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心得體會>

家長教育心得(集錦15篇)

心得體會 閱讀(1.07W)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長教育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長教育心得(集錦15篇)

家長教育心得1

從來對大學聯考的日子,沒什麼特別的感受,今年卻不同。因爲兒子二模成績出了,也離會考就差兩個星期了。時間都不是論秒算了。

這兩天,接到的朋友電話特別多,主要是聊一聊考前的焦慮問題。這幾個朋友的孩子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越考成績越下降,不能提考試,一提就要情緒失常。之所以找我,一是我心態比較好;二是我比較熱心,愛開導人;三是她們知道我學過心理諮詢師課程,算是個專業人士吧。其實,幫不上太大忙,但是通過話聊,舒緩家長的情緒,找到信心,纔會幫助孩子迎接挑戰。

家長在這時候的心理支援是多麼重要。

要說當時學的時候,還沒覺得特別,只是覺得有助於調節自己的情緒,現在看看關鍵時候真的很有幫助。就以這幾天,大兒子的情緒來說,我發現他對自己的成績不滿意,每天睡醒時,不是情緒飽滿,好像是很累的樣子。就和他聊了聊,告訴他我們對他已很滿意,告訴他這一段時間應該吃好睡好,告訴他喜歡他練體育那一段時間的狀態,雖累着,但精神足,鬥志高昂。兒子也自嘲,體育的成績讓他重新認識到自己的能量。並答應我現在每晚要給自己加跑。這是個好兆頭。

其實,從很久以前,我就開始引導孩子淡化考試,也許大家不會知道,我本身就是個特別易緊張的人,學生考試我也會生病,更別談自己。我發現,越是在乎,就越容易發揮失常。也許你聽過有人一緊張忘了自己姓什麼的.傳說,但我要告訴你,那就真實的發生在我的身上,我還曾在課堂上因爲緊張拿倒了書,怎麼也不認識書上的字。這事我的同學都記得。所以,從我當老師開始,我就一直告訴我的孩子們,“錯了,改會就行。”“這次沒考好,下次錯過的題不再錯就行。”也許,這有點,不思上進的感覺,但是,淡化考試的壓力我在孩子身上一直沿用,現在看我很滿意。臨考前情緒也會波動,但是多數時候都會特別高興,因爲考試不用上課,考試沒有作業。我稱之沒心沒肺。考完,我也只關心錯哪,練會沒。

其實每個人的空間都很大,是做常態的自己,還是穩定有所提升,更或是一蹶不振,取決於心理。希望每個孩子在迎接考試時,淡化它,考出自己的成績。

家長教育心得2

我是一名高中生家長,我和廣大家長一樣都期望自己的子女能夠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出人頭地。學校這次組織我們家長寫一寫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能夠相互學習,能讓我們更好地培養和教育孩子。現在,我就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一、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愛,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

很多孩子認爲家長的付出和愛是理所當然,不存在要感激和回報。沒有對父母的感恩意識,是孩子不聽話的一個重要原因。我認爲,很有必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愛,培養他們的感恩意識是很有必要的。

一方面,讓孩子學會理財,養成記錄收支的習慣。前美國首富、美孚石油公司的總裁,洛克菲勒,每個星期給孩子的零花錢只有三十美分,相當於人民幣2.4元。而且他要求他的孩子們每週把自己的每一筆支出都記錄好,下週領零花錢的時候交父親檢查。後來,他的兒女,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勞動,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而不要依靠億萬富翁的父親。新時代要求我們在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的同時,也應該學會理財。養成記錄收入和支出的習慣,就可以將自己的財富用在“刀刃上”,把自己的生活規劃得井井有條,而不會由於金錢問題而時時捉襟見肘,疲於應付。學會理財,也就是學會規劃人生,會理財將會使你一生受益無窮。一段時間過去後,要讓孩子算算賬,一個學期,一年要用去父母多少錢。

另一個方面也要讓孩子參加一些勞動,嘗試去賺錢,瞭解金錢來之不易,而且必須通過勞動獲得。這樣有利於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也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有一顆感恩的心,是家庭教育取得理想效果的有力保證。

二、寬容與嚴格要求相結合,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嚴是愛,鬆是害”是中國的一句古話。千百年來,家長教育孩子,老師教育學生,說的最多的也是“嚴格要求”。的確,嚴格要求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能夠使孩子按照成人理想的模式發展,少走彎路,這方面有不少成功的範例。但是對“嚴格要求”的負面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它使孩子習慣接受,不會批判的思考,個性喪失,創新意識淡薄,甚至有的孩子心靈壓抑,性格孤僻,過早地失去了童真。我認爲對孩子的教育,應該嚴格,更應該寬容。嚴格不是苛責,苛求,應該嚴而有度,嚴而有序,嚴而有理,寬容不等於放縱,放任,不等於對孩子的問題視而不見,不等於可以原諒孩子的所有錯誤,寬容更多的是對孩子感情、心靈上的寬容,讓孩子有健康的心態在寬鬆的環境下接受嚴格的教育。

家長要處理好要求的嚴格與環境的寬鬆,過程的嚴格與結果的寬容的關係。寬容是對孩子的信任,使孩子有信心,有勇氣,嚴格要求是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有利於培養孩子做事嚴格要求自己,善始善終良好習慣。

三、不要“智子疑師”,家長和老師配合,形成合力。

中國有個成語“智子疑鄰”,大意是大雨淋牆,兒子說要小心防盜,鄰人也跑出來如此說。當晚果然失竊,那麼主人家看來,兒子是機警的,鄰人是值得懷疑的。做爲家長,我們往往容易犯這樣的錯誤,尤其是當孩子成績不理想或是成長遇到問題時。面對孩子遇到的各種困境,我們的心態容易着急,不能冷靜、理智地和孩子一起分析造成問題或困難的真正原因,特別是當孩子自己不能正確歸因,選擇了推脫逃避的態度時,家長往往下意識的認爲問題不是自己孩子造成的,是老師的原因,是環境的原因。不信任的心理正是教育的大忌,這會大大消減老師的教育功效。無論是成績的提升還是不良習慣的矯正,都是在一次次失敗中得到改善和提高,一名高中生要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家長更要認識到這一點。不能客觀認識自己和自己孩子的問題是無從下手解決的。所以家長要巧妙的配合老師,配合學校,形成良性的互動,這樣才能在正確的方向上解決問題。而且家長往往只從自己孩子的角度出發,很少能從班級或者年級角度出發研判一些問題,心急之下使一些原本可以通過溝通,調整解決的問題複雜化,情緒化,非常不利於問題的解決。教育在於溝通,良性的溝通就會有良性的教育效果,家長和孩子需要溝通,師生需要溝通,家長和老師同樣需要溝通,溝通的前提就是彼此信任,信任的前提是彼此理解。三方的信任可以產生最大的教育合力。試想,如果老師埋怨家長,家長抱怨孩子,孩子牴觸老師,家長又來埋怨老師,那教育便無從談起。教育是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因爲複雜所以難免會有失誤,家長會有失誤,老師也會有失誤,家長只需面對一個孩子,老師要面對幾十個孩子,所以我們做家長的一定不能抱怨,至少不能在孩子面前抱怨老師,抱怨學校,抱怨社會。應該用積極的心態引導和帶動孩子心態的積極,遇到困難多找主觀原因,少找客觀原因。

