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教學計劃>

【推薦】教學計劃模板集錦10篇

教學計劃 閱讀(1.45W)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此時此刻需要制定一個詳細的計劃了。想學習擬定計劃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計劃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推薦】教學計劃模板集錦10篇

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根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以及七年級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特制定本學期教學計劃。

二、學情分析

我在本學期擔任20xx級2班的語文教學工作,這個班共有學生50人。從總的情況來說,學生基礎不算好,差生較多,課堂上思維不夠活躍,發言不是很積極;閱讀方面普通簡單的文章基本能夠閱讀理解並加以記憶;文言文的知識掌握有待加強;作文內容蒼白、語言乾癟無力,缺乏文體的規範訓練。他們剛踏入國中,對國中生活還不熟悉,需要大力適應。

三、本學期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的單元佈局改變了以往按文體安排單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課程的不再強調語文的文體知識的要求,更加註重學生的人文體驗。以下是單元安排:

第一單元:人與自我之一:生命體驗

第二單元:人與自然之二:理想信念

第三單元:人與自然之一:自然美景

第四單元:人與自然之二:科學世界

第五單元:人與社會之一:家庭親情

第六單元:人與社會之二:想象世界

這本教材力圖構建語文綜合實踐體系。按人與自我(人類、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與社會(社區、羣體、家庭、民族、國家等)、人與自然(自然環境、生態等)三大板塊組織教材,每個板塊分若干單元(主題),每個單元包括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兩大部分。採用這種編排體系,注重教材的實踐性,自始至終把語文學習置於實踐活動之中;突出教材的綜合性,減少頭緒,突出重點,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整合在一起,語文基本功的培養與個性發展、人格養成整合在一起。

四、教學任務

新課程教材的教學目標,不再是教材的教學目標,而是學生的語文學習目標,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於學生的情感體驗。

1、掌握七年級(上)階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詞的音義,並學會運用。

2、學習本冊書上的課文的教學,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

3、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掌握常用的學習方法。

4、培養學生語文朗讀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爲培養學生語文語感打下基礎。抓實書寫,從書寫方式方法、書寫習慣的養成等方面指導和督促他們寫好每一個字。

5、大量閱讀課程標準要求的課外讀物,增加閱讀量。

6、指導學生理解課文中的'文章的主題含義和豐富的思想感情。

7、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語文學習中貫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五、教學措施

首先要注意教學目標的整合性。傳統的目標設計有重結論輕過程、重認知輕情感、重智能變化輕心理體驗。新課程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緯度的有機結合。

其次要注意教學內容的開放性。要使語文課由單一轉向綜合,由平面轉向立體,由封閉轉向開放,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濃厚興趣,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學方式的互動性。要實現由少民主、不平等、單向傳輸向師生的和諧、民主、平等、互動轉變。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學習的共同體。

第四要注意教學過程的活動性。儘可能把過去由自己包辦的講解、提問轉化設計成學生的多種活動,不僅讓學生讀一讀、寫一寫、說一說,而且讓他們畫一畫、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讓學生掌握知識,並融會貫通,爛熟於心。

第五注意教學手段的多樣性。應引進多種信息化教學手段,使學生從單一枯燥的學習中解脫出來,去領略課堂裏的精彩世界,要增強了語文課的吸引力,加速了學生盛知過程,促進了認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學組織形式的靈活性。要在課堂教學中想方設法組織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等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

第七注重教學評價的多元性。要改變以往一刀切的評價機制,實行全面的評價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教學就是要從一個個標點、一個個詞語、一個個句子開始構建或更新學生的言語世界,與此同時,構建或更新學生的人文世界。

六、具體教學進度計劃:

第一週起始課

在山的那邊

第二週走一步,再走一步

短文兩篇

第三週紫藤蘿瀑布

童趣

綜合性活動:這就是我

第四周綜合性活動:這就是我

理想

行道樹

第五週第一次真好

人生寓言

我的信念

第六週論語十則

綜合性活動:漫遊語文世界

第七週春

濟南的冬天

第八週夏感

秋天

古代詩歌四首

第九周古代詩歌四首

綜合性活動:感受自然

第十週綜合性活動:感受自然

期會考試

第十一週化石吟

看雲識天氣

綠色蟈蟈

第十二週月亮上的足跡

山市

第十三週風箏

散步

詩兩首

第十四周世說新語兩則

綜合性活動:我愛我家

第十五週綜合性活動:我愛我家

羚羊木雕

第十六週皇帝的新裝

詩兩首

第十七週女媧造人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第十八週元旦放假

第十九周寓言四則

綜合性活動:追尋人類的起源

第二十週期末複習

第二十一週期末考試

教學計劃 篇2

一、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

20以內的數和最基礎的加、減法口算,幾何形體、簡單的統計、認鐘錶等教學內容。

本冊教科書以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爲主線安排教學內容。在認識10以內的數之前,先安排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等內容的教學;

