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教學反思>

五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閱讀(8.99K)

身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音樂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五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五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篇1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以“審美”爲衝破口,以實踐活動爲核心,以技巧爲手段,以才能爲重點,讓學生在本人設計的音樂活動中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表現,發掘音樂潛在的特別魅力,造就學生內在的音樂涵養,較好地實現了本堂課的教學義務。

1、注重了音樂性。本堂課一開始就讓學生用自己愛好的方法來表現音樂,讓學生在體驗的同時創造性地表現音樂。緊接着用熱情、奔放的羌音樂,喚起學生學習的願望。翻開了新課教學與學習的良好局勢。

2、注重了自主性。從新課教學開端,就讓學生出主張想措施,一方面是加強他們在學習中的自信念,另一方面也培育了他們的想像力與發明力。而後又讓學生來爲歌曲抉擇各種伴奏情勢,給學生自主的.空間,激發了他們自主學習的熱忱。

3、重視了審美性。整堂課以“體驗、感觸音樂”爲主,以“情”貫串始終,尊敬學生的奇特感情與休會,將多媒體幫助手腕跟音樂教養有機聯合起來。教學時致力於創設一種“親、助、樂”的人際情境,應用多媒體營造一種“美、趣、智”的學習情境,盡力構建一個自主、民主、寬鬆、協調、高興、互助的“真情時空”,在情緒中體驗美,感想美、表示美。

4、注重了實踐性。通過形式多樣的音樂運動,充足調動了學生的踊躍性,他們自動參加,在老師的領導下全身心投入到“裝潢”羌音樂的實踐活動中,享受美、實際美、創造美。

本節課最大的遺憾是:在學生學習歌曲時,老師不給予學生美的伴奏來帶動他們的學習,疏忽了伴奏的主要性,在當前的教學中要增強基礎功的練習,使課堂教學更加完善。

固然這節課中還有很多令自己覺得遺憾的處所,但我感到能發明自己的不足就不是遺憾,咱們只有走出自我,一直進取,纔會真正懂得自我、超出自我,儘自己所能爲學生、爲音樂教導改造作出自己的奉獻。

五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篇2

 教學目標:才才

1.冬雪給大地帶來嚴寒,雪景給我們帶來銀白世界的歡樂。這一自然現象給音樂文化提供資源。雖然祖國各地很多地方未能觀其美景,但我們可以從歌曲、樂曲、京劇的音樂聲中去尋找體驗、去獲得樂趣。

2.初步學習模擬方法創作歌曲。

教學重難點:

1.空拍

34555(55)|65432(22)|71222(22)

2.2和#2的音高區別

 教學內容:

1.表演《雪花帶來冬天的夢》

2.欣賞《踏雪尋梅》

教具準備:

多媒體、鋼琴、打擊樂器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上課

(1)、師生問好

(2)、課前熱身

二、情境導入

(1)、談話:

師:一年有幾個季節?生:四個

現在是什麼季節?生:冬季

喜歡麼?爲什麼?生:各種答。。。

(導出冬天裏有雪,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老師也喜歡那麼我們一起來一次冬之旅吧!

(2)、播放冬景

師:老師本人非常喜歡冬季,冬季裏的美景吸引了我,特別是雪,因爲雪花不僅能帶來快樂還能帶給我一個夢,怎樣的夢呢?你們聽!!!!

三、教唱歌曲《雪花帶來冬天的夢》

(1)、播放音樂

(2)、初聽歌曲

帶着問題聆聽:

1、歌曲中有幾種小動物?

2、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聽後回答問題

歌曲的情緒(歡快)

1、播放歌曲中小動物的圖片(讓學生模仿小動物的聲音以及其他冬眠的動物名稱,爲下面環節做鋪墊)

(3)、初讀歌詞(加上動作)

(4)、再次聆聽

帶着歌詞,簡譜聆聽,聽一下或者看一下歌曲中出現了什麼音樂符號

找出升號#指出難點講解2和#2的區別(教唱時解決)

(5)、再次聆聽

帶着找出的難點重點聆聽

(6)、教唱歌曲

1、教師範唱

2、跟琴模唱用“啦”模唱

3、學生填詞

4、解決重點

35555(55)|65432(22)|

告訴小青蛙(呱呱)告訴小甲蟲(嗤嗤)

