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工作計劃>

生態建設工作計劃(通用12篇)

工作計劃 閱讀(2.56W)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我們要好好計劃今後的學習,制定一份計劃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計劃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生態建設工作計劃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態建設工作計劃(通用12篇)

生態建設工作計劃 篇1

美化綠化工作是學校環境建設的主要內容。抓好學校的生態建設工作活潑向上、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生活是兒童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經學校德育工作領導小組研究決定,特制定06-07學年度第二學期生態學校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加強校園生態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優化育人環境,建設快樂校園,提升工作、學習環境的層次,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優良品德,增進師生生活情趣,提高教學情緒,增進教學效果,增強校園文明氛圍,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穩步發展。

二、工作目標:

1、 培植適合當地種植的名花異草,豐富校園綠化品種。

2、 利用升國旗、校園廣播以及宣傳欄加大對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安全教育、環保教育等思想品德教育。

3、 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環保知識,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

三、工作措施:

1、 聘請專業人員指導生態學校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

2、 美化綠化實行包乾制。

3、 管理人員要根據不同的季節,培育好花苗,定期做好花苗樹木的殺蟲、防病工作。

4、 堅持升國旗制度,堅持國旗下講話10分鐘,讓師生在莊嚴的時刻接受良好的教育,要求全體師生在聽到國歌聲及時原地肅立,少先隊員行隊禮。

5、 對學生進行文明、誠實、勤奮、向上的教育。

6、 讓面面牆壁會說話。把《國小生守則》、《國小生日常行爲規範》、《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書寫在比較醒目的地方,隨時對師生進行教育。

7、 設立廣播室,主要用於播放升旗、兩操音樂快樂大課間,午後教育宣傳廣播、大型活動指揮等。

8、 學校設立圖書室,各班均設立圖書角,定時向師生開放。

9、 聘請思想品質、文化素質好、專業技能強的社會人士或校內教師擔任輔導員。

10、 科學設置、認真設計學校的藝術節、科技節、文化節、讀書節、體育節以及傳統節日的慶祝活動,發動師生獻技獻策。

四、工作安排。

2月份工作安排

1、 利用廣播室,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2、 營造高效快樂課堂環境,各班佈置教室,將名言警句、教師寄語等張貼於教室門等地方。

3、 成立各種興趣小組和中心隊。

3月份工作安排

1、 開展植樹節“植樹護綠”活動,植樹造林,移栽花苗。

2、 讀書筆記展評。

3、 古詩文背誦及讀名著心得演講。

4、 開展讀書節活動。

5、 各興趣小組和中心隊活動。

4 月份工作安排

1、 繼續開展讀書節活動。

2、 世界地球日宣傳活動。

3、 對各班黑板報進行檢查評比。

5 月份工作安排

1、 我成長、我快樂藝術節活動。

2、 生物多樣日宣傳活動。

3、 做好對學校的花草樹木的管理工作。

6月份 工作安排

1、 慶“六.一”文藝匯演。

2、 世界環境日宣傳活動。

3、 環保知識競賽。

7 月份 工作安排

對各班各項活動進行檢查、評比、總結、表彰

生態建設工作計劃 篇2

一、20xx年工作總結

1、圓滿完成了縣下達的20xx年林業四大基地建設造林任務。全縣共完成人工造林17015.5畝(任務14815畝),基中油茶5118畝、毛竹3929畝、三椏263畝、板栗、泡桐、獼猴桃等6560畝,火燒跡地造林1215畝,綠化造林224畝。

2、縣城生態建設工程屬縣重點工程,項目總投資1500萬元,今年計劃投資800萬元,111月份已完成投資640萬元。已完成高速入口至紅綠燈兩側、城西立交橋四周空地、城西廣場、天堂西路兩側坡面、南園濱河公園、竹篙尖公園等處10公里街道綠化工程。

六潛高速嶽西段從響腸至溫泉兩旁火燒跡地多,爲加強該段綠化、美化建設,我局2月作出詳規,3月中旬通過縣政府招投標,確定投入100萬元由皖林公司完成綠化任務。已完成火燒跡地綠化造林1215畝,營造以毛竹、楓香等樹種爲主的風景林224畝。

318國道、105國道沿線實行嚴格封育,不準採伐、採脂與採挖,部分地方火燒跡地及時更新造林。

3、完成環城綠化36.7公頃,綠化建制鎮1個,村莊綠化12個,綠色長廊10公里,森林提質工程3321公頃,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造林283公頃,長防林造林467公頃,速豐林建設422公頃,經果林建設211公頃,花卉苗木基地建設30公頃,完善生態旅遊區6個,建立科普教育基地3處、義務植樹基地2處。

4、20xx年全縣有林地面積177793公項,森林覆蓋率74.54%,林木綠化率76.3%,活立木總蓄積量5887422立方米。

二、20xx年工作計劃

1、繼續抓好林業四大基地建設,計劃新造林15000畝,其中油茶5755畝,毛竹3380畝,三椏160畝,薄殼山核桃508畝,馬尾松、楓香、映山紅等5197畝。

2、鼓勵和引導林農發展林下經濟,積極推廣林藥、林菌、林菜、林果、林花、林牧等立體開發、循環利用模式,在提高林地利用率與產出率上取得新突破。

3、實施城鎮森林生態建設工程,其中縣城建成區綠化20公頃、環城綠化17公頃、新增鄉鎮綠化達標3個,新增村莊綠化達標10個;實施綠色長廊工程28公里;實施森林質量提升3026公頃;實施花卉苗木基地建設258公頃、林下經濟4450公頃。

4、全縣有林地面積增加到180000公頃以上,森林覆蓋率提高到75%以上。

生態建設工作計劃 篇3

爲了更好地推進生態市建設工作進程,保證環境污染整治行動的順利實施,我局認真貫徹生態市建設和環境整治方面的有關政策和工作要求,按照《縣度生態市建設工作任務書》確定的目標,統一思想、明確責任,制訂了相關工作計劃:

一、加強重視程度,落實專人負責。

我局高度重視生態市建設和環境整治工作,根據《縣度生態市建設工作任務書》要求,局領導將開展三次以上專門研究,並確定由工礦安全科負責此項工作,聯絡員爲郭特迪。

二、通過開展縣“安全生產年”深化危險化學品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進一步落實危險化學品專項整治和隱患排查治理各項工作,促進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政府安全監管責任的落實,立足於治大隱患、防大事故,建立健全隱患治理和危險源監控制度,加強事故預警、預防和應急救援工作,努力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實現我縣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生產形勢的持續穩定好轉。

三、督促企業全面落實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安全“三同時”工作。

嚴格新改擴建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設立、設計和竣工驗收審查以及試生產(使用)備案等工作程序和要求,提高准入條件,規範審批程序。建立化工項目安全生產動態監管跟蹤機制,加強對化工建設項目安全“三同時”跟蹤督查,嚴肅查處違法違規建設項目。

四、進一步深化安全標準化活動,以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爲重點,

積極推進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準化工作,提高安全標準化活動企業參與率,要求所有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和50%以上有倉儲的危險化學品經營單位開展安全標準化活動。

五、嚴把安全生產許可證換證條件,積極做好危險化學品使用許可準備。

在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換證過程中,嚴把換證條件,對安全管理“滑坡”、安全條件下降等不再具備應有安全條件的企業堅決不予換證。積極開展使用危險化學品生產單位的調查摸底,掌握基本情況,爲實施危險化學品使用行政許可做好準備。同時要加大安全評價報告真實性和符合性的核查力度,督促評價機構依法承擔相關安全技術及報告的把關工作。對粗製濫造、弄虛作假的報告和評價機構,視情節輕重,予以通報並依法責令停業整改,直至依法追究相關責任。

