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說課稿>

關於說課稿模板集合7篇

說課稿 閱讀(1.59W)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說課稿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說課稿模板集合7篇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平移與旋轉》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第四冊P41—42頁的教學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會辨認銳角、鈍角,建立了有關幾何圖形概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爲今後的幾何學習打下基礎。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在學生的生活中並不陌生,而作爲新課程中的新的教學內容則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因此教材從生活實例入手,在大量感知的基礎上,讓學生體會和發現平移與旋轉的運動規律,並通過動手操作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方法以及學會分辨平移和旋轉。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使學生結合實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

2、會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能積極參與對旋轉與平移現象的探究活動,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對身邊與旋轉和平移有關的某些事物產生好奇心。

過程與方法目標:初步滲透了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感知平移、旋轉現象;學會在方格紙上平移圖形。

教學難點:是在方格紙上平移圖形。

四、說教法與學法

教法

1、實踐操作法

二年級的學生還處於形象思維階段,建構主義學也認爲,國小生學習數學是一個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不是被動地吸收課本上的現成結論,而是一個親自參與的充滿豐富而生動的思維活動。因此,本節課設計了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剪一剪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動,運用多感官參與學習,解決了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國小生思維多依賴直觀這樣一個矛盾,促進學生思維的不斷髮展。

2、遊戲教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因此,本教學設計注重創設圖片情境,以激趣爲基點,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鞏固所學新知識。教育心理學中也說遊戲是兒童的本性,結合本課教學內容抽象性的特點,我以圖片和遊戲作爲載體由淺入深地引入平移和旋轉的概念。

學法

1、情境學習法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因此,我讓學生從身邊事例中找出平移、旋轉的物體,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

2、小組合作法

通過合作交流培養學生能數學地進行交流,形成良好的數學素養,使學生從自己的經驗出發,在合作中探索、發現和發展,使學生從被動服從向主動參與轉化,從而形成師生平等、協作的課堂氣氛,使教師真正成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五、說教學過程

依據以上的教法學法,本課設計瞭如下四個教學環節:

1、實物導入,初步感知(3分鐘)

新課標認爲學生經驗是發展空間觀念的基礎。學生的空間知識來自豐富的現實原型,與現實生活關係非常緊密,這是他們理解和發展空間觀念的寶貴資源。而且兒童的注意力有強烈的直觀性和色彩性的特點,容易被生動有趣的事物所吸引,所以在開始的時候我就利用窗戶和鐘錶揭示平移和旋轉的現象。

課伊始,我就引導學生觀察窗戶上窗的移動情況,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窗戶的運動情況並讓學生用手畫出窗戶的移動路線,形成對平移概念初步的感知。接着,我再出示鐘錶,讓學生觀察秒針的運動情況的同時讓學生用手畫出秒針的運動路線,形成對旋轉概念的初步感知。

2、創設情境,感受體驗

在學生形成初步感知後,我再創設圖片情境加深理解解。(利用主題圖及課本中的圖片揭示平移、旋轉現象)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三位數乘兩位數》是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內容。學生在三年級下冊已經學過三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筆算。本節課在此基礎上教學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基本方法。學習這部分內容,有利於學生完整地掌握整數乘法的計算方法,併爲以後進一步學習小數乘法打好基礎。

二、說教法學法

教師的教是爲了學生更好的學。計算教學都是從簡單到複雜螺旋上升的,最基礎的計算原理和方法支持了這樣的發展提高。本節課的教學以學生喜愛的卡通人物爲背景,通過探索卡通人物的祕密,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通過比賽等形式,引導學生動腦,動眼,使學生變苦學爲樂學,把數學課上的有趣、有益、有效。在教學中力爭讓每一位學生參與豎式的形成、經歷、計算的過程。如145×12先參照三位數乘一位數的格式寫出豎式,這裏應讓學生形成習慣,數位奪得數寫在上面,數位少的數寫在下面,便於計算;再考慮,計算順序即145×2,後算十位即145x×1,並正確寫出積的位置,然後計算兩個積的和,最後還應檢查,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計算知識和經驗,把新舊知識結合在一起,體會計算時的相同點,促進認知同化,完善認知結構。

三、說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讓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情感與態度目標:讓學生獲得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的計算問題的體會,體驗成功的愉悅,進一步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3、能力目標:使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新舊知識的聯繫,能主動總結、歸納三位數乘以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培養類比及分析,概括能力,發展應用意識。

四、說重點難點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本課的教學的重點爲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難點爲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時的進位。

五、教學準備:課件(卡通圖片、口算題、水果圖片)

六、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複習鋪墊:

談話: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四位朋友,想知道他們是誰嗎?(課件出示)談話:原來都是我們的老朋友,他們每一位都帶來了一個問題。

1、首先出示胖墩墩的咖啡貓帶來了什麼問題?(課件出示題目:44×15 78×32 5×144 238×6)

讓學生獨立計算,交流筆算過程。

[設計意圖: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精彩的開頭不僅能使學生很快由抑制到興奮,還能使學生把知識的學習當成“自我需要”,使教學任務順利完成。所以開始我創設了卡通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複習了舊知識,也爲新知識的學習架起橋樑,可謂一舉兩得。]

(二)、自主參與、探究新知:

咖啡貓的問題咱們輕而易舉的解決了,接着來看:孫悟空帶來了什麼祕密?

