,扁圓的白玉般的大蒜,肉紅色的橢圓的`雞蛋,碧綠的不規則形狀的糉子,從顏色的搭配到形狀的組合,都煞是好看。

薰艾蒿,我們這裏離山遠,艾蒿都是從集市上買的,在端午節這天掛在門楣上,過幾天干透了,取一兩隻在屋子裏點燃薰一下,至於薰的目的是什麼,我是不很清楚,有人說是薰蚊子的,我想可能還有更多的東西,比如蜈蚣,蠍子什麼的,大概類似其他地方的薰五毒吧。

端午節是中國人民的隆重節日,從20xx年起設爲國家法定節假日,20xx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是一種提示。依水悟清廉,依山悟崇高,借生之樂悟慈,借死之祭悟悲,從而感念造化宏德,善待萬物有情。端午不僅是一個節日,更是一種人格,炎黃子孫的人格。端午文化遺產儘管小國富邦可以搶先從聯合國註冊,但她永遠屬於華夏兒女。

中華民族傳承了端午!炎黃子孫記住了屈原!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6

端午節就要到了,每當這個節日來到,插艾蒿,點雄黃、包棕子、戴香包、賽龍舟等各種活動都會把我們思緒帶回到那個令人惋惜歷史事件中,再一次想起楚王國,想起汨羅江,想起在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字文學家與詩人屈原。

除了屈原,應該還有很多自己親人在這一天被我們一同懷念。我在每年端午節,都會無比思念我長眠在商州地下奶媽,我知道,她也一定會思念我。

我們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她對我哺育與愛卻遠遠超出了血緣範圍,在她精心呵護與愛撫下,快樂考試吧童年一直是我最美好回憶,尤其是端午節棕子與香包,更讓我無比懷念我奶媽——那位漂亮健康寬容豁達年輕女子。

是她在一個幼小生命需要奶水時候向我敞開了溫暖懷抱,我在她懷中貪婪地吸允着、索取着自己需要,在她懷抱中一天天飽滿、長大、變美。

我長大了,要進幼兒園與上學,城裏與鄉下距離把我拉離了她懷抱,但我心卻無法離開她,因爲她把母愛種子深深種在了我心裏。於是,週末就成了我每天期盼,通往鄉下小路與小橋,奶媽家柴門小院也成了我心中最美圖畫。

那時候每年端午節,我在睡夢中就能聞到棕子清香與香包花香,那是奶媽讓小舅挽着藍子天不亮就送來煮了一夜,走完十幾里路還溫熱棕子,裏面各種豆兒與棗兒把糯米染得紅紅,吃起來軟軟,甜甜,香香,我小肚皮也被棕子撐得溜圓。

每年這幾天,我主食就是奶媽棕子,我一直到現在都認爲奶媽棕子是最好吃,誰都比不上。

裝棕子藍子上還掛着奶媽親手做香包,那香包好看極了,是用各種絲線纏繞小棕子模樣,小巧玲瓏,香氣芬芳,我掛在脖子上在學校向女同學炫耀着,高興着,美着……

那感覺讓我每次回憶都如同回到了童年時代,回到了奶媽身邊。

也有那麼幾次趕上在奶媽家過節,於是,包棕子就成了我最高興事,儘管我不會包,但還是象模象樣地挽起袖子,坐在大盆子邊上,拿着棕葉包着米與豆兒,拿着草捆紮,每到這時候,奶媽都會高興一邊包着手裏,一邊教着我,還把我包棕子也放入鍋裏一起煮,結果可想而知,我棕子不是找不着,就是裏面成了稀飯,儘管這樣,她也從未責怪過我,還任我用手在盆裏撈來撈去繼續搗亂。

親愛媽媽,女兒現在仍然不會包棕子,不會纏香包,不是女兒不想學,而是女兒要把媽媽棕子與香包永遠永遠留在記憶中,那是什麼樣棕子與香包都無法替代美記憶,美味道,美感受。

就要過節了,不知道天堂裏有沒有棕子,有沒有香包?

女兒在這裏爲媽媽送上一份節日禮物,願與您在夢中相會,親手爲您剝棕子,戴香包,親口祝您端午節快樂!

