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讀後感>

讀《丁肇中》有感範文

讀後感 閱讀(1.41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丁肇中》有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丁肇中》有感範文

讀《丁肇中》有感 篇1

今天我讀了《丁肇中》這本書,全面地瞭解了丁肇中的成功之路。

這本書主要敘述了丁肇中出生於美國,回到中國後過着流亡的童年生活;進入中學階段後發奮學習,卻在高三聯考時名落孫山,考不到重點大學;後來僅帶一百美元隨布朗教授赴美深造。在美國,丁肇中不斷更換地點,與不同的教授一起學習,後來發現了J粒子,獲得了諾貝爾獎。獲得了諾貝爾獎的丁肇中博士,後來又相繼做了“模擬宇宙大爆炸”、“尋找膠子和反物質”等實驗,爲科學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丁肇中博士在中學時期的時候,以蘇東坡《錯論》中的一句話作爲座右銘: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這句話的意思是:在以前,凡是有大作爲的人,不只有超乎常人的智慧,也一定有堅持不懈、勇於進取的堅定意志。這句話對丁肇中以後的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動力。那我們呢?我們是否有“堅忍不拔之志”呢?我們應該從小樹立遠大理想,併爲之艱苦奮鬥,取得成功。這就應了丁肇中母親說得一句話:“無論你在哪一行工作,都要成爲這一行的'佼佼者。”丁肇中在赴美深造之前,曾經留下過預言書,預測自己五年後將獲得碩士學位並攻讀博士學位。但事實上,五年後丁肇中已經成爲了美國一位小有名氣的博士了。之前他不斷地在不同的學校和一些教授一起學習,並拜著名的李昂黎德曼教授爲師,不斷研究高能物理。丁肇中博士從理論物理轉爲實驗物理的研究也是在這一時期。丁博士能夠不斷的前進,他說:“要尊重‘權威’,但不要迷信‘權威’。”這不正爲我們前進指明瞭道路嗎?我曾經看到過一句話:每個人都應改擁有強烈的好奇心,也許新的發現就在“已知”的“未知”之中。這不等同於孔子的“溫故而知新”嗎?

在美國密執根大學期間,丁肇中讀了《量子動力學》一書,激發了他對探索新粒子的興趣。在1966年到1974年這九年的時間裏,丁肇中博士的研究小組不斷奮鬥,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終於發現了J粒子。他在發現J粒子的時候並不急於向世界公佈,而是用了幾個月的時間來驗證。他說:“手中的一隻鳥總比林裏的兩隻鳥好。”這體現了丁博士對科學的嚴謹態度,不能馬馬虎虎敷衍了事。同時,丁博士也是一位愛國者,當他獲得諾貝爾獎,赴斯德哥爾摩領獎時,就強調了用中文講話,這足以看出他強烈的愛國心了。獲得諾貝爾獎的丁肇中博士並沒有停止他在高能物理學中的腳步,繼續研究,模擬宇宙大爆炸、尋找膠子時發現了“三噴注”現象,還使AMS——阿爾法磁譜儀升空,用於揭開反物質的奧祕。生活中,有些人淡泊名利,不斷前進;有人因在某一方面有了小小的成績,就躺在證書上睡大覺。丁博士則屬於前者。我們也應該不被一時的榮譽矇蔽了心,止步不前,因爲榮譽只代表過去。

丁肇中博士的成功之路引人深思,我從中學到了許多許多。我們要有“堅忍不拔之志”,在學習的道路上不斷前進,永不止步!

讀《丁肇中》有感 篇2

我並不喜歡看傳記,但這個暑假無意碰到的一本《丁肇中傳》卻令我受益匪淺,難以忘懷。

之前我對丁肇中就有些瞭解,他發現了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是繼楊振寧與李政道之後的第三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華人科學家。《丁肇中傳》講述了他在科學道路上不斷追求,遭受挫折後永不放棄,最終取得科學桂冠的故事。看完之後,我不禁被他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所打動。我認爲他的成功有這樣幾個方面:家人的支持,自身對物理的興趣,孜孜不倦的科學精神以及不畏挫折的勇氣。

丁肇中的父母都在密歇根大學學習過,並一心報效祖國,爲教育而奔波。丁肇中就是在這樣積極的家庭中成長,接受着父母潛移默化的薰陶。後來他遇到了愛人露易絲,並一同在科學的道路上拼搏。由此可見,家庭教育是每個人不可缺少的教育,決定着個人的品質與修養,家庭氛圍的好壞一個人的一生有着重要意義。成功需要他人的支持,因爲它們往往是精神上的動力,能讓你堅信自我,不斷超越。

