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讀後感>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

讀後感 閱讀(2.85W)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1

《正面管教教師指南A—Z》這本書,還有很多理論和例子,啓發人在教育上着重細節、採取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讓孩子在和諧、友愛的環境中快樂健康的成長。

這本書真正的好書,以後在工作中,我會經常拿出來拜讀,相信它能引領我的教學之路越走越寬廣。

最近我讀了簡·尼爾森的“讓數百萬孩子、家長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正面管教》,該書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爲、認知、教育等方面的經典理論,使我受益匪淺,尤其是書中第7章講述的:有效地運用鼓勵,讓我更深入地認識到鼓勵而非讚揚。

書中說到:“孩子們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他們就無法生存。”是的,孩子們需要成人的鼓勵,才能茁壯成長。那麼什麼是鼓勵呢?首先我們要將鼓勵和讚揚有效的區分開來。也提出我們給予孩子的是鼓勵,而非讚揚,這一時讓我十分困惑,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嗎?難到我們不應該給孩子們讚揚嗎? 帶着疑問我繼續讀下去,慢慢地才瞭解到話中的含義。鼓勵的學問非常深,平時我都沒有好好地運用鼓勵,而書中從假設幹個方面加以闡述,比方時機、相互尊重、着眼於優點等,讓我們瞭解到什麼纔是有效的鼓勵,自我反思,我在該方面存在很多的'誤區,比方:我經常會用到這麼一句話讚揚孩子:“你真是一個乖孩子,聽話、懂事,是大家學習的典範!”在這種讚揚下,該孩子會很快樂,會滿臉燦爛,她會覺得“大人認可我,我是有價值的”。提出:讚揚指向了做事的人,使得做事的人常常基於“別人會怎麼想,怎麼看”的考慮來做事。當沒有得到別人的認可時,他會茫然與疑惑。

這位孩子(長大後就是成年人)可能會形成一種完全依賴於別人的觀點的自我概念,可能會變成:“討好者”和“總是尋求別人認可”。而鼓勵是指向人的行爲的,常常啓發對方思考“我是怎麼想的”、“現在該怎麼做”、“我學到了、感覺到了什麼”等,它能讓人內省,更多地讓人思考並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無需他人的認可,最後形成自信、自立的態度。小班的孩子年齡小,自我反思的能力比擬差,所以老師在此運用的讚揚可能要比鼓勵更多一些,但是隨着時間的流逝,年齡的增長,我之前的那句話只會使孩子們變得“變動”,缺乏自信。是讓我瞭解到同一句讚揚鼓勵的話對於不同的孩子,它的效果是不一樣的,我們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性格等真誠而恰當地讚揚和鼓勵。

該書給了我很多啓示,讓我在經後的工作中學習更正確、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讓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環境下快樂健康的成長。 近段時間讀了《正面管教》這本書,也看了鄧老師寫的讀書心得,當時很是心動,很認同書中提出的正面管教和藹而堅決的理念,認爲與我的組織上課理念很是接近,但系統、完善、深刻的太多了。後來由於上班期間太忙,一直沒能有時間仔細讀這本書。後來,我迫不及待地買來這本書,仔細研讀了一個多月,一邊讀,一邊勾劃,一邊回憶和反思,記錄自己的感悟。感覺自己以前的認識真是太淺薄了,此次閱讀,對於正面管教有了一個更深刻、更全面的認識,現將我這段時間的學習體會下來。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2

初冬,不如隆冬神聖莊嚴,不如金秋給人已收穫的喜悅,然而它卻承載着別有的一份美麗,讓我眷戀……11月中旬,在園領導的帶領下,我們將一起跟隨Linda老師帶來的《正面管教》開啓四期的課程,可以說是爲我們帶來一場身心的洗禮,爲了我們學習的有效性,領導還爲我們提供了《正面管教》書籍及踐行工具卡。在學習中我們一起頭腦風暴、一起分組討論、一起分享收穫、一起參與各種遊戲。四次的學習讓我們彼此拉近了距離,更加深入瞭解彼此、理解彼此、溫暖彼此、最後到欣賞彼此……之後,我便以依依不捨的姿態利用工作之餘閱讀完這本“讓數百萬孩子、家長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正面管教》。對於學習正面管教,我有以下體會:

一、先聯結情感、認同感受再糾正行爲。

以前我在工作中在解決孩子問題上會直接去糾正孩子,直接指出他的錯誤和不足。有時候,甚至還會講一大堆的道理,認爲這些道理你應該都懂,因爲我是爲了你好。甚至我們還天真的認爲,我們這樣糾正了孩子,孩子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可事實是:不良行爲一直存在。問題出在哪裏呢?爲什麼孩子就是聽不進我們的話呢?今天我學習正面管教之後完全明白了,原來都是因爲自己沒能和孩子建立好聯結。

德雷克斯說:“愛不是一種情感,而是一種關係”,先聯結再糾正是要我們通過傳遞愛的信息,建立親密和信任,而不是距離和敵意。這其中往往透着這樣態度:“我愛你,而答案是不”;“我愛你,我相信我們可以找到一個相互尊重的解決方案”。比如,孩子在商場鬧着要買東西,可家裏的這種玩具已經很多了,你又不想縱容孩子這種出門就要買玩具的壞習慣。那麼,就要在糾正孩子錯誤之前先跟孩子建立情感聯結、認同感受,建立良好的關係,再去積極的影響孩子,這纔是最有效的解決辦法。簡單的來說:就是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一旦有了情感聯結,孩子們就會願意接受在相互尊重基礎上糾正了。這裏的糾正行爲,是在儘可能的情況下,給孩子提供參與的機會,或者和他們一起來找解決問題的方案。買玩具這件事情,就可以和孩子就買玩具達成共識,而當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愛時,彼此之間才更可能達成共識並容易執行。因爲,此時,孩子的歸屬感和價值感都得到了充分的滿足。

下面的.這個案例是我運用Linda老師講的認同感受的“你感到……是因爲……你希望……”句式來幫助孩子解決了分離焦慮:週二早上我們班有個小女孩高高興興走進教室,把玩具放進自己的抽屜裏,接着跑回班級門口,往外張望着,這時臉上的笑容已經變成了兩行眼淚,最後終於忍不住嚎啕大哭。我便走向前蹲下來幫她擦拭眼淚,與她說話:“寶貝,程老師理解你的感受,你現在心理很傷心,很難過,是因爲你還沒有來得及跟媽媽說再見,媽媽就走了對嗎?”孩子聽了我的話用力地點點頭,哭的更傷心了。“那你希望我爲你做點什麼嗎?”我撫摸着她的背接着問。這時孩子的情緒緩和了一些,對我說:“小程老師,我想讓你抱抱我。”接着我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又和孩子約定下次先和媽媽說再見,再進教室。孩子就高興地去吃早飯了……擁抱是最天然的動作,是最能表達愛的親密接觸,也是情緒控制和安撫最有效的動作,在我的擁抱裏,孩子得到了安全感,得到了愛。相信孩子在這一整天裏都不會再因爲這件事產生壓力了,因爲她內心不再有不安和恐懼。其實,不只是和孩子需要建立聯結,愛人,親人,朋友,同事都需要情感的聯結!

