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心得體會>

【實用】教師教學心得體會模板錦集6篇

心得體會 閱讀(1.37W)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啓發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教學心得體會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教師教學心得體會模板錦集6篇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1

目前,許多國小都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國小信息技術課程主要是讓學生初步學會計算機的使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下面就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一、遊戲入門,自覺學習。

首先國小生對遊戲特別感興趣,而計算機正具有能玩遊戲的特點。根據這一特點,可以把計算機新課的學習寓於遊戲之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生濃厚的興趣中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例如學習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師一開始直接講解手指的擺放要求和指法要點,學生不但學的很累,而且很不願學,更加不能強迫其練習了。我在教學中就採取遊戲引入的方法,先讓學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賽誰的成績好或者與老師比賽。學生在“青蛙過河”等遊戲的實踐中發現,要取得好成績就必須練習好指法。於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夠打得又對又快。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再講解指法練習,學生學得就很認真。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後,學生們再玩這個遊戲時就感到輕鬆自如了。這樣,既保持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熱情,還可以促使學生自覺去學習計算機知識。

其次,學生喜歡利用電腦繪畫;繪畫比較容易學習,讓學生從比較容易的學起,而且是從興趣方面擊起他們的求智欲,這是一種把興趣和學習結合的一種好方法。而且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還能培養他們美的情操!

二、直觀教學,加深記憶。

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的固有特徵,採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加深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如教學“認識鍵盤”時,我先提問空格鍵、換檔鍵和Backspace鍵有什麼特徵?”讓學生討論。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空格鍵上沒有任何一個字符,其主要作用是輸入空格。同樣抓住換檔鍵上有向上的箭頭,其主要作用是來輸入上檔字母。還抓住Backspace鍵有向左的箭頭,其作用是篩除光標前面的字母,相當於咱們平時用橡皮擦寫錯的字。用這樣的方法,變抽象爲直觀,讓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記憶。

三、自主學習,不斷創新。

電腦知識有很大的開放性,學生也喜歡上信息技術課。我們教師應該充分抓住學生的這一興趣,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讓其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電腦知識。這也是培養學生不斷創新的手段之一。如在教學PowerPoint的超級鏈接時,老師先讓學生演示沒有鏈接的作品,接着提問:現在只能一張張按順序演示,那麼你能任意播放指定的演示文稿嗎?然後讓學生自主學習。有的學生討論、嘗試,有的學生在看書尋找,有的學生在使用幫助系統(在教學Word時就教了如何使用幫助系統),,同學之間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幫助起來。最後讓學生互相交流,教師進行適時的點撥,學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超級鏈接的方法。利用電腦本身自有的特點,能夠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意味。如教學完畫圖軟件後,可以讓學生自由創作作品;教學Word的插入圖片時,讓學生進行詩配畫的'創作;在低年級教學“金山畫王筆”時,那美麗的圖案使學生感到無比新奇。講解了如何操作後,學生已迫不及待地動起手來,組合成具有豐富想象力的圖案。可以說利用電腦能充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四、整合學科,多面發展。

計算機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內容和方式,爲學生提供更爲豐富的學習資源。在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中就應該讓學生“把所學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應用於日常學習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計算機的教學過程中就必須與其他學科結合起來,讓學生自覺做到“學

有所用”。如在教學Word時,結合學生實際,讓他們用計算機進行作文創作、修改等;教學畫圖軟件時,讓他們配合美術課,進行實際的繪畫;在教學上網時,結合自然、語文、社會等學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識,,這樣,使學生在學習計算機過程中完成其他學習任務,讓學生感到計算機知識的重要性和實用性,培養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增長了學生的知識面,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總之,要上好國小信息技術課程這門課程,必須使用易於學生接受的語言和教學方法,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有趣、生動。同時要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踐中去,讓學生感到信息技術課一定要學會,一定要學好。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2

