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心得體會>

幼兒教育心得體會15篇

心得體會 閱讀(2.31W)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啓發後,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教育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教育心得體會15篇

幼兒教育心得體會1

幼兒園處於孩子成長的懵懂期,調皮、好動、想象力豐富,但理解力有限。照顧這個時期的孩子,不僅需要豐富的經驗、瞭解孩子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對孩子要有無限的愛,否則,還真容易被孩子的不聽話氣壞呢。小朋友喜歡的老師長頭髮的,可以梳辮子、漂亮的、年輕的、知識多、懂科學的、有本事的。

每年新生入學的時候我都向家長介紹老師的工作是非常瑣碎和清貧的,這是由幼教的任務和性質決定的。幼兒園是保教機構,既要保育又有教育,保育包括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教育是指讓孩子在幼兒園健康地成長髮展。幼兒園教師還有解決家長後顧之憂、支持家長工作的任務,所以對幼教來說師德更重要。幼兒園階段處於一個奠基的階段,從大的方面說要對孩子終身可持續發展負責,從細的方面講就是對孩子人身安全、喜怒哀樂、當天的心情負責。

如果沒有愛心,幼教工作可能根本不能幹下去。孩子非常需要老師關愛,比如經常要抱着他們,小朋友也特別喜歡老師,可能鼻涕、眼淚就都蹭到老師的衣服上了,這是很正常且經常發生的事。這就是孩子,他們就是這樣的,這就需要老師給予他們更多的呵護。

幼教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一天8個小時都得目不轉睛地跟着孩子,必須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小孩子很多事情需要老師幫助才能完成,下班時間還要給孩子做教具、備課、佈置環境,週末還經常組織親子活動,自己的業餘時間非常少。一個孩子出現問題對幼兒園來說是1/400,對一個家庭來說就是100%。所以無論在生活照顧還是教育教學上都要精益求精。

兒童是一個精神存在物,他一出生就蘊含着強大的精神能量,並按照自己的成長規律成長,我們的教育也會遵循孩子的年齡特點與個性特點。比如:小班寶寶的思維是形象具體的,他們的思維必須依據形象生動的參照物,並且要與他們的生活經驗相關,小白兔,紅蘿蔔是他們易於理解的,而抽象數字1、2、3的實際意義,對於他們來說理解起來就很困難。所以,在教學中我們就會使用孩子易懂易於模仿的語言,使用簡單不會讓孩子混淆的概念,運用生動形象的教具激起孩子學習的興趣等等。

幼兒園教師就像百寶箱,什麼知識都要通曉一二,要有較強的綜合藝術素質,包括對色彩的理解能力、對音樂的感覺能力,包括穿着,怎麼樣穿着得體,讓小朋友喜歡又符合教師的身份,這些都是幼教應具備的基本素質。還有語言表達能力也很重要,要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幼教是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橋樑,對小朋友說話要簡練,聽得懂同時注意層次性。對家長的建議要有指導意義,對孩子的評價措辭要準確、委婉。

作爲幼兒教師,我認爲理解、愛和尊重是與孩子溝通必不可少的方面,因爲人的成長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心理成長過程,而不是一個智力成長過程,智力成長是附着在心理成長之上的。再有,愛和尊重是貫穿教育始終的,肯定與支持孩子按照精神胚胎的內在規律自然發展,對他們的自然發展表示尊重,爲他們的發展提供適宜的精神與物質環境,我們的總園長朱敏女士就提出過這樣的教育思想“蹲下來講話”“抱起來交流”“牽着手教育”。這一切都體現了我們對孩子的尊重與理解,同時讓孩子在自然發展中體驗到了無盡的愛和自由,這對於孩子建立良好的人格,鋪墊輝煌的人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幼兒的學習活動與日常的遊戲、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遊戲和生活中不斷出現在幼兒面前的真實問題情景使他們不斷調動和運用已有的經驗,並在不斷地面臨挑戰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新的經驗。因此在我平日的工作中總是將教育生活化———讓孩子不知不覺地會了,讓環境問題化———讓孩子玩着玩着就學了。這種說法看似簡單,其實對老師的觀察、分析、提煉、創設能力則有着較高的要求。作爲教師,我們就要在幼兒園的環境中支持幼兒解決問題,進而引導幼兒將經驗遷移到社會生活中去。

幼兒教師不像許多人想象的那樣,只要會唱歌跳舞就可以了,作爲幼教必須要有事業心、愛心、責任心。幼教是通往兒童心靈世界的橋樑,是孩子的忘年交,老師和孩子之間是平等的,作爲教師應給予孩子更多的愛,關注每一個孩子,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

同時我覺得新時期的幼兒教育工作者所應必備的一項必不可少的素質是發展的眼光和未來社會意識。因爲我們現在教育的孩子是爲未來世界服務的,那麼我們就要用未來社會的眼光、標準培養教育我們今天的孩子。未來的世界將會是一個環境資源匱乏、競爭激烈、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世界。

在幼兒園時期,我們就要樹立孩子的環境意識,通過各種活動、情景讓孩子們懂得節約資源、珍惜資源、如何將資源再利用。我們的教育要多元化、開放化,要使幼兒善於與他人合作,能夠與他人交流。

幼兒教育心得體會2

這裏是幾個班級在戶外活動的時候擺放物品的地方,也是孩子們戶外活動結束時的集合點。地上放着不同顏色和大小的框,孩子知道不同顏色和大小代表着放置不同的物品,比如黃色的大框是班級標配,主要用來放他們的衣服和書包等大的物品,小的則是分組放茶杯或者其他物品等等。牆上則懸掛着插晨檢牌的布袋。

因爲是夏令作息時間安排,孩子們入園後就直接在戶外進行活動。每個孩子入園後,都會來到自己班級固定的物品擺放點,把晨檢牌、書包、茶杯和其他物品分類放入到不同的框中。

放好自己的物品,有的孩子會跑去自己老師所在的片區和老師打聲招呼,有的孩子則根據自己的興趣開始去尋找喜歡的東西和喜歡人,當然還有的孩子在這裏等着自己的小夥伴,看到便迫不及待的迎上去,也許是早有約定要今天一起玩吧。只看見他們三五成羣的圍在一起不停的交流着什麼,一會兒又紛紛跑着離開了這裏。

騎車的孩子們活動範圍最大,他們會在整個場地上見縫插針的騎來騎去,集合點的地方也是他們常常匯聚的地方。一會兒騎過來看看自己的小夥伴有沒有來,一會兒騎過來拿起自己的茶杯喝上兩口水,便又騎車離開開始忙着四處“趕路”。

輕緩的休息音樂響了起來,孩子們三三兩兩的回到這裏喝水,其實回來的孩子並不多,很多人已經來喝過水了就不會再過來,有的人並不渴,所以他們並不會回到這裏,只有那些真正想喝水的孩子纔會回到這裏來,或坐着,或站着,捧着茶杯喝上兩口水,夾雜着和旁邊的小朋友聊聊今天玩的什麼。

孩子們在幼兒園的生活是一個活生生的世界,完完整整的呈現在我們的面前,但是我們卻常常遮住了自己的眼睛,有選擇的去關注和觀察,觀察和關注我們認爲是有意義或有價值的事。我們在觀察孩子的世界,孩子也在觀察着我們的世界。我常說:在幼兒園裏,師幼關係決定一切。讓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從容的生活,慢慢的長大。