四、民主平等的交流,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意識

進入青春期前後的青少年,顯著的特點是“變”。孩子開始發育了,生理上在變,心理上也有變。家長會發現,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孩子不聽話了,你要東,他偏要西。這種現象,心理學上稱之爲“逆反心理”。這個時期,心理學上稱之爲“心理斷乳期”。

這個時期的孩子,最主要表現是獨立活動的願望變得越來越強烈,但由於缺乏生活經驗不能正確理解自尊,只是強烈要求別人把他們看作成人。如果這時家長還把他們當孩子來看待,他們就會厭煩,就會覺得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就會產生反抗的心理,萌發對立的情緒。

這個時期的孩子,儘管自我意識發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還很差,常會無意識地違反紀律。他們喜歡與人爭論,但論據不足;喜歡發表見解,卻又判斷不準;喜歡批評別人,但又容易片面;喜歡懷疑別人,卻又缺乏科學依據。

因此,家長光滿足於表面上瞭解孩子是不夠的,家長必須學習一些心理學的知識,必須瞭解“心理斷乳期”的實質。心理斷乳期,實質上是青少年們隨着身心的成長髮育,逐漸從

依賴於父母的`心理狀態中獨立出來,自己判斷、自己解決所面臨的新的問題的時期,這是一個人的社會化過程,要與他們建立一種親密的平等的朋友關係;要相信孩子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這是一個人從幼稚到成熟的轉折時期。

因此,家長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要儘可能支持他們,尤其在他們遇到困難、失敗的時候,和他們平等交流,幫助他們分析事物、明辨是非,正確處理。另一方面,家長又不能過於遷就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和不良的行爲,以防孩子以後總是用反抗的方式來要挾父母,達到自己的目的。

我們的孩子並非無材,作爲家長,我們應該是發現孩子獨特才能的“伯樂”,也應該是孩子成長的策劃大師,發現他們的長處,放大他們的優點,打造他們的核心競爭力,成爲一名別人無法替代的人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在某方面取得的成績,往往會成爲他重拾自信,努力奮進的動力。

鍾立威家長

家長教育心得3

我是XXX的媽媽,我認爲教育孩子問題,歷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教育孩子沒有固定的模式,我就把學校所發下來的《加強修養,提高素質,努力做一個合格的家長》的學平臺看了後,現在把我的體會和我們教育孩子的方法與老師和各位家長交流一下。

一、注重思想品德教育,繼承和發揚孩子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一個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看學習、看特長,健康成長的心理,纔是應對將來日益複雜的社會競爭的保障。自從孩子懂事起,我們就刻意教育孩子要學會寬容、懂得禮貌,對一些做法能簡單的判斷出對錯。上幼兒園之後就開始教育孩子要熱愛集體、尊敬師長、團結同學以及遵守各項規章制度的行爲規範。因此,孩子在學校裏是非常遵守紀律,聽老師話的學生。同時,我們還經常提醒他要做一個懂禮貌、愛勞動、有愛心的孩子,見到老師、同學要主動問好。

二、充分發揮家長的表率作用,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習慣

孩子的模仿性很高,很多性格和做法都是從自己的家長身上去學習、模仿。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出生到上學,甚至到中學,可能接觸最多的還是孩子的家長,他們時時在模仿着父母的.一言一行,俗話說:跟着好人學好人,跟着神仙跳大神。因此,家長首先要做好表率作用。

三、增強孩子的專注性,養成認真負責的好習慣

現在大都是獨生子女,隨着生活條件的提高,孩子在家庭的地位也一高再高。自己做的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完,這纔是好孩子。

四、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自覺性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報道,大學生生活不會自理等等,無不給我們提醒,孩子不能獨立,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爲了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我們願意讓他住校,養成獨立自主的良好習慣,同時,住校能夠讓孩子在小社會裏重新認識和審視什麼是集體主義、如何發自內心地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及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形成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過度的良好的思維模式,要讓孩子有失敗和挫折感,這樣逐漸產生自我意識,孩子才能自主地、辯證地尋求思想上的進步。

五、學會和孩子溝通,做孩子的朋友

與孩子溝通,最重要的是要平等,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尊重。孩子也不例外。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或多或少的難題,在他向你求救或者準備放棄的時候,儘量不要批評、抱怨孩子,在任何時候都要信任孩子,給她時間,勉勵他、鼓勵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難。我們從旁助他分析原因,查找問題的所在,從側面啓發他、引導他,激發他解決問題的慾望,和她一起享受解決問題後的喜悅心情。比如:近期我兒子對我說:“最近感覺學習跟不上,上課聽不懂。”於是,我告訴我兒子:“以最快的速度做完當天的作業,然後,一定要複習次日的課程,提前做好老師講新課程的準備工作,這樣,上新課程纔不至於聽不懂”。我教育兒子時告訴她:“學好數學,數學是基礎課程,物理、化學、生物、地理都要用到,並引導她,數學的廣闊實際應用領域,諸如:建築、生物醫藥、財經、統計、計算機程序設計、概率與數理統計、運籌學、離散數學、計算方法等都離不開數學。其次,上述這些課程,看似複雜,其實,都是語文問題,中國字,地球人都認識,可是能否看懂,那就是語文問題,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都是語文問題。除了英語,當然能提供語言環境更好。”我一直相信,現在我們欺騙孩子一次,孩子將來就會欺騙你一百次。對孩子的不同意見要認真聽完,不能隨意打斷,等他說完再告訴孩子你的想法,一定要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不能一味的居高臨下,去提要求、下命令,否則你以後真的再也沒法知道孩子的真實想法和現實情況了。

六、記得我上學時,大人告訴我,在學校學習只是一種能力的培養,走出校門,步入社會,受教育才剛剛開始。

俗話說:千般易學,一竅難通。綜上所述,我作爲家長認爲,當前首要的任務就是做好表率,正確地導引,要引導孩子開竅不容易。這是我作爲家長教育孩子的一點簡單體會,希望能通過交流,大家都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使每個孩子都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家長教育心得4

對於孩子的教育,我們一直是在摸索中前進,一邊汲取前輩們的經驗,一邊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開展教育。兒子上幼兒園後,在老師們的精心培育下,正茁壯成長。他的每一個進步都令我們爲人父母者深感驕傲和自豪。首先要求孩子的同時,我們自己就要做榜樣。主動去了解孩子,尊重他們的愛好。