欣聞國家已經把端午節與春節、中秋節一起列爲文化遺產進行保護,雖然還沒有規定爲法定假日,但重視傳統節日步子已經邁出,我想您聽到這個消息也一定會高興,因爲您愛這個節日。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7

每當快到端午節,媽媽和外婆採辦過節的東西時,我這個小饞貓就忍不住央求外婆多買點糯米。因爲每次過節,外婆包的糉子總吃不夠。

在我們這兒流傳一首歌謠:“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喜洋洋……”每到端午節,我們這兒都要賽龍舟,家家戶戶還要包糉子、吃糉子,整個小鎮都飄散着糉葉香、糯米香。

每到端午節,外婆就忙碌起來:到山坡上採摘糉葉、選糯米、泡糯米。一切準備就緒,外婆就坐在院壩裏包糉子,我們一羣小孩就圍在一旁觀看。只見外婆隨手拿起兩片糉葉,疊放在一起,再熟練地左手一彎,右手一扭,糉葉瞬間變成了一個“小漏斗”,舀幾勺糯米放入“漏斗”中,再將“漏斗”上的糉葉往下折,蓋住糯米,迅速用一根細細的棉線將糉子紮緊,一個三角形的、胖乎乎的“小娃娃”便魔術般地誕生了。每每這個時候,我們都在一旁看呆了,手也不自覺地拿起糉葉學起來,每次把糯米撒的到處都是,手裏也長不出一個三角形。我泄氣地坐到椅子上瞪着外婆那雙靈巧的手,好奇地問:“外婆,你的手有魔法嗎?怎麼到了你的手裏三角形就立起來了?”外婆總是拍拍我的小腦袋,神祕地一笑。不一會兒,幾十個糉子就在外婆的巧手中誕生了。我興奮拉着外婆的手,嚷嚷着:“外婆,快!煮糉子了!”外婆慈愛地捏捏我的小鼻子:“小饞貓,就知道吃!”煮糉子的過程是最難熬的。一分鐘、十分鐘、二十分鐘過去了,我簡直度秒如年,坐如針扎,一會兒跑去廚房瞧瞧,一會兒又問外婆到底好了沒有?忽然,一縷純香撲鼻而來,我欣喜地跑進廚房,剛想揭開鍋蓋,外婆攔住我,說:“看你猴急!糉子一定要用細火慢慢煮,這樣才軟糯,耐心等吧!”我和哥哥姐姐們只好聽話耐心等待,忍受着棕香的折磨。

“糉子好了!”隨着外婆的一聲吆喝,我們立刻撲到廚房,只見盆子裏的糉子一個個脹着肚子,冒着熱氣,好像在招呼我們快上。我們迫不及待地伸手一抓,“呀!好燙!”“燙死了!燙死了”我一看,哥哥姐姐們和我一樣的遭遇,一個個都使勁吹着被燙紅的手,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哈哈大笑起來。

終於吃到糉子了。我們幾個迅速拿起糉子,剝開糉葉,白白胖胖的`身體滾到碗裏,顆顆糯米飽脹、泛着油光,飄散着糉葉和糯米混合在一起獨特的香味。忍不住大咬一口,軟軟的、滑滑的、綿綿的,慢慢地嚼,還有一股香甜味。如果在蘸上白糖味道更好,更鮮美。

現在糉子的口味越來越多,有臘肉、豆沙、蟹肉……。每到端午節,超市裏、商場裏都擺滿了各種包裝精美、各種口味的糉子。可我最愛的還是外婆親手包的糉子。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8

端午節就要到了,每當這個節日來到,插艾蒿,點雄黃、包棕子、戴香包、賽龍舟等各種活動都會把我們的思緒帶回到那個令人惋惜的歷史事件中,再一次想起楚王國,想起汨羅江,想起在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字的文學家和詩人屈原。

除了屈原,應該還有很多自己的親人在這一天被我們一同懷念。我在每年的端午節,都會無比思念我長眠在商州地下的奶媽,我知道,她也一定會思念我的。

我們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她對我的哺育和愛卻遠遠超出了血緣的範圍,在她精心呵護和愛撫下,快樂考試吧的童年一直是我最美好的回憶,尤其是端午節的棕子和香包,更讓我無比懷念我的奶媽——那位漂亮健康寬容豁達的年輕女子。