學校教育是實現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而教師是素質教育的主要實施者。爲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培養“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的合格人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的教育觀念必須從以教師爲中心,重知識,輕能力的傳統教學觀念中轉變,培養學生的能力,挖掘個性潛能,教會學生學習,塑造良好的人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通過本書學習,使我成長了不少。現將學習情況總結如下:

一、轉變教育教學觀念

傳統教育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爲中心,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重視不夠,實行“填鴨式”教學,以應試爲指揮棒,注意學生的基礎知識和應試能力。但忽視了學生的能力和個性的培養,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自身潛能得不到發揮,個性特長得不到發展。要培養高素質人才,我們必須打破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積極探索符合時代潮流的教學之路。

過去考試成績只反映以記憶力爲主的考試能力,這種能力是機械式重複記憶的結果。根本不反映學生的創造能力。創造能力纔是出成果的源動力,對於我國的教育現狀,我們應該實事求是,多一點危機感的好,更應該多一些啓發式教育,注意學生的個性、思維、想象力的發揮,目的是培養創新能力。創新教育追求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激發和培養全體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啓發學生創造性地學知識,創造性地運用知識,而不是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消極地存貯知識。因此,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除具備優秀的品格、過硬的業務水平和紮實的語言基本功外,教師更要端正教育觀念,轉化教育思想,正確認識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才能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二、創新教育需要創新型教師

創新教育從形式方面來說,創新教育要打破傳統的教育格局,對傳統教育要取其精華,創造出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是以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挖掘人的內在潛能爲宗旨,弘揚人的主體精神,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說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從教育內容方面來說,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施教過程中,注意培養受教育者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從而形成創新能力。實施創新教育,首先要解決教育觀念,其次教師必須有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再次教師本身要有創造性的素質。創造型的.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往往喜歡使用靈活,更有實踐性和創造性的方法,傾向於採取“建設性的行爲”來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在各學科尤其是實驗教學中,教師採取“建設性的行爲”後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其實施空間很大。注意培養受教育者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從而形成創新的實踐能力,應培養學生從想說、想問、想做,發展到敢說、敢問、敢做,最後達到會說、會問、會做。這個過程要求教師要採取多種有效途徑和方法,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創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才能不斷推動素質教育向縱深發展。

三、樹立“發揮潛能,全面育人”思想

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爲目的,它要求學生在各個方面都能得到全面發展。同時,素質教育的性質不是一種選擇性、淘汰性的教育。它面向全體學生,是一種使每個人都得到發展的教育。其根本任務是爲每一個學生今後的發展和成長奠定堅實而穩固的基礎。也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拉近師生距離,使每個學生特長都能得到發揮,真正體現發揮潛能,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

四、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情感因素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已經越來越被人們重視。教育的過程本是教師和學生不同生命體之間的信息交流,這信息不僅有知識的內容,更有情感的蘊涵,我們常會發現學生因喜歡某一位教師而努力學習他的課,這說明融洽的師生關係是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保證。正如心理學家羅傑斯所說:“創造良好的教學氣氛,是保證有效進行教學的主要條件,而這種良好的教學氣氛的創設又是以良好的教學氣氛的人際關係爲基礎或前提的。”教師關愛學生,滿腔熱忱,耐心細緻地對待每個學生是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的關鍵,特別是對傳統教育中被稱作“後進生”的學生,教師更應想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竭力地發現他們的優點並加以表揚。“愛人者人恆愛之”,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纔會以更大的熱情和信心投入學習,在課堂上也才能踊躍思考,勇於爭辯,勤於動手。

五、培養自學能力,爲終身教育打好基礎。

在現代社會中,知識的飛速發展和個人領會吸收之間存在矛盾,學校教育不能保證學生在校期間所學的知識一輩子夠用。因此,終身教育是未來教育的基本思想,所以,教師十分重要的任務是教會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培養他們在綜合、分析、研究過程中進行創造能力,使學生在自學中“自我完善,造就自我”,.只要教師持之以恆,循序漸進地狠下功夫,學生的自學能力是一定能夠培養和提高的。

素質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教師的不懈努力。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3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教學中我們應根據學生實際,充分發揮教材的優勢,真正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以下是我就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的一些心得。

一、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被動學習變主動學習的信心。

興趣是求知的起點,是發展思維能力的內在動力。要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教師必需堅持從誘發學生的興趣入手,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並使之能長久下去。那麼怎樣激發學生的興趣呢?

