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教學反思>

《平均數》教學反思15篇

教學反思 閱讀(1.5W)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平均數》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平均數》教學反思15篇

《平均數》教學反思1

這節課成功之處在於:這節課是在“生本”理念的理論指導下的新型實驗課,課程類型:展示課。我從貼近學生生活的事件出發,有淺入深,讓學生們在生活實例中很快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從生活中的實例出發,讓學生感覺平均數和我們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平均數就在我們的身邊讓學生感悟“生活處處是數學,數學魅力源生活!”課堂上我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現自我的平臺,使學生真正的成爲課堂的主人,能展現自我,能提出見解,能解決別的同學的疑問,讓大部分同學都能體會成功、收穫喜悅,使學生自主的學,快樂的.學。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本節課使用多媒體教學平臺;概念教學中,主要以生活實例爲背景,從具體的事實上抽象出三個統計量的概念,通過三個統計量的計算與確定的練習幫助學生理解並鞏固概念;在教學活動中主要是以問題的方式啓發學生,以生動有趣的實例吸引與激勵學生;在整個過程中採用情境教學法。注重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與小組協作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主要以學生“探究思考”“小組討論”“相互學習”的學習方式而進行。

這節課不足之處在於:課堂上“生本”理念還很不到位。在學法指導上,本節課針對學生的認知規律,根據學生自主性和差異性原則,指導他們探究概念、交流合作,體驗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過程,使學生掌握知識。總體上還可以,但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今後改進的方法:多運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慾望,通過直觀演示,切實有效的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根據新課程的要求,結合教材的編寫意圖,學習過程體現自主,知識構建循序漸進,注重思想方法的滲透。

《平均數》教學反思2

“中學數學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結構體系及其教學設計的理論與實踐”國中第四次課題會上,山西省陽泉市趙軍才老師承擔了人教版“20。1。1平均數”第一課時研究課.結合在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學的授課情況,現寫出幾點反思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問題引導學習,揭示概念本質

數學概念是從現實世界的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抽象出來的客觀對象的本質特徵.課堂教學中,要全面理解數學概念的內涵與外延,緊抓概念的核心,通過適當的.情景設計,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用數學形式體會概念的特徵,揭示數學概念的本質屬性.

在“平均數”的教學中,核心概念是“加權平均數”,概念的核心是學生對“權”的意義的理解.權即權數或權重,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針對某一指標而言.某一指標的權重是指該指標在整體評價中的相對重要程度.權重表示在評價過程中,是被評價對象的不同側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對各評價因子在總體評價中的作用進行區別對待.

本節課的導入部分出示了兩幅山西、北京兩個班級的全體學生在班內學習的情景照片,通過這兩幅照片,教師設計了計算這兩個班的平均人數和平均成績的問題,激發學生動手活動的熱情,從而引入平均數的學習.當學生在計算兩個班級的平均分數的問題上出現不同的解法分歧時,教師適時地引導學生對比、分析、討論,學生經過充分的思考之後,認爲在兩個班級人數不等的情況下,加權平均數的計算方式能更好地反映這兩個班級學生成績的平均水平.

《平均數》教學反思3

在教學求平均數這一課時,我是這樣設想的:課一開始,我以學生熟悉而又喜歡的套圈遊戲導入,把學生一下子引入了課堂。這一情境的創設爲新課的教學做好了鋪墊。在例題教學中,學生注意力特別集中,興趣盎然,各自發表了自己的意見,然後進行全班交流。有的學生用最多個體進行比較;有的學生用最少個體進行比較;有的用總數進行比較;還有的.用求平均數的方法進行比較。這時候鼓勵他們將心中的矛盾展示出來,讓他們充分的爭論,使學生切實感受到用求平均數的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的合理性。我並沒有着急讓學生討論或者講解平均每人套中個數的含義,而是讓學生用移一移,畫一畫,或者用計算的方法求出平均數。

《平均數》教學反思4

《平均數》是國小數學人教版第六冊統計方面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具備一定收集和整理數據能力基礎上,從生活實例出發,讓學生充分產生求平均數的需要,進而自主探究平均數的意義,掌握求平均數的基本方法,並能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釋簡單實際問題,體驗運用統計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教完這堂課後,覺得有以下收穫與不足:

一|、概念的建構認知。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把教材知識結構轉化爲自己認知結構的過程。本節課我把平均數學習放入一個完整的統計活動中,讓學生充分經歷了“平均數”的產生、形成、發展和應用的過程。以仔細觀察這兩幅統計圖,你想說什麼、引出一系列問題,最總引出當兩組人數不相等時比什麼可以比出投籃水平的高低爲引領,通過層層深入的探究,激發了學生的認知水平,激起學生的思維火花,引出了平均數。接着通過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畫一畫、算一算過程中得到兩種求平均數的方法,並在此過程中逐步感悟和理解平均數的意義,體會平均數的實際應用。並在講解練習的同時,不失時機地滲透:平均數處於一組數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間,能反映整體水平,但不能代表每個個體的'情況。這樣一來,學生對平均數這一概念的認識顯得更爲深刻和全面。

二、尊重個體差別,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

家庭環境、特定的生活與社會文化氛圍,形成了同學的差別。教師在教學中應持一種客觀的態度,使不同的同學得到不同發展,最大限度地滿足每一個同學的發展需求,對有特殊數學才幹和喜好的同學可以爲他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

本課整個練習設計分爲四個層次,既有鞏固性的只列式不計算、列式計算的例題原型的還原,又有較高層次的拓展練習,層層遞進,滿足了不同層次同學的學習需求。在練習的方式上,既有筆算題、又有估算題,更符合《新課標》提出的培養同學估算能力這一宗旨,可謂匠心獨具,令人流連。

三、思維深度延伸,激活學生內在的潛能

在求平均數應用題中,同學經常將幾個數相加除以幾,而不去看題中的具體情況,這是平均數應用題中極易出錯的典型問題。一般情況下,同學能認識錯誤,選擇出正確答案就行了,但我對題目進行了深度挖掘,引導討論:.如果,這裏要除以6,題中的問題又該怎麼改?然後再教育學生要仔細審題。這樣挖掘,有意識地對同學思維進行深度引領,讓同學享受到數學思維帶來的樂趣。

但在這堂課的教學中,令我更多思考的是我的不足:雖然這節課我作了精心的設計,由於我過重關注學習結果,而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需要、疑惑、困難等。另外教師的教育機智還遠遠不夠,沒有及時捕捉學生的契機,學生多好的回答竟然不理睬,還是按自己的路往下走,課堂上對於學生肯定的回答或精彩的回答不給予表揚等。因此,在以後的教學中我還要不斷地努力探索,力爭讓自己的課堂有更多的精彩,讓學生有更多的收穫,有更多思維碰撞的火花!

《平均數》教學反思5

在教學平均數的問題時,我結合學生剛剛考完的單元成績,讓學生計算了男生和女生的總成績,由於男生16人,女生8人,男生的總成績高。我說還是男生得到的分多,考試考得好。女同學很不服氣地說,不公平,男生人多。那怎麼才能公平呢,還能比出勝負呢,這時學生說計算平均分合理,從實踐中學生理解了平均數在生活中的意義。

又以比比哪個小組成績好的理由進行了以小組爲單位的計算每個小組的平均分練習。學生的'積極性很高,都認真計算着自己小組的平均分,唯恐算錯,影響成績。平均分高的小組,其他小組的成員對他們的成績進行驗證,通過計算平均分,學生無意中掌握了計算平均數的方法。在比較平均分,分析平均分與個個數據的關係,來鼓勵成績較差的同學,要努力學習,不給小組拖後腿。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學生不僅學會了數學知識,而且增加了團隊的合作意識。因此在教學中要多利用學生生活中的例子進行教學,會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平均數》教學反思6

平均數教學是統計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對平均數的知識,以前總是把它當作一種典型應用題來教學的,即所謂的求平均數應用題。但是,從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數學對於解決實際問題的作用來看,教學中更應該強調學生對平均數的意義、特徵的把握,注重其統計含義的理解,讓學生在新的問題情境中,正確地運用它去解決問題。

教學中我沒有隻停留在“簡單地給出若干數據,要求學生計算出它們的平均數”上,而是把理解平均數的意義作爲教學的`重點,緊密聯繫實際,使學生體會到爲什麼要學習平均數,充分引導學生理解“平均數”概念所蘊涵的豐富、深刻的統計與概率的背景,讓學生在實踐應用中,去把握平均數的特徵,理解平均數的意義。並能在新的情境中運用它去解決實際問題,從而獲得必要的發展。

