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讀後感>

恰同學少年讀書心得

讀後感 閱讀(2.05W)

當我們備受啓迪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恰同學少年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恰同學少年讀書心得

恰同學少年讀書心得1

這部作品以毛澤東等青年在湖南第一師範的求學生活爲主線,充分展現了毛澤東、蔡和森、向警予、楊開慧、陶斯詠等優秀青年爲追求理想而奮發向上的鬥志,敢以天下爲己任的抱負與情懷,改造中國與世界的雄心壯志。

從這本書中,我感受到了以前中國是那麼弱小。讓許多中國人在這片國土上沒有安全感。安全感從何而來?一切都源於少年。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

而且我還發現,以前的女孩子不太能上學,只有那些富人家的女孩子,纔有可能上到學,大部分呢,都去給別人家做丫鬟來維持生計,從中就一個小姑娘,名叫阿秀,她是劉俊卿的妹妹。他的父親是擺臭豆腐攤的駝背。他的父親和妹妹未能夠供劉俊卿讀書,父親一狠心把女兒賣給別人家當丫鬟。可劉俊卿竟然不珍惜,還把妹妹賺來的那一點點工錢,用來買了一雙鋥亮的皮鞋。到校門口的時候,劉俊卿把行李從他爸爸的肩上拿下來,自己扛着行李朝前走,兩人拉得老遠老遠。校長問他,這是他的什麼人?劉俊卿卻說,這是他顧來挑行李的。

看到了劉俊卿,我便覺得,這真是我看到的最不知道感恩的人,一點都沒有羞愧之心和感恩之心。如果把劉俊卿換做是我,我絕對會非常非常的珍惜,這一點點的讀書機會和時間,我會用來更努力地讀好書,不會注重自己的外表,我認爲,心靈美比外表美更重要。

當然,裏面的`主人公是我們的開國主席毛澤東。他小時候也有做得不太好的地方,比如,脾氣十分倔強,很要面子等。但他十分愛看書,只要捧上一本書,就停不下來。他還有一個好習慣,就是他喜歡把報紙上面的那些邊邊角角,剪下來,用來做筆記,只留下那些報紙上有字的部分,而且他不懂就問,見誰都問,他認爲,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他看的書,你一翻開來,就會發現根本就分不清,哪些是他寫的字,哪些是書上本來就有的字。因爲他這個原因,原借他書的人,借了一次書後,都不肯借給他了。

當然,毛澤東的成長,不僅僅是因爲愛看書,還得益於包括嚴格的家教和幫助他的老師。袁吉六、楊昌濟等老師都非常喜歡他。毛澤東讀書時偏科,他喜歡的科目,就學得特別好,每一門功課第一。不喜歡的數學、畫畫、音樂等科目,都是倒數第一。在上音樂課的時候,毛澤東一開他那個破嗓子,嗓門大得就連隔壁教室的學生都聽得見,太難聽了。在上數學課的時候,毛澤東就拿出課外書,在桌子底下偷偷地看。在上美術課的時候,老師要求畫半壁見海日,他畫了一條橫線,一個半圓,就算是半壁見海日了,每次第一個交了之後,就開始看書。老師們都拿他沒有辦法。校長孔昭綬,也特別喜歡毛澤東,要求他喜歡的科目就一定要考全校第一。不喜歡的科目,必須要考60分以上就可以。

看完這本書,我想到自己也需要加把勁了,有這麼多老師喜歡我,我千萬不能辜負他們對我的期望,從今天開始努力學習還來得及,加油吧!我要牢牢記住這句話,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

恰同學少年讀書心得2

以前對於毛主席並不是很熟悉的,對於偉人來說我以前更喜歡周恩來總理。後來在讀了《恰同學少年》這本書後有了不一樣的看法,這本書留給我很深的印象並且讓我有了一定的感受。

書中有讓我感受比較深刻的情景:青年毛澤東帶領了幾百學生,僅僅只是佩帶着扁擔做的`那種假槍,用鞭炮聲裝槍聲來將潰兵唬住了。就是這樣簡陋的裝備卻收拾了一羣潰兵,我覺得真是了不起。更甚的是毛澤東在談判時跟對手較勁,面對敵人時的那種冷靜以及鎮靜。面對討回來的馬疤子的揭發,毛澤東在危機關頭反將了對手一軍,反倒將馬乾掉了,這種膽識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在看的時候我真的是屏住了呼吸。聯想生活,我們其實也經常面對這種情況。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我們很容易驚慌失措,而沒有那種勇氣去面對它克服它。當年的毛澤東如果真的是逃避的話,現在我們的社會還不知道是怎麼樣一番景象。

