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說課稿>

【精華】一年級數學說課稿4篇

說課稿 閱讀(1.59W)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數學說課稿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華】一年級數學說課稿4篇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分類》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五單元的內容,它是在學生較少的相關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能從根據事物的非本質的、表面的特徵把事物進行分類,發展到根據事物的功用進行分類,最後能夠根據客觀事物抽象、本質的特徵進行分類的能力,促進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教材是以文具店的情境圖導入,但我認爲一年級小朋友年齡小,很少具有去文具店購買文具的相關生活經驗,所以對於文具店這一情境並不熟悉,脫離了學生生活實際,不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進行發現學習、探究學習的興趣。

於是,我根據小朋友非常喜歡跟大人逛超市的心理,讓學生跟隨老師的鏡頭一起逛本地的大型超市——同心超市,創設情境導入,並在這個情境主線的貫穿之下,開展由淺入深的分類操作活動,由觀察、討論方法,到能夠按照單一標準分類,最後發現物品能夠按不同標準進行分類,活動中力求遵循知識的發展規律和學生的認知主動性,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之中,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中學會分類,掌握分類方法,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與概括能力。

基於以上的設計思路,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認知目標:讓學生通過操作實物或實物圖片,能夠選擇不同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掌握分類方法;

2、能力目標:通過各種形式的分類擺放物品,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感受分類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本課教學的重點就在於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難點在於學生能選擇不同的標準對物體進分類。

二、說教法、學法一年級學生年齡小,經驗少,但樂於接受新鮮事物,思維活躍,因此本節課在教、學法上突出了以下特點:

1、聯繫實際,從生活中學

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充滿着數學。本節課我注重把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繫起來,爲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認識和生活經驗,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爲實施創新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2、參與合作,在交流中學

交流與合作是知識經濟時代社會發展的需要。本節課我注重讓學生通過小組的合作操作與討論交流來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培養他們團結協作的優良品質。

三、說教學過程本節課我主要設計了三個教學程序:情境導入——探索新知——實踐應用

(一)情境導入,初步感知分數。

課前談話:“小朋友們平時都喜歡做什麼呀?”小手舉個不停,“去公園”,“看動畫片”、“逛超市”……一個個稚嫩的回答從孩子們口中急切地蹦出來。

“老師也喜歡逛超市,今天老師邀請你們一起去逛超市,好嗎?”接着播放同心超市的錄象畫面,本來坐得很端正的孩子一下子興奮起來,他們興高采烈地觀看着,交流着,我微笑地看着他們,享受他們體驗、交流的快樂。

觀看完後,我提出問題:“你看到了什麼?洗潔淨是怎麼擺放的?這樣擺放你覺得怎麼樣?”孩子們紛紛把自己看到的及感受到的和大家進行交流。最後我揭示課題:要想把物品擺放整齊,方便找尋,就要把它們分類擺放,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怎樣把物品分類。

(二)探索新知,探究分類方法

1、在剛纔的討論交流中體驗到生活中需要分類,教師適時出示課件。

(一個房間裏到處凌亂不堪的物品,有衣服、文具、杯子、玩具等)

教師簡單介紹課件內容,讓學生認識到房間的物品需要進行分類整理,從而激發他們主動學習的興趣。

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後,派代表上展示臺操作課件,進行分類整理。隨着學生的操作,房間裏各類凌亂的物品都回到了各自的位置。

緊接着教師提出疑問:“你對這樣的整理結果滿意嗎?”馬上有眼尖的學生髮現衣物混在一起,還可以進行細分,上衣與褲子應該分開擺放。

2、實驗操作。(細分)

(1)教師出示準備好的五組物品:鉛筆、玩具、茶杯、衣服、鞋子的圖片,讓學生進行實物的第一次分類。小組討論熱烈進行着,學生與同伴們交流着,操作着,對同一類物品進行第一次試分類。

分好後請每個小組派代表上投影臺展示自己組整理分類的結果以及分類的`方法,請其他小組的同學互相評價。

師:你覺得他們組分的怎麼樣,爲什麼?

(2)師:桌面上的物品經過小朋友們靈巧的雙手整理,既美觀又便於我們尋找,真不錯!請大家再想一想,你們手上的東西除了可以像現在這樣分,還可以怎麼分呢?

