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教學反思>

《2008,北京》教學反思三

教學反思 閱讀(9.75K)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08,北京》教學反思三,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08,北京》教學反思三

《2008,北京》教學反思三1

《上學一路歌》是北京課改版第五冊的課文,這是一篇充滿兒童情趣的散文。文章描寫了山村國小生一年四季走在上學路上的歡樂情景,表現山區孩子愛上學、愛生活的思想感情,而且還體現出人與自然相融合的一種美。

我在設計本課的第一課時的時候,充分體現了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在課堂上讓學生自主的學習,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因此本節課上讓學生進行了小組合作學習生字,培養孩子的'獨自識字能力,體現了三年級的學段特點。

在本課的小組合作學習之中,每個人都在學習,每個人都參與在學習之中,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孩子從字的音、形、意三方面進行了學習。

但是在小組合作學習之中我自己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學校領導也幫助我提出了一些建議。以後要從以下幾方面來改進自己班的小組合作學習 ,從而真正提高課堂的實效性。

1、要抓好小組長選拔培養工作。

小組長要是一個善於交際、善於組織、敢於發表不同意見,不以自己爲中心的人,這樣就會起到較好的帶頭作用,促進和帶動其他組員積極參加到學習中來。

2、明確分工,強化分工意識。

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讓每一個組的組員明確自己的職責是什麼,讓每個人覺得有事可做,此事努力就能做。使小組每個成員在合作學習中感受到快樂。讓他們在學習中理解不僅要爲自己的學習負責,而且要幫助小組的同伴,共同爲小組爭得榮譽。讓每個學生在互相幫助中各得其所,共同提高。

3、教師要教會學生小組學習的方法。

教師首先要教會組長組織的方法,教會組員學會發言的方法,學會傾聽別人發言。小組合作學習才能順利進行。

4、要抓好小組合作的時機。當個人學習無法解決的時候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5、選好合作學習的內容。比如學習生字時,讓每個學生在自己已經學習生字的基礎上,挑選出一個最難的教給小組同學或者選取一個自己認爲最難的向小組同學請教。

以上只是自己對於小組合作學習的淺顯認識,還需要在實踐之中不斷的去改進、去完善,從而確實提高課堂的實效性。

《2008,北京》教學反思三2

我上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是九義教材第五冊的內容,是學生在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之後進行教學的,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周長,也爲今後學校其它圖形的周長奠定基礎,因而正確理解周長的概念非常重要,所以我把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爲:理解周長的意義,學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教學的重點是理解周長的概念和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教學的難點是理解長方形周長的最優化計算方法。整節課我教學目標明確,重點突出,體現了新課標的教學理念。

我覺得這節課突出以下幾點:

1、根據第低級學生的年齡特徵、心理特徵、知識特徵,在教學中我採用故事引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全心投入學到習中。

2、改變傳統的教師一味的教,學生聽的教學形式,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認識的主體、發現的主體、實踐的主體,教育學家波利正指出:學習任何新知識的最佳途徑是學生自己發現,因爲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內在規律和聯繫。,教師只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新課標指出:合作交流與積極探索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探索的'意識是數學教學的基本要求。美國一所大學的牆上寫着:我聽到的,我就忘了,我看到的,我就記得了,我做過的,我就理解了。在理解長方形的周長的最優化公式時,我給學生提供充分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分工每個學生都參與學習,並小組討論計算方法總結,全班交流、彙報後,才得出長方形的周長的最優化公式。

3、新課標指出:數學課程要重視運用現代技術手段,把現代技術作爲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的工具。在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鋪助教學,發揮其新穎直觀的優勢,爲了突破理解概念周長這一重點,運用電腦演示一週的總長度就是一個圖形的周長。在怎樣瞭解長方形的周長最優化方法時,我也藉助電腦直觀演示過程,讓學生突破這一難點。

4、課堂氣氛活躍,師生關係融洽,教學中,我爲學生創設了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我始終以商量的語氣與學生交談,把自己當作一位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與學生處於朋友關係、平等狀態。由於有這樣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所以課堂氣氛活躍,學生主動學,樂意學。

5、有機地滲透情感教育,經過一系列教與學,我提出:小白兔與烏龜新的長跑比賽結果怎樣呢?讓學生猜一猜,通過猜,讓學生懂得了:驕傲必定失敗,堅持就是勝利,失敗一次並不可怕,關鍵是能認識錯誤,改正錯誤。從而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也是對學生進行了教育。

綜觀整節課,教師和學生都是在一種寬鬆、平等的氛圍中一起學習,學生樂於學,每個學生都在學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體現了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一理念。沒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教學過程就是一個有缺憾的過程,在教學中由於時間的關係沒能讓每個學生都充分展現自我的機會,對學生的情況瞭解也不足。

《2008,北京》教學反思三3

在課文即將結束時我設計了這麼一個話題?對於我們每一箇中國人,你能帶着一顆祝福的心對“20xx,北京”說一句什麼話呢?同學們帶着激動、興奮、自豪的心情說出了自己美好的打算及自己內心最真誠的祝福。同學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完了整篇文章。我感覺這個教學設計還是比較不錯的。