俗話說“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丁肇中從小就對數理有着濃厚的興趣,對每道題都追根究底,很有恆心與毅力。他曾說過:“最浪費不起的是時間。”於是他對於時間從不捨得有一點點的'浪費,將盡可能多的時間都用於他所喜愛的物理學上。我們可以學習他的做法,讓興趣成爲我們最好的老師。對於我們難學的功課,要注意培養自身的興趣,有了興趣,那些看似無聊的題便能變得更加輕鬆,學習也會事半功倍。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他對每一個實驗數據都反覆論證,最後才寫上報告。這樣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科學態度實屬難得,足以見得他作爲一個科學家擁有的良好素質。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用這樣的精神對待自己的工作,對待自己的學習,那我們就會取得更大的進步,在成功的道路上邁進更大一步。

這本書的文字溫暖而細膩,令我感觸頗深。丁肇中先生當時的學習環境比我們要艱辛許多,但他還是憑藉自己的努力以及永不言棄的精神獲得了成功,對於擁有着良好學習環境的我們,又怎能整天無所事事,不努力用功呢?對待學習,我們要專心,對於課堂上老師所講的每一個重點,我們都不能放過。我們要記住“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你付出的越多,你得到的也會越多,如果我們能如丁肇中先生這般努力,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加多彩。

讀《丁肇中》有感 篇3

暑假中,在老師的推薦下,我閱讀了十大華人科學家叢書之一《丁肇中傳》。原先我只知道丁肇中爺爺是一位華裔科學家,曾經獲得過諾貝爾獎,其他一無所知,在認真閱讀了這本傳記後,使我對丁肇中爺爺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

丁肇中爺爺的一生富有傳奇的色彩。他是一位非常偉大的科學家,因爲發現了J粒子而獲得了1976年的諾貝爾物理獎;同時他又是一個普通的人,他沒有過人的智商,只是靠自己腳踏實地的努力,堅定執着的信念以及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才獲得成功的。這也足以說明了丁肇中爺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我從這本傳記中領悟到一個人取得成功的祕訣。

一、珍惜時間是成功的基礎

丁肇中爺爺有一句名言:“最浪費不起的是時間。”丁肇中爺爺在中學階段很少看電影,他認爲看電影不僅浪費金錢,而且浪費時間。尤其是時間,更是浪費不起!中學時代,他儘量利用時間,狠下苦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國外求學時期,無論是嚴寒還是酷暑,無論在教室還是在宿舍,他都像一隻上滿了發條的鐘,不停地運轉着,只用了五年時間,就完成了別人需要十年才能跨越的歷程——三年拿下了兩個學位,兩年完成博士學位。就連在生病住院時也在思索尋找新粒子的實驗計劃。其實古今中外,每一位有成就的人,無不是珍惜時間的人。這個道理其實我也懂,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就是做不到。回到家我忍不住拿起遙控器,打開電視機開始追起那些泡沫劇,時間不知不覺就從眼前飛逝了;有時忍不住拿起手機玩起遊戲,時間又不知不覺從手指間滑過;每逢週末或假期,我都要睡到日上三竿才肯起牀,時間又從枕邊悄悄溜走了。如果我能把這些時間用來讀書,用來學習,我的知識面定能拓寬很多,成績定然也能提高不少。在時間面前,自控是多麼重要啊!接下來我即將進入國中的衝刺階段——九年級了,我要向丁爺爺一樣做一個珍惜時間的人,纔不會在接下來的升學考試中被淘汰。

二、明確的目標和矢志不渝的鑽研精神是成功的保障

丁爺爺在成功進入大學求學一年後,他就將自己今後努力的目標定在了物理這門學科上,他先是計劃轉學,後偶有機會去美國留學。他牢記母親的教誨:“不管做了什麼,一定要努力成爲這一行的佼佼者。”在美國讀大學時,他這樣想:我能不能縮短大學的進程呢?他在心中編織了一個夢想,於是他就一直追尋這個夢想。他搬掉了一塊塊攔路石,填平了阻擋步伐的溝壑,一步一步朝着目標前進,並最終實現了夢想!

1966年,他在寫給父親的家信中說:“未來十年將會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獎。”這個目標是物理高峯上的那顆閃亮的明珠,爲了摘得這顆明珠,他幾乎不眠不休地工作,制定實驗計劃,日夜奮戰在實驗室中,放棄了天倫之樂。這其中一次次的奮戰,一次次的失敗,也受到了同行們的不滿與指責。但他並沒有放棄,而是不斷地分析總結,不斷地改進設備,修改實驗計劃……丁肇中就這樣知難而上,終於把明珠摘下來了!