是她在一個幼小的生命需要奶水的時候向我敞開了溫暖的懷抱,我在她的懷中貪婪地吸允着、索取着自己的需要,在她的懷抱中一天天飽滿、長大、變美。

我長大了,要進幼兒園和上學,城裏和鄉下的距離把我拉離了她的懷抱,但我的心卻無法離開她,因爲她把母愛的種子深深種在了我的心裏。於是,週末就成了我每天的期盼,通往鄉下的小路和小橋,奶媽家的柴門小院也成了我心中最美的圖畫。

那時候每年的端午節,我在睡夢中就能聞到棕子的清香和香包的花香,那是奶媽讓小舅挽着藍子天不亮就送來的煮了一夜,走完十幾里路還溫熱的棕子,裏面的各種豆兒和棗兒把糯米染得紅紅的,吃起來軟軟的,甜甜的,香香的,我的小肚皮也被棕子撐得溜圓。

每年的這幾天,我的主食就是奶媽的棕子,我一直到現在都認爲奶媽的棕子是最好吃的,誰都比不上。

裝棕子的藍子上還掛着奶媽親手做的香包,那香包好看極了,是用各種絲線纏繞的小棕子的模樣,小巧玲瓏,香氣芬芳,我掛在脖子上在學校向女同學炫耀着,高興着,美着……

那感覺讓我每次回憶都如同回到了童年時代,回到了奶媽身邊。

也有那麼幾次趕上在奶媽家過節,於是,包棕子就成了我最高興的'事,儘管我不會包,但還是象模象樣地挽起袖子,坐在大盆子邊上,拿着棕葉包着米和豆兒,拿着草捆紮,每到這時候,奶媽都會高興的一邊包着手裏的,一邊教着我,還把我包的棕子也放入鍋裏一起煮,結果可想而知,我的棕子不是找不着,就是裏面成了稀飯,儘管這樣,她也從未責怪過我,還任我用手在盆裏撈來撈去繼續搗亂。

親愛的媽媽,女兒現在仍然不會包棕子,不會纏香包,不是女兒不想學,而是女兒要把媽媽的棕子和香包永遠永遠留在記憶中,那是什麼樣的棕子和香包都無法替代的美的記憶,美的味道,美的感受。

就要過節了,不知道天堂裏有沒有棕子,有沒有香包?

女兒在這裏爲媽媽送上一份節日禮物,願與您在夢中相會,親手爲您剝棕子,戴香包,親口祝您端午節快樂!

欣聞國家已經把端午節和春節、中秋節一起列爲文化遺產進行保護,雖然還沒有規定爲法定假日,但重視傳統節日的步子已經邁出,我想您聽到這個消息也一定會高興的,因爲您愛這個節日。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9

閃耀的不僅僅是黃金。

衆所周知,黃金閃閃發光,價值連城。但是隻有金子纔會發光嗎?不,誠實是同樣閃耀的東西。

父母是我們的啓蒙老師,當我們還在蹣跚學步時,正是他們在我們心中播下了誠實的種子,告訴我們“狼來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誠實可信,不要說謊。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是我們的父母讓我們在童年時成爲一顆好種子,我們可以在成長中生根發芽。相反,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學會了撒謊,他的生活就不會完整。這足以突出誠實對一個人生活的影響。

誠實不僅對一個人有深遠的影響,而且對一個國家和民族也至關重要。

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然而,由於當時的.激烈戰鬥和恐慌,爲了樹立威信和成功改革,商鞅下令在南門外豎起一塊30英尺長的木頭,並公開承諾:誰能把這塊木頭搬到北門,誰將得到12兩的獎勵。人們說了很多,但他們不想嘗試。商鞅把獎勵提高到52兩,最後有人試圖把木頭運到北門。商鞅信守諾言,當衆給了他五十兩黃金。

商鞅看似有趣的舉動在人民心中樹立了威望。“大衆的世界。在羣衆的支持下,商鞅成功地進行了改革,幫助秦統一了中國。由此,我們可以看到誠實是多麼重要,它對我們國家的事務是多麼重要。

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件往往顯示出相同的真理。

美國開國總統華盛頓小時候不小心砍倒了他父親最喜歡的櫻桃樹,但他並不擔心受到懲罰和欺騙父親,而是誠實地向父親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可以看出,誠實之風早已吹進年輕的華盛頓的內心,使他成爲一位道德高尚的總統,並在總統生涯中贏得民心。