語文閱讀課上教師應積極創造條件,提供各種各樣的.語言訓練的環境,讓學生所學的語言經常得到運用。本課的最後,學生通過說一說,將課文的“符號語言”內化爲“感於內而發於外”的現實語言;學生所說出的已不僅是課文已有的符號的意義;而且補充、增加了許多遊離於字裏行間的言外之意;課文所表現的人、事、物、景,由於學生賦予了情感與生命而得以復活;課文中隱含的思想、觀念,因爲與學生的經歷接通而產生巨大的說服力與震撼力。在此基礎上,學生的大腦就會如電腦被訪問一樣,把所有感悟的語詞、圖像、情景、事件等都貯存入記憶倉庫中。可見口語表達,能使學生更好的感悟文章,並使其中的語言內化爲自己的語言。

《2008,北京》教學反思三4

分米和毫米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和釐米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分米和毫米不僅是認識長度單位的基本內容之一,也是學生逐步掌握測量方法和技能過程中的重要一環。本節課的重點是幫助學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概念,會用分米、毫米做單位測量或描述物體的長度。

課的開始,我通過簡單的複習,讓學生回憶已經學過的長度單位米和釐米,明確他們之間的關係,並且用手比劃出他們的長度。這樣可以爲後面1分米和1毫米長度的建立打下基礎。

在教學分米時,我通過例題裏文具盒的寬大約是10釐米,直接告訴學生10釐米也就是1分米,這樣是引入了1分米,但是我感覺沒有讓學生產生學習分米的需要。接下來我通過認一認、比一比、畫一畫、找一找等一系列有層次的活動幫助學生建立1分米的概念。在認一認時,我通過讓孩子在直尺上找出其它的1分米以完善學生對1分米的認識。新課改強調對單位實際意義的理解,所以在讓學生比劃1分米時,我通過讓學生在直尺上比劃,試估等過程讓學生反覆操作以加深對1分米長度的概念。課前我沒有準備什麼長度是1分米的'物品,但是孩子還是找出了不少,比如:手機的長度、兩隻眼睛眼角之間的距離、粉筆、卡片、鉛筆的長度、手掌的寬度等等。關於米與分米的關係,我是讓學生通過討論得出的,學生通過自己的推理說的非常好,然後再讓學生在米尺上驗證。

在教學毫米時,我是通過讓孩子估測數學書的厚度,然後直接告訴孩子因爲用釐米已經不能直接準確地量出數學書的厚度,這就需要比釐米更小的單位——毫米。但是,這些都是我告訴孩子的,他們沒有親身體會毫米的小、短、薄,沒有產生學習毫米的需要。在引入毫米時,我可以讓孩子測量帶的卡的厚度,通過描述自己的感受,然後引入毫米這一長度單位,這樣孩子理解會更深刻。然後我通過一些操作讓學生感受1毫米有多長:量1分硬幣的厚度,比劃1毫米的長度,捏10張的厚度,但是我沒有讓孩子說出他們的感受,而是我自己在感慨1毫米的短。

這節課基本算是成功的,孩子都是經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知識。但是仍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更細緻地考慮孩子的情感目標,不是我在教,而是他要學,變被動爲主動。

《2008,北京》教學反思三5

口算除法是一節計算課,是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這一單元中的起始課,更是學習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筆算除法的重要基礎。

成功之處:

1、堅持做到寓教於“趣”。

教學中有效地運用電教媒體。通過課件演示,生動形象的創設了46週年校慶的情境,課件中用氣球、彩旗佈置美化校園,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學習口算和估算,從中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促使學生積極主動來學習,學玩結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2、給每個孩子展示自己的機會。

無論是在複習中還是在練習中,根據學生不同水平,結合問題的不同層次,儘量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回答問題,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培養主動學習意識,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都有收穫。

3、有效互動,增強反饋。

課堂上,注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通過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參與適當點撥,師生提問與回答,及時反饋學習進展情況,掌控教學進度。

4、練習有針對性,精講多練。

教學中針對每一個教學環節,設計有針對性的練習,通過口算、估算、判斷等形式全面進行練習,夯實基礎,是學生掌握基本的口算、估算方法,並能靈活運用,從而較好的達到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教學,也感覺在培養學生多思多練,多動口做的還不夠,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還應在這部分加強思考,力求以後教學更上水平。

《2008,北京》教學反思三6

教學目標:

1、學會11個生字(其中有4個多音字“寧”、“系”、“壓”、“彈”)及新詞。

2、讀寫指定的詞語。用“寧靜”造句。

3、朗讀課文。自選兩小節背誦。

4、瞭解課文介紹的太陽系行星的景象。

5、瞭解課文內容,產生對太陽系進行科學探索的情趣。

教學重點:

背誦課文,瞭解課文內容,產生對太陽系進行科學探索的情趣。

教學難點:

瞭解課文介紹的太陽系行星的景象。

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利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學會本課的11個生字(其中有4個多音字“寧”、“系”、“壓”、“彈”)及新詞。

2、能夠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3、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的生字,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初步瞭解課文內容,產生對太陽系探索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太空中的奧祕需要我們一起去探索,但是我們一定要認真觀察,積極思考。下面讓我們看看下面的`小朋友他觀察到了什麼?