1、創設良好的活動情境。

必須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創設良好的活動情境,把數學知識融於生活實踐中,使學生在情緒上引起共鳴,發現數學奧祕。

2、利用好奇心,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識規律,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採用各種手段誘發他們的求知慾望,讓他們產生欲罷不能的激情。

3、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培養自信心。

當學生取得成功時,可以使學生產生一種滿足,快樂、自豪等積極的情緒體驗,從而提高學習興趣。

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新課伊始,教師能否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引發學生有意義的心向,對整節課的教學十分重要。因此我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按照中學數學教學大綱的要求,圍繞教學內容的重、難點以及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繫,課前巧妙設計好自學思考題,併力求做到所設計的問題明確具體,“淺”中見“深”具有啓發性。

例如:在引入“過三點”的圓的新課教學中我創設了這樣的問題情境:先在黑板上畫

出圖形,然後提問:

問題:

①有一個圓鏡被打碎,現欲重新配製一個同樣大小的圓鏡,要不要反把所有的碎片和這塊殘片都帶去?

②這個實際問題若從數學角度去觀察分析,同學們認爲可轉化爲什麼問題?(讓學生探索、討論)學生甲:重新畫一個與原來相等的圓形鏡。學生乙:把玻璃殘片補成一個圓。③要重新畫一個與原來相等的圓,必須知道什麼?這樣圖文並茂的數學情境能使學生探索的慾望油然而生,促使他們集中精力,開動腦筋,嘗試探尋各種積極的解決方法,創造的靈感和頓悟很可能由此產生。

自學討論是學生課堂學習的.重要環節,是他們初步的認知過程。學生自學時我要求他們做到“三動”,即動口、動腦、動手,讓他們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

例如在進行《幾何》中垂徑定理的教學時,我是這樣進行的:

1、讓學生動手。發給學生每人一張白紙,要求學生自己畫一個圓,然後任畫一條直徑,再作這條直徑的垂線。並把畫好以後的圖形剪下來,再把圖形沿着所畫的直徑對摺。

2、思考討論:

①、圓是一個什麼圖形?有幾條對稱軸?

②、從對摺後的圖形中你發現有相等的線段和弧嗎?並把你發現的結果寫下來。

③、畫圖時,知道什麼條件?你得出的結論又是什麼?

3、檢查學生動手討論的結果。(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結果回答問題)

4、讓學生總結出垂徑定理的內容。教師再作簡要的補充強調。通過學生的動手實踐,認真討論,大家學習積極性很高,在輕鬆、愉快的活動中很容易的掌握了垂徑定理。這樣,通過自學讓學生感知教學內容,逐步掌握閱讀數學課本的方法和技巧,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在學生自學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應及時檢查自學討論的效果,迅速獲取反饋信息,並作必要的講授,以幫助學生將新知識納入原有的知識結構中去。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總的來說,我認爲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不是靠增加課時,要靠提高每堂課的效益,減少無效勞動造成的時間浪費。要想提高課堂效益,必須認真鑽研新課程標準、教學要求、教材內容,對必學內容、選學內容、基本要求、較高要求等,每年的課程變化都要心中有數。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4

作爲一名在教育教學一線從教12年的在職教師,我想把自己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體會和各位在座的家長共同分享,希望能爲你們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如何指導孩子做作業

