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心得體會>

假期讀書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 閱讀(2.81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書心得怎麼能落下!到底應如何寫讀書心得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假期讀書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假期讀書心得體會

假期讀書心得體會1

作爲一位名人,或許正是張海迪人格的崇高和精神的偉大,人們是從先認識她的名字和事蹟開始,而後才認識她的作品的。她的作品《絕頂》,是作者張海迪對自身的一次搏擊與超越,是她在原有作品基礎上的又一次新的攀登。《絕頂》作品中有着激越浪漫的情感、秀麗委婉的思緒和大氣磅礴的文勢,所顯現的是一部令人心儀的佳作。

張海迪在作品《絕頂》中說“我每天都想放棄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來,精心地、像看護一小簇火苗一樣讓它燃燒,生怕它熄滅……”每當我在困難面前退縮時,想想這句話,想想身殘志堅的張海迪,我就會充滿動力,在她身上我清楚的看見了那被人忽略了的彌足珍貴的東西――不是淺薄的庸俗化了的樂觀,而是理性。

這本書向我們展現了一副不屈奮鬥的動人畫卷,書中的各個人物都在努力地向着理想的巔峯攀登,本質上走的是同一條道路因爲他們心中都點燃着對事業執着追求的熊熊火焰。“無限風光在險峯”因爲只有敢於攀登敢於冒險的人,才能在蟾宮折桂,到達光輝的極點。

說《絕頂》大氣,是指它迴盪着一股歷久彌新的磅礴激情。生命短促、能力有限的人類面向浩瀚的未知領域所表現出來的永恆的探索和創造精神。“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那高處的風景是我們所追求的理想、是信念、是決心,是想要費盡畢生精力與心血去得到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這也使我不由得想到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爬雪山過草地,前路艱險也勇往直前。

我們今日的美好生活是前輩們拼搏的結果,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就可以坐享其成。同樣,我們也必須爲我們的後輩而努力而奮鬥。在前進的過程中遇到一切艱難困苦、阻力和羈絆都要變成激勵我們向前進,用於攀登的'強大動力。

如今,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我們有着健康的身體,良好的學習環境,但我們有面對挫折的勇氣嗎?有克服困難的信念嗎?有戰勝磨難的毅力嗎?沒有。“有志者事竟成”,“堅持就是勝利”……成功就在眼前,勝利的彼岸就在前方,只要我們有面對挫折的勇氣,有克服困難的信念,有戰勝磨難的毅力,那麼,我們就能到達成功的彼岸,攀登上勝利的高峯!

如同書中寫着那般“生命永遠不會完結,我們的攀登也是如此。”

假期讀書心得體會2

這是一本奇妙的書。淡淡的文字,平淡的語調,細膩的感受,完全沒有華麗的影子,也沒什麼大悲大喜。但卻能讓人很認真地讀下去,在無形間淨化着我們那被塵埃腐蝕的心靈。

這是一次關於親情的坦言。“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多麼樸實的文字,卻觸動了我內心最脆弱的地方。

仔細想想,好像也真的是這樣。年幼時的我們,總是走在最前面的那一個,向着朝陽邁去,而順着我們的背影一直倒退回去就會發現,在那個最隱蔽的角落裏,總有一個或兩個人,他們的眼神,從我們出現在這世界上時,就從未離開過。他們或許期待,或許渴望我們的一回眸,一絲觀注,但我們一直沒給過。即便如此,每一次看他們的眼神時,那裏總是帶着說不清的深情與期盼。

這是一個關於時間的記載。隨着時間的流逝,當我們也成爲那個望背影的人時,纔會真切的.體會到父母那份痛楚與沉默。小時候父母把我們當孩子,父母老了我們把他們當成孩子。我們會懊悔,懊悔曾經的無知,但時間不留給我們一點機會,我們想告訴自己的孩子這一切的感受,可被時間悄聲無息地擋住了。時間讓我們變了,讓我們懂得了一切,也讓我們失去了很多。

真的是這樣,有些感受只能一個人體會,有些眼淚只能一個人掉,有些痛苦只能一個人承擔,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真的只能一個人走。明白了這些,纔算是真真正正的成長了吧。