二、新授:

(一)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2、指名讀課文。(糾正學生的字音。)

3、小組互相檢查,評議。

(二)學習生字。

1、指名讀一讀本課的生字、詞語。

1)讀一讀,指名讀。

2)重點指點讀音:豈輻寧系壓彈

3)重點指點字形:熔妥氫

2、指名再讀,讀正確。

3、把字詞帶到課文中讀一讀,做到正確、流利。

(三)聽寫本課生字。加強生字的掌握。

(四)練習朗讀課文。多種形式讀:小組讀,評出好的讀,自選段落讀……思考: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麼?

三、作業:必做: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抄寫本課的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自選兩小節背誦。

2、瞭解課文介紹的太陽系行星的景象。

3、瞭解課文內容,產生對太陽系進行科學探索的情趣。

4、讀寫指定的詞語。用“寧靜”造句。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產生對太陽系進行科學探索的情趣。

教學難點:

瞭解課文介紹的太陽系行星的景象。

教學過程:

一、導入:今天這節課讓我們繼續探索太陽系的祕密。

二、新授:

1、自由讀課文,讀出自己的語氣,有基礎的學生試着背誦。

2、默讀課文,思考:說說你知道了些什麼[Y1]?

3、彙報,指導朗讀,背誦。

4、自己試着讀出語氣。

5、小組間互相讀一讀。

6、展示讀——評讀。

7、練習背誦。

8、彙報背誦。

9、用“寧靜”造句。(指導造句。)

三、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想法?

四、作業:蒐集其他行星的名稱。

[Y1]瞭解課文內容,理解詞句,瞭解不同星球的特點,激發學生進行科學探索的興趣。

《2008,北京》教學反思三7

一、教學步驟明確。

每一個環節要達到一個什麼教學目的教師做到心中有數,並且能做到設計的問題環環相扣,使學生的思維始終是活躍的。

二、教學基礎夯實。

從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出發,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對字音,詞語及句子的含義都有正確的理解。能抓住詞語來理解句子的含義,並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指導有感情的朗讀,使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一步一步的完成。

三、教學思想提升。

體會合作的快樂,在本課中並不是很明顯,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去體會小河和泉水、瀑布是怎樣合作的,使學生體會到合作的'快樂。

四、教學效果較好。

利用多媒體鑲嵌到教學之中恰到好處,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字詞都在句子中理解,配樂朗讀段落和中心句子,學生能得到充分的理解。

綜上所述,是我對本節課的認識,我覺得要想上出精彩的課,教師還是要鑽研教材,踏踏實實備課。多學習多比較才能不斷進步。

《2008,北京》教學反思三8

一、首先進行口訣的複習。

再利用口算搶答的遊戲方式引入新課,及時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以便新課的開展。然後運用課題的問題情境展開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養成自主探究生活中的數學,積極思考問題的習慣,通過層層深入的學習,引導學生探索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方法,並及時進行歸納整理,通過相應的練習訓練,以提高他們的'口算能力。

二、 利用問題情境。

進行了逐層深入的教學設計,便學生體驗由清淺入深的學習過程,運用類推的方法進行教學,在學生在歸納算法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注重讓學生挖掘問題,探討問題,說出算法算理等,並利用不同開形式的練習來調節學習氣氛,從本節課學生學習情況來看,學生對本課的知識掌握程度還可以。學習的學習興趣都比較濃厚。

不足之處:

本節課的教學,我在小組合作交流討論及評價等方式來組織教學活動時,做得還不夠,收放得不夠自如。同時,注意適時、恰當的鼓勵和評價。比如:請大聲的說出你的想法,你的問題真有價值,學得真棒,真聰明等等。在以後的教學中,不僅要抓住學生們的心理特點,關注他們的學習成果,更要尊重他們在學習中所表現的情感和態度,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

《2008,北京》教學反思三9

一、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本節課一開始就創設了小精靈遊校園的情境,讓學生在欣賞校園風景的同時找到身邊的圖形。藉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分辨長方形和正方形,這樣就拉近了抽象的數學問題和實際生活的距離,使數學回歸生活,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從新課的引入到比較特徵都是從學生的生活實際選擇學習材料。這些素材,體現了學習內容的趣味性,調動了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使學生覺得生活就在自己身邊,利用數學本身的魅力來吸引學生,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數學,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動腦、動口、觀察、比較等能力。

二、在活動中探索新知,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本節課在深刻體會教材意圖、準確把握教材深度的前提下,突出了創新教學特點,特別是在獲得新知過程中大膽放手,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我以探究活動貫穿整節課,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通過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說一說,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領悟,由生活中具體的物品,到抽象的幾何圖形,自然過度、水到渠成,充分體現了探索式學習的優越性,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爲學生活動提供了充足的材料,使學生動了起來,課堂活了起來。

對於幾何初步知識的教學,大綱要求應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觀察、測量、拼擺、畫圖等實際活動,認識常見的`簡單的幾何形體的特徵。學生學習這部分|知識,直觀的認識更爲重要。爲了這到這一目的,爲了讓學生動起來,這節課一方面爲學生準備了充足的活動材料:每個學習小組每人一把剪刀、一把直尺或三角尺、一張彩紙、長方形、正方形紙片各一張、彩色小正方形各四個,爲人人動手提供了可能。學生在活動中發現、活動中思考、活動中體驗、活動中發展。通過折一折、量一量、剪一剪、比一比、說一說等活動,使學生的手、腦、口都得到了充分的鍛鍊。正是由於活動材料的充足,才調動了學生的全員參與和全身心的投人,使課堂有了生機,充滿了活力。同時又由於各項活動的設計環環相扣,步步深入,激發了學生探索學習的興趣,也使學生在活動的課堂中逐步加深了對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體會感悟出其特徵,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