幼兒教育心得體會3

最近,班裏的小朋友特別特別喜歡聽故事,無論是多大的吵聲和鬧聲,只要一聽到老師說講故事,便都會伸出小手做出“噓”的動作,頓時,班裏安靜下來,二十多雙眼睛齊刷刷地盯着老師,等待着又一個故事小精靈從老師嘴中脫出。

一次,我給他們講了狼和小羊的故事。當他們聽到狼不讓小羊喝水時,孩子們紛紛幫小羊出主意。有的說“讓小羊再去找別的地方喝水吧。”有的說“……”寶寶竟然說:“讓他媽媽給他買礦泉水喝吧,康師傅的就挺好喝”。突然有人則伸出他的小拳頭說:“我和老狼是好朋友,我去告訴他一聲,實在不行我打他一拳……”

話音未落,別的小朋友就說:“你吹牛。你和老狼是好朋友?那你把它叫來,我訓它一頓。”“說謊的孩子鼻子會長長的。”不知誰小聲地說了一句。(前幾天我給小朋友講了一個木頭人匹諾曹的故事,故事中匹諾曹因爲說謊而使自己的鼻子變的又長又難看)……

最後,我沒有對孩子們講狼把小羊吃掉,而是說,最後小羊的朋友們來了,它們合夥把老狼給趕跑了……

“童心是小鳥,羽毛很美麗,飛來飛去在四季的懷抱裏……”童心是純潔的。故事中小羊能快樂地生活下去,只爲保留孩子們心底那份真摯的愛。

幼兒教育心得體會4

讓幼兒帶熟悉的玩具、被褥到幼兒園,可以降低分離焦慮的程度。

新生入園,如何幫助孩子縮短“斷奶期”,讓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是家長和幼兒園都比較關心的問題,爲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不妨試試“幼兒園加、減法”。

“加法”——加強家園聯繫。利用各種渠道提前建立家園聯繫,持續不斷地打造家園共育。我們幼兒園在完成招生工作後,會利用7月初的第一次家長會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的辦學理念與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通過幼兒園“小腳印”基地含義的介紹進一步瞭解幼兒園;指導家長做好孩子入園的心理準備;請家長參觀幼兒園,瞭解幼兒的生活設施、學習環境、安全保護等,爲家長利用入學前兩個月的時間培養孩子的相關能力與習慣提供指導與建議。在第一次家長會過後,幼兒園會在開學兩週與“十一”長假後,繼續組織家長會,通過建立家委會,進一步做好家園溝通與聯繫;通過親子活動的開展和家長半日活動的開放,讓家長在集體環境中觀察瞭解自己孩子。

與此同時,通過暑期家訪工作,提前建立教師和孩子的關係。帶班教師通過“家校通”等形式與家長聯繫,確定家訪時間與地點。教師親自登門,在孩子的家裏與孩子初步接觸,建立較爲親密的關係,爲孩子進入幼兒園做好準備,同時也通過與家長交流,初步瞭解孩子。

在後續的工作中,通過寶寶在線系統、空中電視臺、家校通、班級主頁、寶寶成長冊、“小腳印園刊”等形式,繼續加強家園聯繫。如通過寶寶在線系統讓家長實時瞭解孩子的在園情況;通過班級主頁讓家長了解幼兒園開展的活動與家長可以配合完成的事情;通過寶寶成長冊,教師和家長共同記錄孩子的成長點滴,共同瞭解孩子在家庭與幼兒園的情況。

“減法”——減輕心理負擔。孩子剛剛入園時,一般都會哭鬧,這屬於正常的現象,這一時期家長和孩子都會帶有一定的心理負擔。讓孩子順利地適應幼兒園生活,消除分離焦慮不僅僅要解決孩子的問題,也要解決家長的問題。通過家園聯繫,讓孩子對幼兒園建立了初步的印象,開學初再通過家長陪同入園,進入教室和老師、孩子一起做簡單的遊戲,一方面有利於孩子和教師之間感情的聯繫,同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放鬆幼兒對陌生環境的心理恐懼。

與此同時,對於剛入園的孩子,班級裏的“兩教一保”往往不能滿足孩子的需要,這時我們幼兒園會通過抽調行政人員、教研人員,以及中大班的教師一起進入新生班,保證足夠的人手安撫不穩定的幼兒,這樣可以通過減少情緒不穩定幼兒的哭鬧現象,保證大多數幼兒不受分離焦慮情緒的影響。

針對家長表現出的分離焦慮,適時地做好家長工作,入園的第一個星期,老師用相機把孩子一日生活記錄下來,在幼兒園大廳的大屏幕上進行循環播放,併發布在校園網上。經過兩週的播放,讓家長充分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也消除他們的顧慮。針對個別家長表現出的較爲強烈的分離焦慮,組織家長沙龍、團體心理輔導以及教師面對面的交流,讓家長明白怎樣通過消除自己的焦慮讓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

幼兒教育心得體會5

有一句話說得好"合適就是最好的",就象我們不能讓剛出生的嬰兒吃他們不可消化的大魚大肉一樣,幼兒的學習也有適合他的內容、方法、途徑。尊重幼兒學習特點,引導幼兒快樂發展。幼兒的學習特點是由與其相關心理特點決定的。

與學習有關的心理特點主要有:

1.行爲的有意性低。即幼兒的許多行爲處於無意狀態,如無意注意、無意記憶、無意想象等。有意注意在3歲階段只能維持3—5分鐘。

2.情緒性強。即幼兒的許多行爲受情緒控制,這件事願意幹就幹,不願意幹就不幹,或者是感興趣就幹,不感興趣就不幹,只有到了5歲以後才逐漸理智起來。這與幼兒思維的自我中心化、注意的廣度比較窄有關。

3.感知覺是主要的信息輸入渠道。感知覺的發展始於胎兒6個月,而語言的發展始於1歲左右,即幼兒的語言發展要大大落後於他的感知覺發展,因此,幼兒認識事物的信息渠道是感知覺爲主,語言爲輔。隨着幼兒年齡的增長,特別是兒童入國小後的不斷"鍛鍊",語言信息逐漸成爲其認識事物的主要信息源,感知覺退爲輔助信息。

4.思維的具體形象性。因爲幼兒詞彙貧乏,語言能力不夠發達,所以他們在思維的時候往往以頭腦中的表象進行思維,而非如成人以語言、概念的形式進行思維。而且幼兒也不能理解許多概念。

幼兒以上心理特點決定了幼兒的學習過程有其特質。

1.學習的切入點:幼兒感興趣的內容是學習的切入點。然後成人把他向教育目標方向引導,使他獲得合目的的發展。

2.學習的途徑:在生活、遊戲中學習。因爲幼兒的注意多是無意注意,因此你就不能讓他坐好了、注意力集中了以後再開始學習,只能在生活、遊戲中進行滲透式學習。

3.學習的層面:獲得豐富的感知、體驗,而非能夠用語言表述的準確知識。

4.學習的內容:發展各種能力,而非書本知識。5大領域,既健康領域(身體、心理健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語言領域(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提高語言的理解、表達能力;喜歡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社會學習領域(情緒積極;會與他人交往;遵守能理解的行爲規則;初步認識周圍環境)、科學領域(有好奇心和求知慾;會表達和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認識常見的動物、植物及生活用品;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有初步的環保意識)、藝術領域(感受和喜愛環境、生活、藝術中的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學習內容極爲豐富。尊重了幼兒的心理特點和學習特點,幼兒才能在學習中不斷體會到成功感和勝任感,逐漸建立起對自己的信心和對周圍的信任。反之,如果成人一味地以國小的學習內容,如認字、讀拼音、做算術題等要求幼兒,幼兒能夠體會到的只能是學習活動本身的枯燥無味和學習後的挫敗感,這對兒童的終身發展不利。退一步說,即使幼兒階段認識了不少字,會做數學題,也很難說這些學習對國小學習是有促進作用。因爲華東師範大學李季湄教授的追蹤研究結果表明:幼兒階段是"高識字羣"的孩子,國小階段的想象力較差。而想象力與理解力、創造力都有關。

