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心得體會>

美育心得體會15篇(實用)

心得體會 閱讀(1.63W)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啓發後,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育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美育心得體會15篇(實用)

美育心得體會1

20xx年10月10日-19日,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與期待,我踏上了去往四川南充西華師範大學參加“國培計劃(20xx)”——體育美育骨幹教師培訓的火車,這是一次難得的聽專家講座,與全國12個省份的培訓學員同成長,共進步的機會!

10天的培訓已漸漸接近尾聲,回顧培訓期間的點點滴滴,我感受頗多。感謝西華師範大學給我們每位學員搭建的學習平臺,感謝市教育局及學校領導給了我這次機會,讓我有幸參加這次“國培計劃(20xx)”——體育美育骨幹教師的培訓。在西華師範大學的精心組織安排下,我們來自全國12個省份的100位學員可以與衆多專家面對面地交流,傾聽他們對體育教學的理解,感悟他們的.先進理念。縱觀本次培訓活動安排,既有發人深思、啓迪智慧的專題講座及討論互動,也有觀摩研討、案例分析的實踐活動,這些培訓讓我又重新接受了一次系統的理論和實踐提升的機會,我也有許多的感受與大家一起分享。

本次培訓理論專題講座佔了很大的比重,內容涵蓋多個方面,各位專家、教授從自己切身的經驗出發,暢談了他們對體育教學各個領域的獨特見解。在專業知識提升模塊,《新課程標準下國小體育教學內容體系構建》、《國小體育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利用》、《優化體育教學語言的策略與技巧》專題講座,讓我們在教學理論和教育觀念上得到了大量的補充,爲我們開闢了新視野,打開了新思路。在教學技能提高模塊,《遵循國小階段體育學習規律,實施有效課堂教學》、《國小體育課堂教學計劃設計》和北京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院長毛振明教授主講的《論體育課程教學科學化的幾個問題》,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爲一名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既要學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注重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同時還要尊重學生個性,充分挖掘學生潛力,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

在培訓期間我們還觀摩了嶽池縣東街國小和閬中師範附屬實驗國小,一起觀看了廣東省中山市東區朗晴國小溫劉軍老師和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谷裏中心國小鄧濤兩位體育老師的展示課,大家一起研討課的設計,互相交流教學經驗,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此外,我們還集體參觀了這兩所學校極具地方特色的校園文化建設,感受到他們先進的辦學理念,讓每位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品味人生,收穫成功。

10天的培訓是短暫的,但是留給我的記憶與思考卻是永恆的,每位學員在一起交流學習,同進步、共成長。通過這次培訓,我提高了認識,理清了思路,明確了今後學習的方向,找到了自身的不足及差距所在。我將以此次培訓爲起點,讓“差距”成爲自身發展的動力,不斷梳理與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斷成長。同時我相信這次培訓不是學習的結束,而是大家下一次學習的開始!

美育心得體會2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熟悉的旋律盪漾在耳邊,我不經跟着輕輕合唱。

爲提高青少年審美素養,以美育人、以文化人,5月23—24日,職教中心全體學生線上參加了由中央文明辦三局、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中央音樂學院等單位共同舉辦的“美育雲端課堂”活動。

在“美育雲端課堂”中,我欣賞到了多所音樂院校師生及陝西延安、山西呂梁青海化隆等地中國小生在網上共同合唱的抗疫作品《我們》;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等10所音樂學院以“音有愛、樂先行”爲主題的線上展播。作品歌唱祖國山河、傳遞團結友愛、增強戰疫信心,同時,又以《黃河大合唱》和《白毛女》爲主題,連線音樂名家,講解“黃河”故事,傳紅色文化,弘揚延安精神。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黃河大合唱》,《黃河大合唱》堪稱我們偉大中華民族的千古絕唱。她的深沉、悲壯、激昂、宏偉、雄渾,達到了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的完美結合,是中華民族的最強音,是從我們民族的靈魂中迸發出的`心聲,是一座難以逾越的音樂高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我們永遠感謝冼星海,他是我們民族的驕傲。黃河大合唱是我們民族的音樂豐碑,聽黃河大合唱,我的心靈受到洗禮,心靈感受到強烈的震撼。

藝術點亮生命,美育豐盈人生。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幅幅歷史銘刻的畫面,真切感受到了老一輩藝術家心中那份爲藝術獻身,爲祖國高唱的偉大情懷。延安精神、紅色文化、愛國情懷必將厚植於我們的心間。用藝術致敬延安精神,用美育傳承紅色文化!

美育心得體會3

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給我們學校的美育教育帶來了新的契機。20xx年我校在上級部門的關心指導下,經過學校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美育教育工作有了長足的進步。從教師到學生,從社會到家長,對美育教育有了新的認識,學生藝術水平、欣賞能力在原來的根底上有了新的提高。我們在藝術教育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加強學習,提高認識

爲了更新教師觀念,提高教師的認識,學校利用教師集中學習的時機,向教師宣傳美育教育對國小生成長的`作用及長遠影響,提高全體教師對藝術教育的思想認識,轉變教師“唯分是從〞的片面認識,爲順利開展美育教育活動打下紮實的思想根底,全面推進學生的素質教育。

二、加強宣傳,得到家長的支持

爲了得到社會、家長的支持,我們利用家長會的時機,向家長介紹學校的'美育教育工程及學校的開展情況,宣傳早期藝術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對家長提出在家庭裏要着力培養孩子學習藝術的興趣,給家長在如何培養孩子的美育興趣方面予指導,鼓勵家長支持孩子參加各類比賽活動。

三、挖掘潛力,健全美育教師隊伍

要搞美育教育,必須要有一支素質比擬高、熱愛藝術的教師隊伍。音、體、美組教師熱愛本職工作,工作熱情高漲,任勞任怨。除做好本職工作外,還積極幫助完成一些學校的藝術活動。本學期,全組教師通力合作,很好地完成了一系列活動。

四、強化教學,提高學生人文素養

我校將美育教育常規工作作爲學校的重要根底工作來抓。堅持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普及提高相結合。一方面要求老師上好藝術課,敦促教師精心備課、認真上課,牢牢把握美育教育的主陣地——課堂,嚴防擠佔挪用現象的發生,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慶六一文藝匯演比賽活動中,都能拿出一定數量和質量的作品。我校剪紙在老師教————學生學的過程中,學生已經慢慢愛上剪紙。

五、注重環境建設,營造藝術氣氛

隨着學校標準化驗收的通過,我校的環境充滿藝術氣息,在校園建設上優化育人環境,創造良好藝術氣氛。每月的學生作品展覽繼續進行,得到了校領導和老師學生的一致認可!