《2008,北京》教學反思三10

教學目標:

1、鞏固本課的生字,積累詞彙。

2、豐富、積累詞彙,培養觀察能力。

3、通過語言環境瞭解、積累反義詞。

4、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5、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6、培養學生能較清楚地向別人介紹物品的口頭表達能力。

7、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及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

鞏固本課的生字,積累詞彙。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教學難點:

豐富、積累詞彙,培養觀察能力。培養學生能較清楚地向別人介紹物品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課時:

4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本單元的生字,積累詞彙。

2、豐富、積累詞彙,培養觀察能力。

3、通過語言環境瞭解、積累反義詞。

教學重點:

積累詞語

教學過程:

一、給下面的字加一部分,組成本單元的生字,再組成詞語。

(一)讀讀本單元的生字,複習字形、鞏固字音。

(二)讀讀橫線左邊的字。

(三)舉例:光——()

“光”加上一部分,可以組成本單元學過的哪個字?(恍)

學生在橫線上填上“恍”。在括號中組一個詞。

(四)自主完成一題。

(五)集體訂正。

二、讀一讀,背一背,你會有所發現。

(一)讀詞語,不認識的字查查字典,註上拼音。

(二)讀讀第一組詞語,你發現了什麼?(表示秋天景象的詞語)

(三)背一背。

(三)口頭填空:

秋()氣()天()雲()大()南()

果實()()菊花()()()()紅葉

(四)用以上方法學習第二組。

(五)你還能夠說出一些這樣的詞語嗎?

三、作業:

抄寫詞語,並且背一背。

教學反思: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自主進行學習,探索,在探索中理解詞語的意思。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讀句子,在括號裏寫出與帶點詞語意思相反的詞。

(一)讀讀句子。

(二)分別說說括號中填寫哪些詞語。

(三)自主完成練習。第二句也可進行擴展獨立找出與句字相反的詞語。

(小-大、墜落-上升等)

(四)讀一讀,大家評議。

二、按一定的順序把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列,在括號裏寫上序號。

(一)自己讀讀每句話。想想每句話的意思。

(二)指生按原有順序讀讀每句話,說說句子的主要意思。

說說這幾句話主要講什麼事?

(三)按事情的先後順序排排順序,寫上序號。

(四王全安)大家討論句子的排序,說說理由。

教學反思:

給學生方法,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有自己的方法。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能較清楚地向別人介紹物品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培養聽的習慣,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難點:

能夠自己組織語言,條理清晰地向別人介紹自己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讀讀《口語交際》的要求及注意事項。

二、活動前準備

(一)學生與家長聯繫,得到家長的支持與配合。

請家長幫助孩子挑選交易的物品,確實是閒置不用的、體積較小的一兩件物品(玩具、書籍等)。

(二)想一想怎樣介紹物品別人才能同意交換(如玩具的外形、特徵、用途等,書籍的主要內容)。

(三)練習向家長介紹物品。家長幫助指導。

三、教師示範引導

教師和一名學生進行交易活動,其他學生觀看。

(一)要清楚明白地介紹物品的優點和用途,針對別人與自己有交換的願望,做重點地說明。

(二)儘量表現出自己對對方物品的需要。

(三)介紹時,要注意舉止的文明禮貌。

四、學生展開交易活動。

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物品交易教師巡視瞭解學生交易的情況,並及時指導。

(一)選擇不成功的例子進行展示。

學生談一談不成功的原因。

(二)選擇成功的例子進行展示。

學生談一談不成功的原因。

五、學生今天交換物品時的體會。

教學反思:學生在交易的過程中大多數學生都能夠注意文明禮貌,有個別的學生在語言的交流中有一定的困難,交際能力較差。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及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展開想象,要有創新意識

教學難點:

學生能夠清楚明白的寫出來。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同學們,你喜歡讀童話故事嗎?都看過什麼啊?大家特別喜歡看書,讀過這麼多的故事。其實你也可以成爲一個小作家,今天就讓我們去試着寫一個童話故事。

二、出示大樹圖,老師爲大家請來了一位大樹朋友

1、點擊出示大樹圖:仔細看看這是()的大樹啊?

2、出示小鳥圖,快看大樹的好朋友小鳥也飛來了,

認真的看看這是()的小鳥啊?

3、點擊出示;那麼這些小鳥和這棵大樹之間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就讓我們一起去想象。

預設:

(1)出示(大樹和小鳥圖):這隻小鳥在大樹上會做些什麼?在小組裏先說一說

(2)生說:(躲風雨):你多會想,由天氣想到了大樹和小鳥之間會發生什麼。

(3)(躲避人):你更會想象了,由人想到了大樹與小鳥之間的故事。我們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人們更應該保護動物,愛護植物。

(4)(搭窩):小鳥的生活可真是離不開大樹,再想想還有什麼事讓小鳥離不開大樹?

