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讀後感>

魯迅《朝花夕拾》讀後感10篇

讀後感 閱讀(4.89K)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魯迅《朝花夕拾》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魯迅《朝花夕拾》讀後感10篇

魯迅《朝花夕拾》讀後感 篇1

自從我進了國中,就發現每本語文書上都有魯迅的文章,幾乎每一篇文章都選自一個好聽的名字——《朝花夕拾》。

一遇到魯迅的文章,老師都會細細地講,課文下邊的註釋也總是密密麻麻。《朝花夕拾》原本叫做“舊事重提”,收錄了魯迅先生記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首先使用了許多鮮亮的文字記敘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生活,接着再寫道“我”不得不告別百草園去三味書屋上學。前邊寫的百草園很好地反襯了後來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體現了魯迅對舊社會私塾的不滿。

在《藤野先生》中,魯迅日本的醫學導師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節的人,“這藤野先生,據說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但藤野先生對工作是極其認真的,他把“我”的講義都用紅筆添改過了;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也要指出。

這個對比手法,較好地寫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寫出了魯迅對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對中國留學生孜孜不倦的教誨及對學生的一視同仁,這與日本學生對中國學生的輕蔑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體現出藤野先生是個真正的君子。魯迅在《朝花夕拾》中對一個人用了相當多的筆墨,那便是魯迅的保姆“長媽媽”,她是個需要一分爲二看待的人。因爲社會的影響,“阿長”保留了許多迂腐的習俗,像在新年的早晨要吃福橘,喜歡切切察察,喜歡告狀,還盲目地對“長毛”的故事妄加評論,甚至還踩死了“我”喜愛的隱鼠。

因此,“我”對她懷恨在心。看到這,讀者在腦子裏勾勒出的.是一個活脫脫粗俗、守舊的婦女形象。然而,魯迅對她的印象遠不止這些。她有可愛的一面。“阿長”知道“我”喜歡《山海經》,跑了許多路,幫“我”買來了《山海經》。由此,“我”又認爲她“有偉大的神力”。在《阿長與山海經》的結尾,魯迅表達了他對阿長的愛,他希望仁慈的地母能讓阿長安息。還有一位人物令我印象深刻,她就是衍太太,她在《父親的病》中出場。在“父親”臨終前,她讓魯迅叫父親,結果讓父親“已經平靜下去的臉,忽然緊張了,將眼微微一睜,彷彿有一些痛苦。”後來“父親”死了,這讓“我”覺得是“‘我’對於父親最大的錯處”。

衍太太對別的孩子們“很好”:慫恿他們吃冰,給魯迅看不健康的畫,唆使魯迅偷母親的首飾變賣。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頑皮弄髒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卻是要打罵的。魯迅表面上讚揚她,實際心中卻是鄙視衍太太的。因爲這是個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歡使壞的婦人。《朝花夕拾》用平實的語言,鮮活的人物形象,豐富而有內涵的童年故事,抨擊了囚禁人的舊社會,體現了魯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願望。

魯迅《朝花夕拾》讀後感 篇2

翻開書的扉頁,讓我隨着這其中細緻的描寫和溫馨的回憶,真摯的感情和理性的批判去淺嘗綴在字裏行間的記憶,懷想,留戀!字裏行間的親善溫暖,如晨鐘暮鼓時的守望,寧靜而致遠,安詳而永恆......

手捧《朝花夕拾》,感受着魯迅先生對過往的溫馨回憶,對那些人、那些事的深情懷念:兒時留下深刻印象的長媽媽,異國他鄉給予真誠關懷的藤野先生,人生坎坷、結局令人扼腕的範愛農,曾經無限神往的“百草園”......