曾經有一個故事深深打動了許多人。

在早期,很少有外國人踏足尼泊爾喜馬拉雅山的南部山麓,但後來,許多日本遊客來到這裏,據說是因爲一個少年的正直。一天,幾個攝影師邀請一個青少年去買啤酒。這個少年花了3個小時買啤酒。第二天,少年又給他們買了啤酒。這次攝影師給了他很多錢,但是他第三天沒有回來。攝影師都說這些青少年騙了錢。晚上,年輕人回來了。

原來這個少年只買了4瓶啤酒。爲了許諾,他爬了另一座山,過了一條河,然後買了6瓶啤酒。但是當他回來的時候,他打碎了三個瓶子。他哭着拿出碎玻璃,把零錢還給攝影師。每個人都被感動了。從那以後,越來越多的遊客來到這裏。

這個少年做這件事的時候並沒有想到任何獎勵,他只是以一顆真誠的心對待客人。正是這種真誠打動了人們,也是這種真誠帶來了商機。

古今中外的例子太多了。總而言之,誠實意味着實事求是,不說謊,不違反合同,忠於外表,說實話,做實事。“一句話不能跟在一匹馬後面。不僅他人需要誠實,自己也需要誠實。承諾和許諾,不要欺騙自己或他人,不要爲了利益而違背良心......

誠實是雨,洗去人們心中的灰塵。

誠實是雪,震撼着人們虛僞的靈魂。

誠實是一面鏡子,折射出人們背後的影子。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0

端午節就要到了,每當這個節日來到,插艾蒿,點雄黃、包棕子、戴香包、賽龍舟等各種活動都會把我們的思緒帶回到那個令人惋惜的歷史事件中,再一次想起楚王國,想起汨羅江,想起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字的文學家和詩人屈原。

除了屈原,應該還有很多自己的親人這一天被我們一同懷念。我每年的端午節,都會無比思念我長眠商州地下的奶媽,我知道,她也一定會思念我的。

我們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她對我的哺育和愛卻遠遠超出了血緣的範圍,她精心呵護和愛撫下,快樂考試吧的童年一直是我最美好的回憶,尤其是端午節的棕子和香包,更讓我無比懷念我的奶媽——那位漂亮健康寬容豁達的年輕女子。

是她一個幼小的生命需要奶水的時候向我敞開了溫暖的懷抱,我她的懷中貪婪地吸允着、索取着自己的需要,她的懷抱中一天天飽滿、長大、變美。

我長大了,要進幼兒園和上學,城裏和鄉下的距離把我拉離了她的懷抱,但我的'心卻無法離開她,因爲她把母愛的種子深深種了我的心裏。於是,週末就成了我每天的期盼,通往鄉下的小路和小橋,奶媽家的柴門小院也成了我心中最美的圖畫。

那時候每年的端午節,我睡夢中就能聞到棕子的清香和香包的花香,那是奶媽讓小舅挽着藍子天不亮就送來的煮了一夜,走完十幾里路還溫熱的棕子,裏面的各種豆兒和棗兒把糯米染得紅紅的,吃起來軟軟的,甜甜的,香香的,我的小肚皮也被棕子撐得溜圓。

每年的這幾天,我的主食就是奶媽的棕子,我一直到現都認爲奶媽的棕子是最好吃的,誰都比不上。

裝棕子的藍子上還掛着奶媽親手做的香包,那香包好看極了,是用各種絲線纏繞的小棕子的模樣,小巧玲瓏,香氣芬芳,我掛脖子上學校向女同學炫耀着,高興着,美着……

那感覺讓我每次回憶都如同回到了童年時代,回到了奶媽身邊。

也有那麼幾次趕上奶媽家過節,於是,包棕子就成了我最高興的事,儘管我不會包,但還是象模象樣地挽起袖子,坐大盆子邊上,拿着棕葉包着米和豆兒,拿着草捆紮,每到這時候,奶媽都會高興的一邊包着手裏的,一邊教着我,還把我包的棕子也放入鍋裏一起煮,結果可想而知,我的棕子不是找不着,就是裏面成了稀飯,儘管這樣,她也從未責怪過我,還任我用手盆裏撈來撈去繼續搗亂。

親愛的媽媽,女兒現仍然不會包棕子,不會纏香包,不是女兒不想學,而是女兒要把媽媽的棕子和香包永遠永遠留記憶中,那是什麼樣的棕子和香包都無法替代的美的記憶,美的味道,美的感受。

就要過節了,不知道天堂裏有沒有棕子,有沒有香包?

