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回鄉的作文(通用15篇)

作文 閱讀(2.91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回鄉的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回鄉的作文(通用15篇)

回鄉的作文1

“叮鈴鈴,叮鈴鈴”。我的鬧鐘響了,擡頭一看日曆,20xx年8月8日,至今我離開家鄉已經整整二十年了。

今天我終於要回到家鄉的懷抱了。二十年前,爲了求學,我坐了十幾個小時的飛機去了美國求學。今天,我乘坐的“中國新風號”國產飛機,只用了2個多小時就到了福州長樂機場。變化真大啊!下了飛機,一把聲控電動椅來到了我的面前,我提着行李坐了上去,喊了一聲“機場餐廳”,電動椅便來到面前。我很久沒吃地道的福建菜了,看到佛跳牆、武夷薰鵝、荔枝肉我趕緊吃起來,家鄉的味道讓我感到無比幸福。

吃完飯,電動椅帶我來到了機場門口,我眼前一亮,這裏的.交通工具可多了,城鐵、地鐵、磁懸浮列車等。我乘坐磁懸浮列車來到了我的母校。一路上,鳥語花香,令人陶醉;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幾個鮮紅的大字漸漸映入了陶我的眼簾——“福建書香國小”。多麼熟悉,多麼親切。進入學校,嶄新的教室千姿百態,各種卡通形象是不同班級的標誌。教室裏有可升降調節的桌椅。桌子上一個按鈕,輕輕一按,平板電腦就會出現,平板電腦裏有各科的教材,還有專門的老師在授課。

我點開了藝術科,只見屏幕上一位年輕的老師,正在彈奏古箏,優美的旋律,讓我一身的疲憊,蕩然無存。離開母校,我來到濱江路。富春溪兩岸、燈火輝煌。藉着燈火,我看到了一條長長的木製棧道,連接了家鄉兩岸。人們在棧道上散步,打太極。音樂噴泉就在棧道中央。隨着優美的樂聲,噴泉展示着各種圖案:有象徵和平的五環圖案,有國花牡丹的豔麗身影,還有一條騰飛的巨龍正飛向天際廣場舞的大媽們,全都帶着隱形的耳塞,跳着婀娜的舞步。好一派祥和的景象。看着家鄉的變化,我堅定自己這次回國創業的決心。親愛的家鄉,我回來了!

回鄉的作文2

忙碌的學習終於停了下來,我也終於可以去那思念已久的故鄉了。

回鄉的路上,蔚藍的天上盛開着幾朵潔白的花——那是悠閒的白雲;微風吹來,“沙沙沙……”——那是田野裏的麥苗;陽光多明媚,風兒多清爽——一塊都在歡迎我們的到來。

羣山環抱的山村,彷彿一個在搖籃中熟睡的'嬰兒,山村裏偶爾的幾句農人的夢語和小孩夢醒時發出的輕哭聲,以及母親邊哼着搖籃曲邊拍着孩子的聲音……沒有一處不滲出山村的安謐、恬靜與溫馨。這也是農村與城市的不同之處。農村就像熟睡的嬰兒一般安靜,而城市就像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孩一樣亂蹦亂跳,蹦出了一派繁華,跳出了一片喧鬧的景象。城市中的馬路上,車來人往,川流不息,而村莊,偶爾纔看到幾個人在行走着。城市中大廈如林,房子也一座挨着一座,給人一種挨挨擠擠的感覺。村莊中的房子一座有一座的距離,一點兒也不凌亂,給人一種清爽的感覺。

農村雖然不能跟城市相比,但是和原來相比,還是有着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座座用水泥砌成的房子代替了莫日破舊的磚瓦房,平坦的水泥路代替了昔日坑坑窪窪的泥巴路,一排排樹林筆直地站在馬路兩旁。所有的一切讓人看了都爽心悅目,心曠神怡!

這麼多的小精靈都在歡迎我們的到來,有誰會不覺得回鄉是一種美好的享受呢?

