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心得體會>

天宮課堂觀後感12篇

心得體會 閱讀(9.64K)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爲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可是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天宮課堂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天宮課堂觀後感12篇

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1

爲進一步激發學生愛科學、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20xx年3月22日下午,xx中學組織學生觀看了“太空教師”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相互配合給青少年帶來的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

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這些實驗操作從遙遠的太空傳到地球上,一下子吸引住了廣大師生好奇的'眼球。大家眼睛緊緊盯着屏幕,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精彩的瞬間,當3位航天員老師展示講解完一個實驗,同學們總是自發的鼓掌。科學實驗的開展與空間科學設施的介紹和展示,已經讓一顆顆追逐航天夢想的種子在學生心裏生根發芽,尤其天地互動環節,航天員真誠邀請社會各界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在地面同步嘗試開展相關實驗,將學生的情緒推向了高潮。觀看完直播課後,我校物理教師馮永林還帶領九年級學生結合空中課堂的實驗,開展了實驗課程。

xx中學一直以來就注重學生科技創新素養的提升,近年來建設學校科技館,投入大量資金建設科技活動室,爲學生體驗科學、探索科學提供場所,培養學生科技興趣。“科技立則民族立,科技強則國家強。”此次觀看“天宮課堂”直播,進一步激發了我校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動力,以夢爲馬,共同奔赴星辰大海。

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2

今天我觀看了直播課《天宮課堂》、由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航天員在中國空間站進行授課。

航天員們爲大家做了許多實驗。我對太空拋物實驗很感興趣,我認爲非常神奇!它演示了太空拋物和天地之間拋物的區別。平時,我們扔東西給另一個人,讓另一個人接住時,扔出的物體會呈現出一條拋物線,然後物體向下落去。而在空間站,當我們扔出東西時,由於太空中沒有引力,拋出的東西就會沿原有的方向勻速地前進着,物體像被什麼牽引着一樣始終不會落下去。我定定地看着,覺得特別奇妙。

我們每天只會迎來一次日出,送走一次日落,而在太空中空間站的航天員們,每天會迎來十六次日出日落,因爲他們在神舟十三號飛船裏面,每九十分鐘就可以繞地球一圈。

在空間站裏,因爲沒有地球表層大氣層的阻礙,航天員說觀賞到的月亮會比我們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更加的明亮、更加的透徹。

在這堂課中,宇航員們還展現了失重環境下水的`表面張力作用、失重狀態下的飽和液體結晶現象....宇宙是擁有無窮無盡的奧祕,等着我們去探索!

讓我們張開夢想的翅膀,向無窮宇宙出發吧!

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3

我在這個發展迅猛的社會裏,回首過去,又展望着未來。如何在這大時代的浪潮裏求得發展,是我,更是未來的你,我們每個人都要思考的問題。

首先,抓準時代脈搏,根據時代需求來完善自我,纔不會落於時代。世界的發展用“一日千里”來形容也不爲過,這個時代正在走向智能化,講究高效,正在從注重簡單的'實用性到滿足多樣化的精神需求發展着。身處科技人文發展不斷登上新臺階的你我,唯有不斷學習本領,掌握高精尖知識,纔不會淹沒在時代大潮中。

與時代同行的路上,我們需要一顆強大的抗挫折之心。人生實難,作爲青少年的我們,面對着生活中的風浪,又何嘗不應以“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昂揚姿態去面對呢?

然而,與時代同行並不是做一顆隨波逐流的海草,作爲祖國未來的棟樑,我們有着自己自由的精神、獨立的思考,不會人云亦云,更不會迷失自我,誤入歧途。待到你們18歲的時候,也希望你們在斑駁陸離的社會裏能夠明辨是非,守住底線的同時,更要擔起引領時代風向的大旗。

“後之視今,亦尤今之視昔”,無論時代如何變幻,總有一些東西值得追尋,總有一些東西值得堅持,總有一些東西值得堅守......當我們都明確自己的使命的時候,當我們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達到統一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在時代浪潮中奔涌向前了。