幼兒教育心得體會6

教師是一個神聖的職業,肩負着爲祖國培養下一代的歷史重任。當一名教師容易,但是要當一名好幼兒教師卻是不易的,通過這次培訓,我有幾點體會 :

一、教師必須具備創新觀念與創新思想。

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人的社會屬性,教育的價值在於促進人的發展和社會統一,這就是新的教育觀。創新教師教育觀的基本內涵包括:轉變以教師爲中心、以傳授知識爲主要目的的傳統教育觀,形成以培養學生能力爲主要教學目標的新教育觀;改變嚴守紀律死氣沉沉的課堂氛圍,營造主動探索、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鼓勵創新性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要敢於打破常規,激發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慾望;尊重學生個性,善於發現和保護學生的創新意識,使每個學生都能發揮自身潛能;建立新型師生關係,尊重學生人格,以寬容、保護、積極的態度對待學生;注重實踐,打破封閉式教學。傳統教育中之所以出現高分低能的現象,就是教師思想上重知識輕實踐造成的。一個大學物理教師不會修簡單的收音機就是一例。要把教學活動延伸到相關聯的現實生活中去,改變封閉的教學形式,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親身感受具體而豐富的客觀世界,從而激發其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其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二、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業務素質。

要實施創新教育理念,創新型教師必須具備以下幾種業務素質:(1)有豐富的知識結構,這是教師發揮創造性的基本保證。(2)有較高的管理藝術。管理包括兩方面,一是班級的整體管理,二是針對每個學生的個別指導。(3)有豐富的情感。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誦,熱情洋溢的讚賞以及在與學生接觸時的儀態、表情和舉止所表現出的積極情感能隨時地激發、調動學生的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因“親其師而信其教”,變苦學爲樂學,單純的知識傳授變成了雙向的情感交流,使教者亦樂、學者亦樂。

三、教師要有敬業精神。

能否成爲一個好教師,首先在於有無敬業精神,是否喈嘆這項職業。要有“捧着一顆心來,不代辦根草去”精神,陶行知先生獻身教育無怨無悔,關鍵在於有一種精神。從一個人心理角度看這是一種自我超越的境界。我們每個人都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心理層次,培養教師的敬業精神,弘揚好的風氣,鼓勵教師爲神聖的教育事業奉獻自己,會使每個人通過自我的修養,約束本我的不正當慾念,達到超我的境界。倘若不抓住教師敬業精神的培養,素質教育就可能是空中樓閣,只有培養出良好的'教師敬業精神才能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因此,欲興事,先興人,鑄造愛崗敬業的高尚形象,並努力提供一切所必需的條件,使每個教師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有了這個基礎,教師的教育觀、質量關、人生觀等就比較容易調整到位,跟上時代的步伐,他們纔會自覺地站到素質教育的前列,成爲合格教師。

四、力求成功教育。

成功教育認爲,教育面向的是人,培養的是社會需要的人。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潛能,都有成功的願望和需要。通過教育,每個學生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成功,取得發展。成功教育強調,通過教育的改善,促使學生獲得多方面的成功,激發其形成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內部學習動力機制,自我開發潛能,成爲學習的成功者,從額爲其成爲社會的成功者做好基礎素質的準備。

成功教育既有改革教育目標的意義,又有改革教育方法的意義。改革教育目標的意義在於:教育的本職任務、教師的本職任務原本就應該爲社會培養成功者,使每一個學生在各個方面都能得到主動發展。成功教育把激發、形成學生的內部學習動力機制作爲培養目標,強調爲學生修身發展的長遠需要服務。改革教育方法的意義在於:改變傳統的外壓式的強制教育,通過教師創造成功機會,學生主動參與的活動方式,使學生產生成功體驗,改變消極的自我概念,主動內化教育要求,自我開發內在潛能,主動發展個性。

幼兒教育心得體會7

首先,我非常感謝嘉魚縣教育局給我們這批新招錄的幼兒教師進行的爲期三天的集體培訓,非常感謝三天來各位老師不辭辛勞的給我們授課,也很榮幸參加了這次訓,這說明嘉魚縣教育局對我們幼教工作的高度重視,反映了教育局“重視教育,培養人才”的戰略方針;對於初入幼教行業的我,也非常珍惜這次學習機會。在這三天的講座中,我們聆聽了三位優秀教育工作者的精彩講座,老師們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給了我們強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論引領。通過這次幼兒教師培訓,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幼兒教育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對今後幼兒教師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下面是培訓中我印象深刻的講座。

第一天的講座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王常麗爲我們主講的,主要從幼兒心理常識,幼兒心理髮展的趨勢,幼兒心理髮展的制約因素,幼兒心理研究的具體方法等各個方面進行了闡述,並相應的列舉了很多身邊的事例,真是有形有色,生動形象。通過王老師的精彩講解,使我瞭解到幼兒心理學是在幼兒教育學和幼兒心理學基礎上形成的一門學科。它主要研究幼兒學習的規律與特徵以及教師有效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促進幼兒學習與身心的健康發展。幼兒心理學是發展心理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幼兒心理髮展有其自身的特點:一,心理髮展的連續性和階段性。二,心理髮展的不平衡性。三,心理髮展的個體差異性。幼兒心理髮展又分爲四個趨勢。一,從簡單到複雜。二,從具體到抽象。三,從被動到主動。四,從零散到系統。接下來王老師又爲我們講解了幼兒心理髮展的制約因素。分爲三個方面:一,遺傳因素的影響。二,環境因素的影響。三,教育活動的影響。並且分別就這三個方面進行展開的講解。最後王老師給我們講到了幼兒心理研究的具體方法,可分爲七種,分別是觀察法,調查法,訪談法,測驗法,實驗法,投向法和作品分析法。通過王老師的細緻講解,我們對幼兒教育心理學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和理解,對於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更好的開展心理教育起到了促進作用。

第二天的講座是由武漢空軍藍天幼兒園的張園長爲我們主講的。張園長主講的內容是幼兒體育活動的設計。在講座之前,張園長就給我們提了這樣的一個問題,我們的幼兒教師每天都進行自問了嗎?第一個自問是今天我班上的孩子運動了嗎?第二個自問是他們運動的開心嗎?通過這樣一個問答形式,很快把我們帶入到了課題中來。接下來,張園長就我們剛纔的疑問進行了精心的講解。她從三個大的方面入手。主講的第一個內容是幼兒體育活動包含的內容。幼兒體育活動是遵循幼兒身體生長髮育,發展的特點和規律,以身體練習爲基本手段,以增強幼兒的體質,發展幼兒的身心素質和初步的運動能力,提高幼兒的健康水平和健康意識爲主要目的而進行一系列鍛鍊身體的教育活動。接下來,又闡述了幼兒園開展體育活動的意義。在其中,還爲我們具體講到了幼兒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分爲早操活動,正規體育教學活動,戶外體育活動,體育運動會和遠足活動。經過張園長的一番講解,使我們認識到了幼兒體育活動對於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性。既然體育的活動如此重要,那麼怎樣設計幼兒體育活動就成了我們急需掌握的。在此,張園長給我們強調了體育系活動設計應遵循的兩個重要的規律,一是人的身體機能活動規律:上升,平穩,下降三個步驟。二是動作技能形成規律:粗略的掌握,改進和提高,動作的鞏固及運用自如三個階段。只有遵循了這兩個基本規律,才能合理科學的設計好幼兒體育活動。在這中間,張園長還補充講到了合理調控幼兒運動負荷的問題,並且還爲我們介紹了測定幼兒負荷的方法:觀察法,生理測定法。