71222(22)

告訴小刺蝟(吱吱)

分組模仿

設計意圖:讓孩子們更直觀的感受空拍,用動物

的聲音來替代使學生更直觀更準備的把握空拍。

5、集體跟唱

6、表演歌曲《雪花帶來冬天的夢》

聖誕老人看見我們表現的好給我們送來了禮物。(發放打擊樂)

(1)、用各自的打擊樂爲歌曲伴奏

(2)、分組表演:舞蹈組、演奏組、演唱組

7、編創樂園

爲歌曲編創歌詞

三、欣賞《踏雪尋梅》

1、新課導入

有古詩《梅花》導入

2、播放梅花圖片

踏着冬雪去尋找魅力的梅花

3、播放歌曲

四、拓展提高,完美結課

雪景非常美,但很少能看到了,因爲人類的破壞導致空氣中二氧化碳增加使全球變暖。所以我呼籲大家保護環境,從自我做起。謝謝!

教學反思:

《雪花帶來冬天的夢》是一首比較富有童真童趣的歌曲,內容中涉及到附點節奏,弱起小節和升記號三個主要的樂理知識點,旋律還是比較朗朗上口的,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將目光主要是聚集到了如何將課堂上得更加有趣,即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學習掌握歌曲。因此教學設計主要就是從目標入手,從關注學生的參與和關注音樂的聆聽兩個點展開設想:在導入部分,我以語言講述四季更替,直接導入冬天的主題,在圖片轉換過程中以歌曲《雪花帶來冬天的夢》的伴奏音樂作爲背景音樂,作此設計主要是希望在無意識中讓學生對歌曲旋律有一個初步的感受,然後在學唱歌曲過程中涉及到的按節奏朗讀歌詞,配合伴奏音樂朗讀歌詞,在聽音樂過程中尋找變化音,並跟琴演唱變化音等環節都是爲了完成歌曲《雪花帶來冬天的夢》,準確掌握升號、弱起小節和附點節奏等樂理知識這兩個課時教學重點而開展的;在基本完成學唱歌曲的任務之後,引導學生們爲歌曲加入動作進行表演,則是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鞏固歌曲,增加課堂學習的趣味性,同時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性。

在創編和拓展環節中,我希望可以儘可能的充分發揮學生的豐富想象力和創編能力,所以將創編由剛開始設想的改變冬眠小動物的名稱,擴展到了對整首作品進行創編,當然願望是美好的,但是否可以實現這個美好願望,達到這個目標,還需在教學實踐中加以檢驗;拓展欣賞的部分,以動物找到了溫暖的窩冬眠,對比延伸到依然挺立在凜冽寒風中的植物梅花,進而聆聽《踏雪尋梅》,爲下節課進行欣賞介紹做好一個提前的聽力準備,另外我也準備了日常生活中較爲熟悉的幾首與雪花和冬季相聯繫的作品:《雪絨花》、《鈴兒響叮噹》、《我像雪花天上來》與同學們一起分享,希望以此拓寬孩子們的聆聽範疇,具體賞析幾首作品則根據教學實踐的開展加以取捨。

這節課應該說是比較順利的按照自己所設計的教學環節上完了,學生的氛圍也算是比較活躍,尤其是一起爲歌曲加入動作,以及創編新歌曲的環節,學生還是給予了一定的正面積極的反饋,讓我看到了五年級孩子非常可愛的一面,這一點讓我十分欣喜。但整個教學還是存在許多問題的:主要的一個問題應該算是自己的老問題的,那就是備課的內容依然太多,從而導致課堂教學無法深入,而本課在設計時所設定的教學目標中涉及到了要鞏固附點節奏、弱起節奏,但在實踐過程中,自己還是太急了,沒有展開切實的幫助學生掌握這些知識點的操作練習;另外對於歌曲的掌握和熟悉,其實做的也還不夠,演唱的部分如果安排更多的時間進行反覆鞏固會更好一些。

每一次的教學實踐都是一次非常好的自我錘鍊,再接再厲吧!

