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讀後感>

中庸讀後感6篇

讀後感 閱讀(2.5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中庸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庸讀後感6篇

中庸讀後感 篇1

我選讀的《中庸》是楊天宇撰《禮記譯註》中的,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中庸》選自《禮記》,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在孔子以前,已經有了中庸思想的萌芽。在《易經》中,講究陰陽的相生相剋。凡是好的卦象,都是剛柔並濟的。孔子自己也說過,說自己學習中庸太晚了,要是早點學習就好了。在書中,孔子對“致中和”的概念又做了進一步發揮,認爲“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萬物育焉。”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間一切事物的位置就擺正了,萬物就能生長繁育了。

我們常常說“中庸之道”,什麼纔是“中庸之道”呢?在《中庸》這個章節中,孔子並沒有給中庸下一個定義。只是說,君子常守中庸,中庸難常守。倒是朱熹,引用程頤的話給中庸下定義,認爲:“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也,庸者,天下之至理也。中庸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

中庸不是一般人可以達到的,是一種修身手段。在心理活動上,“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倒中庸”。孔子主張出世,這種心理活動必然要外化爲一種符合仁愛與禮儀的外在表現。

中庸是區別君子與小人的標誌。區分君子與小人的標準有很多。孔子重視自身修養,把中庸作爲區分君子與小人的.標準。“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之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孔子重視自身修養,認爲一切事情都是源自自身修養的。“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修身不可以不事親,事親不可以不知人,知人不可以不知天。”知道了天理纔可以瞭解人,瞭解了人才可以侍奉雙親,侍奉雙親纔可以修正自身。

中庸是一種至高美好的德行。是一種理想人格。“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就是說,能常守中道的德行大概是最完美的了吧,但是人們很少能夠長期的堅持下去。“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中庸是君主聖人才能達到的境界,比如顏回,常守中道,比如舜,隱惡揚善,擇其兩端,用於民。而一般人很難真正達到中庸的境界,“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中庸之道是治國安邦的良策。孔子在稱讚舜是時候就說:“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爲舜乎。”

孝是什麼?孔子用舜的例子來闡釋“孝”:他具有聖人的德行,天子的尊貴,擁有整個天下。而在武王、周公的例子中,他直接這麼說:“夫孝者,善繼任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孝, 是指善於繼承先人的遺志,善於贊述先人的業績。

誠是什麼?誠的意思與慎獨相近,是一種精誠的精神狀態。書中認爲,只有最真誠的人,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天性,他人的天性,萬物的天性,最終能夠“贊天地之化育,與天地參矣。”人要是能夠達到“誠”的境界,就能“唯天下至誠,爲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只有最真誠的人,才能制定天下綱紀,確立天下的根本。儒家重誠,認爲“不誠無物”。根據《中庸》,“誠”被分爲天道之誠和人道之誠,書中,“誠”有7種解釋:1.誠者,天之道。2.誠之者,人之道也。3.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4.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5.誠者,物之始終,不誠無物。7.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誠實際上是天道與人道共通的一種精神。誠就是“道”,做到了誠,就是掌握了遵行本性的方法,就是“率性之謂道”了。而“中”,是天下之“大本”,“和”,是天下之“達道”,“致中和,天下位焉,萬物育焉。”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間一切事物的位置就擺正了,萬物就能生長繁育了,這不正是遵循了事物的本性嗎?所以,我覺得中庸與中和,以及“誠”一樣,都是爲了遵循事物本性而達到的一種境界,

怎樣治理國家?在這個問題上,孔子主張“德政”,認爲“爲政在人”,而獲取人才的途徑還是要落實到修身養性的方法上來。

討論:1.中庸與仁愛,誠的的關係。孔子的這些君子必爲的道德品質,是緊緊鑲嵌在一起的。是一個原,說不清誰是第一位的。比如孔子注重自身修養,但是怎麼修養呢,修養當然要“孝”,要“仁愛”,要“誠”,要“中庸”,可是怎麼樣才能具備這些呢,在這裏,孔子就陷入了一種循環論了,爲了具備這些品質,“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就要努力成爲“君子”,而君子的表現就是“坦蕩蕩”,就是恪守“中庸”。