在10以內加、減法之前,先安排分與合的教學。通過數一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能表示物體的個數;

通過比長短、比高矮,比大孝比輕重,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比較;

通過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並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

通過認位置,讓學生認識簡單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體的位置是相對的;

通過分與合的教學,爲建立加、減法概念和正確進行加減法口算作準備。這裏所體現的比較思想、分類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後面學習數與運算、空間與圖形、統計等知識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書設置小單元,把各領域的內容交叉安排。這符合一年級兒童年齡、心理的特點,有利於各知識的相互作用,便於建構合理的認識結構。

二、班級情況簡析

一年級學生由於剛進校因此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少數同學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慾,所以教師要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要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20以內的數,並學會讀寫;

初步理解20以內數的組成,認識符號<、=、>的含義,會用符號或語言描述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結合具體的情境,初步瞭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

經歷探索一位數加法和相應減法的口算方法的過程,能熟練地口算一位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

初步學會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認識鐘面及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結合具體的情境認識上、下、前、後、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觀念。通過具體物體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認識這些形體相應的圖形,通過實踐活動體會這些形體的一些特徵,能正確識別這些形體。感受並會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大小和輕重。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易統計表,通過實踐初步學會簡單的.分類,經歷和體驗數據的收集和統計的過程,並完成相應的圖表。根據統計的數據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數學思想方面:

初步學會從數學思維的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如數出物體的個數,比較事物的多少,比較簡單的長短、大孝輕重等。在數的概念形成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如在認識20以內數時通過比較、排列發現這些數之間的聯繫,在學習“分與合”時發展學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認鐘錶”時進行比較、綜合和判斷等。能用“分”與“合”的思想進行初步的數學思考,能聯繫具體情境探索一位數加、減法,並經歷與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正確地、有條理地說明自己的算法;

對估計的過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釋。在探索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和物體之間位置關係的過程式中,發展空間觀念。感受簡單的收集、整理數據的過程,具有對簡單事物和簡單信息進行比較分類的意識,具有簡單的統計思想。

3、解決問題方面:

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並能應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方法解決問題;

能對簡單的幾何體進行簡單的分類,能聯繫情境描述一些物體的相對位置;

能在教師的組織下收集有效信息並進行分類、整理,用簡單的統計方法表示問題解決的結果等。體驗與同桌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與態度方面: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產生好奇心,有學習數學的熱情,有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能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1、會讀寫20以內的數

2、熟練地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

3、理解20以內各數的組成,初步領會“個位”和“十位”的含義。

4、20以內的退位減法。

五、滲透教育

1、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2、結合有關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集體、愛大自然的教育。

六、教學措施

1、教者要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勇於創新,堅持教學“六認真”。

2、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選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電教媒體。

3、不斷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4、對思維活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要拓寬知識面。

5、重視學困生的補課工作。

教學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以教育強市會議精神爲指導,在市教研室教研工作精神的指導下,以深化課堂改革爲目標,推進素質教育的有效實施,爲提升我校教研品位,提高我校教學質量,打造一支又紅又專的教師隊伍而奠定基礎。

二、工作目標

課程改革穩步、高效的推進;

學校教研管理具有科學性、校本性和可操作性;

教研常規工作有序有效;

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三、工作重點

1、切實加強教師自身研修,提高專業水平,增強大局意識、服務意識,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

2、加大校本教研力度,將新教材和新課標的學習、研究以及新教材在課堂教學中踐行後的反思、研討作爲校本研訓的重點來抓,從而提高教師駕馭新教材的能力。

3、加強實驗課題研究的實施管理,做好語文、數學結題工作,充分發揮教學科研的先導作用。

4、組織教師組織各級教學比武、學科競賽和論文撰寫活動,促進教師業務理論水平和教學實踐能力的提高。

5、改革評價制度要求,建立促進學校發展,教師提高,有利於新課程實施的評價體系。

6、堅持不懈地開展教研檢查、督導、總結評優工作。

7、組織六年級組教師迎接畢業考試。

四、具體措施

1、塑造行風形象,強化服務意識。

育人德爲先。

本期我們將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引導教師們理解和遵循爲人師表,愛崗敬業的從業準則,使教師們能以高尚的師德修養、淵博的知識,精湛的教學藝術,真正成爲先進文化的弘揚者和傳播者,成爲學生前進道路上的引路人。