二、含糊的讚揚不是鼓勵。

德雷克斯一直說:“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勵”這個詞________於一個法語詞根,其意思是“將心給與”,鼓勵能幫助孩子培養勇氣,增強自信。但含糊的“真棒”不是鼓勵,小孩子的最好方式是要讓你的鼓勵很具體。比如,一個孩子剛完成一個泥工作品拿給你看,而你對孩子說:“哦,這是我見過最漂亮的作品,你簡直太厲害了!”那麼你對孩子的幫助可能並沒有你想的那麼大,你教給他的可能是,他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取悅別人,這是一個危險的人生信條。告訴這個孩子:“我看到了,你真的很喜歡紅色和黃色,你能跟我說說你是怎麼做的嗎?”這樣,就會打開交談和一起學習的大門。不過,我個人感覺這部分有點難,稍微不注意就又說成讚揚的話了。所以,這需要我們不斷反覆的練習才行!

鼓勵的方法:

1、描述行爲

2、強調努力,而不是結果

3、對孩子有信心,給孩子力量

4、關注孩子的感受

5、關注正面

6、指出孩子的進步

7、表情誇張,帶有煽動情緒。

三、把犯錯作爲最好的學習機會。

我們往往對孩子有着諸多評判、期望、指責、失望、憤怒。但事實上,愛和快樂纔是我們管教孩子的全部目的,向他們表達無條件的愛,我們應當給孩子更多的包容和成長空間,理解他們對於自己未知的問題犯錯很正常,相信他們自己已經在犯錯中感受到了悔恨,並有機會和能力在我們的正確引導下改進。將犯錯作爲最好的學習機會。如果孩子在一個問題上反覆犯錯,我們需要“翻譯”一下孩子行爲背後的原因,不要膚淺的應對孩子當下的行爲,而是要找到產生這樣行爲的,幫助他們找到真正的“是”。纔是我們爲人父母、師長可以、更應該採用的正確的方式。

隨着正面管教學習的不斷深入,以及回到工作中的不斷實踐和思考,我會給自己制定一個每週愛心計劃,每個周我都將認真踐行正面管教的一張工具卡,無論對孩子們,還是對身邊的每一個人,我都將學以致用,以便幫助我、維護我改善自己的人際關係,親密關係。尊重他人,帶領着溫和而堅定的態度,允許他人發表看法和情緒,接納自己的情緒!

愛孩子,愛自己,洞見缺憾,尋求第三選擇,就是美好人生!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3

最近我讀了簡·尼爾森的“讓數百萬孩子、家長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正面管教》,該書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爲、認知、教育等方面的經典理論,使我受益匪淺,尤其是書中第7章講述的:有效地運用鼓勵,讓我更深入地認識到鼓勵而非讚揚,書中說到:“孩子們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他們就無法生存。”是的,孩子們需要成人的鼓勵,才能茁壯成長。那麼什麼是鼓勵呢?首先我們要將鼓勵和讚揚有效的區分開來。作者也提出我們給予孩子的是鼓勵,而非讚揚,這一時讓我十分困惑,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嗎?難到我們不應該給孩子們讚揚嗎?

帶着疑問我繼續讀下去,慢慢地才瞭解到話中的'含義。鼓勵的學問非常深,平時我都沒有好好地運用鼓勵,而書中從若干個方面加以闡述,比如時機、相互尊重、着眼於優點等,讓我們瞭解到什麼纔是有效的鼓勵,自我反思,我在該方面存在很多的誤區,比如:我經常會用到這麼一句話讚揚孩子:“你真是一個乖孩子,聽話、懂事,是大家學習的榜樣!”在這種讚揚下,該孩子會很高興,會滿臉燦爛,她會覺得“大人認可我,我是有價值的”。作者提出:讚揚指向了做事的人,使得做事的人常常基於“別人會怎麼想,怎麼看”的考慮來做事。當沒有得到別人的認可時,他會茫然與疑惑。

這位孩子(長大後就是成年人)可能會形成一種完全依賴於別人的觀點的自我概念,可能會變成:“討好者”和“總是尋求別人認可”。而鼓勵是指向人的行爲的,常常啓發對方思考“我是怎麼想的”、“現在該怎麼做”、“我學到了、感覺到了什麼”等,它能讓人內省,更多地讓人思考並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無需他人的認可,最後形成自信、自立的態度。小班的孩子年齡小,自我反思的能力比較差,所以老師在此運用的讚揚可能要比鼓勵更多一些,但是隨着時間的流逝,年齡的增長,我之前的那句話只會使孩子們變得“變動”,缺乏自信。是作者讓我瞭解到同一句讚揚鼓勵的話對於不同的孩子,它的效果是不一樣的,我們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性格等真誠而恰當地讚揚和鼓勵。

該書給了我很多啓示,讓我在經後的工作中學習更正確、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讓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環境下快樂健康的成長。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4

這個暑假,很有幸拜讀了“讓數百萬孩子、家長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正面管教》。“和善而堅定”這五個字是我讀完《正面管教》這本書之後,在我腦海中印象最深的幾個字。這本書帶給我的感覺就是,作者用平時的語言講解他的觀點,通過具體的案例進行分析,並且還給讀者提供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作者所說的“正面管教工具”。對於家長來說,這本書可以教會他們成爲更加稱職的父母,對於教師來說,它可以教會我們如何成爲更加合格的老師。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是我作爲一個青年教師不斷回顧和反思的過程。封面正中的三行紅字,“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這一問句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因爲它問出了無數家長和老師的心聲。雖然我走上教學崗位才短短兩年的時間,作爲老師幾乎每天都要跟學生相處。當學生犯錯誤的時候,如何有效處理常常是困擾我的問題。若是處罰過嚴,肯定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若是不處罰,或懲罰不力,學生又會認爲老師是在嬌縱犯錯誤的學生。這本書提出了“正面管教”這樣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方法,讓我產生了深深的疑問,這樣的方法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方法,對孩子來說是否真的有效呢?帶着這個疑問,我隨着作者踏上正面管教之旅。

在處理學生問題的時候,我們會犯很嚴重的錯誤就是急躁,尤其是在面對那些叛逆、頑劣的孩子時,往往會火冒三丈,並且仍然深信自己是對的,覺得都是學生的錯。一番指責之後,能解決問題倒還好,怕就怕學生更加極端地爲自己辯解,使小問題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其實,當我們要求學生控制自己情緒的同時,我們更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還是很聽話的,都想要在老師面前當一個好學生,但是當他們犯錯的時候,卻往往不能十分坦然地面對。在大多數人的眼中,犯錯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而且老師和家長往往更加關注於懲罰而不是問題的解決。犯了錯誤的學生爲了避免責罰和保持良好的形象,於是短期性地表現良好,以達到彌補過錯,重新獲得認可的目的。但是這樣的表現只是暫時性的,時間一長,就可能會“好了瘡疤忘了痛”,繼續犯同樣的'錯誤。然而,我們希望看到的是學生能夠正視自己所犯的錯誤,並且在以後遇到類似問題時能做得更好。不過,首先我們自己就得學會把錯誤看做一個讓人興奮的學習機會。之前當班主任,無意間看到論語中的一句話:“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無憚改。”我讓班裏孩子將這句話寫在黑板上,予以勉勵,目的就是讓孩子認識到犯了錯之後,得到的不是自己的懊悔和老師的斥責,而是從錯誤中得到了哪些收穫。