不禁被魯迅先生撲面而來的清新雋永氣息所感染,這便是魯迅先生的人格魅力吧。魯迅,巴金曾說:“他的人格比他的作品更偉大。近二三十年來他正義的呼聲響徹了中國的`暗夜,在荊棘遍地的荒野中,他高舉着思想的火炬,領導無數年輕人向着遠遠的一絲亮光前進。”誠然,我曾驚歎過魯迅是“民族魂”,是以筆代戈的戰士,是“俯首甘爲孺子牛”的人民公僕。他的思想光輝也閃現在他的文字當中,有着對舊社會的種種抨擊。僞善的衍太太,醫德敗壞的庸醫,都是封建社會的產物;孤獨終老的長媽媽,絕望投湖的範愛農,也是黑暗腐朽的舊社會造成了他們的不幸。

鐘響,茶涼,卷掩;合手,遠眺,心憶。不禁憶起了自己的童年時光:我們曾拾貝殼,採冰花,編柳帽,吹柳笛,捕蜻蜓,吸花蜜......時光的扉頁,刻滿了我們曾經童年的美好,舊時光亦是青蔥年華的吻痕。儘管世界很大很大,時光的齒輪在不斷耦合,但在我心靈一角仍倔強地蜷伏着童年不老的回憶。那時的淺淺笑意,那時的裙裾飄飄,那時的歡聲絮語,那時的嗲聲嗲氣,不都是一朵朵豔麗的“朝花”嗎?可隨着時間的曝曬和歲月的雨淋,如今已是落紅滿地,歲月的長矛啊,你就不能停止無情的殺伐嗎?

夕陽西下,倦鳥還巢。一氣呵成地讀完這本書仍意猶未盡,如飲盡香茗後的清香久久在舌尖徜徉。陽光透過枝枝丫丫的樹梢款款地將投影打在我的臉上,讀後的思緒仍揮之不散。這是魯迅的獨特罷,在年老之後所寫的回憶文章仍能窺探我的內心,不能不爲之一動!

魯迅的兒時生活早已被時光珍藏,而我們的童年時光亦漸行漸遠。或留戀,或不捨,或嚮往,這都是我的有感而發罷!

待到夕陽西下,採擷一朵晨花,那是一段帶露的舊時光;手捧《朝花夕拾》,坐在涼亭的木椅上,任春風梳理秀髮,沏一盅香茗,與魯迅一起去回味一個人,一件事,一座城......怎不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呢?

魯迅《朝花夕拾》讀後感 篇3

魯迅追懷往事,在一九二六年二月至十一月間,寫下了十篇“從記憶中抄出來”的散文

這些散文曾在《莽原》半月刊上陸續發表,總題曰《舊事重提》,待到一九二七年五月編訂成書的時候,才改題爲《朝花夕拾》。在這組文章裏,魯迅用夾敘夾議的方式,以青少年時代生活經歷爲線索,真實而動人地抒寫了從農村到城鎮、從家庭到社會、從國內到國外的一組生活。《狗·貓·鼠》、《二十四孝圖》、《無常》三篇議論與敘述並重,隱寓作家對執筆當時現實生活的鍼砭,寫來揮灑自如,莊詼雜陳。

《阿長與山海經》、《五猖會》、《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瑣記》等五篇,以親切動人的筆墨,各各記錄了社會生活的一面,幾乎每篇都是一幅濃淡相間、色彩鮮明的風俗畫或世態畫。《藤野先生》和《範愛農》本意在追懷舊日的師友,卻也寫出了海外生活和革命運動的片斷,境界更爲開廣。

要點1:

《朝花夕拾》所收文章都是回憶性散文。散文是最個人化的一種文體,作者寫作時的心境相對輕鬆、閒靜,因而筆觸也相當自由:或興致勃勃回憶童年往事,或談家鄉戲曲中的鬼,或深情憶人,或坦露內心深處最深沉的'痛苦……文風自然親切,感染着你,你彷彿看見魯迅先生記憶中的往事如一部深情的老電影,那些或美麗或傷感或詼諧的畫面,--在你眼前閃過.

要點2:

在對往事深情的回憶時,作者無法忘卻現實,時不時插入一些”雜文筆法”(即對現實的議論),因而文章融敘事、抒情、議論爲一體,顯示了魯迅先生真實而豐富的心靈世界。

要點3:

由於作者擁有一顆在過去與現實的廣闊時空中自由馳騁的心靈,因而他的語言風格也是豐富多樣的。

要點4:

作者很擅長攝取生活中的小細節,以小見大,寫人則寫出人物的神韻,寫事則寫出事件的本質。

要點5:

由於散文是一種非常自由的文體,所以作者在謀篇佈局上沒有一定章法,似乎是信筆所寫,思維放得很“散”,但這是“形散”,文章的“神”是不散的。

要點6:

作者在批判、諷刺封建舊制度、舊道德時,多用反諷手法。表面上很冷靜地敘述事件的始末,其實是反話正說,在敘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諷刺。