生態建設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以“賓客至上服務第一”爲宗旨,以“行業作風優良,人民滿意”爲要求,通過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牽掛旅遊單位內部管理全面實現服務工作規範化、標準化、制度化、國際化,爲提高園區旅遊接待水平,爲zz林生態園創建江蘇省旅遊行業文明單位作貢獻。

二、工作目標

旅遊作爲“窗口”行業,關係到城市形象。結合我市創建文明城市和優秀旅遊城市以及行業規範服務達標的要求,具體目標是:規範服務,旅遊景區(點)規範服務基本達標,力爭創建行業文明單位。

三、工作安排

第一階段:準備、動員階段(4月1日至4月30日)

(1)結合行風建設與“創優”黨員大會,動員全系廣大幹部職工以實際行動投身創建活動,形成濃厚的創建氛圍。

(2)通過報刊、電視臺、電臺,向全社會及全部門廣泛選產創建活動的意義、標準、內容、步驟及工作重點。

第二階段:自查、自糾階段(5月1日——7月30日)

(1)部門對照要求進行實施。

(2)部門自查。各部門圍繞創建目標和任務,找粗存在的問題和差距,分析原因,進行自糾。

(3)公司結合創建工作,組織全面督查。

(4)各部門對自查及公司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全面整改。

第三階段:檢查驗收階段(8月1日——9月30日)

公司會同有關部門組織考覈驗收。考覈驗收方式:

(1)彙報創建實施和自查自糾情況,提供創建工作臺賬;

(2)通過有關做他會,發放民意調查表等形式,廣泛聽取市民、遊客以及員工的意見;

(3)現場考評。

第四階段:總結提高階段(10月1日至12月)

總結全公司旅遊系統創建行業文明單位的經驗,表彰一批創建工作的先進個人和部門。

生態建設工作計劃 篇5

今年以來,爲深入推進我區生態鄉村建設,進一步提升我區整體形象,根據區委區政府的總體部署和要求,我委紮紮實實開展了生態鄉村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實效,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20xx年工作總結

(一)着力打造一片生態示範林。按照“美麗xx·生態鄉村”工作要求,大力開展青少年綠色環保行動,組織引導團員青年積極參與“生態示範林”創建活動,在蒙公鄉嶺慶村打造了一片生態示範林。

(二)着力推進人居環境提升。按照“村容整潔環境美”的要求,突出重點,努力構建優美的農村人居環境。一是積極參與環境整治行動。積極參與全區以“三化”爲重點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活動,確保街道責任區、平田屯示範區的責任區和掛點村的環境整治取得實效。二是加強農村優美環境建設。組織和發動各級團組織、青年團員開展或參與到造林綠化工作中去。年內組織青年團員、志願者300多人次參與造林綠化行動3次以上,植樹5000多株,積極完成荷美庭院建設工作任務。

(三)紮實做好駐點村的各項工作

一是守紀律。我委派駐的工作隊員能嚴格落實中央、自治區、市委、區委關於改進工作作風,進一步密切聯繫羣衆的規定要求,嚴守工作紀律,嚴把工作標準,不向基層提不合理要求,不加重羣衆負擔和基層債務。在基層工作期間,能做到集中精力指導推動工作開展,無“兩無、三不、四先”現象。二是強責任。駐村工作隊員在貯村期間,能夠強化責任意識,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切實提高執行力。在駐xx鎮龍鳳村和山北鄉保和村期間,能與村幹、羣衆密切配合,形成整體合力,保證各項工作高效、有序開展。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人員、經費不足,想開展更多活動有侷限性。

三、20xx年工作計劃

1、繼續做好環境整治行動,確保責任區的清潔。

2、繼續做好駐村各項工作。

3、發動青年,帶頭抓好生態鄉村各項工作。

生態建設工作計劃 篇6

有一位著名學者曾這樣解釋宜居城市:“所謂‘宜居城市’,就是適合人們居住的城市。它必須具備兩大條件:一個是自然條件,這個城市要有新鮮的空氣、潔淨的水、安全的步行空間、人們生活所需的充足的設施。另一個是人文條件,‘宜居城市’應是人性化的城市、平民化的城市、充滿人情味和文化的城市,讓人有一種歸屬感,覺得自己就是這個城市的主人,這個城市就是自己的家。”

一、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有人做過些一項調查,關於的宜居水平,九成以上受調查者認爲發展得非常快,但交通、休閒娛樂設施、公用空地等方面,開放程度不夠。說明市民對的宜居滿意度不算很高。

在發展過程中的問題,主要體現在:服務性行業水平低,服務業是帶動經濟發展的第三產業,提高服務業才能從本質上改變這一城市的生活水平;道路建設跟不上,地處於西南山地,交通不便,要提高這一地區的宜居水平就要加強道路建設;公交設施投入不夠,公共設施也是提高羣衆生活質量的一個重要部分;羣衆文明程度不高,城市的文明是這個城市的軟環境,羣衆的文明程度也是決定這個城市宜居程度的一個重要部分。

二、建設宜居

1、的環境優勢

縣位於重慶市域中部,是重慶市城鄉統籌試範縣,縣城15萬人,總人口93萬,屬於三峽生態經濟區,近年來,縣的城市佈局有了很大的發展,遠遠超過周邊城市的發展。一系列大型生態居民區配套設施的竣工完成,使縣的都市化進程步伐穩健。

作爲重慶市城鄉統籌示範區的,尤其自己的獨特優勢。交通便利,處於長壽、萬州、涪陵等大中城市的結合部,是重慶東部近郊重要的陸上交通樞紐,是三峽旅遊陸路環線上的一個重要結點。以及交通線路的完善都將大大促進了未來的發展。縣有“中國地名文化遺產保護”稱號,歷史悠久,人文厚重。同時在民間文化中也是銅管樂之鄉,重慶書畫之鄉之稱。這些對宜居城市的發展奠定了厚重地民俗文化基礎,是建設宜居城市的軟環境。縣資源豐富,素有“巴國糧倉”、“牡丹故里”等美稱。人民利用牡丹的文化底蘊,以花爲媒,大打“三花牌”(牡丹花、油菜花、白柚花),極大地提升了縣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爲引進外資項目、引進資金提供了機遇。同時,也爲宜居建設爭取到了不可或缺的資金和人才。

2、的城市定位

要發展宜居城市,要有一個設施、功能、結構基本齊全、便捷、舒適的生活環境。對於居住環境首先就是要滿足不同收入羣體對各類住房的需求。其次是供水、交通、通訊、生活、醫療、城市的建築、廣場等公共配套設施。第三就是安全和諧的社會環境。如:城市的社會治安狀況;人民的人身安全、財產安全等保障;城市的社會保障體系是否健全,人們在養老、失業、醫療、生育等基層設施能否得到滿足;城市在應對突發事件、自然災害、重大疫情、其他公共危機等方面是否有健全的應急機構,嚴謹的應急預案,科學的應急機制等。第四是要有一個良好的人文、文化、生態及發展環境。市民的民風、政府的作風、城市精神的提煉與認同,是人們對城市人文環境的主要需求;城市的文化資源、文化特色、文化底蘊、文化氛圍,是人們對城市文化環境的重要需求;城市的基礎自然條件、環境治理能力、生態質量狀況、可持續發展潛力,是人們對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需求;城市的行業、就業、創業條件能否提供出良好的機遇,是人們對城市發展環境的主要需求。