請學生以小組爲單位討論交流,並動手開始進行第二次不同標準的分類。

在討論中,每組學生多找到了好幾種不同標準的分類方法,討論越來越熱烈,教室氣氛十分活躍,孩子們都爲自己能不斷有心得發現而興高采烈,興奮不己。

接下來,教師還是請小組派代表上展示臺彙報方法,並相互評價。學生們在小組互評中得到啓發,又對物品進行重新分類,大大激發了學生不斷探索、積極主動學習,探究的興趣。最後教師進行鼓勵性、總結性評介。

3、教師小結:看,剛纔又髒又亂的房間現在變的多整潔多美觀啊!主人回來一定會感謝你的,爲自己感到驕傲吧!希望你們以後可不要像房間主人一樣,要做一個愛乾淨、會整理的能幹的好孩子哦!

(三)實踐應用,延伸知識

師:同心超市的果蔬專櫃裏又進了一批新鮮蔬菜和水果,想請小朋友們幫忙擺放,好嗎?

展示模擬貨架,每個小組分發一袋蔬菜、水果圖片,請學生以組爲單位把手中的圖片進行分類擺放,貼到對應的貨架裏,最後同學間互相評價,活動結束。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2

各位評委: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十幾減九),這是蘇教版第(二)冊第(一)單元20以內退位減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建立在學生已經(認識20以內的數,掌握10以內加、減法以及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礎上,教材通過(小猴賣桃、小兔買桃的童話情景引入13-9,再讓學生自己思考,探究算法,並引導交流,體會不同的算法,意在讓學生在比較中選擇喜歡的算法),這部分內容是20以內退位減的起始課,是學習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的重要基礎知識,能爲後繼教材的學習做好遷移準備。此外教材的例題與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例題相對應,都是從學生感興趣的現實情境中提出問題,並通過列式計算解決問題,這樣把解決簡單實際問題和計算結合起來,使計算成爲解決問題的需要,既有利於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引起學生進一步學習和探索的慾望;又有利於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是學生感受數學在現實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本課時最重要的一點是重視讓學生經歷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提倡算法多樣化,並逐步引導學生優化算法,十幾減九的計算出現了四種算法:數數法、破十法、平十法、想加算減法,在“想想做做”中,明確提出了“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體現了尊重學生的個性。

所以根據學生的學習心理、認知規律,結合教材編排的特點與要求,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制訂如下的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1、知識目標:讓學生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提出並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理解計算十幾減9的方法,並能正確計算十幾減9;2、能力目標:讓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探究、思考的意識和能力,體會算法多樣化,發展創新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3、情感目標: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加強交流,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樹立合作交流的意識。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計算十幾減9的方法,正確計算十幾減9。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理解十幾減9的算法。

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思維特點,我準備採用以下一些教法引導學生學習:

①教學中,我將通過生活情境的創設,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引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動機,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究。

②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並與同伴交流,親身經歷數學問題的提出和解決的過程。

③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求知慾,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通過靈活多樣的練習,鞏固方法,提高技能。

④聯繫生活實際解決身邊的問題,讓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體驗數學的價值,促進學生的發展。

接下來,我詳細說一說這節課的教學過程:

在導入新課之前,我設計了相應的複習鋪墊,如:9加幾的進位加、十幾的組成、9的分與合等,旨在幫助學生對已有知識的回憶,同時對下面十幾減9的不同算法起推波助瀾的效果。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課件出示猴子賣桃、小兔買桃的故事。引導學生觀察並說說畫面:(1)1盒桃再加3個桃,一共有幾個桃?(2)小兔買了9個桃,猴子還剩幾個桃?怎樣計算?算式怎樣列?教師根據學生口答板書算式:13-9。這一環節的設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常見的“買桃”一事,創設了一個問題情境,讓學生憑着日常生活中買東西的'經驗,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產生學習數學的願望和興趣。