2、抓實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訓,提高教師理論水平和教學實踐能力,讓教師走上名師成才之路。名校靠名師支撐,名師靠學校培訓。由此看來學校實現教、研、訓一體化是何等的重要,爲了學校有更好的發展前景,本期將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①積極組織教師參與各級部門組織的各項課改培訓活動,如,請專家來學校進行講座,或讓老師外出學習返校校後再進行彙報,可採用講座、上彙報課等形式。

②我們要分析研究目前本學科課堂教學的現狀,多渠道引導教師以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爲研究課題,以學術沙龍、課堂觀摩、主題研討、教學設計、案例分析等方式開展課堂教學研討,在對教師課堂教學行爲的觀察、分析與評價中去詮釋課改理念,真正實現理念與行爲的有效轉化。

認真組織校內隨堂聽課、示範課、外出觀摩課、比武課等活動,把對課改理論的學習、對高師課堂的點評與教師個人課堂教學行爲的反思有機結合起來,在觀摩、比較、分析、反思中實

現理念與行爲的有效轉化。

③組織教師結合教學實踐,撰寫教學反思、教學論文,用濃厚的學習研究氛圍感染、薰陶教師。

④加強對新課程的`教學研究和加大實施新課程的宣傳力度。具體做法是:

a集體備課每4周不少於1次,每次活動都要做到有中心發言人,有記錄人員,每次集體備課先由中心發言人鑽研教材,蒐集資料,精心設計教案,作中心發言,然後組內成員交流意見,設計自己的教學方案,在此基礎上分頭上課,再課後集中反思。通過集體研討,可形成一個集體教案,也可以形成幾個充滿個性的教案;

b切實繼續抓好“一課例三研討二反思”的校本教研活動,充分發揮個人、集體備課組、教科室的作用。“一課例三研討二反思”方法有二:一是“一課例多人上”,即集體備課――第一人上課――反思、研修――第二人上課――又反思、研修――第三人上課,直至滿意爲止,從中探討出一種最佳的教學模式在全校推介,真正達到教學資源共享的目的;二是“一課例一人上”,教導處、教科室組織全校教師對某一課例進行反覆研討、修改、匯聚集體智慧,從而打造出我校的“精品課”、“樣板課”,這樣以課堂教學爲載體的教學研究活動,

通過反覆觀看上課,親自參與反覆評課、研修,真正實現課堂教學研究羣體化,把教師引到教學改革的研究中來,讓每位教師由“教書匠”向“科研員”轉化。

c着實抓好課題實驗,以課題研究帶動課改。請實驗老師在課題負責人的指導下本期做好後期的結題工作,寫出可行性強,實用價值高的結題總結報告,爭取獲獎。

3、加強教研常規管理,確保教學質量的提高

①聽課:可採取互聽互評方式。學校舉行教研課、示範課、比武課每個教師必須參加聽課、評課,並作好聽、評課記錄。每期每個教師聽課不少於15節,教研人員不少於20節。

②上課:嚴禁教師上課無準備、無教案,克服課堂教學隨意性。避免教學上出現原則性、科學性、知識性錯誤。課堂教學要求目標明確,訓練題密度適中,並分層次進行,不拖堂。提倡教師做到課前溫習教案,課中調整,課後反思,平時要有一週以上的貯備課。我們將隨時抽查,推門聽課,及時瞭解教師的教、學生的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③繼續抓好語、數會考、期考的命題及試卷分析工作,尤其是六年級的迎考工作。我們將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彌補教學不足。教研組長每月認真及時地組織教師開展質量研討會,

④督促各教研組開展好組內研討課、以

及學科活動。

4、強調音樂、美術、體育和科學等學科的特色教育,繼續組建各種興趣小組。

①近幾年來,我校特色教育得到了上級部門、家長和社會的好評,本期更應上好體育、美術、音樂課,廣泛開展各種體育活動、書畫展覽、舞蹈、聲樂和器樂技藝表演,力爭在各級活動中再創佳績。

