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說課稿>

槐鄉五月說課稿

說課稿 閱讀(5.85K)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槐鄉五月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槐鄉五月說課稿

《槐鄉五月》是蘇教版國小語文第六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作者以優美形象的語言,生動描繪了“槐鄉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是槐鄉孩子的季節”,表達了作者對美麗迷人的槐鄉五月,對勤勞能幹、熱情好客、淳樸可愛的槐鄉孩子的喜愛。文章寫花又寫人,花與人交織在一起,使“花美人更美”的主題自然的生髮開去。課文的語言如詩般動人,對稱句式的錯落有致,描寫抒情的水乳交融,使全文呈現出較強的節奏感和濃濃的意境美,爲豐富學生的語言積澱提供了很好的語言材料。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對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要求是:“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爲了實現新課程的要求,根據這篇文章的特色以及三年級學生已經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的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品味優美詞句,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感受槐鄉五月槐花的香和美,感受槐鄉孩子的快樂。

4、在朗讀中積累好詞佳句,培養語感。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槐花的方法。

第一課時中,孩子們在練習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的過程中,已經對槐鄉的“香”和“美”有了初步感知。第二課時中,我將重點放在指導學生品詞析句,感受槐鄉五月的香和美,感受槐鄉孩子的快樂,從而使學生獲得獨特的情感體驗,享受審美樂趣。品味優美詞句的同時,引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槐花的方法,並通過作業佈置讓學生將學習的方法學以致用。從而,落實重點,突破難點。

在教學中,結合教材及教學對象的特點,我在教學中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圖文結合

現在的孩子很少有見過槐花的,即使見過也沒有仔細觀察過槐花,所以對一它的千姿百態、潔白如玉、香氣撲鼻學生沒有直觀感受和體驗。在教學中,我充分挖掘資源,將槐花的美呈現在學生眼前,使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課文中描繪的意境,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使學生與文本對話成爲可能。

2、朗讀感悟

在教學設計中,我重視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表達學生對文本的感悟與理解,學生在讀中感知體驗,在讀中浸染薰陶,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積累內化。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依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鼓勵學生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充分激發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引導學生採用讀一讀、畫一畫、想一想、說一說、寫一寫的方法,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課堂教學是實現教學目標,使學生獲得發展的主陣地。爲此,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意在通過檢查課文中有特色的ABB式、AABB式、兒化音等詞語,是對第一課時學習的檢測。並通過“五月的槐鄉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這一問題爲新舊知識之間搭建起一座橋樑。

二、走進槐鄉,感受花之香。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第二課時學習中,讓學生邊讀邊畫出作者描寫自己走進槐鄉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的句子,讀一讀,用心體會體會,這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在這個品讀的`過程中讓學生靜下心來,沉浸其中,動腦想一想,動筆畫一畫、動口讀一讀,多種感官的參與,使學生透過文字,沐浴花香,感受花美。

接下來,交流自己看到的。第一處,結合“山山窪窪、坡坡崗崗、一片白茫茫”等詞語讓學生體會槐花的多與白;第二處,描寫槐花形態的句子除了讓學生感受到美之外,重在讓學生學習作者通過多角度的觀察和豐富的想象所傳達出的文字之美,意境之美。學習語言是爲了運用語言,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來描寫槐花就成了這一段中的一個語言訓練點。學生缺少對槐花形象的直觀體驗,於是我在這兒安排了一個“賞槐花”的環節,通過美麗的圖畫讓那些或遠或近的槐花一幅幅呈現在學生眼前,既讓學生感到花之美,形之多,又降低了說話練習的難度。接下來,再讓學生藉助朗讀表達自己的感受。最後熟讀成誦,豐富語言積累。第三處,交流聽到的,通過“嗡嗡嗡……”和“啪啪啪……”體會到小蜜蜂和孩子們的快樂。最後一處,抓住三個描寫香的詞語和一個“浸”字讓學生體會槐香醉人。學生就在自主探究、合作分享的過程中,積極地捕捉語文信息,體驗自主閱讀帶來的喜悅。

最後通過教師的小結讓學生感受這一段作者的觀察方法,讓學生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同時爲今後的寫作打下基礎。

三、走近孩子,體會人之樂

通過以上教學活動,學生的知覺、情感被調動起來了,這時,與學生輕鬆談話:“走進槐鄉,你從哪裏感受到了孩子們的快樂?”然後請同學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學生很容易地就找出了描寫槐鄉孩子熱情好客的語句,再通過演一演的方式,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地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並在表演的過程中,內化語言,感受形象。

而課文的第三小節則描寫了槐花給孩子所帶來的快樂,在這一段的教學中,從圖畫引入,感受孩子們的快樂,然後抓住小姑娘的一個“飄”字體會她們的輕鬆愉悅,小小子的一個“塞”字體會他們的大大咧咧,進而通過朗讀讀出孩子們的快樂!

學生讀完之後,我隨之讓孩子們完成填空練習。這一練習有效考查出學生對“五月,是孩子的季節”這一教學難點的理解是比較透徹的。

四、小結課文,感受情之深。

就這樣,在學生思維火花不斷碰撞的過程中,理解課文最後一段也就水到渠成了。最後一段又是對全文的總結,“引讀”既從整體上再一次回顧了課文,與作者的情感水乳交融,又豐富了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

五、佈置作業,習得文之法。

“語文課程課程是學生學習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多讀多寫,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體會、運用語文的規律。”所以這節課的作業時讓學生課後認真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花草,學習課文第一段的觀察方法寫一段話。學生由讀到寫,把習得的方法加以運用。

板書是一節課的靈魂,是一節課的生命線。因此,這節課的板書突出三個字“美”“香”“樂”。該板書力求讓學生抓住課文的內容主線,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清晰直觀,簡單明瞭。

各位老師,這節課我本着以“學生的發展爲本”的理念進行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注意通過激勵、點撥、引導學生讀中悟情,讀中思考,讓學生用心靈去體會語言的節奏和韻律,感受生活的美,同時讓學生在這節課習得寫作方法,很好的落實語言文字的運用,讓學生在這節課有所得,有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