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教學反思>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閱讀(2.06W)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1

在設計本課教案時,我從學生已有的生活實踐出發,選擇了校園建築及學校周邊建築爲素材,並將這些素材加入到了課件中。既起到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同時還將學生的學習與實際相聯繫,讓孩子能更好的理解相關的知識。

在課堂上,我藉助課件引發矛盾衝突,充分放手讓學生去探究,將課堂變爲學生的'學堂,既讓學生們學會了相關知識,同時也培養了孩子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此外我還爲學生合理的安排了口頭練習與書面練習,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但是,儘管課前進行了精心的準備,但課後仍然感覺有很多不足,梳理之後可以概括爲以下幾點:

1、在複習東南西北,並介紹校園環境的環節。學生說出“校門在教學樓的北面”,這時如果能提問:教學樓又在校門的什麼方向呢?則既鞏固了位置具有相對性這一知識點,同時也是爲後面的教學進行了鋪墊。

2、在描述正興德茶莊所在方向時,可以考慮進一步強調東偏南和南偏東的區別,應該會更利於學生理解兩種說法的不同。同時關於南偏東的夾角60°是如何得來的,也應該讓學生簡要做一說明。

3、在小結描述物體位置的方法時,雖然強調了方向和距離的重要性,但到底是先確定方向,還是先描述距離沒有點透,估計會給個別學生造成一定的疑惑,此外,觀測點作爲重要的參照物,應該反覆進行強調。

4、在描述建民裏國小位置的練習中,可以考慮引導學生說出“西北45°方向”、“西偏北45°方向”、“北偏西45°方向”及“西北”等4種描述方法,當時我只是引導學生將答案確定爲西北方向,至於原因沒有進行深入剖析,事後想想錯過了一個良好的教學契機。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2

學生早已積累了有關位置知識的感性經驗,能通過一些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本節課是這個單元的第一課,喜歡並學好這節課知識十分重要。在學生對定向運動有了瞭解之後,再進行例1的教學就非常輕鬆了。在解決確定物體的位置這個問題的過程中,當出現學生在描述物體位置時只根據方向或距離其中一個條件時,我及時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怎樣說才能更準確呢?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要注意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發現、探索,進行實際操作,才能掌握這方面知識。 我認爲爲學生創設實際活動的情境,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經歷認識方向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

要讓學生動手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也就是說,在教學中要結合實際給學生創設實踐的機會。三年級的學生,正處在由具體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轉化的關鍵時期,此時的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是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繫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而東、南、西、北等方位概念又是那樣的抽象。因此,在教學時,我創設了大量的活動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理解、掌握所學知識。例如:例1的教學,我先讓學生根據自己所在的位置說一說自己面對的是哪個方向?(因爲我們的教室是東、西向的,學生背面剛好是東面。又剛好是早上,學生很容易聯繫生活經驗想起自己後面是“東”。)“你的後面、左面、右面又是什麼方向呢?”我還來不及介紹,孩子們已不由自主地想起兒歌“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前面是東,後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此時的我已無需多言??隨後組織孩子們改變面對的方向,確定其餘方向。整堂課學生是在的活動中理解、掌握所學知識。同時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如:例5的教學,我組織學生“當導遊”,讓學生在“導遊”的角色中學會看有八個方向的路線圖,能夠根據路線圖向自己的“遊客”描述行走的路線。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習,學生興趣盎然,學習效果極佳。

要實現的教學目標是:

1、通過現實的數學活動,培養學生辨別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他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並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結合上述教學目標,反思如下:

1、個人覺得本單元難點是在實際情境中辨別八個方位,至少應讓學生掌握校園內部、學校與周圍建築物的位置關係。爲了攻克難點,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豐富的表象積累。在課上,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敘述,如:學校在我家的??,我家在學校的??;飯堂在學校的??、教師辦公室在學校的??

