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說課稿>

《鴻門宴》說課稿

說課稿 閱讀(2.78W)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鴻門宴》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鴻門宴》說課稿

《鴻門宴》說課稿1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及該課所處的地位作用:

《鴻門宴》是高中語文教材第二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節選自《史記》。所選情節描寫的是劉邦、項羽在推翻秦王朝後,爲爭奪天下而進行的一場驚心動魄的政治鬥爭。鴻門宴是項羽在新豐鴻門設下的一個富有殺機的宴會,是劉、項之間政治矛盾由潛滋暗長到公開化的表現,是長達五年的楚漢相爭的序幕,名爲宴會,實則是一場激烈的政治鬥爭。作者以嫺熟的藝術技巧,生動地刻畫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描繪了衆多富有戲劇性的令人難忘的場面,情節波瀾起伏,扣人心絃。鴻門宴一文充分展示了劉、項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生動地對比了雙方的高下,並預示了勝負的必然結局。因此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如何通過本課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樹立學生學好文言文的信心和領悟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這是一個關鍵所在。

2、教學目標:

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對文言文學習的要求是: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能理解詞句含義,讀懂課文,學習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

根據課文特點,結合大綱要求,我確立瞭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

瞭解作家作品及相關史實,積累文言詞句知識,學習創造性閱讀。

(2)過程和方法目標:

利用人物個性化語言,分析人物性格,學習作者運用對照的方法和在矛盾鬥爭中描寫人物的方法,學習一分爲二地評論歷史人物,樹立正確的`讀史觀。

(3)情感和價值目標:

①感受司馬遷隱忍發憤的著書精神,從容應對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和挫折

②認識項羽悲劇的原因,吸取“驕兵必敗”的歷史教訓。

高一階段,學生文言知識體系尚待完善,對漢代歷史散文接觸不多。因此,教學中要進一步增加文言知識積累,並通過朗讀指導,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欣賞漢代歷史散文的能力,養成思辨的習慣。

據此,本課的教學重點爲:

①積累文言詞句知識。

②學習一分爲二地評判人物。

本課的教學難點爲:

學習創造性閱讀,進行創新思維訓練。

二、說教法

教學是一門藝術,應變是一種技術。根據該課的教材特點、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年齡階段及心理特徵,我採用以下方法進行教學。

1、學生誦讀,老師範讀,整體感知,築好文言基礎牆。

2、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打造學習共同體。

3、拓展延伸,啓迪心智,創設課堂訓練營。

三、說學法

1、紙上得來終覺淺,圈點、勾畫、批註法,學好文言基本功。

2、自主合作加探究,眼耳口腦手並用,破疑解難在其中。

四、說課時安排

《鴻門宴》篇幅較長,文言知識較豐富,文章內涵豐厚,因此我設計用三課時教學本文。

第一課時:瞭解作家作品,積累文言知識,感受作者隱忍發憤的著書精神,泛讀課文,要求讀懂。

第二課時的要點是:理清故事情節,概括人物形象,學習客觀地評論歷史人物,泛讀課文,要求讀熟。

第三課時的要點是:進一步梳理文言知識,精讀課文,要求讀透。

五、說教學過程

1、疑問導入,激發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爲了激發學生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營造課堂氣氛,我的開場白是這樣安排的:

秦王嬴政掃六合後,成爲統一中國的始皇帝,雄視天下,風光一世。一次秦始皇出巡時,車馬儀仗,威風八面,場面非常宏大。人們是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紛紛爭相跑來觀看。在這人羣中,有兩個人不約而同地發出了讚歎。一個說:“彼可取而代之!”(我可以取代他)。另一個說:“嗟夫!大丈夫當如此也!”(大丈夫就應該像這樣啊)。後來這兩個人都成了歷史中的風雲人物,他們就是劉邦和項羽。

提2、瞭解作者,知人論事

鑑於學生已在國中接觸了司馬遷作品,本課由學生先行總結,教者最後明確和深化,講析作者的生平、創作和人格特徵。在陳涉、吳廣起義和楚漢相爭圖片後,簡要介紹時代背景,創設課文學習情境。