這樣引入新課:將課本例1、改爲: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又想去蟠桃園偷桃子持,蟠桃園有145棵桃樹,每棵桃樹上有12個桃子,一共有多少個桃子?

(1)鼓勵學生自己列出算式,比較算式的特點,引出課題。激勵他們自己嘗試列出豎式計算。

(2)小組交流自己的算法。

(3)全班交流反饋。

(4)歸納算法。先小組內討論,再師生總結。

這一個環節,我是在學生原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並通過小組討論、全班交流。進而探討出筆算的基本方法。這樣使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即掌握了知識也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

(三)、展示交流

接下來看看可愛的米老鼠給我們出了什麼問題?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松鼠》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閱讀說明文,在這組"說明性文章"中,重點是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說明方法,選編這組教材的目的一方面是爲了讓學生了解一些科學知識,喚起學生探索自然、科學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另一方面是讓學生了解說明方法,體會作者怎樣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形象地表達,並能在習作中加以運用。我認爲教材編者的目的還在於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動物的外形、特點、習性,從而呼喚我們人類關注動物世界的生存狀態,激發我們人類關愛動物、保護動物的熱情。《松鼠》是法國作家、博物學家布封寫的一篇科學小品文。科學小品文,它是說明文的一種,它與其他說明文不同之處,是採用某些文學的表現手法來說明事物。它以準確性爲前提,以形象化描寫爲手段,作者就抓住了松鼠漂亮、馴良、乖巧的特點,採用擬人手法把松鼠寫得活靈活現。所以這是一篇學生喜歡讀的介紹小動物的文章,更是學生學習說明文寫作的一個"摹本"。

課文共5個自然段,每1段總體介紹了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馴良、乖巧的特點;第2段從它的活動範圍——樹上;活動時間——夜晚;性格特徵——馴良。每3、4段側重介紹它的行爲特徵——乖巧。第5段補充介紹了松鼠的生育情況、何時換毛,喜歡潔淨等生活習性。在課前過渡語中本文又針對性地提出了本文的要求:本文從哪幾個方面紹松鼠的;課文在表達上與《鯨》有何異同;從哪裏看出作者對松鼠的喜愛。基於以上分析,我將本課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正確讀記乖巧、馴良、清秀、矯健、機警等詞語

2、朗讀課文,瞭解松鼠的習性特點,體會作者對它的喜愛,激發熱愛自然愛護動物的人文情懷。

3、感受文章生動、細緻的描寫,學習抓住事物的特徵來說明事物的方法。

4、瞭解本文說明方法並比較《鯨》在表達上的不同。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瞭解松鼠的習性特點,體會作者對它的喜愛之情

2、比較與《鯨》在表達上的不同。

3、學習抓住事物的特徵來說明事物的方法。

二、說教法和學法

新課程標準提倡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探究精神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是比較淺顯的文章,介紹的又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小動物,所以本課以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爲主,老師的啓發、引導爲輔。學生以讀爲主,以閱讀促進學生思考,通過師生交流、溝通,生生交流、溝通,合作探究,達到共識,進而完成教學目標的目的。同時藉助多媒體手段和情景的巧妙設置來激活課堂的教學氣氛。具體爲: 1、情境教學法:準備有關圖片或影片,給學生直觀感受,迅速進入情境。

2、對比教學法:通過比較《鯨》的表達方法,加深對本課說明方法的認識,學習抓住事物特徵描寫小動物的方法。

3、快速默讀法:依據本學段中"默讀要有一定速度"的要求,快速閱讀文章,捕捉重要信息。

4、合作控究法:以小組分工合作的方式,學習閱讀性文章,提高學習效率。

三、說教學過程

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低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所以教學過程中緊緊圍繞這一要求進行設計。

(一)、猜謎語,導入課文。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動物王國的成員可真多呀,昨天我們認識了身形旁大的鯨魚,現在老師想帶你們再去認識一種體形嬌小的小動物,它一般生活在樹上,喜歡吃杏仁、榛子等,而且能把自己的尾巴當作帆來使用,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動物嗎?(學生自由發言)看來同學們都很厲害哦,這樣都難不倒你們,那好吧,現在我們就請同學們來給我們展示一下,你們所講的小動物,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學生介紹後隨機出示多媒體展示松鼠圖片)。

【設計說明】運用猜謎的方法導入課文,既增加課堂的知識性又增強趣味性。藉助松鼠的圖片,給讓學生對松鼠有了具體可感的認識,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學生展示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二)合作探究

1、快速默讀課文,圈點出生字生詞,討論相互正音識字。

設計說明:通過學生快速默讀的方式,自主學習,能夠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或是藉助工具書,理解詞語的意思。

問題一:本文共有幾段,分別介紹了什麼?