2、在描述行走路線的教學中,一開始,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吃力。不能很快辨別出方向,並加以描述,爲了實現順利過渡,我讓學生在路線題的八個方向上先標出方向,再用語言描述,這樣學生的學習難度降低了很多,比較容易接受和過渡。

3、教學中的不足:①對課本8頁做一做重視不夠。這題目提到生活中什麼時候用到方位知識?舉例中的知識點一帶而過,沒有講解,學生沒注意,也不理解。所以在單元測試中,失分很多。

另外,怎麼樣在現實情境中辨認方向,我沒有準備實物教具,比如“指南針”,結果後來發現學生糊里糊塗,後來又用了一節課去補習,這樣教學失去了實效性。 以上,就是我對第一單元教學的反思,總體來說,就是要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包括對教材教參的鑽研,實物教具的準備等等方向。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3

東、南、西、北不僅是生活常識,也是數學裏用來描述方向和路線的知識。本單元主要教學現實生活空間裏的東、西、南、北,要求學生知道這四個方向,並在已知其中一個方向的時候,能辯認出另外三個方向。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並不同程度地積累了一些確定方位的經驗和策略,但這些經驗往往是零散的、模糊的`。

本單元的教學,老師自始自終都在關注和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一方面,在初步認識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後,讓學生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確定其它三個方向,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發展了空間概念;另一方面,在學生課前蒐集、瞭解了“如果在野外迷了路,怎樣確定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基礎上,爲學生提供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使學生提高了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4

教學內容:教材第20-21頁例2、第21頁“做一做”及第23頁練習五第4-7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根據方向和距離,在示意圖中確定物體的具體位置。

2、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空間觀念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問題情境中感受根據距離和方向確定位置的價值。

教學重點:正確標出物體的準確位置。

教學難點:掌握確定位置的方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繪圖工具:直尺、鉛筆、卡紙等。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確定物體位置,必須要哪些條件?

2.觀察下圖,說一說。(課件出示)

二、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1.創設情境問題,展開問題探討。

師:同學們,颱風登陸後方向發生了改變,正向B市移動,C市也將有大到暴雨。如何利用A市這一觀測點,很快畫出B市和C市的位置圖呢?

生:要知道兩座城市的方向和距離,才能畫出準確位置。

2.出示下列文字:

B市位於A市北偏西30°方向、距離A市200 km。C市在A市正北方,距離A市300 km。請你在例1的圖中標出B市、C市的位置。

3.教師板書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來進一步學習確定位置。

標出B市和C市的位置。

(1)師:那物體位置平面圖該怎麼畫呢?我們應該先畫什麼,再畫什麼?又該注意些什麼呢?請小組同學互相說說。

(2)交流彙報。

生:繪製平面圖的方法:找準參照點(中心點),瞭解B市和C市在參照點的哪個方向和它們之間的距離,還要確定每釐米格子表示的'距離。老師進行引導:你們打算怎樣在圖上表示出B市距離A市200千米,C市距離A市300千米?

生:因爲圖上1釐米代表實際距離100千米,所以只需要在圖上畫出B市距離A市2釐米,C市距離A市3釐米就可以了。

(3)動手繪製B市和C市位置平面圖。

(4)展示各位學生繪製的平面圖,交流繪圖體會,點評繪圖效果。

(5)評價繪製的正確性,如果平面圖有問題,說一說問題是什麼,應該怎樣確定位置。

訂正後交流:你們認爲在確定這點在圖上的位置時,應注意什麼?怎樣確定?

這裏要重點關注以下幾點:以誰爲參照點?北偏西30°是以哪條邊爲起始邊?向哪個方向旋轉?旋轉多少度?如何表示“距A市200 km”?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

(6)教師小結:繪製平面圖時,一般先確定角度,再確定圖上的距離。

(7)說說你在繪圖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你又是怎麼克服的。

三、鞏固提高

1.完成教材第21頁“做一做”。

2.選一選:課件呈現題目。

3.課件呈現題目。

四、課堂小結

在繪圖過程中,你有什麼收穫?