3、整體感知,瞭解大意

(1)藉助《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結合文中課下注釋,通讀全文,把握大意。

(2)讓學生採用講故事的方法複述課文,並以六字短語形式來概括從開端至結局的情節,短語的主語一定要是文中出現的人物。這樣,時刻突出人物形象、情節進程和性格衝突。

《鴻門宴》說課稿2

一、說教材

《鴻門宴》選自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二單元的第六課。本文是一篇發人深省的古代記敘散文,在內容上,作者通過把巨大的歷史事件與豐富的細節描寫相結合的手法,從人物的性格、語言以及人物衝突等幾個方面,將劉邦雖貪財好色,但有勇有謀;和項羽雖氣拔蓋世,但有勇無謀的人物性格進行鮮明對比,揭示了項羽失敗和劉邦勝利的原因,發人深省,給後人以啓示。在語言上,作者在傳記文學著作上,具有獨創精神叛逆情感,所以他能自覺地靠攏人民向民間語言學習;受有明顯的影響。許多民間傳說與歌謠諺語,都成爲作者創作思想與創作語言的重要來源,構成作品的新鮮血液。使它的語言藝術,推進到中古時期散文文學的一個新的高峯:淺切、明白、活潑、樸實。

二、說學情

合理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本次課所面對的學生羣體具有以下特點:高中一年級的學生具有較強的概括和歸納的能力,抽象邏輯思維佔主導。本文是一首古代記敘散文,通過激烈的矛盾衝突展現劉邦、項羽、項伯、張良、樊噲等人的人物性格。但是學生對於評價人物還只存在片面的評價,不能夠一分爲二的`評價歷史人物,沒有科學的歷史觀,所以應多加引導。

三、說教學目標

從課程標準中“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出發,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作家、作品及相關史實,積累文言常識,學會辯證性地分析人物,評價人物。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角色扮演和人物對照的方式,體會鮮明的人物性格,樹立正確的讀史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司馬遷隱忍發憤的著書精神,從容面對人生道路上的各種困難;理解項羽失敗和劉邦勝利的原因,領悟性格決定命運的人生道理。

四、說教學重難點

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我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難點是:

教學重點:誦讀全文,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和特殊句式。

教學難點:學習司馬遷隱忍發憤的著書精神,從容面對人生道路上的各種困難;理解項羽失敗和劉邦勝利的原因,學會辯證性地評價歷史人物,領悟性格決定命運的人生道理。

五、說教學方法

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基於此,我將引導學生採用以下的教學法:談話法、多媒體教學法;朗誦法(集體朗誦、指定學生朗誦);討論法;教師導讀法;角色扮演法。

下面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爲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好的導入未成曲調先有情,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但使學生了解這節課所要學習的課題和內容,還要形成閱讀期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上課伊始,我會以談話法和藉助多媒體演示棋盤的圖片吸引學生興趣,並設疑:爲什麼貪財好色的劉邦在楚漢戰爭中最終取得勝利,而無論在兵力上還是人心上都略勝一籌的英勇善戰的項羽卻失敗了呢?通過這種導入方式,一方面可以拉近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另一方面可以將學生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帶着問題去理解文章。

(二)整體感知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法是語文教學的基本方法,也是培養學生閱讀語感的重要環節,因此在整體感知環節:

首先,我先會向學生介紹作者,作品及相關史實,從而對司馬遷先生和他的作品《史記》有着初步的瞭解,學習司馬遷先生雖在獄中受辱,但是卻意志堅定,飽受艱辛完成這部“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從而引導學生學會從容面對人生道路上的各種困難。

其次,我會檢查學生預習情況,解決生字詞,通讀並翻譯全文,理解文章大意。並設置問題:在鴻門宴這個故事中地點上有什麼改變?我將在學生回答問題基礎上總結得出:

①(第1、2段),交代鴻門宴的由來(宴前)。

②(第3、4段),寫鴻門宴上的鬥爭(宴中)。

③(第5、6、7段),述會後餘事,包括劉邦逃席,間道至軍;張良留謝,項王受璧而范增破鬥;劉邦誅殺曹無傷(宴後)。通過這樣的問題設置,引導學生對宴前、宴中和宴後的文章脈絡有着清晰明瞭把握,從而爲接下來的深入研讀環節,品析重點詞句和人物形象奠定了基礎。

(三)拓展延伸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所以我的拓展延伸環節設計爲:

請7名同學分別代表項王、項伯、劉邦、張良、樊噲、范增、項莊按照書中情節,分角色扮演。注意文章人物性格和語氣。

通過這樣的環節設置,引導學生通過角色扮演,更深入的體會多樣的人物性格,體會項羽失敗而劉邦勝利的原因。

(四)小結作業

語文教學沒有明確的終結點,而是引導學生從這個問題走向另一個問題。促使學生將學習延伸到課外,構建起大語文的學習觀。

所以小結環節:我將採取師生共同總結的方式回顧本堂課的內容,這樣既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能讓學生把握文章內容。

作業環節:課下蒐集有關詩人記敘描寫項羽的詩作,下節課進行分享。通過這樣的作業設置,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延伸到課外,引導學生學會辯證分析歷史人物。

《鴻門宴》說課稿3

一、說教材

(一)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語文必修5本書共有文言文單元5個,17篇文章。涉及了5個方面的文章類型:古代記敘散文、山水遊記散文、議論性散文、人物傳記和古代抒情散文。《鴻門宴》屬於古代記敘散文,也是學生進入高中所學習的第三篇文言文。

編者希望學生通過本文的學習,既可以領略古人的才華和品德,又可以欣賞和借鑑敘事的藝術;希望學生在反覆朗誦中體會古代敘事散文特有的簡潔美,在抓住關鍵詞語概括敘事脈絡中,提高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

(二)教材目標及確定依據

根據課程標準,圍繞“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標要求確立三維目標:

1、掌握司馬遷和《史記》的知識,瞭解故事發生的相關背景。

2、瞭解文言實詞活用(包括使動、意動)的一些規律,理解古漢語中句子成分省略的一些知識。

3、學習本文緊湊地安排故事情節、生動地刻畫人物的寫法。

4、感受作者隱忍發憤的著述精神,樹立正確的讀史觀,學習一分爲二地評論歷史人物。

(三)教學重難點及確定依據

高一階段,學生文言知識體系尚待完善,對魏晉歷史散文接觸不多。因此,教學中要進一步增加文言知識積累,並通過朗讀指導,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欣賞魏晉歷史散文的能力,養成思辨的習慣。

據此,本課的教學重點爲:

1、積累文言詞句知識。

2、學習一分爲二地評判人物。

二、說學法

(一)學情分析

剛入高中的學生,不少還延續國中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只滿足於盲目背誦,只顧掃清課本中的文字障礙,無法把課內學到的知識轉化爲能力,學了後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試前只是盲目做題,考試時全憑猜測,越是這樣越是缺乏興趣。針對這一現狀,我們着眼於文學與歷史相融合,或借文釋史,或者借史釋文,把語文與歷史兩科結合起來。本文就是着眼於學生的實際現狀,立足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歷史科的角度切人,以語文課本中所涉及的作品爲基礎,來說說如何幫助學生實現文史互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二)學法指導及選擇的依據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學會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視師生的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據此,我確定了以下學法及能力培養:

A、圈點、勾畫、批註的方法。

B、參照註解,動口動腦,培養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

C、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誦讀。

三、說教法

新課程觀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積極體驗。因此,教師要儘可能地爲學生提供共享資源,創設互動平臺,從而爲學生的終生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根據這一指導思想,我決定本文教學中主要採用三種方法,即:目標導學、自主合作、遷移創新。

“目標導學”即根據相應的學習內容設立學習目標,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如關於朗讀、積累的教學。

“自主合作”在本文教學中主要體現爲分組歸納和小組討論交流等。

“遷移創造”是將閱讀向更深更廣的方向發展,如讓學生創編課本劇《鴻門宴》等。

爲了提高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我設計運用錄音帶、多媒體等手段輔助教學,並印發課文翻譯等文字資料。

四、說教學過程

(一)翻譯理解部分。

我設計的是兩個環節。

一是讓學生粗讀原文,藉助工具書和書下注釋翻譯大意,重點完成三個內容:依據文脈推斷不懂的詞義,點出重點的實詞,框出通假字並歸納規律;