②歷年,自然、科學實驗教學開創了我校新局面。周彬、侯曉雲等老師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設施進行教學,培養了學生多動手、多觀察、多思維的良好習慣和基本技能,學生在自然操作實驗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受到了家長的好評,希望今年再接再厲。

5、鼓勵優秀青年教師與經驗豐富的教師發揮助人爲樂的精神,對身邊的老師進行“傳、幫、帶”,大家共同提高。

6、認真開展好推廣普通話周活動,在此期間,組織好中老年教師參加校級美文誦讀比賽,提高專業素質。

教學計劃 篇4

在新的學期裏本人將繼續擔任七年級5、6、7、8班的生物教學工作,爲了出色的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我必將認真地做好教學工作。特將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 指導思想

本學期將繼續深入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構建“雙思三環六步”課堂教學模式,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

“雙思”是指教師反思教學、學生反思學習;“三環”就是定向、內化、發展;“六步”分別是指:提供資源(入境生趣)、瞭解學情(自學生疑)、弄清疑難(學習釋疑)、點難撥疑(練習解難)、反思教學(反思學習)、引導實踐(遷移創新)。以《全日制義務教育中生物課程標準》爲依據,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爲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自成教育

本學期將繼續徹底貫徹落實七年級年級的“邁好青春第一步,自信---成功”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成爲對社會有用之才。七年級年級以自信成功爲主體,鼓勵學生邁好人生第一步;關注學生心靈花園的耕耘,喚醒學生內心的自尊與自信。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通過去年上一學期年的學習,學生學習的熱情較高,對生物這門課比較有興趣,但也存在着許多問題:

(1)班與班差別比較大,班內兩極分化嚴重。

(2)每個班的人數太多,有時候老師無法估計到所有學生。

(3)優秀率不很突出,一部分同學成績不太理想。

針對以上問題,我要對學生加以鼓勵和引導,爭取在上一個新臺階。這些學生大部分都來自農村,基礎高低參差不齊,有的基礎較牢,成績較好,有的則較差。當然也有個別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爲習慣。教師爭取要做好每一個學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們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髮展進步。

四、教材分析:

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材(濟南版)——《生物學》(七年級下冊)。該教材針對國中生的特點,設置了許多個學生活動,同時還有課外讀及小資料對學生的知識面的拓展起積極作用,同時活動又利於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每一章內容之前設置學習導語,使學生提高了學習興趣,同時每單元末尾又有信息庫,進一步深化及強調基礎知識。既增強了學生的主體性,又有利基礎知識的學習。

五、具體措施

(一)、備課

備課是上好課的基礎,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必要措施。備課應包括以下過程和內容:

l、鑽研課程標準,做好教學工作計劃。

(1)鑽研課程標準,通讀教材,瞭解教學任務、目標、重點和難點。

(2)瞭解任教班級學生的思想狀況、學習態度,學習風氣、知識狀況等,做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

(3)制定改進和提高質量的措施,編制教學計劃及教學進度表。

2、寫好教案。

(1)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反覆閱讀鑽研教材,明確教學目的、重點和難點,明確每一課時的講述內容。

(2)根據教學內容和要求,蒐集、整理、精選參考資料。

(3)全面瞭解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學習規律和已有的基礎知識,結合教材內容寫出具體教案。

(4)教案內容包括:課題、目的.和要求,重點、難點,課型、課時、教學方法,教具、教學反思等。

(二)、上課

上好課是教學的中心環節,不僅要求具有淵博的知識,而且要掌握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傳授知識和開發智力的教學藝術,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應做到:

1、教學目標明確,每節課要緊緊圍繞目標進行。

2、教學內容必須正確。要把基本概念、基本觀點,正確無誤地傳授給學生。

3、做到分清主次,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抓住關鍵,詳略得當,快慢適中。

4、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突出生物圈中的穩定與協調及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

5、結合教材內容有計劃地進行青春期教育。

6、教學方法得當,對不同的內容靈活選用恰當的教法,在教學中要大膽探索,勇於創新。

(1)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啓發、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2)重視對學生生物學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養。將實驗、觀察標本等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以提高學生的四個能力(觀察、分析及解釋一些生物現象和理論聯繫實際)。

(3)教給學生學習生物特有的學習規律和方法(理論聯繫實際,看圖記憶等)。教給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自學的能力。

(4)在學的過程中,可將講授與實驗、觀察及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幻燈、投影、錄像等交叉進行,以提高教學效果。