要點7:

作者在散文中常用對比手法。

生活中總是充斥着真與假、善與惡、美與醜的矛盾,所以運用對比手法,有力地鞭撻了假、惡、醜,宣揚了真、善、美,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同時我們也由此見出魯迅先生大憎大愛、愛憎分明的心靈。

魯迅《朝花夕拾》讀後感 篇4

“喜歡讀書的人一輩子不寂寞,不喜歡讀書的人一輩子都不知所措。”我喜歡這句話,這是一個浮躁喧囂的年代,只有在讀書的時候才能讓心真正地安靜下來,閒暇之餘我讀了一本魯迅的《朝花夕拾》,讓我讀到了一種溫暖,一種真實,一種親切。

在談及魯迅的時候,可能更多的人停留在對魯迅的評價上,他犀利的筆鋒,他嚴肅的面容,他嫉惡如仇的豪邁。魯迅真的像傳說中那樣需要我們仰視嗎?這本書讓我瞭解了真實平凡的魯迅。

《朝花夕拾》是魯迅對童年生活的回憶與重提,以及對所處的現實社會的深切關注,他將回憶與現實交織起來,真切地宣示自己的瞬間感受和內心情感的流程,那些在魯迅生活歷程中曾留下印記的人和事都一一流瀉於筆端。

在《朝花夕拾》這本書中,可以瞭解魯迅在過往的生活中,有快樂,也有悲傷,也可以知道魯迅的生活中曾遇到了一些給予他幫助的人。

魯迅的童年並不神祕,甚至和我們的童年一樣豐富多彩,他有個小隱鼠的寵物,魯迅也喜歡看熱鬧,看迎神賽會中的“五猖”神和“梅姑”神,還有看戲,畫畫,在雪天捕鳥,繡像,看神話故事,尤其愛看帶圖案的故事書。魯迅的快樂在百草園,百草園其實一個長滿草的一個樂園,可是童年的魯迅卻有本事讓它變成一個樂園。這種本事就是童心。它可以令單調無趣的生活變得豐富有趣起來。在童年的魯迅的眼裏,油蛉是個歌手,而蟋蟀是會彈琴的,一旦聽說何首烏長得像人形,吃了便可以成仙,就非要撥出它的根來看看,在冬天的百草園,則在下完雪後捕鳥。

魯迅自己也說“回憶可以使人歡欣,有時也不免使人寂寞”。細細品讀魯迅的散文,我們似乎還能讀到縈繞在魯迅內心的陰暗的回憶:自己幼時自己心愛的小隱鼠死掉了,可愛的小白兔被貓吃掉了,充滿了無限樂趣的百草園賣給了別人,渴望去看五猖會被父親強迫背誦《鑑略》的掃興而痛苦的感受,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父親被庸醫治死,一直是埋在魯迅心中的痛苦,有機會讀書學校卻是烏煙瘴氣,學了知識什麼都做不成,在日本遇到了藤野先生,卻爲了醫治國人的精神病苦而與之離別,朋友範愛農窮困潦倒,落水而逝……

我們在讀到這些的時候,知道了魯迅的過往的生活中不僅僅都是快樂,還有一些感傷,甚至在讀到感傷之處,還會忍不住熱淚盈眶,這些發生在魯迅生活中的快樂的事、感傷的事都讓我們看到了最真實的魯迅,最平凡的魯迅。

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魯迅,一定要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魯迅的作品,這份最初的感受是可貴的,在將來的某一天,也許當我們再次翻看魯迅的作品,隨着人生閱歷的增長,我們也許都會漸漸理解和喜歡這位偉大的作家。

魯迅《朝花夕拾》讀後感 篇5

不知道爲什麼魯迅把舊事重提改成了朝花夕拾,但不得不說,這夕拾的朝花,已不僅僅是舊事,反倒是新事、喜事、傷心事。

無可否認,魯迅的罵功是中國一絕,以致於罵狗、罵貓、寫鼠也有人惶惶不安,那頂帶刺的高帽戴上了,也就取不下來了。難怪魯先生愛罵狗,這“罵畜生不犯法的好事,也只有他老人家佔盡光,好歹比那殺豬的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快活自在。

且不說那些名人名教授有沒有狗血淋頭,但這不好惹的“高帽卻戴牢了,堂而皇之地以動機褒貶作品,是人就看得出,那柄匕首是正中要害。

連一本薄薄的回憶散文集中都充斥着滿腔憤慨之情,及見其他那些雜文、小說集的鋒利。諷刺有魅力,當然,在魯迅筆下,那叫藝術。

小說國中的語文教材,每本都有魯迅的文章,大概多數都選自這個好聽的名字DD《朝花夕拾》,琢磨久了也想,夕拾的朝花什麼味?