孩子喜歡什麼或不喜歡什麼都是孩子的權利,父母應順其天性,順其自然,在溝通中善於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並對孩子的興趣進行正確的保護和培養,讓興趣成爲孩子走向成注意聆聽,鼓勵孩子多談關於他自己的事。家長關心孩子,不僅要用眼睛“看”,而且要用耳朵“聽”。這個“聽”,就是要鼓勵孩子多談談自己的事情。尊重孩子的發言權,讓他覺得自己很重要。

人際交往中,我們知道這樣的一條原則:尊重他人發言權。但在親子交流中,家長們卻往往忽略了這一點。很多家長習慣以自己的意識領導孩子的`行爲當孩子發表言論的時候,或者駁斥說“不懂就不要亂說”,或者毫不在乎地敷衍這樣做會減低孩子的存在感,讓孩子產生“我的觀點一點也不重要”“我不值得尊重”的想法。。很多時候我們家長忽略孩子的想法。。孩子也是一個有自己需要和情感需求的獨立個體,對於孩子的要求,一些父母都是對孩子有求必應,吃的、用的、穿的、玩的完全滿足,甚至是不合理的要求也一概應允在這方面是這樣做的:當孩子想擁有一個特別喜歡的玩具或其他方面的請求時,我們會和孩子約定好,如果每天能好好吃飯,在幼兒園能好好睡午覺,上課時能儘量認真聽講,需要時能幫媽媽收拾整理。或者約定只能買一樣。

那末到時候我們就會給買;而呢,也會很樂意並很努力地表現自己。我覺得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耐心地等待,增強了控制自己的能力,學到了一些做事的技能;而且還懂得了要想得到什麼東西,需要自己去努力,並付出相應的勞動或一定的代價;也在無形中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不僅是孩子,我們家長也要以身作則。說到做到。給孩子做榜樣。一切都是爲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家長教育心得5

大家好!我的孩子高羣貽是一個男孩,所以我很注重他毅力和體能的培養以及爲人處事。

政政不管吃什麼都會想着我,雖然是小事情但是當時我是很感動的,如果孩子能一直這樣下去就好了,現在我們家一直給他養成什麼東西都是先給長輩吃的習慣,這樣長大了心裏纔會有我們,我覺得現階段我們就要和孩子成爲朋友,如果成爲朋友那麼在青春期和叛逆期,和他們溝通才能更好,我們現在就要和孩子多交流溝通,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用“謝謝”之類的用語,我們要多聽一些孩子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我們要站在孩子的立場停聽聽孩子在想什麼,我們更不能對孩子亂許願,承諾的事情一定要辦到,不要讓孩子對你失望。

政政從小就養成去超市只要一種東西或者是玩具,他現在不會每天問我要玩具,我們給他規定,如果要東西每天只要一種,不管是玩具還是吃的,他自己來選擇,在價格上也有要求,大的或是貴的玩具,只能當做獎品,只有在一個月內表現好,或者是得到老師的連續表揚,或是像在走秀時表演時表現出色,可以得到獎勵品,要讓孩子知道玩具的來之不易,讓他們珍惜來之不易的東西,別讓我們的男孩太“富有”,富有有兩個概念,一個是父母的溺愛和包辦,一個是物質上的充裕,我們應該適當的窮養他們。

我們每個星期都要帶政政去爬山,每週去游泳1-2次,這樣既增加了我們之間的感情,親子協作的能力,還增強了體質。

做男孩的家長應該不大驚小怪,不怕他們摔跤跌到了讓孩子自己爬起來,不要因爲稍微的閃失就驚慌失措,我們不能時時當孩子的保護傘和避難所,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來解決,讓孩子自己知道自己是個小男子漢,應該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要養成事事很依賴的心理。

家長教育心得6

以前我一直覺得當父母是一件非常有壓力的事情,因爲從小到大我媽都是疲憊的、焦慮的、煩躁的形象,除了記憶中一些短暫的片段能看到她的笑臉,其他的時候我都覺得自己是一個很抱歉的存在,讓她這麼累。至於說我爸,哦,他工作特別忙,幾乎沒有什麼交流的機會。

所以我一直很抗拒生孩子,王朔在《過把癮就死》提到主人公杜梅對生育的態度,“杜梅堅決表示不要孩子,激進得像個低年級的大學生”,那就是我當時最真實的心理寫照。

幾乎是帶有幾分迷茫的生了兒子。如果那時候有人問我爲什麼要生孩子,我其實是不知道的,只能說別人生我也得生,逃也逃不過。第一次獨自托起襁褓中的他,已經是他滿月之後,之前一直是保姆抱着送到我手上,我纔敢抱。看着他紅彤彤的小臉,我真不知道自己能做一個什麼樣的母親。

一轉眼兒子胖墩已經國中畢業,伴隨着他的成長,我終於品味出爲人父母的滋味,我也終於逃離出媽媽所帶給我的陰影:做父母,可以很快樂。

苦嗎?肯定苦,小時候洗澡餵奶換尿布,一時一刻都不能稍有疏忽,大了教道理學知識輔導學習搞不好還要承擔青春期的叛逆,要交出自己生命中很多權利、自由,承擔那些自己不一定願意承擔的壓力。真是個苦差事。

但苦中有樂。即使父母是孩子生命的締造者,也是他們精神上的主宰者,但那絕不是單方面的給予,我們給出了一些我們原本知道的,孩子會回報給我們一些我們已經遺忘的。看他在成長,讓我們重溫一遍生命的奇蹟,身爲父母,也會有成長。

如果沒有做母親的經歷,我不會有今天這樣的堅強,也許我會一直縱容自己在一個脆弱、虛無的夢境中徘徊。曾經我是爲了他而強大,到最後,這強大已經凝固在我的生命中,變成我的財富。

如果不是和孩子一起長大,我不會像今天這樣的理性,因爲在他的身上觀察成長的軌跡,我治療了自己舊日的成長之痛,我把自己曾經沒有機會獲得的,都給了他,這種補償,讓我終於對那些失去和痛苦心平氣和。

父母和子女,是一種多麼奇妙的血緣的聯繫和緣分。冥冥之中,我們只能和他們走上這一程,我們創造了他們,而他們,還會長成和我們完全不同的人。我們付出愛,這愛,又從他們身上流動回我們的生命,生生不息。

做父母並不沉重,相反,應該充滿快樂。

14歲的高爾夫神童關天朗因在3013年的美國大師賽上,刷新了最年輕參賽選手紀錄、最年輕選手晉級紀錄和最年輕的最佳業務球員獲得者紀錄,被媒體譽爲“中國的泰格·伍茲”,連伍茲本人也稱讚他,“他太出色了,真是難以置信。”在比賽中,關天朗展現了超越年齡的專注、鎮定、冷靜,在接待國際媒體時,他又表現得“謙虛、禮貌而又張弛有度”。他能在高爾夫球技上有如此的成就,得益於父親關漢文的培養,正是關漢文自己對於高爾夫的熱愛,引他走上了這條道路。