二是讓學生細讀原文,進一步落實字句的翻譯,主要完成兩個任務:實詞活用、特殊句式及其規律總結。兩個環節是由簡入難的過程。

本文雖然篇幅較長,但文字淺易,並且是典範的記傳性文體,因而對高一學生來說大部分內容比較易於理解和翻譯。對那些不易懂的字詞就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提供的語境、前後涉及的情節加以推測、判斷,以培養學生依據文脈推斷詞義的好方法。要求學生點出重點實詞、框出通假字,主要是爲幫助學生積累和掌握一些文言文中常見的一詞多義、異讀現象、古今異義和通假現象的詞語,並進一步得出規律,指導今後的文言文學習。

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在文言文翻譯中難度較大,也是本文教學的兩大難點。要求學生標出有活用現象的字和劃出句式特殊的句子,是基於兩點考慮:

1、積累一定數量的第一手例句;

2、引導學生加以分類,找出每類的相同特徵,並抽取出來形成規律性的東西,從而上升到理性認識,使學生能由學會一個到會學多個。

在翻譯過程中注重指導學生養成用符號法表示重點字句的好習慣,如點、框、圈、劃線等符號應約定一致,便於突出翻譯中的重點、難點及複習。

我的提示着重歸納了實詞“幸”“如”“舉”“謝”等,名詞活用、使動用法、賓語前置、被動句和省略句,全部採用表格的形式,可由學生填充相關內容,既是訓練又是歸納。

(二)分析人物部分。

分析人物是本文的一大重點。爲更好地使學生了解史傳文學在人物形象方面的突出成就,深入挖掘人物內心,準確把握人物性格,我設計了四個問題:

1、項羽是怎樣一步步地由主動走向被動的?劉邦又是怎樣一步步地由被動走向主動的?

2、項羽、劉邦各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

問題1是對內容的把握,可引發學生探究的心理。通過對比討論分析,學生會看到這是一個矛盾不斷轉化的過程,即沿着戰與不戰、殺與不殺、追與不追三組連貫的矛盾,項羽由主動轉向被動,劉邦由被動轉向主動。而其中根本原因則在於兩個人物的不同性格,由此導入問題2對項劉性格的'概括。這樣,問題1成爲問題2的鋪墊,並可以使學生感到人物性格是在矛盾中刻畫的,這也爲人物刻畫方法的總結埋下伏筆。

概括項羽性格時,學生可能對他“爲人不忍”的性格有不同認識,是“婦人之仁”還是“君子之度”?就這一點可以鼓勵學生進行爭論,挖掘出項羽性格的弱點,及其在這場鬥爭中埋下的禍根,從而幫助學生認識性格決定命運的道理,認清項羽的悲劇絕非偶然,可以說是性格悲劇。

我將這兩個問題結合在一起,用表格形式進行提示,由劉項雙方的轉化推出人物不同的性格,既有相應的概括,又形成鮮明的對比,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如果劉邦不去鴻門向項羽謝罪,會有怎樣的結局?如果項羽在鴻門宴上殺了劉邦,又會有怎樣的結局?

這是兩個假設性的問題,目的在於引起學生的想象和思考,推想可能的歷史,學生設想的結局可能是多樣的,只要能自圓其說合乎一定的邏輯就可以,不求答案一致。藉此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劉邦、項羽的不同性格可能造成的結局,進而啓迪學生多樣的思維,鍛鍊語言表達。

4、文中還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簡略說說他們的性格。

設置這道題目的有二:一是全面把握本文中的性格鮮明的人物的需要;二是突出四組人物的對比塑造,爲總結人物刻畫方法作伏筆。

(三)刻畫方法部分。

由於前一部分的鋪墊,學生會比較容易地歸納出在矛盾中和對比映襯中刻畫這兩條,而在國中學過的《孔乙己》等小說中刻畫方法也會使較多的學生聯想到個性化的語言和動作是使人物栩栩如生重要方法這一條,所以學生自己就可以很快歸納出來。

(四)課堂延伸部分

我引用列寧的比喻——有時歷史的發展就像一個人想要進入一大串房間中的一間,卻陰差陽錯地進入了另一個房間——對全文進行總結,給學生以更多的思考和借鑑。

作業佈置:

一聯繫情節背誦第三、四段;