酸。的確,看魯迅的文章有點酸,什麼酸?心酸。你看《父親的病》,作者從不正面寫家道衰敗的頹唐,僅從父親口裏說的噓噓的話,作者在左右奔波瞻前顧後的疲態,表面上是祥和安平,但心裏卻按捺不住,到篇尾,衍太太唆使作者大叫父親,卻遺留給作者的最大的錯處。感人肺腑,又不乏暗中對衍太太這個自私多言使壞形象的嘲諷。

甜。不說阿長與魯迅過年時行禮的溫馨,也不說看社戲、看五猖會時的快活熱鬧,單提起百草園“油蛉在低唱,蟋蟀們在這裏彈琴“的童趣,一切感受的天真浪漫,一切體味的親切柔情,又似乎搭上了獨特的魯氏橋,進了甜美的童年故鄉。

苦。成了名人正人君子的'仇敵是苦,阿長、父親的逝世是苦,永別的藤野先生是苦,跳進舊中國的大染缸而不得解脫,更是苦。革命苦,百姓苦,苦了魯迅,也苦出了這本在暴虐、陰暗、烏煙瘴氣中趟過的《朝花夕拾》。

辣。魯迅的本色。辛辣的筆風,自然會有其筆尖直指的人羣。那句橫眉冷對千夫指凜然一個頂天大漢的形象,對反對、守舊勢力的抨擊與嘲諷是毫不留情。譬如對陳、徐兩人犀利、刻薄的諷刺,入口微辣,入肚卻穿腸蕩胃,甚是尋味。

鹹。淚水的味道。樸實感人的散文,就足以催人淚下。舊事的點滴,是《朝花夕拾》可歌可泣的鹽分,染鹹的是回憶,濺起的是讀者深思的心靈。

看過的回憶錄,大都是風花月殘、捕風捉影的閒情逸致,倒沒見過這夕拾的朝花也別有風味,也是,百味不離其宗,朝花夕拾一樣豔。

獨酌花酒釋胸竹

寒衣不勝暑

朝花夕拾誰歸屬

甜酸鹹辣苦。

魯迅《朝花夕拾》讀後感 篇6

坐在藤椅上,杯中的茉莉散發着沁人心脾的馨香,輕輕地瀰漫在身邊,手捧着那本淡綠色的《朝花夕拾》,品味着從字裏行間散發出獨特的童真,隨着那一片片思念的雲彩飛向那曾屬於我們久違的世界

晨曦中的鮮花故然綻放着嬌嫩的花瓣,喚發着淡淡的清香,頂着殘陽採的花失去了晨曦中的嬌嫩與芳菲,卻平添了一種遲來的成熟、風韻。這是魯迅先生的童年,一個沾滿碎屑的青蔥時光。

魯迅先生是一個幸運兒,但同時也是不幸的兒,在那個動盪的年代,他可以在百草園中無憂無慮的遊玩,可以以蟲爲伴;他可以靜靜地聽油蛉在低唱;他可以在白雪飄飄的冬天捉鳥但同時他卻承擔着超越年齡的負擔,小小年紀的他就要學着放棄,抑制自己的慾望去背那些所謂的經典《鑑略》、《千字文》、《百家姓》,小小年紀的他就要着失去雙親的痛苦,小小年紀的他就要學會着承擔一個家的重任

或許,這就是那個沾滿碎屑的青蔥時光。在這個時光中魯迅學會了長大,學會了承擔,學會了思索,而我隨魯迅也懂得了成長

有人說一篇好的文章不在於你有多美的文字,重要的是你是否可以引起讀者的思考與共鳴。而魯迅先生做到了,他用他平淡樸實的語言喚發了多少人的思考,喚起了多少人的回憶和曾經擁有的幸福時光。