這是一個人生命的歷程。不管是時間也好,親情、愛情、友情也好,該經歷的會經歷,該遺失的會遺失。生命是一條無法迴轉的軌道,我們必須按照這軌道上的路標走,經歷生老病死,悲歡離合。《目送》這個光陰歲月的故事是屬於別人的,但我們每個人都一樣,在時光消逝中成長,我們的皮膚會由光滑到粗糙,我們的背影會由高大到佝僂,我們曾經擁有的也都會一一消失。這看起來是一場永恆的遺憾,但我們卻能從這一次次的目送中提煉出最純淨的心靈,最溫馨的回憶。

龍應臺的文字是我最欣賞的,它如清晨的雨露,清新朝氣;如黑暗的火焰,溫暖明亮,帶給我一種很平靜的感覺。在喧囂吵鬧的課間讀她的書,我的世界竟也莫名的變得安詳了。

假期讀書心得體會3

巴爾扎克不愧是享有盛譽的諷刺小說大師,他洋洋灑灑地寫盡了金錢背後的罪惡。寥寥數語,就能將一個豐滿的人物呈現在我們面前。他用犀利的筆鋒刻畫出了人類靈魂最醜陋的部分——貪婪、自私、虛榮。但我認爲他這樣寫的目的不是爲了打擊人類的自尊,而是跟魯迅一樣不留情面地抨擊社會和麻木、冷酷的人類,是爲了喚醒人性的覺醒。

正如沒有好人的善良就襯托不出壞人的罪惡一樣。書中人面獸心的人隨處可見,可也有值得投以敬佩目光的兩個人——維克托莉和高老頭。高老頭在書中雖是一個悲劇人物,可是他那份父愛神聖的不可侵犯——儘管這種父愛是溺愛,也害了自己的女兒,但是他太無私太偉大了,讓人不得不爲之感動。他把自己所有的財產都留給了女兒,只留下幾百法郎的最低生活費。當女兒出現了麻煩,連偷和把自己賣掉的想法都有,可見愛之深,恨之切。他的死更是悽慘至極催人淚下,更難去想象:在一個潮溼陰暗、破舊不堪的房間裏,一位老人躺在滿是破片的牀上痛苦呻吟,嘶聲竭力地呼喚自己的女兒的名字,可是女兒們遲遲不肯來,只能帶着悔恨和悲哀離開人世。在當今的社會同樣的悲劇又會上演多少次?受金錢支配的人們怎麼能如此狠心地將如此偉大的親情拋之腦後!

而維克托莉純潔美麗的像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對父親的殘忍竟會如此豁達地包容,還在上帝面前幫他贖罪。得知哥哥死了,寧願犧牲自己的所有也要哥哥健康地活着。她對愛情更有着純情少女的天真,愛對方就包容對方的一切,哪怕對方一無所有,甚至正在追求另一個女人。在她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美的存在,哪怕這個社會都是淋漓的鮮血,生活總會有美好的一面。

一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就是伏脫冷,不僅因爲他的聰明幹練及對社會的非正義有着透徹的理解,更因爲他的邪惡裏透露美的地方,也許是反叛美。他對上流社會的腐朽深惡痛絕,殺人不眨眼,並且爲了自己的利益去引誘一個正義青年走向腐敗。可是,在下流社會裏他樂於幫助別人,對鄰居的背叛可以寬容地原諒。他的陰謀裏也似乎在打擊富人幫助窮人。他雖不光明偉大但有他睿智的地方:一雙銳利的雙眼彷彿能洞察世間的一切,任何人站在他的面前彷彿是赤裸裸的。也許正是因爲他對一切看得太透徹了,纔會泯滅良心。

拉斯蒂涅,即那位在污濁的社會裏一步步走向墮落的有志青年,從他有強烈的慾望往上爬開始時,對昧良心的事他也會斷然拒絕,正如他自己認爲的“青年人若心存不義,絕不敢在良知的鏡子面前照自己,成熟的人倒敢正視,這就是生命的兩個階段的不同之處。”一樣在成熟中不斷地迷失自我。當慾望無法得到滿足的時候,他會埋沒自己的良知去欺騙一個純真的少女。慾望和道德在他的`心中進行着強烈的掙扎,當他身處的社會又是一個畸形的社會時,他在失望中一步步衝破道德的防線。雖然他後來擁有他想要的一切,可是他難免地成爲這個畸形社會的犧牲品、可憐蟲,他本擁有的親情、愛情漸漸地離他遠去。