1,幫孩子端正態度

家長必須幫助孩子提高對家庭作業的責任感,要讓孩子明白,每天保質保量地按時完成作業是他必須要做到的,是他作爲一個學生應盡的職責,就像爸爸媽媽每天上班時都要盡心盡職地完成本職工作一樣,沒有任何可以討價還價的餘地;家長還必須幫助孩子提高對家庭作業的重要性的認識,要讓孩子明白做作業是掌握好知識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是學習的延續和拓展,是鞏固知識和提高學習成績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並不是可有可無的。

2,努力提高孩子興趣

興趣是影響人的行動的重要因素,它能促使人喜愛從事某項活動,但有些孩子學習興趣低落、學習自覺性較差,於是他們每天做作業都是硬着頭皮在應付老師和家長,能拖就拖,能不做就儘量逃避。對於這類孩子出現的作業問題,父母應當從培養和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入手,要想辦法改變孩子對學習是“大人逼我學”的狀態,要讓孩子能夠變成“我愛學”、“我要學”的主動學習。

3,一心一意做作業

有的孩子寫作業時沒有專心投入,“附加動作”太多,一會兒東張張西望望,一會兒摸摸這玩玩那,還有的孩子喜歡幾個人湊在一起邊聊天邊寫作業,或者喜歡邊聽音樂、邊看電視、邊吃零食邊寫作業,如此三心二意當然不能保證作業的質量和效率。因此,家長應當要求孩子在做作業時集中注意力,不要做與作業無關的事情,孩子的書桌上也不要擺放令孩子分心的東西,在孩子做作業時不要去打擾孩子:“今天在學校表現好不好,有沒有受老師表揚”,“肚子餓了嗎,要不要吃點心”,“做幾道了?還有幾道?”

4,安排合理作業

父母應當教會和督促孩子合理地安排和處理每天的作業,比如,學校裏的作業要抓緊,能在學校裏完成的就不要都帶回家裏;放學後不要先去玩個夠,等到精力耗的差不多時纔去做作業;做作業前要事先準備好學習用具(膠帶、水彩筆、白紙、書本等),不要等到用的時候再臨時去找;在做作業時要看清題目、審清題意後再動筆,不要做了之後才發現題目搞錯了或沒有按題目的要求去做;做作業時遇到不會的題,可以先繞過去,先做其它會做的題,不要就停在那裏無謂地消耗時間。

5,注意勞逸結合

孩子做作業是要動腦筋的,如果孩子連續思考問題的時間較長而得不到休息,大腦就會疲勞,就會出現大腦運轉速度緩慢的現象,這時孩子的學習效率就會下降,錯誤率也會增高,這時如果讓孩子適當的休息,疲勞得以解除後其學習效率反而會提高。一般來說,國小生連續做作業的時間不宜超過半小時~1小時。

6,加強能力訓練

既好又快地完成作業也是需要一些最基本的能力的,比如小手肌肉的靈活、手和眼的協調一致等,有的孩子作業“慢”就是因爲他們的.協調能力不足,在做作業時頻繁地擡頭和低頭,從而降低了讀寫的效率和準確率。對於這類孩子,家長首先應當加強其視知覺能力和動作協調能力的訓練,可以讓孩子多做一些課餘活動如籃球投籃、打乒乓球、剪紙、走迷宮、跳繩、滑冰等。

7,先複習後作業

作業的目的是要讓學生正確地理解、熟練地記憶所學的生詞、語法、定義、定理和公式等,是要讓學生更好地鞏固所學的知識。孩子完成作業的好壞是建立在對課堂上老師所講授的知識的掌握的基礎之上的,如果課堂知識沒掌握、所學的內容沒有消化和理解,作業自然就做不好,因此爲了順利地完成作業,可以要求孩子在做作業前先看書和參考資料,複習完了之後再動筆寫作業,而不要圖省事,回到家抓起筆就寫。