在第二個大方面,張園長給我們講到了幼兒基本動作練習活動與遊戲。重點要把握基本動作練習活動的設計思路,主要分爲三個部分:開始活動,基本活動和結束部分。第三個大方面是幼兒體育遊戲活動。重點是如何選擇安排體育遊戲。最後主講的是幼兒基本體操。爲了給我們更直觀的認識,張園長給我們看了幾段幼兒體操的視頻,並且還就視頻進行思考與討論。這個環節增強了老師們的互動性。

最後一天的講座是我們魚嶽幼兒園園長程園長爲我們主講的,她主講的內容是幼兒園一日活動的組織與實施。幼兒在園一日常規活動也是家長和老師共同關心的問題。《幼兒一日生活活動中組織與實施》就針對此問題展開了深入研究。

在我國,實施保教結合的政策,在通常情況下是做好幼兒教育的同時,儘可能完善幼兒的保育工作。幼兒教育與保育應該是相互滲透,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一個有機整體。程園長給我們細緻的講到了幼兒園一日活動組織與實施的途徑,組織與實施一日活動的一般原則,組織與實施一日活動應注意的問題,一日活動各環節指導要點,每一點都展開了耐心詳盡的講解,突出重點。程園長的講解讓我們對幼兒工作有了更清楚的認識,同時也意識到身上的肩負的責任。通過這次學習,我學到了新的教育理念和觀點,也更堅定了自己從事幼兒教育,服務基礎教育的信念,希望自己學以致用,把這次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教育教學中,能夠成爲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

二〇Xx年 七月十號

幼兒教育心得體會8

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教師是否具有對話意識和對話精神,是否與兒童保持一種對話的關係狀態,都可以在教師與兒童的共同活動中,在教師對兒童的態度中表現出來,在教師對兒童的有意和無意的行爲中表現出來。我們不得不承認,在兒童面前,教師是會處於一種優勢地位,兒童處於弱勢地位。從對話的角度看,我往往會形成不利於對話的局面,爲什麼會這樣呢?

一、“穿新鞋走老路”

在新《綱要》頒佈以來,有些教師理解的不夠深度,停留在皮毛上,如:我們一再強調要“蹲下來”看幼兒,實際上就是指尊重幼兒,真誠的對待幼兒的精神情感世界。而有些教師的做法是:從動作上真的蹲下來了,但卻做着訓斥孩子的事,類似這樣,即使老師的高度降的再低,幼兒也不會感到絲毫的平等,從而影響到教育的實施。

二、家長的言行,對幼兒是暗示

如今社會,獨生子女成了家中的掌上明珠,大多數父母忙於事業,部分是老人帶,還有的是請保姆帶,這對幼兒的教育也有一定影響,如我們經常聽到爺爺奶奶這樣說:“你鬧,我就給你送幼兒園,讓老師好好管管你”。有的會當着孩子的面說:“老師,您的話就是聖旨,您好好說說他,他就聽您的”等等。孩子在這種語言的暗示作用下,在心理上會產生一種對老師的恐懼心理,這也是不利於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的,從而影響到教育。

三、教師缺乏對話意識

過去,在教育活動中,教師把幼兒看作是知識的接受者,而幼兒把教師看作是知識的傳授者,雖然其中存在着一定的人際交往,但作爲精神整體的人的自覺的理解和溝通不存在,師生關係因而失去了“教育意義”。例如:在教育活動中,經常出現兒童“跟隨”教師提出的“……是不是?”;“……對不對?;” ……好不好?等問題隨聲附和――“是!”、“對!”、“好”這樣一來,兒童的回答成了他們不假思索的“齊聲合唱”兒童成了教師的“應聲蟲”,這說明教師所希望的只是兒童能夠跟隨自已的思路;並通過回答問題“是”、“好”、“對”來判斷他們是不在跟隨自已的思路,教育活動成了“告知性”的活動,長此下去,兒童很可能形成一種惰性或對教師的依賴性,這種損害是任何現在知識都無法彌補的。

現在,多種形式、自由式的教育觀盛行,多種教育模式共存,如今的教育活動是一種對話過程,它表現於教師與兒童在活動中的對話關係,而師幼間的對話關係本身就是一種教育的體現。這就要求教師要從和幼兒者說接觸的每一句話入手,提高自身素質,把與幼兒交往的一句一字都看成是教育。

那麼,作爲一名幼兒教師,如何在實際的工作中與幼兒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呢?我在實際工作中有幾點體會:

幼兒教師學習心得體會5篇文章幼兒教師學習心得體會5篇出自重視一日生活中每一次與幼兒對話的機會

從早上的第一縷曙光到晚上的最後一抹夕陽,這之間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爲師幼提供了對話的平臺,這就要求教師有敏銳的目光,有對話的意識。

(一) 日常生活中的對話

幼兒園的教育是“爲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教育,尤其是在幼兒園這個特殊階段,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就顯得更爲重要。例如在培養小班幼兒洗手常規時,我並沒有專門的去說教洗手的好處,應怎樣洗手等。而是該洗手時候我和孩子們一起洗,開始孩子們會看着老師洗,後來我們會像家裏人一樣一邊洗一邊聊天。一天,小杜說:“徐老師,你一會又不吃飯,爲什麼也洗手呀?”我說:“因爲我要幫你們盛飯,如果小手髒了碰到你們的碗你們會生病的。”“噢!”他的樣子似乎明白了什麼,一會兒站在旁邊的朵兒說:“老師你也是手心、手背、手指縫、小手腕都洗呀?我媽媽就不像你這麼洗?”“那一會兒你看看我這樣洗的乾淨還是你媽洗的乾淨好嗎?”“好”。“徐老師,我們倆比賽吧,看誰洗的又幹淨又快!”“好!……”如此生活式的“聊天對話”形式使幼兒更易於接受,也能夠引導幼兒思考與嘗試 ,更能引發出許多新的問題。

(二)教育活動中的對話

在教育活動中,如果師幼之間的“對話”激發出新的矛盾,產生出新的問題,則更加體現了“對話”的重要意義,這些新出現的矛盾和問題爲進一步“對話”留下了空間和餘地。我們應儘量避免一般性的心不在焉的指導方式和話語,使教師對孩子的指導能夠切實引起孩子產生一定的感受。例如在主題活動《小手真能幹》中,請幼兒用小手蘸上顏料,印手印,班上的幼兒感到即新奇,又高興都大膽的印着。這時張雨恬“哇”的一聲哭了起來,說:“老師,我不敢”,這時坐在她旁邊的陳澳說:“別怕,我來教你,印手印可好玩啦!”我一邊向張雨恬投向鼓勵的目光,一邊說:“好啊,陳澳哥哥可勇敢了,你來當小老師吧!”過了一會當他們的作品完成的時候,我又用鼓勵的話說:“恬恬的小手印真漂亮,象一片片小落葉”。陳澳的小手印還穿上了漂亮的衣服。我的話剛說完,他們倆擡頭看着我笑了。我的話讓孩子們感受到了我對他們的尊重和重視,我們的關係更近了。