回鄉的作文3

回家啦,回家啦,鯉魚媽媽終於又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姚江。

鄰居們都回來了!鰻魚阿姨領着孩子遠遠地向鯉魚媽媽招手呢,她的舞姿還是那麼美妙;甲魚大叔慢悠悠地在水底散步,從精神氣色上看越發矍鑠。鯉魚媽媽忙迎上去說:“甲魚大叔,好久不見,您老還是那麼健康啊!”甲魚大叔踱着方步說:“現在姚江水清草綠,環境那麼好,我的身體當然棒棒的。當年如果沒有縮頭功夫,早被那車倒入江中的垃圾砸死了。”

“咦?小鯉她爸爸呢?”甲魚環顧四周,關切地問道。一聽這話,鯉魚媽媽眼淚掉下來了,哽咽着說:“十年前的一個夜晚,我們一家三口正在河邊覓食,一家工廠趁着夜色偷排污水,她爸把我們推開,自己卻被污水捲走了。”甲魚大叔搖搖頭說:“唉,那時的姚江水一天比一天黑,我們水族在江中幾乎絕跡了,我也流浪了十來年,聽說環境好了纔回來的。”

“現在好了,餘姚市開展了‘五水共治’工作——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人類清理淤泥,疏浚河道,打撈沉船,污水納管等,姚江兩岸時時傳來勞動的口號聲。”生存能力強,到處遊玩的草魚插上了嘴。

“姚江水又變清了,我要讓我的孩子遍佈姚江兩岸,這不,正準備生二胎呢!”河底的田螺姑娘聲音真清亮啊,她腆着大肚子驕傲地說。

哦,回來得真是時候啊!看着小魚們一邊在水中曼舞,螃蟹吐出一串串美麗的`泡泡,小蝦在草叢中捉迷藏,鯉魚媽媽喝一口甘甜的姚江水,遊弋在茂盛的水草間,高興得整個身子都紅了。

回鄉的作文4

我36歲時,身體強壯,滿腹詩文。那年,皇帝千挑萬選,把我選到京城做官。從那時侯起,我日日公務繁忙,也沒有時間回家和親人團聚。39年以後,也就是現在的我,已經老態龍鍾。皇帝見我不中用,耳朵有點聾,眼睛有點花,是個75歲的老人了,就下旨讓我辭官,告老還鄉。想到我能很快見到我的親人,我那滿是皺紋的臉上浮出了笑容。

我坐着馬車,一路上欣賞着祖國的秀麗山河,心想:我的家鄉——紹興還是那副老模樣嗎?我真恨不得立刻回到家,嚐嚐那園子裏的嫩絲瓜、通紅通紅的西紅柿……傍晚一定要到大桃樹下乘涼,還要到那個又大又圓的魚塘釣魚……我的家鄉口音幾十年沒有改變,可我的頭髮卻斑白了真不知道我的老伴和家人還認不認識我.

經過一個月的風餐露宿,我終於趕回了家鄉。啊,我的家鄉,我的`家!我年輕時蓋的那間茅屋還在,那清清的魚塘還在,那五顏六色的金魚還在!我還看到一羣活潑可愛的小孩在我的房子前嬉戲,啊,這一定是我的兒孫吧?我雖白髮蒼蒼,一把鬍鬚,但現在兒孫滿堂,我也心滿意足了。幾個小孩見我走來,好奇地圍着我,一位稍大的、膽大的小男孩,仰着頭,笑嘻嘻的對我說:“老爺爺,您從哪兒來,要到哪去呀?”聽到這話,我滿臉苦笑,感慨萬分,一時詩興大發,吟出了一首詩: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認識,笑問客從何出來?