小時候,我喜歡坐在田梗上望着一片金黃的水稻,看着一個個忙碌的背影,心中綻放着一絲絲的甜蜜。那是收穫的甜蜜。

小時候我還喜歡坐在藤椅上,依偎在外婆的懷裏望着滿天的星星,在寧靜的月光下,數星星。在月色如水的夜晚,享受着那份濃濃的親情與溫馨。

如今的我,離開了過去,不再擁有過去那些時光了。這,或許是一種遺憾,但同時卻多了一份充實。現在的'我擁有着許多許多的書。每天在書中遨遊着,努力地學習,拼命的爭取明天。或許這很累很累,但我卻在一天天地長大,一天天地成熟。這或許是在過去那些美景中領會不到的吧!

童年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

童年,在隨着你我的長大漸行漸遠,或許它會消失在人生的盡頭,但它卻留在了那一片片瑣碎的記憶,閃耀在星空中,雖然只是點點微光卻足以照亮你我前行的路在如今的時代中,不如讀一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吧!品一品不同時代不同人的童年吧!

合上《朝花夕拾》,品嚐着那杯尚留餘溫淡雅的茉莉,時光又將我帶回了那那一個輪迴。

魯迅《朝花夕拾》讀後感 篇7

我喜歡三毛,喜歡《撒哈拉的故事》的浪漫漂泊;我喜歡史鐵生,喜歡《我與地壇》的無限愁情;我喜歡曹文軒,喜歡《草房子》的繽紛童年。

但是,我更喜歡魯迅,喜歡《朝花夕拾》的昨天、今天、明天。紙頁沙沙,書香縷縷。這本書捧在我手中,要說最喜歡的還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則。

讀着讀着,順着作者優美的文字,我彷彿和年幼時的魯迅一起置身於滿是花鳥魚蟲的百草園中,躺在高大的皂莢樹的樹蔭下,聽鳴蟬長吟,看黃蜂“嗡——”的一下,在天空中,劃過一道弧線,鑽入花叢中,聆聽叫天子、油蛉和蟋蟀喧鬧又充滿趣兒的音樂。

沉醉其中,支起架兒,捕起了鳥兒,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穀,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着,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呵!好一個淘氣的孩子!罩住的不僅是鳥兒,還有童年時的歡愉。

日暮時分,聽着長媽媽講着《美女蛇》的故事。相傳這園裏有一條很大的'赤練蛇,這故事聽得我在夏夜乘涼時,往往有些擔心,不敢去看牆上,生怕有一天美女說在那裏看着我叫我的名字,真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樣的飛蜈蚣。

後來,小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了。

等進入三味書屋,美好的百草園絢爛的童年,就像一首娓娓動聽的樂曲,突然戛然而止。愉悅的節奏突然變成緊湊、枯燥、無聊的旋律。在三味書屋裏,有先生嚴肅而冷漠的面孔,有同窗們雜亂無序的“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還有什麼呢?

讀不到這裏,我不禁想到我自己。現在我有什麼呢,看不懂的文言文,記不清的地理,拗口的英語,一大堆奇奇怪怪的公式,還是值得我留戀的齊楚秦燕趙魏韓?不是。我想和魯迅一樣,可以有一片天,有一片像百草園的地,可以在裏面無拘無束的玩耍,放聲大笑,不願拘束在書桌的方寸之間。

也是這片文章讓我想起了童年讓我忍俊不禁的瑣事:賣下甜蜜的糖果,希望它能發芽,長出更多更多的糖,在收穫的秋天我就有一大罐糖了,欣喜的我卻發現,糖果在土裏像睡着似的,毫無變化。還有披着小雨衣,踏着雨靴,在綿綿細雨中,踩起一個個水花,褲子衣服上,都印上了棕色的花紋;坐在父親的肩頭嬉戲;在田埂上奔跑;採一朵嬌豔的小花,別在耳邊;捉一隻彩色的蝴蝶……

可是如今,我就像進入了三味書屋的魯迅一樣,書櫃邊,那一頂橙黃色的太陽帽早已落滿浮塵;捕蝴蝶的小網也早已落滿了蜘蛛先生的傑作……

童年,如奔騰不復回的大海,如果你想再一次品味童年,不妨請你翻開《朝花夕拾》,翻開《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再一次品味慢慢逝去的童年。