我校面向全體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採取各種措施,積極開展藝術教育工作,不斷更新教師們的藝術教育觀念,努力提高藝術教育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教學水平,把美育教育滲透於學校教育的各個領域,使學校藝教工作真正落到了實處,培養了學生在藝術方面的欣賞能力,表現能力,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和藝術修養。

美育心得體會4

一、美育的含義

美育,又可以稱爲審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我們可以從具體過程、實施效用和育人目的三方面考察。首先,美育是一種以情動人的美的教育。一方面,美育是始終不脫離美的形象的教育;另一方面,美育又是通過美的形象的情感感染作用完成的。其次,美育是一種作用於知情意的能力教育,是以美啓真,以美入善,以美化情。再次,美育是一種對人的全面塑造。馬克思主義的美育理論強調人的自、全面的發展和人感覺的豐富性的解放。“每個人的自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發展的條件”。美育對人的符號實踐能力的培養,最終目的是追求人的和諧、自的發展,全面實現人的豐富性。

總之,美育的含義在於,美育是運用審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號實踐能力的教育形式,其目的在於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二、美育的特徵

從對美育的'含義的理解,可以見出美育的特徵:趣味性、感染性和多樣性。

美育的趣味性,是指美育過程不是嚴肅的而是伴隨着個人趣味的激發和滿足。與德育和智育要求嚴肅和莊重不同,美育總是要以活的形象令人感覺生動、活潑、有趣,這正是美育的一大特徵。比如一首寫愛情的民歌《圈兒詞》:“相思欲寄從何寄,畫個圈兒替,話在圈兒外,心在圈兒裏。我密密加圈,你須密密知儂意。單圈兒是我,雙圈兒是你。整圈兒是團圓,破圈兒是別離。還有那說不盡的相思,把一路圈兒圈到底。”這首詞彷彿是一篇“圈兒的愛情闡釋學”,滿眼大大小小的圓代表細細密密的思——這是第一層形象;是誰賦予這些圈兒以如此豐富的意義我們似乎能看見那個坐在燈下、沉浸在思念裏的少女,感受到她內心細微的波瀾——這是第二層形象。這時,詩的話語如破謎一般引領着我們的感情,定格在那情思繾綣的美妙時刻,使得我們比在日常生活裏更能深深感受這種愛的動人和美妙。情感陶冶與形象玩味過程相伴,對形象的理解融匯在會心一笑中,這些都成爲美育過程趣味生動的表現。

美育心得體會5

美育對於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藝術教育是學校實施美育的主要內容和途徑,它有着其它教育方式所沒有的、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學期我校在開學初就擬訂了美育工作計劃,並通過一學期的工作中,美育工作取得較理想的成績。

一、明確計劃目標。

我校領導非常重視學校的美育工作,開學初就安排、策劃好本學期的美育工作,制定好工作計劃。因爲美育教育工作涉及的範圍比較廣,面比較大,所以我們在制定計劃時把各項工作都安排得非常細緻。這爲本學期的美育工作能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把美育工作與各科、各項教學工作有機結合。

爲了確實能提高學生的美育水平,利用美育工作多面性的特點。我們把美育工作滲透到各項各科的教學工作中去。例如:在課堂教學中,強調教師通過多媒體的教學手段來完成課堂教學,學生通過聽錄音、看投影、錄像等多位一體的教學手段中提高審美意識,樹立美的思想,並嚴格要求要認真上好每一節課,提高教學效率。

三、積極開展課餘藝術教育活動,鼓勵學生參加藝術實踐。

開展形式多樣的比賽,給學生提供表現美的舞臺。要讓學生把自己對美的理解表現出來,就要給學生一個自我展現的舞臺。爲此,我校在本學期中組織了一系列的比賽活動。如:組織學生開展“六一文藝演出”,組織學生美術、書法作品展覽,利用學校廣播、牆報、手抄報等形式宣傳藝術知識,推廣藝術成果。按照個人的興趣、愛好、特長,組織學生參加各種藝術興趣小組,組織舞蹈隊、書法興趣小組、美術興趣小組、英語興趣小組等等。引導學生從自己的校園、自己的生活中,發現藝術、創造藝術、培養藝術天賦。這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在美育方面發展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四、取得的經驗。

1、重視藝術教育,注重美術課堂教學,藝術教育重普及,學有特長。

學校對藝術教育加強領導,不斷完善組織機構,並制定了可行的措施、方案,領導深入藝術教育課堂指導藝術工作,明確提高了工作的重點是課堂教學正規化,課外活動制度化,形成了以美樹德、以美樹體、以美樹智的`大藝術觀和良好的藝術氛圍。加強音美教師素質提高和培養,改善藝術教育的辦學條件。我校在經費極度短缺的情況下,購置音美教學設備,並配置音樂教室,美術教室,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濃郁的藝術教育氛圍。爲了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美、體驗美,學校充分利用每一種形式,每一個空間,營造出優雅的校園藝術氛圍,使學生在校園這個藝術殿堂中盡情地感受美、享用美、創造美。

2、選派專職人員擔任藝術課教學,開全課程,保證質量。

3、根據教師的自身特點,組織開展課外藝術班活動,發揮教師特長,培養學生具備一技之長。

4、結合重大節日、紀念日,開展藝術教育活動,如“慶六一文藝匯演”、“名師名畫進校園”等,豐富了學生的文藝生活,鍛鍊了學生的文藝才能。

5、組織形式多樣的文藝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藝術教育活動,特別是在它走出課堂以後,往往帶有較大的靈活性,學校加大了領導和管理力度,制定了具體有效的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課外藝術活動的開展逐步形成了制度化、規範化。學校每年舉行一次藝術節,舉行文藝匯演、書畫比賽,通過各種藝術活動培養了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規範了學生的行爲,學生們藝術才華得以展現,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因此,我校涌現出一大批藝術骨幹苗子和優秀的藝術人才,並經常參加各種文藝演出,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和稱讚。通過各種藝術活動的開展,學生充分展現了自己的藝術才能,鍛鍊了自己,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創造能力、欣賞能力。這些活動開發了學生的智力,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豐富了學生的審美知識,增強了學生熱愛學校、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6、組織開展好美術書法等興趣小組活動。

近年來,學校組織開展了美術、書法、舞蹈等各式課外興趣小組,爲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激發學生藝術興趣,起到了積極作用。學生們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取得優異的成果。

美育心得體會6

看完20xx美育雲端課堂之後心中有對當時社會的感慨,印象最深的就是《白毛女》,觀看時有對喜兒的同情,也有對黃世仁的憤慨!