《恰同學少年》讓更多的年青人對毛澤東有了更好的認識,比那種單純的歷史課本要更加生動,也符合現在年青人的口味,起碼對我的口味。也給了我們很好的教育,讓我們懂得了在危機關頭應該冷靜處置,不逃避迴避生活中學習上的困難,讓我們更加有了勇氣。

恰同學少年讀書心得3

懷着對領袖的無比敬佩,懷着對時代風雨的好奇,我滿腔熱血地讀完了《恰同學少年》。

這本書是一本紅色經典青春勵志小說,它講述在二十世紀舊社會時,毛澤東、蔡和森、蕭子升等優秀青年爲國家、爲民族,爲了理想,爲了志向而所做的一切。這本書字句間有抑制不住的膽識、豪氣、智慧越看越覺得全身上下彷彿都洋溢着青春活力。

我覺得毛澤東的智慧、膽識可與諸葛亮相比。因爲在長沙城馬上面臨一場軍亂時,他能臨危不亂並去偵察敵情。並組織同學,大擺“空城計”。他與蔡、蕭三人假裝是桂軍與敵人進行談,再用鞭炮丟進洋鐵皮桶裏,炸出的'聲音像是槍打的以此虛張聲勢,嚇唬對方。當馬疤三從城裏逃回敵窩彙報真實情況時,毛澤東以他穩坐泰山之勢,使對方對馬疤三的話半信半疑。最後警察郭亮放的一槍救了他三人的命。

在現在的生活,沒有打仗,可是我想問一句,毛澤東的膽識、軍事才能又有誰能比呢?他爲國擔憂的思想又是多麼難得可貴呀!現在有的人不是爲金錢就爲名利絞盡腦汁、不擇手段,反正都是爲了自己。

當然,毛澤東的才能如果不是被良師楊昌濟與昭綬等衆多老師的呵護他也不能成萬夫雄。老師再怎麼好,如學生不願學習,也等零。當一個好學生要學毛澤東,他既肯動腦,又肯動筆墨,所以他看過的書總是批註很多,寫滿了心得。寫批註可以提高寫作水平,又可以幫助消化書上的知識。毛澤東不懂就問,每一個問題他會先去查資料,再去問他人。所以他又成了“時事通”。如果學生都像他一樣,每個都成材。我想我今後也如此的學習。

看完《恰同學少年》,我立志要做一有膽識幼兒園工作總結、智慧的活力女生!

恰同學少年讀書心得4

但是看了《恰同學少年》之後,我對毛澤東又有了新的認識。我開始佩服他,景仰他,崇拜他。

一開始,毛澤東就倒立着看書。無論外面是多麼吵鬧,他絲毫沒有分心。他的這種專心真是無人能比。同時倒立着看書還能鍛鍊自己的體魄,真是一舉兩得。此後他還和同學集體冬泳,還自創了六段操(毛髮明的一種融合體操和武術於一體的健身操),在全校推廣開來。

正像他說的人的身體光靠天靠菩薩是沒用的,只要堅持鍛鍊,身體自然百病不侵。“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話確確實實在他身上得到體現。“青年的未來需要的是堅實而強健的體魄”讓我明白體育之重要性,健康之重要性。缺乏鍛鍊的我今後一定要加強運動,“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

在一師的新生考試中,毛澤東以第一名的成績順利地考入一師。在楊昌濟先生的第一堂課上,先生提出了一個問題:“說說自己的志向。”其他同學都說了自己的志向,但是毛澤東卻說不知道,雖經常想,可一直沒找到答案。對於這個問題,我也還沒找到合適的答案,只是在不斷地選擇之中。正如毛澤東所言:“求學即求索。”總有一天會找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毛澤東生活樸素,就算他的鞋子磨破了底,他也毫不在意。甚至把楊老師給他買鞋的錢用來買書,可見他愛讀書之深。他的`這種簡樸的生活作風真是現在的我所缺乏的。

可是劉俊卿卻和毛澤東截然不同。他家境貧困,父親爲他拼命工作,到處借錢供他讀書,甚至把看病的錢都給了他。但是劉俊卿卻拿這些錢去買昂貴的鞋,真是枉費他父親爲他付出的心血。他的所作所爲都是那虛榮心驅使的。想想有時我也會這樣做,真是慚愧啊!