縱觀近幾年的發展,變化是巨大的。從硬環境和軟環境方面看人民正不斷提高着優質的生活品味。縣人民日常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已堅定地預示着縣的宜居城市發展事態良好、前景開闊。

從政府發麪看在構建宜居城市的進程中,政府首先要把握好三方面的關係。一是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定位。根據重慶市提出的建設“綠色重慶,森林重慶”縣政府已初步定義了發展的主要方向爲“重點發展工業,鞏固原有的企業並幫助企業做大做強。

重點發展電子產品;加強人才培養,建立培訓機構,重點培訓和提拔專業技術管理幹部”。這些方向的提出都對建設環境資源友好型社會經濟發展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要和諧城市中人與自然的關係。因此,在考慮城市建設任務時應確立一個“城市現代化、生態環保化”的目標定位。二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係定位。城市中人與人的關係無非也是三個方面:個體、羣體、全社會。因此,在建設城市人文環境時要以“羣衆和諧,社會和諧”的目標定位。

按照這個目標定位要求,

1、要以創建“平安”爲目標,全面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強化防災減災體系、公共應急體系、生產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的監管體系建設。

2、要加快服務體系的建設。要不斷健全縣的社會保障體系。

3、協調現階段社會存在突出矛盾。把公平,平等放到首要位置,爲宜居城市建設提供一個堅實的軟環境平臺。

三、加快構建宜居的步伐

1、三個層面一是以人爲本。和諧社會是人的生存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設宜居的最基本要求。二是軟硬環境的建設。人們物質上在滿足了基本生存需要之後必然會上升至追求精神層面上的需要。各項公共服務措施是否完善,供求機制和社會保障機制是否健全成爲構建宜居的主要標誌。三是和諧的宜居條件。當人們的賴以生存和生活的條件得到了有效改善後,在建設生活環境方面就要有進一步的發展,就會注重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共存。城市和宜居環境是這三個層面的結合和載體,是構建和諧的重要方面。

2、齊心協力同發展一是樹立新的發展理念和信心:二是構建宜居要與重慶的總體發展相適應;三是在完善城市功能的基礎上,必須充分認識目前的縣情和城市發展戰略定位;四是創新發展思路,將城市發展導入宜居城市和和諧社會的良性發展軌道中

3、合理的城市管理。在工作中做到“以人爲本”,在建設中貫穿“宜居生態”。一是要在管理理念上,從破除“按部就班”到實現“改革創新”。讓合理有效的城市管理規劃貫穿於整體建設的各個環節之中,並積極反饋公共產品、公共服務存在的問題與缺陷,使公共產品的規劃、建設更加完善,更加人性化。二是要在價值尺度上,從破除以“物”爲重點到實現以“人”爲中心的要求。城市的基礎設施要兼顧以“人”爲中心,突出人在城市生活中的主體地位,給羣衆更高的生活品質。三是要在施政理念上,破除重“管理”輕“服務”的毛病。四是要在服務方式上,破除“粗放”實現“精細”。五是要在民生和市容的關係上,從破除“只重市容”到同時“兼顧民生”的要求。

4、一是堅持以人爲本、民生和諧的原則。二是堅持實事求是、腳踏實地的原則。三是堅持挖掘自身特色的原則。因此,在宜居城市建設過程中要深入挖掘縣自身的地域優勢,根據的本土優勢,大力開發鄉村旅遊文化、土特產文化;根據千年古縣的歷史傳承,大力開發丹鄉文化、鄉村文化;根據千年古縣的民俗、民風,大力開發民樂文化、飲食文化等較具特色的城市文化,使縣在建設宜居城市之路上更具吸引力和活力,成爲重慶市建設宜居城市的鮮明旗幟。

5、建立有特色的城市形象。一是縣是山城,能過充分利用山水優勢,構建豐富的城市綠化景觀。能夠利用山地特有的結構,種植不同的綠化植物,形成豐富的綠化帶,發展立體綠化,構建生物的多樣性。二要保護好空間形態,建設與自然共存的生態城市。利用河流,山體,森林,城市建築等,建設有特色的城市佈局結構,提高總體視覺質量。三山城上的建築屬於錯落有致型,有比其他城市更好的條件發展城市夜景,城市夜景觀是城市形象的有力補充。

目前,夜景燈飾應以豐富和提升城市形象爲目標,以美化夜景、豐富市民和遊客夜間文化生活爲手段,通過實施夜景燈飾亮化建設和改造,把中心城區精心打造成“點、線、帶、面”相結合,獨具特色夜景燈飾景觀系統。這就必須解決夜景燈飾規劃層面的問題,通過對夜景燈飾的規劃、建設和管理,走出一條獨闢蹊徑造特色、依靠特色聚人氣的夜景經濟發展之路,從而快速實現城市空間的拓展和規模的擴張。四有“牡丹故里”之稱,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優勢,打造的“花海”景觀。20xx年成功舉辦過第一屆牡丹節,此後每年都會接待近25萬遊客,以牡丹爲媒,搭配各種經濟活動,促進全縣的旅遊,經貿,交通等的全面發展。從“牡丹節”去辦至今爲縣的經濟結構調整,經濟發展速度,都帶來的難能可貴的機會。造“花海”可以更大程度上改善投資環境,進一步提高市民素質,提高縣的名譽度。

四、加強軟環境建設,提高城市形象

一座宜居城市,最大的表現在於能夠吸引住人。我們打造宜居,就要注重和諧,要加強軟環境建設,要提高市民素質,發揚城市精神。誠實守信是第一步,看一個城市市民素質的高低很大一部分取決於市民的誠信度,誠信是一種品牌,一種形象,一種軟環境。還要有良好的風尚,包括工作禮儀,社交禮儀,個人形象等方面,對市民的言行舉止進行規範,在思想上樹立正確的意思,從源頭上改掉市民的孽根性。可以開展一些評選活動,比如:優秀小區,優秀個人等。讓市民參與其中,形成一定的競爭性,讓人帶動人,通過網絡媒體加強正確的輿論導向,逐步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多向羣衆開放體育館,少年宮,圖書館,公園等有益於加強市民素質的公共場所,在市民中開展多種多樣的文化活動,多進行文化交流,豐富市民的生活,共同建造和諧,文明,友好的社會環境。

建設宜居城市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在今後的建設中要不斷的提高城市的硬環境和軟環境,要使縣的整體功能更加的合理化,把建設成爲一座生態之城,人文之城,宜居之城,休閒之城,魅力之城。

生態建設工作計劃 篇7

xxxx年工作思路:按照“規劃先行、項目主導、融城發展”的思路,以項目建設爲着力點,以生態建設爲支撐點,繼續做好中心城區衛星鎮、轉型發展示範鎮、高速出入口特色鎮三篇文章,圍繞生態xx、旅遊xx、樂居xx、幸福xx的目標,打造宜居宜業的假日休閒小鎮。

xxxx年工作目標、經濟指標是:完成地區生產總值xx億元,稅收xxxx萬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xxxx萬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xx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x%,達到xxxx元;實現符合政策生育率xx%以上、貧困人口xxx戶xxxx人全面脫貧、安全生產全年無事故等既定目標,保持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對照xxxx年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及弱項,我們將採取有力措施,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招商引資,引進優質項目促發展