回鄉的作文5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在一個天氣晴朗的下午,鳥兒在天空中自由地飛翔。唐朝著名詩人賀知章走在回鄉的路上,彎彎曲曲的山路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野花,山地裏一羣羣牛羊在草地上悠閒地吃草。看到如此的美景,兩鬢髮白的賀知章,不禁感慨萬千:“家鄉啊,您的美麗芬芳幾回回在夢中縈繞,如今我總算回到了生我養我的地方。”

賀知章看見以前那幾棵毫不起眼的小榕樹,已長到二三十米高,枝葉繁茂、綠樹成陰,挺立在村頭。他深情地撫摸着榕樹那粗壯的'樹幹,自言自語地說:“歲月不饒人那,一轉眼離家已經五十多年了,你也長大了!”說完,他走到村頭那面貌依舊的古井前,往下望,井水清晰地顯現出他蒼老而又陌生的身影,他喝了一口井水,感覺到井水依舊清甜解渴……

突然,傳來一陣嬉鬧聲,賀知章回頭一看,原來是一羣小孩在追逐蝴蝶,只見蝴蝶飛到了賀知章的身旁,賀知章頓時童興大起,左手一伸,右手一撈,蝴蝶沒抓着。追趕上來的小孩們一看是個陌生人,“白鬍子爺爺,您是從哪來,到哪去?”賀知章一手摸着發白的鬍子,一手摸着一個小孩的頭,笑呵呵地說:“我就是這裏人!”“騙人騙人!那爲什麼我們從來沒有見過您呢?”“唉,說來話長。那是因爲我年輕的時候出去了,年老了纔回來,我走的時侯,你爸爸還沒出生呢!所以你自然不認識我了!”"難怪,您會說本地話……

八十多歲的賀知章在村童的簇擁下走進闊別已久的家,他聯想翩翩,詩興大發,提筆寫下了一首詩:

《回鄉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回鄉的作文6

回姥姥家的路上,飄起了幾點雪。

快到村裏時路過一片寬闊的河牀,媽媽說這是她的母親河,土坳水宕旁曾經有一片核桃林。那時水還在奔涌,人騎着自行車都會陷入淺軟的泥地,留下道道凹痕。

火爐還是十幾年前的火爐,日夜經受住煙熏火燎,透出黑黝黝的光澤。爐上的大黑筒拐個彎捅到屋外房頂,便是煙囪。鐵爐的熱浪灼着人的面孔,腿腳卻是冰涼。鍋柄還是十幾年前的鍋柄,湊在爐邊,媽媽的指尖飛出面片。酸白菜的味道勾起了久違的食指。大碗揪片滑下肚,絲毫不意外的舒服,胃像被熨平了一樣服帖。

“你要好好上學啦,學習好了考大學,回去還教你妹妹,給她講講道理。”

姥爺即使坐着,略顯臃腫的身體也透出疲憊,那雙粗糙厚實的大手笨拙地捧着碗。方言絮絮,我乖巧地答應着,隨後便沒了言語。

我似是剛剛注意到姥姥的頭髮一直很黑,只有鬢尖掉色的地方露出乾焦的白。她臉上細紋很多,身材很小,脾氣不好卻心善,總是在和姥爺較勁。你隔着不遠就能聽見她拽起嗓門說話,喊人的時候尤其有一股子隱約的戲味。小時候聽不懂姥姥說方言,卻能聽懂她遠遠喊“妞妞”的意思。

姥爺總是戴那頂帽子,總是駝着背步履有些蹣跚。姥姥總是短髮,總是從早到晚在院子裏走來走去整理家。

棗樹掉光了葉子,再也擋不住從窗外照進來的`光,但天空一片灰白,天地間只是清冷。

柿子還是很澀。

據說那乾涸的河牀上要修建溼地公園,溝溝壑壑卻更像是未插秧的土地比鹽還細的粒粒白霜,飄着飄着便不見了蹤影。

這是今年的第一場雪,沉默而乾淨。

回鄉的作文7

這個寒假,我們準備開車回家鄉。

一大早,我們便離開了廣東,走上回家的路。剛上路時還是清晨時分,到處是濃厚的晨霧。輕攏慢涌,像輕紗,像煙嵐,像雲彩,輕輕的,掛在樹梢,藏在山頭,周圍的一切都因這煙霧迷繞變得朦朦朧朧。忽然,第一束陽光衝破雲層,照亮了大地。霧慢慢變淡,漸漸散去,路旁的景物愈發清晰,霎時看到了全貌。我倚在窗邊往外看:好一片秀麗風光!那山層巒疊翠,連綿起伏,樹木挺立在山上,爲高山穿上翠綠色的'棉襖。風一吹,棉襖被掀起一角,山便露出土黃色的皮膚。遠處山一座接着一座,都橫臥着,像一尊尊睡佛似的。薄霧仍未散去,它如一層薄紗從天而降,爲山添了一絲神祕和巍峨。