五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篇3

音樂是美的藝術,是情感的藝術,音樂老師也應該是美的化身,愛的使者,音樂課堂教學本身是藝術教學,而藝術教學就更需要講究教學的藝術性,以體現藝術的美、教學的美。

首先這首歌曲的歌名就深深地吸引着我,歌名很美。童心是小鳥這個歌名就把學生的心靈比作是小鳥一樣純潔,美麗,表達了少年兒童美好幸福的童年時代就像小鳥在大自然地懷抱中一樣快樂、自在。我在一開始上課就創設一種愉快、歡樂的教學情境,就讓學生做〈〈幸福拍手歌〉〉的律動。並且我也融入到學生的活動中去,學生立刻感受到我的親切,感受到非常輕鬆、快樂的課堂氛圍。接着我又引出快樂使者——小鳥進行了發聲練習。又讓學生感受四季的美麗畫面並讓學生討論學生的童年生活在一年四季都有哪些童年趣事。學生興奮地討論起這個話題。這樣就引出了新課的課題——童心是小鳥。音樂是聽覺藝術,音樂教學應該在反覆聆聽的基礎上,感受和表現音樂,因此在教學中我通過多媒體、教師範唱等手段引導學生反覆聆聽歌曲。在新歌教學中我還注意了和學生的對話交流,引導學生多說多唱,以鼓勵性的話語、和藹可親的面孔激勵學生,使音樂的課堂教學建立在民主的、平等的、和諧的氛圍之中。學生很輕鬆地就學唱了這首歌曲。接着就是新歌的拓展,三年級的學生還是很好動的,我就利用這個性格特點和同學們一起進行了歌表演,啓發學生即興創編動作,一開始我只叫了幾個學生上臺來表演,最後我就啓發全班學生一起起立進行表演,讓他們積極、有興趣的全體參與到活動中去。最後學生很高興的離開了教室。旋律模唱、朗讀歌詞、視唱歌詞、難點練習、步步深入,學生學得有興趣、有熱情、很紮實,既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又體現了教師的主導性。我也很輕鬆地結束了這節音樂課。

上完這節音樂課以後我心情很愉快,因爲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課堂的氛圍中去,全身心的'把教師的愛投入給了孩子們。這節音樂課我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我提問的太多,應該讓學生自己在音樂聲中主動去感受快樂、感受美。另外我還應多引導學生唱出動聽的聲音。總之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音樂課堂教學是藝術教學,而藝術教學就更需要講究教學的藝術性,以體現藝術的美、教學的美。民主、平等、和諧、快樂的學習氛圍也是相當重要的。我在今後的教學中還要多思考、多學習,力爭把自己的教學再上一個新臺階。

五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篇4

《嘎達梅林》是一首著名的蒙古民歌,我在課前收集了大量有關蒙古風土人情的資料、電影片斷、民歌欣賞。通過直觀展示,帶領學生們走進蒙古,也全面深入的瞭解了我們的民族英雄及其他的動人故事,並在德育上對學生進行很好的滲透,並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整節課運用講授法、討論法、練習法、小組合作學習,基本完成了教學目標。本課中不只是單純讓學生掌握彈奏技能而是以音樂中的審美爲教學的主線,我緊密把握教學中的'一切環節,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美和情感美。在這種美的氣氛渲染下,學生情不自禁主動投身於音樂教學活動中,課堂效果良好。但由於對教材鑽研不夠透徹:有以下幾點不足:

1、在審美的“美”字上下功夫不夠:語言組織不夠美,沒有深入引導學生感受和體驗美。

2、小組合作學習成員過多,沒有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小組合作學習認識不夠,走進了千篇一律的誤區。一節課能通過老師的精心組織、設計安排,使內容變得充實生動,能夠充分地調動學生對學習的慾望,從而讓每個學生印象深刻,這應該是作爲老師的我們今後努力和學習的方向。