(5)爲使教與學的雙方密切配合,學生集中精力聽課,要求學生記好課堂筆記。

7、科學地安排教學過程。每節課一般應包括:提問、複習舊課、導入新課、檢查效果和佈置作業等。每個教學環節,力求連貫、緊湊,時間分配合理,提高課堂教學藝術。

8、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藝術。

(三)、作業批改

精選作業,認真批改,可使及時獲得反饋信息,利於改進教學。

1、作業內容要根據會考要求,注意“雙基”的訓練,精心選題。

2、在佈置作業前,掌握作業的深度和廣度,突出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

3、及時批改作業,堅持講評,對普遍存在的問題要在全班進行糾錯,要求重作和口答,以便加深印象。

4、根據教材內容,可適應提前或課後佈置一些學生力所能及的小實驗,標本採集等。

(四)生物教學中應做到如下幾點:

1、以活動爲載體,充分發揮七年級學生的好動及主觀能動性,從而加深對所學內容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及實踐能力。建議活動相對條件較苛刻,而一般活動簡單易行,學生容易做,並且容易付諸實施,因此需佈置力爭讓學生自己去完成,以利於學習及活動內容的開展。

2、本冊教材對人體的基礎知識較爲注重。章前有引言,章節後又有信息庫。有利於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及理解、掌握。因此在教學中應該加強而不削弱基礎知識的學習,每章之前做到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做到心中有數。章節結束做章節小結回顧,強化、鞏固所學知識內容。

3、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圖,做好資料分析。培養學生應用資料分析,得出結論的能力。本冊教材有豐富、色彩鮮豔的插圖,對於學生理解掌握課本內容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因而可豐富教材教學法,也有利於基礎知識的學習。

4、應注重課本中關於科學發現及發展史資料的學習,使學生明確科學發現的一般過程,明確科學發現的方法。從而形成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培養學生的一般科學探究能力,爲以後的學習打好基礎。

總之,七年級生物應在學習基礎、發展能力(包括探究能力、實踐能力、科學實驗能力)及形成科研意識及科研方法上均有所長進,爲後續學習打好基礎。

教學計劃 篇5

依據教研室工作計劃和我校本學期教導處及教科研製定的工作要點及精神,根據信息技術教研組特點特制定本學期信息技術教研組工作計劃如下:

一、落實課改理念,組織全組人員深入地學習新教材,掌握新教材的教學方法,推進我校信息技術學科課堂教學的改革與發展,探索基於現代技術環境下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認真研究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中的問題,努力爲教學服務。

二、認真開展教研活動。嚴格圍繞我校學習、實踐、反思、寫作的教科研主題,用心參加教研室組織的各項教研活動,個性是聯片教研和中心備課組活動,配合區教研室開展網上教研活動,加強信息技術教師個人的博客管理。經常持續與校外的溝通和聯絡,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升教學研究的水平。組織全組教師參加信息技術學科的新教材培訓、區市級優質課、校本課程的展示、綜合實踐活動課優質課等,在活動中學習借鑑全區各校優秀教師的經驗,提高自身教學潛力。並做好相關資料的整理和積累。

三、加強常規管理,嚴格要求以大綱爲依據,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信息技術教學計劃。規範本組教師的教案書寫、反饋、導言、板書設計等環節,使教案充分的爲教學服務,提前備課,提前設計,嚴謹教育教學。

四、加大本組教師的業務理論拓展學習,在本學期之內提高本組人員的多媒體軟件應用技能,爲學校製作多媒體宣傳片和教師的課程設計以及學生第二課堂輔導服務,同時也提高本組教師的業務水平。

五、進一步完善學校校園網建設,加強校園網站的維護與更新,使網站成爲我校特色教育的宣傳窗口,成爲學校管理的平臺。繼續豐富學校教育教學信息資源庫,爲廣大教師開展信息技術教學帶給資源保障。加強全校各室及班機微機設施的維護和管理,滿足正常信息技術教學,落實各項電教設備的管理制度,並做好學期工作小結。

六、配合辦公室、教務處等相關部門做好材料打印工作。

七、組織高中學生信息技術會考的考試輔導。

教學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以提高歷史學科教學質量爲中心,堅持教育創新。積極探索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着眼於學生的發展。

二、 教學目標

爲增強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歷史時期的基本特徵及其發展趨勢。培養學生識圖、讀史料的分析能力,啓發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象、聯想和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知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三、學生情況分析