師幼對話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關鍵是教師首先要樹立師幼對話的觀念。就像瑞吉歐幼兒教師們說的那樣“接住孩子拋過來的球”,使每個幼兒在活動中都能夠獲得體驗和切身感受。

幼兒教育心得體會9

幼兒園每次發的《幼兒教育》這本書真的是非常好,看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教育是有規律的,這個規律並不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改變,雖然這本書寫自八十多年以前,相比起現在所流行這個教學法、那個教學法來說,這本書寫得是相當的樸實,但確從實際出發,解決了我們家長所面臨的種種困惑,更重要的是不但有理論,而且有可以解決問題簡單易行的實際方法。我們家壯壯,有時玩得忘乎所以不肯睡覺或是看電視到入迷處不肯停下來時,以往總採用說服教育的方法,或實在不聽時採取強制手段,但效果並不好,過一陣又會重犯,看到書上介紹的遊戲式的教育法,想着嘗試一下,沒想到效果相當好當我打算讓他上牀時,或停止看電視時,我就會喊:壯壯比比看,誰先跑到牀邊,或壯壯比比看,誰先把電視停下來他以爲我是在和他做遊戲,就會很快的行動起來,生怕你超過了他。教育是要講方法的,採用合適的方法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孩子教育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對家長再教育的過程。想要教育好小孩,家長應該要起到表率的作用。你的一言一行孩子都是看在眼裏的。舉個例子來說,我喜歡上洗手間的時候拿份報紙看看,壯壯看見過一次後他也學樣,每次也會拿本看這就逼着大人們時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改掉自己的一些不良習慣,其實我們是和着孩子一道在成長

家庭是幼兒成長中的第一個社會,家長是他們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對於家庭中的各種影響,孩子往往不加取捨地接受。家長的思想和行爲無時不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幼兒,家長良好的行爲能促進幼兒良好品德的建立,家長不適當的行爲則影響着幼兒良好品德行爲的形成。

家長的行爲習慣指家長日常舉止的穩定性,包括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工作習慣等。好的習慣一生受益,壞的習慣有害終身。俗話說:積千累萬,不如有個好習慣。幼兒正處於發展時期,各方面都還未定型,既容易養成好的習慣,也容易形成不良的習慣。幼兒最善於模仿,父母則是他們模仿的首要對象。他們總是喜歡模仿父母的一些行爲模式,以達到自我滿足。孩子身上不少習慣就是直接從父母那裏模仿來的。因此,家長的行爲習慣對孩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事。

影響幼兒品德形成的家庭因素主要有家長的道德修養與學識水平。家長與幼兒不僅是血緣關係,更是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關係。家長對幼兒品德及個性形成的影響是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家長的言行對幼兒起着言傳身教和人格示範的作用,這是一種直觀、形象的教育。幼兒對父母生活、經濟上的依賴關係、情感上的依戀關係,使幼兒常以父母爲自己的榜樣,因而這種教育又是最富有情感的。

另外,我很欣賞家長能和孩子間不僅是母女的關係,還是朋友的關係。就如《幼兒教育》中所述,父母若能與孩子成爲朋友,那麼在教育孩子時你將會發現很多的好處。

幼兒教育心得體會10

從兒子三歲時起,講故事就成了我和他每晚的“必修課”。如今兒子六歲了,講故事依舊是我倆每晚的話題。我們講故事的方式也由當初的我講他聽,發展到現在的我問他講、他講我聽、他編我聽。

我問他講。比如講《小鴨得救了》這個故事:一隻小鴨在一口枯井邊玩,一不小心掉到枯井裏。小鳥看見了,趕忙去請大象伯伯來救小鴨。大象伯伯大步中亞一看,扭頭就走,走到小河邊,用鼻子吸足了水,跑到枯井邊,把鼻子裏的水放到枯井裏。大象伯伯來回跑了幾趟,小鴨浮出了井口,終於得救了。講完故事後,我問兒子:①是誰救了小鴨?②是誰請來大象伯伯的?③大象伯伯怎麼救小鴨的?④爲什麼小鴨不會被水淹死?⑤小雞會游泳嗎?由於兒子專心致志地聽故事,因此這些問題都能順利地回答。兒子回答完問題,我又設置了一個問題讓兒子來思考:小軍、小明兩個小朋友踢足球,一不小心把球踢到了一棵大樹的樹洞裏,伸手掏夠不着,怎麼辦?兒子想了好一會兒說:“用水灌,球就出來了。”我還鼓勵兒子想其他辦法,兒子很積極地動腦筋。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兒子的注意力得到了培養。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兒子學會了思考。

他講我聽。有的故事我講過幾遍後,兒子比較熟悉了這時我就要求兒子把這個故事講給我聽。兒子講故事的時候,不光講情節,而且一些精彩的詞語我也要求兒子用原話來說。比如,在《白雪公主》故事中,對白雪公證形象的描繪是:“嘴脣紅得像櫻桃,皮膚白得像雪,頭髮像黑檀木一樣閃閃發亮。”我要求兒子能準確地講出來。有時候他忘記了,我提醒他,他能馬上回憶起來。

兒子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句與句之間的銜接是學齡前兒童及國小低年級兒童說話中的一個弱點,許多孩子不懂得怎樣銜接兩個句子,常聽見孩子在說話時反覆使用“然後”“後來”等詞。在兒子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我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用詞的技巧,讓他學會使用一些轉折詞和表示時間的詞,提高他語言表達能力。

他編我聽。聽了許多故事後,兒子學會了自己編故事,如《貝貝和小宇》《貝貝長翅膀》《媽媽永遠年輕》《幼兒園的一天》等。雖然有些故事編得比較幼稚,但充滿了孩子天真浪漫的幻想,展現了他豐富的想象力。每當他給我講他編的故事時,我總是帶着讚許的目光看着他,認真地聽他講故事。聽完後,表揚他,鼓勵他多編故事。有時還把他編的故事記下來,再讀給他聽。他看到自己編的故事被媽媽用筆記錄下來了,會高興得蹦起來。這是孩子的夢,我們做父母的應該讓他有夢,應該讓他的思想插上翅膀,去搏擊長空。

我和兒子已經講三年的故事,我們還會講很多很多的故事……

家長論壇講稿——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

各位家長、各位老師晚上好。

教育孩子這門功課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沒那麼容易,相信在坐的爸爸媽媽都身有體會。既想讓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又要豐富孩子各種各樣的知識,這並非是件容易事。

下面來談談我自己對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方面的粗淺認識。

一、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她讓喜歡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很早就對周圍事物發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這表現在他們好問、好動、好模仿、喜歡聽成人講故事等方面。幼兒的求知慾與興趣緊密相連,對一種事物的興趣越大,求知慾也越強。現在外面各種學習興趣班都很,如跳舞,畫畫,圍棋等,家長們切記千萬不能依照自己的理想模式去強加給孩子,而是要根據每個孩子自己的特點和興趣愛好去選擇。

如注重早期閱讀,多給孩子讀故事,讓孩子對閱讀產生興趣。喜歡聽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作爲家長,應當順應孩子的這種天性,多給孩子讀故事,在讀故事時不要把內容轉化成口語或“兒語”,可以完全按書上文字,一字字給她讀。平時我也是這樣給女兒一個字一個字點着讀故事的,我想,對於孩子來說,任何詞彙對他來說都是全新的。我們最初灌輸給他什麼,他就能接受什麼,日積月累還可以豐富他的語言詞彙。但有的家長給孩子講故事時,怕孩子聽不懂,把書面語轉化成通俗的口語,這其實沒必要。給他“讀”或給他“講”,對他來說同樣有吸引力。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認識一些字。把認字建立在大量的閱讀基礎上,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不僅孩子學起輕鬆,大人實際上也輕鬆。這樣也大大提高了孩子對閱讀和識字的興趣。