2.中庸與國民性格。在哲學層面上,中庸主張“過猶不及”,主張適度。這是一種倫理本位的文化精神。它要求人們時時刻刻要注意“反省”,“反求諸己”,不怨天尤人。換句話說,就是時時刻刻同自己做鬥爭。在現實生活中,往往就會造成這樣一種現象,就是人們不斷用中庸所維護的那種謙謙君子的形象出現,八面玲瓏,明哲保身,毫無個性可言。

中庸讀後感 篇2

說實話,只要和國學有關,和傳統經典文化沾邊,就覺得很高大上,離我們日常生活很遠,哪怕我是一名語文老師,儘管我曾經會很熟練的背誦《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很多內容。

《大學》裏提到“親民(去除污染而自新)”,我倒是覺得他們並不“親民(跟勞動大衆關係密切,親近民衆,接地氣)”。很多時候,我們都知道《四書》《五經》,也知道一些耳熟能詳的名篇名句,但每次讀這些經典,就像探尋一座儲量極爲豐富的寶藏,好像窮其一生都未必能觸及其根本,有時更感覺自己只是看見了一棵大樹的枝枝葉葉,根本無法窺見它深埋地下的根有多廣多深!

所以,我喜歡把我學習經典並能從中汲取能量的過程稱之爲“紮根”。而閱讀《傅佩榮譯解大學中庸》更增添了紮根的勇氣。

本書整體架構很簡單而清晰,前言一、二分別解析了《大學》《中庸》兩本書以及自己爲其註解的緣由初衷。在忠實誠意的基礎上有傳承有創新有堅守,傅先生以其深厚的底蘊,精妙的文筆向我們展示了兩部經典作品的偉大、美妙和神奇。

正文由三部分組成:原文,譯文和註解,看似簡單實則精心。我想這種設計可以使適合閱讀的讀者年齡段無一不包。幼童可以素讀原文,初學者青少年可以精讀譯文,積澱頗豐的成人可以深入研讀註解,可謂老少皆宜,深淺都可。

本書在註解的時候,可謂用心極細緻,用先生自己的話說:“我的譯文即代表我的理解,沒有含糊其辭的空間;我的註解則着重於澄清概念,回溯孔孟原典,展現一貫之系統,儘量避免抽象或玄妙的術語,由此期望古代‘大學’教育的理想再現於今日,成爲我們共同尋求的學習目標與修養指南。”而對於《中庸》傅先生的評價也是極高的。“人性之偉大、美妙與神奇,至此臻於巔峯,可謂止於至善了。”

至於譯文的準確和忠誠,註解的精妙和深廣自不必說。衆所周知,作爲儒學經典,《大學》主要內容是 “明明德”、“親民”和“止於至善”三綱領,以及實現三綱領的八個條目或八個步驟,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庸》則主要集中在講“中和(中庸)之誠”,通過五達道(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三達德(智仁勇)以及九經(治理天下的九個基本方面)的敘述,統一明和誠、融合尊德性與道問學而彰顯天地之文。兩書中蘊涵着豐富的傳統價值觀表述,可以說對我們高尚人格的養成和深厚底蘊的建構提供借鑑和滋養。

傅先生告訴我們:《大學》讓我們明白爲什麼這樣說?而《中庸》是修養德行的指導和方向,是讓我們知道這樣說是爲了什麼? 也就是說《大學》是爲培養貴族子弟的從政素養而這樣說。《中庸》這樣說是爲了實現《論語》中的“中庸至德”和《大學》中的“止於至善”。《大學》一開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中庸》一開篇:“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如果我們把這三個說法聯繫起來,就可以發現:首先孔子爲個人修養德行指出了必須到哪裏去,也就是確定了“中庸至德”這個最高目標。其次《大學》爲即將從政的貴族子弟指出了必須做什麼,以實現“中庸至德”。他們必須彰顯高明的德行,必須親近愛護百姓,必須永不停止地去追求“至善”。要做到這三條,又必須做這些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另外《中庸》則在對“至德”和“至善”進行具體化的基礎上,論述必須怎麼做,才能實現“至德”和“至善”。所以,當我們真正理解了傅先生爲我們解讀的兩部作品的微言大義,那麼我們的紮根之旅算是真正開始了吧。