五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篇5

歌曲《如今家鄉山連山》用第一人稱的手法,描寫了農村兒童天真純樸的感情,抒發了對家鄉的熱愛。通過頗具特色的兒童心理活動,把谷垛比作山,生動、形象地表現了農村一派大豐收的歡樂景象。歌曲爲五聲羽調式、一段體。引子後的第1-8小節是兩個句首相似的平行樂句,節奏相同,旋律忽高忽低,十分貼切地描寫了母子(女)倆的對話。第三樂句第9-14小節,節奏緊縮,插入兩個過門,表現出興奮、喜悅的心情。第四樂句爲兩聲部合唱,以斷音唱出爽郎的笑聲,充分抒發了兩人幸福愉快的心情。詈8小節是一個擴充樂句,節奏拉寬,歌聲柔和連貫,使人感受到母親與孩子間的無限深情。歌曲的音調很有民族特色,形象生動,具有兒童語言特徵,是一首很好地反映農村生活題材的兒童歌曲。

本課教學,以音樂審美爲核心,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音樂實踐,通過學生的感受、體驗、參與等,讓學生真正享受到學習音樂的`快樂,感受音樂的美,通過學生的演唱與表演,用歌聲抒發了對家鄉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五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篇6

本課以少先隊員過隊日爲主線,全方位展開聽、唱、演、等各種音樂活動,以培養學生自信歌唱的能力及綜合表演能力,發展學生的表演潛能,使學生能用音樂的開式表達個人情感,與他人溝通、融洽感情,在音樂活動中讓學生陶冶情操、體驗美和感受美的快樂。

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是以音樂文化爲主幹進行歌曲新授,讓孩子在情境體驗、在情感共鳴中學習知識,掌握技能。主要分爲以下五個環節:

一、欣賞新疆音樂,調動學生的“想”,開啓音樂思維。

本課在一段熱情奔放的鈴鼓舞的音樂中開始,孩子們和老師一起自信而又愉悅地跳着優美的舞蹈進入教室。在多媒體課件的配合下出現一幅中國地圖,通過老師的富有情境式的講解,學生了解了新疆的地理位置、民族特色、樂器特色等,繼而通過欣賞一段熱情奔放的《新疆舞曲》,要求學生感受新疆音樂的節奏特色,通過與上節課學習的《在葡萄架下》歌曲的節奏對比,找出新疆音樂的節奏特點,通過引導學生主動地運用音樂本體(如節奏、速度、情緒等)進行想象,開門見山地感受新疆音樂的風格極其鮮明的節奏特點,以跳動的音符激盪起學生內心跳動的情感。

二、節奏舞蹈律動,調動學生的“動”,體驗音樂情感。

音樂課強調以動覺爲切入口,因此我在揭示新疆音樂典型的節奏型後讓學生自己拍一拍節奏,並利用鈴鼓的敲擊(現場演示)帶領孩子拍一拍新疆音樂的基本節奏。然後媒體出示新疆舞蹈組合圖,老師講解並演示新疆基本舞蹈動作,學生跟着老師學習跳新疆舞,並結合剛纔出現的新疆節奏,請學生採用拍擊和舞蹈組合相結合的方式,找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跳一跳,共同體驗新疆人邊拍擊手鼓,邊舞蹈的.樣子。人人蔘與的自主實踐將無聲的人體節奏和有聲的音樂和諧地表現出來,這是進一步理解音樂和體驗情感的過程,孩子通過自我顯示的形體之美、神韻之美詮釋着音樂運動的內在變化。

三、交流風土人情,調動學生的“聽”,感受新疆音樂的文化內涵。

感受了一番新疆音樂的熱情奔放,體驗了一陣新疆舞蹈的歡快活潑後,孩子們更有衝動和慾望想要走近新疆,瞭解新疆更多了知識,通過啓發孩子用先前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來相互交流,傳遞信息。都說每個孩子就是教學的資源,而教師就是要最大程度地挖掘這些資源。因此,在他們的各抒己見之後,我結合介紹葡萄的特色,把學生引入美麗的吐魯番,通過媒體圖文介紹吐魯番的自然氣候(四個之最),介紹著名的葡萄之鄉葡萄溝,吐魯番的風味小吃、美食特色等等。