8,經常檢查孩子作業

對於孩子的家庭作業,家長應當經常檢查,即使自己的時間再緊張,每週也要至少檢查孩子的作業一次。家長經常檢查孩子的作業有兩個好處:第一,可以隨時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孩子學習認真不認真,知識掌握的牢不牢,有沒有學習困難等等,都可以從孩子的作業中有所反映;第二,可以有效地督促孩子的學習。孩子就是孩子,有些時候他是無法管好自己的,即使是成績好的孩子也不例外,如果家長能夠不時地翻看一下孩子的作業,就會使孩子在無形中有個壓力感,他可能會因此而更加努力地學習。檢查孩子的作業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孩子的作業有沒有丟落的現象,孩子的作業能否及時完成,孩子的作業是否工整,孩子作業的錯誤率高不高,孩子的作業有沒有抄襲的現象等等。

9,適當幫助孩子作業

有的孩子學習上的欠賬太多,很多作業根本就不會做,做作業時會有大大小小的“攔路虎”擋在前面,他們對寫作業的畏難情緒十分嚴重,很害怕寫作業,作業稍微遇到點困難就會產生煩躁感。對於這類孩子,家長應當耐心的幫助和輔導他們的家庭作業,孩子在課堂上沒有搞懂的東西,只好由家長在家裏給及時補上,爭取不要讓孩子的學習再出現新的欠賬,另外還要注意幫助孩子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果家長自己本身沒有這麼多時間或沒有能力輔導孩子,就應當適當請一些家教,將孩子在知識上的漏洞都補上。

10,多鼓勵少指責家長應正視孩子的能力,當孩子課後不會做作業時,不要一味責罰,而應當鼓勵孩子克服學習上的困難,訓斥和打罵是無濟於事的,只能使孩子喪失對學習的信心和興趣,這樣一來不僅孩子的作業無法完成好,而且其學習成績也會下降。有一個母親經常盯着孩子做作業,孩子做慢了就吼:“快做,沒見過像你這麼慢的!”孩子加快了速度,可她又說:“字怎麼寫得這麼差,又出了差錯!”孩子於是又放慢了速度,然而這位母親又沉不住氣了:“這麼久還沒想出來,我怎麼養了你這麼笨的孩子!”最後只要母親在旁邊,孩子做作業時就會情不自禁地渾身發抖。

11,不要陪孩子寫作業

有些家長喜歡在孩子寫作業時陪在一旁,這可以說是一個很不好的做法,不僅自己的很多事情都耽誤了,而且實際效果也不理想。陪孩子寫作業會養成孩子的依賴性,有的孩子每寫一道題就問家長“對不對”,或者作業稍有難度就不願動腦問家長“怎麼做”,有的孩子則是家長陪在一旁時表現還不錯,可家長若有事不陪時作業則一塌糊塗;陪孩子寫作業還會造成親子關係的緊張,有的孩子可能認爲父母在一旁是在“盯着”自己,是在“監視”自己,是對自己的不信任,個性較強的孩子會因此而對父母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甚至是對抗行爲。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5

尊重個體差異是多元智能的核心理念。重要的是一種多元地認識、理解和研究智能的方式。素質比智能更重要,一個人很聰明,但不用這些智能來服務社會,那是無益的。教師不應爲智能而教,而是用智能理論來促進教學。學生的多元智能是在他們掌握教學內容的過程中間接得到發展的。智能本身是中性的,智能不是人人多少都擁有的一般能力或潛能,而是解決問題或製造產品的能力,同時,每種智能都必須受到至少一種社會文化的重視。多元智能代表着每個人不同的智力潛能,這些智力潛能只有在適當的情境中才能充分發揮出來。人類至少存在七種以上的智能,即語言智能、數學邏輯智能、音樂智能、身體運動智能、空間智能、人際關係智能和內省智能。每一種智能在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都發揮了巨大作用,具有同等重要性,全面的教育應該是開發每個人身上的這些智能。

就教育而言,教師必須考慮想要解決的問題和教學內容是什麼。多元智能只有幾種,教學內容卻千千萬萬,多元智能不是也不應該成爲教學內容的本身,對學科的理解、公民意識、適應競爭社會的能力、形成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培養藝術修養等纔是教育的目的。