在書中,作者給我們提供了一條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啓發性的問題引導犯錯的孩子。啓發性的問題的首要目的就是讓老師會和家長停止告訴孩子答案。當孩子的思想或是行爲不恰當時,幫助孩子分析接下來應該做什麼,讓孩子學會自己分析和總結,最終與孩子一起選擇最佳的解決方案。這種方式的好處就在於,可以減少孩子的負面情緒,從內心深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還能對解決方式更加認同。作者還認爲,將啓發式問題運用在班會當中,效果也很不錯。 對我們教師來說,正面管教既不會讓學生感到屈辱,也不會讓老師感到屈辱。它建立在互敬與合作的基礎上,教會孩子學會對他人理解和寬容,對自己的一言一行負起責任。這樣好的教育方式,確實值得我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進行大膽的嘗試。

《正面管教教師指南A—Z》這本書,還有很多理論和例子,啓發人在教育上着重細節、採取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讓孩子在和諧、友愛的環境中快樂健康的成長。這本書真正的好書,以後在工作中,我會經常拿出來拜讀,相信它能引領我的教學之路越走越寬廣。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5

來家有學童版之前,有人向我推薦過《正面管教》一書,我沒有看但很認同這個觀點。今天我依然沒有看,但是想寫個讀後感,因爲我認爲此書精華就在“正面”一詞。

節前,我回復了一張兒童問題貼,當時就在想,這壇上多人推薦了《正面管教》一書多次,爲什麼這個“正面”做得如此不到位?於是想借借他山之石。搜了一下關於這本書的帖子,卻明白了我初來此壇時面臨的狀況。

就如同社會不公平問題的現象總結,我們很容易得到一個觀點:平等意識不到位。但是如何做到平等,卻手把手教不了,因爲人多元。同理,正面管教意識也是一種認識,但是如何做到正面管教呢?《正面管教》一書中的`事例和行爲指南,首先應該是幫助家長們去理解什麼叫“正面”,而不是一種教條的行爲結論灌輸。舉個例:小時候背“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可不是爲了“天”只能對“地”,“雨”只能對“風”。否則,人的創造性和能動性,就在這種唯一正確中給教沒了。所以,我不看書的內容,也可以寫自己對正面管教的理解,因爲現實家庭情況可以不同,但“正面”的原則相同。

《正面管教》這本書在進入中國後,還出現了一問題,國內營銷活動給這本書加上了不實之詞。比如:“正面管教講述的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對於那些愛心無比,現實中又因爲管教孩子而無比心痛的父母親來說,這可是最好的廣告詞,但僅是廣告詞而已。豎立規則和界限,如果語言文字就可以了,還要監獄幹嘛?記得以前某偶像電視劇中有句臺詞“道歉有用,還要警察幹嘛?”說得正是這個道理。這樣的廣告詞,對於營銷父母們去學習學習“正面管教”是雙贏,但是對於教條思維的大腦來說,也伴隨着,世上有無負面管教作用(神仙手段)的虛妄認識。這不是該書應有的東西。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6

閱讀了《正面管教》三四章後,發現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用嚴厲也不用驕縱的方法。正面管教對孩子和大人都不造成羞辱。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與合作爲基礎。既不用像嚴厲控制那樣隨時捕捉孩子的好行爲並加以獎勵,隨時捕捉孩子的壞行爲予以懲罰。從頭到尾都是大人在承擔責任,當大人不在場的時候,孩子們沒辦法學會爲自己的行爲負責。也不用像驕縱型那樣在教導孩子時不負責,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都放棄了責任。正面管教提出了有效管理的四個標準:和善與堅定並行,讓孩子感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長期有效果,教給孩子各種技能,培養孩子良好品格。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用和善的語言和孩子溝通,不懲罰不說教,而是問一些啓發性語言,使孩子積極地解決問題,培養孩子良好品格。

__中提到了大人與孩子之間三種主要互動方式:嚴厲型—這些是你必須遵守的規則,這是你違反規則會得到的懲罰;驕縱型—我們沒有規則。我相信我們會愛對方,並且會幸福,我相信你以後會選擇自己的規則;正面管教—我們一起來制定對雙方有利的規則。我們還要共同決定在遇到問題時對大家都有益的解決方案。當我必須獨自做出決斷時,我會堅定而和善,維護你的尊嚴,給予你尊重。從兒子出生到現在,在教育這條道路上我們自己確實走過很多彎路。曾經覺得批評和指責可以幫助兒子矯正一些不良習慣。在平常的管教中是對孩子嚴厲地訓斥甚至打罵,孩子表面聽話了實際心裏很不服氣,而我們事後也很內疚。對比了下書上說的三種互動方式,我們是嚴厲型的,常常是我們對他嘮嘮叨叨,他茫然地被動接受,但下次碰到同樣的問題時,錯誤依舊發生。而我們只能是對他懲罰,收效甚微。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也使用過驕縱的方法,認爲這是培養他自信的一種方法。我們一切以孩子爲中心,他犯錯誤的時候我們也不說教,讓他自己解決,甚至不指出他的錯誤,怕傷到他的自尊和自信,但是這種教育方法似乎也不行,因爲這樣以後小孩子意識不到很多錯誤,甚至認爲我們家長就不應該管教她了,或者在事情上他總認爲他有道理,家長的話根本聽不進去,我行我素。

我認爲,與孩子交流的方法可總結爲以下四步:第一、表達出對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覈實你的理解是對的。第二、表達出對於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寬恕。同情並不表示你認同或寬恕孩子的行爲,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這時候再告訴孩子,你也曾有過類似的感受或行爲,效果會更好。第三、告訴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誠而友善地進行了前面兩個步驟,孩子此時就會願意聽你說了。第四、讓孩子關注於解決問題。問孩子對於避免將來再出現這類問題有什麼想法。如果孩子沒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議,直到你們達成共識。這只是本書中成人與孩子贏得合作的四個步驟。在成人友善、關心和尊重的態度下完全是能夠營造出一種讓孩子願意聽,願意合作的氣氛。

值得強調的是,太多的父母認爲在生氣時就要解決問題。其實,這是最不適合解決問題的時候。在生氣的時候,人們接通的是“原始腦”——其選擇只有“戰”(爭奪權力)或者是“逃”(後撤,並且無法溝通)。我們不可能用“原始腦”做出理性的思考。我們會說些過後就後悔的話。在處理一個問題之前,先讓自己冷靜下來,直到能夠用理性大腦來思考時再解決問題纔有意義。這也是我們應該教給孩子的一項重要技能。有時候,“決定你要做什麼”(這是你將在第5章裏學到的一個好工具)要比試圖讓孩子去做什麼好得多——至少在孩子願意合作而不再和你較勁之前是如此。所以,要記住:和善等於尊重。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放假前學校學生指導中心給老師們發了一本《正面管教》,在這個假期翻開它。的確是本好書!作者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爲、認知、教育等方面的理論。使我們能明白書中所介紹的正面管教方法。

終於把《正面管教》這本書好好通讀了一遍,真的受益匪淺。不管是對自己孩子的培養還是對學生的教育,我都從中學到了不少可操作性的,而且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正面管教的方法是否能運用的恰當或有效,還有一個關鍵就是,我們能不能真正領悟到作者字裏行間的意圖。通過我的切身體會,我覺得值得我在以後的工作中借鑑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我想這是這本書的一個大前提,也是一個宗旨,如果我們能帶着這個前提走在我們教學的道路上,相信,我們在對待學生的問題上,出現在大的問題,我們都能通過正面管教的方法得到解決或真正的改善,而不是越來越糟。