(5)(給樹啄蟲):看來大樹不僅幫助小鳥,小鳥也在關心大樹呢?想一想,小鳥還能怎樣幫助大樹?(傳播種子、糞便爲大樹增加營養給大樹帶去歡樂)

4、總結:就是這樣的一幅圖,因爲我們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想象,所以說出了這麼多精彩的故事。老師真佩服你們,我要爲你鼓掌。

5、一個好故事不僅想象要豐富,內容也要具體吸引人,咱們一起來說個故事啊。看看我們說哪個?

(1)大樹和啄木鳥:(師講述)在大森林有一棵大樹正愁眉苦臉的直嘆氣呢:我的身上長滿了蟲子,他們把我的枝葉都咬壞了,我可怎麼辦啊?誰來幫幫我啊?

(2)現在你可就是這隻啄木鳥了,你會怎樣想?(點擊出示:想?)怎樣說?(說?)怎樣做的呢?(做?)

(3)大樹和啄木鳥之間會說些什麼?同桌互相說

(4)誰來演一演?其他的小鳥認真聽,他們哪兒說得好,你還有什麼建議嗎?

(5)師生共同練說,哪棵大樹想和我這隻啄木鳥來說說啊?

(6)師:大樹大樹,你怎麼了?讓我飛一圈看看,幫你診斷一下吧,敲敲這沒事,再敲敲,原來蟲子都在這裏呢,我趕快把蟲子捉出來吧。大樹別急了,你的病很快就會好了。

(7)除了謝謝我你還能說些什麼啊?

(8)其他的啄木鳥們,你們說說我這隻啄木鳥演得怎麼樣啊?是啊我不僅說得好,還把怎樣做也說出來了,你是不是得向我學啊?

三、總結:大家說說,我們怎樣才能編出一個好故事啊?角色是怎麼想的?怎麼說的.?怎樣做的?這樣你的故事就能更加吸引人了。

四、下面就請你做一個小作家,來寫一寫大樹和小鳥的故事吧。你想寫哪個故事?好,就請你把自己想到的寫下來吧。

五、指導修改。

1、示範習作,師生共同修改。

2、一句一句讀、修改。重點修改習作中的詞語和句子。

“字”是否正確。

“詞語”是否恰當。

“句子”是否通順。

“標點”是否正確。

3、學生照樣子修改自己的習作。

4、展示自己的習作。

六、講評

讀一讀你的作文,認真聽他哪寫得好,你有什麼建議嗎?

1、(水平稍差的學生):你今天的進步真大,完整地寫下了這個故事,老師祝賀你,相信你的進步會更大。

2、(水平好的學生):你的故事寫得多好啊,不僅讓我們知道了一個有趣的好故事,還讓大家學到了這麼多好的詞語,我們要向你學。

3、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看圖寫想象作文,學會了從不同的角度去想象,而且還編出了精彩的故事,收穫真大。

教學反思:

學生在發揮自己想象的基礎上,進行全班的交流,並對學生咋發言給予及時的指導,面對學生的困難給予及時的幫助。

《2008,北京》教學反思三11

我教學的是《筆算乘法》的第一課時,本課時的內容是學習《筆算乘法》的引路課,也是進一步學習多位數乘法的基礎。它是在學生已經比較熟練的掌握表內乘法,學會了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加兩步計算混合運算和萬以內數的組成的基礎上教學的。我教學的知識目標是:1、藉助算用結合的形式,讓學生了解多位數乘一位數計算(不進位)的必要性。2、通過算用結合的形式,讓學生經歷多位數乘一位數計算的過程,初步建立乘法豎式的計算模型,理解豎式的每一步含義。能力目標是:1、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2、生活情境的創設,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用知識遷移、類推的能力。3、通過問題的解決,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上完這節課,我覺得有些地方還是很成功的。

一、基於解決問題的背景下上筆算課,情境創設爲教學服務。

例題,我創設了一個“爲地震中的兒童捐書”的情境,讓學生經歷解讀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在解決第1個問題的過程中,首先,讓學生了解筆算的必要必性;同時,通過幾個措施理清算理和算法。最後通過對比,將估算、口算、筆算建立聯繫。問學生你有什麼發現,結論是方法是一樣的,讓學生更深理解算理,同時感受到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萬變不離其中。第二個問題的解決是鞏固2位數乘1位數的算理與算法。第三個問題的解決,是讓學 生體驗解決問題的多種策略,讓學生知道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算式不同,但結果是一樣的。綜合練習題,我創設了一個“老師們爲地震中的人們捐衣”的情境,目的是鞏固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讓學生體驗算法的多樣化。

二、讓學生主動學,以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爲起點。

解決第一個問題時,我先讓學生估一估,並連問:你能估算嗎?怎麼估?估大了還是估小了?因爲之前剛剛學過,很容易就喚醒學生的'已有的知識。估完後,問學生,能口算嗎?既起到了複習的作用,也起到了鋪墊的作用,也體現了尊重學生的知識起點。再通過引導,讓學生了解筆算乘法的必要性,展開新課。

三、練習設計有思維增量。

基礎題:一組筆算題。3×2 23×2 223×2 之前面設及的都是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此組題中有三位數乘一位數,先讓學生說說223×2算理與算法,再讓學生對比三道算式,通過對比得出結論,方法是一樣的,再在223前面添一個2,讓學生感悟。