怎樣才能使三年級的國小生感受到學習平均數是一種需要呢?課標上指出:國小中年級、高年級的學生開始對“有用”的數學更感興趣。此時,學習素材的選取與呈現以及學習活動的安排更應當關注數學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的應用應該是現實的、具體的問題解決。使他們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而且學數學是有用的、必要的,從而願意並且想學數學。於是,課的引入部分我設計了在兩個筆筒裏放着7枝筆和5枝筆,讓學生幫整理成每個筆筒的筆一樣多,引出一個結論:把幾個不同的數,通過移多補少的方法,得到的相同數,就是這幾個數的“平均數”,所以我們就來研究有關“平均數”的問題。

從富有現實意義的數學問題“移筆”導入,自然的引出“平均數”概念,並巧妙地使學生直觀感知平均數是表示一組數據的一般情況,並不表示一個實際存在的數量,爲後面深化對“平均數”意義的理解和把握作好預設。

最後,爲了加深學生對平均數意義的理解及特徵的把握,我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和開頭相互呼應,設計了小明的身高爲127釐米,一天他來到一個池塘邊玩,看見池塘邊有個木牌,木牌上寫着:這個池塘的平均水深爲1米。小明看了高興地說:我在池塘裏玩水一定不會淹死的?請問你認爲小明的看法對嗎?爲什麼?讓學生展開討論,從對“平均水深”的理解中找到正確的答案。

通過以上教學,使學生切實感受到數學的魅力與應用價值,爲樹立應用意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使學生初步形成了解決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數學問題的能力,並通過這一應用過程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將數學課中的統計與生活有機的結合,體會到數學中的生活,生活中的數學,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平均數》教學反思7

平均數是統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對於學生來說它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以往在教學平均數的概念時,教師往往把教學重點放着平均數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視讓學生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基於這一認識,我在設計中突出了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爲什麼要學習平均數,注重引導學生實際問題中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在操作、比較、觀察中把握平均數的特徵,進而運用平均數解決問題,瞭解它的價值。在教學時,踐行“導、學、議、練”的教學模式,通過“創設情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建構模型——解釋應用,深化理解——聯繫實際,拓展延伸”這樣一個教學結構來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給孩子們創設一種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在探究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具體情況如下:

一、導:創設現實生活情境引入概念,使學生感受平均數的必要性。

課的開始結合實際問題航模比賽中“派誰參賽”,引導學生展開交流、思考、討論,在認識衝突下,認識到比較其中一次的成績不合理,在比賽次數不同的情況下,比總數顯然也不公平:而平均數能代表它們的整體情況,因此產生了平均數,感受平均數是實際生活的需要,也產生了學習平均數的要求。教學只有組織了這個過程,學生對平均數的統計意義以及作用纔有比較深刻的理解,也才能在面臨類似問題時,自主的想到平均數作爲一組數的代表,去進行比較和分析。這樣導課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新課很自然的引出來了。但是有的地方老師的適時引導不是很到位,比如2個11的意義一樣嗎,這裏就欠引導。

二、學和議:創造有效的探究學習方式,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和學會求平均數的方法。

在課堂上我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每一位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活動,讓學生自己探索求平均數的方法。一種是移多補少,一種是計算。有部分學生數感較強,能夠根據提供的一組數據感覺出平均數大概是多少:而用總數除以份數得到平均數的計算,學生肯定有這種思維。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找到求平均數的方法,雖然求出了平均數,但是概念也是非常模糊的。平均數的概念比較抽象,很多學生對平均數的'意義不理解。移多補少的方法對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有很大的幫助,讓學生在移多補少中建立平均數的表象,通過學生移一移、畫一畫、算一算,從感官上理解平均數的由來,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每份一樣多)。在前兩次磨課過程中有讓學生用小方塊擺一擺。由於擺到時間過長,而且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這樣的經驗,所以就直接用統計圖畫一畫,而沒有用小方塊來擺。怎樣讓學生理解平均數是一個虛擬的數呢?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比較10、11的含義,還在統計圖中理解了它的虛擬。