其二,自尊,一個容易造成錯誤的概念。讀了這本書,使我對我們以前常常掛在嘴邊的自尊有了新的認識。我相信,如果我們認爲自己能夠給予學生自尊,實際上就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一場“給孩子自尊”的運動延續至今,內容包括我們課堂內外經常運用的讚揚、貼畫、小獎品等。這些都可以是好玩兒而無害的,只要孩子不認爲自己的自尊取決於外在的他人的評價之中。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孩子可能就會變成“討好者”或“總是尋求別人的認可”。他們就學會了觀察別人的反應來判斷自己行爲的對錯,而不是學會自我評價與內省。他們培養出來的是“她尊”,而不是“自尊”。我們能爲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學會自我評價,而不是讓他們依賴於別人的讚揚或觀點。

其三,孩子們需要感覺到自己被人需要,我們怎樣來“贏得”孩子。當孩子們覺得你理解他們的觀點時,他們就會受到鼓勵。一旦他們覺得被理解了,就會更願意聽取你的.觀點,並努力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記住,在孩子們感到你的傾聽之後,他們才更可能聽你的。

其四,一個行爲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如果我們能夠牢記,在不良行爲的背後,是一個僅僅想要有所歸屬並且不知道該怎樣以一種恰當、有效的方式來達到這一目標的孩子,我們對不良行爲就會有不同的感覺。而且,仔細審視一下是否是老師的行爲招致了孩子相信自己無所歸屬或沒有價值,也會有幫助。如果我們能正確認識到孩子的行爲是以目的爲導向,並意識到孩子行爲背後的目的首先是尋求歸屬感和價值感,我們對待孩子不良行爲的態度就會不同了,我們就不會以爲孩子總是在故意搗亂,總是喜歡跟我們對着幹,而且也該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或者傷害了孩子的感情,才招致孩子缺乏歸屬感和價值感的。

其五,要確保把愛的訊息傳遞給孩子。當老師記住了要確保把愛的信息傳遞給孩子時,我們就不但能夠取得積極的效果,而且還會體驗到更多的快樂。我深有同感,多少次我和學生們都是在愛的信息傳遞中消除隔閡,增進感情。“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我很遺憾到現在纔看到這本書,才瞭解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心底無私,天下寬。我的學生們都在慢慢長大,如果早些瞭解,我們的相處可能會更快樂。所幸,我發現書中所提到的一些原則和方法可以繼續運用於我們的生活或工作中,比如積極的暫停、相互尊重等,遇見另一個自己,我相信我的工作和生活會因之更和諧。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7

疫情期間我又讀了一遍《正面管教》這本書,讀完之後我對“和善而堅定”這幾個字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態度堅持已同孩子商定的規則。其次是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才能避免過度控制或驕縱。

一、尋找不良行爲的原因

孩子出現不良行爲,是因爲他們在以錯誤的方式追求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當孩子出現不良行爲時,很可能是因爲家長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因此對於孩子的不良行爲,作爲家長不要生氣,而需自我檢討。

二、使用正面管教的方法

(一)贏得合作的四個步驟

1、表達對孩子感受的理解。

2、表達對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寬恕。

3、告訴孩子你的'感受。

4、讓孩子關注於解決問題。

(注意:當孩子犯錯時,千萬不要囉嗦,不要說“我早就說過……”。這樣的話語,對於解決當前的問題無益,只會增加孩子的反感)

(二)多問啓發性問題

在孩子犯錯時,不直接告訴孩子要怎麼做,而是多問啓發性問題,如“發生了什麼事?”“你覺得原因是什麼?”“你覺得該怎麼辦呢?”“下次怎麼避免呢?”。這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還能引發孩子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三)積極的暫停

當發生衝突時,給雙方情緒緩衝期。如果孩子還小,家長可以同孩子一起“暫停”,如一起閱讀。如果孩子比較大,可以提前和孩子溝通,如果發生衝突時,你會先暫時離開現場,等你們都冷靜下來了,再一同商量解決方案。

(四)決定自己做什麼,而不是孩子做什麼。

當孩子反覆出現某些不良行爲時,不要去嘮叨孩子該怎麼做,而是告訴孩子你自己會做什麼。如孩子總是將髒衣服亂扔時,不要去強制要求孩子把髒衣服放到髒衣籃裏面,你只需告訴孩子你只會洗髒衣籃裏面的衣服,並和善而堅定地實施。

(五)教孩子從錯誤中學習

首先我們自己要做到把錯誤當成學習的機會,而不是在犯錯後垂頭喪氣。在犯錯後勇於承認錯誤,並積極尋找解決方案,便是給孩子樹立了正面的榜樣。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錯誤,接受自己的錯誤,同孩子一同尋找解決方案。

(六)定期開家庭會議

每週可以設定固定的一天開展家庭會議。由家庭成員輪流主持。

家庭會議的內容如下:

1、表達對家庭成員的感謝,並舉出實例。

2、專注於前段時間出現的問題,並達到全員一致意見。如未達到一致意見,該問題推遲至下次家庭會議。

3、討論家務事分配,鼓勵孩子承擔家務活。

4、計劃家庭活動。

5、分享錯誤經歷,並一同討論解決方案。

我們往往對孩子有着諸多評判、期望、指責、失望、憤怒。但事實上,愛和快樂纔是我們管教孩子的全部目的,向他們表達無條件的愛,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把錯誤當成學習的機會,尋找積極的方面,和善而堅定地對孩子說“不”,幫助他們找到真正的“是”,是我們爲人父母、師長可以、更應該採用的正確教養方式。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8

暑假裏,我讀了美國教育學博士、心理學家簡尼爾森的讓數百萬孩子、家長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驕縱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書中主要介紹瞭如何運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獲得這種能力。書中用了非常多的案例來告訴我們如何有效地與孩子溝通,以及爲什麼這樣做背後深層的原因。令人信服地講解了家長和老師爲什麼必須這麼做的深層蘊涵,以及如何正確解讀孩子的錯誤行爲背後的信息,該怎樣採取最有效的應對方法。

在家庭和學校裏,我們有時都會認爲懲罰和驕縱會永遠存在。很多人都會從這兩個極端考慮問題。那些認爲懲罰有效的人,通常就會懲罰孩子。那些不相信懲罰的人,常常就會走向另一端,對孩子驕縱。正面管教能夠幫助家長和老師在與孩子溝通時找到一條既不懲罰又不驕縱的路。在學校裏課堂上,調皮搗蛋的學生時常會讓我們不知道拿他怎麼辦,往往我們採取的態度就是讓學生站一會,或是課後留下他再就是請家長了。第二天他來學校就乖乖的一段時間了,老師們往往這時會覺得“還是請家長有用啊”。看了這本書發現這只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學生沒有真正有收穫,沒有愛上學習,反而會對這門課的老師產生厭惡,根本達不到學習的目的。

書中說到“孩子們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他們就無法生存。”有時我們會認爲鼓勵並不容易,因爲老師或是家長很習慣以負面方式對孩子的不良行爲作出迴應,懲罰能促使孩子改善他們的行爲。老師和家長也沒有深想過懲罰帶來的影響。這也就回到我們上面的問題,遇到孩子們犯錯,特別是還要請家長去學校了,當然是絕大多數的人認爲幫助孩子的最佳方法就是對他做錯的.事進行懲罰,纔不會再犯。而這本書告訴我們的是要鼓勵。而書中說到的是鼓勵而非讚揚。鼓勵是給孩子機會,是對孩子的相互尊重。書中講到一個叫傑森的五年級孩子,在課堂上如何的搗蛋,傑森的老師在開始也試到這些懲罰,留下抄幾遍課文,請他站起,送校長辦公室,而結果是傑森只會做鬼臉。之後老師怎樣運用鼓勵,給與尊重和友善的態度,在傑森每取得了一點小小的進步,哪怕是今天的課堂只是比前兩天的課堂少了幾聲亂叫,老師都會鼓勵並回以微笑,終於讓這個孩子在課堂上與老師同學越來越愉快地相處。