作爲教師,我們應該用大量時間進行教學準備,如何從不同角度強調同一個概念,好比讓學生從不同的門進入一個房間,這時你會發現有兩件重要的事情發生:一是你可以從不同方面更多地理解學生,二是你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一個概念,讓學生自己提出不同的看法。無論如何,教學要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沒有必要創造全新的東西去教給他們,而這些內容卻和他們的知識基礎有很大距離,學生掌握教學內容即可,別讓理論成爲花花綠綠、熱熱鬧鬧的點綴。

數學課堂教學是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學生積極參與配合的過程,以學生爲中心是這個過程的出發點。因此,組織課堂教學既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切實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關鍵,而教師的.主導作用又決定着學生的興趣濃淡、主動性和積極性的高低。假如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壟斷課堂,教師當演員,學生當觀衆;教師照本宣科,學生洗耳恭聽;教師問,學生答;課堂氣氛只會越來越沉悶,教師越教越吃力,學生越學越沒勁,最終,學習興趣被湮沒,學習動機被窒息。教師的“教”是爲學生的“學”服務的,教師要研究學生,要了解學生對課程學習的心理和需要。使教學過程本身成爲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發展和提高過程。此外,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通過教學使全班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所得;儘量讓更多的學生冒尖,儘可能不讓學生掉隊。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6

20xx年,我參加了海南省—20xx年“國培計劃”——中西部農村中國小教師遠程培訓的國中語文的課程培訓,我作爲農村基礎教育的一名普通教師,能參加這次全國性的語文教師遠程培訓學習,受益匪淺,現將我本次培訓後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聆聽專家講課,在收穫中提高。

思想靈魂、教育理念得到了洗禮。聽了專家們的報告,更是被專家們獨到的教育理論所吸引。“書到用時方恨少”聆聽了以後,自己的思想真可謂是豁然開朗,許多困擾了自己很長一段時間的教育教學問題也得到了迎刃而解。他們所講的東西對我來講,我的感觸非常大,“紙上得來終覺淺”,在以後的工作實踐中,我要更加重視人文思想的滲透,使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更加完美。

二、與學員們互動,在感悟中進步。

本次培訓,用這樣的一句詩來描述再恰當不過了,那就是“天光雲影共緋徊,”有的說學生課堂學習不能只流於形式,要注意效果。有的說對於出現這種現象,教師首先要對學生充分肯定,然後再慢慢引導學生,這樣不會傷學生的自尊心,也體現了人文關懷。也有的指出這種現象是時常發生的,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發揮小組合作學習功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大家各抒己見,我也談了自己的看法,這樣的互動使我所得到的感悟是深刻的,因此,所帶來的進步是任何催化劑都無法做到的。所以我要說,沒有互動,就不可能產生智慧的火花,更不能拓寬我的視野,更不可能提高我的專業技能。因爲交流我充實了自己;因爲互動,我獲得了進步相信。通過學習,我將把自己的感悟應用於實踐,到那時,自己的工作將是更加得心應手了。

 三、個人在職研修,在反思中提升。

加強學習,促進個人的專業發展。通過學習和反思,我認識到未來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師,而不再是“教書匠”。教師要想從“教書匠”轉爲科研型教師,首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給自己不斷充電,消除職業倦怠。由於我們從事的教育事業,面對的`是一羣對知識充滿渴求的孩子,將他們教育好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大家都知道要想給學生一碗水你必須有一桶水。同時教師要成爲研究者,還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反思,及時將自己的經驗寫成論文。既不能脫離教學實際又要爲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而進行的研究,即不是在課本上進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學活動中的探究。

總之,這次培訓是一次對教師專業成長極有意義的培訓,帶給我最深的體會就是教學不僅是一門複雜的學問,同時又是一門高超的藝術,需要我們不斷去研究,不斷地去反思,不斷地去提高。惟其如此,我們纔會在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道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