二寫一篇讀後感,談談你從“鴻門宴”故事中得到的啓示。

板書設計。

最上方兩行分別橫寫標題“鴻門宴”和“司馬遷”。板書重心是項羽、劉邦的人物分析:上半部分左邊橫寫“項羽”,中間對應其主要性格“自矜功伐、爲人不忍”,右邊對應其形勢的轉化情況“主動”到“被動”;下半部分左邊橫寫“劉邦”,中間對應其主要性格“能屈能伸、狡詐果斷”,右邊對應“被動”到“主動”,各自用線相連,上下形成鮮明對比。這個板書設計可以突出本文人物傳記的特色和人物的鮮明性格及由此產生的形勢逆轉,是爲教學重點的突出服務的。

《鴻門宴》說課稿4

一、說教材

首先我將對教材進行簡要的分析,《鴻門宴》是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課本中的一篇精選課文,它選自司馬遷的《史記》。全文以劉邦赴鴻門宴請罪爲核心,連同赴宴之前與赴宴之後共分爲三個部分,以曹無傷告密、項羽決定進攻開始,以項羽受璧、曹無傷被誅結束,按項羽是否發動進攻、劉邦能否安然逃脫兩個問題逐層展開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形象生動鮮明,組織周密嚴謹,語言精練優美。

二、說學情

分析完教材之後,我將繼續分析學情。把握好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本次課程面向的是高中生,他們已經具備相當充足的知識儲備和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本文涉及的歷史人物,比如項羽、劉邦、張良等,在歷史上都十分著名,對於高中生而言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但文言文的學習對學生們來說,可能還是會有些困難。在教學中,老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對於歷史故事和歷史人物的濃厚興趣,引導學生自學課文。

三、說教學目標

基於教材和學情,我從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出發,設計了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分析項羽的`性格特徵,欣賞本文的寫人藝術。

【過程與方法】通過分析項羽的性格特徵,提高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對於歷史人物的興趣。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分析,我確定瞭如下教學重難點:

【重點】分析項羽的人物形象。

【難點】欣賞本文的寫人藝術。

五、說教法學法

爲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我採用品讀法、討論法、圈點勾畫法和情境教學法。

說完了以上內容,下面我將就我的教學過程進行一個具體的介紹與分析,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爲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首先是導入,一個好的導入往往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快速地進入課堂的學習。在導入環節中,我會給學生們播放電影《鴻門宴》的視頻片段,在活躍了課堂氛圍、激起學生學習興趣之後,順勢導入新課《鴻門宴》。

(二)整體感知

導入結束之後我將進入整體感知環節。整體感知是對課文的大致感受,在此環節中我會帶領學生們通讀全文,初步瞭解文章的基本內容,理清文章的脈絡。然後,讓學生們圍繞着文中的人物形象進行閱讀,爲接下來的深入研讀做準備。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是解決教學重難點的關鍵環節。在此環節中,首先我會讓學生默讀全文,勾畫出描寫項羽的句子,自主思考項羽的性格特徵。在學生思考時,我會給學生一定提示,即注意項羽的每一句話是在什麼情況下說出的,據此判斷項羽的性格。之後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與完善,得出政治上無知、自大輕敵、不善用人這三點。然後,我會用多媒體展示歷代名人對項羽的評價,讓學生更全面、理性地認識項羽。

接下來,我會繼續引導學生分析作者的寫人手法。首先我會讓學生自主思考作者在塑造項羽形象時,手法上有何高妙之處,之後給學生一定時間進行小組討論。最後小組彙報,老師點評、啓發、完善並總結。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讓學生聯繫自己看過的小說和電影,想一想矛盾衝突在刻畫人物形象上的好處,讓學生明確這種寫作手法的好處,且能夠自覺運用到以後的寫作中去。

(四)鞏固提高

在深入研讀結束之後,我將進入拓展延伸環節。在此環節中,我會安排學生們就“項羽最後爲何會失敗”進行一個辯論賽,藉此加深學生對項羽性格的理解,提高學生們的表達能力與思辨能力。

(五)小結作業

爲了鞏固課堂所學知識,我會結合學生的感受對本堂課所學的知識進行一個回顧與啓示,並佈置課下作業:結合分析項羽人物形象的方法,自主分析劉邦和樊噲的性格特徵。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因此我在板書上將項羽的人物性格進行了概括與展示,分別是政治上的無知、自大輕敵和不善用人。此板書力圖以簡明直觀的方式將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感謝各位評委老師的耐心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