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要從小抓起,越早越好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年齡小時,習慣既容易建立,也易於鞏固,不良的學習習慣若被及時發現也易於糾正,等到不良習慣越積越多並穩固定形時,既影響良好習慣的建立,又不易糾正。因此從幼兒園起,老師就已經開始引導幼兒在學習活動地時候要注意力集中,能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並在成長過程中逐步強化訓練,從而形成穩定的自覺行爲,在學習的同時,讓幼兒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不拖拉作業,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也需要我們的家長平時要在家督促孩子及時完成作業。現在我們班每星期三也都會有一次作業,我女兒頭二次的作業都是我催促了以後才做,有時甚至連作業本也會忘記拿,不過最近幾次已經好多了,能夠自已來跟我說她今天有作業要做。

三、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要循序漸進,逐步發展

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一朝一夕養成,也不能通通一下子養成,它是一個由簡單到複雜的逐漸形成的過程。所以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結合孩子能力增長的需要,循序漸進,逐步提出具體的切實可行的要求,使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由小到大,持續穩定地得到發展。在一些活動中,密切注意幼兒的學習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遇到幼兒有不好的學習習慣,及時批評和指正。久而久之,良好的學習習慣會自然形成。

四、嚴格要求,密切配合

良好習慣的養成,必須依靠幼兒多次反覆的實踐,並且對幼兒來說,應主要放在學習活動中進行。家長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增強幼兒的學習意識,讓幼兒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畢竟是孩子,自控能力不能像成人那樣強,我們應該結合孩子的心理特點,嚴格要求,使孩子逐漸學會控制自己,做事有恆心,不半途而廢,這也是意志的培養,有堅強意志力的孩子以後遇到任何困難就會勇敢而不畏縮。

五、樹立榜樣,啓發自覺

幼兒的學習習慣是家長、教師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況下形成的,所以設身處地,樹立榜樣,對幼兒學習習慣的養成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幼兒時期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他們最不喜歡說教。榜樣是具體形象的,正符合幼兒的思維特點,所以它有強大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行爲和態度。經常在家中被打、罵、拿他們和班的優秀孩子比,經常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對他的不滿等,這樣做法只會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們自暴自棄,對學習失去信心,沒有興趣,造成一種惡性循環。所以,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一定要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去看自己的孩子,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可以改變的。當孩子比以前哪怕有一點點的進步時,家長都要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表揚,讓孩子意識到他是在慢慢改變。家長要學會拿孩子的現在和以前比,而不要和其他同學比,因爲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三字經》中有這麼一句: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而我們既是孩子的父母,又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由此可見,我們做父母的對孩子的影響是多麼地巨大。

六、利用講故事,養成孩子勤于思考的習慣

父母有很多機會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平時在給女兒講故事的時候她總是注意力不集中,喜歡一邊聽故事一邊做其它事。爲改變這種情況,我在講故事前先和她約法三章:講完之後要提問的,回答正確,有機會贏得一個小蘋果,十個蘋果就會有一個小禮物,提問從最初簡單的故事中主人翁的名字、故事中有幾個人物等開始,進而我會要求女兒複述故事的內容和細節。通過多次這樣帶着問題的講故事,女兒的注意力明顯集中起來,聽故事時特別認真,記憶力、口頭表達能力都會有所提高。

七、幫助孩子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

孩子在學習中常因遇到困難而影響學習興趣,比如小雨在學習鋼琴開始容易時有興趣,但難度增加後,她就不想學了。每次當小雨鬧彆扭不肯彈琴的時候,我就會對她說“做一件事情一定要認真專注,堅持不懈,要加油,媽媽知道你能行的”。經過一年地努力,我們也堅持下來了,現在小雨在彈琴這方面已經自覺了很多。比較彈琴和畫畫,一般孩子會更喜歡畫畫,因爲畫畫的意志力參與的少,而彈琴意志力參與的多,所以,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鼓勵孩子不半途而廢特別重要。我認爲,不要給孩子施加太大的壓力,提高其興趣,如給客人表演一下,讓老師表揚一下,讓孩子感到進步的快樂,都是好辦法。

八、順其自然、啓蒙引導

幼兒學習要順其自然,平時有相對固定的學習時間,如家長看報,讓孩子看書,爲孩子創設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帶孩子出去玩,途中所見所聞和孩子交流,都能幫助孩子在生活中學習交往、學習觀察、學習提高注意力等,不一定要坐下來才叫學習,關鍵是父母要以身示範。可以建立起健康的家庭娛樂方式,如搞一次戶外活動,旅遊、爬山、游泳等……並且全家參與,讓孩子有更多機會接觸自然,開闊眼見,好的娛樂就能成爲學習的動力。

九、要培養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家長要注意兩點:一是不能過分督促,二是要創造適宜孩子學習的家庭氣氛。

一、過分督促孩子是不妥當的

有的家長生怕孩子落後,孩子動作慢了一點,忍不住要去指指點點;他們認爲督促愈多,孩子進步就會愈快,其實這樣的結果往往事與願違。爲什麼呢?

1、老是被人督促着學習,孩子非常被動,時間長了,就失去了學習主動性。提醒、督促是必要的,但督促最終是爲了孩子自己主動去學習,所以督促要適當,而且要講究方法。比如孩子玩得久了,家長可以說:“你準備什麼時候做作業呢?”提醒孩子學習要自己安排。如果家長每天老是命令說:“該做作業”,那就成爲了一種被動的學習。

2、督促孩子學習切忌嘮叨,切忌大事小事都要干涉。在家長的絮絮叨叨、指責數落中,孩子絕不可能有愉快的心情,也就很難進行主動積極的思考。家長的嘮叨、催促、訓斥,使家庭氣氛緊張。沒有寬鬆寧靜的氛圍,孩子有的學習必然受到影響。所以,做家長應學會長話短說,不必要的話不說。

3、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也不能過分督促。家長提出要求,就要讓孩子一定做到。養成習慣不在於每天催促,而在於要求每天做到。有的家長不停地催促:“起來,起來!快點!快點!”孩子依舊慢慢吞吞。越督促,孩子越拖拉、越被動。有的家長做得很不錯,告訴孩子每天必須做到按時睡覺、按時起牀,讓孩子感到這件事的重要。孩子做到了,就給予誇獎。這樣才能使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很好的發展。

總之,家長的督促要着眼於孩子主動性的發展。不少孩子學習差、習慣不好,往往不是因爲督促太少,而是因爲督促過分,使孩子失去了主動性。

二、創造適宜孩子學習的家庭氣氛

學習是一種獨特的大腦活動,需要適宜的氣氛,這種良好的氣氛是培養孩子形成主動學習習慣的重要條件。對此,家長要注意以下幾點:

1、切忌說教,注重一點一滴的養成。有的家長認爲,要求孩子好好學習必須經常講很多道理。其實不是這樣。家庭教育要注重潛移默化。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依靠一次次地重複以成自然。濃厚的學習興趣依靠一點一滴培養起來,令人乏味的說教會破壞適宜學習的氣氛。所以家長要學會說短話,保持正常的家庭氣氛,讓孩子感到平和、寧靜、有安全感。