八年級學生正處於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過渡階段,掌握了一定的歷史基礎知識、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但大部分學生還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也不紮實。學生對歷史不怎麼感興趣,學習的自覺性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覺性更差。所以,課堂紀律一定要狠抓過硬。才能確保學生正常學習。

四、 教材分析 本學期所授的內容是中國歷史近代史部分。教科書由單元和課組成。每一個單元爲一個學習主題,每一個學習主題下分若干課。本冊共七個單元,共二十五課。由文化課和活動課兩種課型組成,以課爲單位。每課課文由提示、正文、閱讀課文、圖、表、資料、註釋、每課一得以及課文中思考題和課後練習,活動建議等組成。其中正文緊扣教學大綱目標要求,可作爲課堂教學應完成的基本任務。其餘內容,可根據學生具體情況,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與要求。

五、教學措施

1、認真鑽研新課程教學目標和要求,認真備好每節課,明確重點、難點,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養。

2、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講究教學技能和教學藝術,加強課堂教學的設計,增強趣味,幽默感。要充分運用多媒體、歷史地理、圖畫、圖表,積極創造條件,以教學的直觀性,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興趣。

3、增加課堂容量,精講精練,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效率。二十五分鐘教學新課;後十分鐘練習鞏固。

4、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在七年級時,學生自主學習上做得不夠好,本學期我要教會學生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在教學中注重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有舉一反三的能力;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散學生的思維,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思維的嚴謹性及邏輯性,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

5、積極參加學校教研組的教研活動,反思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將教學中的點滴進行整理,以提高自身教學水平。

6、認真完成學校佈置的各項工作。

7、在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希望各位教師能夠認真閱讀最新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教學計劃,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教學計劃 篇7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法律保護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權的學習,增強學生珍愛生命,保護和促進身心健康,自覺學法、守法、護法的積極情感。

【知識與能力】認識到現實生活中對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權侵害的想象,懂得法律對生命健康權保護的意義及具體要求,瞭解法律對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特殊保護,增強對社會現象的判斷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誰是責任人,健康陷阱。

三、教學手段

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優美的景色令人神往,動聽的音樂使人陶醉。首先請同學們一起來欣賞一段音樂短片。

活動一

(多媒體顯示)

音樂片《清晨》

師:欣賞着優美的景色,聆聽着動聽的音樂,同學們,這時候的你們想到了什麼呢?

生1:想到了希望,想到了春天生命的復甦;

生2:想到了頑強,自然萬物對生命的渴求;

師:短片中,我們看到了鮮花、野草、小鳥、綠葉,這一切都讓我們感受到了自然萬物的勃勃生機。這不禁讓我感嘆,自然界的生物尚對生命如此渴求,那麼,作爲天地之精華的人類,又何嘗不應該更珍惜自己的生命、護佑自己的健康呢?這一節課,我們將一起來學習第21課《護佑生命安康》的第一框《依法享有生命健康權》。

(二)【講授新課】

板書:依法享有生命健康權

師:那麼,同學們能不能來說一下什麼叫生命健康權?

生:生命健康權包括生命權和健康權,而健康權又包括身體健康和精神健康。

生命權

身體健康

板書1:生命健康權

健康權

精神健康

生命權

板書1:生命健康權

健康權

教學計劃 篇8

一、學情分析:

XX年下學期,我擔任高一歷史科教學。學生基礎差,底子薄,且各科成績發展不平衡。但是經過分科以後,學生明確了學習目的,端正了學習態度,學習的主動性大爲增強,學習風氣較好。80%以上的同學對歷史學習興趣濃厚,能積極主動的複習和研究課本,參與探求和討論相關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正在逐步形成。相信經過本學期師生的共同努力,學生的

歷史學科成績將會有一個整體的提高。

二、課程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重大歷史問題,包括重要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和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在掌握基本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閱讀和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通過對歷史事實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認知活動,培養歷史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進一步認識歷史學習的一般過程。感知歷史、積累歷史、理解歷史與現實和主動參與的過程。掌握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學習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注重探究學習,善於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問題,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養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能對所學內容進行較爲全面的比較、概括和闡釋;學會同他人合作學習和交流。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歷史學習,進一步瞭解中國國情,熱愛和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激發對祖國曆史與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對國家、民族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爲祖國現代化建設、人類和平與進步事業做貢獻的人生理想。