我很慶幸我沒有生活在哪個地主和僱農矛盾尖銳的時代,我也無法對喜兒這樣的命運俞峯教授在講解《黃河大合唱》時播放了新華社製作的國家相冊《黃河大合唱》,通過珍貴圖片再現《黃河大合唱》創作、演出情況,播放欣賞了著名指揮家嚴良堃指揮中央樂團的.《黃河大合唱》經典版本視頻片段——《黃河船伕曲》。

《白毛女》開幕式下半場俞峯教授請出解放軍文工團副團長、著名歌唱家雷佳,由她講解歌劇《白毛女》的創作、排演、傳承。雷佳通過連線場外專家、訪談場內嘉賓的方式,介紹歌劇《白毛女》與延安魯藝的深厚淵源,它對中國民族歌劇產生的重要影響。這部作品是在毛澤東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直接指導下創作的,它繼承中國傳統戲曲藝術的基礎上,適度借鑑西方戲劇特別是歌劇藝術的成功經驗,融會貫通的藝術創造,爲日後中國民族歌劇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開闢了道路。

美育心得體會7

美學就像文學入門一樣,理論性很強,充滿概念。前幾節課就跟嚴肅的哲學講座一樣,有些深奧。老師列的書我一本都沒看,所以前幾周聽課比較難,但是逐漸接受理論分析後,課程就變得輕鬆了。課程太多,稍有走神就跟不上講課進度,上課不敢亂走。但是,我覺得老師不用課件是對的。因爲有些課程有課件,所以我一直覺得下課看課件沒問題。但審美內容是大板塊理性分析,理解比死記硬背更重要。老師上課會舉例,然後用課本進行理論分析,比課後冥思苦想要好。這學期學美學的心態不是爲了考試而學,而是爲了模仿。平時看一些文學作品的賞析,總覺得作者的分析處處都是以美學或者文學理論爲依據,有些依據也可以用來分析他琢磨出來的作品,比他淺薄的分析和鑑賞要好。教材正文分爲五個部分,分別是審美活動、審美形式、審美體驗、藝術審美和審美教育。老師花大量時間講解緒論,主要介紹美學的歷史、性質、規律和基本問題,爲整個學期打下基礎。如果你意識到什麼是審美,再去學習就會輕鬆很多。

以前我一直指出審美對象是雕塑和繪畫。我的視野非常狹窄和零碎。我不知道中國美學的起源,但潛意識裏我總是把美學的起源定在魏晉南北朝。只有當藝術在這個時候從自發性變成了意識,我在學習美學之後才意識到美學是與哲學隔絕的。美學本來是依附於哲學的。隨着研究對象的擴大和研究方法的多樣化,它逐漸成爲一門獨立的學科。教科書將《易經》中人們對自然、世界及其形成方式的認識作爲中國美學思想的基本精神,也將兩種昂加思想的關係作爲中國古代美學的基本模式,將美學與哲學思想緊密聯繫在一起。美學不僅是文藝的輔助工具,也是心理學和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直認爲美學是“關於美的知識”,把美學的對象看作是文化藝術中關於美的部分是很自然的,更容易被人們接受。醜與荒誕都是現代美學中重要的審美形式,但它們在自然形態和道德形態上都不同於醜與荒誕。我也是一個傾向於“美”,迴避“醜”的人。我喜歡顏色和線條都賞心悅目的東西。但是,醜不能簡單地定義爲外表不討人喜歡的東西,而應該看作是對美好事物的否定,一種與外界不同的矛盾狀態。美醜不是絕對的。它們就像是事物中的`一對矛盾。一切都有美也有醜。小時候一直看金庸,也覺得唐吉訶德是個大英雄,他一個人走向世界,符合他對俠義人生的嚮往;長大後我漸漸對他的醜態一笑置之,卻不知道爲什麼。如果用審美分析,那是因爲他的理想無法實現,

中,但是這個又是不合時宜的,於是總是那麼荒誕不經。

慢慢地,我發現似乎美學與文學有很多共通之處,亦或者說,美學就是這些文學的理論性概括、反映。美學課本第三章《中國古代的基本審美形態》的後三節都列舉了大量唐詩的例子;此時文學史老師的講課內容也恰好是唐詩;兩者相互聯繫;似乎唐詩的美妙不是那麼懵懵懂懂無處可言了,不僅是可以感悟,還可以通過這些審美形態分析唐詩的形式美、意境美、節奏美。在文學史課程的期中小論文裏,我也引用美學課本“氣韻”、“意境”、“神妙”這些內容作爲理論依據分析唐詩“妙處玲瓏透徹、言有盡意無窮”的原因;同時美學課也不是那麼幹澀難懂了,每次老師爲某個理論舉例時,自己也會在思索可證明理論或可用理論分析的例子。

就性質而言,美學是一門關於審美活動的綜合性的人文學科,應當解釋、闡明審美現象、美的規律,幫助人們瞭解美的特徵。學習美學是爲了提升自己的審美修養和藝術鑑賞能力,就漢語言文學專業而言,創作、鑑賞、分析能力應是十分重要的,學習這門課程正是爲了提升藝術鑑賞能力,自己懂得鑑賞美,懂得用理論分析藝術的美,纔能有傳授給學生審美意識的條件。學習美學不僅僅是爲了明白某個事物爲什麼是美的,更應該是對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有更深刻的理解,明白什麼是美。當大家認識到什麼纔是美,美的條件什麼,就不會輕易地把淺層的、感官上的滿足作爲美,就會去尋找美的事物;每天按照自己所追求的尺度規劃生活,讓每一天都有樂趣,這也挺好的。