書中的正面管教孩子的方法,讓我們老師在與孩子們的相處過程中提供了有效的一些的方法,對待學校裏課堂上的一些活潑的好動的學生們,老師們學會用正確的,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讓孩子們在自信、自立的快樂環境中健康成長,將來成爲國家的有用之才。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9

“什麼是正面教育“?這是書中曾提到的一個思考題,這本書雖說還未讀完,但是對於這個思考題我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這本書大體就兩個核心問題進行探討即:“什麼是正面教育“和”怎樣進行正面教育“。作爲一個八零後,其實在我上學階段接受的是非常”中國式教育“,傳統教育觀下的我從未體驗過新型的教育理念。我在學生時代,印象最深刻的無非就是每次考試都想第一名,因爲我知道,只有這樣才能讓老師和家長高興,其實說白了,不是爲了我自己。爲的是不想看到父母和老師臉上失望的表情從而做事小心翼翼。我想大部分90或是80年代的孩子都有相同感受。作爲書中提到,正面教育不是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去懲罰他們,而是要讓孩子將每次錯誤都當成一次成長,在錯誤中學會經驗。

但是正面教育並不是對於孩子的錯誤視而不見,而是通過這種方式使孩子不是因爲害怕懲罰去改過自新,而是因爲自身反思檢討去糾錯改正。這不禁讓我想到近代法國著名教育家盧梭的”自然後果律“,即:當兒童犯了錯誤或是過失時,不必直接制止或者懲罰他們,而是讓他們體會到自己所犯下的錯誤和過失帶來的後果。本書中提到的正面教育和盧梭的自然後果律雖不是完全一樣,但是他們都是沒有直接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去制止和懲罰。而是用另外一種方法引導。

所以,我認爲,我們不管時作爲家長還是教師,要將孩子堪稱一個個體,將判斷權和選擇權交還給孩子,我們只需要稍加引導,他們就會有自己的想法,從而在這個過程中學會成長。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10

《正面管教》在文中呈現了不同方式的養育案例,我在閱讀時會不時反思自己的養育模式和成長模式,學習正面的教養方法。本書倡導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作爲家長如何把握教育孩子的尺度。

作者從四個方面歸納了我們要達到正面管教的效果應該怎麼做,舉例說明作爲父母我們應該如何去管教孩子。只有老師和家長共同配合,使用科學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讓孩子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氛圍中,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使孩子受益終生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

書中提到:“我們究竟從哪裏得到這麼一個荒誕的觀點,認定若要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他感覺更糟?”當孩子犯錯誤時,我會嚴厲地訓斥。孩子表面聽話了,而實際心裏很不服氣。懲罰雖然能暫時制止不良行爲,但不能永久性地解決問題,孩子只有在感覺更好時,纔會做得更好。所以,只有通過鼓勵幫助孩子體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才能獲得長期的積極效果。孩子的感受力強,但表達力弱。需要老師和家長認真解讀,而不是通過打罵來壓制孩子的錯誤行爲,從長遠來看,並沒有真正解決問題,反而帶來了新問題。

每個人都是天生的父母,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好父母!那我們就一邊學一邊養吧!

在我們家妹妹出生一歲的時候,我去學習了正面管教家長基礎課。當時的初衷是爲了能夠更好的平衡兩個孩子之間的時間分配,以及處理兩個孩子之間已經出現並且會愈演愈烈的戰爭。當時在在完成課程的同時,已經讀了《正面管教》這本書。,爲了使正面管教在家裏的踐行更有可持續性,也爲了更好的成長自己,學習了正面管教家長講師課,重讀《正面管教》這本書。

全書圍繞孩子成長的兩個具體環境:家庭環境的和學校環境,羅列了一系列的具體案例,還原孩子們學習和生活中的每一個場景。讓讀者在讀的過程中,猶如聲臨其境,感同身受,引起強烈的共鳴。在共鳴的同時給予正面管教的具體應用工具,讓每一位父母不僅有一顆愛孩子的心,更有具體的愛孩子的.方法,讓孩子和父母之前的愛通過正面管教的教養方式鏈接,讓我們的孩子成爲有幸福感,有價值感和歸屬感,能夠通過自己影響他人,影響世界的一個人。

這本書每一個章節圍繞一個主題,給出圍繞這個主題出現的相關問題及解決方案,讀起來輕鬆明瞭,條理清晰。比如第三章:“出生順序的重要性”,圍繞家裏有兩個及以上孩子可能出現的情況,提出了出生順序對於每個孩子的影響,獨生子和多子女家庭的家庭氛圍等理念,給出瞭如何運用出生順序的知識來鼓勵孩子和引導孩子,讓你在遇到孩子戰爭,家裏混亂不堪的時候能冷靜下來給出正確的處理方式。比如第七章:有效的運用鼓勵,提出鼓勵和表揚,鼓勵和批評之間的異同點,給出瞭如何正確的給孩子鼓勵,賦予能量,如何花時間訓練培養孩子的一些技能,如何利用啓發式提問引導孩子思考等等。書中每一個章節解決一個問題,既可以整本書閱讀,也可以翻閱相關問題的解決方案,對父母來說隨讀隨用,實用方便。

上面提到了整本書的結構,除了結構嚴謹,這本書中金句頻現,每句讀到,都讓我有如獲至寶的感覺,重點的詞句值得好好理解和吸收。書中第二十二頁提出“贏得”孩子和“贏了”孩子的不同。所謂“贏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懲罰的手段戰勝了孩子;而“贏得”孩子則是指大人維護孩子的尊嚴,以尊重孩子的態度對待孩子(和善而堅定),相信孩子有能力與大人合作並貢獻他們的一份力量。這兩個詞語“贏得”孩子彷彿是父母和孩子最後達到了雙贏的結果,而“贏了”孩子其實是父母用自己的權利壓制住了孩子,將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孩子。表面看大人成功的讓孩子的聽了自己的話,但其實孩子聽話的背後隱藏了什麼纔是更重要的。

久而久之,父母總是想贏了自己的孩子,孩子要麼變得自暴自棄,毫無主見,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變得膽小怯懦;要麼孩子積壓情緒,覺得自己沒人疼愛,總有一天爆發出來,以牙還牙。所以我們的目的不是爲了戰勝孩子,而是引導孩子合作,讓他們覺得自己是有價值有力量的。“贏得”孩子對於青春期的孩子尤爲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和父母之間愛在流動,纔不至於將他們越推越遠。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11

假期讀了《正面管教教師指南(A—Z)》一書,這本書主要分爲了第一部分基礎和第二部分的解決方案。靠前部分,介紹的是正面管教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鼓勵、錯誤目的、獎勵和懲罰、和善而堅定、社會責任感、分派班級事務、積極的暫停、特別時光、班會等。第二部分,是教室裏常見的各種行爲問題及其處理方法,如果在面臨問題時,可以有針對性地閱讀,立即解決這些難題。每個行爲問題及其解決,基本都包括5個部分:

1、討論。就一個具體行爲問題出現的情形及原因進行討論。

2、建議。依據正面管教的理論和原則,給出解決問題的建議。

3、提前計劃,預防未來的問題。着眼於如何預防問題的發生。

4、用班會解決問題。用班會解決相應問題的真實故事。

5、激發靈感的故事。用正面管教工具解決相關問題的真實故事。

總結起來就是從發現問題開始討論到解決再到總結的一個過程,其實剛開始看到書名裏的“管教”兩個字,明明是個中性詞,但我看着有一種說不出道不明的奇怪感覺,似乎平時生活中很少直白的用到這個詞的原因麼,就是平時會說盡量去引導,去溝通,但管教來說被管理者好像從心理上會有一種牴觸情緒的樣子。

看了本書後的感覺則是,這也許就是“正面管教”與“不正面管教”地區別吧,就是在行動上語言上的一些小小的差別可能就會造成很大差異的結果。其實對於教學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或者對學生進行一些要求或者建議時,不,拋開學生,就算是成年人有時候對於他人的一些建議,如果方法方式等原因不恰當也會本能的拒絕,比如說也就是說有人下棋一時不知道怎麼決定,邊上有另一個人非要說這麼下就輸了,有很多人他不會聽,然後可能想明白了要輸也不會改變主意,事實上人有時候就是這麼不理智,更何況面對一羣青春期的學生。所以面對問題一定要正面的去管教。

一、感受比較深的'就是鼓勵與自尊,看了書我覺得可以更多的關注是在進步這一點上,並在這一點上讓學生有歸屬感,讓他們維持自己的自尊,而不是一種需要他人認可來維繫的自尊。這樣他們纔有動力,也有出於自己做出的選擇。

二、溝通與尊重,堅定而和善,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氛圍中,才能培養出學生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

三、關注解決方案,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學會且也要教孩子把錯誤看成一個學習機會,下次遇到是不是能夠改正,學到了什麼,從而銘記。

總之本書讓我受益匪淺,讀得淺顯,書中很多教育方法理解也十分不足,有錯誤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12

早就聽說過?正面管教?但是一直沒有拜讀,最近迎來了這本被無數家長、老師所推崇的書。拿到手首先翻看序言,原來作者竟是7個孩子的母親,29個孩子的祖母,着實吃了一驚。無意中看到書裏的一句話:總有幾個孩子,能讓二年級的老師想提早退休,能讓四年級的老師想趕緊放暑假。看到後忍俊不禁,會心一笑。很想看看書中有什麼方法來“管教〞這一類孩子呢。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驕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藹而堅決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獲得良好的學業成績。如何運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獲得這種能力,就是這本書的主要內容。

拿到新書先看目錄是我的習慣,我一下子被第三章的“出生順序的重要性〞吸引了,不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獲得良好的學業成績。如何運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獲得這種能力,就是這本書的主要內容。

拿到新書先看目錄是我的習慣,我一下子被第三章的“出生順序的重要性〞吸引了,不管其它先看看這章再說。書中說在家中排行最大的孩子和排行最小的孩子,在性格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老大的特徵是負責任、獨立、好勝、循規蹈矩、保守等,因爲老大是第一個出生的孩子,他們往往錯誤地認爲必須成爲第一或是最好的,才能顯得自己重要。老小最明顯的特徵是嬌慣,很多老小不但被父母嬌慣而且被哥哥姐姐嬌慣,這使得他們很容易錯誤地認爲,他們必須不斷操縱別人爲自己效勞,才能顯出自己的重要性,常常善於利用自己的魅力來鼓勵別人爲自己做事。相比擬而言,最小的孩子可能很難適應學校生活。獨生子既可能像老大,也可能像老小。在我們現在的社會裏,多數孩子是獨生子女。隨着二胎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的.家庭有兩個孩子。所以我們的學生根本上都會呈現出老大或老小的心理特徵。從我現在所教班級的學生來看,去年一年級剛入學時,有個別孩子呈現出任性、規那麼意識差的狀態,對國小生活的適應相對較慢,甚至有一兩個孩子到現在也無法按照學校的規那麼要求去做,非常自我。看了書中所寫,再回想一下這些孩子的家庭狀況,確實存在孩子在家中排行最小,或者父母十分嬌縱孩子這種現象。

書中還提到,教師的出生順序也會影響個人的執教風格。身爲老大的老師通常喜歡負責。偏愛條理和秩序,最樂意看到學生們坐得整整齊齊,按照他們說的去做。我就是獨生女,而且偏向於老大的心理特徵。看到這裏,我更加覺得自己特別需要這本書了,希望能夠從本書介紹的正面管教的方法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努力通過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來到達讓學生們有秩序的目的,切忌成爲權威型的老師。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13

這個假期學校讓讀一本書——《正面管教》,說實在的,看了這本書的目錄,讓我感覺這是一本講大道理的書。臨近開學了,爲了完成任務,強制自己靜下心來看這本書,我卻發現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書的作者簡·尼爾森,是傑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加里福尼亞婚姻和家庭執業心理治療師,美國“正面管教協會”的創始人。她是七個孩子的母親,22個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還有兩個孩子的曾祖母。她曾經擔任過十年的有關兒童發展的國小、大學心理諮詢教師,她是18本著作的作者或合著者,是衆多著名育兒及養育雜誌的顧問。

正面管教是一種不同的教育方式,是讓學生們參與專注的解決問題,而不是成爲懲罰和獎勵的被動接受者。讓孩子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氛圍中,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使他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正面管教倡導既不懲罰也不嬌縱,棄二者之短而採其所長,既有驕縱的和善,亦有懲罰的堅定,而剔除了驕縱的無規矩和懲罰的過分嚴厲。

整體來說,正面管教就是一種鼓勵模式。以往教師在針對犯錯誤的學生時,往往採取嚴厲的訓斥,孩子表面上服從了,但實際上不服氣,長此以往就會形成不良的師生關係。而懲罰雖然能暫時制止不良行爲,但不能永久性的解決問題,只有通過鼓勵,幫助孩子體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才能獲得長期的積極效果。讀完這本書,讓我對鼓勵和讚揚的區別有了深刻的'認識:讚揚針對的是做事的人,而鼓勵針對的是行爲,讚揚是評價式的,鼓勵是自我指向的,讚揚長期的效果是讓孩子依賴於他人,而鼓勵能讓孩子自信。舉個例子,我的孩子從上一年級開始,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裏寫作業都磨磨蹭蹭的,我採取了各種的方式,比如說按照我要求的時間寫完作業的,給予金錢上的獎勵,或語言上的表揚,但是效果甚微。

以往我認爲坐在孩子旁邊看孩子寫作業,陪伴孩子,不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實際上,坐在孩子身邊,陪伴孩子寫作業,是在精神上給予孩子的一種鼓勵和支持。就比如練電子琴,在最初剛開始的時候,我都一般坐在她旁邊,鼓勵她,幫助她想辦法一起解決問題,克服困難。隨着孩子彈琴技能的增長,現在她有信心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我就放手讓她自己練習。鼓勵的方式有很多種,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老師要動腦筋、想辦法採取不同的鼓勵方式,來增強孩子的自信。

讀了《正面管教》這本書,我還有一個感受,要想改變孩子,首先要改變自己。現在的孩子,無論是國小生,中學生還是大學生,被家長包辦代替的太多了,大人們事無鉅細的替孩子們打算,抹煞了孩子辦事能力,判斷能力,決策能力的提高的機會,也讓他們失去了對生活、對社會、對事情的熱情。就比如說,這個假期我的孩子參加了一個軍事拓展夏令營,她從來沒有離開過我,我很擔心她能不能適應這個夏令營生活,但孩子快樂自信、頑強的笑容告訴我孩子的潛力是巨大的。