綜合題:老師們爲災區捐衣物。在掌握筆算乘法的基礎上,讓學生體驗算法的多樣化。

數形結合題:(1)先估後算。(2)先移後算。

本課節也還存在着一些問題:

1、面對學生的多種解法,還可以站得更高。在解決第三個問題時,讓學生分類,按解題思路的不同進行分類。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會有所幫助。

2、31×2+33,應該問問學生31×2表示什麼意思?而不只是爲有新的解法而解題,是需要引導學生分析題意。

3、在對比口算、筆算有什麼相同處時,事先需要溝通,先要讓學生理解,教研員 田老師給了一個建議:在讓學生口算時,將過程板書下來,說一說6表示什麼,3表示什麼?筆算之後,再對比,就有對比的依據。

《2008,北京》教學反思三12

《數學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漸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數學體驗教學是指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在數學活動中主動參與,親身經歷,獲得對數學事實和經驗的理性認識和情感體驗。它讓學生以認知主體的身份親自參加豐富生動的活動,完完全全地參與學習過程,真正成爲課堂的主角,從而在體驗和創造中學會數學。

一、聯繫實際

讓學生體驗生活化數學教育學意義上的體驗既是一種活動過程,也是活動的結果。國小數學中的許多概念、法則、算理都能通過追根尋源找到其生活背景,所以教學中應儘量優化以生活爲背景的教學內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經驗、生活情景作爲重要資源,引進和提供給學生去理解去體驗。所以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從感性的實物入手,抽象出角的圖形,揭示出角的特徵,再讓學生在身邊的事物中尋找角,做出角,最後自主探索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引導學生逐步深化對角的認識。學生在課堂上想說做合一,真正達到了口手腦協調發展的學習境界。學生既學到了角的有關知識,又親身體驗了知識的來源,同時,教學中還應引導組織學生自覺運用數學知識去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深切體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繫。感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它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

二、實踐操作

讓學生體驗知識生成過程通過實踐操作,開放學生全腦,引導他們眼、手、腦、口等多種感官參與,讓學生體驗知識的動態生成,有助於學生理解概念。角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生接受較爲困難。因此爲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角,整節課我將觀察、操作、演示、實驗、合作探究等方法有機地貫穿於各個教學環節中。在引導學生體驗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 (從)感知(經)表象(到)概念這一認知規律,通過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比一比、想一想、說一說,畫一畫,學生活潑愉快地親自參與、親自體驗到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創造的不同教育情景中,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經歷知識形成過程。讓學生在觀察中分析、在動手中思考。從而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做到教法、學法的最優結合,使全體學生都能參與到探索新知的過程。品嚐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成功和喜悅。自信心和成就感也隨之增強了。

三、迴歸生活

讓學生體驗知識應用過程要使學生在活動中和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發展數學。要通過解決實際遇到的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用數學思維、方法,進一步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數學應用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讓數學回歸生活,並獲得學有所用的積極情感體驗。

在《角的認識》這一課中,如果剪去兩個角,會得到幾個角呢?這一體驗過程的引導,把空白留給了學生,讓他們的思維有更大的空間,使不同的思維方式開展大比拼。這一過程中,不僅是學生的'數感、空間觀等的培養都通過體驗得以實現;而且正確的思維方式在劇烈的碰撞中又得到了錘鍊。

總之,在國小數學教學中開展這種體驗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置身於一定的情境中,調用各種感官去體驗、感受;注重實踐,多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具體形象的問題情境,才能填補學生經驗的不足,從而促進學生在體驗中感悟:生活中的數學無時不在、無處不在。這種心理體驗,會使學生對知識產生更爲濃厚的興趣,也讓學生更加樂於參與課堂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逐漸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審視實際問題,去構想社會現實,深刻地體會到數學的巨大應用價值和無窮力量。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數學對於我們的生活有多麼重要,從而激發了他們學好數學的強烈慾望,從學數學發展到做數學再提升到用數學。

《2008,北京》教學反思三1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填寫詞語,摘錄課文中優美的詞語或精彩的句段。

2、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3、感受北海公園的風景如畫,知道北海公園聞名於世界。從而爲北京有這樣美好的地方感到自豪。

教學重點:感受北海公園的風景如畫,知道北海公園聞名於世界。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中優美語句的意思。

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重點課時)

體現新課程理念:本文詳細的介紹了北海公園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家園林。用優美的語言介紹了園內的湖光山色、園林建築,展示了北海公園的美麗如畫,精緻典雅。我用爭當小導遊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實踐中學習語言文字,感受語言文字,同時配以課件生動真實的展現北海公園的美景,讓學生在積累運用語言的'同時,體驗、感受公園的美,北京的美,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和熱愛北京的情感。

教學目標:

1、能正確填寫詞語,摘錄課文中優美的詞語或精彩的句段。

2、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3、感受北海公園的風景如畫,知道北海公園聞名於世界。從而爲北京有這樣美好的地方感到自豪。

教學重點:感受北海公園的風景如畫,知道北海公園聞名於世界。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中優美語句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你們都去過哪些公園?生自由發言,說一說自己去過的公園給自己留下的印象。(困)

2、下面老師要帶你們到北海公園看看。(板書)北海公園

二、新授: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指名讀課文。思考:北海公園給你留下最初印象是什麼?

