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屠呦呦作文

作文 閱讀(2.47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屠呦呦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屠呦呦作文

屠呦呦作文1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青蒿素依然是人類抗瘧疾首選高效藥物。”屠呦呦近日接受採訪時披露,她與團隊成員經過多年攻堅,在“青蒿素抗藥性”等研究上獲得新突破,並提出合理應對方案。這則消息很快在網絡刷屏。

這段時間,人們普遍關注和談論着科技創新,就連市場上一度吸足眼球的模式創新,風頭也被科技創新“搶”走了。科技創新更多是水到渠成的結果,既要看到塔尖,也要看到塔底,也就是國民的科技素養,包括有多少孩子對科技感興趣,有多少年輕人願意從事科技等。而這些,顯然都離不開科普。

最好的科普,其實就是具有“硬核”的科技成果,正如現在,屠呦呦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就是最好的科普,就是對孩子們最好的觸動。一方面,全社會關注和支持科技創新,就容易出科技創新成果;另一方面,出了科技創新成果,就會吸引全社會更加關注和支持科技創新。這些年來,我們並不缺少一些重磅級的研究成果,只是社會關注度不夠,而在很多時候,是社會根本不知道。

20xx年,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的消息,同樣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但在此後,有一條把屠呦呦與某明星對比的新聞,成功地搶了頭條。有一種觀點認爲,獲諾獎的科學家沒有娛樂明星收入高,沒有明星更有關注度,完全屬於正常現象。確實,這是一種現象,但判斷一種現象是否正常,並不是看其存在了多久,有多麼普遍,還要涉及價值判斷。而且人們關注一種現象,更是想繞到背後,引起對一些深度問題的關注。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如果整個社會不能形成尊重科學、尊重創新的價值導向,又怎麼可能會有科技創新的蔚然成風?正是因爲如此,很多人其實不是反對明星上頭條,而是擔心只有明星上頭條,而且,這也不僅僅是基於對科學家的尊重。想想看,我們的孩子成天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他們又會有什麼樣的榜樣?又會立下什麼樣的.人生志向?娛樂不是問題,但當出現“娛樂至上”“娛樂唯一”的現象時,這纔是最大的問題。

曾幾何時,像屠呦呦這樣的科學家,幾乎淡出了大衆視野。對於一個科學家來說,不是在實驗室,就是在去實驗室的路上,他們也無意走到大衆面前。可是,當孩子的視線里長期缺少科學家的身影時,這會給他們的成長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對於大衆媒體來說,除了要思考媒體責任,還要思考,像屠呦呦這樣的科學家真的沒有流量嗎?答案應該是否定的,“屠呦呦刷屏”已然給出了答案。

流量有兩種,一種是淺層次的,很多流量明星具有;還有一種是深層次的,有着價值和精神層面的考量。很多時候,不是公衆不需要深層次的內容,不是不關注科學家和他們的成果,而是在所謂的“算法推薦”下,根本就沒有機會接觸。正如這則屠呦呦團隊最新研究成果的消息,如果僅僅依靠算法,估計很多人連接觸的機會都沒有。算法有時是會騙人的,算法也經常是會害人的。

前段時間,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也在網絡上刷屏。過去講得更多的是科學精神,這次特別強調了科學家精神,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屠呦呦刷屏”其實是人們自發地向科學家精神致敬,科學和科學家的故事,其實是硬通貨,是這個社會的剛需。

屠呦呦作文2

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我自靜默向紛華》,一本和梭羅的《瓦爾登湖》一樣的書,精神漫步,心靈沉思,置身大自然,發現生命的本真。此書作者英國女作家莎拉·梅特蘭(毛姆文學獎獲得者,女權活動家,小說《遙遠的北方》被改編成電影,楊紫瓊主演,轟動一時),生於上流社會,長於喧囂熱鬧,最後皈依靜默。她的足跡遍佈荒原孤島、沙漠高地,體驗靜默,思考靜默。此書可看作現代文明中,逃離都市的一個隱喻。

盧梭在湖畔漫步,孤獨地沉思;梭羅在湖畔的木屋,用一把簡單的斧頭,砍去人生多餘的枝節;E。B。懷特告別過去,在緬因湖,養了一隻小豬;這一次,是一位女作家,她是女權主義者,卻在給懷中的嬰兒餵奶的過程中,體驗到一種豐富的、廣饒的靜默,心靈安寧之時,哲學的、宗教的、詩意的思考降臨。

莎拉·梅特蘭置身廣袤的自然,凝神傾聽大自然的天籟,她能夠分得清高處山坡上的寂靜與沙漠裏的寂靜的區別。她能聽清楚18種流水的聲音,“這些聲音相互交織覆蓋,譜出一曲水的交響曲”。雪線之上,沒有水聲,水被凍住了。發現自己,忘記自己,都可以在靜默之中。

靜默藏在語言之下,卻比語言高明。靜默像永恆一樣深邃,語言如時光般膚淺。奢華、浮華、紛華,如潮水一樣退去,留下空曠的沙灘,靜謐、靜默、靜思,留在心中。靜默不一定在"雲深不知處",亦可能在自己的斗室中。在莎拉·梅特蘭的筆下,靜默是一種宗教般的體驗,是一種天人合一的哲學,是一種內心的安寧。

靜默之歌是文學永恆的旋律。在靜默中追尋神的.指引,寫下神祕禱詞的特蕾莎修女;在喜馬拉雅山靜修三年的英國比丘尼丹津·芭默;修道院奠基人安東尼,用靜默與內心的魔鬼搏鬥;作家卡夫卡則在他給情人的信中說道:我總嫌靜默不夠深,總嫌黑夜不夠黑。法國著名哲學家盧梭在《新愛羅伊斯》中被靜默所動,心靈和感覺都恍惚起來。寂靜讓德國存在主義代表人物皮卡德心平氣靜,疲憊不堪的神經得到了撫慰。華茲華斯在他的名作《親近不朽》中,將靜默視作“極樂”。

靜默與衆神同在,起初,神說,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原來所有的靜默,都有待打破。靜默如同歸巢的鳥兒,紛紛飛向莎拉·梅特蘭虛空的靈魂,她以發現的目光,欣賞衆多的藝術品蘊含的力量和大膽的幽暗之美,“這是可以看得見的靜默”畫家拉斐爾在《聖母與聖子》中刻畫出慈祥柔和的目光,雕塑家貝爾尼尼的作品《達芙妮與阿波羅》,在達芙妮即將變爲月桂樹的那一瞬間所展現出來的驚愕時刻這裏大理石將所表現出來的痛苦瞬間凝固於靜默之中。

《我自靜默向紛華》雖然是梅特蘭個人的精神自傳,是個人的心靈史,是她作爲一個學者的沉思錄,但是,對於現代人被噪音攪亂的頭腦來說,它無疑是人生的清涼劑,讓我們在忙碌如陀螺旋轉的時刻,抽身而退,獲得心靈的自由。

閱讀這樣的一本書,最好在夜闌人靜之時,彷彿傾聽到天上璀璨羣星的竊竊私語;最好在瀟瀟春雨灑落之際,當春雨隨風,滋潤大地,萬物萌動、生長,讀這樣一本書,會發現,那些消逝了的人與往事,一一重現,在靜默中生長,與心靈對話。

不一定擁有一個瓦爾登湖,生命纔可以沉思;不一定夏日走過山澗,人生纔可以豐饒。一本打開的書,我自靜默向紛華,在孤寂的生活中,發現內心的旅程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