【板書設計】

確定物體位置的兩個條件:方向和距離

方法步驟

1、確定方向;

2、量出角度;

3、選好單位長度;

4、確定距離;

5、畫出物體的位置;

6、標出名稱。

【教學反思】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每一次課堂教學設計時,我總是想方設法以創設一系列生活情境爲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課我從學生感興趣的探險入手,通過對已知方向的判斷和理解,使學生認識到準確的方向,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發展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思維。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5

隨着課改的進一步推進,教學設計也在發生着日新月異的變化。每一環節的設計都應體現出以學生爲主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學生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學時,要充分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創設大量的活動情境,爲學生提供探究的空間,一是在室外辨認方向,二是在室內辨認方向。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思考。由於學生的個性差異,不同學生認識事物的方法也不盡相同。具體我覺得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圖上方位與實際方位的聯繫區別

在引導學生認識實際方位的基礎上,要求每位學生以教室中的實物爲中心,畫一幅教室的平面圖,這樣既鞏固了實際方位,又引申出了圖上方位,同時學生由於所定方位不同,實物也就不同,所以圖的畫法多種多樣。這樣教師便可以引出圖上方位,並且編成口訣告訴學生:“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二、西南、西北、東南、東北的區別認識

由動物園圖認識全部八個方向後,爲了幫助學生區別和認識其他4個方位,可以將八個方位寫成米字型,以米字型中間的一豎區分左邊爲西,所以分別是西南、西北。右邊是東南、東北。並且告訴學生由於西和東,北和南相對,所以西北對東南,西南對東北,再以米字一橫劃分,上方是北,即西北、東北;下方是南,即西南、東南。

三、圖上方位要確定標準

在確定某一建築物的方位時,以某一建築物爲標準,它是一個方位,而以另一個建築物爲標準,它又是另一個方位。以花壇爲標準是在花壇的北面,而以大門爲標準,則在大門的東北角上。所以,確定標準是關鍵。

如在教“上海在北京的南偏東約30°的方向上。北京在上海的什麼方向上。”這一內容時,關鍵教師要讓學生把握好以什麼爲觀察點。“上海在北京的南偏東約30°的方向上。”它是以北京爲觀察點。而“北京在上海的什麼方向上。”它是以上海爲觀察點。如果學生把握好了觀察點,就比較容易地得出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約30°的方向上。

四、採用表格式進行路線描述是個好辦法,既清楚又簡潔明瞭。

總之第一單元雖然內容不多,但要讓學生真正把握住其中的幾個重要環節,還需要教師多動腦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挖掘學生的潛能,使學生能學到真正的知識。

總之,這節內容開始和最後一個環節,我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和教室的有效資源,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爲學生提供了包含數學問題的活動,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用數學的頭腦想問題,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是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了培養,同時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把數學問題生活化。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驗數學來源於生活,感受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會數學的魅力。

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位置與方向》單元教學反思

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位置與方向》單元教學反思。第四課時由何老師進行研磨。第一次試教時,我創設了大量的活動情景,爲學生提供探究的空間,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合作交流,從中觀察、分析,然後獨立思考完成練習。同時,還要及時抓住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理,鼓勵學生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6

《位置與方向》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新增添的關於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我覺得本單元的內容不僅對學生理解、把握、描述現實空間,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有着重要的價值,而且爲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供了豐富的實踐素材和探索空間。

這個單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上、下、左、右這幾個基本空間方位之後,進一步學習水平方向的東、西、南、北方位的概念。教材注意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創設了豐富的便於操作的實踐活動情境,使學生親身體會方位的知識,感受方位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反思本單元的教學,我認爲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有以下幾個:

1、認識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辯認其餘的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結合具體的情景和兒童的已有經驗,引導學生經歷認識方向的過程,從中體會方位知識,幫助學生辨認方向。

3、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使學生體會到方位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爲了達到以上幾個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我創設了大量的活動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理解、掌握所學知識。例如:例1的教學,我先讓學生根據自己所在的位置說一說自己面對的是哪個方向?(因爲我們的教室是東、西向的,學生面對的是西面,所以我讓全體向後轉。剛好是早上,學生很容易聯繫生活經驗想起自己面對的是“東”。)“你的後面、左面、右面又是什麼方向呢?”我還來不及介紹,孩子們已不由自主地暢所欲言說了起來,此時的我已無需多言……隨後組織孩子們改變面對的方向,確定其餘方向。整堂課學生是在活動中理解、掌握所學知識。同時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如:例5的教學,我組織學生“當導遊”,讓學生在“導遊”的角色中學會看有八個方向的路線圖,能夠根據路線圖向自己的“遊客”描述行走的路線。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習,學生興趣盎然,學習效果極佳。我們何樂而不爲呢?