說實話作爲一個初學者,我最初接觸《中庸》,感覺它有點亂,沒有較強的邏輯性。閱讀本書,越來越發現了《中庸》的美。它既像一篇抒情散文,又似觀點鮮明的論述文。第二十九章中“故君子之道,本諸身,徵諸庶民,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這不是酣暢淋漓的抒寫君子的追求和情懷嗎?《中庸》表達觀點從不模棱兩可、含含糊糊,而是斬釘截鐵、明確利落。第三十二章“唯天下至誠,方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觀點可謂至清至明。另外有人說《中庸》還有一些懸疑小說的`引人入勝。比如第一章講了“中”和“和”,卻沒有講“庸”。也許“庸”就是留在“中”與“和”之間的一個懸念。如果不能真正深深紮根下去,這些玄妙可謂深奧。

經典,就是傳承千年而不衰的精粹,是埋藏千年值得我們一再探尋的寶藏,是我們必須深深紮下去的根。

紮根不僅僅是一棵參天大樹的目標,也是每一棵花每一株小草的夢想,也是我們爲了讓自己更美好,爲了讓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更美好的不懈追求!

就像宋鴿老師推薦閱讀的《當務之急是“啃”讀一本墊底的書》我想,所謂“墊底”的書就應該是像《大學》《中庸》一類的書吧。

因爲《大學》《中庸》之美,“四書”“五經”之妙,中華傳統經典之博大,都是我們安身立命之本,都是我們修養自身,振興中華之根!

中庸讀後感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與大家交流是學習國學經典《中庸》的心得體會,修傳統文化,走智慧人生。

《中庸》一顆在歷史長河中,綻放出屬於自己光芒的明珠。《中庸》一本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寶典,《中庸》一本讓人如獲至寶的書籍,而我在今年暑假有幸在李校長的引導下欣賞了此書。我的心靈如開啓了一條縫隙,智慧的陽光使我頓悟,現將自己的一點點片面的看法寫下來,希望各位同仁能不吝賜教,給予包涵。 《中庸》從字面上理解,便是“執中”之意,但是在執中又當求“中和”,在一個人還沒有表現出來喜怒哀樂之時的平靜情緒就爲“中”表現出情緒之後經過調整而符合常理爲“和”。通過讀此書,讓我認識到了它是我國儒家經典之一,是儒家乃至整個傳統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幾千年來的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結晶。

作爲一名教師,我們首先要讀的是《中庸》裏的“道。”“道。”是什麼?道是生命本體的`軌跡,淺顯說就是生活的尋常,我們教育從外層看是教育孩子基本的道德。基礎的文化,但內層確是在護送他們走過“尋道”之路的一段重要的旅程。從大義上講,我們的工作是幫助許多懵懂的心靈探索真實、正確的生命軌跡。作爲教師、長者,我們的確比孩子更深切、更準確的瞭解了生命,但我們當中又有幾個真正的尋到了最本真的道、最準確的道呢?或許,很多人與我一樣仍在尋找。有句話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當這個極具震撼的稱謂響徹在每個從事教育事業的人的心頭時,我們又是否捫心自問敢不敢承負如此之巨的挑戰。

作爲敬德修業的君子應謹言慎行、戰戰兢兢,通常,人在衆目睽睽之下,容易謹言慎行、小心謹慎。一旦自己獨處時,就會喪失警覺心,從而做出不該做的事。卻不知,人間私語,天若驚雷;暗室虧心,神目如電。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不可自欺欺人啊!我們都見過走鋼絲這一雜技,走鋼絲就象徵我們一路的修行,身下是萬丈深淵,每走一步都要膽戰心驚,因爲稍不留神,必會墜崖身亡,心念稍不注意,也會被外界慾望、名利勾引而墮入地獄之門,人往往忽略一些細節,其實,在最隱微之處更易顯現,就如同黑暗之中一點燈火,卻是那麼清晰明亮。俗語講:細節決定成敗,多少人不注重細節,從而導致人生慘敗,與機緣擦肩而過,由於一時疏忽,結果滿盤皆輸。給人生帶來敗筆,更甚者帶來生命之憂。又有多少人謹小慎微,保全生命,贏得機會,所以,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裏我要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有一個英國青年和德國青年走在路上,突然發現地上有一枚硬幣,英國人對此不屑一顧,並從錢上跨過去;而德國青年卻兩眼放光,興奮異常的撿起來。十年之後,再相遇時,英國青年一事無成,貧窮落魄;而德國青年成爲腰纏萬貫的富翁。從這個故事中可見,細節決定成敗,所以老子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李一冉老師的《中庸》十大智,從不同角度解讀人生,開啓我們的智慧,進而過智慧人生。“智者樂水”篇,讓我們明白智者樂,仁者壽,遊戲人間三昧,清靜無爲安詳,念念無滯,止於至善。“智者剖析”篇,分析智慧種類,領悟大智之妙,不斷提升智慧境界,超越自我,成就永恆。“智者源頭”中讓我們瞭解人生宇宙的真相,正本清源,人性迴歸,倘若找到生命的源頭,就不會走到生命的盡頭。“智者不惑”篇則讓我們看到人生在世,迷惑叢生,只有明白真理大道,走出人生困境,才能過不惑人生,品人生精華。“知人者智”則是一門處事哲學,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始終立於不敗之境地,使我們人際關係和諧,事業輝煌,人生圓滿,“明辨是非”篇則能夠讓我們明辨是非曲直,妙辨不爭,恆順衆生,煩惱不生,看破放下,自在解脫。“通權達變”告訴我們以不變應萬變,萬變不離其宗。“如如不動”“顯仁藏智”等都有很多的大智慧,讓人受益匪淺。所以,此書不看,一生遺憾,此書一讀,智慧涌現。