目的:理清文章脈絡,體會說明文的條理性

問題二:請你以"我知道了松鼠是……的動物"的句式說話。(師生共同歸納出松鼠的一些特徵,板書)

設計說明:通過說話的形式使學生對松鼠的特徵有了一定的瞭解,同時訓練了學生對重要信息的篩選、歸納能力。

說課稿 篇4

一次函數是國中階段研究的第一個函數,它的研究方法具有一般性和代表性,爲後面的二次函數、反比例函數的學習都奠定了基礎。以下是一次函數說課稿,歡迎閱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版八年級上冊第七章第三節《一次函數》第1課時,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分析、教學過程分析和設計說明等幾個環節對本節課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常量和變量及函數的基本概念的基礎上學習的,學好一次函數的概念將爲接下來學習一次函數的圖象和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有利於以後學習反比例函數和二次函數,所以學好本節內容至關重要。

2、教學目標分析

根據新課程標準,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目標:理解正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的概念,會根據數量關係求正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的解析式。

過程和方法目標:經歷一次函數、正比例函數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

情感和態度目標:運用函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一些複雜問題,使學生體會到了數學的使用價值,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學重難點

本節教學重點是一次函數、正比例函數的概念和解析式,由於例2的問題情境比較複雜,學生缺乏這方面的經驗,是本節教學的難點。

二、教法學法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具備一定的歸納總結和表達能力,所以本節課採用創設情境,歸納總結和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成爲學習的主體,同時教師引導性講解也是不可缺少的教學手段。根據教材的特點,爲了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採用了現代教學技術----多媒體和實物投影。

三、教學過程分析

本節教學過程分爲:創設情境,引入新課→歸納總結,得出概念→運用概念體驗成功→梳理概括,歸納小結→佈置作業,鞏固提高。

爲了引入新課,我創設了以下四個問題情境,請學生列出函數關係式:

(1)梨子的單價爲6元/千克,買t千克梨子需m元錢,則m與t的函數關係式爲 m=6t .

(2)小明站在廣場中心,記向東爲正,若他以2千米/時的速度向正西方向行走x小時,則他離開廣場中心的距離y與x之間的函數關係式爲 y=-2x .

(3)小芳的儲蓄罐裏原來有3元錢,現在她打算每天存入儲蓄罐2元錢,則x天后小芳的儲蓄罐裏有y元錢,那麼y與x之間的函數關係式爲 y=2x+3 .

(4)游泳池裏原有水936立方米,現以每小時312立方米的速度將水放出,設放水時間爲t時,游泳池內的存水量爲Q立方米,則Q關於是t的函數關係式爲 Q=936-312t .

然後請學生觀察這些函數,它們有哪些共同特徵?

m=6t;y=-2x;y=2x+3;Q=936-312t

學生們各抒己見,最後由教師引導學生得出:它們中含自變量的代數式都是整式,並且自變量的次數都是一次。

然後再問:你們能否用一條一般式來表示它們的共同特點?學生可能用兩條一般式來表示:y=ax與y=bx+c(因爲這節課我已上過)。教師對兩條都進行肯定,同時追問;這兩條能否選擇一條呢?經過討論,最後確定式子y=kx+b爲能代表共同特徵的解析式,我們稱之爲一次函數,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次函數。

這樣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通過比較函數解析式的具體特徵,引出一次函數,提出了課題,讓學生感受到一次函數存在於生活中,與我們並不陌生,增強了學生學好本節課的信心,同時也爲一次函數概念的落實打下基礎。

提出課題後,教師說明:一般地,函數y=kx+b就叫做一次函數。然後問學生:作爲一次函數的解析式y=kx+b,在y、k、x、b中,哪些是常量,哪些是變量?哪一個是自變量?哪個是自變量的函數?很明顯, x、y是變量,其中自變量是x,y是x的函數,k、b是常量。那麼對於一般的一次函數,自變量x的取值範圍是什麼?k、b能取任何值嗎?很明顯,x可取全體實數,k、b都是常數,但k≠0,因爲如果k=0,那麼kx=0,就不是一次函數了,所以一次函數的一般式後面應添上k、b都是常數,且k≠0,這裏的k叫做比例係數。那麼b可以等於0嗎?當然可以,b=0就是引例中前2條式子的一般式,由此可知,當b=0時,函數就成了y=kx,,它是特殊的一次函數,我們稱之爲正比例函數,其中的常數k也叫做比例係數。

由於一次函數和正比例函數的概念是本節課的重點,所以得出概念後,教師還應對概念進行強調:一次函數的一次指的是自變量x的指數是1次;比例係數k不能爲0,但既可取正數,也可取負數;b可以爲任何實數,當它取0時爲正比例函數,也可以這樣說:所有形如y=kx+b(k≠0)的函數都是一次函數,反過來,所有的一次函數都可以寫成y=kx+b的形式。同理,所有形如y=kx(k≠0)的式子都是正比例函數,反過來,所有的正比例函數都可以寫成y=kx形式。

爲了及時鞏固概念,教師以快速搶答的形式讓學生完成書上做一做:

做一做:下列函數中,哪些是一次函數,哪些是正比例函數?係數k和常數項b的值各是多少?