當今的社會也是一個充滿物質享受的社會,許多人也在自己利益的驅使下去損害他人的利益,生活中也有許多虛僞的地方。例如,今天別人對你特別關心,臉上掛着燦爛的笑容,但是心裏盤算着怎樣從你身上撈到好處。明天等你沒有了利用的價值就一腳踢開。還有的人愛慕虛榮,對窮人真誠的微笑覺得噁心,富人輕蔑的目光覺得是氣質。而且現在最流行的擇偶標準就是富有。在這樣一個物質追求盲目的社會裏,我們真的需要好好的靜下來想一想:金錢就真的那麼重要,親情、友情、愛情就真的一文不值了嗎?

假期讀書心得體會4

在這個寒假我品讀了一番三國演義等四大名著,雖然總是在電視上也能夠看到這個電視劇,但是在讀完書之後發現原著和電視劇還是有着一些差別的。其實在剛剛放假的時候我也並沒有想要看書,只想在放假時多休息,多玩一會。但是在一天我在玩遊戲的晚上,我的媽媽告訴我說,我現在是一名學生,應該做到的是好好的學習,而不是整天把時間花在玩上。而如果假期結束之後開學別的同學肯定有着很多的收穫吧,肯定不像我不但沒有學習到什麼知識,更是把之前學習到的知識給遺忘了。所以在那之後我也讀自己進行了深刻的反省,發現了自己這種行爲其實非常的不對,我應該做的應該是好好的學習,讓自己在這個時候積累足夠的知識底蘊能夠讓自己在未來的學習之路上走的更遠。

所以在那之後我就會留出一個下午的時間在哪裏閱讀,雖然只是一個假期的'時間,但我也通過這個假期真正的明白了閱讀的樂趣和好處。也慢慢的養成了一個閱讀的好習慣,讓自己又多了一個好習慣。而這個假期讀了的這些書,讓我對於很多事情有了更深的見解對待事情不同角度的看法。而這些書讓我在其中有着很大的收穫,其中讓我印象最是深刻的還是三國演義中諸葛亮那一段空城計。諸葛亮雖然無兵無將但是依然能夠鎮定自若的面對司馬懿,甚至在城牆上彈琴給司馬懿,邀請他進城一坐。也正是通過這一段讓我不禁佩服起諸葛亮,而諸葛亮也是讓我知道應該怎麼樣去面對這種危險的場景,越是危險的時候越要保持鎮靜才能夠更好的生活下來。

而其中這本書讓我感到震撼的也不僅僅是這段劇情,還有着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氣魄,能夠在哪個階段選擇做出這樣的決定,我真的是不得不對曹操佩服。還有着那一番另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言論真的是讓我感到了震驚。我也是仔細的思考了一下這番話,發現確實是有着一定的道理的。每個人有着不同的性格,而這些性格決定着我們會做出什麼樣的事,會說出什麼樣的話,但即便是你心裏有時候是這樣的,但有些話你還是不敢說出口,因爲有些話是違揹着大家心理的道德觀念。而在哪個年代曹操就敢這麼說,敢冒天下之大不諱,真的是氣魄膽量十足,當得上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的評價。

假期讀書心得體會5

利用假期時間,我拜讀了吳非老師的《致青年教師》,書中平實淡雅的文字,真實形象的案例,非常貼近我們現在的工作和生活,讀後讓我對自己的職業,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致青年教師》全書共分六輯"做個有胸襟的教師"、"不要急"、"心裏裝着學生的心"、"尊重常識"、"不放棄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種子",共計85篇文章。讀完這些用心靈澆注的文字,彷彿和智者經歷了徹夜的長談,感受到了教育的另一個境界。