四、學唱新疆民歌,調動學生的“唱”,展示音樂風格。

古人語:情動於衷,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嘆之,嘆之不足,故詠歌!在經過了大量的實踐體驗和感情積澱後要唱好這首歌曲已不是難事,難的是如何用歌聲生動地表現歌曲的音樂形象。在裝飾音演唱的學習中,爲了讓學生更好的體會新疆語言的特色,我設計了讓學生進行體驗活動,即:學習新疆人賣羊肉串的叫賣聲,通過幕後叫喚、聽辯比賽、評出誰的模仿最象,並引出學習下滑音和上波音的演唱方法,結合聆聽老師聲情並茂的範唱使學生很好的展現音樂的風格。這一環節的設計是本課的亮點,它使學生在愉悅輕鬆的氣氛中自信的展現自己,個性得到了張揚。怎樣唱好這首歌?這一過程我特意設計了“幫助老師表現歌曲”的方式,通過學生自己討論、設計、自我選擇喜歡的朋友、喜歡的表演方式等來表現歌曲。因爲學習的主動權交還到了他們的手中,培養了學生的整合創新、開拓貫通和擴與轉換的能力,學生們興趣盎然。

五、創設音樂情景,調動學生的“創”,表現音樂文化

怎樣表現好這首歌?這一過程我特意設計了“幫助老師表現歌曲”的方式,通過學生自己討論、設計、自我選擇喜歡的朋友、喜歡的表演方式等來表現歌曲。因爲學習的主動權交還到了他們的手中,培養了學生的整合創新、開拓貫通和擴與轉換的能力,學生們興趣盎然。最後我創設了一個情境“在葡萄架下”,讓學生自由創編,通過唱唱,跳跳,演演,奏奏、朗誦等方式進行。老師則提供很多道具(現場出示實物)幫助他們營造氣氛,如新疆男孩和女孩的帽子,葡萄串等。使學生獲得自主發展的空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和潛能,最大程度地渲泄和釋放內化的情感。最後,我讓學生用一句話讚美一下新疆,這樣昇華了“新疆是個好地方”的主題。

整堂課的設計意在讓孩子富有興趣,富有情感地學習音樂知識,掌握音樂技能,瞭解音樂文化,讓孩子在快樂中有收穫,收穫中有快樂,讓孩子快樂中發展個性、張揚個性,做一個自信、樂觀、善於合作的人。

五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篇7

核心提示:《春雨濛濛地下》這首歌曲的曲調既抒情又形象,其中運用了具有動感的多種切分節奏和弱起節奏,使旋律更加舒情優美,兩聲部三度音程的運用加強了春雨和聲的效果,很好地體現了春雨的美。在教這首歌曲之前,我想:學生........

《春雨濛濛地下》這首歌曲的曲調既抒情又形象,其中運用了具有動感的多種切分節奏和弱起節奏,使旋律更加舒情優美,兩聲部三度音程的運用加強了春雨和聲的效果,很好地體現了春雨的美。在教這首歌曲之前,我想:學生唱這首歌一定會很好聽。教過之後,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問題出在哪裏呢?我左思右想,難道是導入時沒引導好,學生沒能進入歌曲情境?原先的導入是這樣的:春天裏的“春光明媚”是一種天氣的現象,天氣不可能是永遠“春光明媚”的日子!設問:

(1)還有哪一種天氣現象?

(2)人們是怎樣來形容春雨的.?

(3)春雨給大地帶來了什麼生機?

於是我重新設計了“導入”,蘇霍姆林基說過:“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針對這一特點我創設“春天”這一情景,提供給學生具體生動可聯想的音樂環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願望。因此我將關於春天的各種自然景觀編製成多媒體課件,在黑板上畫了柳枝、春雨、小草、小鳥、小花等,並配上《渴望春天》的音樂,讓學生一走進教室就被山明水秀的大自然昂揚旺盛的生機所吸引,營造和諧學習氛圍,把他們帶入悠閒自得,心曠神怡的審美情境之中。上課開始,我聲情並茂地說:“同學們,春天到了,萬物復甦了,大地披上了綠色的外衣,朵朵鮮花競相開放,這一切都離不開雨水的滋潤。”通過親切的話語,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再配合多媒體動畫,自然過渡到讓學生欣賞春雨,使學生被綿綿的春雨所吸引。在我的啓發引導下,學生情不自禁地朗誦起有關春雨的小詩。“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等詩句,學生完全沉浸在春雨的意境中,這時讓學生說春雨的感覺,便不知不覺引入了新課,學生的學習慾望得到激發,從而爲新課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實踐之後,我覺得這樣的導入能讓學生形成一種積極參與的精神狀態,歌唱時也更富有感情。但不足的是,這樣的導入所佔的時間稍多了一點,以至於後面的歌曲教學顯得有點參促。