汽車翻過一座座山,走過一段段山路,一路美景不斷。中午時分,汽車繞着一座山盤旋而上。羣山離我們更近,顯得更高,更峻,似乎有向曹操那樣吞噬日月星辰的氣概。山下那一片湖,清得透明,綠得透亮,周圍的樹木倒映在湖水中,更爲湖水添了一份綠色。遠看,那湖好似一塊裹含天地,渾然天成的碧玉。天空是湛藍的,幾片白雲在半空中悠閒地散步。藍天,高山,綠水互相映襯,構成一幅美麗的山水畫。

傍晚,夕陽西下。陽光爲羣山抹上豔麗的迷彩。太陽與人們調皮地玩起了捉迷藏。它在山間躲躲藏藏,時隱時現,一會兒躲在山後,一會兒探出頭來,像一位嬌媚的姑娘露出害羞的紅色臉龐。村莊坐落在山下,一座座房屋零星地散佈在山中,讓人不禁想起王建那句“雨裏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這裏雖沒有雨,卻有炊煙瀰漫,實在是一片美好的景象。

天色漸晚,待最後一縷夕陽燃盡,山水美景都落下帷幕,全城又陷入了漫長的黑夜之中。

回鄉的作文8

今天是星期天,結束了一個星期緊張而又有序的學習和生活,迎來的是新的一個禮拜。今天,爸爸像往常一樣帶着我去鄉下老家看望爺爺奶奶。

一路上,花草向我們招手,大樹向我們微笑,我盡情享受着田野間的優美景色,心情十分舒暢。田野裏的一切都在歡迎我們的到來,特別是那柳樹,在風中擺動着整齊又嫩綠的枝條,熱情地接待着我們,那感覺愜意極了!受歡迎的感覺真好!

回到鄉下,那隻小黃狗--“皮蛋”聽見我的呼聲,立馬飛奔到車前,狠命地搖着那根咖啡色的尾巴,我明白,這是狗表示喜歡的一種方式。進了屋,先和爺爺奶奶打聲招呼,再叫聲“小咪”,那隻母貓便會帶着它的“子女”——兩隻小貓(名字沒想好,暫時先叫“貓老大”和“貓老二”)一邊“咪咪”叫着一邊踱着那“風度翩翩”的“紳士步”下樓來,整個兒就是“紳士貓”。可愛極了!發號施令的感覺真好!

午飯後,鄰屋的孫政便會騎着自行邀上我去玩,夏天,我倆去採桃子、葡萄,秋天去採橘子、柿子、蘋果、梨…採回來後,通常被我們給“消滅”,大飽了“口福”。玩耍的感覺真好!摘果的感覺真好!

玩耍之後,就開始幫忙做家務了:生火、洗菜、打掃。做完後,有時還會得到爺爺奶奶的一些獎勵啊(不是錢,是小吃什麼的')、表揚啊,還會指出一些不足之處,這也不足爲奇啦,畢竟一個禮拜只勞動一次,總會有些差錯的。勞動的感覺真好!

這些感覺,只有在鄉下才感受得到,所以,回鄉下的感覺真好!

回鄉的作文9

每每讀到《天淨沙秋思》這首詞時,我都會憶起我的家鄉、親人。

一天,我接到到媽媽的電話,讓我回安徽老家一趟,我日思夜想的家鄉啊!我立刻踏上了回鄉之路。

六個小時的顛簸,對我來說如同六個世紀那麼長。

汽車踏上了故鄉的土地。啊,故鄉的青山綠水、花草樹木,一切都那麼熟悉。

來到小河邊,小時候經常走的一條石板小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青磚石拱橋,小河一改曾經黝黑的模樣,變得清澈見底。嘩啦啦的流水聲宛如清脆的鋼琴曲,悅耳動聽。