懷揣夢想和激情,走上教學的工作崗位。在近兩年的實際教學中,我認識到只有熱情的教學是不完美的,要想對職業生命負責,必須提高自己的職業素質,就如吳非先生所言要做到"二者一家",也就是成爲思想者,學習者,實踐家,教育是一份美麗的事業,她呼喚人的理性追求,呼喚建立美麗的人格。樸實的工作態度和發自內心的話語,就像把一粒種子放在了孩子的心田,潛心耕耘,就會開出智慧之花。作爲一名青年教師,我可以想的更多。教育是理想者的事業,教育要培養理想。高貴與卑微的距離也許只有一步,這就是能不能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教育者的尊嚴。試着在心裏裝下學生的心,有些事,儘早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明確的態度,從小培養孩子尊重、敬重的意識。作爲青年教師,要自覺維護教師的集體,推動這個集體,實現集體凝聚的力量。每時每刻的關注和努力,關注小事,從我做起,從一言一行做起。"教育無小事","生活即教育",一位優秀的教師站在學生面前,無需講話,教師本身就是一本教科書,他教給學生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思想、氣質和未來。讀了這本書,我深深理解到,自己需要修煉的是比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東西。

之於"青年教師","青年"說明還有很多東西要去學習,去思考,去理解,去實踐;"教師"說明要傳道授業解惑,更說明要努力超越,以至擁有精湛的傳授技巧和高超的教育藝術。作爲一名青年教師應該負責,無論是對學生的教育,還是自己的專業發展。而且每時每刻都要意識到這一點:自己教育教學業務的錘鍊,不只是爲學生成長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別人交付任務的完成,它更是自己生命價值的展現。學校爲青年教師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教藝精湛的師傅,團結友好的團隊。這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吳非老師的文字,讓我在平實的語調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和希望。照亮我的道路,並且不斷地給我新的勇氣去愉快地正視教育。我要做的還有很多,我也只有努力去做到更好!但願我會做好!

假期讀書心得體會6

近來,我學習了《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教育新理念》兩本書的許多篇章,深有感觸。明確了很多道理。作爲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個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斷提高,與其始終如一的學習是分不開的,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無涯。知識是沒有窮盡的,堅持學習讓人始終處於不敗之地。反之,沒有知識的不斷補充和積累,人便會落後於時代。歌德說過,誰落後於時代,就將承受那個時代所有的痛苦。特別是在現今知識爆炸的年代裏,不能接觸新的知識便會被時代所淘汰。

讀了《教育新理念》,使我體會到作爲個體的人必須要進行終身的學習,作爲教師必須把教育看作是貫穿於人的整個一生與人的發展各個階段的持續不斷的過程。學習不再僅是學生的專利,教育也不再僅是教師的特權。一個真正的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時代也伴隨知識經濟時代同時降臨。教育必須正視現實,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使其形式靈活多樣,促進社會學習化、學習社會化。所以作爲教師,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創新,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學習和了解先進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內化爲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通過思想的內化來指導實踐;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創造新的教育方法,適應學習時代的要求。

教師職業是一種以造就未來新一代人格爲特點的職業。教師的良好人格能對學生產生良好的影響,是形成學生人格的重要條件。前蘇聯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教師人格對於年輕的心靈來說,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業的一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應該以教師的人格爲依據,因爲只有從教師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現出教育的力量,任何規章制度,任何人爲的機關,無論設想的多麼美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業中教師的人格。因爲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的形成和發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這本書不是滔滔不絕地論述大道理,也不是凌駕於教育理論的高空上,只是“隨風潛入夜”式地滋潤我們普通教師的心田。在這本書中,我認爲普通教師可以讀出人生道理,

教育智慧;教育管理者可以讀出管理理念、辦學方向;而思想者讀出的更是心靈的共鳴靈魂的迴音。我靜心地閱讀着,潛心地思考着,用心地記錄着,然後小心地表達一些自己的感受。這些想法可能還是特別幼稚,但是我不跟他人比較,只是自己體會,還需要自己內化以後,付諸行動中,在我自己的教育實踐中提升認識。讓自己成爲一個比較稱職的教師,成爲一個真實、煥發着生命力的教師,積極地成爲一個新時代的新型教師。於是我們才能體會到一個教師的幸福。我在想,我們該怎樣做一個幸福的老師呢?