美育心得體會8

美育是訴諸於人的情感活動的,以感情的激發和陶治的方式進行,這也是美育的根本特點。對此蔡元培先生說到:“哲學之理想,概念也,理想也,皆毗於抽象者也。而美學觀念,以具體者濟之,使吾人意識中,有寧靜之人生觀。而不至於疲於奔命,是爲美學觀念惟一之價值。”在這裏,蔡先生爲審美教育尋找了一個情感上的落腳點和依據。審美教育不能用抽象的枯稿簡單的說教,必須通過感情活動的.陶治作用

才能達到。只有真正關於心靈的學問、訴諸情感的學問,纔會完善人格、美化人生。審美活動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通過在在審美過程中情感的激發和自由活動來適情悅性,產生高尚的精神,從而進一步培養審美主體的健全人格,所以進行高尚的審美活動,有助於減少、沖淡私有欲和狹隘的自私觀念,受到真善美的薰陶,提高人的情趣和精神境界,達到“陶冶活潑敏銳之性靈,養成高尚絕潔之人格”,實現美育之目的。

美育心得體會9

非常榮幸參加了這次區教育局主辦的由x x 民 族學院承辦的“美育培訓”活動,通過這次的聆聽和學習,讓我感觸頗深,受益匪淺。

美育是培養人的審美意識,提高人的審美能力,樹立人正確的審美價值觀的一種教育,它和德育智育一樣,是學校貫穿到每一學科,每一節課,每一項教育活動中的一項長期的教育和任務。它能改善環境,淨化人的心靈。最重要的是,美育啓發了我們,有美育的課堂是個有魅力的地方。同樣,在此次的培訓課堂中,培訓老師言傳身教的體現出來的,以及運用於課堂中的美,我們領略到了美育的風采,感受了美育對學生、對教育、對生活那深深的影響。

自然界是按美來設計的,美國物理學家阿熱在其《可怕的對稱》中寫道。其實,審美事實上已經成了當代物理學的驅動力。物理學家們已經發現了某些奇妙的東西:大自然在最基礎的水平上,是按美來設計的。自然中的許多形態都是圓形的。圓既是美的,又是善的,故有完美、圓滿、完善之類的說法。大自然本身似乎就是按照某種美的法則來生成和營構的。我們地球的球體現這種自然本身的完美。說一個東西美,對稱與不對稱是其中一條法則,一片樹葉。你會驚歎按照數學上對數形狀排列,也就是最美的形式排列着。人以鼻樑的中線垂直延伸,可以相當精準地分成左右兩半均等的對稱體。這種生理的決定,人視覺上有基本的審美要求,不合對稱原理的東西就會引起人的腦垂體的不良反映,而出現不舒服、反感。但自然界,絕對對稱基本上是沒有的,只有對稱中的不對稱纔有藝術效果。繪畫如果完全對稱,就成了圖案,桂林山水倒影絕對對稱是不美的。科學行爲,在某種意義上講,就是科學的藝術化過程。換言之,人類行爲的高級狀態,都是藝術的狀態。符合真善美的理想的境界,都會殊途同歸,通往藝術的境界。

我認爲,只有對周圍世界充滿美好向往的老師,纔會樂於獻身教育事業,精心哺育一代新人。一個心靈美的老師,才能更深刻地感受與理解教材,體會到其中的美,從而將其中的美傳遞給學生,纔會對學生誨人不倦,潤物無聲,如甘霖灑向大地般讓教育充滿美。同時,渾身洋溢着精、氣、神美的教師,會給人以精力充沛、心胸豁達、充滿活力的感覺,美的享受,又將會感染到我們的學生。

美育是培養學生審美觀和感受美、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實踐證明,音樂、美術等課作爲人文學科的重要領域,是實現美育的重要途徑。我們都知道,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所關注的對象不同,如果說自然科學更關心的是物的話,人文科學更注重人的發展。德育工作對學生全面發展起着主導作用,德育寓於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美育以直觀形象感人,寓理於情,以情動人,陶冶人的高尚情操,能提高人的審美能力以至完善人格。“動之於情,曉之以理”則說明美育是德育的先導,德育又是美育的中心內容。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多種多樣,列如,優秀的藝術作品、文藝節目、體育比賽和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都能成爲重要的教學內容。興趣是的老師,是求知的前提。這就要求教育者要把怎樣發現、拓展學生的興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放在特別重要的地位。學生對事物感到有興趣,進而轉化爲樂趣和志趣往往是從直觀開始的,它是一種無條件反應活動,是感性認識。而這種感性認識經過師生互動、互相啓發、定向發展等過程,逐步昇華爲理性認識。智育爲美育提供了必要的審美知識,知識面越廣,就越能辨別真僞和美醜,越有利於美育的實施與創新。

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在教育中形成互補的關係,誰也不能代替誰。智育解決的是如何提高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能力,體育解決的是如何提高人們的體能體質,德育解決的是一個人健康心理所要求具備的心理素質。而美育是從審美角度,通過人們對現實的審美視察,在審美實踐中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靈,豐富其精神生活,啓發其自覺性,提高人們對於美的感受、鑑賞能力,從而使人們自覺地遵循美的原則,發揮其創造能力。因此,美育在素質教育中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素質教育就是根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遵循教育規律,着眼於全體學生的全面、持續發展,培養學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有較強的實踐和動手能力、很強的審美能力以及健康個性,使之成爲能適應新世紀需要的各種類型、各個層次人才的一種整體性教育活動。

總之,美育能擴大學生的視野,加深學生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促進其智力的發展。美育就是通過美的情感、美的言辭、美的理性、美的氣度、美的結構,揭示新思想、新學科的科學性、真理性來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之受到美的薰陶、美的啓迪,培養學生對科學與真理的美好追求,從而開發學生智力。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以此次學習爲契機,積極探索高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不斷提高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美化心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美育心得體會10

美育對於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藝術教育是學校實施美育的主要內容和途徑,它有着其它教育方式所沒有的、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學期我校在開學初就擬訂了美育,並通過一學期的工作中,美育工作取得較理想的成績。

一、明確計劃目標。

我校領導非常重視學校的美育工作,開學初就安排、策劃好本學期的美育工作,制定好工作計劃。因爲美育教育工作涉及的範圍比較廣,面比較大,所以我們在制定計劃時把各項工作都安排得非常細緻。這爲本學期的美育工作能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把美育工作與各科、各項教學工作有機結合。