女兒這裏爲媽媽送上一份節日禮物,願與您夢中相會,親手爲您剝棕子,戴香包,親口祝您端午節快樂!

欣聞國家已經把端午節和春節、中秋節一起列爲文化遺產進行保護,雖然還沒有規定爲法定假日,但重視傳統節日的步子已經邁出,我想您聽到這個消息也一定會高興的,因爲您愛這個節日。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1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從今年開始,端午節那天要放一天的假,這是讓很多過“洋節”的人返璞歸真過傳統節日的一種方式。端午節是星期天,是公曆6月8日,城裏會有很多鄉下人把艾和菖蒲背來賣給城裏崇尚端午節習俗的人們。到城裏生活後,以往的端午節,都要按照“端午”的習俗,一早到街上買艾和菖蒲回家懸掛或者插於門楣和中堂,以驅魔驅鬼,吃點早飯後,一家人找個地方去爬山遊百病,把一身的病遊掉,讓自己身體健康、快樂平安。

小時候過端午節,父母還要按照最傳統的習俗,兌雄黃酒來飲,之前就要購買一些獨圓蒜,在端午節的這一天晚上,晚飯之後,用飲剩的雄黃酒來灌獨圓蒜,把灌了雄黃酒的獨圓蒜,用布包裹好,讓每個人都有一個,揣在上衣的荷包裏,以避邪驅瘟。這些都是小時候的記憶了,成年後回老家過端午節,父母會給我灌雄黃酒獨圓蒜的,我會放在上衣的荷包裏,揣到噴香乾癟也捨不得丟,那是父母給我的護身符啊。

端午節是忙碌的,因爲這個節日正是插秧的季節,小時候,我們不懂忙緊,還沒有到端午節,就要提前琢磨節日那天到哪裏去遊百病,實際是就是藉口不做事情,藉口出去玩,父母早知道我們的心事,對我們出去遊百病,從來沒有責怪。

農村的端午節,在我們老家沙家馬場那裏,既沒有賽龍舟的活動,也沒有其他慶典活動開展,而遊百病是傳統,應該說絕大部分都出去遊百病。當然,在城裏要懸掛和插的艾、菖蒲是到街上去買,去晚了還不一定買得到,而在老家,滿田坎都是,去挖幾兜,折幾株就行了,不像城裏顯得緊缺和珍貴。而城裏的端午節雖然熱烈,但和老家那裏的比,就是不熱鬧,氛圍也特別淡。因爲端午節要吃的糉子,老家那裏喊叫棕巴,這些都不用自己做,去買就行,吃的鹹蛋也一樣。至於喝雄黃酒,很多知識人士在各種媒體上說那會有損身體的健康,所以,就很少有喝雄黃酒的習俗了。到了城裏生活的'父母是比較頑固的,所以依然堅持他們對端午節過的習俗,一絲也不改。

父母的固守,有他們的理由,該不該固守呢?

也許就是我們不像父母那樣頑固而去固守那些本來就是健康而又是有紀念意義的節日習俗,甚至忘記了,去追求一些刺激的“洋節”風尚,所以韓國人才把本來就是我們的端午節申報爲他們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愛國詩人屈原是抱石跳的汨羅江,以身殉職的,那汨羅江沒有在韓國啊,這麼多年弔祭屈原的習俗,怎麼就成了韓國人的了呢?這不能說不丟我們的臉啊,自己的東西,不珍惜,變成了別人的,我們如今要開展類似的活動沒有的專利,能怪韓國人嗎?

端午節真的來了,還有一天假期,我們該怎麼過呢?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2

端午節就要到了,每當這個節日來到,插艾蒿,點雄黃、包棕子、戴香包、賽龍舟等各種活動都會把我們思緒帶回到那個令人惋惜歷史事件中,再一次想起楚王國,想起汨羅江,想起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字文學家和詩人屈原。

除了屈原,應該還有很多自己親人這一天被我們一同懷念。我每年端午節,都會無比思念我長眠商州地下奶媽,我知道,她也一定會思念我。

我們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她對我哺育和愛卻遠遠超出了血緣範圍,她精心呵護和愛撫下,快樂考試吧童年一直是我最美好回憶,尤其是端午節棕子和香包,更讓我無比懷念我奶媽——那位漂亮健康寬容豁達年輕女子。