教師如果希望引導學生走正確的路,激發學生對真、善、美的渴求,使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得到最高發展,那麼,我們只有從完善自身做起,拿出一顆真誠乾淨的心,不爲私利,去爲孩子描述一個真實生命的形狀。有句廣告語說得很棒,“和你在一起”,老師每天與純真的孩子在一起,絕不是發號施令,宣佈清規戒律,來管制、約束孩子,而是要讓他們感知一種互相尊重的真誠的生活,感受心與心的交融,讓他們慢慢理解,真實生活就是平實無華中泛着不息的快樂。

作爲教師,讀了本書最大的收穫就是要懂得“人類最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而實現這種和諧之本就在於心靈之間的真誠交流,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師生要多一些心與心的交流,創造出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讓他們享受學習的美與快樂,同時,作爲教師,我們還要以身作則,爲孩子們做好榜樣,不愧於“人類靈魂工程師”這個美譽。

《中庸》是我們中國人的精神護照,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我們做人一定要做“中庸”之人,我不禁感到,人民教師肩負着培養祖國建設接班人的重擔,真是任重而道遠啊。因此,我們更應該以德爲尊,亦慎其獨,完善自我,立好榜樣,心心交融,讓孩子們更容易地進入生命的正確軌道。最後讓我們共修傳統文化,走智慧人生吧!

中庸讀後感 篇4

《大學》是一篇以“三綱領”“八條目”爲主線,分別敘述: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主要思想則是繼承了孔子的“仁政”並重新整理形成了“治國平天下”的理論。

《大學》以人的修身爲核心,提出了“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亦是皆以修身爲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爲修身的方法,強調人的修身養性不只是內省的過程,更是同外物接觸而獲得知識,培養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過程。正因如此,古人認真而嚴肅地經營人生,嚴格要求自己,修身養性。相比之下,我們現代人面對問題要消極很多,頹廢與無奈也多得多。許多時候,我們也給自己樹立光輝高遠的理想,然而卻僅僅是止於口頭,懶於行動。只是說說而已,真到要爲理想吃苦的時候卻畏畏縮縮,止步不前。想想古人,再看看我們自己,真是有點汗顏。

《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使人棄舊向新,在於使人得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確定志向,才能心靜不亂,才能神思安穩,才能思慮周詳,纔能有收穫。每件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知道了這本末始終的程序,就能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讀《大學》的過程中讓我清楚了格物致知的概念,原來只是聽說,不知道其中的內涵,現在讀完之後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對這個概念有了一個深層次的理解。“格物”即明辨事物的道理,從而擴充知識,增長智慧。“格”是格除的意思,即格除自己的思想雜念,使自己不被物慾所誘惑,而矇蔽了自己的本性,使自己不受惡行的玷污,而污染了自己的心靈,使自己的行爲高尚,使自己的心靈美好,使自己的而修養提高。所謂“致知”就是想獲得知識就必須研究事物,就必須接觸事物而徹底窮盡它的道理,兩詞合起來,格物致知就是窮究事理。增長知識和智慧,以達到至善的境界。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從這句話中,我看出的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即有所作爲,換句話說,就是用行動去改變現實,將目標一步步分解細化,從而逐步實現。與此同時,在實現目標的時候也要注意方法,分清本末然後循序漸進。