目前關漢文身兼關天朗的教練、球童、保姆、經紀人、新聞發言人等數職,伴隨在兒子左右。高爾夫是一項需要很多金錢和時間投資的活動,很多同樣培養少年高爾夫球手的家長都很在意自己的投資能否收回成本,這難免會讓兩代人都變得焦慮和緊張。但關漢文不是,他說,“培養一個孩子,是種享受,是個很開心的過程。對我來說這不是投資,只是一種理想和愛好。”採訪關天朗的`外國作家吉恩·沃切喬斯基看到,“關天朗的爸爸從來不強迫孩子做這個做那個,他們在一起的時候很親密,也很開心,他們在享受彼此相處的每一分鐘。”

看到自己的父母本身就在享受生活,對生活飽含熱情,這將是孩子在人生中所學到的,關於生命的第一堂課。這是無聲的教學,更是生命最強大的感染力。有人說關天朗能有今天只是因爲他父親有錢,培養得起,但這背後的真相難道僅僅如此嗎?成功並不鮮見,鮮見的是快樂的迎接成功,並享受成功。顯然,關漢天帶給兒子的,並不是一份光鮮亮麗世俗認可的成功,而是步入他自己人生的很重要的一個起點:熱愛生命。

有的人當做父母做得不開心,整天苦哈哈的,把教育孩子當做一種負擔。他們也會付出很多的愛,但這愛特別沉重,帶着條件,帶着洗脫不去的疲憊,“我們一切都是爲了你”,或者“你拖累了我們”,時時處處都是抱怨。孩子接過了愛,也接過了一個不堪承受的生命之重。

現在有很多年輕人拒絕結婚,害怕生孩子,他們往往都有這樣過得並不快樂的父母。在自己的父母身上他們看到了生活以及養育後代的壓力、負擔和無趣,他們想要終結這種令人十分有道德壓力的循環。當他們的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不願意結婚,不理解他們爲何畏懼生育下一代的時候,很少去思考,當你給了孩子一個最糟的榜樣,他們爲何還要心甘情願的再次跳進深淵呢?

想要當一個合格的父母,首先就要從熱愛生活,熱愛父母這個職責開始。熱愛是最好的老師,會驅使我們去學習如何承擔好這個角色,這對孩子,也是天然的,不需要任何表白的最好的教育。

如果對如何教育一個孩子一無所知,那麼最起碼,請快樂的生活,享受自己當父母的每一天。

家長教育心得7

今天天氣還是陰天,還下了一會小雨,不知道明天還下午不,看天氣預報這幾天都有雨啊。

吃過早飯,女兒的小夥伴來找她出去玩。我對女兒說:“去玩兩個小時在回來做做練習題吧”女兒答應一聲就出去了,快十一點了纔會來。自己悄悄的`進房間寫練習題去了。我看見沒有吱聲,知道她進去做作業了。回來的有點晚害怕我說她。過了半個小時左右,女兒出來了說作業做完了,讓我檢查一下。我拿起作業開始檢查,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大毛病沒有,還是數字潦草啊!女兒看我臉色不對,就拿起掃把開始掃地。我也沒有說話,就把作業放下了。等她掃完了地,我把她叫了過來。先表揚了知道做家務了,是個懂事的孩子。話鋒一轉我就說起來她作業的問題了,女兒也虛心接受了,說下次一定改。我說下次你做完作業自己先檢查一遍,檢查完了再給我。女兒嗯了一聲就跑去看電視了。

家長教育心得8

家庭成員之間因爭吵而積累的冷漠、埋怨和疏離,會給所有的成員(包括孩子和父母)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甚至導致他們的人生全面失守。如果放任彼此之間的關係疏離和冷漠,會對孩子造成很多影響,比如他們的學習。爲什麼親子關係問題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因爲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被親子關係的問題所困擾,沒有辦法把精力全部放在學習上,成績自然也就不理想了。一份疏離的、有問題的親子關係,還會對孩子未來的人生,包括他的工作、婚姻家庭都產生重大的影響。有很多當年和父母關係不太好的人都有這樣的感覺,儘管已經事隔多年,生命當中總有一分遺憾,有一分缺失,甚至總會覺得心靈的某個地方在隱隱作痛。解決親子關係問題,不僅是幫助我們解決當下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孩子在未來的人生當中不會面臨那麼多的困惑,不會面臨那麼多的痛苦。

有一個詞叫做連根養根,這四個字,是中華傳統文化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詞語,也是一條非常重要的理念。它把每一個人比作是一棵大樹,而一棵大樹的`根源就是,每一個人和父母之間、和祖輩之間的那一份鏈接。如果一個人沒在親子關係當中得到充分的滋養,就如同一棵樹的樹根吸收不到充足的肥料的滋養一樣,最終不可能會長成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甚至即便是他長得很茂盛,根基也扎的不夠深,容易被風吹倒。

造成以上種種現象及結果的原因在哪裏呢?總結下來,發現有四個重要的原因。一個應該叫做是培養過程當中的創傷。教育孩子的過程很重要,爸爸媽媽的言行給孩子的感覺很重要。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接受到的愛和關注、以及傷痛,都決定了這個孩子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用一種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他身邊的人和事,去面對他的整個世界。因此,如果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在童年時期沒有接受到足夠的愛,那麼這個孩子在成年之後可能會窮極一生都在追求一份愛;如果一個孩子在童年時期沒有接收到足夠的安全感,那麼這個孩子可能終其一生都在追求一份安全感;如果一個孩子在童年受到一份創傷,有可能他會帶着這一份創傷走完整個人生,甚至讓自己的創傷蔓延到自己的下一代身上。

心理學研究人員經過大量的實驗調查和數據統計,最終證明:一個人在六歲、甚至三歲之前,所有的行爲模式將決定TA以後的行爲模式;TA以後整個人生歲月當中的行爲模式,都只是那一段時間的行爲模式的一種重複。因此,父母在培養孩子的過程當中,千萬要注意那些對孩子有創傷性的事情,會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如果你發現已經給孩子造成創傷,一定要及時給TA做一份療傷,直至癒合。其實我們的父母可能也曾在成長當中,受到過創傷,並且一直沒被療愈,比如,可能你也有一份渴望沒有被關注到,那麼你要去反思一下,我是否將這樣的一種模式帶到了孩子的身上?

因此,在做青春期教育時,不僅要去針對孩子們做一些事情,同時也要讓父母聊一聊自己在幼年時期所遭受的一些傷痛或創傷。當這些傷痛或創傷被清理乾淨,治癒之後,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不管是爸爸媽媽還是孩子,都會在自己的親子關係處理問題上有很大的進步。

第二個造成青春期的孩子容易跟父母發生問題的原因是:在青春期的過程當中,孩子已經慢慢的長大,他們已開始有自己的意識,想要獨立做決定,想學會慢慢地獨立,而爸爸媽媽們卻不願意長大,他們的思維,以及對於孩子的認知,依然停留在孩子小的時候,依然希望孩子事事聽自己的。當父母的掌控欲阻礙了孩子的獨立欲時,矛盾就會產生,衝突就會出現,因此很多父母都會納悶地說:這個孩子怎麼不像小的時候那麼聽話、那麼乖巧、那麼跟我關係親密了?

