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說課稿>

【熱門】三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三篇

說課稿 閱讀(7.4K)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三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三篇

三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 篇1

一、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簡單的平面圖形,初步認識了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基本特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以後進一步學習其它空間與圖形的基礎。所以要落實好這部分的教學任務,使學生在快樂、自主的學習中得到一定層次的提高。

教材首先出示了一幅校園場景圖,圖上有許多關於“空間與圖形”的信息。目的是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豐富他們對圖形特別是對四邊形的感性認識,並從整體上感知自己生活中的幾何圖形。

接下來教材安排了兩個例題,例1是藉助塗顏色活動,讓學生從衆多的圖形中區分四邊形,並感悟到四邊形有四條直的邊和四個角的特點。例2讓學生對各種四邊形進行分類,對不同的四邊形各自的特徵有所瞭解,特別是加深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知道: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它們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教材通過找一找、塗一塗、分一分等一系列活動,加深學生對四邊形的瞭解。我覺得教材這樣的安排遵循了兒童學習數學的規律,選擇活動化的方式呈現是符合中低段兒童的心理特點的。

教學目標

依據《課標》的要求,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確定本節課所要達到的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A 讓學生直觀感知四邊形,能區分和辨認四邊形,掌握四邊形的特點,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B 通過找一找、塗一塗、分一分等活動,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創設情景,導入新課;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動手操作活動,理解和掌握四邊形的特點,並對不同的四邊形進行分類;通過課堂練習,鞏固四邊形的知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主題圖和生活中的事物進入課堂,增強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和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四邊形的特徵。

教學難點:通過對四邊形的分類,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二 、說教法

根據中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維形式的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特點,本節課的教學我將運用直觀的教具,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將情景教學法、實驗操作法、直觀演示法等有機地貫穿於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引導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

三 、說學法

達爾文曾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論的知識。”這充分說明了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的學習爲主,通過師生交流、合作探究、生生交流等活動,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機會,指導學生運用:動手操作的方法、小組合作的方法、觀察比較的方法來學習知識,努力做到教法、學法的最優組合,使全體學生都能主動參與探究新知識的過程。

四 、說教學程序

一 情景導入、揭示課題

1、 同學們,你們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嗎?你喜歡哪項運動?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營造了積極向上的學習氣氛,並對學生進行熱愛運動,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思想教育。】

2、出示主題圖,這是什麼地方?你看到了什麼?

3、仔細觀察,看看操場上有你認識的圖形嗎?(學生自由暢言)

4、同學們,這些圖形有很多不同之處,我們可不可以給它們分類呢(學生通過觀察,很快就得出圓是沒有角的圖形,三角形是三個角、三條邊的圖形,而其它的是有四個角、四條邊的圖形。)那我們可不可以給第三類圖形取一個統一的名字呢?(生回答:四邊形)。於是分類的結果是:

第一類:圓

第二類:三角形

第三類:四邊形

5、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二 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1:認識四邊形

1、找一找,塗一塗:讓學生在課文35頁中找出四邊形並塗上顏色。 學生塗完後,說說理由。

2、小組討論:你發現四邊形有什麼特點?

學生彙報,教師根據回答板書:

四條直的邊

四邊形

四個角

3、鞏固運用:在教室裏找四邊形。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不僅是爲了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更是爲了通過聯繫實際,進一步感知四邊形的特徵。】

(二)教學例2:給四邊形分類

1、動手實踐:讓學生拿出學具盒,給四邊形分類。

2、小組合作:給找出的四邊形進行分類。(在分類過程中,如果學生感到困難,可溫馨提示:用三角板量角,用尺子量邊。)

預計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有:

第一種:按有沒有四個直角的標準,把長方形、正方形分爲一類,把其它分爲一類。

第二種:按對邊相等的標準,把長方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邊形分爲一類,把其它分爲一類。

第三種:按四條邊有沒有相等的標準,把正方形、菱形分爲一類,把其它分爲一類。

提問:你們還有不同的分法嗎?你能說出你的理由嗎?對於學生的不同分法,只要合理,就給予肯定並表揚。

(三)小結:概括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提問:通過剛纔的分類,你覺得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學生通過分類,很容易觀察到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個直角;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同具體的實物結合起來,化抽象爲具體。教學中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培養了合作學習的意識,爲學生親身經歷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四)反饋練習、鞏固提高

1、基本練習:課文第36頁“做一做”的第1、2題。

2、開放提高:剪一刀,使長方形變成兩個完全一樣的四邊形。(這題我會讓學生上臺操作,預計可能出現:兩個長方形、兩個正方形、兩個梯形。)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把學到的知識進行及時的鞏固,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五 、總結收穫,反思提升

讓學生自由說: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知識?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由發表所感,從中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本節課的得失。】

六、 佈置作業,拓展延伸

1、練習九的第1題。

2、思考:將一個四邊形剪去一角,會變成什麼圖形?