(板書)美麗的

3、我們到那裏看一看怎麼美,不過首先得把這節課的字詞讀準確。

出示:

皇家建築瓊島蒼松翠柏宮殿廟宇

亭臺樓閣水面開闊一尊硃紅色

(指名讀,領讀,開火車讀。)

4、默讀課文,思考:介紹了那幾個景點?都有哪些特點?你是怎麼知道的?

5、彙報:瓊島四面環水

白塔高大雄偉

五龍亭造型別致

三、細讀課文:

自學提示:讀你最喜歡的景點。說說是怎麼寫清楚的?你準備怎麼向大家介紹?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學生邊介紹,老師邊出示瓊島的圖片。使學生感受瓊島的美麗。

2、指導朗讀。

3、利用填空的方式指導背誦。

4、這一自然段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學生邊介紹,老師邊出示白塔的課件。學生感受白塔的高大雄偉。

2、按由下至上的順序演示。感受白塔每一層的美麗。

3、指導朗讀。

4、這一自然段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學生邊介紹,老師邊出示五龍亭的課件。學生感受五龍亭的造型別致。

2、按由中間向兩邊,再由上至下介紹五龍亭。

3、指導朗讀。

4、這一自然段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四、拓展延伸:

用你收集的圖片,按一定的順序向大家介紹。(由下至上、中間向兩邊、從左向右等)

(指導學生把語言組織完整,介紹時能夠按照一定的順序。)

五、作業:朗讀課文。

板書:

22、美麗的北海公園

瓊島美麗如畫

白塔雄偉精美

五龍亭造型別致

課後反思:教師是新課堂的設計者、引領者,要重視教師語言的運用:在課堂教學中,對於學生的話我的重複過多,語言還不夠凝練。關於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作爲教學的補充資源,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以幫助學生增加感性意識,輔助學生加強對文本的理解。但是,怎樣將多媒體教學手段與文本學習完美融合,我做的還不夠。

《2008,北京》教學反思三14

北京是一座聞名中外的古都,又是一座現代化的城市,是全國人民嚮往的地方。二年級上冊第10課《北京》用簡潔、淺顯、優美的語言,爲我們展現了北京的風貌,表達了對首都北京的讚美之情和熱愛之情。其內容突出了歌頌祖國的悠久歷史、大好河山、燦爛文化和民族精神,其目的是培植學生愛祖國、愛首都、愛中華民族的情感。

作爲國小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雖然對北京略知一二,但北京到底有哪些美麗的地方?“美”在哪裏?如果沒有去過北京的孩子或沒有父母幫助認識北京的孩子可能都不是很清楚吧!但讓這些孩子能更直觀地認識北京,讓其心走進北京,熱愛北京。我想這是一個語 文 老師教會孩子學會熱愛祖國、熱愛祖國燦爛悠久的歷史的第一步吧!在教這課前做好準備自己和學生收集與“北京”有關的資料,讓學生對“北京”這座城市的歷史有大致瞭解,接着要學生蒐集北京到底有哪些 “美麗”的地方;最後按課文內容有的放矢地佈置學生收集“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柏油馬路”“立交橋”、“名勝古蹟”、“優美公園”“高樓大廈”等,讓學生把對“北京”的認識從整體到部分進行“聚焦”,抓住重點對北京的美通過“窺一斑見全豹”的形式呈現出來。我覺得學生興趣昂然,每個孩子都通過電腦、摘抄、剪貼等多種途徑認識、瞭解了北京。

經過課前蒐集資料,學生對北京已有了許多認識和了解。在教學過程中,便把“朗讀指導”與“美景展示”結合起來,讓學生通過課件欣賞美麗的北京的同時,再讀相關文字,邊讀邊想書上所描寫的是否和課件展示的一樣,做到“圖文並茂”,使學生對北京的認識由抽象到直觀,由表象到內化。這樣就能更好的“讀”,更深透的“悟”。重點引導安門廣場是北京的標誌,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它不僅有悠久的歷史,而且有恢弘的氣魄。它是中華民族一路成長的見證。集歷史氛圍與現代氣息於一身。孩子們都知道北京天安門的升旗儀式非常的莊嚴肅穆,但其場面到底是怎樣的?北京的天安門廣場很寬闊,可是它到底有多大?北京還有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紀念碑”,可是這紀念碑的作用等都不清楚。我想對於這些光憑老師的解說和學生的'讀悟是很難讓學生真切感受其內涵的。

把天安門廣場與我們的學校作比較,讓學生感受其大;展示雄偉高大的“紀念碑”並讓學生知道其作用。讓學生對其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後,再讓學生去讀文,這樣自然用情於文中。不需要生硬的指導,學生就會飽含深情地讀出對北京的讚美與熱愛。

作爲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這是一篇很好的背誦積累佳作,課中給學生充分的背誦積累時間;這樣把讀寫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親身感悟的同時,由讀到說,由說到寫,哪怕只寫一句話,讓孩子在聽、說、讀、寫中培養多方面的語文能力。