做一個幸福的老師,首先要自己認爲幸福。教師這個職業,在做過的調查研究中顯示,教師職業在整個職業聲望結構中處於中等偏上,而不同層次的教師職業聲望不同。我們國小教師也是處於教師中的底層。教師承擔的教學任務重,承受的教學壓力、家長壓力、社會壓力大。教師的健身活動也少。所以,現在選擇教師職業的年輕人少。所以,我們必須認識到教師職業所擔負的沉重壓力。所以,作爲教師,只有在充分認識了這些問題後,問問自己,讓自己能調節心態,要像鄭傑老師提出的“享受生活”。不管壓力輕重,在學校的小小淨土中,“每天給自己一小段閒暇”,不要讓幸福遠離自己。

要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更要去自己追求幸福。鄭傑老師說要登上人生幸福的三層樓:一是物質生活有保障;二是擁有藝術生活;三是具有獨立的思想。於是我們可以將自己從這三個方面對照自己。我認爲雖然我們的物質生活不是處於社會的上流,但是衣食應該無憂。也就是我們已經登上了幸福的第一層樓,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很多人喜歡用心傾聽音樂,欣賞作品,交流想法,這是精神世界中的補充和裝點。更重要的是,我們每個教師都是自由的、靈動的、獨一無二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我們不會人云亦云,不會死搬硬套,不會成爲克隆的工具。所以我們完全有理由向着幸福的第二、三層,幸福的高層追求。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我們不妨在每天的工作、學習、生活中體驗幸福。一個人最大的幸福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因爲人的一輩子大部分時間都得工作,如果不熱愛自己的工作,只是當成謀生的手段,就很難享受工作中的快樂。作爲一名教師,如何做到熱愛自己的工作,從事業中追求幸福感?教師在享受生活的基礎之上,不跟時代落伍,要成爲現代的人,學會敬畏,學會表達自己,學會評價自己,學會寬容別人,學會欣賞遺憾。在學校的工作中,把困難當作機會,跟同事團結互助,捧着良心教書,不扮演聖人和神仙,與學生共同學習,讓自己的生命因爲學生、因爲教師這份事業更加美麗而精彩!

人生來無善亦無惡,關鍵是正確的引導。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有一位良師益友就能起到很積極的作用,書本就是這樣的一位。一本好書就如一個好的導師,它能教你如何做人,做一個於己於社會都有用的人。書籍能安慰我們的心靈,使我們擺脫悲哀和痛苦的羈絆;書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歲月化爲令人愉快的時光。書必將各種信念注入我們的腦海,使我們充滿崇高的歡樂和思想,從而使我們入神忘情,靈魂昇華。

總之,過這一個階段的學習,自己的理論水平有了提升,思路更明確了,方法更具體了。相信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這一次的理論學習必將使自己獲益匪淺。

二零一三年二月

假期讀書心得體會7

我們在學校裏的時候總是在期盼假期的來臨,可當我們真的放假待在家裏面之後,其實也不是很清楚自己要做點什麼事情,有的人會選擇玩遊戲,有的人會選擇學習來提升自己,但是我覺得假期不能讓自己太過於壓抑了,應該讓自己在學習的同時還能放鬆自身才行,所以啊,我在這個假期裏面抽出了不少的時間去閱讀了一些書籍,由於這個假期挺漫長的,所以我也是閱讀了不少的名著,這讓我的見識都豐富了不少,通過讀書的方式讓我瞭解了不一樣的生活。

在假期裏面讀書其實也是老師交給我們的任務,老師會推薦一些書籍讓我們在假期裏閱讀,或許別的同學會覺得這樣的事情沒有什麼必要,但是我反而覺得讀書是一件十分值得我期待的事情,因爲在沒有了解過一本書籍之前,你是不知道書內的故事的,也不知道故事最後的結局會是怎樣,所以這會勾起我們閱讀下去的興趣。現在的電子書雖然十分的發達,我身邊不少的同學也都是利用手機去閱讀一些小說之類的作品,但是我覺得讀紙質書籍會帶給我們更好地體驗,而且紙質書也不會那麼傷眼睛,不少的名著之所以能流傳這麼久就是因爲它的價值比較高,所以我還是比較願意去書店買一些書回來看的,其實從小的時候我就挺喜歡去書店裏看書,這讓我會有一種充實的感覺。