爲了確實能提高學生的美育水平,利用美育工作多面性的特點。我們把美育工作滲透到各項各科的教學工作中去。例如:在課堂教學中,強調教師通過多媒體的教學手段來完成課堂教學,學生通過聽錄音、看投影、錄像等多位一體的教學手段中提高審美意識,樹立美的思想,並嚴格要求要認真上好每一節課,提高教學效率。

三、積極開展課餘藝術教育活動,鼓勵學生參加藝術實踐。

開展形式多樣的.比賽,給學生提供表現美的舞臺。要讓學生把自己對美的理解表現出來,就要給學生一個自我展現的舞臺。爲此,我校在本學期中組織了一系列的比賽活動。如:組織學生開展“六一文藝演出”,組織學生美術、書法作品展覽,利用學校廣播、牆報、等形式宣傳藝術知識,推廣藝術成果。按照個人的興趣、愛好、特長,組織學生參加各種藝術興趣小組,組織舞蹈隊、書法興趣小組、美術興趣小組、英語興趣小組等等。引導學生從自己的校園、自己的生活中,發現藝術、創造藝術、培養藝術天賦。這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在美育方面發展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四、取得的經驗。

1、重視藝術教育,注重美術課堂教學,藝術教育重普及,學有特長。

學校對藝術教育加強領導,不斷完善組織機構,並制定了可行的措施、方案,領導深入藝術教育課堂指導藝術工作,明確提高了工作的重點是課堂教學正規化,課外活動制度化,形成了以美樹德、以美樹體、以美樹智的大藝術觀和良好的藝術氛圍。加強音美教師素質提高和培養,改善藝術教育的辦學條件。我校在經費極度短缺的情況下,購置音美教學設備,並配置音樂教室,美術教室,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濃郁的藝術教育氛圍。爲了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美、體驗美,學校充分利用每一種形式,每一個空間,營造出優雅的校園藝術氛圍,使學生在校園這個藝術殿堂中盡情地感受美、享用美、創造美。

2、選派專職人員擔任藝術課教學,開全課程,保證質量。

3、根據教師的自身特點,組織開展課外藝術班活動,發揮教師特長,培養學生具備一技之長。

4、結合重大節日、紀念日,開展藝術教育活動,如“慶六一文藝匯演”、“名師名畫進校園”等,豐富了學生的文藝生活,鍛鍊了學生的文藝才能。

5、組織形式多樣的文藝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藝術教育活動,特別是在它走出課堂以後,往往帶有較大的靈活性,學校加大了領導和管理力度,制定了具體有效的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課外藝術活動的開展逐步形成了制度化、規範化。學校每年舉行一次藝術節,舉行文藝匯演、書畫比賽,通過各種藝術活動培養了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規範了學生的行爲,學生們藝術才華得以展現,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因此,我校涌現出一大批藝術骨幹苗子和優秀的藝術人才,並經常參加各種文藝演出,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和稱讚。通過各種藝術活動的開展,學生充分展現了自己的藝術才能,鍛鍊了自己,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創造能力、欣賞能力。這些活動開發了學生的智力,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豐富了學生的審美知識,增強了學生熱愛學校、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6、組織開展好美術書法等興趣小組活動。

近年來,學校組織開展了美術、書法、舞蹈等各式課外興趣小組,爲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激發學生藝術興趣,起到了積極作用。學生們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取得優異的成果。

美育心得體會11

自信更廣泛。文化的主體是人,我們所有的人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文化自信問題不僅僅屬於文化人,屬於知識分子,屬於文化工作者,而且屬於全體人民,屬於各個不同領域和不同職業,屬於中華民族的全體成員。在社會構成的各種要素中,文化的影響最爲廣泛,如同空氣,無所不在,無處不在,無人不在。只有建立起全民族的文化自信,我們的道路選擇、理論創新和制度構建,才能從文化心理和情感上得到最廣泛最大程度的認同。

台州紅色培訓

在現代化建設不斷髮展的今天,紅色文化面臨着一個新的發展機遇,具有了新的時代內涵。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們形成了以“改革創新、責任奉獻、以人爲本、和諧發展”爲主要內容的時代精神,作爲時代發展的精神力量,她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的.實踐註解,是中華民族銳意進取、革故鼎新、海納百川、協和萬邦的民族精神的時代昇華,更是對紅色文化的繼承發展。因此以時代精神爲依託,推進紅色文化的創新發展,是紅色文化發展的內在要求。

文化自信更深厚。文化有不同於經濟和的特殊功能。文化當然是由經濟和政治的,但它的反作用又會超越經濟和政治的時空限制。在社會形態變化中,生產方式和政治制度會爲新的生產方式和政治制度取代,而人類文化是一種繼承和積累性發展。中國封建社會的土地所有制和君主制度不再存在,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創造的文化仍然作爲文化傳統在發生作用。文化當然也是變化的,但一個民族的文化並不會因變化而沒有傳統、沒有積累、沒有繼承。在社會結構各因素中,文化的作用是最爲持久的。不僅持久而且深厚。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既深且厚。它有長達數千年的持久性積累和發展,既有我們祖先創造的,又有近百年革命先烈創造的革命文化,還有新中國成立後在社會主義實踐中創造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它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創造,代表着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既代表過去、代表現在,又代表未來。

南京紅色基地

紅色文化有利於培養公衆的政治認同感,維繫政治穩定。

中國共產黨是在中國文化持久而深厚積累基礎上選擇發展道路、進行理論創新和制度構建的。它不是淺土插花,而是在文化沃土中深根栽樹,得到中國深厚文化之泉的持久的澆灌。時至今日,我們仍然學習我們的傳統文化經典,尤其是儒學經典,從中吸取治國理政的,吸取大海般的哲學智慧。

舟山紅色文校

這種內化越徹底,黨性教育“真學真信”的問題就解決得越徹底;這種內化越迅速,黨性教育“入腦入心”的成效就會越明顯,從而時時激發黨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