媽媽一在電話中說,全家已經搬到橋的另一邊了。我過了橋,正準備回家,卻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童年記憶裏的土牆灰瓦的小房已經變成了柏油馬路,童年時期我最愛去的大街小巷也變成一條條繁華的商業街。村裏不知何時建起了幾座水資源加工場,專門加工地下含有礦物質的水,路邊種着一排排綠油油的小樹。路上,行人有秩序地過馬路;垃圾桶邊,沒有一位走失的垃圾;領居間,有着“六尺巷”的.禮讓精神……

我呆呆地望着這一切,忽然感到身後有人拍我,轉身一看,原來是媽媽!原來媽媽怕我找不到家,特意來接我的。

我跟媽媽來到一幢二層小洋樓前,我不敢相信這是我的家,但我也跟着進去了。

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我感到特別溫馨,一家人其樂融融,充滿了濃濃的鄉情。

回鄉的作文10

快到新年了,一大早媽媽和我就開始收拾東西了,連平時愛睡懶覺的爸爸也起了個早,弟弟還在睡覺,反正他不用收拾東西。不一會兒,我們一家人迎着明媚的陽光出發了。一路上我們盡情說笑,好不快樂。車子好像知道主人的心思,個個猛虎般在高速公路上飛馳。到了家鄉,車還未停穩,爺爺奶奶早就出來迎接,伯伯忙着拿行李,好不樂乎,終於到了!

該貼春聯了,伯伯搬來兩把椅子,我也不閒着,忙着給伯伯遞膠水、拿春聯。“高一點,左一點,右一點……”在我的指揮下,春聯不偏不斜地高高掛在了門框上,“出入平安”幾個大字彷彿在向每一個人招手。爺爺奶奶在廚房裏忙活。“刺啦……”菜下鍋了,好香啊!饞嘴的弟弟早就湊到桌前,等不及要展開大屠殺啦!不一會兒,菜就擺滿了一桌子,綠油油的青菜,黃澄澄的肉丸,紅豔豔的.排骨……大家舉杯暢飲,“祝伯伯爸爸事業更上一層樓!”,“祝陽陽牛牛學習進步!”,“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

吃晚飯,爸爸在空地放焰火,“嗖、嗖…”十六發煙花像導彈升空,炸開一朵朵美麗的花。膽小的我貓着腰東串西串,好像世界末日就要來了;媽媽在一旁靜靜地掃地,好像煙花對她不起作用;弟弟更是慌張,差點把老爸撞了個狗啃泥。我跑上二樓陽臺,只見空中煙花連着煙花,五顏六色,轟隆隆一片,真是“神州大地競開顏”啊!

在“噼哩啪啦”的爆竹聲中,新的一年就要來了,這真是一個讓人難忘的歡樂的大年夜!

回鄉的作文11

和風徐徐、百花爭妍的五月天,爸爸開着那部青蘋果綠的吉普車,全家五口擠在狹小的空間,準備朝着我和哥哥期盼已久的奶奶家前行。我家到奶奶家大概五個小時,路程雖然久,但我卻覺得飛快,期間充斥着大家的談笑聲,讓我把小時候全家一起出遊的記憶追了回來,想想也有五、六年沒有全家人聚在一起了,而現在,我們彼此的心卻是如此的靠近。

目的地一到,我和哥哥像個小孩子一樣,馬上跳出車門,見到久違多時的`奶奶。她依然是精神抖擻,看不出來已經高齡八十歲了。當大家齊聚一堂時,我從歡笑的場景中獨自走出去。

我吸了一大口氣,多麼想把這裏清新的空氣吸個飽足。我走在羣山環繞的田野間,看着輝紅色的夕陽慢慢隱沒;聽着麻雀吱吱喳喳的叫,好似在歡迎我的到來;聞着隨着徐風飄來的稻香。我盡我最大的力氣,享受着這裏的一切,我想把這裏美好的一切,保存到我回都市生活的每一天。