2、切忌嚴厲,注重營造寬鬆氣氛。嚴厲的氣氛並不適宜大腦思考,學習是大腦的活動,大腦如果處於恐懼和驚惶之中,是不可能出現積極狀態的。有的家長在孩子做作業時,守在一旁,孩子稍稍做錯一點,就厲聲訓斥,甚至一耳光打過去。這種緊張氣氛使孩子恐懼,大腦的思考被嚴重抑制、擾亂,從而嚴重妨礙孩子的學習。

3、切忌支配,注意讓孩子主動。家長自己主動學習,而不是每天放學回家,什麼時候做作業,什麼時候玩,一切的一切都得聽從父母一手安排。這種絕對支配和被支配的氣氛,對孩子的學習是不利的。比如一年級孩子剛上學,回家肯定要問家長:“媽媽,現在做什麼?”“媽媽,我現在可以玩嗎?”這時家長要指導孩子學會自己安排學習和玩耍。家長可以說:“你能自己安排好嗎?不會的媽媽幫你。”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主動性,讓他學着自己安排學習。

一個好習慣的形成肯定離不開家庭的教育,而家庭教育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我家對孩子的教育還做得很不夠,而且一些方法還在不斷地摸索,我們將不斷地努力,汲取別人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經驗,與老師、家長們共同探討,使孩子們能夠全面發展。

幼兒教育心得體會11

幼兒階段是人生的奠基階段,而幼兒教師是年輕一代最初的啓蒙教師,在幼兒成長過程中起着主導作用,幼兒園不同於中國小,幼兒教育形式是以爲基本活動形式。寓教於之中,是幼兒共同的活動形式。

作爲教師首先應該是孩子的朋友,在平等的關係中,教師是幼兒的夥伴,使幼兒在心理上到安全,放鬆,讓他益生活在自由、尊重、平等、合作的氣氛中,在這氣氛中,讓幼兒充分的活動,獲得表達自己慾望和能力的機會。

我們班每個孩子的個性都不相同,有的孩子活潑大方,他們能主動表現自己,見到客人能主動打招呼,聽到音樂就能翩翩起舞,爲大家表演,這樣的是我們所倡導的。但是有些孩子,他們在裏比較活潑,一旦離開了們們熟悉的環境,或家裏來了客人,或者幼兒園來了陌生人蔘觀等等,他們變利很膽怯,不敢說話。這種膽怯性格的形成,大多因爲缺乏鍛鍊的機會,缺少表現自己的勇氣的條件,如果不及時加以引導,將嚴重影響幼兒一生的發展。

膽怯的幼兒往往沒有勇氣在衆人面前講話,或說話聲音很小,爲改變這種膽怯的性格,我們努力爲幼兒提供“說”的機會,讓幼兒在每個人面前表達自己慾望和自己的感情。

作爲一名幼教工作者,怎樣去教幼兒、怎樣主動和幼兒溝通是很重要的。

第一、現在的教育觀,要求教師與幼兒的地位是平等的。

教師要尊重第一位幼兒,作爲朋友坐下來與幼兒談心,瞭解他們的性格特徵。這些來容易的話,做起來卻很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權利,包括幼兒自己的權利,所以[NextPage]做什麼都不要強制幼兒去做,可以去引導幼兒動做。教師以親切的話語,關心他們喜歡,做什麼,需要什麼。這樣既拉近了師生關係,又使我們目標得以實施。

第二、開展豐富多彩的遊戲,讓幼兒從中得到知識。

在教育活動中,教師就儘量多設計一些與教育內容相一致的遊戲。真正做到“規程“所要求的“以遊戲爲基礎的活動,寓教育於硌項活動之中。

第三、抓住幼兒的閃光點。

讓幼兒充滿自信做好每一件事,教師應多鼓勵幼兒,包括一些很小的事,對進行讚美,他們定會有所發展,有所進步,本班有個小朋友發音清準,我益不斷糾正,只要他有點進步,我們就給予表揚,樹立他們的自信心,現在,發音有很大進步,這些讚美的高速就像一個個小光環一新,老師新手替他們帶上。

所以,做爲一名幼兒教師,既要當好老師,又要做幼兒的朋友,保證他們幸福的成長。

幼兒階段是人生的奠基階段,而幼兒教師是年輕一代最初的啓蒙教師,在幼兒成長過程中起着主導作用,幼兒園不同於中國小,幼兒教育形式是以爲基本活動形式。寓教於之中,是幼兒共同的活動形式。

作爲教師首先應該是孩子的朋友,在平等的關係中,教師是幼兒的夥伴,使幼兒在心理上到安全,放鬆,讓他益生活在自由、尊重、平等、合作的氣氛中,在這氣氛中,讓幼兒充分的活動,獲得表達自己慾望和能力的機會。

我們班每個孩子的個性都不相同,有的孩子活潑大方,他們能主動表現自己,見到客人能主動打招呼,聽到音樂就能翩翩起舞,爲大家表演,這樣的是我們所倡導的。但是有些孩子,他們在裏比較活潑,一旦離開了們們熟悉的環境,或家裏來了客人,或者幼兒園來了陌生人蔘觀等等,他們變利很膽怯,不敢說話。這種膽怯性格的形成,大多因爲缺乏鍛鍊的機會,缺少表現自己的勇氣的條件,如果不及時加以引導,將嚴重影響幼兒一生的發展。

膽怯的幼兒往往沒有勇氣在衆人面前講話,或說話聲音很小,爲改變這種膽怯的性格,我們努力爲幼兒提供“說”的機會,讓幼兒在每個人面前表達自己慾望和自己的感情。

作爲一名幼教工作者,怎樣去教幼兒、怎樣主動和幼兒溝通是很重要的。

第一、現在的教育觀,要求教師與幼兒的地位是平等的。

教師要尊重第一位幼兒,作爲朋友坐下來與幼兒談心,瞭解他們的性格特徵。這些來容易的話,做起來卻很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權利,包括幼兒自己的權利,所以[NextPage]做什麼都不要強制幼兒去做,可以去引導幼兒動做。教師以親切的話語,關心他們喜歡,做什麼,需要什麼。這樣既拉近了師生關係,又使我們目標得以實施。

第二、開展豐富多彩的遊戲,讓幼兒從中得到知識。

在教育活動中,教師就儘量多設計一些與教育內容相一致的遊戲。真正做到“規程“所要求的“以遊戲爲基礎的活動,寓教育於硌項活動之中。

第三、抓住幼兒的閃光點。

讓幼兒充滿自信做好每一件事,教師應多鼓勵幼兒,包括一些很小的事,對進行讚美,他們定會有所發展,有所進步,本班有個小朋友發音清準,我益不斷糾正,只要他有點進步,我們就給予表揚,樹立他們的自信心,現在,發音有很大進步,這些讚美的高速就像一個個小光環一新,老師新手替他們帶上。

所以,做爲一名幼兒教師,既要當好老師,又要做幼兒的朋友,保證他們幸福的成長。

幼兒教育心得體會12

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如果孩子們處在一個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又有一個像姐姐一樣的大朋友,這個大朋友還需要他們的“照顧”與“同情”,一下子孩子就感覺自己長大了。他們的表情告訴我,他們對此感到又自豪又快樂又滿足。