魯迅《朝花夕拾》讀後感 篇8

《朝花夕拾》是魯迅在受到政府壓迫,學者們排擠,又經歷戰亂後寫下的回憶。作者在這樣的紛擾中尋找出一點空閒來,委實不易,眼前是那麼離奇,心裏是那麼蕪雜。一個人到了只剩下回憶的時候,生涯大概總算是無聊了,但有時候竟會連回憶也沒有。對往事的回憶,只是現實生活的一點安慰。而每一個美好的回憶又都有一個悲慘的結局:百草園和繡像摹本賣掉了,長媽媽也匆匆告別了人世,本是激發人們愛心的《二十四孝圖》背後卻隱藏了某人性命,教人看得醜陋禍心。去留學,並碰到了一個令自己敬仰的師長,卻因爲感受到醫治人的精神比治療身體病症更重要而離別了。在學校辦事兼教書,實在勤快得可以的老友範愛農,終究擺脫不了貧困潦倒,落水而逝的命運。

在這一連串苦樂參半的事件的記敘中,作者還追究了自己的一些思想根源,例如仇貓,小小的,帶給作者遐想的隱鼠的失蹤,只是個象徵的意志:當我失掉了所愛的,心中有空虛時,我要充填以報仇的惡念!這纔是作者仇貓的動機:它在奪人所愛!從魯迅先生一生的經歷看:嫉惡如仇,不過是對缺乏愛,失落愛,痛惜愛的一個自然反應罷了。

對這個細節作者又給自己開了個傷心的玩笑:他的仇貓是毫無道理的,雖然貓吃老鼠,但他的隱鼠卻不是貓吃的,而是被長媽媽踏死的,那麼是否要恨長媽媽呢?在下一節回憶中,長媽媽也確實有些讓人生厭,睡覺時佔領了全牀,滿腦子的窮規矩和愚昧的信念,就是這樣一位長媽媽,卻把作者日思夜想的,別人都不能重視的渴望化成了現實,不懂識文斷字的.長媽媽把她自己都叫不出名的《山海經》買來送給了“我”。正因爲長媽媽這顆未被舊道德泯滅的愛心,使作者記起她,追念她。

在朝花夕拾的回憶中,作者多次寫到封建教育的失敗和狹隘。如小時候,長媽媽的故事裏說:“倘若有陌生人叫你的名字,你千萬不可答應他,以免那是害人性命的美女蛇”的這種提防陌生人,並假想他就是壞人的邏輯。

在朝花夕拾之間,我隨作者一起,回到“我”的童年時代,重新回味那些人和事。走過留學日本的求學過程,一起追憶失去的老友。沿着這條線索,我看到二十世紀初,以“我”爲中心的一個個生活場景,人物的心理歷程,讀着每一個寓意深遠回味無窮的結束句,我的心也隨着作者一起潮起潮落。

魯迅《朝花夕拾》讀後感 篇9

首先,一看他標題,人們就會有了"想讀一讀"的想法,朝花夕拾四個字,不僅體現出作者會寫自己年輕時的真人真事,而且包含了"溫故而知新"的想法,既簡潔,又美觀。

我讀了之後映像較深的,是這麼幾篇《狗·貓·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中學學過的文章,在此就不再詳談了罷。只不過是寫了自己童年生活的一瞥,但其中童年的天真,安寧,快樂的意念卻令人回味無窮。

《狗·貓·鼠》,說的是作者的"仇貓",其中令人回味的情節在於長媽媽騙小時候的作者說作者喜愛的那隻隱鼠是被貓吃了,激起我對貓的憤怒,進行了人貓大戰,戰績彼優,而後卻知道了殺死隱鼠的兇手是長媽媽,是長媽媽不小心踩死的`,作者有寫"現在我已經記不清當時是怎樣一個感想",按當時情況來看,作者一定有些委屈吧。

可是作者並沒有與貓和好。

文中有說:"還因爲它傷害了兔的兒女,便舊隙夾新嫌,使出更辣的辣手。"而當我想到,若是人一下子認定某個事物是"惡"的,那麼想來他也會和作者一樣,認爲那個事物的同類也是"惡"的,並且很難把這個想法排除,而一直認爲那是"惡"的罷,就比如《倚天屠龍記》中的滅絕師太,一直認爲明教是壞的,惡的,就一棍子打死,說什麼也不相信明教也有正義的存在。一件小事,卻深刻地體現出人們思想上的不足,這就是作者神筆之處。