《2008,北京》教學反思三15

一、在引入課文學習的環節

四年前,在這個環節的設計上,我從聽寫入手,聽寫了:迅速、棋藝、執行、高超、任務、頑強、不折不扣,這七個詞語。其中強調了:糾正寫字姿勢;糾正字音;糾正字義;強調字形是否美觀。實現一個環節的多種用途。但存在的問題是太耽誤時間。由於這個環節學生寫字的情況是無法掌控的,有的孩子寫得快,字跡工整。有的學生寫得慢,字跡潦草。所以直接影響了整節課的進度。

吸取了之前的不足,這次我將這個環節改爲:直接在投影上出示詞語:不折不扣、青少年、迅速、棋藝、執行、高超、任務、頑強。其中,糾正“折騰”“折”shé,zhé,zhē三個讀音,繩子折了;折騰;“青少年”“少”shǎo shào兩個讀音,多少;青少年;在字形方面注意“頑強”“頑”的豎提,並提問:這個詞是形容誰的?這樣既兼顧了多音字的讀音又強調了易錯字的寫法。

二、用一條主線“精彩”貫穿全文的教學

第一個環節:複習詞語,感知精彩

首先,在學生複習完本課字詞後,讓學生找“精彩”的“精”在新華字典中的解釋 ①細密的(精打細算) ②聰明,思想周密(精明) ③完美,最好 ④專一,深入(精通)從而理解精彩的意思。

第二個環節:掌握順序,理解精彩

在學習第2自然段時,通過表示先後順序的詞語理解探索者1號,使用工具、化學實驗、機械操作這3個表演的精彩。

第三個環節:進入角色,體驗精彩

在學習第3自然段時,首先通過抓住詞語,品讀感悟句子“機器人棋藝高超,很快就殺敗了兩名頑強的對手。”體會探索者1號精彩的表演。然後進入角色,體驗青年與探索者1號的對弈,體會機器人精彩的表演。

第四個環節:課外拓展,昇華精彩

結合書上136頁的課後選讀課文,體會在其他的領域,機器人還能爲我們做很多事情。從而更深刻的理解機器人精彩的表演。

三、更注重孩子的角色體驗,激發學生學習的情趣

本課是一篇介紹機器人“探索者1號”精彩表演的科普類文章。學習之前大部分學生對機器人有了簡單、初步地瞭解,學習起來有一定的興趣。但如何將學生對機器人喜愛的這種興趣轉化爲學習的內驅力,這是本課進行教學設計時思考的問題。在四年前的教學設計中,我也力圖達到這點,但實際實施後,孩子在後面的學習過程中,並沒有多大的學習興趣,也沒有真正感受機器人表演的精彩,只是完成了教學目標,整節課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上完課後,我也一直在反思、總結。這次有幸又執教這節課,在孫校長的啓發指導下,我在兩個地方進行了改動,在實際教學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有了很好的效果。

在學習第二自然段時,當學生通過表示先後順序的詞語,理解了探索者1號精彩的表演,並又例舉出其他的表示先後順序的詞語後,我出示了一段探索者1號做化學實驗,表演量取20毫升粗鹽水時,這樣一個環節的資料。讓用上表示先後順序的詞語清楚的給我們講解出,它是怎樣做出這個精彩的化學實驗表演的。

探索者1號先表演使用木工和金工的工具,接着輕巧地做了一次化學實驗,隨後進行機械操作表演。

在學習第三自然段時,探索者1號和青年下棋的環節,在小組內一個當青年,一個當探索者1號,進行表演,其他同學都是導演,對照課文,看他們演的恰當不恰當。學生表演時,要感受機器人不僅棋藝高超,而且還能判斷對手是否走錯棋。注意這幾個細節

● 故意——對手想存心試探探索者1號是否能發現自己是否走錯棋。

● 不料——出乎意料,對手沒有想到探索者1號竟然能發現自己走錯棋。

● 冷靜——說明探索者1號心中有數。

通過學生的表演,要讓學生能把青年的`想法和機器人的想法都演出來。這一環節學生的積極性特別高漲,興趣完全給調動起來。通過實際的表演和點評,學生也真正理解到探索者1號高超的棋藝,精彩的表演。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四、結合課後選讀課文,練習概括能力,發展語言,擴大知識量

在學習課文的最後環節,學生通過自己讀選讀課文,概括出機器人在其他領

域的作用,從而體會出機器人在我們的生活中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產生對機器人的興趣和愛科學、學科學的願望。

五、 課後作業與教學的整個過程緊密聯繫。

在四年前的課後作業環節,我的設計是:仿照第二自然段的寫法寫一段話,注意用好表示時間順序的詞語。如

1、下午放學回到家,( )。

2、媽媽開始炒菜了,( )。

3、我們開始做值日了,( )。

這與《探索者1號》這個以機器人爲主題的課文沒有太大的關係,所以在這

次的教學設計中,我安排了兩個步驟:

1、收集有關機器人的資料,自己或者與小夥伴完成一期有關機器人的手抄報。

2、把你是怎樣完成這期手抄報的過程用表示先後順序的詞語寫出來。這樣,通過前面表示先後詞語的回顧練習,以及寫作方法的學習,對學生知識點的鞏固練習,又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主題緊密相連。達到了統一完整的效果。

四年磨一劍,通過這次寶貴的做課機會,在孫校長的幫助下,我對中年級語文教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比這4年的兩次同一節課,可以讓我更清楚的審視自己,審視語文教學。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我要不斷將成型了的課再拿出來對比、修改,找到令自己提升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