①c=2πr;②y=x+200;③t=;④y=2(3-x);⑤s=x(50-x)

做完此題教師應強調:①中π爲常數,所以比例係數爲2π;④、⑤應先化,簡,鞏固了一次函數的概念,此時出示例1,學生就顯得比較輕鬆。

例1:求出下列各題中x與y之間的關係式,並判斷y是否爲x的一次函數,是否爲正比例函數?

①某農場種植玉米,每平方米種玉米6株,玉米株數y與種植面積x(m2)之間的關係。

②正方形周長x與面積y之間的關係。

③假定某種儲蓄的月利率是0.16%,存入1000元本金後,本息和y(元)與所存月數x之間的關係。

例1應由學生口答,教師板書,判斷是否屬於一次函數應嚴格按照概念中的一般式,通過本例還讓學生弄清楚了正比例函數都是一次函數,而一次函數不一定都是正比例函數。同時也體會到了根據題中的數量關係可直接列出一次函數解析式。如果班裏學生比較優秀,也可請大家模仿例1自己編一個例子,寫出函數關係式,並判斷寫出的函數關係式屬於哪種類型。這種編寫具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對於學生的一點點閃光點都要予以肯定。

接着教師出示練習1:已知正比例函數y=kx,當x=-2時,y=6,求這個正比例函數的解析式。

此題是書上課內練習改編過來的,書上的原題是求比例係數k,但我認爲求函數解析式層次更高一些,同時爲下節課的待定係數法打下基礎。

此題可以這樣分析:要想求這個正比例函數解析式,必須求出k的值,只要把一組x、y的值代入y=kx,得到一條以k爲未知數的一元一次方程,即可求出k的值,然後就可寫出解析式,建議教師板書過程,如果班裏學生比較優秀,教師也可提到:如何求y=kx+b的解析式呢?同理可得只要求出k、b的值就可以了,k、b是兩個未知數,只要兩組x、y的值代入,聯立二元一次方程組即可求出k、b的值,然後就可寫出解析式,具體的操作下節課再學。

以上設計使學生明白瞭如何求一次函數解析式及判斷某條函數關係式是否爲一次函數的方法,但大家都知道,學習了新知識,就是爲了解決實際問題。

由於例2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裏面的問題情景比較複雜,學生一下子難以適應,於是我對例2進行這樣處理:

先請同學們看屏幕:教師用多媒體出示一份國家20xx年1月1日起實施的有關個人所得稅的有關規定的材料,同時還附上一份稅率表。

然後問學生:哪位同學知道什麼叫全月應納稅所得額,如果有學生講出來更好,如果沒人講出來,教師自己介紹:應納稅所得額是指月工資中,扣除國家規定的免稅部分1600元后的剩餘部分。

爲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說:你想知道我們班數學老師和科學老師每月應繳個人所得稅多少嗎?老師們的隱私同學們是最想知道的,於是急着解決問題。

我班數學教師的工資爲每月2400元,科學老師的工資爲每月2600元,問他倆每月應繳個人所得稅多少元?

相信學生很快就有答案(因爲這節課我上過),並且方法幾乎一致,都是用直接列算式的方法。教師對學生們的結果表示肯定,接着問:如果要計算10個工資均在2100元—3600元之間的教師每月應繳的個人所得稅呢?還用直接列算式的方法嗎?如果工資均在10000元以上呢?

經過思考、討論,發現工資額越大,計算應繳個人所得稅的累計越麻煩,於是討論有沒有一種比較簡單方法,如果有類似於計算公式的,把工資額直接代入就可求出的,那該多好啊!

此時教師出示例2:按國家20xx年1月1日起實施的有關個人所得稅的.規定,全月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500元的稅率爲5%,超過500元至20xx元部分的稅率爲10%.

(1)設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爲x元,且500

(2)小明的媽媽的工資爲每月3400元,小聰媽媽的工資爲每月3600元,問她倆每月應繳個人所得稅多少元?

有了剛纔的鋪墊,學生對此題有了深入的理解,就不再害怕了,教師可先由學生回答,再自己補充。可以這樣分析:由於500

此題的設計使學生體會到了運用函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性,但某些愛動腦筋的同學可能會問:雖然運用函數可以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但方程也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數學模型,它們有什麼區別嗎?怎樣區別?拿到一道題怎麼會想到用函數來解決,簡單地說,如果沒有特殊說明,能用方程解決的問題就用方程來解決,不能用方程來解決的問題就馬上想到用函數來解決。但如何建立函數模型,具體的方法我們下節課再學習。

本例的設計使學生既瞭解了國家的政策法規,又學會了用函數來解決實際問題,通過計算老師們的應繳個人所得稅,讓學生初步體會了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再假設要求多數人的所得稅,激發了學生探求好方法的慾望,使學生體會到了函數的作用。

爲了使學生學有所用,就來完成書上課內練習2.