要採取多種方式,廣泛宣傳我鎮的招商資源優勢,用活上級政策,兌現引薦人獎勵政策,對村、站所、企業層層分解落實任務,發動全鎮幹部羣衆參與招商引資,着力改善和優化投資環境。要抓住市委、市政府“對接大x、建好北大門”的發展戰略,以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爲契機,依託西恩鐵路、婁北連接線、Sxxx線交通區位優勢,按照“一園兩區”的總體規劃,對接市城建投和婁星工業集中區,着力引進無污染、可持續、上規模、科技含量高、稅收貢獻大的項目,興起北部融城建設熱潮。

(二)加快城鄉融合,規劃實施特色小鎮建設

要根據特色小鎮建設要求,主動對接做好特色小鎮整體規劃,主動對接“融城戰略”,依託長韶婁高速及連接線、Sxxx省道和西恩鐵路,高標準高起點,科學佈局實施,從基礎設施、產業配套、宜居宜業入手,切實做到一本規劃一張藍圖一干到底。

(三)全力整合資源,推進烏石峯片區整體開發

要以特色產業和鄉村旅遊爲發展主線,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創新建設理念,轉變發展方式,把烏石峯片區建設成爲特色鮮明、產業發展、綠色生態、美麗宜居的鄉村旅遊目的地。

1、打造精品旅遊線路。對現有景區進行合理規劃,開闢烏石峯登山遊、神童故里遊、宜東農林至烏石峯生態觀光和四季花海旅遊線路。

2、完善佛教文化設施。在原蓮花池規劃基礎上,改建烏石峯觀音殿,在烏石峯蓮花池依山就勢建設大成寺,改善駐寺人員居住與生活條件,完善寺廟旅遊設施。

3、傳承耕讀文化基地。以神童賀德英衙門救父、詠官印詩和推動學習風氣的故事爲主線,收錄本地名人詩詞書畫,傳承耕讀文化,建設神童文化產業園。

4、做好農耕文化傳承。以湘中地區農耕器具、生活習俗、製造釀造工藝爲主題,做好物品展示、圖片演示與現場解說,建設萬樂手工產品展示門店和農耕文化博物館。

5、建設科普教育基地。依託高燈河石堰壩和水電站舊址,複製水車、廊橋,修復水電發電設施,將原電站生產車間改造爲科普教育館。

6、推進旅遊扶貧項目。以宜東農林xxxx畝花卉苗木基地爲依託,按照“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建設五星級農莊一座,貧困戶以土地入股分紅和務工模式參與運營,打造省級旅遊扶貧示範項目。

7、抓好經果林業項目。以宜東農林xxx畝桂花林帶、xx村xxx畝荷花基地、萬樂村xxx畝牡丹、芍藥和花卉苗木基地爲依託,打造四季有花、步步有景的花卉觀光旅遊基地。集中開發萬樂、石垣、花溪三村交界處xxx畝山坡地,建設醜柑和紅心密柚基地,豐富本地農林產品,與現有旅遊觀光和農家樂形成互補。扶持伍妹子農莊建設xxx畝百果園基地,形成黃桃、楊梅、枇杷、金香梨、祁東脆棗等特色林果產品,打造四季花果飄香的鄉村旅遊觀光與採摘目的地。

8、發掘特色旅遊資源。對田心灣溫塘地下礦泉水資源完成產量勘探與水質檢測,以溫泉度假村爲標準進行規劃設計,拓展旅遊發展空間。

9、規劃濱水文化公園。以神童民俗文化園和科普教育基地爲依託,啓動高燈河綜合治理工程,在完善水利設施和溼地保護的基礎上,建設濱水文化公園。

10、拓展旅遊產業,做活“吃、住、遊、樂、購”文章。按照“戶戶能接待”的標準,在xx村、x村建設農家樂xx-xx戶(家庭賓館),完善好配套服務設施。

(四)注重民生實事,着力改善基礎設施條件

推進棚戶區改造工程掃尾工作,爭取福源小區全部竣工並交付使用,建成高品質居住小區和移民安置基地;完成桐梓統規共建安置基地的“交鑰匙”工程,讓易地搬遷貧困羣衆住上安全舒適的新房;抓好實心粘土磚廠拆除後復墾複綠工作,抓好重點企業、養殖戶等污染源監測,全面加強環境保護工作力度;加大村組公路硬化、水利設施完善、村組公路亮化綠化等工作力度,有力改善羣衆生產生活條件;全力推進城鎮環境衛生整治項目,爭取成功創建省級衛生鄉鎮。

(五)堅持統籌兼顧,紮實推進社會事業發展

抓好民生改善。堅持抓好爲民辦實事工作的落實,確保低保、五保戶分散供養、勞動力就業、農村危房改造等一系列工作完成區定指標;進一步加大籌資力度,繼續加大對低收入羣衆的幫扶救助力度,大力發展慈善事業,讓社會救助、困難慰問等政策惠及更多困難羣衆。

抓好信訪維穩。繼續實行人員穩控、老案化解和依法打擊三同步,進一步狠抓包案責任和穩控方案落實,全力化解信訪難題,繼續開展上門走訪和慰問活動,加大心理疏導力度,進一步加大對非訪人員的依法打擊力度,爭取實現赴省進京零非訪的目標。

抓好其它各項社會事業發展。要進一步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創新活動形式,狠抓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改工作,確保安全生產完成區定目標;進一步加大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力度,繼續實行黨政領導定期帶班檢查,加強對食品藥品安全的全面監管,抓好對農產品的定期檢測,確保全年不發生食品藥品安全事故;進一步強化控違工作,嚴格落實控違責任,從嚴執法,堅決做到“出現一處、拆除一處”,絕不姑息遷就,確保實現違法建築新增“零”指標;繼續抓好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貫徹落實,發揮計生協會作用,穩定低生育水平,保持市級模範單位稱號,爭創省級先進。抓好村級財務管理、村務公開和減輕農民負擔工作。整治耕地拋荒,抓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火、治超、農機、農技推廣、動物防疫等工作,推進小康社會建設。

生態建設工作計劃 篇8

爲切實做好20xx年度全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科學防治地質災害,最大限度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保障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湖南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我縣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全縣主要災害點的分佈

我縣地質災害類型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裂縫五種。其中以滑坡爲主,其次爲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裂縫。

地質災害主要引發因素爲降雨等自然因素,其次爲採礦、小水電開發、水利、水電引排水渠道等工程活動。我縣地質災害主要分佈在山地丘陵地區。

二、地質災害威脅的對象、範圍

(一)地質災害威脅的對象

1、受威脅的主要鄉鎮、居民集中居住區

受滑坡、崩塌地質災害威脅的主要有:棉花坪瑤族鄉排山坳村、禾亭鎮大幫村魯塘自然村、清水橋鎮洛家洞村、中和鎮淌頭村、灣井鎮石坡腳箭豬窩村、九嶷山瑤族鄉石灰窯四畝田自然村、柏家坪鎮寒塘村、舜陵鎮蛟龍塘村泮漯自然村。

受地面塌陷威脅的有:灣井鎮馬腳洞村。

受地裂縫威脅的有:水市鎮水市村。

2、受威脅的主要礦山

受採空區地面塌陷和地裂縫地質災害威脅的礦山有:中和鎮銻礦區、冷水鎮錫海礦區。

3、受威脅的重要交通幹線

省道s216清水橋段、寧道公路屋脊幹段、新建的寧嘉公路。

4、受病險水庫威脅的下游居民。

(二)地質災害威脅範圍

根據我縣地質環境條件,結合以往災情,20xx年地質災害威脅範圍主要有:各山區鄉鎮、部分丘崗區,這些區域屬崩塌、滑坡、泥石流爲主的地質災害易發區;省道s216線清水橋段、寧道公路屋脊幹段、山區通鄉公路受崩塌、滑坡及山洪威脅,九嶷山、灣井、中和等鄉鎮小水電開發及其它水壩、水渠應予重點預防。