走着走着,兩旁出現了一畦一畦奶奶平時栽種的有機蔬果,我蹲了下來,想把旁邊的雜草拔除,但我的視線卻被前面從兩顆小石子的夾縫竄出的小花給轉移了,我上前更加仔細的看,就這麼一朵小花,努力的掙扎而出,看似柔弱的花兒,此時此刻卻讓我爲它堅拔不屈的生命力鼓掌,石縫的環境惡劣,小花卻開得燦爛。

許久,我起了身,拍拍附着在褲腳的雜草,走在回奶奶家的石子小徑上,五月的傍晚較冬天來的晚,夕陽的餘暉尾隨我的影子慢慢隱去。

平時住在城市裏快步調的我,耳邊纏繞着令人不悅的車聲、叫賣聲,眼前是一棟比一棟高的摩天大樓。今年不一樣的五月,讓我輕踩着碎石路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枝草、點露、小花在在都令人驚豔。這次的回鄉之旅,在奶奶逐漸變小的揮別身影中迴盪不已。

回鄉的作文12

少小離家老大,鄉音無改鬢毛。

兒童相見不相,笑問客從何處。

賀知章是唐代的文人,小時候在家中與親朋好友一齊玩耍學習,從小天資聰慧,聰明伶俐,什麼問題都回答得有條有理,比同齡的孩子厲害,在當時稱得上是舉世聞名的才子。

因從小聰明伶俐,年輕時期就當了個朝廷官職,當得相當不錯,深得皇上與其他官員的敬佩與尊重。過了幾十年錦衣玉食,衣食無憂的日子。但人也有老的.時候……

賀知章離家多年,已經年近古稀,對故鄉的眷戀也是在所難免的,於是他辭去了朝廷官職,告老返回故鄉。那時的他距離他離鄉已有五十多個春秋了。

回到兒時居住的故鄉來,見周圍全變了,多了幾壘茅草,村子更熱鬧非凡了,賀知章見遠處的兒童正在自言自語,發覺家鄉的口音還和從前一模一樣,自己卻經白髮蒼蒼,賀知章不禁發出深深的感嘆。

自己置身於故鄉熟悉而又陌生的環境之中,一路跋山涉水,心情自然不會平靜,心想當年離家之時血氣方剛,風華正茂;今日歸來之時年邁已高,不禁感慨良多。賀知章看看村口玩耍的小孩子們,想到既然是這裏的兒童,必定是這裏的人!賀知章趕忙前去問候:“孩子,還認得我嗎?”家鄉的兒童見了卻只是微笑地說:“你是哪裏人?我們不認識你!”

這對賀知章來說真是一個打擊啊,引起了他無窮無盡的感慨,自己的年邁衰老與反主爲賓得悲哀,盡包含在了這看是平淡的一問之中。

回鄉的作文13

輕步在鄉間小路,微風將樹的倩影留在人間,鬱郁在青青河畔亭,昏昏惶惶中,咋來幾隻麻雀落在了樹當頭,陽光瀉在了柳梢頭,如劍,如戟,在風中亂舞,這個田野,這個鄉間,塵霧濛濛。

路過小道,那綠油油的田迷漫了春天的氣息,沃土的歌唱,稻香的搖擺,多美好的一天!我便在田間奔跑,沒有城裏的霓虹燈了,遠離了城市的大巴,留下的惟有這一大片大片的林蔭,樹葉兒在這裏歡唱,鳥兒在這兒跳舞。

吃過中飯,便去海邊。乘着奔馳的車,四周都是荒野,也沒有什麼陣陣習風,也沒有什麼新的民屋,便都是空曠,渺無人煙,這兒有海嗎?雖說是去看海,但我也仍有點兒不信。

到了海邊,一切令我們大失所望,那藍藍的海浪被黃泥給淹沒了,那清涼的海水,被那泥濘的黃土玷污了,果然不出我所料,這是我孩時想象的那個海嗎?