三、練:精心設計練習,進一步掌握平均數的意義和求法。

本節課練習的設計難易適中,鞏固數學知識,提高數學技能,並發展思維的能力。練習突出層次性,使之有利於知識的生成和內化。練習題既有知識擴展又有方法提煉的,如飛機試飛的成績的題目既探究出平均數的範圍又鞏固了平均數的求法;練習題的設計還要有彈性,拓展練習歌詠比賽的設計,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提高,都有收穫。練習題中過河的問題處理的不是很到位,應該給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平均數》教學反思8

平均數是描述一組數據集中趨勢的統計量。把認識平均數和學習其他統計知識結合在一起。在數據處理的過程中,可以用統計圖表來表示整理數據的結果,爲了更好地描述數據的特點,可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計算平均數。蘇教版課程標準數學實驗教材用條形統計圖呈現數據,教材在編寫中,就通過統計圖表呈現原始數據,爾後計算平均數,比較貼切地將求平均數嵌入了數據處理的過程中,利於學生自己體會在數據處理過程中,繪製統計圖表與求平均數間的關係。當然,用條形統計圖呈現數據,讓學生看圖自己收集求平均數所需的數據,還利於學生用統計圖中塗色方塊的移動來 揭示平均數的意義,爲理解求平均數的方法提供了感性支撐。

一方面引導學生比較“男生套得準一些還是女生套得準一些”,產生求平均數的需求;另一方面,有利於學生想到通過移動統計圖的塗色方塊,理解求平均數的方法。怎樣讓學生想到“移多補少”的方法呢?

課始,教師直接出示兩幅統計圖,在男女生的套圈比賽成績出來後,在統計圖中依次用磁性方塊表示每人套中的個數,男女生套圈成績統計圖完整呈現後,先讓學生說知道哪些信息,這樣呈現統計圖後,學生在求男女生平均套中幾個時,很容易就想到了“拿高的補給矮的”,“移多補少”法就水到渠成了。

在教學過程中用磁性方塊呈現條形統計圖,有助於學生把握平均數的意義。教材在引導學生認識平均數意義的`例題中,就呈現了一個有趣的問題:男生和女生分組參加套圈比賽,是男生套得準還是女生套得準。在組織學生解決這個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教學宜清晰地分爲三個階段。首先讓學生認識到由於參加套圈的人數不一樣多,用男女生套中的總個數進行比較不盡合理;然後放手讓學生嘗試用各種數據來表示男女生套圈的套中情況。當學生通過“移多補少”知道男生平均每人套中7個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每人7個是什麼意思?用紅色虛線畫出“7個”在統計圖中的位置。接着提問:實際每人套中多少個?引導學生將方塊還原成原來的樣子,與剛畫的紅線形成對比。並在教學活動中安排學生充分的交流活動,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們就能比較深刻地感受表示男女生套中情況的代表性數據的意義。使學生在情境中體會和感悟平均數的實際意義。只有組織了這樣的教學過程,學生對平均數的統計意義以及作用纔有比較深刻的理解,因此,教學中一定要克服重計算,重應用題解答,輕統計表的傾向。

《平均數》教學反思9

6月12日我執教三年級“平均數”第二課時。在教學時,我首先多媒體“麗麗分糖果”讓學生覺得用移多補少的方法來分比較方便。在新課時,讓學生計算開心隊和歡樂隊的平均身高時,我讓學生分成7個小組,讓他們選擇用哪種方法來計算。其中有6個小組用“移多補少”的方法進行,在計算時,他們都覺得很困難,我提議他們可用另一種方法計算。只有一個小組用“總數÷份數﹦平均數”的'方法計算,而且能正確地計算出來。我因此向學生說明:兩種方法的特點,移多補少的方法只宜數據相差不大,而且份數不多。用“總數÷份數﹦平均數”的方法比較方便,計算結果也準確,這個方法在實際生活中和以後的學習中也經常用到。

之後我出了兩道練習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大部分學生都能運用求平均數的方法進行計算,效果也很好。整個教學可能時間控制得不夠好,使學生練習的機會少一些。

《平均數》教學反思10

平均數是什麼?孩子們總是弄不明白,在所出現的數據中爲什麼看不到它的影子?學習它有什麼用?愛動腦筋的學生總會提出這樣一些很有見地和實質性的問題。剛剛學習完平均數,學生對它確實陌生的很,我知道這塊知識很重要,因爲孩子們在以後的學習中還會學習到衆數和中位數,這是三個本質和含義很不相同的`概念,可上了一節課,他們還是雲裏霧裏,不清楚的地方很多,在課後的練習求平均數中問題尤其突出。該怎樣調整課堂呢?