三、重點防範期

根據氣象部門的降雨情況預測,預計我縣今年地質災害發生時間爲4月至9月,其中5月初至6月底、7月底至9月初爲地質災害高發期,5月中旬至9月中旬爲地質災害重點防範期。

生態建設工作計劃 篇9

一、現狀和問題

“十五”期間,全市實行了藍天、碧水、安靜、綠化、潔淨、朝陽六大重點環境保護工程,重點進行了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生態市建設、城市集中供熱建設,並實施了全面優化城市結構和佈局等一系列重大措施,確保了在全市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全市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了有效控制。

環境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市區空氣達到和好於二級天數由“十五”初期的242天,提高到295天,延壽、阿城、方正、依蘭4個縣(市)的環境空氣質量達到了國家二級標準。噪聲達標區面積不斷擴大,市區噪聲達標覆蓋率達到了85%。整個城市內涵到外延都發生了新的變化,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和恢復效果顯著,生態環境破壞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城市載體功能水平有所提高,主要環境指標接近國家環保模範城市標準,初步形成以清潔生產和綠色產品生產爲主體的生態經濟框架;科教和生態社區的普及深入人心,市民的生態環境意識和自覺參與程度明顯提高,初步建立起生態市建設的科技支持體系,初步實現環境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一污染物總量控制狀況

“十五”期間對哈藥、哈啤等20家超標排放廢水企業共投入1億餘元進行治理,60%的省控重點企業實現了水污染物全面達標排放。指導和幫助350家企業深入開展了清潔生產和“三廢”綜合利用,共削減COD近千噸,創效益2億元。推進松花江及一級支流流域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全面完成了“十五”規劃的目標。全市共削減COD2.28萬噸(與九五末期相比),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比九五末期下降了18.5%,城市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了94%。

大氣污染治理力度不斷加大,在建成區內全面實行原煤散燒管制,限期更新改造鍋爐、除塵器,改用清潔能源的鍋爐、茶爐、大竈達到100%,95%以上單位使用了潔淨煤技術產品,潔淨配煤、型煤使用量達到了298萬噸(20x-20xx年),因此一項就減少煙塵排放量1.23萬噸,減少SO2排放量1.72萬噸。開展了揚塵污染專項治理,覆蓋“三堆”率達到100%。檢測機動車尾氣15萬輛/年,十五期間治理超標車輛約3.2萬輛,使機動車尾氣達標率提高到91.6%。推進了城鎮集中供熱和區域聯片供熱工程建設,拆除、停用各種分散小鍋爐、煙囪,治理、改造及安裝除塵器,推廣使用電、氣等清潔能源鍋爐。

噪聲達標區面積不斷擴大,市區噪聲達標覆蓋率達到了85%。市區交通噪聲值年際變化呈穩中下降趨勢,較“九五”期間平均值(70分貝)下降了1.7分貝,交通噪聲污染程度減輕。市區區域噪聲呈逐年下降趨勢,“十五”期間年均值爲56.2分貝,低於“九五”期間平均值1.4分貝,污染程度減輕。

固體廢物處置範圍進一步拓寬,扶持餐飲廢物、實驗室和化驗室廢液、感光材料、廢液、廢鉛酸蓄電池等15家單位開展了無害化處置及綜合利用試點。20xx年轉移、處置危險廢物53000多噸,其中,處理醫療廢物1825噸。

二、全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一定成效

20xx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先後投資近7.1億元,建設完成了2個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和改造,全市日污水處理能力達到65萬噸,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提高到了65%。

推進城鎮集中供熱和區域聯片供熱工程建設,新增集中供熱面積1800萬平方米,使集中供熱面積達到了46%。拆除、停用各種分散小鍋爐718臺(套),拔掉小煙囪681根,治理、改造及安裝除塵器3000餘臺(套),推廣使用電、氣等清潔能源鍋爐337餘臺(套)。

固體廢物處理處置體系也得到完善。20xx年11月哈爾濱市首座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向陽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一期工程)正式運營。這座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的建成使哈爾濱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了45%,日處理生活垃圾1200噸,使用年限爲17年。此前哈爾濱市有垃圾填埋處理場6座,垃圾焚燒發電廠1座,其中6座垃圾填埋場均爲簡易填埋,未達到國家規定的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規範要求,僅有日處理200噸的垃圾焚燒發電廠達到了無害化、減量化。

“十五”期間我市環保投入繼續穩步增長,共計投資約90億元,20xx年環保投資指數達到了1.7%。

三、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力度加大

“十五”期間,我市加大了生態保護和建設的力度,實施了水土保持、流域環境綜合整治、草地治理、植樹造林、溼地保護、國土整治等項生態保護與建設重點工程,土壤侵蝕、水土流失惡化趨勢得到進一步遏制。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0.957萬公頃,水土流失治理率達到39.2%;對松花江流域及14條一級支流進行了生態林、護岸林建設,開展松花江幹、支流兩側2公里範圍內以化肥、農藥污染、污水集中控制、

點源治理爲重點內容的綜合整治;退耕還林60.5萬畝,封山育林36.45萬畝,生態恢復治理率達到了47.6%;倡導生態農業,培育農業循環經濟試點30個;同時,減少農田的農藥、化肥使用量,積極推廣、鼓勵施用生物肥、有機肥;大力推廣生物防治和有機、無公害生產技術,全市共建有機食品基地10處,無公害農產品基地195.6萬畝。

建設環城生態功能圈,全市共完成植樹造林、退耕還林15453畝,全市共投入資金1449.6萬元,完成任務量的190.3%。推進以“提檔增量”爲主要內容的綠化工作,重點實施了綠色通道、退耕還林、生態功能林、村屯綠化和兩荒治理及三北防護林四期等六項工程;在重點建築稠密區和重點街路、市區高架橋、立交橋實施垂直綠化試點,建生態園林村47個;進一步改善了哈爾濱市區周圍的生態環境,增加了郊區綠量。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0.9%,全市綠化覆蓋率達到31.7%。

四、環境執法進一步規範

1.執法隊伍建設得到強化。“十五”期間,全市環境監察人員達到891人,同時執法裝備和標準化、規範化水平不斷提高,市級環境監察部門通過國家環境監察一級標準,8個區(縣)通過國家環境監察二級標準。

2.執法工作不斷深化,監察範圍不斷擴大。“十五”期間全市環境監察執法工作重點在執法人員素質、監督環保制度落實、規範執法行爲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並取得了明顯成效。

五、自身能力建設得到加強

圓滿完成了事業單位機構改革,組建了松北區環保分局和機動車尾氣管理中心,推進了環保行業協會民間化進程。市環境監測站在全省首批獲得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產地檢測和省環保產品認可檢測兩個資質。道里、南崗、道外、香坊、動力、呼蘭、阿城、五常、尚志等6區3縣(市)的環境順利通過了國家環境監察標準化二級驗收。市環科院率先在省內完成了《哈市供熱規劃環評》和《環境質量全面達標規劃》。進一步完善了全市環保網絡化辦公、管理系統,基本實現了無紙化辦公。

六、“十一五”期間需要面臨的環境問題

“十一五”期間不僅要解決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遺留的歷史欠賬、避免爆發大的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維持基本的生態環境穩定,而且還要面對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所帶來的環境壓力。壓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l、污染物排放總量將有所增加