【設計意圖:通過質疑引導學生知識延伸,激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多角度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七、 板書設計

四邊形

第一類:圓

第二類:三角形 四條直的邊

第三類:四邊形 四個角

三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 篇2

教學目的:

1、經歷非整十的兩位數除以一位數上的.個位是0的除法筆算方法的探索過程,掌握這種筆算方法。

2、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體會數學活動充滿着探索與創造,逐步樹立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筆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不夠商1用0佔位。

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針對本課內容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學會質疑。

二、自主探索,領悟算法。

1、動手操作,分組活動,彙報交流,教師演示分法。

2、列豎式計算。

3、討論商的個位上爲什麼要寫0。

4、驗算。

5、小結。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1、想想做做。

2、討論交流,集體訂正。

四、總結評價,點撥學法,全課小結。

五、作業佈置。

三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說教學內容

《交通與數學》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版)三年級上冊第52至53頁的內容。

2、說教學內容的作用、地位及意義

交通與數學”是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周長”的一節複習課,學生在本課之前已學習了乘除法計算的知識,理解了乘除法運算的意義,能夠根據問題選擇算法和正確計算乘除法。因此運用已學的乘除法、周長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本課重點。課題是“交通與數學”,在生活中交通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而旅遊是兒童經常經歷又比較感興趣的出行活動,以旅遊活動爲主線設計教學,可充分利用本課已有學習材料,又能設計開放的問題。因此,我充分地利用主題圖,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運用乘除法、周長的知識解決旅遊活動中出現的系列問題,發展數感和數學應用意識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精神和教材特點,結合三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我確定的這節課的教學目標爲以下三點:1. 能運用周長、乘除法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 結合具體情境,感受數學在交通中的應用,獲得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的經驗,發展數感。

3. 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掌握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訓練思維的靈活性和獨立性,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激發學習興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本課的重點:運用周長、乘除法知識計算生活中實際的問題是本課的重點

本課的難點:. “上樓梯”問題以及推測老師去的景點和估計時間是這一節課的難點,但難點的分佈和教材的內容都顯得分散、凌亂。

 三、說教法

爲了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上力求做到:

1、從學生身邊的生活入手拉近數學與生活的關係,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呈現豐富多彩的精美圖片,讓學生欣賞美麗動人的風光,爲學生創設和諧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自主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

2、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旅遊活動情景,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3、以學生爲本,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解決問題,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感悟到優化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體現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四、說學法

新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學法上力求做到:引導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提出相關的問題,並以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小組彙報等學習方式解決問題,感受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感悟到優化解決問題的方法,從中獲得廣泛的活動經驗,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增強數學的`應用意識,感受到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五、說教學程序

圍繞教學目標,本節課分四個環節進行教學。

第一環節:談話導入,同學們每天上學,幾點從家出發,路有多遠?

大家估計一下家離學校的距離,算一算你每天上學放學走多遠。

生口算或筆算求出答案,彙報並與小組的同學交流一下,互相瞭解。

這樣從學生身邊的生活入手拉近數學與生活的關係,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第二環節:活用資源、激發興趣、提出問題

同學們看圖“小東上學去”,你能提出什麼問題?和小組同學交流一下,看看誰能回答你的問題。

2. 生小組合作,提出並解決問題。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必要的指導。

把提問的權利還給學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然後由我提出:小東教室在六樓每上一層大約用12秒,1分時間內能從一層走到家嗎?這道題有的說能,有的說不能,爲什麼?展開討論

生1:一樓不用上,他實際就上了5層樓。

生2:比如說我家住在2樓,實際就上了一層樓梯。

生3:我忽略了一樓不用上樓梯。

師小結:同學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要結合生活中的實際情況,想一想,再解答。跟同桌說一說你家住在幾樓,你上了幾層樓梯。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但要從生活中抽象出數學認識,則有一定的困難。在這一步的教學中,我注意了讓學生通過彼此間的思想碰撞與交流,互相補充、提醒。這種生教生的方法,更易讓學生接受,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第三環節:創設情境、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1自選旅遊線路活動

1. 播放課件,介紹三大旅遊線路。通過自主選擇旅遊線路,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樂趣,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經歷做數學的活動。在活動中不斷尋找數學問題,並在其中滲透估算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鞏固乘除法計算。現在火車的時速是每時100千米,請你估計一下大約坐多長時間的火車?

推測老師所去的路線和估計坐火車多長時間是一個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學生可能利用除法有關知識進行推測和估計,如用,所花的錢除以三人來推測,所選路線的里程數除以火車時速進行估計。這樣可以開放學生的思維,提高思維水平,發展學生知識的遷移能力。

2選合適的路線去賓館

讓學生感受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讓學生感受到不能僅僅用眼睛觀察,還要動手操作,使學生們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掌握到一定的生活技能。這樣的教學設計,既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師生和生生之間形成良性的互動,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第四環節:反思交流小結:

看書質疑對於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疑問?學生在反思交流中感受到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