在第二節的課堂教學中我是這樣設計的:

 首先:出示概念,在分析概念中理解概念的內涵。

平均數:反映一組數據的整體情況。

平均數的實質:是一個虛擬的數。

其次:結合班級內的評價制度進行學習(我們班分四行,每月按行評比一次小紅花的個數)能否按各行的總數進行評比,這樣做公平麼?孩子們馬上就能感受的不公平,因爲每行的人數不同,只有求出平均數才能做到公平和公正,可這個平均數是不是一定需要出現在每個同學的紅花個數中啊?這些問題的設計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這樣結合具體的情境學生掌握起來會更容易一點。如此看來,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確實是需要動一番腦筋的。

《平均數》教學反思11

加權平均數是教學的難點。難在對“權”的理解。從小時侯開始,學生心中的平均數的定義就是數相加再除以個數。而加權平均數的特點是並沒出現所有的數據,相同的數據只是給了權數,這就引起學生的困惑,我是這樣處理的:

一、巧引“權”字。從特例入手。舉一個班級一次數學測試成績,有些成績多次出現,讓學生求平均成績。此時會出現方法的不同,教師繼續引導,若兩個班級人數相同,各個班級的平均成績也有了,如何求兩個班級的平均成績?若兩個班級人數不相同,怎樣求?再舉學生身邊的幾個例子。

這樣,很自然引導學生從計算方法的不同上升爲兩種平均數的定義。

二、重析“權”字。從三個角度,(1)表示數據出現的次數;(學生已理解)(2)表示數據所佔的比數;(3)表示數據所佔的百分比。(可以由已舉的例子各個數據的次數引導學生將它們改寫成比、百分比的形式加以分析)

這樣,將“權”的三個角度有機的結合起來,明確“權”的實質。

三、多練“權”字。在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掌握好加權平均數的公式。能夠總結出算術平均數實際上是加權平均數的一種特殊情況,即各個數據的權數相同。

這部分知識作爲國中數學的一個學習內容,專門介紹了加權平均數的概念以及計算公式,在具體教學時,我對它的感覺總是有些兩難:覺得它既不是難點又是難點。

一是當一組數據中有不少數據多次重複出現時,計算加權平均數的公式是計算算術平均數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是一種比較簡便的算法。可以類比國小數學中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代替,達到簡便計算的目的,從而減小了運算量,也比較好理解。在講解加權平均數中第一種類型時,可以類比學習,這裏的.“權數”是數據出現的次數,學生理解並不困難。所以可以說它並不難。例如,計算小組平均得分:6個95分,5個84分,3個100分,1個75分,該組平均成績爲多少?

二是教材中在讓學生體會了上述加權平均數後,給出了加權平均數的計算公式,但這裏的“權數”往往是用連比的形式或是所佔百分比的形式體現了一組數據的重要程度,並且用一道例題改變其中的權數,討論哪個人會被錄用的問題,通過此例反映了權數的差異對結果(平均數)的影響,顯然權重不同,最終導致了結果的不同。由此發現,對“權數”的理解是否到位,制約了計算公式的運用。課堂上學生能仿照例題的模式去解決類似問題,但並不能從本質上理解這樣做的道理,而且,只要稍加變化學生就會出錯。所以,它又是教學中的難點。

教學中我發現在學生運用加權平均數的公式解題時,導致出錯的原因就是直接弄錯了哪些數字是“數據”,哪些數字是數據的“權”,因而錯用了公式。這是學生的難點,也是課堂教學中要重點突破的地方。首先要弄清學生對“權”重的理解不到位的原因是什麼:由於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基礎有差異,對本知識點的理解能力高低不同;大部分學生認爲該內容看起來簡單易學,興趣不大。國小學生已經學習過(不加權)平均數的計算,學生受思維定勢的影響,習慣於用所有數據之和除以數據總個數來求得平均數這一計算方法。在學習加權平均數時,易侷限於以前的思路。