最後在教師提問的基礎上,讓學生對本節內容進行歸納總結。

本節課的作業是分層佈置:A組、B組、C組分別由班裏的三個不同層次的同學完成。

四、設計說明

本節課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歸納總結得出一次函數的概念,同時利用一次函數解決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整節課沒有大量的練習爲基礎,而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爲指導思想,以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爲目標,以概念講解爲載體,以展開思維分析爲主線,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充分調動一切因素,讓學生在和諧,愉悅的氛圍中獲取知識,掌握方法!整個教學既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發揮了教師的指導作用。

說課稿 篇5

一、教學分析

本課是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一課教學內容是按照“討論怎樣養蠶——觀察蠶卵——觀察蟻蠶”的思路編寫的。本課是本單元的起始課,讓學生通過觀察蟻蠶和蠶卵知道蠶卵能孵出幼蟲,剛出殼的小蠶叫蟻蠶。本課教學設計瞭如下活動:一、討論關於養蠶我們知道什麼?有什麼問題。二、觀察蠶卵和蟻蠶,初步領略生命的偉大。

二、學情分析

本課授課對象是四年級的學生,他們對於養蠶熱情高,他們活潑好動,對於新的知識有着比較強的求知慾,對於科學現象也非常感興趣。這一年齡段的學生思維處於感性認識階段,所以能結合養蠶的實際讓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本課教學準備運用瑞博形式授課,四年級學生計算機水平還處於初級階段,所以教師設計的瑞博課中穿插一些學生樂於接受的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教學目標

根據我對教材和學情的理解,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科學概念):瞭解蠶的一生,知道如何養蠶,掌握科學的記錄方法,培養學生堅持寫觀察日記的習慣。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和體驗觀察蠶的一生的過程,觀察和描述蠶生長髮育中的一般現象,能掌握正確的養蠶方法。

(2)嘗試體驗瑞博授課的特殊形式,運用瑞博課的優勢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輔助學習。

(3)能提出有關養蠶的問題,用語言描述蠶的一生。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初步領略生命的神奇與偉大

(2)關注生命、親近生命、珍愛生命

(3)體會資源共享的快樂,提高合作意識,培養與他人合作的良好習慣。形成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虛心向別人學習的科學態度。(6)通過了解×的用途,體會科學技術給人們帶來的好處。

四、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我確立的三維目標,考慮到學生現有的認知結構和心裏特徵,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確定爲:

教學重點:認識蠶的一生,知道如何養蠶,學寫觀察日記。

教學難點:瞭解蠶的生長髮育過程,知道如何養蠶,並堅持記錄

五、說教法和學法

①我認爲國小科學是一門啓蒙課,教學的重點就是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這其實也是一項很重要的任務,需要我們的老師不斷的探究與實踐。而且我們教給學生的只是畢竟是有限的,只有教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才能使他們終身受益。

因此,針對瑞博課的獨特的優勢,我積極貫徹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原則,力求將學生的知識、能力、興趣等因素融爲一體,並結合本科的特點,我主要採用教師講授學生自主學習,共同討論交流等方法,成分運動瑞博課的特殊教學,使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建構新知。至於學法,與教法相適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國小生對生命有着天生的研究興趣,於是我採用了展示交流中學?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探討?中獲得體驗。在整個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我只作適當的點撥,着重從內容、方法方面作歸納總結,使以學生爲主體,以探究爲核心?的理念得到真正的體現。

②1、教法應根據不同教學內容而不斷變化。針對瑞博課的特點,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我採用的是講述法。而學習蠶的一生時,老師和學生共同準備的資料讓全體學生共享,以學生爲主體,通過學生自己控制計算機,生生、師生交流討論,建構蠶一生的相關知識。

2、低年級的學生愛玩,愛表演,因此本課,以活動爲主線,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獲取知識。自主、互助、合作地學習知識,既體現了自主學習的成效,又實現了生生互動的交流與展示,學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老師的手腳也得到了解放。

說課稿 篇6

一、把握教材,目標定位

(一)教材

《11減幾》是西師版國小數學第一冊第四單元的內容。它是學習退位減法的開始,是在掌握了不退位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學習20以內其它退位減法的基礎,當然也爲今後學習100以內數的加減法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本節課內容的教學在學生認知的知識系中非常重要。

基於上述,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

(二)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理解11減幾的退位減法的思維過程,掌握11減幾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的計算。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培養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樣化的算法。

情惑目標:1、初步滲透“數學來源於生活”的思想,使學生感受數學的實際意義,從小培養用數學的意識。

2、使學生感受計算方法的多樣性,發展學生的個性。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學習興趣,使學生想學、樂學、會學。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正確地計算11減幾。

難點:通過探索11減幾的計算方法,進而初步感受退位減法的算法。

(四)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小棒11根、圓片11個。

(五)教學時間:1課時

二、選擇教法,突出主體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應聯繫現實生活,使學生從中獲得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通過教學實踐,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應用數學的意識。因此,在本節課中,我結合低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以直觀的教學手段,運用情境教學,適時讓學生動手操作,採取“引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三、教學流程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新課標》也指出:凡是富有成效的學習,必須對要學習的材料具有濃厚的興趣而且在學習活動中感到愉快。本節課通過創設系列童話情境,一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思維;二是初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體現了計算題與實際應用相融合,給學生以愉悅的情感體驗。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小朋友們,星期天呀,花貓cat和貓咪菲菲從美麗的五彩池裏釣回了好多金魚,並放在了一個魚缸裏。瞧!(出示課件),看着美麗的金魚在魚缸裏快樂的玩耍,它們高興極了。Cat說:“瞧,我釣的魚多!”菲菲搶着說:“不!是我釣的魚多!”它倆越爭越厲害,cat哥哥說:“這裏共有11條魚,我釣的是6條花金魚,你釣了幾條黑金魚?看看吧!”可是金魚遊得太快,菲菲眼都數花了,也沒有數出來。它無奈的說:“小朋友們,用你們的知識幫幫我吧!”