造成青春期的孩子容易跟父母發生問題的第三個原因是:父母還停留在說教的階段。 說教一詞最早出自《漢書·儒林傳·樑丘賀》:待詔黃門數入說教侍中,以召賀。顏師古注:爲諸侍中說經爲教授。比喻生硬地、機械地空講道理。應當承認,說服教育是一種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教育方法,但要有針對性,要避免空洞抽象的說教,否則就是嘮叨、囉嗦,如同一隻蒼蠅整天在耳邊“嗡嗡”亂叫,能不煩人嗎?還有,要想正人必先正己,要想管教孩子,父母必須先管好自己尤其是那些自己整天拿着手機玩得不亦樂乎的父母要注意了,如果你想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不要迷戀手機,可得他們會懟你:自己都做不好,憑什麼管別人?!

造成青春期親子關係緊張的第四個原因:時代在變化,而父母卻沒有及時的跟上時代。說到時代的變化,就不得不提中國的發展,中國從1979年改革開放至今,相當於是從一窮二白的農業社會,一下子就跨入了信息社會。而西方卻是從農業社會到商業社會,再到信息社會,也就是說,西方兩三百年的路,中國才用了三四十年,因此,西方國家有足夠的時間去將一些社會矛盾、社會問題慢慢消化掉。而中國因爲發展太快,很多的事情還沒有來得及完全消化,就已經呈現在所有人的身上了。這些問題,不僅反射在整個社會上,也使我們的親子關係受到價值觀相沖突的影響,從每種角度上來講,我們和孩子現在相差的不是二三十歲,而是二三百歲。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假如一個兩三百年前的人站在你面前來跟你講話,你是否能聽得懂?你是否還能夠接受他的那些理念?因此,我們的爸爸媽媽一定要跟上時代的變化,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

家長教育心得9

孩子一出生就意味着教育的開始。教育分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家長不能僅僅關心孩子的智力開發,學習成績的好壞。我認爲,家長應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社會道德;意志品質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即家庭教育。隨着孩子的成長,知識教學、智力開發這些一定要由專業教師來完成,即學校教育。即便家長懂得這些知識,也可能不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甚至和專業老師的方法相矛盾,所以作爲家長做好家庭教育就是對老師工作的支持。下面,我就對女兒的教育談談我的一些心得。

一、要注重發揮自身的表率作用。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思想水平、文化修養、道德情操、言談舉止、衣着打扮等都會在孩子心靈上留下印跡,有些甚至是永遠無法改變的。所以家長無論孩子是做事做人,還是言談舉止都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要注意通過言傳身教培養孩子的良好品格。。

二、努力培養良好的習慣

習慣可分爲學習習慣和各種行爲習慣。現在的孩子智商都較高,大多數孩子因習慣不良引起學習較差。如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一邊做作業一邊講話,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業。特別可怕的是有的孩子從小做事磨磨蹭蹭,即使他們現在學習非常好,到以後的學習都非常麻煩。所以,我提倡在最短的時間內把作業做完,當然還要做好,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培養孩子做事專心致志,敏捷靈巧,提高學習效率。否則孩子很容易出現因學習時間較長,失去學習興趣,被動學習而厭學的心理。21天養成習慣,培養一種習慣試着讓她堅持21天,基本上一個好的習慣就養成了。

三、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而不是枯燥的學習。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我們做一切事動力的最好來源。興趣不僅是我們學習的動力來源,它更能使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堅定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話一點都不假。我們要耐心地培養孩子的興趣,又要小心地呵護他的這點點興趣。千萬不要給生生地擠壓抹煞了去。這纔是教育的立足之本發展之路啊!

四、時刻注意恰如其分的誇獎。

孩子和大人一樣也可能面臨很多苦惱,例如:有時作業做不出、沒有朋友、怕寫作文等。我們首先不能忽視這些問題的存在,然後要想盡辦法幫助解決。此時父母親的及時鼓勵、開導尤爲重要,通常情況下,我會認真仔細地讓她向我傾訴煩惱的原因,然後總有一句話:“你一定行的,自己的事情自己能解決,媽媽相信你。”孩子需要鼓勵、誇獎。“誇”不僅表明了父母的信心,同時也堅定了孩子的信心。

“誇”要注意技巧,也要注重方式、方法。孩子考試成績一般或差時,不要給孩子世界末日之感,多幫孩子找一些原因,關鍵是找出孩子閃光之處給予誇獎,千萬不能讓孩子失去信心。

五、要注重與孩子的交流溝通,與孩子交朋友,做到平等對待。

溝通是家長與孩子聯繫的橋樑和紐帶。不一定要談大道理,講大道理有時反而會讓孩子對你產生隔閡,以致無法溝通。讓孩子喜歡自己、貼近自己,這是溝通的第一要素。我的孩子與其他所有的孩子一樣都有天生貪玩的毛病,我呢經常會陪他一起玩,一起瘋。無論是玩什麼遊戲,在玩的過程當中尋找機會達到教育和培養的目的。不講大道理,讓他親身體會一些人生哲理。

由於我們教育孩子的理念、水平有限,還存在教育盲區,希望通過交流能得到一些有益的幫助,學到一些好的做法,給我們提供更多的幫助。

家長教育心得10

內容提要:現在小孩都是獨生於女,家裏人人都寵得愛不釋手,同時都體會到現在孩于越來越難管,很多家長同一體會,用軟的不行,用硬的也不行,但是現在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誰都不可忽視。

關鍵詞:家庭教育 心得

現在小孩都是獨生於女,家裏人人都寵得愛不釋手,同時都體會到現在孩于越來越難管,很多家長同一體會,用軟的不行,用硬的也不行,但是現在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誰都不可忽視,現在談談心得體會:

1.教育和培養於女的問題不是很快就能說明白的,它需要一個相當艱難、複雜、漫長的階段,然後通過這個階段不斷地總結出經驗教訓,採取措施等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但只要你一直不斷努力、不斷的付出心血與代價,正確地對待每一件事情,它就會有好的結果產生。

並不刻意把孩子培養得如何如何,但必要的關愛和教育並沒有省略。首先是學會相互溝通,學會如何培養父子之間的感情,學會如何跟他談心。不一定要談大道理,在這點上有的家長誤認爲把大道理講給孩子聽就會有好的收效,其實未必見得!孩子生下來天真無邪,高興的事就愛聽,不高興的事就會引起反感,甚至對你產生隔閡,以致無法溝通。這一點非常重要。我認爲我的孩子如果喜歡我、貼近我,這就獲得了成功的第一步。接下來偶爾講點道理他聽不是不可以的,當然也不要得寸進尺,否則會全功盡棄。道理要講得通俗易懂,只要他懂了就立即停止,若不然再重要的理也要捨棄。另外,孩子和父母融洽後,自然要提出許多問題讓家長解答。凡是能解答的,家長一定要認真解答,如果讓孩子失望了,他將越來越少提問,這時,隔閡,也就開始產生了。