是她一個幼小生命需要奶水時候向我敞開了溫暖懷抱,我她懷中貪婪地吸允着、索取着自己需要,她懷抱中一天天飽滿、長大、變美。

我長大了,要進幼兒園和上學,城裏和鄉下距離把我拉離了她懷抱,但我心卻無法離開她,因爲她把母愛種子深深種了我心裏。於是,週末就成了我每天期盼,通往鄉下小路和小橋,奶媽家柴門小院也成了我心中最美圖畫。

那時候每年端午節,我睡夢中就能聞到棕子清香和香包花香,那是奶媽讓小舅挽着藍子天不亮就送來煮了一夜,走完十幾里路還溫熱棕子,裏面各種豆兒和棗兒把糯米染得紅紅,吃起來軟軟,甜甜,香香,我小肚皮也被棕子撐得溜圓。

每年這幾天,我主食就是奶媽棕子,我一直到現都認爲奶媽棕子是最好吃,誰都比不上。

裝棕子藍子上還掛着奶媽親手做香包,那香包好看極了,是用各種絲線纏繞小棕子模樣,小巧玲瓏,香氣芬芳,我掛脖子上學校向女同學炫耀着,高興着,美着……

那感覺讓我每次回憶都如同回到了童年時代,回到了奶媽身邊。

也有那麼幾次趕上奶媽家過節,於是,包棕子就成了我最高興事,儘管我不會包,但還是象模象樣地挽起袖子,坐大盆子邊上,拿着棕葉包着米和豆兒,拿着草捆紮,每到這時候,奶媽都會高興一邊包着手裏,一邊教着我,還把我包棕子也放入鍋裏一起煮,結果可想而知,我棕子不是找不着,就是裏面成了稀飯,儘管這樣,她也從未責怪過我,還任我用手盆裏撈來撈去繼續搗亂。

親愛媽媽,女兒現仍然不會包棕子,不會纏香包,不是女兒不想學,而是女兒要把媽媽棕子和香包永遠永遠留記憶中,那是什麼樣棕子和香包都無法替代美記憶,美味道,美感受。

就要過節了,不知道天堂裏有沒有棕子,有沒有香包?

女兒這裏爲媽媽送上一份節日禮物,願與您夢中相會,親手爲您剝棕子,戴香包,親口祝您端午節快樂!

欣聞國家已經把端午節和春節、中秋節一起列爲文化遺產進行保護,雖然還沒有規定爲法定假日,但重視傳統節日步子已經邁出,我想您聽到這個消息也一定會高興,因爲您愛這個節日。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3

家鄉的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們漢族的傳統節日。在戰國時期,我國愛國詩人屈原聽說秦軍攻破楚國國都的消息後,悲憤交加,依然寫下絕筆作《懷沙》後,抱石投入淚羅江,以身殉國,百姓們紛紛親去打撈,沿水招魂,在沒有結果時,人們只有將糉子投入江中,以免蝦魚蠶食屈原屍首的方法表達對他的想念,此日正是農曆五月初五,以後每年人們在這一天都要到江面去頭糉子表達緬懷之情,隨着時間的演變,人們將這一天俗稱爲“端午節”,過節的形式也多養起來,如插楊柳、賽龍舟、吃糉子、燒高山等等。

我也特別喜歡家鄉的端午節,雖然沒有電視裏看到的盛大賽龍舟、燒高山等習俗,但是我獨愛綁花繩、戴荷包、插楊柳、包糉子、串親戚等風俗喜慶方式。

五月初四這天,我就嚷着母親帶我去趕集,大人們忙着購買肉呀、菜呀、蛋之類的,我們孩子的焦點在於買花線、買畫布,挑三揀四,串了西家串東家,幾個商店、攤位轉下來,手裏捧着一大把花線、畫布。可高興了,在回家的路上就迫不及待的搓起花繩來。回到家裏,和鄰里幾個小朋友圍着外婆開始編花繩、縫荷包。捻線搓繩、選布剪樣,穿針引線,直到開燈時分,每個小朋友都有了滿意的收穫,可把外婆累壞了,我們便搶着用小拳頭敲打外婆伸不直的腰背,外婆臉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興奮的我就是睡不着,偷偷起來把花繩和荷包比劃了好幾次,由於外婆說了:“今天戴了就不靈了,只有在端午節這天戴上纔會保佑我們一年平安。”真是一個難眠之夜呀!隱隱約約聽見父親插楊柳的聲音,我一骨碌翻起身來,大聲喊着戴荷包囉……以最快、最簡單的方式洗刷完畢,在母親的幫助下認真的綁上了花繩、戴上了荷包,看着手腕、腳腕花花綠綠的.花繩,是弄着胸前各式各樣的荷包,我自豪極了,猶如成了最美的小公主。帶着無比幸福的心情,開始幫母親炒雞蛋、包糉子。