(創設生動的童話情境,使數學問題在富有童趣的兩隻小貓的爭論中自然提出,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引導交流,探索算法。

(1)獨立算法,合作探索。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算式:11-6=5,然後引導:你是怎麼計算出11-6的?能給菲菲講一講嗎?

每個人的想法可能不同,在小組內討論討論,並用小棒或圓片擺一擺,比一比,哪一組幫菲菲想的方法最多。

(聯繫情境問題的嘗試計算,使學生體會到計算是源於問題的解決而不是孤立存在的,這也是課程標準中“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新理念的體現。在這裏,給學生充分的探究時間,教師巡視,注意發現不同的解決方法,對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幫助)

(2)交流彙報算法

要求學生上臺彙報並展示自己算法的過程,學生彙報的算法可能有:

1、10-6=4,1+4=52、6+5=11,11-6=5

3、11-1=10,10-5=5

4、11分成10和1,1-6差6個,不夠減,10-5=5

(獨立探究與合作學習的方式相結合,使算法更豐富,更自由、更靈活,大大拓寬了學生的思路,同時使學生充分體會“合作”意義之所在。在這裏,對學生的每一種算法都給予充分的肯定,以體現算法多樣化的理念。)

(3)嘗試運用,多種擇優。

師導:菲菲從小朋友這裏得到了這麼多好方法,解決了cat哥哥的問題,高興極了。它靈機一動,決定考cat哥哥:“有11條金魚,我釣了5條黑的,有本事算一算你釣了幾條花金魚?”誰知cat哥哥馬上計算出11-5=6。

11減幾——說課講稿,標籤:一年級數學說課稿,國小數學說課稿,

小朋友猜猜,它用哪種方法算的這麼快呢!

學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結:小朋友們用以上幾種方法都能得到正確答案,計算時你們要向cat學習,在衆多的方法中,選用一種自己喜歡的方法算。

(嘗試練習在生動的情境中自然進行,不僅鞏固了多種算法,同時同時學生有意識的對算法進行對比和選擇)

(三)鞏固練習,深化提高

(1)練習與交流

師:小朋友們都知道,菲菲想考考cat哥哥的目的沒達到,心裏有點不平,拉着cat就來到了河邊,瞧!(出示課件)

菲菲說:“我知道剛纔你早就數好了是6條花金魚,那不算,有本事重來!這河裏有8只鴨子,岸上有3只,你能寫出一個加法兩道減法算式嗎?(注意還要算出答案)哈哈……這回總答不出來了吧!”

cat說:“這麼簡單的小問題,不如考考我們的小朋友們吧,另忘了,我們還要去買禮物,今天可是小猴的生日!小朋友們,敢接受挑戰嗎?

讓學生先自己解決,然後小組交流,怎麼列算式,怎麼算以?

全班反饋,同時板書:3+8=1111-8=311-3=8

(2)自主練習

充分表揚小朋友們後又繼續引入:小朋友們真棒,比菲菲可聰明多了,那誰你們能和cat一樣回答得又快又正確嗎?(出示課件)噢?河裏發生了什麼?(又有一隻鴨子從水裏上岸了)

那誰能用最快的速度又說出一個加法兩個減法算式及答覆?

(在此環節中,練習鞏固層次分明,在看圖列式說算法中,使學生逐步從多樣化的算法中充分體驗並選擇適合自己的算法。並且還能使他們充分感受加減法之間的關係和明確體驗想加算減的計算方法的優越性。)

(3)遊戲,找規律,並提示課題。

師導:小朋友們,花貓cat和貓咪菲菲禮物買得怎麼樣了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出示課件)

喲!買了這麼漂亮的一個大禮盒,想不想知道里面裝的是啥?

那得先解開禮盒上的密碼11-()=()

1、學生自己思考。

2、彙報。

11-2=911-3=811-4=7……11-9=2

3、比較每道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提示課題。

讓學生觀察比較引導說出都是11減幾的計算,從而提示課題,並板書:11減幾。

4、讓學生在觀察中感知相互之間的聯繫,體會用相鄰的算式可以推算出得數。

(在此,我設計了一個開放性的練習,拓展學生思維,激發其創新意識。在明確算法後,讓學生解開禮物盒上的密碼11-()=(),有多種填法,目的是給學生提供廣闊的思考空間,營造一個展示才華的機會,並從中發現11減幾算式中的規律,從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有序性。)

(四)引導學生進行總結

師:貓咪菲菲他們拿着漂亮的禮物去爲小猴過生日了,我們這節課也快結束了,小朋友們,你們有什麼收穫?(儘量放手讓學生自己進行總結,充分相信他們,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師出示:12-()=(),你能用今天所學的方法來解決嗎?老師相信你一定能行!下節課,我們再一起交流,把你們的想法告訴花貓cat和貓咪菲菲他們,好嗎?