2.凡是孩子感興趣的,哪怕對他沒有明顯幫助的事情,千萬不能輕易反對,做家長的一定要學會如何"順風扯旗"。當然,大道理誰都會說,做起來可就不是那麼容易。我自己煩躁時也常顧不上了。

教育與培養是彼此不能分割的兩個部分。因此在教育於女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孩於的特長和興趣。

3.注重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人的品質是第一要素,是決定孩子未來人生道路的關鍵。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受到社會周圍環境的一些消極或負面的影響,因此,我們做到凡事從正面教育孩子,幫助孩子辨別是非、真善,培養孩子的善良、寬容、積極樂觀、富有同情心。客觀公正等良好品質,以及熱愛集體,尊敬師長,遵守一切規章制度等行爲規範。

注重培養孩子的行爲習慣良好的行爲習慣一經養成,孩子將終身受益。首先,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儘量讓他自己去做,例如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其次,讓孩子養成獨立學習和思考的習慣,針對孩子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我們有意識引導孩於自己做學習計劃。

4.做孩子的引路人,家長應從自己做起家長是孩子模仿的場所,言傳身教。因此,家長應從自己做起,不利於孩子的言行決不能在孩子面前表露;在教育批評孩子時,父母意見應統一不能相左,每天抽1個小時以上時間和孩子相處溝通,瞭解孩子的學習以及學校裏的狀況;每天詢問他在學校裏高興的事情和不愉快的事情,讓孩子的情緒得到宣泄,以便及時掌握意外情況的發展苗頭;在學習上,家長應做到和孩於同步學習,針對孩子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查閱相關信息資料,和孩子一同成長。

5.善於挖掘孩子的潛在優勢,培育孩於特長和興趣。每個孩子都有特長,家長應揚長避短,善於挖掘孩子的優勢,進行有意識的培養。我認爲家長首先要熟悉或擅長孩子特長的'相關內容,引領並鼓勵孩子一道堅持學習下去,我相信收穫一定不菲。孩子的思考是在好奇和興趣中產生,家長千萬不要磨滅孩於閃光的苗頭。針對孩子的好奇心或各種千奇古怪的問題,每次我們都做到耐心回答,並和孩子一道觀察等,使他在體驗感受的過程中啓迪智慧,開動腦筋。孩於的各種興趣如滑冰、游泳、騎自行車、打球、等,我們都讓他去嘗試、去鍛鍊。

6.教育孩子,就要着眼於小處,發現不良端倪,及時糾正,扼殺其於萌芽狀態,切忌縱容。那種認爲孩於還小,長大了自然就懂了,自然習慣就好了的想法是非常錯誤的,也是非常危險的。農民種豇豆,從小就要給它立杆子,引導它順着杆於向上長,這樣才能吸收足夠的陽光和空氣,才能結出豐碩美觀的豇豆。如果等豆苗長大了,見其漫天蔓長,不能開花結果,或是隻能結出乾癟瘦小的豇豆,那時才立杆引導,恐怕即使折斷一些枝條,也不易再結出好豆子了。教育於女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7.要從精神上多給孩子們一些激勵,在孩於人生道路上不停的爲他們加油,成長的道路很漫長而且很不平坦,家長應該給孩於們加倍的溫暖和關愛,才能使他們有戰勝失敗的信心。以上是我本人在對孩子教育過程中的一點經驗,當然這一點是不全面的,在今後的教育過程中還要多想辦法和多總結,爭取做得更好更全面。

接下來我將與大家分享10種"愛的方法"。

一、用愛的目光注視孩子。

二、用愛的微笑面對孩子。

三、用愛的心情傾聽孩子。

四、用愛的眼睛發現孩子。

五、用愛的渴望調動孩子。

六、用愛的細節感染孩子。

七、用愛的語言鼓勵孩子。

八、用愛的管教約束孩子。

九、用愛的胸懷包容孩子。

十、把愛的機會還給孩子。

家長教育心得11

昨天晚上和女兒說好了,今天出去遊玩。所以一大早女兒就和兒子早早的起來了,吃過早飯我們就開車出發了。

路上車輛不多,道路通暢。女兒興奮的看着外面的景色。並且不停的問,還有多遠到達目的地,我說你看導航,聽它說什麼就知道了。女兒趕緊站起來往中控臺上看,我問她你看懂了嗎?那個是距離,女兒說沒有,我說這個是導航,就是國內所有的城市地圖都在這裏面,並且和天上的衛星連接。你可以輸入你想去的'地方,導航就會給你指路,帶領你去你想去的地方。你看我們現在不是要去溼地公園玩嗎?導航現在正給我們帶路啊,你在仔細的聽聽,它會不停的給你報路名和向那走。女兒說:“這麼神奇啊,我想去海底世界它可以帶我去嗎?可以啊,不信咱就試試,我就停下車,重新輸入青島的海底世界,開始導航,導航就開始工作指路了。女兒說真的啊,我說:“再就是科技,知識可以使科技不斷的創新,不斷的發展,向更高的方向發展,但是首先你要先把學習放在心裏,好好學習,將來才能更好的使用高科技,不好好學習,字都不認識,怎麼使用高科技啊,電腦也用不了啊”女兒眨眨眼看看我,真的啊!我回答說:“是真的啊,現在電腦你會用嗎?女兒搖搖頭。

女兒想了一說,:“那我好好學習是不是很快就會用電腦了”我本來想給她講講大道理,但是一想她可能一下理解不了那麼多,就對她:是的,以後好好學習吧。女兒點點頭。我就重新發動車子繼續往前走。

家長教育心得12

各位老師、家長大家好!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社會的未來,家長對孩子的家庭教育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今天陳老師讓我談談如何教育孩子,說真的,我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在此我談幾點自己的看法,與在座的各位家長、老師交流一下。

一、注重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很多家長認爲孩子會越幫越忙,自己5分鐘能做好的事情孩子半個小時都做不好,所以不讓孩子動手做事,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可以讓孩子做一些簡單的事情,千萬不要做一個萬事包辦的家長。我平時讓孩子自己做事,讓她自己去嘗試。比如讓她自已刷牙、洗臉、洗腳、疊衣被、穿衣服等等。獨立的能力不是天生的,是必須從小加以培養的。只要她能夠做的一定要讓她去嘗試。