通過這件事,我深刻的認同了這本書裏告訴我們的,尋找機會幫助孩子從自己的經歷中學習,學會放棄對孩子的控制,轉而以一種合作的方式與孩子們共同努力,正面管教纔會有效,或者說老師家長的管教纔會有效。

這本書還告訴了我們一些溝通的技巧,其中有幾個我非常的贊同,比如說探詢,要用好奇心增進情感連接並改善溝通。和孩子一起探詢問題,既增加了孩子的好奇心,在共同解決問題中增進了與孩子的情感,這是一種很好的溝通方式。還有一點就是尊重,當你尊重孩子時,你會認可孩子的一些不同觀點,尊重會創造一種接納的氛圍,並鼓勵成長和有效溝通。在尊重這點上,我還需要改善,有的時候在與孩子或者學生溝通時語氣過於強硬。

我相信,讀了這本書,我會通過自己的改變,來改變孩子,改變他人。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14

初冬,不如隆冬神聖莊嚴,不如金秋給人已收穫的喜悅,然而它卻承載着別有的一份美麗,讓我眷戀……11月中旬,在園領導的帶着下,我們將一起跟隨Linda老師帶來的《正面管教》開啓四期的課程,可以說是爲我們帶來一場身心的洗禮,爲了我們學習的有效性,領導還爲我們提供了《正面管教》書籍及踐行工具卡。在學習中我們一起頭腦風暴、一起分組討論、一起分享收穫、一起參與各種遊戲。四次的學習讓我們彼此拉近了間隔,更加深入瞭解彼此、理解彼此、溫暖彼此、最後到欣賞彼此……之後,我便以依依不捨的姿態利用工作之餘閱讀完這本“讓數百萬孩子、家長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正面管教》。對於學習正面管教,我有以下體會:

以前我在工作中在解決孩子問題上會直接去糾正孩子,直接指出他的錯誤和缺乏。有時候,甚至還會講一大堆的道理,認爲這些道理你應該都懂,因爲我是爲了你好。甚至我們還天真的認爲,我們這樣糾正了孩子,孩子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可事實是:不良行爲一直存在。問題出在哪裏呢?爲什麼孩子就是聽不進我們的話呢?今天我學習正面管教之後完全明白了,原來都是因爲自己沒能和孩子建立好聯結。

德雷克斯說:“愛不是一種情感,而是一種關係”,先聯結再糾正是要我們通過傳遞愛的信息,建立親密和信任,而不是間隔和敵意。這其中往往透着這樣態度:“我愛你,而答案是不”;“我愛你,我相信我們可以找到一個相互尊重的解決方案”。比方,孩子在商場鬧着要買東西,可家裏的這種玩具已經很多了,你又不想縱容孩子這種出門就要買玩具的壞習慣。那麼,就要在糾正孩子錯誤之前先跟孩子建立情感聯結、認同感受,建立良好的關係,再去積極的影響孩子,這纔是最有效的解決方法。簡單的來說:就是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一旦有了情感聯結,孩子們就會願意承受在相互尊重根底上糾正了。 這裏的糾正行爲,是在儘可能的情況下,給孩子提供參與的時機,或者和他們一起來找解決問題的方案。買玩具這件事情,就可以和孩子就買玩具達成共識,而當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愛時,彼此之間才更可能達成共識並容易執行。因爲,此時,孩子的歸屬感和價值感都得到了充分的滿足。

下面的'這個案例是我運用Linda老師講的認同感受的“你感到……是因爲……你希望……”句式來幫助孩子解決了別離焦慮:週二早上我們班有個小女孩高快樂興走進教室,把玩具放進自己的抽屜裏,接着跑回班級門口,往外張望着,這時臉上的笑容已經變成了兩行眼淚,最後終於忍不住嚎啕大哭。我便走向前蹲下來幫她擦拭眼淚,與她說話:“寶貝,程老師理解你的感受,你現在心理很傷心,很難過,是因爲你還沒有來得及跟媽媽說再見,媽媽就走了對嗎?”孩子聽了我的話用力地點點頭,哭的更傷心了。“那你希望我爲你做點什麼嗎?”我撫摸着她的背接着問。

這時孩子的情緒緩和了一些,對我說:“小程老師,我想讓你抱抱我。”接着我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又和孩子約定下次先和媽媽說再見,再進教室。孩子就快樂地去吃早飯了……擁抱是最天然的動作,是最能表達愛的親密接觸,也是情緒控制和安撫最有效的動作,在我的擁抱裏,孩子得到了平安感,得到了愛。相信孩子在這一整天裏都不會再因爲這件事產生壓力了,因爲她內心不再有不安和恐懼。其實,不只是和孩子需要建立聯結,愛人,親人,朋友,同事都需要情感的聯結!

德雷克斯一直說:“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勵”這個詞一個法語詞根,其意思是“將心給與”,鼓勵能幫助孩子培養勇氣,增強自信。但模糊的“真棒”不是鼓勵,小孩子的最好方式是要讓你的鼓勵很詳細。比方,一個孩子剛完成一個泥工作品拿給你看,而你對孩子說:“哦,這是我見過最漂亮的作品,你簡直太厲害了!”那麼你對孩子的幫助可能並沒有你想的那麼大,你教給他的可能是,他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取不安和恐懼。其實,不只是和孩子需要建立聯結,愛人,親人,朋友,同事都需要情感的聯結!

德雷克斯一直說:“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勵”這個詞一個法語詞根,其意思是“將心給與”,鼓勵能幫助孩子培養勇氣,增強自信。但模糊的“真棒”不是鼓勵,小孩子的最好方式是要讓你的鼓勵很詳細。比方,一個孩子剛完成一個泥工作品拿給你看,而你對孩子說:“哦,這是我見過最漂亮的作品,你簡直太厲害了!”那麼你對孩子的幫助可能並沒有你想的那麼大,你教給他的可能是,他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取悅別人,這是一個危險的人生信條。告訴這個孩子:“我看到了,你真的很喜歡紅色和黃色,你能跟我說說你是怎麼做的嗎?”這樣,就會翻開交談和一起學習的大門。不過,我個人感覺這部分有點難,稍微不注意就又說成讚揚的話了。所以,這需要我們不斷反覆的練習才行!寒假裏我讀了簡·尼爾森的“讓數百萬孩子、家長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正面管教》,該書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爲、認知、教育等方面的經典理論,使我受益匪淺,尤其是書中第7章講述的:有效地運用鼓勵,讓我更深入地認識到鼓勵而非讚揚,書中說到:“孩子們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他們就無法生存。”是的,孩子們需要成人的鼓勵,才能茁壯成長。那麼什麼是鼓勵呢?首先我們要將鼓勵和讚揚有效的區分開來。

作者也提出我們給予孩子的是鼓勵,而非讚揚,這一時讓我十分困惑,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嗎?難到我們不應該給孩子們讚揚嗎?帶着疑問我繼續讀下去,慢慢地才瞭解到話中的含義。鼓勵的學問非常深,平時我都沒有好好地運用鼓勵,而書中從假設幹個方面加以闡述,比方時機、相互尊重、着眼於優點等,讓我們瞭解到什麼纔是有效的鼓勵,自我反思,我在該方面存在很多的誤區,比方:我經常會用到這麼一句話讚揚孩子:“你真是一個乖孩子,聽話、懂事,是大家學習的典範!”在這種讚揚下,該孩子會很快樂,會滿臉燦爛,她會覺得“大人認可我,我是有價值的”。作者提出:讚揚指向了做事的人,使得做事的人常常基於“別人會怎麼想,怎麼看”的考慮來做事。當沒有得到別人的認可時,他會茫然與疑惑。這位孩子(長大後就是成年人)可能會形成一種完全依賴於別人的觀點的自我概念,可能會變成:“討好者”和“總是尋求別人認可”。