(五)板書設計

11減幾

設計意圖:本次說課以最大程度參與爲原則,我通過圍繞花貓cat和貓咪菲菲創設系列情境,情境教學正是依據兒童的心理特徵、認知規律,從生動、直觀的形象思維入手逐步引導,體驗新知。教學模式以簡明生動,親和力、感染力極強的兒童語言激發學習興趣,採用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探究的方法,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到學習中,使學生過程成爲學生髮現知識和學會學習的過程,真正的使學習變得輕鬆快樂起來。

說課稿 篇7

一、教材簡析

《兩隻鳥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是圍繞“保護大自然”這一專題進行編排的。《兩隻鳥蛋》是一首兒童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小朋友從取下鳥蛋到送還鳥蛋的過程。在這首小詩裏,我們能看到孩子在媽媽的啓發下,幼小的心靈裏萌生出對生命的珍愛,對小鳥的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

二、教學目標

在教學這一課時,我根據新課標對一年級閱讀課的要求,針對一年級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讀“蛋、取”等12個生字,學寫“連、唱”兩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引導學生從“媽媽”的語言,“我”的神情動作中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

情感目標: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有愛鳥的意識和情感。

教學的重點:識字寫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通過對“焦急、捧、彷彿”和“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等重點詞句的理解,培養學生愛鳥的意識和情感。

三、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好奇心強,雖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理解、比較、想象的能力,但仍還處於形象思維爲主的階段。只有在興趣濃厚的狀態下,他們纔會有積極地學習熱情和強烈的表現期待。由於當前的認知水平,其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的相對狹小,對於詩歌中重點詞句的理解能力還遠遠不夠,自然也就成爲本節課教學的一大難點。

四、說教法: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是激勵、喚醒和鼓舞。《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本課,我結合多媒體課件,採用情境教學法、語言描述法、質疑引探法、以讀代講法。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合理的引進適當的激勵和評價機制,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潛能。

五、說學法:

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重視學法指導,是改革課堂教學,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需要,更是讓學生終身受益的需要。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擬將引導學生採用趣味識字法、情感朗讀法、自主探究法進行學習,不刻意追求知識的傳授,而重在學生感悟。

六、說教學流程: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閱讀教學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因此,我以學生爲中心,以學生自主活動爲基礎,重誦讀,重感悟,重探究,重創新。整個教學,我準備從以下六個大的環節進行: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對於一年級的孩子,快樂的音樂和直觀的圖片能很好的刺激他們的聽覺和視覺感觀。所以上課伊始,我採用關於小鳥的兒歌律動和圖片展示的方式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場視覺和聽覺的雙重盛宴,把他們帶進鳥類的天堂,讓他們由衷地讚美這些鳥兒,萌生對鳥兒的喜愛,激起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期待。然後,質疑引題:同學們,你們知道鳥媽媽是怎樣把這些美麗的小鳥帶到世界上來的嗎?引導學生說出鳥兒是由鳥蛋慢慢孵化出來的,從而自然而然的引出課題——《兩隻鳥蛋》(適時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教學生字“蛋”)。

(二)初識文本,整體感知。

由於課前我們未能與孩子們見面,也不能知曉他們對課文的熟悉程度,所以先由教師範讀課文,帶領學生初次走進文本,整體感知全文。

1、教師範讀課文,學生邊聽邊完成:(1)標出課文一共有幾小節;(2)思考:這兩隻鳥蛋怎麼了呀?

2、學生彙報交流。

(三)多種途徑,趣味識字。

識字是低年級的一個教學重點,枯燥乏味的識字教學往往也是孩子們最不喜歡的。根據現階段孩子的學習特點,在識字教學時,我採用帶拼音識字、去掉拼音識字、歸類識字、認讀詞語四個層次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層層推進,運用多種途徑進行趣味識字。經過這樣反覆的訓練之後,學生不僅能夠熟練的認讀這些生字,而且對識字方法的掌握也更加熟練,識字能力也在逐漸增強。

(四)精讀課文,體會情感。

有了識字的基礎,學生再讀文本就會順暢得多。教學時我以讀代講、讀中感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引起學生的朗讀興趣。並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獨特感受,鼓勵學生讀後發表自己的看法,把課文讀得有滋有味。我設計了這樣的過渡語:淘氣的詞語寶寶和大家捉迷藏,藏到了課文裏,你們還能認出這些它們嗎?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吧。

1、師:通過讀課文,你們知道鳥蛋是什麼樣子的嗎?(小小的、涼涼的)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呀?(適時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鳥蛋什麼樣的”這個問題並不難解決,爲使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小節,引導他們把自己當文中的“我”去感受那小小的、涼涼、好玩的鳥蛋,使他們能自然地流露出對鳥蛋的喜愛之情。)