二、重視孩子的道德培養

父母是孩子的啓蒙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學習場所,這是衆所周知的,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當你一不小心說了不該說的話或做了不該做的事,小孩子很容易效仿。在這時,做父母的要敢於承認錯誤。記得有一次,我騎車帶着孩子過紅綠燈,碰到變燈,我看了看兩邊沒車剛要闖過去,女兒大叫:“紅燈!兒歌上說了紅燈亮了等一等。媽媽說過闖紅燈太危險。”我趕緊剎車,並向她道歉:“哦,媽媽錯了,媽媽以後再不闖紅燈了,小朋友有錯也要改,知道嗎?”她開心的說:“知道了。”平時可以用提問的方式教育孩子,我認爲這樣可以增加孩子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比如有時在小區裏或是路上,遇到有亂扔垃圾的現象,我會問她這樣做是不是對。得到肯定的回答後我會告訴她怎樣愛護環境。這樣不僅能鍛鍊孩子的判斷能力同時也讓她學會遵守社會公德。

三、要注重開頭,要持之以恆,循序漸進

俗話說的好,萬事開頭難,第一次做得好,第二次、第三次及以後就容易做得好;第一次做錯,以後就容易做錯。養成好習慣難,養成壞習慣易。使幼兒養成一個好習慣要用上很長時間,而養成一個壞習慣,卻只需幾分鐘的時間,甚至更短。

這裏我介紹一下:物歸原位習慣的養成物歸原位可以節省許多找東西的時間,也能避免養成丟三落四的壞毛病,同時還能培養孩子自己收拾玩具好習慣,同時也能對物品進行簡單的分類擺放。

1、讓家中物品都有其固定的位置,讓孩子知道這些東西應該放回到哪裏去。

2、經常提醒孩子,養成用完東西就放回去的習慣,而大人自己也應該切實做到。

3、將孩子的玩具進行分類,在箱子或抽屜上貼上標籤或照片。等孩子玩過玩具之後,就可依照類別將玩具放回去。

4、經常和孩子一起整理家中某個區域,讓他了解分類的.好處,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讓家變得更美觀。

四、重視孩子與人相處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象小皇帝象小公主一樣,但是等他們長大成人,如果還是象在家裏一樣,以自我爲中心,不考慮他人,不會關心愛護別人,不會忍讓,我想一定不會適應這個社會。他們最終要生活在社會上,更多的是與他人交往,所以從小培養孩子關心他人,爲他人着想,忍讓的心理也是很重要的。在這方面教育,孩子很小時,我就進行嘗試的。我不讓他吃獨食,再好吃的東西也要與父母家人分享,教育她與小朋友交往時多看到別人的優點,學會原諒別人的錯誤,學會忍讓。

以上僅是我個人的一點想法和體會,其實對於如何教育好孩子,我們也是很迷惘,對於孩子的一些缺點和錯誤也是不知所措。可憐天下父母心,希望此次交流可以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參天大樹,離不開園丁的精心培育,孩子們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老師們的呵護和關愛。三年來,我的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在幼兒園裏度過了快樂的每一天。在教育方面,孩子們在這裏受到了全面的智力開發和人格塑造;在生活上,所有孩子都能夠得到老師悉心的關懷和照料。幼兒園的生活豐富多彩,老師的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孩子們每天都能學到新知識,每天都有新變化,作爲家長,我欣喜地看到自己的孩子,從初進幼兒園時的天真無邪、茫然無知,到現在的有知識、懂禮貌、能歌善舞,幼小的心靈中孕育着成長的喜悅和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正在健康、活潑、快樂的成長,這是我感到最快樂的一件事。這一切都離不開老師辛勤的教導,感謝你們辛苦的工作,感謝你們濃濃的愛心,感謝你們全心的投入,給孩子帶來一段豐富多彩的幼兒園生活,爲他們的人生道路構建了一條絢麗的起跑線。今天,藉此機會,我誠摯的向各位老師們說一聲:“謝謝”“辛苦了”!正是由於你們辛勤的汗水,孩子得以茁壯成長;正是由於你們母親般的胸懷,我們家長才得以放心!正是由於你們不倦的教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才得以播下探索真理的種子!

最後,祝全體老師工作愉快、身體健康,祝家長朋友家庭和睦、幸福安康!

家長教育心得13

現在談心得還早了點,因爲孩子畢竟還是一年級,還沒有到看成果的時候,寫這篇東西只是想與大家交流一下,如果我有什麼誤區希望大家能給予批評和指正,大家一起討論,可以讓我們共同進步。

幫助孩子制定近、遠期目標:

就象現在許多人都喜歡給自己做一個職業規劃,訂一個職業目標一樣,我們的孩子在剛剛進入國小之初,就應該明白他們學習是爲了什麼。一個沒有目標的人,他的行爲是盲目的,而一個有目標的人,他的方向是明確的,所以他的行爲也是有意義的、有價值的。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困在黑暗中的人,必定是往有光的地方走,但是如果他看不到光,他就不會有動力去探索,或是探索後一無所獲,覺得很疲憊而迷茫。目標,就是黑暗中的引領我們向前走的那縷光。

我在孩子正式入學前的`一個星期,跟兒子好好的談了一次,第一句話,就是一個選擇題:“你以後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是衣食無憂、洋房名車、世界各地到處旅行?還是烈日炎炎下別人可以到風景名勝避暑你卻還在送快遞,因爲你一天不幹活,就有可能孩子沒錢讀書,家裏吃飯穿衣也要發愁?別說沒錢出去旅遊,就連生個小感冒也不敢進醫院?是做一個有知識有學問處處受人尊敬的人,還是做一個半文盲處處看人臉色的人?”也許有人說這種選擇題很俗,可我覺得這個選擇題很現實,事實上這個社會就是這麼殘酷現實,兒子毫不猶豫也是毫不意外的選擇了前者,於是我乘勝追擊,說如果你想以後生活得好,那你現在就要好好讀書,現在讀書是爲今後富裕的生活打下基礎,在今後的社會中,沒有知識就沒有財富!

就這麼簡單的一個選擇題,幾句話,讓兒子明白了他現在學習是爲將來的生活儲蓄,等長大後他會連本帶利的收穫他現在的種下的果實。之後我們就進一步要求他,希望能通過他的努力進入到班上的第幾名,爭取能當上班幹部,兒子滿懷信心地和我們一起訂好了他的目標。一個學年看下來,我們這一步走得很對,兒子一直目標明確,而且有時候根本不用大人指點,他就能知道從哪個方向朝目標努力,比如競選班幹部等,我很欣賞他這一點,希望能堅持。

家長教育心得14

尊敬的肖老師,親愛的各位大朋友:

大家晚上好。

其實,與其說分享一下國學的所謂經驗,倒不如說是就這個命題談一談自己的一些淺見。一則中國國學實在是博大精深,自己實在所知有限得緊,用分享一詞真的十分惶恐。二來在國學教育方面已有衆多專家學者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及方法,自己只不過是按照這些大伽所教的依葫蘆畫個瓢,而且這個瓢還差得很遠。這是內心話,真心話。

不過既然不得不說,又不敢亂說,那就姑妄說說,權且談一下自己的一些陋知吧!