第二環節:活動探究,獲取新知。

教師用一句話引導:讓我們也來當一回售貨員,從13個桃裏拿出9個,可以怎麼拿?學生獨立動手操作。這一環節是每個學生有較明確的操作目的,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儘量讓每位學生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在自己的實踐活動中發現13-9的計算方法,逐步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獨立思考的能力。然後進行組內交流,學生邊操作邊說出從13個桃中減去9個桃的操作過程。最後進行全班交流,根據交流情況,相機用課件演示拿桃的過程,並出示相應的計算過程。學生可能出現書上的4種想法:第一種,從13個桃中一個一個減,減9次;第二種,先從10個桃中減去9個,再和其他3個桃合起來,這時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說說這種算法是把13分成幾和幾,先算什麼,再算什麼;第三種,先減去盒子外的3個桃,再減去盒內的6個桃,這樣共減去了9個桃,教師引導學生說說這種算法是把9分成幾和幾,先算什麼,再算什麼;第四種,13個桃分成9個桃和4個桃,所以13減去9等於4。在學生表述時,教師要充分肯定學生的想法,不要讓學生感覺到四種算法有何優劣之分,而是引導學生對算法進行比較,找適合自己的並努力學好。以上環節的教學,讓學生充分討論、交流、動手操作,把各自的生活經驗轉化爲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揮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第三環節:聯繫實際,深化應用。

完成“想想做做”第1-3題:第一題,學生動手去畫去圈,有困難的學生還可以擺擺小棒,着重讓學生說出思考過程,並正確計算,不強求統一方法;第二題,先讓學生說說括線圖各部分表示的內容,在引導列式計算,並說算法;第三題,要求學生用喜歡的方法去計算,其實也就是學生最熟悉的方法。這個環節,雖然學生用各自的方法計算,但教師要了解哪種方法最受學生歡迎,對全班學生的思維水平做整體上的評估。這一教學環節,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促進理論同實踐的結合。同時,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穫

第四環節:鞏固提高,總結髮散

完成“想想做做”第4、5題:第四題做成口算卡片,反覆練習;第五題學生獨立完成後,引導學生觀察比較(豎排)發現算式的排列及得數排列的規律,使學生在理解算法的基礎上幫助學生記憶。這一環節緊扣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設計多種形式的數學練習,爲學生提供創造、發展思維的空間。最後學生總結所學內容,談感想及收穫,教師全課總結。並延伸內容:如果小兔買的是8個桃,那麼還剩幾個?這一環節有助於學生知識的鞏固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

綜上所述,本課中,我重在從情境、探索、交流三方面,讓學生思考、實踐,理解十幾減9的算法,正確進行十幾減9的計算,體驗到自主學習成功的快樂。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3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冀教版國小新課程《數學》一年級上冊中的"6以內的合成"。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學和學法分析、教學過程、課堂小結四個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國小一年級上冊第28—29頁

本節課圍繞的4、5、6的組成設計了三個操作活動。活動一,4的組成。教材提出了拿出2個藍色花片和2個紅色花片,合起來有幾個花片的問題,引導學生動手操作。目的使學生在操作中理解合起來的含義,體驗合的方法,並通過擺出的花片學習2和2組成4。活動二,5的組成。教材提出了拿出兩種顏色的花片,使它們合起來是5個的活動要求。這個活動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學生會有不同的做法。在學生操作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本課的重點和難點5的組成式。並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歸納出1和4,2和3這兩個組成式。活動三:6的組成。在學生學會了5的組式的基礎上,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和總結歸納出6的組成式。

根據課標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本節課我確定以下的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交流、歸納4—6各數的組成式的過程。

2、理解和體會合的方法,學會6以內數的組成,培養初步的觀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逐步發展合作學習的意識,願意表達自己個性化的做法,初步形成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和興趣。

根據新課程標準和對教材充分理解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和難: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動手操作,體會合與分的方法,掌握2—6的組成。

教學難點:理解分與合的方法,瞭解6以內數的組成。

二、學情分析

(一)注重直觀演示、操作,探索簡單的規律,發掘學生的潛能。

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是以形象思維爲主,直接經驗是思維表象形成的基礎,學生學習所需要的直接經驗主要來源於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和學具的演示、觀察、動手操作等教學實踐。因此,教學中我藉助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藉助實物:圓片爲教具,爲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讓學生在眼看、手動、腦想、口說中溝通多種感官的信息,在合作探索中抽象知識,體會分與合的思想。

(二)精心創設情境、遊戲,激發興趣

國小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愛活動,學習興趣是支持、推動他們投入學習的巨大內動力。因此,我努力創設多種情境,鼓勵學生手、口、腦並用,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去解決問題,又通過不同形式的遊戲活動,藉助多媒體課件,強烈刺激學生的感官,學生保持熱情、高漲的情緒,從而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變"苦學"爲"樂學"。

爲了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精心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三、教學過程。

一、炫我兩分鐘

1、說出10以內數的順序。

2、猜數:一個數比3大比10小,它可能是幾?