由平天下必先治理國家到致知必先格物,竟有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道理,作者給那些尚在啓蒙以及胸懷大志的人提供了一條“有理有據”的成功之路,按照這樣的道路行事,即使最終不能成功,但是人們的道德、素質都將得到極大的提升,統治者的管理也將遇到更小的阻礙,無怪古今衆多學者對它如此推崇。不僅僅滿足了統治階級的統治需要,使得社會更加穩定,更讓學術界在其中找到了靈感,完善了孔子的學說思想。 “治國平天下”,其中強調的尊敬長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親民如子、謹言慎行、以民爲本等等,無論是對領導者還是普通羣衆在今時今日仍然是我們所推崇的美好品德。

讀《大學》最讓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內心的中正,就是謹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個人的好惡所左右,不受個人感情、自私的慾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態,以保持美好的心靈,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因爲憤怒、恐懼、偏好、憂慮,心思不能端正而使自己不能達到一個理想的境界,也就是不心正的.原由。

而《中庸》則強調“誠”,認爲“誠”是現實中庸之道的關鍵。本人認爲中庸比較適合個人修身所借鑑,像大知,大德,素隱,素位,行遠,誠明等章節以及後面跟的實例,都特別具有現實意義。

對於“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當自己去真正閱讀時才知道其內容之多。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這裏的“中庸”有包容和利用的意思。就是對於一切的客觀存在都予以包容,併合理使用,在具體事件,無論其性質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義,都應予接受。而在具體的運作中應作出恰當的選擇,把握適度。就是說在具體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作出適宜的行爲。中庸說起來簡單,可是當我們在生活中能夠做到太難了。因爲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無過不及,在兩端中尋求契合點,在動靜變化中做到恰到好處,這對於現實中的我們的確是很難的事情。

這裏儒家所說的中庸並非是我們所想的“庸庸無爲、窩囊終老”之意。中庸是一種不激進過分也不怯懦保守的道,講求凡事行之皆有“誠意”,根本必爲“正心”,絕不極端,亦是一種修身之道。《中庸》開篇釋義了“性”“道”“教”,其中“道”是不可以片刻不遵守的,如果不遵守了,就不能稱之爲道,例舉了君子在無人之處獨處之時也要十分謹慎,這種觀點與《大學》中的修身之道極其相像。而其後述說的“中和”則是一種不悲不喜或者悲喜之間符合自然常理、不違法度的狀態。只要達到這種狀態天地萬物的運轉,人類社會的演替就“和諧”了。萬事合乎禮法,萬民安於法度,萬載傳承盛世。其中迴歸天道,去除外界私慾從而使天性充實起來。我認爲,這種思想教化比之《大學》中單純爲了統治階級而“發明”的思想更具促進人類發展的意義,其中諸多思考更多出於百姓的角度考慮,而非高高在上俯視衆生的感覺。

讀《大學中庸》,文中字字珠璣,包羅萬象,真是讓我受益匪淺,可謂是與古人對話,與文化同行,真正體會到了古典文化的經典和博大精深。

中庸讀後感 篇5

在與敘事者共讀《傅佩榮譯解大學中庸》之前,我從未真正讀過任何一本古代經典著作。若說對於文言文的學習,那還要追溯到高中時期,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大學裏因爲學的是外語專業,所以幾乎從未接觸過“語文”,也就更別提對於古代經典的學習了。

參加工作後認識的第一位語文教研員是一位滿腹經綸的老教師,語言文字功底紮實,對於古代經典名篇可稱得上脫口而出、信手拈來。他曾經給予過我很多鼓勵,我在被那些厚重、溫暖的語言深深感動的同時,也曾暗下決心,多多誦讀經典,做一個有文化底蘊的教師。而懶惰又懈怠的我,渾渾噩噩間度過了許多年。有時間玩網絡小遊戲,卻沒有精力閱讀經典;有時間和朋友東拉西扯,卻沒有心思讓自己沉浸在一本書中。於是,年華枉度,空餘嗟嘆。其間偶爾也曾零星誦讀過些許《大學》《中庸》的名句,如“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囫圇吞棗、不求甚解,終究不成氣候,外加疏於複習鞏固,也大都遺忘了。