和他相比,蔡和森幾乎是完美的。他沒有毛澤東那種鋒芒畢露,更沒有劉俊卿那種奢侈浪費,更多的是一種內斂。他的作文以105分考入鐵路學堂,100不止還多出5分。這樣的一個優秀生卻絲毫沒有傲氣,反而比其他人更平易近人。他勤工儉學,在大街上擦皮鞋,沒有任何自卑,反而有一種樂觀的心態,真是苦中作樂,其樂無窮。蔡和森還有一份博大的胸懷。在競選誰是學校最優秀的學生中,蔡和森主動擔任計票員,放棄競選,不得不讓人佩服。

恰同學少年讀書心得5

收到這本書,一看裝幀就很喜歡,想起曾看過一個視頻《一本書的誕生》,更是對書籍本身有種崇敬的喜愛。因是在豆瓣活動中得來的書,是要寫書評的,所以在看這本書時,特意寫了筆記,以期自己能從不同篇章中得到不同的收穫。

在此之前,我對這段歷史的理解,僅止於歷史書上幾行簡單的記敘。因爲知識淺薄,認識有限,因而我對這段歷史一直是懷着敬畏心的,沒有過多想法和評價。剛開始看這本書的簡介時,一看是涉及_話題的,我心裏就沒什麼譜兒,更多的是由無知生出的些許恐懼,對未知的恐懼。這種恐懼心理盤旋在我腦海裏,在看到作者一一列舉的俄法名著時變得更爲強烈。

作者曾說,一個人的文學啓蒙是從中學閱讀形成的,他在中學因爲機緣讀了許多中外名著,對人生、對社會、對世界都形成了自己的獨特見解,而這些書籍也在以後的生活中時刻影響着他。回想起我中學時,獨自在異地求學,寄宿制的學校,父母又在外地工作,環境對我的影響就是什麼東西都可以吸收。中學沒有圖書館,大家一心的目標就是全心學習,考個好高中、好大學,課餘生活極其單調,看書更是一種奢侈的少有的享受。那時候若有一本書在班裏流傳,都是要排號的,誰看完了就傳給下一個,下一個再傳給下下一個,通常原購書者是找不回自己___的書的,要不就是收回一本破破爛爛的甚至沒有封面的書。漫畫、言情小說、魔幻小說,不分內容,什麼都看。沒有人告訴我們什麼可以看,什麼不可以,所以我們也是生冷不忌,全盤接受。現在想來,無人引導的少年時期,即使我們已經感受到文字或是文學的魅力,我們也不知如何去表達,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表達。我們以爲生活的全部就是看書背書考學,而閱讀只是閒來的一種消遣,沒有特別的意義。文學之路大抵是走不了的。

說到教育,不能不提老師。作者年幼家境貧困,窮人家的孩子自尊心都強,容不得別人一絲異樣的眼光。班主任的置之不理甚至是冷嘲熱諷讓他承受不住,他想輟學。還好,他的語文老師是個好人。作者也說,如果沒有他的語文老師的關心與愛護,他不可能堅持上學和寫作。一個孩子能遇到一個好老師不容易,一個好老師也許能影響學生一生。作者中學與其語文老師的默契配合,不能不說是引起作者寫作初衷的一個動因。當某個學科帶給自己榮譽,誰都會在這個學科付出更多努力,只爲得到更多的讚許。這種強烈的認同感是個人前進的動力。後來作者回去看他的語文老師,他的語文老師爲他驕傲,並坦言自己不因素質教育被扯入政治漩渦而後悔,反而爲有樑這樣的學生而欣慰。

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感情羈絆是很特別的,沒有親情血緣那麼刻骨,也沒有浪漫愛情那麼不可捉摸,兩者是互相成長,共同進步的,誰都會爲對方的付出感到欣慰。我國中時寫了兩篇非正統的作文,一篇是一個窮苦家的男孩愛上一個女孩兒並裝闊請女孩喝咖啡,然而咖啡店外男孩的母親正埋頭躬身打掃着大街,男孩哭了,另一篇是失去雙親跟奶奶生活的男孩學習不好,後來奶奶病重,男孩發奮取得了好成績但是老師認爲他是作弊並請他家長來學校談話,男孩因此又變得墮落。我當時的語文老師是個不走尋常路的老師,一上課就拿着讀者、青年文摘等雜誌給我們念一兩篇文章點評一番再開始講課,我挺喜歡他這樣的教學模式,纔敢在他佈置的作業裏交上我那兩篇文章,期期艾艾地等着他點評。他的評價很簡單,有想法但是不適合在學校作業上寫。我後來也就不寫這些了。以至於到了高中統一的議論文,從來都是開頭結尾點題,中間三篇古今中外名人的例子加以論述,全是這種模式。爲了找例子,我還買了好多青年文摘看,只是再也找不出寫字的樂趣,只能想想閱讀的快樂了。從小到大沒有對我特別好的老師,也沒有對我很差的老師,大概我這種透明人的性格也讓師生之間的情誼點到爲止吧。