民族若是一片森林,文化就像陽光、雨露和土壤,是民族形成、發展的必要條件。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家園,其內涵極其豐富,從語言文字到飲食服飾,從家風到節慶鄉愁,從婚喪嫁娶到待人接物,從英雄到歌詩樂舞,耳濡目染、以文化人,滲透於國家、民族的全部社會生活,爲全體社會成員提供着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滋養,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文化以價值觀爲精髓,融入社會生活、浸潤思想道德。在我國,文化自信的要義,就是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對革命文化、對社會主義文化的自信,特別是對其中蘊涵的核心價值觀的自信。這是中華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基本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精神支撐。

美育心得體會12

新時期的美術教育不再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訓練,而是一種文化學習,更注重培養人文素養與美術素養,因爲在整個人類社會歷史中,美術教育家尹少淳說過;美術是有人性意味和綜合性質的人類活動之一。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美育在培養全方面發展的素質人才的作用越發顯得重要。它可以教育學生樹立審美觀念,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培養學生認識美,創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徵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動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於樂的愉悅性,它的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儘管從教也有五六年光景,卻發現要上好一堂高質量的美術課真的很難,下面是我在美術教育教學中的幾點反思。

一、課前的準備要充分

美術課的準備絕不僅僅是教具的準備,它要有更廣泛的內容。比如在《元肖節裏掛彩燈》這一課裏,教具是製作好的各種各樣的手工裝飾品,爲了讓課堂更有氛圍,我試着準備了一些《快樂的節日》、《過大年》等一些有節日氣氛的歌曲,這些歌曲在課堂氣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課堂資源的準備之外,更要準備的是老師多方面的知識、深厚的文化底蘊。這得靠老師長期的知識積累,所以要求我們教師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充電,才能遊刃有餘的給學生展現我們的魅力,是他們覺得美術課不光是“好玩”。

二、學生的想法要尊重

在教學中,有的學生因輕鬆的教學氣氛而感到興奮,有的學生因教學內容的生動和教學方式的形象直觀而感到愉快,還有學生因課堂給了自己一塊充分表現的天地,爲自己完成了美妙的創作而感到陶醉,所以,也經常會有學生冒出與衆不同的、別出心裁的想法,針對這樣的學生,首先要尊重他們這種不尋常的想法,其次要注意引導,來培養他們的求異思維。比如我在上《閃光的名字》時,剛表揚完一位經常不做作業學生的奇思妙想,就有同學舉起了手,大概是得到了老師的賞識,我想這位調皮大王又有什麼新花樣,但是沒想到他提出可不可以用刀、槍等圖形來裝飾自己的名字,我當然認可了他的想法。沒想到,這位同學在進行名字設計時還特別認真。正如偉大的法國哲學家蒙田曾說:“孩子需要的不是灌輸,而是激情的激發”。

三、學習的興趣要保持

在美術教學中,作爲教師常常感到,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太難,但要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長久保持下去卻很困難。有一句名言這樣說:“蹲下來看孩子”,教師要蹲下來和學生保持一樣的高度,才能真正尊重、理解學生,恰如其分地爲每個學生的發展提供幫助,才能真正發自內心地爲他們的每一個進步發出由衷的讚歎,學生的學習纔可能是自主而快樂的。一件好的美術作品,一次成功的作品展覽,一次精到的示範,一個精心設計的課堂教學導入,一句鼓勵的話,都可以引起學生對美術教學的短暫關注和學習激情,想要這種學習興趣長久保持,需要我們從符合學生年齡特徵和認知習慣對教學內容重新組織,加強學生對課程的認同感,通過長久而不間斷的鼓勵、誘導,纔有可能使學生產生對美術學習的濃厚興趣,並能長久的保持下去。

四、課堂的組織要別緻

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是上好課的保證,這是大多數教師認可的`原則。但相對於美術課而言,有些類型的美術課往往不需要孩子規規矩矩端端正正地作業,比如一些手工課,需要幾個孩子合作完成,小朋友湊在一起難免會各抒己見,不會像成人那樣有剋制力,這樣勢必造成紀律不好。還有一些繪畫課爲了更好地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加入了遊戲、舞蹈等活潑的形式,課堂也會顯得雜亂,問題是這樣形式上的“亂”並非無效。國外的老師在上美術課時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們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創作,可以畫在桌子上,可以“亂塗亂畫”。德國紐倫堡丟勒中學的謝爾先生曾說,在丟勒中學,學生作畫時可以戴耳機聽音樂,邊聽自己喜歡的音樂邊作畫。我想這在國內肯定是禁止的。學校要求課堂必須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齊往往會抹殺孩子的個性,限制孩子的創造性。怎樣兼顧呢?那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縱,也不壓制。例如:可以採用開放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社會,投身於五彩繽紛、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園、田野、村莊等作爲學習美術的大課堂,在大自然中學美術,感受生活中的紅、黃、藍。如手工製作課不妨帶領學生去放飛風箏,去迎風玩一玩小風車,用製作的彩鏈、掛飾、窗花美化周圍的環境;結合繪畫課,可自辦一個課堂小畫展,組織學生參觀發言,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學生生活相結合的能力。

有時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畫時,往往搖頭責備:“畫的是什麼呀,亂七八糟!”殊不知,兒童繪畫貴在無序、天然童真,去雕飾的浪漫稚拙,而且個性鮮明,想象力豐富。有的孩子喜歡色彩,有的孩子畫畫喜歡用線條。還有的孩子只喜歡畫抽象的形狀。所以對於兒童畫的批改、評價應該有多重的標準,要善於發現兒童畫中閃光的東西,不要侷限在形打得準不準,畫得像不像,色彩原理對不對。

美術作業如果在課堂進行的,教師在巡視時要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指點。對學生的好的作業,要及時的給予表揚,對繪畫構圖有創意的學生給予肯定,或者直接展示好的作業,這對提高學生的興趣起到一定的幫助,因爲對於一般的同學來說能起到引導的作業,那麼對於還在猶豫或者束手無策的學生來說能夠起到參考的依據,有時同學的創意可能老師也是無法想到的。

五、教師的素質要提升

作爲一名美術教師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才能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新課標指出:美術課是對人的發展起促進作用的,對人的全面發展有幫助的,它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方面有着獨特的作用。美術是一門包容性非常廣泛的學科。它要求教師的知識面要廣,要涉及多方面的領域。同時要富於創設情境,培養審美意識。教師是創設情境的主導者和調節控者,通過設置一定的情境,讓學生感知對美術內容儘快瞭解,產生探究欲。明確學習的目標,培養審美意識要從學生的心理特徵、知識、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等方面出發引導他們張開想象的翅膀,理解自己所學習的內容。以此形成自己的審美個性。