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4

第幾代航天人,一個強國夢。老一代航天人的榮譽早已緊緊銘記在新中國史冊上,解放初期中國航天從零發展,從身處異國他鄉的錢學森打破百般阻撓歸國追夢,到以孫家棟爲象徵的中國第二代航天人,將在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送起飛,用無線散播出的音樂《東方紅》,再到第五代航天人逐漸徹底自主研發出載人航天技術性,“嫦娥”“聖功”“周泰”飛奔而來,“中國印痕”現如今已絢麗天穹,在載人航天、探月工程項目、海底工程項目、非常測算、量子信息等行業獲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中國航天,是靠一代代航天人買青春年少和性命換回的,不論是“兩彈一星精神”,或是“載人航天精神”,都將世代相傳、源遠流長。

天高地迥,始覺宇宙空間之無限。歸航並不是終點站,針對宇宙空間的探索,大家一刻不曾停息。新的`“空間外出三人組”將要乘坐神舟十三號宇宙飛船將要起航,打開歷時6個月的太空之旅。持續延續的載人航天精神,終將讓中國人探索空間的步伐邁得更加穩定更遠,完成基本建設航天世界強國的傑出理想。

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5

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活動——“天宮課堂”第一課於12月9日下午開始,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爲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

本次天宮課堂採取天地互動方式進行,在約60分鐘的授課中,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生動介紹展示了空間站的工作生活場景,演示了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浮力消失實驗、泡騰片實驗、物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現象。一個個實驗,讓大家直觀地感受到空間站太空環境和地面環境的不同。這堂太空課堂我看得津津有味,在看的過程中,我一直在驚歎,真是太奇妙了!

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泡騰片實驗了!王亞平老師隨着藍色顏料注入水球,將泡騰片放入水球裏,漸漸地小水球變成了充滿氣泡的氣泡球,像一顆蔚藍的地球,真是絢爛多彩!

第一位上去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雖然現在只能在遠隔千里的電視屏幕上觀看太空授課,但我相信,終有一天我們可以親身上太空,與授課老師面對面地交流,感受在太空中的樂趣。

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6

偉大的精神造就了偉大的事業。新一代航天人在征服太空的進程中,以頑強的拼搏意志和傑出的聰明智慧,鑄就了新時代的航天精神。宇航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變身“太空教師",給我們上了一堂別具匠心的課。

本次太空課堂主要展示了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了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人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神奇現象,並講解了實驗背後的科學原理。

航天員在太空中生活真是太有趣了。他們身體處於失重狀態,像小魚兒四處遊走。在空間站睡覺就更有趣了,只要一個睡袋就可以,睡袋一般要求固定在艙壁上,但只要你願意,也可以睡在任何地方,比如睡在天花板上。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太空轉身"這個實驗,是由葉光富完成的.。他剛開始是原地轉身,可是一轉身人就倒下了,後來他是根據伸縮手臂加上旋轉完成的,我想如果他不這樣,用兩把扇子來扇風,藉助風力是不是也可以呢?

遙想當年,我國的航天事業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廣大航天工作者爲了早日實現“奔月之夢”,不辭勞苦,克服重重困難,作出了巨大的犧牲。我們要以他們爲榜樣,好好學習,遇到困難和挫折不要退縮,勇往直前,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敢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於攀登航天科技高鋒!

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7

此次太空授課在太空失重環境下向青少年演示在地面很難見到的物理現象,當這些奇妙而精彩的現象展現在學生面前時,我在地面課堂的現場多次聽到了學生們的驚呼和掌聲。離大屏幕很近的我也深受這些美妙現象的震撼。當王亞平老師進行高難度的操作,比如往水膜上貼中國結時,我感覺到現場所有的聽衆都摒住了呼吸,那個小小的圖標集中了所有人的'目光,而當它被穩穩的貼在水膜上時,那種欣喜和感動簡直難以用語言來形容。

這種通過凸顯天地差異來進行教學的方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太空、對航天乃至對科學的學習興趣。這次授課活動在青少年頭腦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一定會伴隨學生們一生的求索過程。

航天員作爲科普教師親切地與學生進行對話,拉近了代表我國尖端科技水平的航天工程與公衆的距離,增進了青少年對航天事業的瞭解與關注,對青少年來講是一種潛移默化的中國情懷的傳遞。航天員們清晰的思路、流暢的表達和精準的實驗演示給全國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不得不歎服他們過人的智慧,出衆的技能以及接近完美的身體素質,

當然從中也能反映出他們勤奮刻苦、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他們的表現爲我們教師起到了表......

