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共享與初心作文

作文 閱讀(1.34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共享與初心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共享與初心作文

共享與初心作文1

在這個匆忙而模糊的時代,有越來越多的共享資源。它們與每個人之間的關係正逐漸密切,也改變着人們的理念。共享單車、共享書店、共享籃球不勝枚舉。

正所謂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這樣的資源使用方式便捷、新穎、高效,與時代的主旋律高度契合,也對人愛護公物提出了必需的道德要求;但在實際使用中,卻折射出人性中醜惡的一面。

共享,這個概念的初心是很好的,然而事實證明,世間萬物不會因爲初心良好而得到衆人認可。走在喧鬧的街邊,隨處可見成排的租賃單車,但很多時候車鎖或已順壞,或被更換,共享單車成了私人物品。我曾不止一次看見有人在鋸斷鎖環,或是把車輛二維碼刮花,諸如此類場景,可以窺見當今部分公民的不道德,或者說善惡選擇下的盲從。其實這是個老生常談的課題價值觀的取向。

我覺得,若是理解最初的理念:愛護單車,愛護本應衆人集體使用的社會資源,那一定快樂而包容。想象着一輛輛單車被大家借去,輕快地在城市的各條大街小巷奔馳,倒了歸還的時間,她被小心地安置在城市的各個角落,被隨後使用的人舒心地駛向下一個目的地如此往復,單車本身必定愉快而安好。試問,一個人是要省錢得到一輛車,還是人們團結一心,共創一個美好和諧的.城市呢?這是個簡單甚至無聊的問題,但很少有人真正領悟。

還有很多普遍現象,例如很多人違法停車,據說有公司提出獎勵路人拍照反饋,等等。但這樣捨本逐末,漸漸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喪失了原則和本意。

我覺得,在這個共享時代,要堅持的最基本底線即是牢記初心、不忘初心。在這個複雜、快速、變革的時代,內心處在混亂而又迷茫的冷眼旁觀中,大概難以平靜。曾經在意一切再回過神來,卻早已厭倦。我希望共享的理念不要被全世界忘了。

同時我也認爲,所謂共享除了資源外,還有思想也是可以與人分享的。所以我建議,在路邊放一個小本子,路人能在上面隨性記載一些所思所想或發生的事,可匿名或者署名。雖然這個建議可能有些幼稚甚至荒唐可笑,但是我想,在初秋微涼的街邊,或是月色靜謐的夜下,無論如何,在某個角落總有一本小本子記載着路人的心願,等待着下一段的傾述那樣不是很美好嗎?

行在此刻的清歡,我還在陶醉於洇淡憂悵的風中。願一切安好,願更多人理解共享的含義。

共享與初心作文2

在非機動車道上,我們可以看見許許多多的人騎着單車,相同的樣式,相同的顏色;在街道的某一個路口,我們可以看見一排排整齊排放的單車供人們騎行;在小區的某一個角落,我們也可以看見一輛被風吹倒的單車……

這是我們的共享單車,這也是我們的共享時代——

小時候,我總喜歡坐在爺爺的“老爺車”的後座去上學。一路上,爺爺會騎得慢慢悠悠,會給我講講笑話,說說新鮮事。爺爺的“老爺車”十分破舊,騎行的時候時不時還會發出“咯吱——咯吱——”怪異的聲音,但我都不覺得,因爲我可以看着路邊的風景,坐在獨一無二的“老爺”牌自行車上去上學……

隨着車齡的增大,爺爺瘦小的身軀已經無法帶動我了,但他依舊會騎着“老爺車”在街上兜兜轉轉。而那時候的我們已經開始關注起路旁那一排排用卡刷公用的自行車。那時候我便十分盼望自己可以騎車上學。上國中時,公用的自行車又提高了一個檔次,只需二維碼掃一下,那些自行車就可以共享。越來越便捷的自行車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無論在哪一個地方,都可以注意到身邊的共享單車。身邊的人一個個都開始騎共享單車,當然我們也不例外!

許多當代年輕人出門只帶一部手機,隨着“滴”的一聲,這輛單車你就可以使用了。自從有了這共享單車,在上海這都市化大城市中,我們這些中學生也逐漸習慣了使用手機來開共享單車。我再也沒有坐在爺爺的車的後座了,馬路上,隨處可見的自行車的樣式少了,騎行的人卻多了起來,而那些陳舊的“老爺車”已經被人逐漸忘記,整個城市也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共享單車的想法啓發了許多人,城市中也出現了其它共享小店,而我們生活的時代也逐漸變爲了“共享時代”!

十分方便的.共享生活,拉近了我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也存在着一些隱患:經常可以看見地鐵站的出入口,一排排共享單車好似多米諾骨牌一樣“癱倒”在地上,卻沒有人去扶;經常可以看見幾個人站在那裏專門管理這些單車,但還是無濟於事。這不由引發我們去思考:在這個共享時代,我們依舊還保留着當時去使用的目的嗎?會不會因爲它的方便而逐漸開始改變初心呢?

“共享”是爲了使我們忙碌的生活多一份簡便,減輕一份勞累。我們所“共享”的,不單單只是那些物,更重要的是對於生活的那一份態度。在共享時代中,作爲社會的一份子,盡情享受共享時代所帶給你的便捷,但也不要忘記自己的初心!

共享與初心作文3

“人生不滿百,常懷百歲憂。”

“你知道下一句是什麼嗎?”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

國小,我的語文成績與現在相比更爲優秀,動輒97分的試卷,常被老師拿上臺朗讀的作文,是我童年的驕傲。

可現在想來,這些喜悅已慢慢淡去。只有那麼幾個鮮紅的字,至今在我心中發燙。

那時候放學都早得很,太陽還高高掛着的時候,我已經回到了家,開始寫作業。記得當時是做一篇閱讀題。講的是兩個住在同一間病房的絕症病人。一個靠窗,另一個不靠窗。靠窗的.病人天天向另一個人說外面的公園多麼美麗。於是不靠窗的病人想親自看一看,於是他害死了靠窗的那個人。後來他才發現靠窗的人是個盲人,窗外只有一堵水泥牆。文章的最後說:“他忽然明白了那個盲人的眼睛裏,閃動着最美麗的光”然後閱讀題問我們爲什麼閃動着光。

我寫的是:盲下有最美麗的心靈,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所以他的眼睛裏看到了最美麗的光芒。

當時並沒有覺得怎麼樣,第二天下午作業發下來時,我看見我的答案被紅筆畫了波浪線,旁邊一個大大的 “好!”下午上語文課,老師拿着我的答案,給全班看時,我心裏輕飄飄的,好像那了鮮豔的“好”字從此就祝福着我似的。

上了國中,老師跟我們講,答題啊,要從內容上、結構上答。什麼畫龍點睛啊、總領全文啊、設置懸念啊,都要一個個背下來。“你們是大家的希望。所以一定要這樣練,才能拿高分。”老師笑着說。

我不懂。

文學是帶給人心靈的甘露,是匆匆行人沿途得以喘息的地方,爲什麼成爲了一個個公式,成爲了一道道枷鎖?爲什麼不能聽從我的初心?

我的成績直線下滑,從前引以爲傲的語文跌落谷底,讓師長們失望至極。後來啊,老師找我談話。告訴我夢想與現實的差距,我點了點頭,悄綃走了出去。

滿含淚水。

忘了是哪一次期末考試,儘管我已經儘量按着公式,最後一道開放性題還是忍不住按自己的想法答,只是沒想到,那道題我居然拿了滿分!

原來,詩意與現實也可以成爲朋友。原來世界並還是一片黑暗,這就是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