說起包糉子,可是我拿手好戲,早在六歲那年,大媽就教會了我包糉子。我便一個指揮官的架勢喊來父親,指揮着他和母親抱起糉子來:首先按比例把昨天購買來的糯米、大棗、葡萄乾、枸杞放入盆中掏乾淨,然後再加進去一定量的白糖、蜂蜜和均勻,接着拿來竹葉捲成一個漏斗形,要注意,不能把葉子卷完,還要留一些等放進做好的餡子後封起來,父親一直做得很好,就是最後的封包動作出了錯,被我狠狠批評了幾句:“老爸,你也不動腦想想,包紮的繩子要打成活結,不然證書後你連葉子一塊兒吃嗎……”在我成功的指揮下,你一個、他一個、我一個,不一會兒包了一大堆,最後就是開竈蒸煮了,這期間,我有顯擺着自己的花繩和荷包指揮父親矯正了父親楊柳插得不好看之處。

開始過節享受了,一家人圍着豐盛的節日餐,你爭我搶、談天說地、笑語盈盈,真是其樂融融。時逢中午,我們一家又拎着自己親手做好的禮物去大伯家串門子,一路上陽光和煦、鳥語花香,喜笑顏開,我真的被這欣欣向榮的日子陶醉了……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4

前幾天吃完晚飯,外婆說:“馬上要端午節啦!”我好奇地問:“端午是什麼時候呢?”“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外婆和藹地說:“因爲五和午是諧音,端是初的意思,所以五月初五又可以說成是端午。”我接着問:“那端午節有什麼習俗呢?”外婆笑咪咪地回答:“我們這裏的習俗是到那天要吃糉子、撒白糖、家家戶戶門上要插艾草,還要賽龍舟、喝雄黃酒。”“那吃糉子有什麼來歷嗎?”“當然有啦,端午節吃糉子這裏面還有一個故事呢,是爲了紀念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名叫屈原,他寫了一部反映當時貧苦百姓生活的長詩《離騷》。被奸臣所害,在五月初五這天蒙冤自投汩羅江,當地的百姓爭先恐後地划船打撈,打撈了很長時間、很多地方都沒找到。這時突然有人說這江裏有一條蛟龍,人們怕蛟龍吃掉屈原,於是家家戶戶就都用蘆葦葉子將糯米包成各種形狀的糉子,扔到江裏給蛟龍吃,希望蛟龍別吃屈原。”“那賽龍舟又是怎麼回事呢?”我又問。“賽龍舟啊,據說當地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後,大家都爭着划船去救,很多艘船都一起在江面上冒雨前進,後來爲紀念屈原,這個風俗就被人們保留下來,演變成現在的.龍舟競賽。我們常州每年的端午也都會舉行賽龍舟的活動。”外婆接着還說:“我們這星期也要把糉子包好嘍。”我高興地跳起來說:“喔,太好了。”