這一次我特地去書店買回了幾本名著,有國內的也有國外的,雖然有些作品看起來或許會有點生澀難懂,但是隻要我下定決心認真看的話,那麼只要適應了故事情節後就能順利地進入書中的世界了。現在大部分的書籍最少都有幾百頁,有的甚至加起來有上千頁,數十乃至數百萬的字足以證明作者在這上面下了多大的`心思,所以說啊,如果我要是不認真細緻的把書給看完的話,那就真的有點對不住人家了。一本書在短時間內其實是看不完的,所以我每天也只能儘量的去翻下去,看多了的話也會產生疲勞,不過書本的魅力的確是不小,當我看到了一些精彩的情節時,我只想加把勁看下去,根本就不會去考慮其它的事情了,有時候看的太認真了我都忽略了爸媽對我說的話了。

讀書就是這樣一種美好的體驗,在假期裏多看點好書絕對是利於我們的成長的,這種習慣我將一直堅持下去。

假期讀書心得體會8

暑假裏,我們學習了2本書其中我最有感觸地是有關於德育方面的討論,下面作一總結:

德育是整個教育的靈魂,它是一門研究人的德性的形成規律的學科。概括的來說作者認爲在德育教育的內容上,應從少年兒童學習生活的實際出發,使道德教育的內容更加貼近青少年成長和發展的實際。以孩子的實際行爲與感覺爲切入點的方式,把看似抽象空洞的道德信條與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學習結合起來,將道德教育真正貼近孩子們的心靈。而在德育教育的方法上,應堅持以養成教育爲基本方法,重視對少年兒童道德行爲的培養。對於青少年而言,他們的思想意識和道德觀念更多地來源於日常生活,來源於他們自己在社會實踐中的親身體驗,他們往往是在實際生活的.體驗中,在行爲習慣養成的基礎上,伴隨着自身的成長而認識到道德價值,樹立起道德觀念。青少年道德品質的形成重在體驗,而道德教育重在養成。

那麼,怎樣進行德育教育呢結合作者的看法與我本身的教學經驗,我想談談自己的確看法:

一、以理解、尊重爲基礎,以愛心爲出發點。

理解就是理解學生的思想實際、心理實際和生活實際。班級德育工作的開展,學生德育素質的提高,必須遵守一切從實際出發這一分析、處理問題的原則。

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待人。或許有些老師認爲,國小生犯了錯,只要訓斥幾聲就可以了。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作爲一名老師,即使學生犯了錯誤,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也應尊重學生的人格諄諄教導學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應。一味的訓斥,只能促成學生逆反心理的產生,更不能用挖苦、諷刺傷學生的心。教師對學生的理想尊重,就會使師生關係更爲融洽、愉快。

其次老師要從愛心出發。愛心出發即是進行教育的前提,做爲教師,要關心愛護班級的每一個學生,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批評教育,是預防生鐵煉不成鋼,是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健康成長,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成材。老師有愛心,學生也能更加愛戴老師,有利加深師生的感情,以使充分發揮情感教育作用。

二、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作爲學生,他的大部份時間是在學校裏度過的。班級即是學生的一個大家庭。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對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也

假期讀書心得體會9

《駱駝祥子》講述的是在殘酷現實摧殘下普通車伕的悲劇命運。故事主人公祥子來到城市,渴望以自己誠實的勞動,創造生活。他懷着買車的信念,拼命的賺錢,就像是一個旋轉的小陀螺。

終於,祥子得到了夢寐以求的車,那輛車對於祥子來說,不知道是他磨破了多少雙鞋換來的。但“天有不測風雲”車剛拉了沒幾天,就被官兵給搶了去,他恨世上的一切,憑什麼把人欺侮到這個地步,他不甘可是命運捉弄人,車接二連三的被人奪走,祥子的夢想之火一次次地熄滅。但祥子仍然不肯放棄,不斷地振作起來,再度奮鬥——他買到了車——但這卻是以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爲代價的。