2、在語文課上,我們都希望學生學習知識、積累知識的過程是不留痕跡、潤物無聲的,所以在學生學習第一小節時,我給出了一幅美麗的圖畫,上面有紅紅的蘋果、紫紫的葡萄、黃黃的梨子等,讓學生練習說話,達到積累詞語、運用詞語的目的。爲拓展學生的思維,我還引導學生按這樣的形式說說我們身邊的事物,如“頭髮黑黑的”“尺子長長的”……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從而達到開發語文課堂資源,積累詞語的目的。

3、如果鳥蛋拿在你的手心,你的心裏會怎麼想?(“真好玩”)。誰能把這種感覺讀出來,進而指導朗讀。

4、在學生讀好第一小節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這樣過渡:“那麼好玩的鳥蛋,“我”真是喜歡的不得了,可是媽媽看見了卻說……?引導學生說出媽媽的話:“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鳥媽媽這會兒一定焦急不安!”這個時候,便適時向學生質疑:焦急不安是什麼意思呀?並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想象媽媽找不到孩子時的那種心理,深刻地理解的“焦急不安”。

4、鳥媽媽爲什麼會因爲兩個鳥蛋,而焦急不安呢?你們知道鳥蛋是怎樣在鳥媽媽的呵護下變成小鳥的呢?適時播放課件,配以簡單的旁白,讓學生感受生命的曼妙,理解

“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如果你是鳥媽媽,你的寶寶不見了,你會怎樣?”指導學生體會鳥媽媽的焦急不安,並指導朗讀。

5、讓學生換位思考“如果你是那個小男孩,現在你打算怎麼做?”引出下文,課件出示。並讓學生通過自讀之後進行表演,來體會第三小節的重點詞:“小心地捧着”、“連忙”、“輕輕地”,並說說你爲什麼這樣做?一個問題貫穿整個小節,引出每一個重點詞,讓學生真真正正的換位思考,理解文本。同時通過朗讀、表演,體會男孩是如何送還鳥蛋的。

6、課文最後一小節,是最難理解的一節。“我彷彿聽見了鳥兒的歡唱”爲什麼是“彷彿”而不是“真的聽到了鳥兒的歡唱?”我首先與學生交流什麼是“彷彿”。學生會說“彷彿就是好像。”於是我預設幾個句子:我彷彿聽見臺下有同學在唱歌。換句話說“我好像聽見有同學在唱歌。”老師並沒有真的聽見,只是在猜測,好像是,卻不一定是。先幫助學生理解何爲“彷彿”。現在的小男孩,他的手中捧的是什麼?他送還的是什麼?學生會說“是鳥蛋”。鳥蛋現在是小鳥嗎?所以它現在會“歡唱”嗎?但兩隻鳥蛋以後會變成兩隻小鳥,等它變成了小鳥,我們也就會聽到它的歡唱了。這樣突破了第一個難點。“把目光投向了高遠的藍天”時,小男孩看到的是什麼?請你閉上眼睛聽老師來讀。在我範讀時,我會同時將課件中插入許多飛翔的小鳥,並伴有鳥兒的鳴叫聲,以給學生創設情境。孩子們你們聽到了什麼?睜開眼睛你們看到了什麼?只要我們都去保護鳥類,我們將會在這片藍天上看到更多更美的鳥兒。通過情境創設,理解解決第二個難點。

7、讀後提問:你喜歡課文中的“我”嗎?爲什麼?(知錯就改,愛護小動物)讓學生再次與文本對話,感受男孩對小鳥的關愛。

(五)拓展延伸,挖掘主題

1、師:小朋友們,現在,因爲種種原因有很多可愛的鳥兒都已經瀕臨滅絕了,適時配圖簡作情感鋪墊,激起學生的婉惜,讓學生感覺到保護鳥類的任務刻不容緩。如果我們的生活中沒有了鳥兒,將會怎樣呢?繼而激發學生愛護鳥類、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2、提出保護大自然的重要,與學生髮起倡議,保護鳥類,保護植物,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齊讀課文,向鳥兒表達我們的決心。(配樂朗讀)

3、師小結:從今天開始,就讓我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保護我們身邊的每一隻小鳥,去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大自然吧。現在就讓我們懷着對那些已經離開的鳥兒的懷念,試着背一下本課好嗎?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在讀、背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語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語文素養

六、指導寫字,總結昇華。

1、師:同學們,你們真棒,不僅理解了這首小詩,而且還讀得這麼棒,老師相信接下來的寫字也一定難不倒你們嗎?

2、學習生字“連、唱”

(1)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並說說用什麼方法識記生字。

(2)師範寫,生書空。

3、總結全文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一位愛惜小鳥、珍惜生命的小男孩,譚老師希望我們每個同學都能像小男孩一樣和動物們交上朋友吧!

七、板書設計:

9、兩隻鳥蛋

“我”

取——————送

鳥媽媽

焦急不安————歡唱

整個教學中,我始終以“發展與創新”爲指導思想,以《語文課程標準》爲依據,充分體現“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但願在我的引領下,孩子們能夠收穫知識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