星期六上午,外婆先把白白的糯米淘好,並將綠油油的的糉葉一張張洗淨煮好備用,把肉切成小塊調味,還拿出了我最喜歡的鹹蛋黃放好,準備工作好了就可以開始包糉子了。外婆先拿起兩張糉葉彎成一個小三角,然後舀入糯米,米上放一塊肉,再放一勺米並用大拇指將米塞緊再添加一張糉葉繞成桶狀,又放上蛋黃後上面再鋪一層米後塞緊,用糉葉封口包好,用棉線紮緊,這樣一隻漂亮的三角糉就包好了。外婆一邊包一邊說:“我們常州人包的糉子是米要塞得緊緊的,捏起來硬硬的,吃起來纔有韌性。糉子可以包好多口味的,例如豆瓣糉、赤豆糉、全米糉等等,我們今天包的是你最喜歡吃的蛋黃肉糉。”我眼花繚亂地看着外婆靈巧的手忽左忽右、左折右疊,不一會兒就包好了一大盆糉子。糉子包好就要煮了,外婆拿出一口大鍋,把糉子整齊地擺放在裏面,還放入了鹹鴨蛋和雞蛋,加入水就可以開始煮了,煮了一會兒鍋內就開始飄出香味,真讓我垂涎欲滴。但是外婆告訴我,糉子要用大火煮2小時,再用小火悶上5—6小時纔會煮熟,要到明天才好吃呢。第二天一大早,我一起牀一股撲鼻的香味飄來,我迫不急待地衝到廚房,外婆已經給我剝好一個糉子,咬上一口,肉的香味、蛋的香味、米的香味合在一起,太好吃了。

我真盼望端午節快快到來,到了那天,外婆就會早早地在門上插上可以驅趕蚊蟲的艾草,早上吃香噴噴的大糉子,並且還會給我掛上色彩鮮豔的小網袋,裏面放上一個大鴨蛋,下午還會到太湖灣看賽龍舟,開心地度過這一天。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5

臨近盛夏時節,在我的家鄉伊犁,河谷總以它極富層次感的面貌醉心於人。正當大片的薰衣草盛開時,我們也迎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一提及端午會讓你想到什麼?它不似清明微雨,滲透出緬懷故人的肅穆與情思;也不似中秋月圓,總是照亮遊子的漫漫歸途。它只是不緊不慢,出現在萬物生長麥浪翻滾的炎炎六月。在我所生活的邊城小鎮,當這個以紀念遺世獨立的楚國大夫屈原的節日在龍舟前的鼓聲和碧波中浩瀚前行‘到達’這裏時,既無菖蒲艾葉在屋檐下的迎風飄擺,也無雄黃酒熱辣的餘味縈繞心間。然,它卻成了我們童年記憶裏最清涼的回憶。

既言清涼,自然無狂語,兒時無忌的我們自那一日伊始,便挽起褲管和衣袖,開始了潑水的狂歡。小城被縱橫交錯的溪流所環繞,它們源自天山融水,清冽又涼爽,成了我們歡慶這個節日最重要的‘工具’——我們完全把端午當成潑水節來過啦! 母親自那日在孩子背起書包上學堂前,便早早備下舊衣,這樣就算被哪個不安好心的傢伙潑了髒水也無礙,因爲知道自己的孩子免不了捲入一場‘浩劫’,索性就破罐子破摔。想想那時我的母親簡直可愛極了,現在依舊記得她目送的背影和話語的回聲——可記得打溼了的衣服儘早脫了,穿上揹包裏的乾衣服......

我們或拿着臉盆,條件好些的自備水槍,還有拿飲料瓶在蓋子上戳幾個洞,見了熟悉的身影便一溜煙似的衝上去,用力擠出一道長長的水線。而我的小心臟還沒走到校門口就提到了嗓子眼

兒,眼前的混戰已一發不可收拾,我儘量在混戰的人羣中努力抽身,可到了教室便再難逃無處可躲的水花了。他們從你能想到的`所有角落噴涌而出,尤其第一股水灑在後背,那種直入心懷的刺激與透心涼,便將那僅有的矜持都踩在了腳下,渾身都着了魔似的狠命潑回去。迴盪在人羣裏的釋放和大笑,閃躲與偷襲,即便平日裏不怎麼搭話的同學,此時都熱烙起來,只是在無盡的歡顏裏擺脫課業的負累,因爲那一刻,只充盈着我們心裏最簡單的快樂。

每一年都逃不過班主任老師的怒目與責罰,卻每一年都甘心情願去擁抱那難得的國小時光。等回過頭在看,我們竟忘了那些年正飛快地遠離我們,成了永遠無法交匯的夏日時光。

我們撿拾着過往時光的碎片,那些最美好的部分,或多或少都與不同的節日相關。而後的每一年,當熱騰騰的糉子擺在眼前時,它們或改變着味道——從最初的紅棗糯米演變成肉餡兒、紅豆餡兒甚至海鮮餡兒......而我總會想起那些年,想起我最親愛的同學們。

多少年過去,我仍舊最無法忘卻的端午時光,還是與‘潑水’有關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