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讀後感>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範文

讀後感 閱讀(1.93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非暴力溝通》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範文

《非暴力溝通》是由美國人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所著。第一次聽到《非暴力溝通》這個書名,我就想到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暴力指不同的團體或個人之間,如不能用和平方法協調彼此的利益時,常會用強制手段以達到自己的目的,稱爲暴力。作爲一名受過教育的、沒有犯罪記錄的公民,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和暴力扯上關係,但是沒有想到過語言暴力也是一種隱性的暴力行爲,在不經意間就會傷害到別人。

當我讀完《非暴力溝通》這本書,我有兩大方面的感受:

一、關注非暴力溝通模式的要素,反思“修身”

作者認爲,非暴力溝通模式包含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以及請求。當發生一件事情,要求我們不加任何個人感情色彩地進行復述,接着表達自己的感受;然後分析自身的哪些需要導致出現那樣的感受,最後表達自己的請求——具體的、細化的請求,當中必須明確是請求而非命令。

例如:一個學生在一個星期內遲到了三次,老師對該生進行批評教育。

情境一:

老師:“怎麼次次遲到都有你的份?以後按時到校,如若再遲到就把你移交學校處理!”

情境二:

老師:“你這個星期已經遲到了三次了,我很不高興。你的遲到行爲違反了學校的規定,影響了自己的學習,所以請你按時到校。”

我國古籍《大學》裏有一段:“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說明成大事者,必先正心修身。情境一違背了非暴力溝通。但細想一下,絕大多數的人,對每一件事情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尤其對於經常犯錯的學生,老師就容易形成刻板印象,即使該學生本週遲到的次數比上週少,老師也覺得他是經常遲到,似乎沒有任何改正。想要做到不加任何個人感情色彩地進行復述,必須加強個人修養。

二、對待憤怒與多角度思考

作者認爲,當人們聽到不中聽的話時,我們有四種選擇:1、責備自己;2、指責他人;3、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4、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當我們選擇指責他人時,我們認爲別人應當認錯或受罰,這就是我們的憤怒的原因。

例如:第二次月考過後,級長對我說:“你們班的總分平均分還是年級最差”。

選擇一:責備自己。我說:“是的,都怪我平時沒有好好管理班級”。

選擇二:指責他人。我說:“這班學生太懶散了,平時上課沒有認真聽講,課後沒有好好做作業和複習”。

選擇三: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說:“總分平均分還是年級最差,但與上次考試對比,與年級總分平均分的差距在縮小,說明有進步”。

選擇四: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級長對我說這事情,主要是關心我班成績,希望我能制訂有效的方法來提高班級成績。

從這一案例可以看出,指責他人,只會使我們的心情變差,而從自己或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出發,沒有產生任何的不愉快。

生活中充滿着矛盾與誤會,通過溝通,能增進彼此的感情,消除誤會。暴力不能解決問題,反而讓問題複雜化。非暴力溝通可以提高人們溝通的品質,我也會在日常生活中嘗試運用非暴力溝通與他人交流。(楊旭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