預計到x年,隨着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市的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步伐將加快,我市城市化水平將達到60%。隨着國民經濟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工業廢水、城市污水排放量將會增加,大氣環境將面臨煤煙型污染和汽車尾氣污染的雙重壓力,城市垃圾將成爲困擾城市環境的一個重要問題,若不採取嚴格的控制措施,污染物排放量可能有所增加,污染由城市向農村轉移趨勢也將加快。因此,經濟增長和城市化水平提高對城市環境基礎設施的需求將急劇上升。

2、生態環境質量改善難度大

我市經濟快速發展,但自我積累能力不足,資源利用和保護還不協調。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我市森林生態系統將呈數量增長與質量下降並存的狀態;優良草地面積減少,草地品質偏低,溼地面積將縮減;水土流失仍較爲嚴重,農業土地資源佔用和破壞問題依然突出,耕地面積呈下降態勢。

城市熱島效應、溫室效應和逆溫現象將有所增加。

3、過去未引起重視的環境問題逐步顯現

隨着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一些過去未引起重視的環境問題已逐步顯現。工業污染所佔比重下降,生活污染比重在上升:城市機動車保有量增加引起的尾氣污染呈加重趨勢;大量的產品類廢棄物(如報廢車船、廢舊電器、廢輪胎)和廢水、廢氣處理產生的污泥等非傳統廢棄物急劇增加;醫藥、化工、食品等生產工藝異味和惡臭擾民時有發生;PM10等細顆粒物污染問題嚴重;受污染的土壤的程度和麪積有加重和擴大的趨勢。現有的技術和手段對這些環境問題,缺乏有效的應對措施,必須加緊對策研究。

4、環保監管能力急需加強

我市缺乏強有力的統一環保監管機制,環境保護綜合協調能力不強。現有的環境法律法規缺乏有力的強制措施,對環境違法行爲處罰力度偏低,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情況仍不同程度地存在。

全市環境監測、環境監察、環境統計、環境信息系統等自身能力建設及管理手段落後的問題越來越突出,環境監測、調查取證、污染事故預警和應急反應等手段遠遠不能達到依法行政的要求。

企業環境行爲信息公開和公衆參與機制尚未健全,公衆參與渠道不暢、能力不強。

二、環境保護髮展目標

環境保護的總體目標:讓人民喝上乾淨的水,呼吸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環境中生產生活。

到x年,重點地區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市環境質量有所改善,農村環境質量基本保持穩定;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得到初步遏制,重要生態功能保護區的生態功能開始恢復;地方環境法規、政策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監督管理能力得到加強;哈市城區達到國家環保模範城指標,各區、縣(市)達到生態示範區指標。

主要“規劃”指標

⑴環境質量指標

水環境

——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96%

——城市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且市內無劣Ⅴ類水體

——松花江流域規劃控制斷面水質達標率大於70%

大氣環境

——哈市城區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的天數大於310天/年,並採用空氣自動連續監測系統

——縣級城市空氣質量保持在現在基礎上有所改善

聲環境

——區域環境噪聲小於60dB

——道路交通噪聲小於70dB

生態環境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達到規範化建設要求的比例大於30%

——佔國土面積10%的重要生態功能保護區得到保護

——城市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大於6.5平方米

輻射環境

——環境及核設施周圍的輻射水平在天然本底漲落範圍內

⑵污染防治指標

——廢水中化學耗氧量、氨氮排放量在20xx年水平上削減5%

——廢氣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排放量控制在20xx年水平

——危險廢物、醫療廢物和放射性廢物得到安全處置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二級)大於80%,污水再生利用率大於20%;十一縣(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50以上

——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率大於90%

——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率大於90%,並無工業危險廢物排放

——自然保護區覆蓋率大於5%(包括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區)

——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大於35%

——城市機動車尾氣排放達標率達到90%

——重點污染源工業企業廢水排放達標率達到100%

——重點污染源工業企業廢氣排放達標率達到100%

——煙塵控制區覆蓋率100%

——城市集中供熱率大於80%

——城市氣化率大於90%

——規模化養殖場和集中式養殖區糞便綜合利用率達到90%,污水排放達標率達到80%

——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達到80%

⑶環保管理能力指標

——健全環境質量、污染排放、分析方法環境標準體系

——環境監察、監測、信息、宣教能力達到標準化水平

——建成全市、部分縣級市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網絡

——基本建成松花江流域水域國控和市界水質自動監測網絡

——初步建成生態環境和輻射環境監測網絡體系

——建成市級環境應急響應系統

——重點污染源自動在線監控率大於80%

——重點污染源排污許可證發放率達到100%

——輻射工作單位安全許可證發放率達到100%

生態建設工作計劃 篇10

佳和農業生態觀光園由佳和生態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計劃總投資68000萬元,五年內建成。園區共建設綠色蔬菜種植溫室59個,生態觀光溫室5個,珍禽養殖園3座,生態餐廳1座,保鮮庫1棟,野釣池3個,標準比賽池2個,特色農業研發中心2座,同時利用該地塊交通便利,環境清幽等特點,設計建設養老、度假爲一體的養老休閒中心2個,生態公園1座,總佔地5000畝。

2011年該公司已在張家堡鎮杜莊村通過反租倒包的形式租用農民土地300畝,建成高標準冬暖式日光溫室59座,垂釣池3個,保鮮庫1棟,共投入資金2000萬元。目前該園區種植的黃瓜、西紅柿、辣椒等蔬菜長勢良好,已上市銷售。

2012年該公司計劃建設

①生態餐廳2座,總佔地1.2萬㎡,3月份開工建設,11月份完工;

②畜禽養殖園1座,佔地5800㎡,前期計劃配合生態餐廳用餐需求,養殖豬、羊、雞、鴨等家畜家禽,後期將引進山雞、鷓鴣、珍珠雞、孔雀等珍禽;

③垂釣園進行完善性建設,共建成垂釣池5個(其中野釣池3個、國家級比賽池2個),3月底開始建設,6月份完工且投入使用,並迎接省市級垂釣比賽;

④觀光溫室區計劃建設高標準觀光及育苗溫室2座,每個佔地3000㎡,計劃4月初開工建設,年底前投入使用,預計全年總投資3000萬元。

生態建設工作計劃 篇11

(一)經營

公示性質:個人獨資或股份合資企業

公示名稱:雲南省保山市騰衝縣生態養殖興邦富民有限公司

公司員工組成:經理1人,員工10人,顧問6人,預招數名。

(二)場址選擇

1.交通方便,遠離居民區、公路,噪聲污染小;

2.座北朝南,避風向陽,水資源充裕;

3.土地面積大,易於管理;

4.地勢低窪,平坦,土質結實。這樣既便於魚疾病防禦,又便於物資和產品運輸,使魚有一個舒適的地方和食源,有利於魚的快速生長。

5.水池和設備

(一)水池的建設採用大型水庫進行放養:

大型水庫有利益水質的淨化,避免了魚類擁擠而缺氧。最主要的是用的年限比一般的小池塘要長久,可以儘可能的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水庫一般修建10到20米深,這樣既適合小白魚的生活水域,又可以避免一些空中天地。水庫修建在地勢低平坦有活水流動,四面環山的`地方。這樣天氣炎熱也不至於池中缺氧,池水溫度過高,另外也便於管理。

(二)設備準備:

養殖小白魚所用的設備一般有:水溫測試儀、水質酸鹼測試器、投料機、水質透明度測試儀、魚苗篩選設備等。

6.養殖方式

一般採用天然放養的模式進行:

早上投放天然有機飼料,正午投放青飼料。全天保證飲食充足,同時池中也可以方養一些小蝦小螃蟹以便維持生態平衡。池旁邊還可以飼養一些家畜,種植一些果樹。生態循環養殖是有效利用每個環節的副產品,達到保護環境,有效降低農業生產成本,顯著提高養殖效益的高效模式。

生豬——豬糞——魚——池泥——果樹/青草——生豬

7.飼養管理

(一)幼魚期的飼養管理:

a育幼魚期的生理特點

育幼魚期是小白魚比較特殊、難於飼養的階段、瞭解和掌握幼魚的生理特點,對於科學培育幼魚至關重要,幼魚與成年小白魚有如下生理特點:

1.溫度調節能力差,個體及其微小,很容易受候環境的影響。因此周邊環境的保護和溫度的調節是幼魚健康成長的關鍵,這等措施設備一定要搞好。

2.代謝旺盛期,生長迅速,幼魚代謝旺盛,心跳和呼吸頻率很快,需要良好的氧氣含量,保證水流動速率。

3.膽小易驚,抗病力差,幼魚膽小,異常的響動、生人進入池邊和光線突然改變等都會造成驚羣。生產中應創造安靜的育雛環境,飼養人員不能隨意馬虎。幼魚免疫系統功能低下,對各種病菌的易感性較強,生產中要嚴格執行免疫接種程序和預防性投藥,增加幼魚的抗病力。

4.羣居性強,幼魚模仿性強,喜歡大羣生活,一塊兒進行採食、活動和休息。因此,幼魚適合大羣高密度飼養,有利於溫度控制。但密度不能太大,防止缺氧的發生。

b育幼魚期的環境要求

1.溫度:溫度與幼魚體溫調節、運動、採食和飼料的消化吸收等有密切關係。

2.周齡以內幼魚溫度應掌握在15攝氏度~25攝氏度。兩週後就可以放入水庫進行天然飼養了。

3.飼養密度:一般可以看你的水庫大小來放養,可以採用每平方米魚數目來表示。在合理的飼養密度下,魚採食正常,生長均應一致。密度過高生長髮育不整齊,易發生缺氧而死亡,密度過小,導致資源的浪費。

c.幼魚的選擇

選擇健康的幼魚是幼魚成功的基礎,由於種用的是近親成熟白魚、營養和遺傳等先天因素的影響,初生幼魚中常出現有弱、畸形和殘疾等狀況,對此需要淘汰。因此,選擇健康的幼魚是培育幼魚成功的首要工作。幼魚選擇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外觀活力幼魚表現活潑好動,無畸形和傷殘,反應靈敏,眼睛圓亮,爲佳。而浮漂不動沒有反應,腹部過大或過小、體鱗片有血絲或掉鱗者則爲弱。

2.魚鱗整齊,體表光亮,乾淨無污染,遊動迅速的爲好苗。

d.幼魚的日常管理

3.培育池溫度、光照、氧含量的控制是幼魚培育成功的必佳生活環境的關鍵。

4.合理飼餵幼魚,幼魚腸胃容積小,消化力弱,日常餵養每5小時飼餵1次。

5.分羣時進行強弱分羣,可以保證幼魚的健康成長,提高成活率,在培育幼魚過程中,要及時將發育遲緩、體質較弱的挑出,對於挑出的這一部分可以特殊照顧,提供優質服務,使其儘快成長。

6.疾病預防嚴格執行免疫接種程序,預防傳染病的發生。對於一些腸道細菌性感染要定期進行藥物預防。等於開始長到二指寬後每一階段開始對於進行注射魚苗。以便保證每一階段魚的健康成長。

7.做好記錄,記錄內容有幼魚死淘數、耗料量、溫度、防疫情況、飼養管理措施和用藥情況等,以便於對育幼效果進行總結。

(二)育成熟期的飼養管理

出生後到3~4個月後上市,這段時期稱爲育成期。這段時期,小白魚已經具備了天然放養的條件,白天大部分以捕食小型生物和水藻類爲主。基本上不用怎麼管理,採取天然放養爲主,這樣才能品味到野生的那種味道,和天然綠色健康的味道,這種隨其自然的養殖才配稱生態環保。

總之,創業總是艱難的,現在的大學生中不乏有創業想法的人,而有想法又敢於去實現的卻是少之又少,在現代社會競爭的壓力下,就是要有敢幹敢闖敢衝的勁頭,才能夠令市場經濟具有活力。當然,創業不能是盲目的,要有足夠詳細的計劃和勇氣以及冷靜的判斷和獨到的眼光。

生態建設工作計劃 篇12

按照《xx縣xx鎮20xx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計劃》的通知要求和xx縣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工作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計劃安排部署,爲進一步提升我鎮生態環境,改善鄉村發展面貌,保護生態環境,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以建設“美麗xx、宜居xx”爲主題,努力打造“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旅遊小鎮。以城鄉規劃爲引領,以保護生態環境爲核心,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城鄉並重、屬地管理”原則,按照“淨、綠、美、靚”的要求,以更高的標準、更大的力度、更硬的措施,在全鎮開展改路、改房、改水、改電、改圈、改廁,清潔水源、清潔田園、清潔家園、拆除違法違規建築,增加綠化面積的“七改三清一拆”行動,着力改善鄉村環境質量,努力建設綠色生態、宜居宜業、青山綠水、民富村美的幸福美好家園。

二、目標任務

(一)有序推進農村“七改”行動

1.改路——改造農村道路。以建制村通硬化路爲目標,結合脫貧攻堅工作任務,全面推進鎮村組道路硬化工程。結合現有鄉村組道路,合理確定道路寬度,實現村內道路等級提升。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傳統村、生態村、旅遊村等路面硬化要做到與自然人文相和諧。20xx年完成農村危房改造省級示範村、美麗鄉村、民族團結示範村等村道路通暢工程。20xx年進行查缺補漏,對全鎮範圍內村組道路未硬化進行統計並實施硬化;20xx年實現20戶以上村組通村硬化路。(牽頭領導:周鬆;責任部門:經濟發展辦;配合單位:綜治辦、派出所、自然資源所、人居辦、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水務、林業)、財政所、各村委會)

2.改房——改造農村民房。完善提升村莊規劃,建立健全農村建房規劃許可管理,推行農村土地規劃建設專管員制度,改變農村違規建房亂象。大力推廣《楚雄州特色民居圖集》使用,改善農村住房居住功能,逐步實現外觀特色化、內部功能現代化和人畜分離、廚衛入戶。20xx年完成農村危房改造320戶;20xx年完成農村危房改造340戶;20xx年完成農村危房改造383戶;到20xx年農村建房規劃許可覆蓋率達80%以上。(牽頭領導:白麗波;責任部門:國土村鎮規劃建設服務中心;配合單位:人居辦、綜治辦、派出所、自然資源所、經濟發展辦、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林業)、財政所、各村委會)

3.改水——改造農村飲水。完善農村供水管理機制體制,徹底改變農村供水設施重建輕管狀況,避免重複投資,浪費大的現象。對老舊供水管網進行擴建改造,有條件的村組新建水廠實現集中連片供水,提高飲水安全。(牽頭領導:席子龍;責任部門: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水務);配合單位:綜治辦、派出所、自然資源所、人居辦、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林業)、財政所、各村委會)