3、用我們學過的數字說一句話。

二、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1、談話:同學們,剛纔這幾位同學說的好嗎?我們給他們鼓鼓掌!(學生熱烈鼓掌)

同學們在鼓掌時是怎麼拍手的,誰來示範一下?

誰來示範一次,要求越慢越好!大家也照樣子慢慢地做幾次拍手動作,好嗎?(集體模仿)

2、現在誰來說一說我們鼓掌時是怎麼拍手的嗎?

生:把分開的兩個手合在一起

說得真好!看來只有把分開的兩手合在一起才能拍響。(板書課題:合)。

在數學王國裏呀,也經常用到合的知識,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數的合成。

[說明:通過鼓掌,使學生理解合與分的意義。

三、動手操作,自主探索

(一)學生動手操作合的過程,學習4的合成。

拿出2個藍色圓片和2個紅色圓片,合起來有幾個圓片?

(1)放手讓學生活動,教師適當引導。

(2)全班反饋,交流擺的結果。

使學生知道兩種顏色的圓片擺的先後不一樣,結果相同。

教師講解:2合2合起來是4,並寫出表達式。

結合學生的表達,板書22

(3)把兩種顏色的圓片分出來。

(4)下面同桌合作,每人拿出一種顏色的圓片,使他們合起來是4個。

(5)交流拿的方法,總結讓學生知道,無論哪的是哪種顏色的圓片他們的順序如何,都是1和3合起來是4個。誰還可以說出幾和幾合成4?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2、同學們們真了不起,自己學會了4的幾種不同合成。

3、比較兩種分法

提問:觀察這兩種分法,同學們們有什麼發現?(分成的2個數交換了位置)教師小結:當我們找到一種分法後,可以交換兩個數的位置,即可得到另一種分法。

(二)探索5、6的合成。

1、師:同學們們很聰明,一會兒就將4的合成學會了。下面拿出兩種不同顏色的圓片,使他們合起來是5。

(1)學生自主操作。(通過擺兩種顏色的圓片,探究5的合成)

(2)讓4人合作交流得出的.結論。

(3)小組長歸納彙報探索結果。

老師根據學生的反饋板書:

(4)去掉圓片的顏色,使學生歸納幾和幾合成5。

(5)選擇好的方法記5的組成。

2、拿出兩種顏色的圓片,使他們合起來是6個。(方法如5的合成)

[說明:在探究新知階段,通過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口交流,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新知,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與探索精神。注重培養學生的猜想意識,讓學生的思考力逐步生長。通過擺圓片、“手勢法”的練習,學生能有序的記憶。]

四、遊戲活動,運用鞏固

1、“輕鬆入門”:看圖填空。

(1)學生自己完成填空。(2)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並說出2、3的合成。

(1)先擺一擺,再看一看2可以分成幾和幾?3可以分成幾和幾?(2)完成書上練習。

(3)請學生說出2和3的分與合。

2、“快樂學習”:填一填

3、“小試牛刀”:看圖畫一畫

4、數學遊戲:教師說遊戲規則,同桌之間經行。

國小生的學習大多以無意識注意和形象思維爲主,他們好奇、好勝,注意的穩定性和持久性較差,因此在這一環節,以遊戲鞏固,可以再次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五、課堂小結,深化認識

1、這節課你學習了什麼內容?(完整揭示課題:6以內數的合成)

2、回家把6以內各數的合成說給爸爸、媽媽聽一聽。

師:今天同學們玩得高興又學到了知識,老師也爲你們感到高興,老師還有一個小小的要求,請你們把今天學的和做的遊戲回家與爸爸、媽媽一起玩一玩,好不好!這節課就上到這裏,小朋友再見!