好景不長,虎妞慘死了,小福子上吊了,老馬頭倒斃在街頭,祥子也賣了車,終於窮途潦倒,一切都化爲烏有了,像用橡皮擦筆痕般,一切都揮發了,只留下幾條深深的印痕。而在祥子心中,深深的印痕卻永遠烙下了——他沒有辦法承受打擊,終還是沒能戰勝自己,沒能戰勝社會,終究還是被社會給打敗了,被社會給腐化了。他沒有了理想,沒有了目標,沒有了幹勁。他沒有力量從那個極度黑暗的.環境中站起來,而是永永遠遠地跌下去了,與那個墜落的環境同化了。祥子從此對世界充滿了敵意,開始報復身邊的所有人,開始遊戲生活,吃喝嫖賭;從前講義氣的祥子,如今卻開始欺騙自己的朋友、利用他們,把他們的一切都騙搶過來。他變得奸詐,甚至無恥,他徹底墮落爲城市的垃圾,變成了一具失去靈魂的行屍走肉,逐漸消失在這座城門洞裏,不帶走什麼,只留下一個悲哀的故事……

祥子的悲劇,是他所置身的社會生活環境的產物。在黑暗的社會中,人類的力量實在太渺小了。祥子多次想要憑自己來打敗命運,可是最後呢,卻使身心又一次的傷痕累累。祥子在一次次的痛苦中掙扎,越陷越深,他漸漸的被黑暗所扭曲、吞噬。以前有抱負且滿是骨氣的祥子,現在只有對錢的貪念而已。在社會的黑暗與金錢的誘惑下,祥子沒有了骨氣但是,我依然堅信,命運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的!挫折面前,敵人不是對手,而是自己。我們要把挫折看成一種精神財富來珍惜,不要爲一時的痛苦、失敗而蒙閉了自己的雙眼,而要將自己的命運交給自己來安排,努力找回自己的出路。

假期讀書心得體會10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在這個漫長的假期中,儘管沒有老師的嘮叨,同學的嬉鬧,但是一冷清下來,反而覺得有些寂寞。爲此,我也決定好好的利用這段時間,趁着這來之不易的平靜,在我還算寬敞的書房中來消耗一下我之前所儲備下的書籍。

我喜歡讀書,有在看到好書的時候將之先買到手的習慣。但隨着這個收集的習慣越發的不受控制,而自己的時間卻應爲當初高中的時候越來越緊張。導致我的書房中放着許多來不及看完的書本。更可況,我還專門爲這次的假期準備了一些書籍。現在,我來對這個假期以來我的讀書心得做一個總結如下:

一、讀書的思想

這段讀書的經歷讓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進步。通過讀書,我不僅提升了自身的思考能力,還擴寬了自己的.思維,認識了書中大千世界。這樣的體會,讓我從書中的故事裏感受到了作者的想法。

對我而言,讀書就像是一場交流,無論是什麼書,在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作者都會將自己的感情通過文字刻印下來,而當我與這些文字相會的時候,就如同在於作者的交談。

二、收穫的體會

我讀書並沒有固定的類別,無論是知識書籍或是小說散文,無論是古典名著還是現代文學……我都會去閱讀。但並不是說我就不會去甄選,恰恰相反,在選擇書籍的時候,我只會選擇那些對我有幫助,有能給我帶來提升的書籍。如:“那些名著,能幫助我提升自己的品德,或是讓我瞭解過去的世界。專業知識書籍的閱讀能給我的學習問題帶來幫助,或是讓我瞭解我所不知道的知識……”

這個假期裏,我的每次閱讀,都給我帶來了不少的收穫。我從精神的層面豐富了自己,在知識的海洋中取得了一瓢水。儘管這對於人生來說還是遠遠不夠,但也讓我對生活更加充滿了期待!

三、自我評價

在這個假期裏,我沉迷在書的世界裏,這給我帶來了很多的收穫和體驗。當然,我也並沒有忘記學校的任務和學習,讓自己整個假期過的充實而滿足。可是,反過來思考,我在這個假期中也同樣忽視了在生活中的體驗!書籍能給我們帶來的,僅僅只是知識和感受,爲了生活能更加的出色!未來我也會讓自己多多的去體驗生活中的樂趣!