4.改電——改造農村用電。大力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實施村莊亮化工程,大力推廣太陽能路燈和節能燈具。開展“寬帶鄉村”和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工程,推進“全光網省”建設,深入開展固定寬帶和4G高速移動通信網建設,同步提高城鄉通信基礎設施。(牽頭領導:周鬆;責任部門:鎮人居辦;配合單位:綜治辦、派出所、自然資源所、經濟發展辦、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文化站、財政所、各村委會)

5.改圈——改造農村牲畜養殖圈舍。按照“人畜分離、廚衛入戶,集中建圈、科學養殖”的要求,改進畜禽飼養方式,大力推進畜禽集中養殖點建設,引導農民單獨建設畜廄等附屬用房或集中養殖區,結合產業發展,推進標準化、規模化畜禽養殖,提高畜禽集中圈養率和養殖場畜禽糞便綜合利用率。到20xx年,農村畜禽集中圈養殖率和養殖場畜禽糞便綜合利用率明顯提高。(牽頭領導:周鬆;責任部門: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畜牧);配合單位:鎮人居辦、綜治辦、派出所、自然資源所、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林業)、財政所、各村委會)

6.改廁——改造農村廁所。按照“數量充足、佈局合理、乾淨無味、使用免費、有效管理”的要求,加快推進鄉集鎮和村委會所在地公廁建設。20xx年完成公廁布點規劃和建設任務分解,每個村新建一座三類公廁;力爭到20xx年,基本完成農村戶廁無害化建設改造。(牽頭領導:白麗波;責任部門:鎮人居辦;配合單位:綜治辦、派出所、自然資源所、經濟發展辦、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林業、水務)、財政所、各村委會)

7.改竈——改造農村爐竈。加大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力度,積極推進“以電代柴”“以氣代柴”,引導農村改竈與沼氣建設、改廁和改圈相結合。推動燃氣下鄉,引導農村使用液化天然氣,同步推廣使用電炊具、氣炊具、節能竈。加快成型燃料開發利用,積極推廣高效低排放節能生物質爐竈,改善室內空氣質量,減少柴薪、煤炭消耗,減少污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牽頭領導:白麗波;責任部門: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水務);配合單位:鎮人居辦、綜治辦、派出所、自然資源所、經濟發展辦、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林業)、財政所、各村委會)

(二)着力抓好農村“三清”工程

1.清潔水源。加強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劃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開展飲用水水源規範化建設,依法清理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違法違規建築和污染源,全面排查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周邊排污源,強化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和水質檢測。(牽頭領導:席子龍;責任部門: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水務);配合單位:鎮人居辦、綜治辦、派出所、自然資源所、經濟發展辦、財政所、各村委會)

2.清潔田園。以清除田間地頭農業生產廢棄物爲重點,對農業生產全過程進行清潔化控制,減輕農業面源污染,實現農膜綜合利用、糞污無害化處理、不可降解農地膜等安全回收處置,提升農業清潔生產水平。到20xx年,基本實現農村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85%以上,農膜回收率達80%以上,農村工業危險廢物無害化利用處置率達95%。(牽頭領導:周鬆;責任部門: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農業);配合單位:鎮人居辦、綜治辦、派出所、自然資源所、經濟發展辦、市場監督管理所、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水務)、財政所、各村委會)

3.清潔家園。以“兩污”處理項目建設爲重點,按照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有齊全的設施設備、有成熟的治理技術、有穩定的保潔隊伍、有長效的資金保障、有完善的監管制度的“五有”要求,加快推進農村生活垃圾、重點村莊污水治理工作。20xx年已完成垃圾填埋場及垃圾收轉運建設並投入使用,目前正在正常運轉,逐步完善垃圾處理設施(牽頭領導:白麗波;責任部門:鎮人居辦;配合單位:綜治辦、派出所、自然資源所、經濟發展辦、市場監督管理所、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社會事務辦、文化站、財政所、各村委會)

(三)依法拆除違法違規建築

按照“杜絕增量、消化存量、建立機制、確保長效”的目標,採取分時、分區、分類、分期的方式,抓重點,“下猛藥”,依法整治未經規劃建設許可,未批先建、批後加建以及侵佔道路、河道、綠地、廣場等“佔天佔地”“長高長胖”的違法違規建築,堅決拆除臨街私搭亂建的違法違規建築。20xx年完成集鎮、村等區域內違法違規建築調查摸底,制訂工作方案和年度實施計劃,嚴控違法違規建築增量;20xx年,逐步處理城鄉違法違規建築存量;20xx年進行治理收尾,鞏固治理成果,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牽頭領導:白麗波;責任部門:鎮國土和村鎮規劃服務中心;配合單位:鎮人居辦、綜治辦、派出所、自然資源所、經濟發展辦、市場監督管理所、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社會事務辦、文化站、財政所、各村委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爲確保xx鎮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計劃取得實效,鎮黨委、鎮人民政府成立以書記、鎮長任雙組長的xx鎮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全鎮環境保護各項工作,研究制定環境保護重大政策,協調解決實施中的重大問題。各村委會要及時成立由村委會書記爲組長的環境保護行動領導小組,組織抓好環境保護各項工作的落實。

(二)明確工作責任。各村委會、各職能站所要強化全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認真履行職責,搞好協調配合,完善各項工作制度,嚴格工作程序,強化工作管理,確保環境保護工作順利實施。

(三)強化規劃引領。完善總體規劃、專項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和村莊規劃,確保規劃的權威性、嚴肅性和連續性,形成一張藍圖幹到底的規劃管理機制。加快供水、污水處理、垃圾收運處理、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專項規劃向周邊農村延伸,提高規劃設計水平,促進“多規合一”,逐步形成城鄉一體、配套齊全、科學實用的空間規劃體系。加強規劃的實施監督,健全城鄉規劃委員會,制定和完善公開公示、農村土地規劃建設專管員、責任追究等制度。

(四)堅持依法行政。健全依法決策工作機制,嚴格遵循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積極穩妥實施執法體制改革,推動執法重心下移和執法屬地化,構建權責明晰、服務爲先、執法規範、安全有序的管理體制,確保公正、規範、文明執法。

(五)加大投入力度。通過向省州縣爭取“以獎代補”和鎮自籌的方式,籌措資金,專項用於鄉集鎮和村莊污水治理、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公廁建設及鄉鎮自來水供水設施建設,並探索建立市場化運作機制,充分利用國家金融支持政策,積極申請國家專項建設基金,不斷創新投融資機制,採取推行PPP和政府購買服務等模式,籌措更多的資金推動項目建設,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建設、運營和管理。

(六)加強宣傳引導。各村要充分做好全鎮環境保護宣傳工作,最廣泛地贏得羣衆的理解、支持、響應和參與。進一步加大保護環境、愛護衛生、文明生活等知識的宣傳力度,健全公衆參與機制,不斷增強羣衆的環保意識、衛生意識和文明意識,充分調動各方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努力營造全社會共同推進保護環境的濃厚氛圍。

(七)強化監督檢查驗收。鎮黨政綜合辦要根據方案要求及時擬訂督查方案,切實加強檢查督辦,堅持全面自查與組織抽查相結合,書面督促檢查與實地督促檢查相結合,經常性督促檢查與定期督促檢查相結合,單項督促檢查與綜合督促檢查相結合,對各村保護環境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全面、全程督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督促並限期整改,確保實效。鎮人居辦要牽頭組織相關站所制定考覈驗收標準,定期組織和開展專項檢查,對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自來水供水、公廁建設4項驗收全部達到標準的,確定爲農村人居環境示範村,對單項驗收達到標準的,確定爲農村人居環境單項示範村;對工作不力、進度緩慢的,追究有關單位和責任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