(簡單的課堂小結,讓學生的學習成就感再次得到滿足;教師對課後的要求,巧妙地將學習活動由課內延伸到課外,由書本延伸到生活。)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本課教學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一年級下學期第四單元的教學內容(課本34—35頁)讀數和寫數在學生掌握100以內數數及數的組成的基礎了進行的,讀數和寫數是綜合應用本單元所學概念的過程。每讀、寫一個數,都要應用數的組成、數位意義來進行,它又是後面要學的數的大小比較,及100以內數的計算的重要基礎,教材通過具體事物的數量——說出數的組成——在計數器上用算珠表示——數的`讀、寫這樣一個過程來掌握100以內數的讀寫,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二、說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慾望。

2、能正確地讀、寫出100以內的各數是本課的重點。

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法和學法

本課時的教法和學法打算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1、通過直觀教學和動手操作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學時,教師藉助教具、實物等的演示和學生親自動手操作、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增強感性認識。

2、揮教師主導作用和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從一年級起就要學會注意觀察、記憶、思維、想像、操作等學習方法。因此,教師教的過程要與學生學的過程統一起來,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讀數、寫數的活動。

四、說教學程序

①、鋪墊

1、複習數位順序表。

2、口答:

1個十和4個一組成()。

20是()十組成的。

6個一和1個十組成()。

()個十和()個一組成19。

15讀作

(),八寫作(),20讀作(),十九寫作()。

②、創設情景

課件演示:甲、乙兩位學生爭論:在計數器上撥了13要用幾顆珠子?(甲13顆,乙4顆),學生獨立思考誰說有理?並說明理由。

指名回答:生:甲說得對,這時我讓學生在計數器上操作,通過操作學生找準了答案,接着讓學生撥20要幾顆珠子。

引導得出:個位上的一顆珠子表示1個一。

十位上的一顆珠子表示1個十。

③、講授新課

1、教學例4。

(1)出示計數器。通過計數器加深認識數的讀、寫。教師指名回答:計數器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2)教師出示2捆鉛筆和4枝鉛筆。提問:這裏共有幾枝鉛筆?24枝是幾個十和幾個一?學生回答後教師接着問:計數器上應該怎樣表示呢?教師要啓發學生說出2捆鉛筆表示2個十,在十位上撥2個珠子;4枝鉛筆表示4個一,在個位上撥4個珠子。

教師強調:寫數時,要先寫十位,再寫個位,十位上是幾就在十位上寫幾,個位上是幾就在個位上寫幾,這個數寫作“24”。讀數時,先讀十位上的數,再讀個位上的數,十位上是幾就讀幾;個位上是幾就讀幾,這個數讀作“二十四”。

2、教學例5。

(1)出示計數器。

讓學生分別讀出和寫出計數器上各數。

(2)出示計數器: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第一個圖,並讓學生討論:爲什麼這樣寫?學生彙報討論結果後,教師小結:十位上是幾就寫幾,個位上一個也沒有就用“0”佔位,寫作“40”,讀作“四十”。

第二個圖和第三個圖讓學生嘗試,並互相交流。教師提問個別學生:“這個數是幾位數,最高位是什麼位?”集體訂正。

3、教學例6。

(1)出示10捆小棒與計數器。

提問:這裏有幾捆小棒?每捆小棒有幾根?幾個十?10個十是多少?一百應該怎樣寫?

(2)讓學生討論:怎樣在計數器上表示?

引導學生說出:先在百位上寫“1”十位上和個位上一個也沒有用“0”佔位,這個數寫作“100”,讀作“一百”。教師提問個別學生:“這個數是幾位數,最高位是什麼位?”

4、小結:

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讀數和寫數,都從高位起。按數位順序寫,個位或十位一個也沒有就寫“0”佔位。

④、鞏固練習

1、看圖寫數。

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個別提問,集體訂正。

2、撥一撥。

894172643528

教師說數,學生撥數,再讀一讀。

3、做一做。

35讀作(),九十九寫作(),

96讀作(),五十四寫作(),

77讀作(),八十九寫作()。

⑤、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讀、寫100以內的數。誰願意來說說怎樣讀、寫100以內的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