在數學教學中,我注意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合作交流的`機會,營造出探究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們成爲數學學習的主人。例如:讓學生獨立思考自己所在位置的前、後、左、右分別是什麼方向,然後與同桌進行交流,最後在班上交流。使學生在與他人的交流中掌握知識,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再如:組織學生模擬當導遊,爲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實現數學知識的“再創造”,從而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當學生認識了基本的方位之後,我又讓學生根據本校的位置,畫出學校位置示意圖;讓學生根據文字所述,畫出某路公共汽車行走線路圖等等,讓學生在手、眼、腦等多種感官協同活動中,理解、掌握所學知識,發展學生的空間概念。

因此,多麼抽象的數學知識,只要我們爲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實現數學知識的“再創造”,從而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發展能力。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7

三下《位置與方向》這個單元是在學生認識了上、下、前、後、左、右這幾個基本空間方位後,再來學習東、南、西、北等八個方位的。在這個單元,學生要知道生活中的方向和地圖上的方向,還要會看路線圖,根據方向來指路。對空間觀念差的孩子來說,這個單元的學習簡直是在雲裏霧裏走,分不清方向。

爲了幫助孩子們認識這麼多方位,會辨認方向並指路,我採取了以下措施:

1.在生活常識的基礎上認識方向

學生對太陽東昇西落、北極星、指南針、夏天南風、冬天北風等現象都有一定的認識,上課時把他們的已知經驗引發出來進行復習,自然聯繫到四個方向的認識上。然後通過變換位置指認方向,學生明白了位置的改變使我們面對的方向不一樣,畫下的方位圖也不一樣,爲了方便看圖,統一了“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畫圖方法。

2.利用各種途徑來記憶方向

學生即使知道了方向,但指認起來依然困難重重,極易混淆東西、南北,更不用說八個方位一起記了。我首先讓學生在每一幅圖中標明方向再來辨認,減低難度。然後以自己的身體爲中心,用固定的.手勢來表示固定的方向,如指右上爲東北,右下爲東南等。再通過遊戲練習來鞏固記憶,在練習中不斷地指認多次鞏固。

爲了和抽象的題目建立更緊密的聯繫,我又想出了箭頭記憶法幫助學生來記方向,把手勢化爲紙上的箭頭,來記憶八個方向。在做題時可以直接用箭頭來幫忙,從哪兒到哪兒,畫箭頭,然後認箭頭方向就比較容易了。

3.同桌合作,多說多練多運用

學生總以爲自己方向都認識,覺得這個單元根本不用老師教,自己完全可以解決,所以上課時注意力不太集中,老喜歡做後面的題目。爲了讓學生能夠利用好上課的時間,我在一個內容的學習後都會讓他們及時鞏固,特別注意讓他們互相說說,考考,指指。有時在學習之前就讓他們自己先表現下自己會的。這樣做,使他們上課時更投入,而且互相之間互相考察,也可以讓會的教不會的。常常用遊戲的形式,也讓他們願意主動聽清規則和要求。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8

《位置與方向》是學生第二次接觸,前一次是在三年級.當時,學生掌握得特別不好,特別是確定物體的相對位置有許多學生似懂非懂,短短四課時的內容,教學了近八課時,效果還是不夠理想。在複習階段,反覆的炒冷飯,在放棄了幾個差生後,情況纔有所好轉。

教學前幾天,我一直都在擔心,原有的知識儲備經過一年的淡忘,很多學生也許已經沒有印象,因此腦中一直在盤算,是不是利用一兩節課的時間複習前面的知識點,爲學生重建必要的知識儲備,儘可能降低新知學習的難度。不巧的是,前面的計算教學每節課都是滿滿當當,沒有留下丁點的時間複習,可新課總不能停着,還得按計劃進行。