而鼓勵是指向人的行爲的,常常啓發對方思考“我是怎麼想的”、“現在該怎麼做”、“我學到了、感覺到了什麼”等,它能讓人內省,更多地讓人思考並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無需他人的認可,最後形成自信、自立的態度。小班的孩子年齡小,自我反思的能力比較差,所以老師在此運用的讚揚可能要比鼓勵更多一些,但是隨着時間的流逝,年齡的增長,我之前的那句話只會使孩子們變得“變動”,缺乏自信。是作者讓我瞭解到同一句讚揚鼓勵的話對於不同的孩子,它的效果是不一樣的,我們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性格等真誠而恰當地讚揚和鼓勵。

及時的讚美猶如生病及時服藥一樣,對年幼的孩子會產生很大的作用。比方在活動課上時,當孩子們答覆以下問題時表現的非常棒時,這時就需要我們老師及時的把握時機進展鼓勵:“你的聲音真響亮,答覆地非常完整”等,只有在孩子做完某件事或正在進展中,就給以適當的讚美和鼓勵,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一時忘記了,應該設法補上去。又如:孩子在老師的說服下,吃飯時終於肯吃蔬菜了,那麼我們馬上就要補上一句:“XX,真棒,葷菜、蔬菜都要吃,不挑食。”

在給予孩子的讚揚和鼓勵時,老師要做到實事求是,不能誇張和縮小。比方:在一次美術活動中,一個孩子在畫“春天裏的花”,她畫了兩朵小小的、紅色的花,一個老師走過去看了看,用很誇張地表情說:“XX,你真聰明,畫的真漂亮啊,繼續吧!”當孩子們聽到這個讚揚,她非常快樂,繼續畫了起來……這是我們經常能看到的畫面,外表看看,該教師運用了鼓勵的方式,讓孩子們繼續樂意的畫畫,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讀了《正面管教》,我們就會了解到,鼓勵是幫助孩子改善,而不是完美。我們應該針對孩子的詳細行爲和取得的效果,有針對性的實事求是的進展鼓勵和讚揚。對於上面的情況,其實我們可以嘗試一下說:“XX,這圖畫的真不錯,如果你能在畫的大一些,顏色再運用的多一些,那麼你肯定會畫的更棒!”孩子就會肯定自己的行爲並繼續努力。 書中說到:安排特別時光、試一試抱一抱孩子都向我們講述了,鼓勵是需要愛的支持。讓我們通過奉獻來讓孩子感受到鼓勵,這麼感覺是多麼的美妙。班中經常有那麼一個孩子是大家公認的淘氣鬼,其實一個行爲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被太多的人責備、羞辱的孩子。如果你試一試將孩子“抱一抱”,那麼你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總之,該書給了我很多啓示,讓我在經後的工作中學習更正確、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讓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環境下快樂安康的成長。、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15

近段時間讀了《正面管教》這本書,也看了鄧老師寫的讀書心得,當時很是心動,很認同書中提出的正面管教和善而堅定的理念,認爲與我的組織上課理念很是接近,但系統、完善、深刻的太多了。後來由於上班期間太忙,一直沒能有時間仔細讀這本書。後來,我迫不及待地買來這本書,仔細研讀了一個多月,一邊讀,一邊勾劃,一邊回顧和反思,記錄自己的感悟。感覺自己以前的認識真是太膚淺了,此次閱讀,對於正面管教有了一個更深刻、更全面的認識,現將我這段時間的學習體會整理下來。

《正面管教》這本書出自美國教育學博士、心理學家簡·尼爾森博士,是一本讓數百萬孩子、家長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書中反覆強調: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驕縱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書中主要介紹瞭如何運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獲得這種能力,並且用了非常多的案例來告訴我們如何有效地與孩子溝通,以及爲什麼這樣做背後深層的原因。書中令人信服地講解了家長和老師爲什麼必須這麼做的深層蘊涵,以及如何正確解讀孩子的錯誤行爲背後的信息,該怎樣採取最有效的應對方法。

成年人對孩子的引領和指導是很重要的,但是孩子應該得到同等的尊嚴和尊重;他們也應該有機會在和善而堅定而不是責難、羞辱和痛苦的氛圍中發展自己所需要的人生技能。我們常常剝奪孩子以負責任的方式作出貢獻來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的機會,然後卻反過來埋怨孩子,嫌他們沒有責任感。這也正是我們的'現狀,我們大人制定了規則而不是由孩子們討論制定卻要求孩子們必須遵守,否則就要受到懲罰,而且是以“我愛你,我這是爲你好”的名義。我們嘴裏說着愛,卻面目猙獰,怪不得孩子們疑惑,反叛。我們必須明白,給孩子們提供機會,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上進心,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

書中幾次提到這樣兩句話:“我們究竟哪裏得到這麼一個荒誕的觀念,認定若想要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讓他感覺更糟?”“孩子們在感覺更好時,纔會做得更好。”我很受觸動。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爲,勸阻不起作用時,我一向認爲“做錯了就應該受到懲罰”,懲罰會促使孩子做得更好併成爲更好的人。我像很多人一樣被懲罰的當時效果所愚弄,同時疑惑着孩子們爲什麼“不長記性”。

正面管教不以任何責難、羞辱、或痛苦(肉體上的或精神上的)作爲激勵手段,它以相互尊重與合作爲基礎,把和善與堅定融合爲一體,並以此爲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礎上,培養孩子的各項人生技能。對比有效管教的4個標準,特別是對管教子女方面,我很慚愧,我所採用的教育管理方法,並不都能滿足這些標準。很多時候我作爲一名家長,幫孩子報興趣班也沒有考慮到孩子喜不喜歡就幫他報了,常常強迫他做一些他不喜歡做的事情。

尼爾森告誡我們,我們言行背後的感覺比我們做了什麼或說了什麼更重要,我們做了什麼永遠不如我們怎麼做的更重要。如果我們能時刻問自己,“我這樣做是在給予孩子力量,還是在挫傷他們?”我們在對待孩子時就會更有效。怎樣對待孩子的不良行爲?德雷克斯強調鼓勵,並且認爲這是大人在幫助孩子時應該學會的最重要的技能。他說過多次:“孩子們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他們就無法生存。”尼爾森認爲,通過鼓勵來幫助一個行爲不當的孩子是最好的方法,這確實是不容易做到的事。鼓勵不是讚揚,鼓勵是給孩子機會,讓他們培養“我有能力,我能貢獻,我能影響發生在和身上的事情,我能知道我該怎麼迴應”的感知力。鼓勵是教給孩子們在日常生活和人際關係中所必需的人生技能和社會責任感。鼓勵可以是簡單到一個幫助孩子感覺好起來從而做得更好的擁抱。

我很遺憾到現在纔看到這本書,才瞭解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心底無私,天下寬。我的孩子們都在慢慢長大,如果早些瞭解,我們的親子關係可能會更好,我們的相處可能會更快樂。所幸,我發現書中所提到的一些原則和方法可以繼續運用於我們的生活或工作中,比如積極的暫停、相互尊重等,遇見另一個自己,我相信我的工作和生活會因之更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