綜上所述,美術課要想上好,還真不是那麼容易,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堂的情景創設、環節安排、個性輔導、多樣評價以及課後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老師下功夫來思考、推敲。但不管多難,我想我能克服,我要不斷地通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現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到達認識、操作、情感、創造的整合的道路中。

當然,在美術教育教學中我還有很多的不足,所以下定決心要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除了會不斷提高自己的美術素質以外,還要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上好每一堂美術課。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法,培養學生具有一定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構圖能力和辨別、調色能力的同時,努力爲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消除學生心中的心理障礙,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上美術課更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

美育心得體會13

一學期的時間很短暫,很快地這一學期的美育課結束了。大學的兩年裏,我選修了兩門美育課,都受益匪淺。上一學期,我選修了國標,感受到了力與美的結合,而這一學期,我選修了楊越老師的禮儀與形體課,之所以選修禮儀與形體,是因爲我認爲禮儀是人一生的必修課,雖不能短時間內形成,但是卻可以慢慢培養,這對於我們以後步入社會也是大有裨益的。

我認爲美育課是着眼於提高大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審美髮展的一門課程。美育不僅是一種審美能力的培養,而且是人們思想情感、個體意識的再造。美育對提高人的文化素質品格,作爲一個極好的切入口,重視審美教育的獨特功能,以及由於它自身的特點,在培養人的優良素質方面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這門課程對於我們有着至關重要的意義,首先楊老師的這門課程教會我們培養自身良好的氣質修養,其次是能夠使我們明確大學四年的甚至是人生的規劃,這些對於我們現在的大學生都是有很大幫助的,對於一些有長遠目標理想的同學,也許還會是影響一生的一門課程。

通過這大半學期對禮儀與形體的學習,我對於美育課程又有了新的認識,對於楊老師的這一門課程,我認爲,美育是重在育人,教會了我們很多做人的道理。同時,楊老師的這一門課程,在禮儀方面的學習,讓我更是深深感受到禮儀方面的知識在未來求職中的重要性。而其中的接待禮儀,餐飲禮儀,職場禮儀,還有一些應試技巧,如何正確合適的處理人際關係,及一些職場中可能會面臨的一些問題等,都將讓我在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裏受益,這些對於我們在大四時面臨的求職都將幫助我們披荊斬棘,雖然這不是必然因素,但是禮儀必將是我們工作的一塊敲門磚。

除了這些,對於我們學校的美育課程,我覺得也還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課程很少,雖然多數情況下都是由於老師有事而不能上課,但是我覺得這一方面,老師可以通過延後結束課程時間來平衡這個問題。還有就是,雖然這門課程學到的東西很多,但是我覺得知識面可以再擴展一些,增加一些趣味性的知識,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擴展了我們的知識面。但是另外一方面,我覺得楊老師在與學生互動這點上做的很好,讓部分學生有了展示自我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鍛鍊了學生。

總之這一學期的美育課程的學習,我學到的很多,也反思了自己的不足,有兩次缺課記錄,一學期的美育課程本就不多,這樣一來我學的也相對少了很多,這是一點遺憾。但是在去過的時間裏我都是認真的聽了,並且做了一些課堂筆記,這學期的學習將會成爲我未來的一大筆財富。如果我的意見有什麼不當之處,請老師原諒。

美育心得體會14

“向延安致敬”——第二屆中央音樂學院·延安5.23藝術節美育雲端課堂開幕式,氣勢磅礴地爲我們再一次展示延安精神.

延安,是中華民族聖地、中國革命聖地。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位於陝北金三角經濟協作區腹地。歷來是陝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

延安是中國革命的聖地,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他在中國現代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有過許許多多的的領導人就在這兒:毛澤東、朱德、彭德懷、葉劍英、王稼祥等人。在今天,我們也能清楚的看見他們的舊居及軍委禮堂和會議室。在以前,我們敬愛的毛主席就是在延安帶領革命軍在延安耕田、種菜培養革命軍的。“幾回迴夢裏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詩句,當我們看到延安以前的圖片時,便會明白,我們的毛主席是多麼的熱愛延安啊!延安是有今天有中國的源泉,沒有了延安,就沒有今天美好的生活,我們應該保護好這聖地,因爲這是我們中國的輝煌!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毛澤東這大氣磅礴的詩句,我們曾無數次地反覆吟誦,我也有像毛主席一樣的堅定的自信和偉大的抱負。那便是爲國家效力,不讓外國人看小我們中國人,我們是龍的傳人,應該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應該團結合作。我們要刻苦讀書,立志於祖國,愛護祖國,成爲國家的棟樑!

美育心得體會15

音樂是一門融入思想性和藝術性爲一體的學科,音樂教學的根本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是音樂教學最重要的任務。因此,教師在向學生傳授樂理知識,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和音樂創造能力的同時,必須有機地融進思想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在音樂課的美育教學上,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在歌曲的處理和表現上,訓練學生達到美的效果。

唱歌是國小音樂教育活動中最主體的內容,唱一首歌,不能僅滿足於按樂譜教會,學生能唱下來,還應講究唱得好,讓歌聲更美。因爲唱歌是表演的藝術,表演者進行的再創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或者給原曲增加光彩;或者可能歪曲、醜化原曲的形象。一首歌能唱出美的效果,當然要靠平時的基本訓練,使學生的聽力、音準、節奏、發聲方法等都能把握好,教師還應進行必要的處理。掌握好力度、速度的變化,增強歌曲的表現力。同是一首七段歌詞的〈〈歌唱二小放牛郎〉〉常聽到低年級學生在下午上課前自發的齊唱中,曲未終而聲先停,甚至唱的有人入睡。而在電視節目中看鬱軍劍的演唱卻是那樣扣人心絃,曲終而意未盡。爲什麼呢?就是因爲前者在無老師組織和指導的情況下,越唱越慢,成了“牽牛歌”、“搖籃曲”,而後者則進行了表演上的再創造,在速度、力度等方面富有變化,起伏跌宕加之情緒飽滿的`表演,使演唱時而娓娓細語,時而如泣如訴,時而慷慨激昂,極富表現力,令人振奮。