看到作者致年輕同學的信,既指出學生的優勢,又點出學生的不足並加以鼓勵,那麼真誠,那麼自然,我很羨慕那些上樑先生選修課的學生。如果能有這樣一位盡心盡力指導我的老師,我想我對文字的感情會更加深厚吧,起碼我會明白什麼是小說,什麼是散文,什麼是隨筆。

關於教育說了很多,主要是因爲看到作者的經歷,不由得想起自身的經歷來,產生了一些共鳴。想必讀過此書的讀者都會或多或少在書裏看到自己年少的影子吧。

恰同學少年。少年時期總是美好的,懵懂青蔥的年紀,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渴望接觸不同的世界,最主要的是,心靈還沒被社會這個大染缸染上顏色。可以這麼說,年少的世界是乾淨純白的,友情也不摻雜任何私慾,想怎麼鬧就怎麼鬧,朋友就是拿來信任的`。作者年少的朋友也都瞭解作者的性子,總是一次次提醒作者管好自己的嘴,不要亂說話給自己惹來麻煩。即使是在那樣的大環境下,他們也不會背叛朋友。這些是值得深交的人。年邁後,作者與老朋友相聚的次數越來越少,但是情誼不變。有相同經歷的人,總會在回憶對方時也順便緬懷一下自己吧。經歷過_的人,更因同爲歷史的見證人而生出惺惺相惜的感情來。有句話說,幸福的頂峯就是悲劇的開始,那經歷了最低谷的時期,再往下走,什麼時光都是美滿幸福的。作者與友人交談時也以“一個無望的國家”和“大有希望的國家”來形容_時期的祖國和如今的祖國。幸福大抵是比較之後的產物吧。

貫穿全書的還有一個主題是“善”,同學之間的信任、父親始終銘記恩人的恩情、語文老師對作者的關愛、作者對年輕學生的諄諄教導、作者直面歷史的態度,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出自“善”的本性。樑先生也說,他始終致力於傳播善的概念,使人和人格變得更好,使社會變得更好。歷史不能忘,我們也要從破敗的廢墟里站起來,重建這一切。這是我們生活的社會,作爲下一代人,我們是什麼態度,這個社會就會變成什麼樣子。我也持着向善的態度,即使這個社會在某些時候會有陰暗面,但是我們正走在完善的道路上,而且未來的社會是由年輕一代掌握的,年少時接受的教育會影響我們以後生活的方方面面。須知我們不是在爲他人改變世界,也是在爲自己的未來做出努力。長久積聚的惡習很難在一時改變,但哪怕是些微的改變也是進步,不是嗎?

看完樑先生的書,從書中字裏行間,我都感受到了強烈的正面力量,這也是樑先生致力於出書的初衷,能把正面能量傳遞給他人,這就是書籍的力量。_本是一段晦暗的歷史,在初次與其碰撞的過程中,我始終保持着嚴肅的態度,看到歷史殘酷的一面,我會難過,看到人情溫暖的一面,我會動容,感受到文字的力量,我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歷史一旦打開小缺口,就會吸引更多的人蔘與其中,直面感受並評判,若有可能,要讓更多人看到,這是以史明鑑的要義。

關於《知青》這部電視劇,作者給了許多筆墨,有時間要看一下。

恰同學少年讀書心得6

《恰同學少年》這本書我讀了一遍又一遍。書中的每個故事都讓我熱血沸騰。其中讓我記憶猶新的還是《五月七日明國奇恥》這一篇。

這個故事體現了以毛澤東爲首的革命青年在列強面前,槍口面前決不低頭的大無畏精神。湖南總督湯鄉銘讓一師的學生爲袁世凱的親日行爲寫賀詞。這對於每一個愛國的.中國人簡直就是奇恥大辱。毛澤東聽到這個消息後,對袁世凱等人的賣國行徑更是深惡痛絕。他發動學生用手中的筆討伐袁世凱,並將這些檄文裝訂成書。然後奮筆疾書爲這本書題詞:“五月七日,明國奇恥。何以報仇?在我學子。”正是這種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鼓舞毛澤東等革命青年爲推翻舊中國建立新中國而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他們用熱血和智慧創建了偉大的新中國。

雖然我們現在生活在新時代,但毛澤東等人的革命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無論是人民的生活水平,還是綜合國力的競爭,我們都與西方發達國家相距甚遠。而改變這一切的重任就責無旁貸地落在了我們的肩上,所以我們要加倍努力學習,爭取這一天的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