加深對歷史上以人爲本、善待生命、關注人類命運的個人主義精神的理解。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養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增強經受挫折、適應生存環境的能力。進一步樹立崇尚科學精神,堅定求真、求實和創新的科學態度。

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統一性和多樣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區、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傳統,汲取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進一步形成開放的'世界意識。

在教學過程中,實現上述三維課程目標是一個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滲透的連續過程和有機整體。

三、教學措施

1、深入鑽研新課程教材,依據歷史課程目標,針對學校和學生的實際,精心地設計歷史教學課堂。在集體研究的基礎上備大綱、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

2、認真教好每一堂課。上課是整個教學的中心環節,靈活安排必修課和選修課的教學順序,把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引入課堂,採用問題教學法和討論法,激勵學生的學習,激活學生思維。同時重視基礎知識,搞好學科內專題研究。在教學過程中,構建知識體系,注重知識遷移,培養對歷史事實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能力和歷史思維能力。

3、關愛學生,以情動人,耐心輔導每一個學生,認真批閱學生的每一次作業。搞好對學生的學習評價,及時反饋教學,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4、採用“情境教學”,精心設計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在愉快中學到知識。相互配合學校進行綜合知識競賽,開闢第二課堂,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以應對大學聯考的挑戰。

5、結合實際,開闢第二課堂。本學期要求學生進行適量的課外閱讀和歷史調查活動,收集相關史料,撰寫歷史習作和製作歷史課件等。重點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動手和動腦的綜合能力,逐步形成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四、教材分析

本學期主要任務是完成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1必修》內容。本冊教科書講述的是人類政治文明發展史,共有八個專題。

政治活動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社會經濟、文化活動密切相關,相互作用。瞭解中外歷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歷史人物,探討其在人類歷史進程中的作用及其影響,汲取必要的歷史經驗教訓。

本模塊的學習要點:1、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2、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3、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4、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5、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6、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7、現代中國的對外關係;8、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通過學習,瞭解人類歷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實,正確認識歷史上的階級、階級關係和階級鬥爭,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學習蒐集歷史上有關政治活動方面的資料,並能進行初步的歸納與分析;學會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產生、發展及其歷史影響,理解政治變革是社會歷史發展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並能對其進行科學的評價與解釋;理解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是人類社會一個漫長而艱難的歷史過程,樹立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而奮鬥的人生理想。

五、課時安排

本冊教材根據專題分爲8個單元,共27篇課文。外加1個活動課,共計28篇課文,31課時。具體安排如下:

周次內容課時《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第1周第1課夏商周的政治制度1第2課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1第2周第3課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1第4課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1《第二單元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1第3周第5課古代希臘的民主政治第6課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1第4周活動課黑暗的西歐中世紀2《第三單元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第5周第7課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1第8課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第6周第9課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在歐洲大陸的擴展1《第四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課鴉片戰爭1第7周第11課太平天國運動1第8周第12課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2第8周第13課辛亥革命1第9周第14課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2第10周第15課國共的十年對峙1第16課抗日戰爭1第11周第17課解放戰爭1《第五單元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到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第18課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第12周第19課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1《第六單元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第20課新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2第13周第21課民主政治建設的曲折發展1第22課祖國統一大業1《第七單元現代中國的對外關係》第14周第23課新中國初期的外交1第24課開創外交新局面1《第八單元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第15周第25課兩極世界的形成1第26課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1第16周第27課世紀之交的世界格局1這節課的組織安排也同樣是在力求體現新課程的理念和要求,同時也照顧到了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大學聯考。但也同樣存在着時間安排的問題。

教學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爲了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積極倡導“健康第一”、“每天鍛鍊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現代健康理念,同時爲響應我縣中國小生陽光體育運動的廣泛開展,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體育鍛煉熱情,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以全面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大力推進體育大課間活動爲重點,蓬勃開展"陽光體育活動"。同時把陽光體育活動與促進和諧校園等緊密結合,培養成教師和學生積極主動的體育鍛煉習慣,提高全體師生的身體健康素質和體育文化素養,推進校園體育文化建設。

二、活動目標

爲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教師每天鍛鍊時間不少於30分鐘;力爭使95%的學生在本學年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中達到及格以上, 35%的學生達到優秀。

三、活動口號

"健康第一"、"每天鍛鍊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現代健康理念。

四、活動原則

遵循課外體育鍛煉的自覺性原則、全面性原則、適量性原則、漸進性原則、經常性原則、針對性原則,根據《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第三章規定,保證學生每天在校1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活動時間安排和活動方式