只是憑空想象,那無垠的海水流淌着,哪怕聽到一聲大海拍擊的巖聲,也無所謂了。大人們在嘆息,也在那回憶,“以前我們都在這兒打魚的,打蝦,只要一下水,撥開沙便可以抓到螃蟹了……”但是一片孤獨的泥沙,在這裏擔擔寂寞,等着生命的'到來,偶而一隻鴨啪啪地踩過,無情,便走了,來無影去無蹤。眼前也只有一堆被人拋棄的垃圾流浪在那裏。

也只有人們作的虐了;

也只有人們使的壞了;

也只有人們作的法了;

無情地將這20年前的清澈變成了污濁,他們只是嫉妒水的美貌,吃她,喝她,用她,賣她,直到海變成黃泥時,才知道爲她而憐憫,這羣豺狼虎豹!

趕快收拾,回去到那田野上……

回鄉的作文14

“轟隆隆……”伴隨着和諧號動車組開動的聲音,車窗外的景色開始慢慢地後移,越來越快,越來越快,很快便出了南京南站。看着一輛輛和諧號不停地進站、出站,卻突然讓我想起外公和媽媽曾給我在動車上講他們回鄉路的情景。

“在我們那個時候,正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困難時期,綠皮車已經非常好了,車裏還有座位和衛生間……”外公還沒說完,我便打斷他的話,問道:“那人太多,怎麼辦?還有,綠皮車並不太好啊?”“唉。”外公嘆了一口氣,“時代不同,人太多了只能坐裝貨的貨車了,還是坐在冰冷的車箱地上。那時候條件也差,只能坐那些蝸牛車了,從南京到紹興要兩天時間呢。”“哇!”我不禁驚歎了一聲,“這速度可比我們現在坐的和諧號和復興號慢了十萬八千里呢。”

“到媽媽那時,條件可比你外公那時候強多了,改革開放後,雖然還是坐原來的綠皮車,但不用再坐貨車了。而且,速度也快了,從原來的幾天的時間直接縮短到幾個、十幾個小時。在火車上還安裝了空調、電風扇,一副“冬天車裏暖洋洋,夏天車裏真涼爽”的樣子,比上世紀六十年代好了不知多少倍。只是車次還是少,讀大學的.時候,從南京回家,只能坐朝發夕至的車,一晚上坐得腰痠背疼。”聽媽媽講完,我不禁感嘆道:“現在條件才真叫好呢,有時速三百公里的和諧號和時速四百公里的復興號,南京到紹興也就一頓飯的功夫,高鐵動車在全國處處密佈……”

忽然間,我猛然回過神來,我們的祖國不就像這飛馳的和諧號一樣嗎?一路蒸蒸日上,直至世界的頂峯。

回鄉的作文15

無論是在大街小巷,還是在長龍般的灰黑色的馬路上,平時總是車水馬龍,人來人往,路旁的大大小小的商鋪也顯得格外熱鬧,路上盡是轟鳴聲和人們的談笑聲,一切是多麼繁華和熱鬧。

可是臨近春節的今天卻與平常截然不同,環顧四周,在灰黑色的馬路上那來來往往的車流已經減少了許多,往常的車流就如一條奔騰不息的大河,而今天的車流更像是一條潺潺的溪流,對比起來更是冷清了許多。街道上的人流也是減少了許多,街道邊的'商鋪關上門,掛上“關門”的牌子。我看着這冷清的街道,風把冷空氣呼呼地吹打在我的臉上,此時,這樣冷清的場景,這樣寒冷的環境,不得不讓我感到無比寒冷。但是,這畢竟快要過年了,與家人團聚,吃上一桌熱騰騰的年夜飯,這能不讓身在外地的遊子們想回家嗎?當然,沒有哪一個遊子不想回家。

之前那繁華熱鬧的東莞已變了個模樣,每條大街都變得冷清;經常堵車的路口已是通暢通許多;每個大商場的顧客都漸漸減少,不像平日裏的時候那樣熱鬧,但是在春節期讓還有一些地方,沒有休息,一直爲人民羣衆服務着,例如醫院、消防隊、警察局等,隨時準備應對突發狀況,他們在新年之際還在堅守着崗位。

看着這樣冷清的場景,回想着平日裏那熱鬧的畫面,我感到人們對遠方家鄉的思念和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