《父親的病》的開頭有篇小故事,講的是一個"名"醫的故事,也許是作者成心的罷,故事講醫生出診費在急診中高得離譜,還把人醫死了,而且只付了些錢就算解決了問題。故事講完後,作者似乎自嘲地說了句:"我曾經和這名醫周旋過兩整年。"這就是令人感到作者可悲的境遇:不僅在那個地方只有庸醫騙錢,還只能叫庸醫治病,還治了整整兩年!裏面還有個微妙的情節:一個庸醫寫信請了另一個更是庸醫者幫忙治病,盡出些亂七八糟的藥引子,如此治療,活人亦可變死人,病人不死豈不怪哉!讀文章時,我就感覺心裏沉甸甸的,似乎一口氣出不去的感覺,讀到後來,那衍太太行法燒經,還讓作者叫魂,直到看到作者父親在作者"父親!父親!"的叫喊聲中緊張着,痛苦地逝去,我看得不禁有一股想要落淚的感覺。文揭示社會醫療程度低下,人們利用人們的無知謀利,而無知的人還相信他們,令社會烏煙瘴氣,讓讀者看到百姓受到苦難還不知其所的可悲。

魯迅《朝花夕拾》讀後感 篇10

《朝花夕拾》,從目錄,細細品讀下去。魯迅的文筆綿密細膩、真摯感人,猶如小橋流水,沁人心脾。它真實地紀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追憶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生動地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風俗畫面。

魯迅與閏土的童年,可以說是人間比地獄。因爲是當時社會的黑暗,政治的腐朽,使得平民老百姓的孩子從小就要受苦受難。而魯迅正家境不錯,所以過上了相對比較幸福的生活,但卻不及閏土的生活有鄉土樂趣。而今,我們生活的21世紀。再與魯迅的生活相比,可謂是天上人間啊!生活條件好了,不用在下雪天受凍,有暖氣;不用在大熱天流汗,有空調。可以吃到很多魯迅哪個時候有的人一輩子也無法吃到的東西。但想一想,比起《朝花夕拾》裏百草園的生活,我們的生活真是毫無樂趣可言啊!沒有端詳過麻雀,不知道什麼是叫天子,何首烏似乎聽說過......被嚇唬到的神話故事總算是聽到過幾個,但是卻再也想不起來。至於雪天中的“拍人印”。更是連想都不敢想。即使有紛飛的大雪,也是不敢“妄想”的。我們南方現在是難得看到飄雪的。記得小時候,上海的某一年冬天,下過一場大雪,一場有積雪的大雪。能想象得到當時出家門的時候,一定是手上戴着手套,頭上頂着帽子,裹得嚴嚴實實的'。那年,抵抗不了上海的寒冷,生病了,要去醫院。卻似乎沒有沾到半點雪。印象裏是出租車窗外綠化帶上的一層雪。還有初次見到的雪花,只是不能碰,剛快碰到就被一旁的大人攔下來。這是“不乖”的表現。回想起來,如果現在的我,仍能想起當年的冰涼,哪怕是透過手套得來的溼嗒嗒的冰涼,或許也能像魯迅先生一樣,成爲落筆的資本。只是現在,倒寧願忘記那場雪了呢,因爲沒有樂趣,只有被約束的難受!

與我們的生活相比,《朝花夕拾》裏的私塾裏的生活,又或許要難過上許多倍。能在百草園爛漫多年,也許是好事,但是突然有一天,一天的大多時只能呆在書院裏讀書,會覺得多少的失落呢?其實,相對於以前的孩子,我們已經是站在金字塔的較上方了,無論是生活質量,還是思想品質。有朦朧的思想,看着實事的動盪,體味着生活給予我們的甘甜,我們的生命裏也有無數的活力。又相對於那個封建的年代,現在生活是多麼的寬鬆。可是,也不得不說,以孩子們當事人的眼光來看,中國的教育,仍然讓人快樂不起來。我正接受,所謂更加“全面”的教育但沒有一點興趣,很累,很累。我不再能夠體會,究竟什麼纔是我們的快樂。

沒想到一本普通的《朝花夕拾》,卻能夠在這麼多生活中的小回憶引起我的反思,或許這就是平常生活中折射出的大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