10月份:

1、舉行陽光體育活動啓動儀式。

2、全校師生進行感恩手式舞的.學習。

3、各班利用音樂課、活動課對感恩舞的學習。由音樂老師和班主任組織學習,少總部檢查。

4、每天早上做完早操後,全體學生接着做感恩手式舞。

11月份上旬:

1、利用體育課和活動課,各班進行體操訓練及隊形隊列。

2、以班級爲單位進行第三套廣播體操的比賽。

3、每天早上做完早操後,全體學生接着做感恩手式舞。

11月份中旬:

1、下午的課外活動時間,在本時間段內由各班班主任及跟班教師進行活動指導和管理。由各班班主任組織鍛鍊,根據活動內容合理科學地自行安排。

2、各班主任指派本班學生統一到體育器材室向體育教師領取,請各班主任明確器材名稱及器材數量,及時做好登記和歸還工作。

3、每天早上做完早操後,全體學生接着做感恩手式舞。

11月份下旬:

1、四至六級跳竹竿舞。由班主任配合少總輔導員、音樂老師、體育組織跳竹竿舞。

2、每天早上做完早操後,全體學生接着做感恩手式舞。

12月份

1、全體教師學習跳竹竿舞

1、四至六年級以班級爲單位進行竹竿舞的比賽。

2、每天早上做完早操後,全體學生接着做感恩手式舞。

六、活動管理

學生的活動必須由班主任或帶班教師領隊,並負責組織指導和維持學生活動的秩序。少總部監督。

七、注意事項

1、如遇雨天,請各位班主任組織學生在各班的連廊、及教室進行小範圍活動(以練習做操和遊戲爲主)。

2、各班主任在保證學生每天1小時課外鍛鍊的基礎上,根據學生鍛鍊需求,可自行調節學生的活動時間。

3、踢毽子、呼啦圈、短繩、乒乓球(拍)、羽毛球(拍)請老師提前要求學生自備。

教學計劃 篇10

一、指導思想

閱讀是識字的重要途徑,有利於提高識字質量;能夠進行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提高聽話、說話能力;能夠使學生獲得多方面的知識,發展思維,提高認識,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薰陶。二年級的學生相對來說閱讀教學還很薄弱,但適當地提前滲透一些閱讀方法、閱讀書籍還是很有必要的。

二、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對閱讀已經產生了一定的興趣,開始在閱讀中享受快樂。他們學會了漢語拼音,能利用拼音進行正確、流利地朗讀,並積累了一些常用的詞語。但是,學生們還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能有計劃、有目的.地讀書。

三、閱讀目標:

“閱讀教學”的總體目標是“加大閱讀量,開拓閱讀面,激發閱讀情,降低理解度,提高閱讀質”。

1.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意識和能力。在閱讀時間、形式、速度、方法、內容諸方面都能有較大的突破;

2.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中不僅要“讀進去”,還要“吐出來”,更要“說開去”。採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獲得多種信息,獲得獨特體驗,在交流中張揚學生的閱讀潛能、語言表達力。

3.培養學生的智力水平。在語言得到豐富積累的同時,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提高思維水平,提高各學科的學習水平。

4.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尤其是要注意到拓寬學生對於自然科學知識面,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認識論和世界觀。

四、教學進度

五、教學措施:

1.二年級的學生閱讀能力有限,而且在學生交流時教師無法參與其中,爲營造更濃厚的讀書氛圍,師生共讀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可利用閱讀課時間開展與學生共讀一本書活動,先以教師的講故事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慢慢放手,引導他們自己有興趣去尋找並閱讀。

2.學生開始可以看圖畫編故事,慢慢開始圖畫帶文字,直至簡單的一段話。鼓勵學生說說自己獨特的感受,講講自己喜歡的故事,把自己獨特的感受或優美的詞語背下來。

3.組織豐富多彩的閱讀比賽,展示閱讀成果,品味閱讀快樂。如:講故事比賽、朗讀比賽等等。每月要進行一次讀書評比活動。評比內容包括每天讀書習慣的養成,包括讀書的數量,也包括讀書的質量,評選出優秀同學,進行表揚,以激發其他同學的積極性。

4.設計親子共度讀書卡,家長每天填寫孩子的讀書書目,讀書時間。必要時,讓家長們走進課堂,與孩子們共同閱讀,帶動更多的“讀書爸爸”“讀書媽媽”,營造溫馨的家庭讀書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