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8

“不是誠齋無月,隔一林修竹。”在廣闊無邊的宇宙中,存藏着無數的奧祕……

20xx年3月23日下午,天空三人組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帶領着我們探索宇宙,在這次“天空課堂”中,我們跟隨着航天員參觀了他們的航艙。空間十分低矮,四周擺放了許多的器材,就連牀鋪也沒有太大的空間,王亞平的牀頭還貼滿了一張張與女兒站在一起的照片。看着他們一個個繪聲繪色地爲我們講述着知識,我不禁鼻子一酸,這幾位航天員一定都非常想念家人,但是他們爲了能爲祖國貢獻一份力量,舍小家爲大家,飛向宇宙,去攀登航天科技的高峯!

而在航天員做的實驗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冰雪實驗,只見王亞平老師拿出了過飽和醋酸鈉溶液滴在空中,立刻變成了一個頑皮的小球,接着王亞平老師又拿出樂沾滿結晶核的毛根輕輕碰了碰水球,神奇的.一幕出現了,只見小水球慢慢變成了晶球,這讓我驚歎不已,原來這是因爲乙酸鈉溶液在溫度高的水中溶解度非常高,很容易形成過飽和溶液,在這種溶液中,只要有一點結晶核顆粒,就能放出熱量,變成“熱球”。

這幾年來,我國的科技正在不斷地發展與進步,汽車導航、掃碼支付都爲我們的生活提供了不少方便,我們應該珍惜當下的生活,努力克服困難,掌握科學知識,將來爲祖國出一份力。

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9

自載人航天飛船任務完成之後,三名航天員回到了離別三個月的祖國。才過不久,神舟十三號載人航天飛船升空了。

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人擔任神舟十三號載人航天飛船宇航員。在20xx年10月16日凌晨,神舟十三號火箭發射了。可惜我沒有及時觀看直播,今天下午在課上,老師讓我們看了神舟十三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過程,首先就是三位宇航員身穿宇航服坐上大巴車,向航空基地駛去,大巴車前還有交警騎着摩托車保駕護航。到了航空基地,三位宇航員進入了火箭,緊接着,話筒傳來了“十,九,八……”每一個數字都十分激動人心,最後聽到了“點火”。隨後,火箭的底座噴出了紅色的'火焰,煙塵向四處擴散,火箭也騰空而起,像一隻穿雲箭直插雲霄,場面十分震撼,之後各個助推器也是分離了,神舟十三號也是發射成功。

本來的三名宇航員在太空中呆了三個月,這本讓我很吃驚。但沒想到這次神舟十三號的三名宇航員將要在太空中呆上半年,更是讓我驚訝。他們爲了給國家做貢獻,放棄了和家人在一起的六個月時間,很讓人敬佩。自東方紅一號升空成功後,中國在航天事業接連取得重大發展,這一個個成功都是由無數個科學家們廢寢忘食,努力奮鬥,用無數汗水換來的。

據說神舟十四號已經準備就緒,隨時可以升空,不得不說,祖國的速度真是太快了,火箭是一個接一個的升上天空。

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10

今天下午,正值網課之時。下午三點四十,身在地球軌道的三位航天員開展了“天宮課堂”。坐在家中的我們,也觀看了這樣一場直播。

開播之時,我們首先了解到了航天員們在太空站的日常生活。在這一部分中,使我驚訝而又感動的是,在太空中會引發骨胳,肌肉等器官一系列的危害。而面對風險,三位航天員仍是談笑風生。