針對學情,在教學中首先要把握好教材的廣度和深度,創設豐富的問題情境,聯繫實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選擇典型練習,訓練要充分。加深學生對問題中的“權”重的理解,分清“數據”和“權”,從而減少錯誤的出現。想要學生準確的理解加權平均數中的“權”,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巧妙地利用學習中的思維定勢,對比國小所學的(不加權的)算術平均數和現在的加權平均數的區別及聯繫,其實不加權的平均數並不是真正的“不加權”,而是各個數據的權重相等,都是“1”,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所有的算術平均數都是加權平均數,再以適當的實例讓學生對“權”的理解更加深入,只要學生真正明白“權”重的含義,也就可以突破學生學習的疑點,從而突破本課的難點。

《平均數》教學反思12

一、 問題引導學習,提示概念本質

數學概念是從現實世界的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抽象出來的客觀對象的本質特徵.課堂教學中,要全面理解數學概念的內涵與外延,緊抓概念的核心,通過適當的情景設計,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用數學形式體會概念的特徵,揭示數學概念的本質屬性.

在平均數的教學中,核心概念是加權平均數,概念的核心是學生對權的意義的理解.權即權數或權重,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針對某一指標而言.某一指標的權重是指該指標在整體評價中的相對重要程度.權重表示在評價過程中,是被評價對象的不同側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

本節課的導入部分,第一題是計算七年級兩個班的平均成績,通過教師的演示和學生的討論,沒有出現預想的效果,學生沒有出現老師預想的兩種計算方法,都是直接用加權平均數的方法計算出來的,很準確。因此,我覺得這個引例的設計是不合理的,不適當的,即使改變班級的人數,同學雖然都能正確的計算出來,但是始終沒有體會能不能權的意義和重要程度。

問題二中,求三郊縣人均耕地面積。這個問題是課本中的引例,由於學生已經對問題一進行了研究,對權有了初步的認識,只是還不太理解,因此給出了兩個問題

追問1:用算術平均數的方法求三郊縣的人均耕地面積合理嗎?爲什麼? 追問2: 0.15、0.21和0.18這三個數中,那個數對總人均耕地面積的影響更大一些,你是怎麼看出來的?這三個數的權分別是什麼?你如何計算該市三個郊縣的人均耕地面積的?

這兩個問題是讓學生第二次體會加權平均數的意義和權的概念,在此基礎上師生共同歸納出加權平均數的概念。

通過上面兩個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聯繫問題的分析,課堂教學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緊緊圍繞本節的核心概念展開教學活動,基本達到預定教學目標,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教師以任務佈置──發現問題──生成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爲教學程序,學生經歷操作、觀察、對比、分析、交流等探索活動,使學生對加權平均數的本質屬性有比較清晰的認識,這樣就完成了從背景引入、典型豐富的具體例證 ──屬性的分析、比較、綜合,到概括共同本質特徵得到概念的本質屬性這樣一個概念教學的初始步驟.

二、設計有效提問,激發學生思維

有效的課堂提問,既可以調節課堂氣氛,促進學生思考,激發學生求知慾望,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又能促進師生有效互動,及時地反饋教學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從而大大地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因此,我在引例中的分析階段,設計了兩個體現概念的問題,以此展開活動。

(1)0.15、0.21和0.18這三個數中,哪個數對總人均耕地面積的影響更大一些?你是怎麼看出來的?這三個數的權分別是什麼?你如何計算該市三個郊縣的人均耕地面積的?

(2)若n個數X1、X2Xn權分別是W1、W2Wn,則這n個數的加權平均數如何計算?

在得到加權平均數的概念後,在例題的處理中,就缺少有效的問題提問:在此處除了課本中的問題外,還應設計以下的問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加權平均數的概念和權的意義。

(1)如果以四項測試成績同等重要的標準進行招聘,你認爲合理嗎?

(2)招聘口語或筆譯能力較強的`翻譯時,公司側重於哪些方面的成績?給出的比值是否能體現這些方面更加重要?聽、說、讀、寫四種成績的權分別是多少?

(3)比較兩個問題的結果,談談你對數據權的作用的認識。

(4)若聽、說、讀、寫的成績分別按20%、20%、30%、30%的比例計入總成績,如何計算應試者的平均成績(百分制)?與(2)相比,數據權的表現形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若在此課中出現上述的問題串,圍繞權的實際意義而設計,環環相扣,不僅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加深對權的意義的理解,而且激發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產生了學習的動力使其智力活動達到最佳激活狀態,促進師生有效互動,提高信息交流效益,大大增強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最後在展示權的不同表現形式的基礎上,生成問題情景,創造性地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探究,引發深層次思考,體會權的本質屬性。

《平均數》教學反思13

備課時我一直糾結於下面兩個問題:

一、定什麼樣的教學目標合適?