假期讀書心得體會11

誠信,是每個人必不可少的品質,《值得堅守一生的承諾》這本書講述了誠信的重要性,我最欣賞書中一篇名爲《面試》的文章。

《面試》中講到,一名尚未涉世的大學生——夏,到心儀的公司面試,複試時,一個人讓她爲公司買一臺驗鈔機,並給了她兩千元。當夏買完驗鈔機並開時,老闆問夏開多少錢,夏很詫異,並讓老闆按實價開,結果,公司錄取了這個大學生,因爲她既誠實,又有信用。

在常人看來,開一點假,以此得一點薄利,是不足以爲怪的事情,但在夏的眼裏,這似乎有點不可思議,讓她感到錯愕。她秉持着她人生的格言——誠信,她不願淪陷在失言的領域裏,但卻讓我們看到了她高尚的人格。我們是否也應該與夏一樣,用誠信征服世界,安撫自己的良心。

有一次測驗,我得了滿分,這是一個令人驚訝又令人驚喜的消息,因此我非常高興。當我看着自己滿分的卷子時,忽然發現一處錯題,然而老師並沒有發現,在這道題旁邊的,是一個紅色的、好看的'勾勾,我頓時感到無比驚奇,爲什麼老師沒有發現呢,讓我歡喜完又悲傷呢?“100”在卷子上那麼顯眼,怎麼會是假的?我不想告訴老師,只要趁老師和同學們不注意的時候,稍微改一下就好了,沒問題的。於是,我舉起顫抖的右手,把卷子往抽屜裏塞。可是,筆尖碰到卷子那刻,我忽然收回手,這樣做畢竟是不對的,因此,在良心的譴責下,我終於鼓起勇氣顫抖地站起來,向將臺走去:“老師,這題我做錯了,可您沒發現,我不是真的得了一百分。”沒想到,老師竟和藹的望着我,對我說:“這樣做是對的,雖然你沒得成績上的滿分,可是你有人格中的‘滿分’!”我開心的笑了,若剛纔筆尖落在卷子上,那我不但得不到老師的表揚,還會遭到良心的譴責。

我們是否也應該向夏學習,擁有“誠信”的財寶,成爲“品格”的天下中“富有”的人,得到別人的無比信任。

假期讀書心得體會12

也許我是一個平凡的老師,但我不想成爲一個平庸的人,更不想成爲一個平庸的老師。我希望到了退休的時候,我依然還是一個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只因爲,我依然還是在用當初的心認識孩子尊重孩子喜愛孩子。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裏講了如何使人喜歡你。第一條就是要發自內心地關懷他人,其實也就是說要使人喜歡你,首先你要喜歡別人。對老師來說,首要你要喜歡學生。學生總是經常犯錯的,而我們有時候太容易糾結於學生的錯誤,動輒批評責罵,其實換個角度,也會發現不少驚喜。他們在課堂偷偷地做些小動作,然後被我發現時很可愛地衝我笑着;他們有時用方言叫着我老師,那種聲調很美,有種說不出的感覺;他們看到我檢查作業時,不自覺的會翻開作業檢查……如此的調皮與純真,怎能不叫人喜歡呢?我繼續着做一個好老師的願望:敬業、上進、虛心、博愛、充滿活力,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平凡、平靜、平常。

還有一件值得用最初的心對待的事,就是讀書。我既喜歡讀卡耐基的勵志教育,喝各種各樣的“雞湯”;也喜歡讀克萊兒.麥克福爾的《擺渡人》,尋找愛的真諦。讀書能讓我的.心無限開闊,給了我無限的想象空間,心靈也在適當的契機得到他的引領和開發。海納百川,纔有了大海的浩瀚無邊。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就應該是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向前輩學習,向優秀者學習,甚至向我們的學生學習。陶淵明說: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堅持不懈,就會天天成長。老師作爲知識的傳播者、人才的培養者,就更應該勤奮的讀書學習。最終達到一種境界:讀書內化爲自己的精神需要,讀書成爲自己的一種生活習慣,讀書成爲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讓我們用最初的心做着永遠的事吧,既然遠擇了與學生爲伴,就必須永葆青春的活力,用永遠的心做最初的事。

假期讀書心得體會13

我讀了《一片樹葉的奇蹟》後對我感觸很大。

書中是這樣講述的:有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在外面看見一棵樹,樹葉都一片片地掉下來。病人望着落葉,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她說:“當樹葉落完,我也要死了。”

一位老畫家明白以後,想了一個辦法:用彩筆畫了一片樹葉掛在樹上。這片樹葉永遠沒有落下來,這個病人居然活了下來。作文

我明白了:信念就像一個火炬,它能燃起生活的'期望。我們的人生有時也面臨着“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問題,但只要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信念,路總會在腳下延伸,直到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