五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篇8

《外婆的澎湖灣》是一首臺灣的創作歌謠,歌曲歡快活潑,富有朝氣,生動而有趣的描繪了童年生活,在美麗大海的有趣情景。整個教學我運用了“快樂音樂—快樂少年”教學模式展開教學的,課的一開始採用口號式的放鬆、自由來做課堂組織,讓學生馬上進入五年級快樂的音樂環境。接着我用視覺的環節,播放了一組與大海關聯的圖片,讓學生進入本課內容的'意境,感受陽光、沙灘、椰樹、船、海浪……之後,導入本課歌曲的出產地——祖國臺灣。我引領學生用手拍掌歌曲部分節奏,讓學生感受到節奏型的變化,目的是讓學生感受音樂的輕快活潑,潛移默化的引導學生注意節奏型的變化,爲學習歌曲、演唱歌曲、伴奏歌曲做好鋪墊,激發學生的興趣,集中學生注意力,拉近師生距離。一節好課需要我們不斷的去完善,去總結吸取經驗教訓,改正不足,只要善於發現問題,並用恰當而有效的方法去解決,我想在實施新課程的今天,一節亮麗而難忘的課堂會展現在領導、同事們的面前,讓我們自信的去探索去研究,完善自我,完善我們的課堂,新課程的春天會鶯歌燕舞,百花齊放。

五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篇9

《紅星歌》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二課,是故事片《閃閃的紅星》的主題歌。歌曲是進行曲風格,雄偉而又帶有抒情性的兒童隊列歌曲。民族七聲宮調式,一段體結構。跳躍起伏的旋律,堅定有力的節奏,唱出了對紅星的讚美,充分表現了小主人公對革命勝利的追求與嚮往。

在介紹了影片背景後,我請學生觀看影片片段,提問:你體會到什麼情緒和心情?誰能模仿潘冬子特別自豪的樣子。學生舉手談出對影片片段及音樂的感受。我進一步指導說:他走在紅軍的隊伍中步伐很堅定。我們也跟隨着潘冬子走上革命的征途吧。學生通過理解影片內容,跟隨着影片音樂整齊地踏步,更深入地理解影片內容,更深刻地體會出歌曲堅定有力的進行曲風格。

在學唱解決樂句難點部分,我請學生體會旋律線的不同,然後聽老師完整演唱歌譜,在難點樂句處舉手表示,目的是讓學生鍛鍊識譜能力。學生找到難點樂句舉手表示,並且跟隨着老師一起演唱,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難點樂句的印象。採用師生接唱的.方式來進一步鞏固難點樂句,學生對於難點樂句的把握更加充分,演唱效果較好。在演唱處理學習重音記號時還是採用的對比演唱的方法,學生演唱效果較好。我還設計了一個環節就是讓學生邊踏步邊演唱,目的是讓學生從

堅定的步伐中感受歌曲的情緒,從而加深對歌曲的理解,也是對前面內容的鞏固練習。

最後,我對學生進行了爭當祖國建設接班人的思想教育。我說:同學們,潘冬子爲了革命勝利貢獻出自己的力量,他是革命鬥爭中的一顆紅星。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的時代,在我們身邊也有一顆顆祖國建設的紅星。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努力鑽研教材、設計好教學環節的同時,還要進一步研究如何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及時反思總結,不斷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和教科研能力。

五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篇10

《看大戲》是五年級音樂下冊,第三單元《學戲曲》中的第四課。這首歌曲是一首創作歌曲,歌曲的曲調吸收了流傳於河南地區的主要戲種——豫劇的唱腔風格而創作。根據學科、教材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我設計了以下環節:以複習豎笛演奏導入,以京劇欣賞切入,以不同戲曲的對比感悟爲主,輔以教師的引導,從而讓學生在欣賞《看大戲》的基礎上,瞭解豫劇的唱腔風格及有關知識。在各環節的教學中我主要突出了以下幾點:

1、利用豎笛演奏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驗到學習音樂的愉悅。最近,五年級學生用豎笛演奏了歌曲《吹起羌笛跳鍋莊》,雖然吹奏技巧不夠成熟,但學生的吹奏興趣特別濃厚,並且曲子是他們在我的指導下逐步自己的吹完,學生很有成就感。我就利用這一點兒,把吹奏豎笛作爲導入,目的有二:一是讓學生在興趣未了之際,乘勝追擊,進一步鞏固技能技巧;二是以曲子歡迎各位領導老師的光臨,既是對聽課老師的禮貌,又讓自己很有成就感。興趣上來了,學生學習的精神也集中起來了。

2、注意挖掘學生資源,進行引導,引發興趣。豫劇是河南的地方戲曲。豫劇的唱腔風格與河南話有很大的關係。我不會說河南話,但通過課前查閱資料,讓全班學生模仿着說,既體驗了不同方言與戲曲的關係,又練習了唸白部分。

3、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具有傳統教學手段所不能比擬的好處。對於不是科班出身的老師,要想講清講好豫劇的有關內容很不容易。在查閱了相當多的'資料之後,我又查找選取了三個不同劇種的視頻資料,讓學生一目瞭然,在對比中瞭解了豫劇的唱腔特點。

同時,自我反思,這節課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處。

1、問題的設置應放在欣賞歌曲之前,讓學生又針對性地聽,纔不至於沒有思考的時間。

2、上課講話要精練,不要有不相干的口語出現。

總之,爲了中國戲曲的發揚光大,我們每一位音樂教育工作者都有責任爲戲曲藝術進入課堂,爲戲曲藝術的繼承與發展盡一份力!

五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篇11

本堂課重點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

因此,在課時流程上着重體現“情感”二字,通過誘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尤其在學唱歌曲時,同學們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很高,不懂的地方學生會主動向同學們和老師請教,師生合作非常融洽,順利完成本課教學任務。故我們在今後教學中應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去嘗試,培養合作學習的能力和精神。

五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篇12

《草原讚歌》這首歌曲具有典型的蒙古族短調民歌特徵,a羽調式,旋律起伏不大,節奏規整。歌曲多采用“X·X X X”和“X XX X X”的節奏,具有草原駿馬飛奔的節奏特點,表達了讚美草原的喜悅情感,使人感到歡快活潑。在這一課教學實踐中,主要有以下的收穫“主動參與”和“合作學習”。

一、主動參與

進行了以下思路的設計:

①通過唱歌樂曲,表達音樂情感具有不同作用的各種音樂要素。

②通過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片段的欣賞,讓學生感受、音樂對錶達歌曲情感的不同作用。

③通過對《草原讚歌》聽賞,以及對其旋律、速度、節奏等要素的進一步感受、分析和理解,通過自由創編和小組練習等活動,學習歌曲。

④根據樂曲情境,學生共同活動,即興地選擇各種表演形式進行綜合展示彙報。

在活動中,我沒有過多幹預學生,始終處於指導地位。學生在教師的點撥下,運用原有的音樂知識,在活動中去感受、分析、理解和鞏固,並自由地組合、運用這些音樂知識爲自己的創作實踐和表現活動服務。

二、合作學習

教學活動也是一種交往活動。教學過程成爲師生間、學生間信息傳遞的互動過程,同時也是一種人際交往過程。各種交往關係的處理是否爲學生提供一個自由和諧發展的環境的關鍵問題。

在《草原讚歌》一課的教學中,將小組學習方式較好地運用於課堂上,形成了一個合作與競爭並存的`愉快的氛圍。小組內由於每個人學習音樂的條件、對音樂的理解和表達方式的不同,他們的學唱也呈現豐富多樣的結果。而由於各小組間處於一種相對平等的競爭狀態,所有的小組爲了能很好地表現自己,都積極地和同學配合,協調自己的創作,都願意通過合作,使自己小組的成果超過其他小組。通過我與各組的平等交流和適時點撥,有效地指導了學生的創造與合作、協調了課堂成果的多樣和統一。爲學生充分發揮個體能力、協調創作中的個體與羣體關係以及師生間平等交往,創設了寬鬆的環境與和諧的氛圍。