《平均數》這一知識蘊含的內容不少,具體有:平均數的意義、計算方法、作用、平均數的取值範圍、平均數的優缺點等等。

這麼多的內容在一節課上實現顯然是有困難的。那麼該如何劃分課時呢?我依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及個人的理解,把本課劃分成了兩個課時。第一課時解決平均數的意義、計算方法、作用等三個知識點,第二課時解決其餘的。

課後議課,同事們指出這樣的容量安排稍微顯少,建議再豐富一些。我也有同感,只是無論加入什麼內容,我都感覺不能水到渠成、渾然一體。

二、如何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直觀化,降低理解的難度?

《平均數》有很多抽象難懂的語言,如:平均數可以表述一組數據的集中趨勢,對一組數據有很好的代表性;平均數是一個“虛擬”的數等等。

如何讓學生真正理解這些話的內涵?思前想後,我覺得“意會”不失爲幫助學生理解的一種好方法。如:爲了讓學生感悟到“平均數是一個‘虛擬’的數”這一含義,教學例1時,我引導學生理解:平均數並不是每個學生收集的實際數量,而是“相當於”把4個學生收集的瓶子總數平均分成4份,從而讓學生“意會”到平均數只是一個“虛擬”的數,並不真實存在。

課後明顯地感覺到這樣的處理顯得膚淺,應該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提升總結,促進學生思維的深入。

《平均數》教學反思14

平均數是統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反映的是一組數據的總體情況,代表一組數據的平均水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也是很廣泛的,因而在本學段的教學中應緊密聯繫生活實際,注重情感體驗,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主動參與中學會數學思考,在獲取基本數學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及解決數學問題等方面得到充分發展,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首先給學生創設一個問題情境:要想比較中國人和韓國人誰的身高更高一些,應該怎麼辦?結合教師提出的`問題情境,學生在比較的過程中發現、經歷、感悟到了求平均數的重要性,在交流、合作中認識到了平均數的本質意義,這一點我深感欣慰,孩子們在自學的應用數學解決問題。比起以前單純地教給孩子們解題方法,更讓孩子們體會到了數學的價值。

其次,這節課與以往教學平均數的呈現方式不同。在這節課上我注重了讓孩子們在數學活動中學習,首先讓孩子們產生對平均數的強烈需求,在經歷了平均數產生的過程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平均數的本質意義,學會了求平均數的方法,然後再去解決問題。

再次,關注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課改提出:“數學要體現生活性”“學有用的數學”。本節課我在設計練習時設計了判斷“李強所在的國小籃球隊,隊員的平均身高是160釐米,所以李強的身高一定是160釐米。”使孩子們在討論中加深了對“平均身高”的理解,從中體會到了應用數學知識要靈活;在判斷健康隊和幸福隊,哪個隊會贏?小組的合作學習,讓學生體會數學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

本節課的遺憾:課堂上未能對每個學生舉出的平均數實例進行探索、拓展應用,課結束時學生回顧整個學習過程時只是泛談體會和收穫,鼓勵性的語言還少些,以後在這方面多多努力。

學有價值的數學,培養孩子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平均數》教學反思15

教學本節課時,首先讓學生複習學過的關於平均數的知識,把書中的統計表填寫完整,並排出名次,從高到低依次是:選手1、選手2、選手3。

其次,教師提出問題“在實際比賽中,通常都採用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然後再計算平均數的計分方法。你能說出其中的.道理嗎?”提出問題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與交流。大部分學生能想到這樣比較公平,因爲有的評委打分高,有的評委打分低,會影響選手的最終名次。使學生能理解把最高分和最低分去掉後,再求平均分更具有代表性。

再次,讓學生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再算一算3位選手的最終成績,並排出名次。這時,選手的名次發生了變化,從高到低名次是:選手2、選手1、選手3。

最後,組織學生討論爲何兩次計算結果不同,名次也不同,讓學生體會到極端數據對平均數的影響。對學有餘力的學生,鼓勵其查閱更多的資料,進一步瞭解平均數,感受平均數與生活的聯繫,體會平均數在是常生活中的作用,發展學生的數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