一、爲什麼要學?

這個“爲什麼”其實也很有意思。真正的爲什麼要讓孩子學點國學已有專家回答了,我就不再贅述了。就我個人來說,遠沒有“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這種高大志向繼而培養或者期望孩子滿腹經綸,經世濟世之才,但是畢竟作爲一箇中國人或多或少總是有那麼一點點的家國情懷,俗語說“十人九儒”嘛。事實上,正是因爲自己覺得國學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同時國學又無處不在,時時刻刻影響我們,它就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比如: 荔林國小的校訓不就有老子說的“上善若水“嗎?2班的黑板上好像也有”博學,慎思“一語,: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則省掉一字就被中山先生當成了中大的校訓了,清華大學的校訓也來自於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一語,復旦大學的校名及校訓更是要麼來自尚書,要麼來自論語等等等等,所以,個人認爲所謂國學,它就如同空氣一樣重要而平常,早已經進入了我們每個人的血液之中。所以,這就是爲什麼讓孩子學國學的個人原因。那就是,自己喜歡,所以爲什麼不呢,加上自己對其他東西知之不多,也無法引導孩子,所以教育孩子也就只能從這開始了。

二、要學什麼?

這又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其實,所謂國學命題太廣太泛,諸子百家各種流派,大學國小經學文學各種分支,唐詩宋詞元曲漢賦各種文章,不一而足,都是國學啊。沒有抓手,從何學起? 但畢竟,對於國人來說,無外三教九流一說,而其中,儒道兩家又是必須。所謂入世者儒,出世者道(佛),儒者人之需也,道者,路之首也。所以,就先從《老子道德經》一書入門吧,這個即方便背誦,讀起來又不那麼拗口同時啓蒙一些哲學的東西。四書五經又是國學重中之重儒說經典,感覺也是一個標準配置。不是說“爲有源頭活水來嘛,儒家的來源最直接的莫過於孔老夫子說過的話,所以論語吧。不過這些東西,經書固然重要,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卻無異於天書,完全是不知所云。同時覺得一個更健全的人格養成,美學奍成文學也是必不可少,詩經雖然好,但是自己卻無法引導。還是大衆化的'唐詩小孩容易理解,也琅琅上口。同時個人以爲,詩歌可以作爲發矇材料,認一點字,對於漢語韻律之美都多少有一定的正能量作用的。所以,這就是個人的選擇,老子,論語,唐詩,當然學點三百千之類的也是很好的。

三、要怎麼學?

其實這又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我以爲,可以套用一句話,如何學這個問題就是執行力的問題。所謂“關鍵在於執行,細節決定成敗”,學習也應該大致上是一個道理。其一,條條道路都通羅馬,法無定法,其實都可以的。其二就是 羅馬不是一天修成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九層之臺起於壘土,滴水穿石,鐵杵磨成針,只有厚積方能薄發。簡而言之,就這兩條,確定方向目標然後以一貫之。堅持,勤奮就是不二法門。其實,論語,老子,荀子(勸學)等經典裏面就有非常多的關於學習的論述。個人認爲是很好的,只不過,知易行難,道理也許人人都懂,但曲解一下孔夫子的一句話,學而時習之(學到了而且要實踐它)卻是很難的。但是,只要做到了,就應該能夠體會學習的快樂的了。有句心靈雞湯說,複雜的事情簡單做,簡單的事情重複做,對於國學好像也是適用的,具體方法就不講了,個人以爲先簡單化後重復化,國學的學習應不會令我們望而止步的。

順便插一句,個人認爲學習不是快樂的,至少開始的時候是快樂不起來的,但是學習終歸是快樂的。我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果可以的話,先讓孩子成爲知之者,繼而成爲好之者,繼而成爲樂之者。如果解決了“如何成爲”這一問題,與孩子的共同學習過程將是一段令人愉悅的旅程吧。

有機會能夠有大家共勉,是我莫大的榮幸,再次謝謝肖老師,謝謝大家!

家長教育心得15

時光荏苒,轉眼之間兒子已經15歲,暑假以優異的成績被泰安一中首屆創新班錄取,已經成爲一名準高中生了。兒子善良、正直、刻苦、向上、自信、陽光,是老師眼中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是同伴眼中好學上進的好榜樣,是很多父母教導孩子時所說的“別人家的孩子”!回想兒子從出生到今天的點點滴滴,其實我們也沒有刻意尋求教育孩子的方法,只是努力試着和孩子一起成長。

一、自律自約,率先垂範。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是令不從。”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一言一行都對孩子起着耳濡目染的作用。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人的全面發展取決於母親和父親在兒童面前時怎樣做人,取決於兒童從父母的榜樣中怎樣認識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社會環境。作爲父母,首先我們會在孩子面前實話實說、說話算數、言而有信。其次,我們在處理家庭問題時,家庭成員之間是一種平等關係,能相互體諒,和睦相處,不耍家長威風。還有,我們對待工作都是全身心地投入,都多次獲得各自單位優秀員工、工會積極分子等榮譽,我沒覺得這纔是最好的表率,這樣的家庭教育一定會有成效。

二、適時引導,嚴而有愛。

00後的孩子,成長環境和學習環境與我們小時候大相徑庭,雖然生活條件好了很多,但課業量大、學習任務重,孩子有着太大的壓力,我多數時候會換位思考去理解孩子,想法設法的多找到孩子的優點,多給孩子一些讚賞,多引導,少強加,多溝通,少指責。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充分提供獨立思考、獨立選擇、獨立處理問題的機會,讓孩子學會正確對待挫折,從各個方面培養孩子自立、自理的能力。鼓勵孩子多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如各種參觀、旅遊、夏令營,使孩子能客觀、全面、深入地瞭解社會環境和社會需要。關愛孩子,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生活狀況,但對學習習慣要嚴格要求,我認爲這種嚴而有愛的教育應該適用於所有孩子。

三、付出第一,回報第二。

我們從小就注意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鼓勵並配合他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且,我們一直給孩子灌輸的思想是:做事情不要太功利但要努力,沒必要所有事情都要爭一爭二,只要自己開心就好。孩子學習圍棋、書法、二胡,老師反映都不錯,因爲初衷就是培養個愛好,所以一直練着卻並未追風考級。我們經常對孩子說,付出不一定有回報,但不付出絕對沒有回報。父母不要求你做最好的,只要你努力了就是好孩子,我們都會以爲你傲!孩子在考試取得好成績時,我總是低調處理,適當鼓勵,但又指出不足,防止孩子滋生驕傲自滿情緒。

我始終相信: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雖然我的孩子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高中生活才馬上開始,泰安一中創新班學霸雲集,會有更嚴峻的挑戰等着他。我將會繼續努力,讓孩子登上更高的平臺去實現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