教師採取“合作學習”,充分肯定學生的表現,精心呵護他們的創新,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表現自己,體驗成功的喜悅。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主體性和良好的學習願望,培養了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既學會了表現自己,也學會了與人合作。

五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篇13

前段時間,我執教了江蘇民歌《楊柳青》。長久以來,我上課的風格基本上定位爲活潑、童趣的兒童歌曲爲主。這次選擇五年級教材《楊柳青》這首江蘇民歌進行教學,對自己來說也是一個挑戰和進步的機會。這是一首關於江蘇地方特色的民歌,描寫當地人民過上幸福生活的愉快情景。我是從民歌的特點和當地方言特點爲主線,從揚州民歌《茉莉花》導入,使學生對揚州產生初步印象,再聯繫到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激發學生學習江蘇民歌的興趣。學習用當地方言學唱民歌,並結合民歌的特點對歌曲進行了分析與處理。在成功完成歌曲教學後,我把歌曲做了課外的延伸,欣賞其他變體和填詞的《楊柳青》以及古箏獨奏,在對揚州充滿好奇的時候,又在音樂聲中欣賞揚州的美麗風光。通過此課的教學,激發學生對民族文化的熱愛,從而激發學生關注民族文化,關愛自己的家鄉作下鋪墊。

對自己設計的這堂課,我自己覺得優點是:教學結構清晰,又簡入深,層層鋪墊,循序漸進,歌曲教學的比較紮實。整個課堂氣氛活躍,教學完整。不足之處:我覺得自己的語速過快,沒有留下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思考,教學狀態不夠鬆弛,有急於把課上完的.急切情緒存在,這樣不利於學生的放鬆與思考。另外,歌曲中的難點,在備課時細節處理的不夠仔細,比如:附點,一字多音,如果把這些難點進行充分的分析,那麼,我相信學生在學完這首歌曲時的收穫就更大,以後碰到類似的問題就會自行處理。這是我覺得非常遺憾的地方。另外,我對自己的教學進行了調整,把第一段導入部分,欣賞揚州風光的放在了拓展部分,這樣子的好處是將課堂的教學過程作爲重點,對於揚州的瞭解是拓展部分,可根據課堂學生接受程度不同改變課堂。總之,一堂好的課是要經過不斷的修改與磨合的,世界上沒有絕對完美的課,只有相對完美的課。我們的目標,就是讓我們的每節課都能少點遺憾,多點收穫。

五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篇14

古箏獨奏《漁舟唱晚》是近代古箏家婁樹華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根據古曲《歸去來辭》的素材,加工改編而成的一首傳統箏曲。表現了夕陽西下、湖面歌聲四起,滿懷豐收喜悅的漁民,駕着片片白帆,紛紛而歸的動人畫面。

爲了讓孩子們瞭解我們的民族樂器古箏,並激發他們的聆聽興趣,我首先請學古箏的同學結合古箏的'圖片,向同學們介紹古箏的結構及演奏手法,接着聆聽樂曲,讓會彈奏古箏的同學,繼續擔任小老師,上臺跟着音樂,徒手模仿彈奏樂曲,接下來讓他們分別視唱兩個主題旋律,請其他同學在黑板上板書圖形譜。接着集體跟着音樂模仿彈奏樂曲,當聽到第二個樂段出現時,讓他們邊模仿彈奏,邊一起哼唱主題曲調,進一步感受樂曲優美、舒緩、寧靜、悠長的音樂風格及古箏特有的音色。

爲了讓孩子們喜歡我們的民族音樂,聆聽此曲後,又讓他們聆聽了《高山流水》、《瀏陽河》、《戰颱風》等古箏曲片段,聽後小組討論談感受,並說說自己還知道哪些民族樂器,它們的模樣、音色有什麼不同。通過此活動,激發他們學習民族音樂的興趣,做個民族音樂傳承的小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