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教學反思>

一年級數學下冊《認識圖形》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閱讀(9.98K)

身爲一名人民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數學下冊《認識圖形》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年級數學下冊《認識圖形》教學反思

一年級數學下冊《認識圖形》教學反思1

《認識平面圖形》這個教學內容是在一年級上冊《認識立體圖形》之後進行學習的,它通過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關係引入教學。因爲在現實生活中學生直接接觸的大多是立體圖形,隨時隨地都能看到物體的面。這樣就可以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豐富的學習活動幫助其直觀認識常見的平面圖形。這節課我的安排是這樣的:

1、讓學生準備好學具並看書預習。我先讓學生在家找好長方體、正方體等物體,並看書預習,進行摸一摸、畫一畫平面圖形,把自己的發現與父母分享,然後把準備好的學具帶到學校。

2、課堂上我先讓學生複習立體圖形,通過立體圖形引入到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平面圖形。在學習新課的過程中,我又先讓學生觀察立體圖形,並摸一摸、畫一畫這些立體圖形的的面,讓學生經歷從物體上“分離”出面,研究面的形狀,形成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表象,體會到“面”在“體”上。大部分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勇於探索,感受到了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3、新課標指出:數學來源於生活又運用於生活。第三個教學環節就是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各個物體的面。在上面的環節中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都得到了鍛鍊。學生通過合作操作,在玩中學、學中玩,樂此不疲,把任務完成得比較理想。

4、動手設計美麗的圖案,並且在小組裏面說一說自己的設計。學生興致很濃,個個都參與其中,樂此不疲。

整節課學生都在想學樂學的氛圍中輕鬆地學習,動手操作、小組合作學習、觀察能力等都得到了鍛鍊,但學生在說的時候沒有能夠很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說的能力不強。在設計自己喜歡的圖案時僅僅侷限於簡單的房子圖,思維還是沒有得到拓展開放。所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還需要引導加強。

一年級數學下冊《認識圖形》教學反思2

平面圖形的認識"作爲國小階段學生認識幾何圖形的第二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怎樣使學生既對這5種圖形的特徵有一定的認識,還能初步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一些數學思想的滲透,確實具有一定的難度。這節課只有在認真領會課標中的新理念,抓住教材實質,結合學生實際,精心設計各教學環節,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情境的創設與問題的提出符合學生年齡特點,貼近學生生活實際。

本節課我創設了"玩七巧板"的情境,非常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七巧板"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是最熟悉的一種玩具,幾乎家家都有。"七巧板"是他們最喜歡的遊戲之一,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

2、能從學生認知經驗出發,靈活處理教材,合理安排教學順序。

對這5種圖形的認識,我改變了教材原來的編排順序。這樣安排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體現了教師能認真鑽研教材,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特點,靈活處理教材,合理安排教學順序。

3、重視學生的體驗,精心設計教學活動。

(1)能讓學生在"玩"中體驗。

(2)能讓學生在"遊戲"中體驗。

(3)能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體驗。

總之,"平體圖形的認識"一課,在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學過程的安排,教學活動的體驗性方面,都能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爲本,努力體現新課標所倡導的基本理念。

一年級數學下冊《認識圖形》教學反思3

核心提示學生在上個學期已經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初步認識了這些幾何圖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觀念;同時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在課的開始我先從孩子們認識的老朋友引入,同時從老朋友中得到新朋友:長方形、正...