淄博趙成峯老師和煙臺李霞老師對於經典誦讀的至誠與堅守讓人敬佩,讓人自慚形穢。閱讀其他敘事者的文章,再對比自己膚淺的文字,也時常感到羞愧。他們的文章總能給人真切而又溫婉,清新卻又厚重的感覺,而自己寫來寫去,只不過在原地打轉兒,看不見進步與成長。我想,這與缺乏閱讀積累、文字修養與文化底蘊有着很大關聯。試想,我這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假性努力,如何與他們的求知若渴、筆耕不輟相提並論?成長的心思始終都有,誦讀的意向也算充沛,無奈遲遲不見行動、固步不前。直到開始與敘事者共讀《傅佩榮譯解大學中庸》,似乎再也沒有藉口拖延與狡辯,那就逼着自己去啃這本“難啃的'書”。

是的,這本書的確難啃——不光是《大學》《中庸》難啃,就連傅佩榮先生所作的註解對於我來說,也很艱澀。他旁徵博引、追根溯源,大量引用《論語》《孟子》《易經》《大學章句集註》等經典著作來進行註解。對於學識淺薄的我來說,每一章節埋頭反覆閱讀,也只略得一二。而要把譯文也讀上三五遍,才能與原文相對應,做出粗淺的理解。

反覆誦讀“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爲本。”朱熹將《大學》重編爲“經一章,傳十章”,其中“經一章”談“三綱領”與“八條目”。三綱領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八條目”包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條目”中“修身”是焦點,位居樞紐角色。修身即是修養言行,所言所行都要合乎禮儀、禮節與禮貌。“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者,可不慎乎?”言行是外在表現,其根基在於內心的修煉,依次可以追溯到正心、誠意、致知、格物。對於教師來說,如何纔算“修身”呢?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與正其身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我想,對於教師來說,“修身”大概可以這樣理解:端正自己的心思,將“如保赤子”的初心喚醒或是找回;真誠面對自己的意念,不妨問問自己,想要成爲什麼樣的教師,想要守護什麼樣的教育;明白教育中的“善惡”,做真教育、爲孩子成長的遠方灌溉給養的則是“善”,做殺雞取卵、竭澤而漁、只見眼前分數而忽略孩子一生髮展的就是“惡”,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爲“不做兢兢業業的愚蠢的教師”;辨別外在誘惑、榮譽與自我的關係,是追尋現實世界裏的“達官顯貴”,還是堅守理想之中的詩與遠方。當我們釐清以上問題並且開始摸索、踐行“心嚮往之”的教育,我們纔算真正踏上“修身”之路。縱使“修身”之路漫漫其修遠,我們也將不改上下求索的步伐。而我們的整個教育人生,就應該“皆以修身爲本”。唯有這樣才能如李霞老師在講座中所言,“推動自己,推動教育”,也誠如陶行知先生所說“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

行走於教育之路或許艱難,而只要我們做到“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我相信,我們亦能“雖愚必能,雖柔必強”。

一個月的共讀時間所剩無幾,而我對這本書、或者說對經典的學習纔剛剛開始。在這段與經典“親密接觸”的時光裏,它給予我的遠非某一章節的誦讀或理解,而是一種召喚和引領。它將曾經隱匿、蟄伏於心底的對於經典的求知與渴望喚醒,召喚着我嘗試去開啓一段不太一樣的、更加豐厚而充盈的生活——這實在是從春天裏開啓的一段美好的遇見。

如果要給這份美好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永遠。

中庸讀後感 篇6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與大家交流是學習國學經典《中庸》的心得體會,修傳統文化,走智慧人生。

《中庸》一顆在歷史長河中,綻放出屬於自己光芒的明珠。《中庸》一本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寶典,《中庸》一本讓人如獲至寶的書籍,而我在今年暑假有幸在李校長的引導下欣賞了此書。我的心靈如開啓了一條縫隙,智慧的陽光使我頓悟,現將自己的一點點片面的看法寫下來,希望各位同仁能不吝賜教,給予包涵。 《中庸》從字面上理解,便是“執中”之意,但是在執中又當求“中和”,在一個人還沒有表現出來喜怒哀樂之時的平靜情緒就爲“中”表現出情緒之後經過調整而符合常理爲“和”。通過讀此書,讓我認識到了它是我國儒家經典之一,是儒家乃至整個傳統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幾千年來的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結晶。