我在教唱〈〈大樹樁你有幾歲〉〉這首歌時做了這樣的處理:

不能每小節都高嗓門強力度唱完,那樣則顯平淡,毫無情趣可言。如強調頓音,突出強(f)、弱(p)的變化,再注意節拍的“強、弱、弱”規律,做到有層次、有對比、有起伏、有鋪墊,就能恰當表現歌詞的意思和孩子數年輪判樹齡時天真爛漫的情境。

〈〈嘀哩嘀哩〉〉可處理爲:每段前面的提問句分別由男獨、女獨提問,第三句開始分別由女聲、男聲齊唱作答。從“嘀哩哩嘀哩”開始全體大齊唱。這樣就造成領唱與齊唱、男聲與女聲、部分與全體之間互相問答的多層次對歌的熱烈場面,也給聽衆帶來色彩上的變化,美感由此產生。

二.在音樂欣賞中,爲學生創設美的意境。

欣賞內容佔國小音樂教學時間的15—30%。一盤盤小小的磁帶,可把學生帶到那美好的音樂王國。在音樂欣賞過程中,學生不但得到輕鬆愉悅和開闊視野、豐富知識方面的滿足,也被音樂作品的美好形象、美好意境所吸引,音樂的美育功能在美的意境中體現出來了。那史詩般的〈〈黃河大合唱〉〉,把學生帶到了“金淘澎湃,挽起萬丈狂瀾,濁流婉轉,結成九曲連環”的黃河岸邊,看到了黃河的磅礴氣勢,看到了中華民族反抗侵略、團結奮起的戰鬥精神和英雄氣概。〈〈二泉映月〉〉展現給聽衆的則是旖旎的太湖風光,悅耳的江南絲竹,詩意的淡雅色彩,悲愴的人生詠歎。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肖邦、柴可夫斯基、施特勞斯的作品,使學生超越時空限制,領略到綠色歐洲的明麗,藍色多瑙河的妖媚,黑色樹林的神祕教師只要作好充分準備,提前加以引導提示,就會有效的調動學生興趣,豐富他們的音樂想象力和觀察力,達到預期的美育效果。

三.在內容選擇上,引導學生認識美的真諦。

當前國小聲受所謂“流行歌曲”污染的現象十分嚴重,外來音樂,特別是港澳文化垃圾充斥音樂市場,在“藝術商品化”、“藝術市場化”的大旗下招搖過市。那些軟綿綿、懶洋洋、輕漂漂、嬌滴滴的靡靡之音,那些嘈雜粗野的狂吼,那些淺薄直露的歌詞,居然有不少的國小生模仿和傳唱。而對各方面都很稚嫩的國小生們,音樂教師應喚起自己的良知和責任心,引導國小生抵制糟粕。用民族的、高尚的,健康向上的歌聲去佔領學校的音樂領地,佔領兒童空白的心靈空間。

首先,要教育學生識別什麼是真正的美。讓孩子明白,有些外來的時髦東西,在境外也是遭人唾棄和抵制的,它並不是什麼有價值的藝術。正如羣衆所形容的“流行歌曲”表演者們不是“孤苦伶仃”的,就是“痛不欲生”的;下去個“有氣無聲的”,上來個“扭胯抽筋的”。然後再向學生介紹許多優秀的藝術家及他們表演的激勵向上、催人奮進的優秀作品。讓學生通過比較去提高鑑賞能力和審美情趣。

四.啓迪學生去發現美的世界。

音樂留給人記憶中的深刻印象,往往是其他事物難以相比的。國小音樂教材中的每一首歌、每一支樂曲,無不以其真實生動的形象,展現出一副副美麗的畫卷。如〈〈我的祖國〉〉、〈〈愛我中華〉〉,讚頌了我們偉大祖國的壯美;〈〈趕圩歸來阿里裏〉〉、〈〈如今家鄉山連山〉〉,唱出家鄉的美;〈〈娃哈哈〉〉、〈〈牧童短笛〉〉,反映勞動的美、生活的,美;〈〈小蝌蚪〉〉、〈〈小蜜蜂〉〉、〈〈天鵝〉〉、〈〈月亮姐姐快下來〉〉,再現了大自然的美;〈〈鹿〉〉、〈〈悄悄話〉〉、〈〈大森林的生命〉〉、〈〈小揹簍〉〉,謳歌了人性的美;〈〈嘎達梅林〉〉、〈〈馬塞曲〉〉,弘揚了英雄行爲的美。我國各民族聲樂及器樂的介紹,我國各地民歌的介紹以及外國音樂作品和器樂的介紹,展示了世界各國、各地區、各民族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教師稍加點撥,就可使這美好的世界,美好的大自然,美好的生活通過音樂作品形象置一畫卷,被孩子們不斷髮現和認識。而且和美好的音樂一樣,深刻久遠的留在心底。

五.讓音樂伴隨學生追求美的人生。

歌曲是音樂和詩詞的結合,好多歌曲的歌詞,就是一首好詩。“詩以言志,歌以傳情”,好多歌曲可以對一個時代、一大批人及至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產生巨大的影響。戰爭時代,多少志士在〈〈義勇軍進行曲〉〉、〈〈松花江上〉〉、〈〈保衛黃河〉〉等歌曲的影響下,將青春和熱血全部獻給了人民的解放事業中;建國以來,多少少年兒童唱着〈〈我愛北京天安門〉〉長大,成爲共和國的建設者。〈〈江姐〉〉、〈〈洪湖赤衛隊〉〉中的唱段鼓舞着一整代人團結一心、艱苦奮鬥。今天,當〈〈國歌〉〉的旋律在國外奏響時,又使多少人熱淚盈眶。

國小音樂教師擔負有爲祖國花朵奉獻精神食糧、培養一大批有作爲的新人、推進和諧社會的神聖職責。我們一定要牢固佔領國小音樂領地,保護好幼小的花朵,用大批優秀、健康的音樂內容去塑造少兒的美好靈魂。應積極宣傳、推廣優秀歌曲幫助青少年辨別美醜,區分良莠,用好歌去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熱情、道德和情操,讓好歌伴隨少年兒童長大成材,爲提高我們全民的素質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