學生在上個學期已經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初步認識了這些幾何圖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觀念;同時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在課的開始我先從孩子們認識的老朋友引入,同時從老朋友中得到新朋友: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然後讓學生自己嘗試想辦法從老朋友身上找到新朋友並畫出來,從而進一步體會到面從體來,然後讓學生找生活中的新朋友,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在通過有趣的練習,使學生鞏固了本節課所學的內容。

一年級數學下冊《認識圖形》教學反思4

認識圖形這一課是學生學習空間與圖形的起始單元,國小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接觸各種形狀的物體,有一定的感性認識,通過本課的學習將他們的已有的感 性經驗進行整理抽象。針對對本課的特點和學生年齡特點的理解和處理,爲了在教學中取得好的效果,主要在以下幾方面進行主要關注:

一、注重動手實踐,讓學生在玩中學數學。

在 本節課中一系列的知識點都通過學生的動手實踐來獲得。興趣是推動學習的一種最實際的內部驅動力,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同時根據學生好 奇、好動心理,課上就讓學生把課前準備充足的活動材料,每個小組一堆實物(如:牙膏盒、乒乓球、易拉罐、魔方、小木塊等)玩一玩,分一分,在這樣的過程 中學生不知不覺地感知了這些實物的形狀,併爲後繼學習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又如:在摸一摸環節中,讓學生認真地看一看、摸一摸球、圓柱、長方體、正 方體有什麼感覺,跟小組同學說一說。這樣不僅每個學生自我表現的慾望得到滿足,而且學生在實踐中感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形體的特徵。充分調動了學 生的全員參與和全身心投入,讓學生在活動的課堂中逐步加深了對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的認識,體會感悟出其特徵,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

二、創設遊戲環境、讓學生快樂學習

爲 了更好的聯繫生活,應用所學知識,教師設計了多種有趣的遊戲。找朋友的遊戲,讓學生根據對正方體、長方體等的認識,尋找生活中的實物,這樣能把物體、 幾何圖形、圖形名稱聯繫起來感知。猜一猜的`遊戲,讓學生通過在對圖形的觀察、觸摸、感知後,直接用手進行觸摸物體,使學生能通過觸摸準確想象出物體的 形狀,並同幾何圖形聯繫到一起,說出物體的圖形的名稱。找一找的遊戲是讓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內容,學生通過觸摸,找出物體。擺一擺的遊戲,讓學生 通過擺長方體或正方體等圖形,感知拼擺後所形成的圖形,並有效感知其數量,如用四個小正方體擺一個大正方體需要幾個,並從不同側面觀察拼擺圖形的形狀。

在遊戲中,讓學生快樂運用所學知識,並進一步進行昇華,提高對圖形的認識,有效的分清物和圖的聯繫,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縱 觀學生在課上的表現,參與熱情高、學習興趣濃,從他們歡樂的笑臉上,從他們友好的話語中,從他們不願離開的腳步裏,從他們天真的眼神中,我又一次感受到做 教師的快樂,爲師者還有何求呢!擁有這些足以!

一年級數學下冊《認識圖形》教學反思5

學生在上學期已經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初步認識了這些幾何圖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觀念;同時,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比較關注自己周圍的事物。在導入新課的活動中,我沒有從零開始,而是先讓學生來說一說自己已經認識的圖形。這樣就激發起學生探究新知的強烈慾望,激活了學生的思維,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接着我創設了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找一找、摸一摸的學習活動,既注重讓學生以自己內心的體驗來學習數學,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運用數學進行交流的意識,又使學生初步感知這些實物(模型)的表面,獲得對平面圖形的感性認識,爲學生在下一個環節的學習中更好地體驗出“面”在“體”上,作了很好的鋪墊。然後我又通過引導學生比較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異同,深化了對兩類圖形特徵的認識,使學生從具體實物操作和形象感知發展到抽象地認識圖形,進一步體驗到“面”由“體”得和“體”與“面”之間的區別與聯繫。特別是通過讓學生充分參與操作性和探索性的學習活動,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觀察能力、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分析、比較、概括等邏輯思維能力。在學生初步學會了從“體”上找“面”的方法,弄清了“體”與“面”關係的基礎上,又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嘗試找出怎樣利用物體來描出平面圖形的策略,既體現了教學設計的層次性,又培養了學生合作的意識,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所學圖形特徵的認識。通過提問“在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這些平面圖形”,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把所學的新知運用到現實生活中,使學生覺得學習數學有用,數學與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增進了學生對數學的價值和作用的認識,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最後我通過練習,使學生鞏固了本節課所學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