懷揣着打持久戰的心情走進了課堂,利用課前短短的五分鐘進行課前預熱,情況出乎意料,不少孩子都還記着知識點,特別是當有學生提出1號點在起點的東北方向時,馬上有學生提出起點在1號點的什麼方向?在這些學生的'帶動下,過去的各種知識點都被一一整理出來,更爲可貴的是,通過複習這一環節,引出了矛盾:同樣是在東北方向,可物體的位置卻不一樣,如何描述呢?我將問題又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解決。孩子們的想法也不賴,有的指出:其中有一個點偏東,另一個點偏北,可又有孩子想到,偏北的點有很多,這種表述方法還是不夠完善。這樣,學生在一次一次追問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最後終於想出了可以用一個角度來表示。可問題接着又出現了,如:東偏北30度,又有學生認爲是北偏東60度,兩種方法,哪一種表述更準確呢?孩子們的思維是活躍的,有學生馬上就想到:離哪個方向近,就選哪個;又有學生指出,哪個角小就選哪個……

這是《位置與方向》單元的第一課時,教學的重點是:一、讓學生意識到表達一個物體具體位置的重要性;二、如何引導學生髮現表達物體具體位置的方法。通過學生課堂上的表現,這兩個方面的問題解決的還不錯,特別值得讓我高興的是確定物體具體位置方法的得出,主要依靠學生個人和集體的智慧,教師只是爲他們學習的引導者。

不過,這一節課結束後,我沒有走進所有學生,瞭解他們每個人的學習情況,這是因爲我不敢走近他們,我害怕發現問題,因爲我知道,雖然今天的課堂教學效果不錯,但並不表示所有的學生都能掌握新知,特別是後面的內容越來越難,學生學習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會越來越多,到那時我只有面對,別無選擇。

相對於第一學段學習的《位置與方向》,四年級內容的學習難度更大,可通過這堂課的學習後,我發現學生無論是新知學習階段還是複習階段,掌握的情況要好的多,特別是第一學段學生掌握不夠牢固的知識點,現在學生的認識要深刻的多,這是什麼原因呢?我的想法是;在第一學段,雖然也有部分學生能熟練掌握有關知識點,但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他們的認識還沒有達到能接受這一知識的程度,以致於事倍功半,孩子們學得特別吃力,教師教得辛苦。可到了四年級,雖然只相隔一學年,但隨着學生閱歷的增長,接受能力的增強,已經達到可以接受這一知識的,因此可以用事半功倍。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9

學習本單元以前學生早已積累了有關位置知識的感性經驗,能通過一些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在解決確定物體的位置這個問題的過程中,當出現學生在描述物體位置時只根據方向或距離其中一個條件時,我及時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與圖形知識,並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發現、探索,進行實際操作,這樣才能牢固掌握這方面知識。所以我認爲爲學生創設實際活動的情境,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經歷認識方向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

要讓學生動手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也就是說,在教學中要結合實際給學生創設實踐的機會。三年級的學生,正處在由具體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轉化的關鍵時期,此時的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是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繫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而東、南、西、北等方位概念又是那樣的`抽象。因此,在教學時,我創設了大量的活動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理解、掌握所學知識。例如:例1的教學,我先讓學生根據自己所在的位置說一說自己面對的是哪個方向?“你的後面、左面、右面又是什麼方向呢?”我還來不及介紹,孩子們已不由自主地想起兒歌“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前面是東,後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此時的我已無需多言……隨後組織孩子們改變面對的方向,確定其餘方向。整堂課學生是在的活動中理解、掌握所學知識。同時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如:例5的教學,我組織學生“當導遊”,讓學生在“導遊”的角色中學會看有八個方向的路線圖,能夠根據路線圖向自己的“遊客”描述行走的路線。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習,學生興趣盎然,學習效果極佳。

以上,就是我對第一單元教學的反思,總體來說,就是要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包括對教材教參的鑽研,實物教具的準備等等方向。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10

第一單元的《位置與方向》已經按照進度用一週的時間上完了。

這個單元有四個例題,四個知識點:

1,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會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餘的三個方向;