讀到這裏,我有些羞愧難當。在數學與物理學習中,我常常遇到難題,思考片刻仍做不出來,我就使用手機上的作業幫軟件一掃,答案便出來了。這使自己養成了一個依賴習慣,只要題目稍有難度,我就不肯深入思考,長此以往缺乏一種深度思考,也就導致自己的學習潛能不能挖掘出來。到了考試時遇到了難題,因爲沒有手機,也只能束手無策,選擇放棄。所以考試總得不到高分,導致了學習成績平平。我在心中暗下決心,今後一定不能再這樣了,爲了心中的理想迎難而上,絕不輕言放棄。

三、生命不息奮鬥不止是成功的不竭動力

諾貝爾獎是世界科學領域最高榮譽獎,已經獲得諾貝獎的丁爺爺已經實現了自己的目標,他已經成功了,可是丁爺爺對各種接踵而來的榮譽和讚揚似乎不感興趣,獲獎後沒有止步,他繼續向未知領域一次又一次地進攻。他關注的是現代科學的進展,他把目光瞄向高能物理、天體物理學和生物科學,他要不斷地向自然界進擊,去攻佔一個又一個科學的高峯。丁爺爺帶領他的實驗小組成員們夜以繼日的實驗、採集數據,計算結果,好消息也一個接一個地傳來。科學的道路是無止境的,丁爺爺立志跨越這條路上一個又一個里程碑,在一個又一個里程碑上刻下了自己的標記,永不停止的腳步是丁爺爺一次又一次取得成功的動力。丁爺爺時刻不忘自己是一個炎黃子孫,他心裏系掛着祖國,他非常關心中國科技事業的發展,他也身體力行地對中國年輕的科技人員進行培養,選拔了不少中國優秀的年輕科技人員到他的實驗小組工作。

想想我自己,在學習中一時取得一點進步或少許成績的時候就有點飄飄然了,殊不知當我停留在原地踏步不前的時候,別人已經奮勇直追了,這時候的窩就又落在別人的後面了。丁爺爺的這種永不停止的探索精神讓我明白了學無止境的道理,成績永遠只屬於過去,只有永不停歇地不斷進取,才能取得一個又一個成功,最終摘得累累的碩果。

另外,丁肇中爺爺在斯德哥爾摩領獎時,堅持用漢語發表自己的演講,這表明了他始終記住自己是炎黃子孫,也折射出他那份忠貞不渝的愛國精神,也足以讓我感動。

在丁肇中爺爺一生的故事中,還有許多令我感觸與學習的地方,從他的故事中,我領略到了成功的祕訣,不再心浮氣躁,急功近利,而是要坐得住板凳,對未來的目標要腳踏實地地追求!

【拓展內容】

丁肇中,男,1936年1月27日生於美國密歇根州安阿伯城,祖籍是中國山東省日照市,實驗物理學家。

1959年獲美國密西根大學物理學學士和數學學士學位,1962年獲得美國密歇根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1965年發現反氘核;1967年測量電子半徑,發現電子是沒有體積的,半徑小於10E-14釐米;1969年測量普通光和有質量的光(即矢量介子)之間的轉變,證明高能量普通光可以變成矢量介子,同年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教授;1975年當選美國藝術和科學院院士;1974年發現第4種夸克的束縛態—J粒子,因此貢獻,1975年被美國政府授予洛侖茲獎,1976年被授予諾貝爾物理獎;1977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79年發現膠子噴注;確定三代中微子種類的數目只有三代;1994年起領導AMS實驗在空間尋找反物質和暗物質,同年當選爲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998年在太空中首次發現氦-4和同位素氦-3的空間分佈是不同的;2015年首次發現在太空中有大量高能正電子,這些正電子的來源很可能是暗物質碰撞所產生的。

丁肇中教授長期從事高能物理實驗,精確檢驗量子電動力學、量子色動力學和電弱統一理論,尋找新粒子和新的物理現象,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人物經歷

1936年1月27日,丁肇中出生在美國密歇根州的安娜堡,父親丁觀海、母親王雋英皆任教於大學,在出生的兩個月後,丁肇中隨母回國。由於中國那時處於戰亂時期,丁肇中12歲之前並未接受傳統教育。

1943年到1945年,丁肇中曾在四川教育學院附屬嘉陵實驗國小(現重慶磁器口國小)讀書。

1948年,丁肇中隨其父母去臺灣,就讀於豐原大同國小,後就讀於臺北市成功中學,一年後轉學到建國中學就讀。

1955年,高中畢業後,丁肇會考進臺南市的臺灣省立工學院機械工程系。

1956年9月,赴美國密歇根大學學習,三年後獲得數學和物理學學士學位。

1962年,獲得密歇根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

1963年,他獲得福特基金會的獎學金,到瑞士日內瓦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工作。

1966年,測量電子的半徑,丁肇中得到的實驗結果與量子電動力學(QED)理論相符合。

1967年,受邀擔任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副教授。1969年任教授。

1970年,任《核物理通報》副主編。

1972年夏,丁肇中實驗組利用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3.3×1010eV質子加速器尋找質量在(1.5~5.5)×109eV之間的長壽命中性粒子。