隨後,航天員們爲我們演示了幾個實驗。主要圍繞水在太空中浮力與張力的變化,展示了一些物理現象。沉底的兵乓球,懸浮水球中的雙面鏡,無一不爲宇宙蒙上一層詭祕。

直播結束,我深有所感。其一與其二,與同學們的不盡相同。首先,三位航天員冒着發射失敗而箭毀人亡的風險飛向地球軌道。在空間站中忍受危害,日以繼日作科學研究。其次,我想到的是祖國的強大。中國是爲數不多可以進入太空的國家。若不是國富民強,我們何談有天宮課堂,更何談上課!

最終,連繫我本身,感觸最深的是一句“人類終要飛向宇宙”。這個問題我早已思考過。畢竟“一切都會逝去”。人類終有一天要離開。而這也是我爲之奮鬥的。我的'目標,便是實現恆星際航行。使科幻成爲現實。這是我第一次聽到在面對未來這個嚴肅的問題上聽到與我相同的答案。火箭終會變爲飛船。工質終會變爲無工質,第一字宙速度終會變爲曲速。看似科幻的說法,將由我們實現。而這,便是我觀看直播後感觸最深的。

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11

第一次提到太空,我就有許多疑問,比如說:火箭與衛星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衛星爲什麼能夠抵擋輻射和地球引力?製成衛星有哪些重要過程?空間站裏的氧氣可以堅持幾個月?但自從我們觀看了《天宮課堂第二課》後讓我豁然開朗。

在解釋我那些問題前,航天員們給我們演示了幾個有趣的小實驗,在這幾個實驗當中最吸引我的是水油分離實驗。

它是通過演示失重的環境下,水油通過高速旋轉產生離心分層。在地球上,他們拿出一個有食用油和水的瓶子,然後用力搖晃使水和油混合,但是沒過多久、水和油又重新分層了,但在太空中,混合在一起的水和油是不容易分開的.。王亞平老師在太空中給我們展示了太空離心機,它是利用高頻率點震動、使得兩種液態物質產生分層,這樣便可以使原本在太空中混合後就不再分層的油水重新分層了。

這堂有趣的太空授課,讓平時那些枯躁的物理公式變得生動起來,不僅看得見、也摸得着,讓我明白一滴水中蘊含着多個科學原理,一次航天員稱重、蘊含了簡便的科技應用、不僅讓我們青少年對探索科學興趣盎然、也讓觀衆們更加喜歡科學。

我曾想過、要是我能成爲一名航天員,在遼闊無邊的太空中遨遊,探索宇宙的奧妙,想想就刺激!理想在於實踐,我想現在我有了目標,那就從現在開始好好學習,在以後的某一天讓理想成爲現實。

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12

在今天下午的跑操時間,我和同學們一起觀看了天空課堂,感觸頗深。

不到六十分鐘的直播,卻由三位宇航員帶領我們認識了全新的太空生活,打開了我們的眼界,感受到了來自全新世界的奇妙和無與倫比。

一個在失重環境中培育細胞的工作,只需要盯着顯示器,記錄信息的工作,卻在我們眼中變得神奇而充滿夢幻色彩。培育的心肌細胞,雖說是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個體,卻在哪一伸一縮的跳動中展現出生命的頑強和生命的夢幻色彩,在廣闊的太空中,這也是一抹活力的體現。

一個由水膜進化成水球的奇妙實驗,在太空中綻放的紙片花,一管空氣便能在水球裏看到兩個相反的人像。這一切都只能在太空中看到的奇妙原理,增長了我們的知識,也給我們看到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這個實驗涵蓋的'知識很廣,物理學中的表面張力都涵蓋的很清楚。我也是從中受益匪淺。

通過這次的學習,我不僅學習到了知識,還明白了一些道理。現在的我們,生活條件優越,且夢想衆多。在一抹抹夢想之中,能實現的或許只有那麼幾個,但只要堅持,懷揣着對遠大夢想的信心,一定能有所發展,爲社會,爲國家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