2,學習看簡單的平面圖,瞭解平面圖是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位繪製的`;

3,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

4,運用知識描繪路線圖。難點就在於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運用着這四個方向判定兩個物體之間的位置。

學生根據語言的描述繪製示意圖,或者根據實際方位繪製示意圖,基本都沒有問題。唯獨運用八個方位詞描繪兩個物體之間的位置關係,非常容易出錯。

在對練習的處理上,也做得不是很好。練習的基本要求是,精講多練。可是,實際的情況卻是一節課僅能處理兩至三道練習題,同等類型的練習題也沒能得到充分的練習。

在講解習題時,怎樣才能讓學生也能真正的參與進來呢?老師講、學生聽,這樣的效果差強人意。如何才能提高練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的興趣?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11

本冊書第一單元安排了位置與方向這個內容,這個內容和認識人民幣、認識時間都屬於生活中的數學,學生如果在家裏,在生活中練習使用多,那麼不用老師統一講解,學生也能會做題,會應用。學新課前,我先在班裏統一做了調查,一些學生對於方向有粗淺的認識,一些學生一點基礎都沒有。因此,我還是帶領學生紮紮實實的學習本單元的基礎知識。回憶本單元的教學,我認爲比較成功的地方有以下三點:

1.注重教學內容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方位比較抽象,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愛學,易學,我通過兒歌的方式讓他們記方位,例如以下兩首兒歌: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後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下午放學,面向太陽,前面是西,後面是東,左面是南,右面是北。這兩首兒歌上課我帶學生統一讀熟,回家又背給家長聽。爲了讓學生熟練明確四個方向,後來我又補充了一首簡易兒歌:面東背西,左北右南。面西背東,左南右北。面南背北,左東右西。面北背南,左西右東。這些兒歌學生非常喜歡,背誦特別快。

2.注重課本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

有一節數學課,我帶領學生來到學校的籃球場地,讓他們分別面向四個方向站好,看看自己的前後左右四個方向分別有什麼顯著的建築物,這樣他們就能靈活地記住當自己面向任意一個方向時,能非常清楚其他三個方向。一天佈置作業,我還讓學生在家長的帶領下看一看自己家周圍有什麼建築。

3.學生做題時,我讓他們在圖上先標上東西南北四個方向

在平面圖上,一般是規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圖上一般只給標註一個北方向,學生做每一個題時要先想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因此,我要求學生在做題前先在圖上標上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這樣,學生做這個大題裏的每一個小題時就變得簡單多了。

本單元教學唯一需要改進的地方是:在校期間只帶學生去了一次操場認方向,以後如果再執教這個單元,爭取多帶他們出去幾次,到不同的地方去認方向。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12

1、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源於現實生活

本節課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出發,極力選取學生素材貫穿於整個教學的始終。注意將數學與生活緊密相聯繫,遵循了數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的理念。從導課開始讓學生欣賞幾幅圖片,感受桃花村的美麗,產生想隨三位小朋友去探訪桃花村,並願意爲他們解決路上遇到的困難。教學生活中的東西南北選取了各小隊在教室中處在什麼方向、老師與各小隊的方向位置關係、我們教學樓的四周各有什麼?做遊戲進一步體會東西南北;教學地圖上的方向,通過中國地圖、五嶽感受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讓學生隨三位小朋友參觀桃花村,學做小導遊,介紹桃花村地理位置,到桃花村國小,針對桃花村國小的平面圖提出問題,爲讓桃花村的國小生到我們學校來參觀繪製一張我們學校的平面圖,等等,按新課標的.理念來設計這節課的教學過程,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理解和掌握數學。

2、有效運用多媒體演示,實現直觀到抽象的跨越。

數學課程重視把現代技術作爲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的工具。在數學教學中,每節課都有重點、難點,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是決定學習效果的關鍵。而信息技術可以提供多種媒體的刺激,具有極其豐富的表現力,能跟據教學需要將教學內容實現大與小、遠與近、動與靜、快與慢、整與散、虛與實之間的互相轉換,生動的再現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從而克服人類感官上的侷限性。本節課教學現實生活中的方向時,讓學生說說如何辨別方向。學生說到了利用北極星、指南針、年輪可以辨別方向,這三中辨別方向的方法,如果只讓學生敘說,對於低年級的國小生學習起來肯定會有困難。通過課件的演示,使抽象的敘說變成了直觀的動畫,符合國小生的任職規律。