1974年,發現了一個質量約爲質子質量3倍(質量爲3.1×109eV)的長壽命中性粒子,並以物理文獻中習慣用來表示電磁流的拉丁字母“J”將新粒子命名爲“J粒子”

1975年,受聘爲中國科技大學名譽教授,同年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

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斯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的里克特(BurtonRichter,1931—)和美國馬薩諸塞州坎伯利基麻省理工學院的丁肇中(,1936—),以表彰他們在發現一種新型的重的基本粒子中所作的先驅性工作。

1977年起,任托馬斯·達德利·卡伯特講座教授,在訪華期間,向鄧小平同志建議中國科學院派遣物理學家參加他在德國漢堡進行的MARK-J實驗。

1978年1月,中國10位物理學家到漢堡,參加了Mark-J實驗的國際合作。在他的領導和幫助下,中國科學家在L3探測器的設計、製造和數據分析中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除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外,還在德國電子同步加速器中心(在漢堡)工作。

1991年,丁肇中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情繫中華"大會上接受特別榮譽獎時發表了題爲《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演講,這篇演講稿被錄入國中語文新課標教材語文版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13課、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14課。

1998年6月2日,美東部時間凌晨6時零9分,發現號航天飛機發射升空(STS-91),機內載中、美等國共同研製的“阿爾法磁譜儀”進行運行實驗。阿爾法磁譜儀實驗是一個大型國際合作科學實驗項目,其目的是尋找太空中的反物質和暗物質。實驗由丁肇中教授領導,包括美國、中國、意大利、瑞士、德國、芬蘭等國家和地區的37個研究機構的'物理學家和工程師參加,僅中國參加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就不下200人。

2011年5月,丁肇中主持建造的第二臺阿爾法磁譜儀(AMS—02),搭載奮進號航天飛機升空(STS-134),開始了它在國際空間站的使命-尋找反物質和暗物質。

2013年4月3日下午五點(日內瓦時間),丁肇中首次公佈其領導的阿爾法磁譜儀(AMS)項目18年的第一個實驗結果-已發現的40萬個正電子可能來自一個未知之源,可能是脈衝星或人們一直尋找的暗物質。

2017年AMS在太空中已經收集到超過1000億宇宙射線事件,AMS的結果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人才培養

1983年起,丁肇中組織和領導了一個國際合作組-L3組,準備在歐洲核子中心建成的高能正負電子對撞機LEP上進行高能物理實驗,將在質心繫能量爲1011eV能區中尋找新粒子,特別是電弱理論預言的黑格斯粒子(見黑格斯機制),並研究Z0及其他粒子物理新現象。L3組共有包括中國在內的約13個國家近600名物理學家參加。

丁肇中熱心培養中國高能物理學人才,經常回國選拔年青科學工作者去他所領導的小組工作;並受聘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名譽教授,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

在歐洲核子中心做的L3實驗,這是用的是一個周長27公里的加速器,1000億電子伏特正電子與1000億負電子對撞。它瞬間產生的熱量,相當於太陽表面溫度的4000億倍,也是宇宙誕生最初的1000億分之一秒時的溫度。實驗儀器使用的磁鐵是1萬噸,探測器包括300噸鈾,均來自蘇聯。這是首次由美國、蘇聯、中國、歐洲等19個國家600名科學家共同參加的大型國際合作。中國政府非常支持L3實驗,提供了很大幫助,包括一臺非常先進的計算機,同時還在上海硅酸鹽工廠生產BGO晶體。L3實驗共發表了約300篇文章,有約300人因這一研究工程而獲博士學位。

社會任職

1977年起,任麻省理工大學物理系講座教授。

2003年4月18日擔任新成立的“上海交通大學空間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名譽主任。

2012年12月,受聘爲哈爾濱工業大學“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設施”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科技諮詢委員會主席。

2013年3月9日,受聘爲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特別顧問。

2014年10月18日,受聘爲中國科學院大學名譽教授。

2015年9月24日,受聘爲四川大學名譽教授。

2019年11月10日,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成立,丁肇中受聘爲名譽院長。

人物軼事

2018年7月,山東省日照市科技館要把祖籍日照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科學生涯中6個著名實驗模型做出來展示,其中AMS阿爾法磁譜儀模型的製作難度係數最大。爲此,科技館不惜重金邀請頂級設計師打造模型。當設計師彙報方案時,丁肇中把自己的座位移到離大屏幕最近的位置,皺起眉頭,盯緊演示中的每一處細節。3個小時裏,這位82歲老人質疑、糾錯,再質疑、再糾錯,氣氛搞得像一場考試。兩次彙報會,丁肇中共爲AMS阿爾法磁譜儀模型的設計方案糾錯42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