作爲一名教師,我們首先要讀的'是《中庸》裏的“道。”“道。”是什麼?道是生命本體的軌跡,淺顯說就是生活的尋常,我們教育從外層看是教育孩子基本的道德。基礎的文化,但內層確是在護送他們走過“尋道”之路的一段重要的旅程。從大義上講,我們的工作是幫助許多懵懂的心靈探索真實、正確的生命軌跡。作爲教師、長者,我們的確比孩子更深切、更準確的瞭解了生命,但我們當中又有幾個真正的尋到了最本真的道、最準確的道呢?或許,很多人與我一樣仍在尋找。有句話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當這個極具震撼的稱謂響徹在每個從事教育事業的人的心頭時,我們又是否捫心自問敢不敢承負如此之巨的挑戰。

作爲敬德修業的君子應謹言慎行、戰戰兢兢,通常,人在衆目睽睽之下,容易謹言慎行、小心謹慎。一旦自己獨處時,就會喪失警覺心,從而做出不該做的事。卻不知,人間私語,天若驚雷;暗室虧心,神目如電。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不可自欺欺人啊!我們都見過走鋼絲這一雜技,走鋼絲就象徵我們一路的修行,身下是萬丈深淵,每走一步都要膽戰心驚,因爲稍不留神,必會墜崖身亡,心念稍不注意,也會被外界慾望、名利勾引而墮入地獄之門,人往往忽略一些細節,其實,在最隱微之處更易顯現,就如同黑暗之中一點燈火,卻是那麼清晰明亮。俗語講:細節決定成敗,多少人不注重細節,從而導致人生慘敗,與機緣擦肩而過,由於一時疏忽,結果滿盤皆輸。給人生帶來敗筆,更甚者帶來生命之憂。又有多少人謹小慎微,保全生命,贏得機會,所以,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裏我要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有一個英國青年和德國青年走在路上,突然發現地上有一枚硬幣,英國人對此不屑一顧,並從錢上跨過去;而德國青年卻兩眼放光,興奮異常的撿起來。十年之後,再相遇時,英國青年一事無成,貧窮落魄;而德國青年成爲腰纏萬貫的富翁。從這個故事中可見,細節決定成敗,所以老子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李一冉老師的《中庸》十大智,從不同角度解讀人生,開啓我們的`智慧,進而過智慧人生。“智者樂水”篇,讓我們明白智者樂,仁者壽,遊戲人間三昧,清靜無爲安詳,念念無滯,止於至善。“智者剖析”篇,分析智慧種類,領悟大智之妙,不斷提升智慧境界,超越自我,成就永恆。“智者源頭”中讓我們瞭解人生宇宙的真相,正本清源,人性迴歸,倘若找到生命的源頭,就不會走到生命的盡頭。“智者不惑”篇則讓我們看到人生在世,迷惑叢生,只有明白真理大道,走出人生困境,才能過不惑人生,品人生精華。“知人者智”則是一門處事哲學,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始終立於不敗之境地,使我們人際關係和諧,事業輝煌,人生圓滿,“明辨是非”篇則能夠讓我們明辨是非曲直,妙辨不爭,恆順衆生,煩惱不生,看破放下,自在解脫。“通權達變”告訴我們以不變應萬變,萬變不離其宗。“如如不動”“顯仁藏智”等都有很多的大智慧,讓人受益匪淺。所以,此書不看,一生遺憾,此書一讀,智慧涌現。

教師如果希望引導學生走正確的路,激發學生對真、善、美的渴求,使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得到最高發展,那麼,我們只有從完善自身做起,拿出一顆真誠乾淨的心,不爲私利,去爲孩子描述一個真實生命的形狀。有句廣告語說得很棒,“和你在一起”,老師每天與純真的孩子在一起,絕不是發號施令,宣佈清規戒律,來管制、約束孩子,而是要讓他們感知一種互相尊重的真誠的生活,感受心與心的交融,讓他們慢慢理解,真實生活就是平實無華中泛着不息的快樂。

作爲教師,讀了本書最大的收穫就是要懂得“人類最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而實現這種和諧之本就在於心靈之間的真誠交流,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師生要多一些心與心的交流,創造出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讓他們享受學習的美與快樂,同時,作爲教師,我們還要以身作則,爲孩子們做好榜樣,不愧於“人類靈魂工程師”這個美譽。

《中庸》是我們中國人的精神護照,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我們做人一定要做“中庸”之人,我不禁感到,人民教師肩負着培養祖國建設接班人的重擔,真是任重而道遠啊。因此,我們更應該以德爲尊,亦慎其獨,完善自我,立好榜樣,心心交融,讓孩子們更容易地進入生命的正確軌道。最後讓我們共修傳統文化,走智慧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