3、應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

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的低年級孩子,有時很調皮,很難保證40分鐘在認真聽講,難免會出現說說笑笑、打打鬧鬧的現象。究其原因,學生在課堂上不會傾聽同學的發言。因此課堂上傾聽的習慣要注意培養。如:讓孩子說說: 他剛纔說了什麼?你聽到了什麼?你覺得他說的怎樣?你聽明白了嗎?等等,這樣孩子的注意力就會集中。學生只有認真傾聽,纔能有效地進行學習。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13

位置與方向一課的內容是比較抽象的,要求學生建立比較形象具體的方位感,瞭解道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體會到學習活動是人類爲了生存與發展所進行的必要活動,從中認識數學學習的價值,增強對數學的情感體驗。

《課標》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有價值的數學應該在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和以往的知識體驗有密切的聯繫;有價值的數學學習體驗應當極大的豐富學生的現實生活,學會因爲數學學習而感到生活的豐富多彩,感受數學學習的內在魅力。

我在進行本課教學的時候,通過讓學生觀察教室外的景物,藉助操場的旗杆爲中心,讓學生觀察旗杆的東、南、西、北各有哪些建築物?瞭解東南西北四個基本方向,並知道這四個基本方向在地圖上怎樣表示,使學生了解生活中的'位置和平面圖上方向之間的轉化關係。接着讓學生觀察幼兒園、廁所、伙房等各在旗杆的什麼方向上,學生自然知道這一些建築物都不是在四個基本方向上,從而引出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新的方向。然後組織學生動手畫一畫,在給出一個方向的基礎上能寫出其他七個方向,並討論這八個方向之間的關係以便加強記憶。再出示信息窗的圖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然後課件出示一個路線圖讓學生通過米數來描述方向和位置通過課件演示的練習進一步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

我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合作、思考、討論,拓展學生的學習思路;同時,注意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或發現的規律運用到實際中去,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當然,方向感弱、學習基礎差的學生在學習之後,不能清楚準確地辨別出建築物的方向和行走路線。在以後開展同樣形式學習的時候,對此類學生需要更加細緻深入地加以引導與個別指導,才能達到基本的學習目標。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14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方向與位置》教學反思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爲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方向與位置》教學反思位置與方向一課的內容是比較抽象的,要求學生建立比較形象具體的方位感,瞭解道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體會到學習活動是人類爲了生存與發展所進行的必要活動,從中認識數學學習的價值,增強對數學的情感體驗。

《課標》指出:人人學由價值的數學。有價值的數學應該在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和以往的知識體驗有密切的聯繫;有價值的數學學習體驗應當極大的豐富學生的現實生活,學會因爲數學學習而感到生活的豐富多彩,感受數學學習的內在魅力。

我在進行本課教學的時候,通過讓學生觀察教室內外的景物,藉助自身的前後左右、周圍的建築物或其他景物的的辨別,瞭解東南西北四個基本方向,使學生知道位置隨着參照物(即標準位置)的變化而不同,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是不會變化的`。使學生了解生活中的位置和平面圖上方向之間的轉化關係。

組織學生觀察討論,動手畫一畫、擺一擺,進一步深入瞭解以自己爲標準位置,周圍景物的方向。在學生確立東南西北方向的基礎上,學習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藉助課件的直觀形象性,深化對8個方向地辨別,建立正確的方向感。在學生具備8個方向的辨別能力之後,讓學生進一步運用量角器量出景物與一個方向之間的夾角,試着怎樣說出來更加準確一些,互相討論並說說自己的想法,再進一步確定正確的說法。在學生學會辨別8個方向以後,讓學生動手畫一畫教室裏門窗的方向,畫一畫學校周圍建築物的大概方向通過課件演示的練習進一步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