比如我們班有一個孩子非常喜歡看《西遊記》,也對裏面的孫悟空十分着迷。剛來園的時候,他只是很平淡地表達他是孫悟空,雖然也常學學孫悟空的樣子,在他的表述當中有對老師的懷疑,因爲他的聲音怯怯的。這是他對老師的試探,看老師能不能理解他。如果我們只是很平常地反應,讓他自己玩,可能他也就體會不出和老師一起分享這個角色的快樂了。但我們對他的反應是積極的,老師故意做出很驚奇的樣子說:“真的嗎?你是孫悟空,那太好了!”他的興趣就來了,一下子精神了,並且還給我們講孫悟空是如何打妖怪的,講起來就像自己身臨其境一樣。戶外活動的時候,老師做出很害怕的樣子,對他說:“你在前面給我們帶路吧,我們怕前面有妖怪,你可以保護我們嗎?”他一下子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做着孫悟空的樣子在前面奔跑着,還時不時地回來招呼我們。老師的思索用正確的態度去看待新入園的孩子,我覺得這是每個老師要具備的最基本素質。

剛入園的孩子是脆弱的,這是他正式走上社會參與到一個集體當中的第一步。作爲老師,我們應該讓他們從最初離開父母懷抱的焦慮與不安全中順利過渡過來。在新的環境中,孩子們會有各種各樣的表現,能讓他們在幼兒園感到愉快,是我們老師的責任,也是家長關注的焦點。如果老師通過了孩子的考驗,取得了他的信任,孩子就會由此變成了一個十分開朗的小朋友。如果想讓孩子在幼兒園中感到快樂,我們老師不能忽略孩子向你發出的每一個快樂的信息,這個信息也許是孩子向你做試探和考驗,也是他們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他們通過自己的試探,發現老師是友好的、可親的,又是值得信任的;周圍的環境是安全的,和諧的。這樣的環境中,孩子能不快樂嗎?

幼兒教育心得體會13

我很喜歡幼兒教育這本書,它貼近我們幼兒教師的生活與學習,像一盞指路燈,從不同的角度與方位給我們指明瞭教育教學的方向。書中有好幾個版塊,每當我一拿到這本書,第一反應就是先看看其中最最讓我體味深刻的卷首。很多的小故事,大道理,給了我心靈上的啓迪,精神上的滿足,知識上的提高與視野上的開闊。

我又一次翻開了《幼兒教育》,一冊上,卷首中的鐵杵磨成針幾個大字映入我的眼簾。很小的時候,我就學過。這個故事一直被老師作爲教導孩子要有恆心的道德範例,他們希望孩子能像李白一樣領悟其中的道理,用老奶奶鐵杵磨成針的恆心與毅力去解決問題,克服困難,不要遇到一點挫折就氣餒、逃避。曾經我也給幼兒們講過。這個故事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可是,在書中它又有了鐵杵磨成針新釋,難道在這裏還有什麼我們還沒有參透的道理呢?帶着疑問,我一口氣就讀完了它。讀完後,我又進入了思考,現在的孩子,是新時代的人,同樣的故事,對他們有截然不同的教育效果。他們並沒有對老奶奶磨針的毅力發出讚歎聲,而是說:那麼費力氣,爲什麼不去買一根針呢?她真是太笨了。我們也都知道,這個故事對孩子而言,有另一層寓意,就是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恆心,不怕困難,要堅持到底。但是,又有誰能肯定這條道就不是死衚衕?堅持是要的,沒有堅持就沒有勝利,但是,現在的社會,變通則顯得尤爲重要。文中說到:變是生命的一般規律,適者生存,想要適就要變,如果不變通怎能適應變化的環境?而不適應又怎能生存?這個實例本身並沒有錯,錯在我們運用它進行教育的視角與方法。教育只有注入時代的信息,纔會煥發出活力,出現新面貌。

感謝《幼兒教育》,讓我的心靈得到啓迪。由此感發:無論什麼事,我們教師應從多個角度多思考,換一種方位,換一種角度,對我們又會有一種豁然開朗、截然不同的感受與體會。讓我們做一名適應時代的教師,多方位教育我們的孩子,讓他們在領悟道理的基礎上,同時適應時代的發展,試一試,我們會懂得更多,收穫更多,體驗得更多。

幼兒教育心得體會14

寶寶出生以來,爲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快樂。寶寶現在已經上了幼兒園中班,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進步,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有自己的思想、情感、愛好,經常會問“爲什麼?”等問題,伴隨着他的成長,作爲家長希望能給予他幸福的生活,但更希望他能快樂、健康地生活。

記得寶寶小的時候,吃飯可是最讓我們家裏人頭疼的一件事,一日三餐,每一餐都得吃上好長時間,要麼不肯張嘴,要麼就是嘴裏包了一口飯要等很久才肯嚥下肚去,有時爲了讓他快快張嘴吃飯,爺爺奶奶還要在寶寶面前想盡辦法表演節目,一家人圍着他團團轉。現在想起來,真是覺得有點好笑,不過相信許多家長可能也都有這樣的經歷。但自從寶寶進了幼兒園後,我們發現寶寶開始慢慢養成了吃飯的好習慣,不僅不挑食了,而且還不需要大人喂,每次吃飯的時候,他總會說農民伯伯辛辛苦苦把糧食種出來,老師讓我們不能浪費,而且飯吃得多,纔有力氣能夠像奧特曼那樣打敗怪獸。直至現在,寶寶在幼兒班裏每次吃飯都是第一名,並且都能把飯菜吃得乾乾淨淨,一直受到老師的表揚,也讓其他的家長爲此羨慕不已。爲此我深深感受到幼兒園的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影響真是十分關鍵的,自從上了幼兒園後,寶寶的自理能力越來越強了,不僅自己學會了穿衣服,整理玩具,而且還能經常主動幫助我們大人做家務,所以在家我們經常誇讚寶寶長大了,真是越來越懂事了。

幼兒教育心得體會15

各項工作基本收尾,拿出書,利用這個時間,我好好的讀了《站在孩子的高度》這本書。書中主要講了孩子的乖張性和攻擊性如不加以抑制,發展下去就會逐漸嚴重,形成反社會傾向,形成暴力人格。孩子的任性如不得到控制,她會變得爲所欲爲,唯我獨尊,社商缺失。這就給育兒者提出了一個重要原則:建立權威。家長有權威才能讓孩子合作,家長有權威才能保證育兒理念得以貫徹,家長有權威孩子纔不會因被溺愛而不成器……

我想,對於孩子的教育,應該是學校與家長共同完成的,所以瞭解家庭教育,對我們教師學校的教育也有非常大的幫助。 劉維雋劉姥姥的這本書,讓越來越多父母們能獲得姥姥的育兒知識經驗,那是我們的福氣呀! 劉姥姥的這本書以她可愛的小外孫女小荷的教育案例爲線索,將姥姥自已對早教的理解與實踐融入在裏面,她一點不苛求小荷學習文化知識,相反她一個勁鼓勵小荷玩,她陪着一起玩,姥姥認爲孩子在小時候吸收性最強,就要給孩子們最高效的學習方式,玩則是最好的方式,寶寶們通過玩,通過對外界環境的不斷探索,來發展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來感知這個未知的美好世界。

讀了姥姥的這本書後,我們就能得知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保護人性,是育人,愛因斯坦曾說過:“什麼是教育?當你把受過的教育都忘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剩下的就是人性呀!從這本《站在孩子的高度》的點點滴滴中可以看到劉姥姥對保護小荷的人性做得是如此的到位!她用實際的一個個真實的案例來告訴我們如何教育,如何給孩子自由,如何智慧的愛孩子,如何巧妙地與孩子溝通,如何處理孩子的不良情緒,如何陪孩子一起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