我再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合作、思考、討論,拓展學生的學習思路;同時,注意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或發現的規律運用到實際中去,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當然,方向感弱、學習基礎差的學生在學習之後,不能清楚準確地辨別出建築物的方向。在以後開展同樣形式學習的時候,對此類學生需要更加細緻深入地加以引導與個別指導,才能達到基本的學習目標。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15

《位置與方向》一課是人教版數學第六冊的新增內容,日常生活中學生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並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本單元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學習辨認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並認識簡單的線路圖。

本單元的教材編排有兩大特點:

1、依照兒童空間方位認知順序進行編排。兒童只有在牢固掌握了上、下、前、後、左、右這幾個基本空間方位之後,才能夠掌握按水平方向分出來的東、南、西、北等方向概念。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形成辨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技能,然後,再讓學生學習辨認地圖上的東、南、西、北等方向。

2、教材提供了豐富的生活和活動情境,幫助學生辨認方向。教學中,我們也遵循了兒童的認知規律,同時也遵循編者的意圖,本單元的教學,我們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以學生髮展爲本,創造性的使用教材

我們知道,新課程倡導民主、開放、科學的課程理念,教材不過是師生對話的一個“話題”,在教學中要針對學生情況,用活教材,使教材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本課是在學生學會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活動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密切聯繫。不僅要求學生能在平面圖上認方向,還要求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而本課的活動主題圖是一幅學生很熟悉的生活場景圖,一些比如圖書館、少年宮、動物園等,這對於小欖的學生來說都不陌生。

所以本節課利用學生最熟悉的校園環境與建築,讓學生看“校園影片”當小導遊介紹自己校園建築的各個方向,親身體驗生活中東西南北,爲下面制平面圖做好準備,呈現了知識從具體到抽象的完整過程,符合中年級的認知特徵。因爲兒童學會辨認地圖上的東西南北方位和他們掌握空間方位知覺是有聯繫的。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環境出發,使他們有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

二、關注學生的探究和合作能力,在“做數學”中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對於地圖上方向,以前我們小時候知道這部分知識,要麼從書上得知,要麼是老師直接告訴我們這個結論。我們從未想過爲什麼要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也常常拿到地圖,不能把地圖上的方向與實際方向掛上鉤。而現代教育理論告訴我們,知識不應該是通過教師單純的傳授得到的,而是由每個學生依據自己以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地加以|“建構”。在這段教學中教師注重學生對知識形成過程的體驗,讓他們在充分的體驗中有所感悟和發現,再通過交流得到發展和提高。

在這個環節中,老師沒有直接告訴學生怎麼認識地圖上的方向,而是要學生根據熟悉的校園環境去拼平面圖,在拼之前強調合作要求,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在活動中,學生必須思考:怎麼定平面圖上方向?怎樣和實際方向統一?於是有的學生把“北”定在上方,有的學生把“南”定在上方等,出現了各種不同的平面圖。通過整理、分類,歸納了四種方法,這四種方法拼地圖都是對的,但學生很快就發現不能統一,給實際生活帶來了麻煩,引發了認知矛盾。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引導學生解決本節課重點:統一地圖方向。這個環節的動手操作和探究學習沒有流於形式,是實實在在通過“做數學”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經歷數學,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生在“做數學”中對“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產生深刻的體驗,使學習更加有效,真正做到了從學生實際出發,尊重他們的需要,使學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三、關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和學習情感

數學離不開生活,數學知識源於生活而最終服務與生活。在解決問題中出示五嶽的平面圖,根據它們的位置和方向給它們命名,並在練習填寫五嶽名後讓學生欣賞了一組五嶽風光影片,優美的音樂、簡練的解說,各具特色的風景,把數學和美育有效整合,增加了數學課的文化內涵,給學生以美的感受,同時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最後解決問題結合學校、家庭的位置和方向,讓學生動手操作課件,說一說上學的路線,體驗數學和生活的聯繫,感受數學的價值與作用,增強學生的興趣和應用數學的意識、信心,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力。

四、關注過程評價

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教師都注意和學生進行互動,進行問題的反饋,及時給予評價,真正做到了關注學生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