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讀後感>

三字經讀書心得體會7篇

讀後感 閱讀(2.13W)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字經讀書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字經讀書心得體會7篇

三字經讀書心得體會1

《三字經》是我們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必不可卻的入門之書。據材料引見,《三字經》是中國近年來傳佈最廣的啓蒙讀物,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兒童道德叢書》。全文結構嚴謹,文筆天然流利,深入淺出,講究押韻,朗朗上口,很是適合背誦識記,百讀不厭。內容包含了教育、歷史、天文、地輿、—和道德,以及一些傳說,普遍流傳而又言簡意賅。

如今的每個家庭都只要一個獨生後代,許多青少年社會問題的呈現都是家庭作風不良或教育不嚴而形成的。《三字經》中“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還有“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爲。”等都說明了爲人父母的權利和嚴格要求後代的重要性。此刻的獨生後代有許多嬌生慣養,以自我爲中心的毛病,而《三字經》教育人們孝敬父母,友好兄弟。書中說“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如果我們的教育以身作則、從國小起,經常給孩子講“漢代的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夏天爲父母搖扇子,冬天以身體爲父母溫暖牀蓆。孔融四歲的時候,就懂得謙讓長輩,吃梨時挑小的,大的讓兄長吃。那這個社會還會呈現那麼多不和諧的現象嗎?

《三字經》作者具有不凡的歸納綜合和言語表達能力,這從其對歷史的表述中便可見一斑,文中對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的變遷,寥寥三百餘字,卻集其要點和精髓,讓人耳目一新,頗有登高望遠,一覽衆山小之意。如”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寥寥數字,卻包含了夏商周三代的先後順序,”三王“所指、三個朝代的建國君王、延續時間,以及從夏朝起頭摒棄禪讓、王位世襲等豐碩的知識。

《三字經》雖然重在傳道,可是並非枯燥的'說教,它記載了大量的歷史人物和故事,如孟母三遷、孔融讓梨、黃香孝父、孔子拜師、趙普讀《論語》、公孫弘抄書、孫敬頭吊頸讀書、蘇秦錐刺股讀書、孫康映雪讀書等,這讓人在學習中添了不少樂趣,也讓讀者對爲人、處事、求學、結交等方面有了更爲直觀的體驗。

《三字經》在結尾時提出了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給子孫兒女留下什麼遺產。作者的立場是”人遺子,金滿籯;我教子,獨一經。“他說世人留下許多金銀財富給兒女,我呢?教育後代,唯有一冊經書而已。在教育後代的問題上,很附和現代觀念。

解讀《三字經》能讓更多文化並不高的人也能理解文化,使文化通俗化。讀完《三字經》,能對我國傳統文化有進一步認識,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涵養,弘揚正氣。

三字經讀書心得體會2

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沒讀過《三字經》實在是汗顏的事情,因此在國慶假期時我找來《三字經》讀了一番。對於這本千百年來被誦爲經典的兒童啓蒙讀物早在國小時候就聽過,也能背誦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的句字,但是詳細內容就不知道了。經過這次習讀使我對《三字經》有如下體會:

《三字經》是南宋學者王應麟所作。作者運用事理並舉的方法,以大量歷史典故、故事爲背景,三字一句,兩字一韻寫成的具有識字、廣見聞和灌輸封建倫理道德觀念,即傳授知識與封建政治思想教育雙重功能的兒童啓蒙讀物。書中文筆自然流暢,樸實無華,深入淺出,情真意切。全書1722字,分爲六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有一箇中心。

從“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學,不知義”,講述的`是教育和學習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後天教育及時,方法正確,可以使兒童成爲有用之材;

從“爲人子,方少時”至“首孝悌,次見聞”強調兒童要懂禮儀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並舉了黃香和孔融的例子

從“知某數,識某文”到“此十義,人所同”介紹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識,有數字、三才、三光、三綱、四時、四方、五行、五常、六穀、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義,方方面面,一應俱全,而且簡單明瞭;

從“凡訓蒙,須講究”到“文中子,及老莊”介紹中國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兒童讀書的程序,這部份列舉的書籍有四書、六經、三易、四詩、三傳、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份先秦諸子的著作;

從“經子通,讀諸史”到“通古今,若親目”講述的是從三皇至清代的朝代變革,一部中國史的基本面貌盡在其中;

從“口而誦,心而維”至“戒之哉,宜勉力”強調學習要勤奮刻苦、孜孜不倦,只有從小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長大才能有所作爲,“上致君,下澤民”。

《三字經》內容的排列順序極有章法,體現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認爲教育兒童要重在禮儀孝悌,端正孩子們的思想,知識的傳授則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見聞”。訓導兒童要先從國小入手,即先識字,然後讀經、子兩類的典籍。經部子部書讀過後,再學習史書,書中說:“經子通,讀諸史”。最後強調學習的態度和目的。可以說,《三字經》既是一部兒童識字課本,同時也是作者論述啓蒙教育的著作,書中僅用300多字概括了中華五千年曆史的變遷,更是神來之作。

作爲幼兒教師,我要領會《三字經》的精髓,取其精華爲教學工作服務,去其糟粕。

三字經讀書心得體會3

這學期老師要求我們誦讀《三字經》。通過誦讀和默記,我深深地體會到《三字經》中所講的仁、義、智、信在我們國小生成長中的作用,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令我折服。

在《三字經》這些淺顯易懂的文字中,講述了做人的準則,古人發奮圖強的故事,中國悠久的歷史,許許多多我們國小生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學習和接觸的知識,比如,我讀了《三字經》中講歷史的部分,清楚得知道了中國這個有幾千年歷史的泱泱大國,是怎樣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髮展、不斷生存下來的;讓我對歷史有了一個概括的瞭解;再比如,我讀了介紹古時候的成功人士的部分後,就知道了我們中國曾經有許許多多的能工巧匠和才華橫溢的文人墨客,我一定要像他們那樣,努力學習,爭取獲得更好的'成績,爲祖國爭光;又比如,我讀了書裏講孝敬那一部分,知道了如何去做一個孝敬父母與長輩的人;《三字經》中說到“有孟母,擇鄰處”,講的是孟子的母親爲讓孟子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先後三次搬家,讀到這裏,我不由得想起我的父母,他們爲了能讓我讀書,不辭辛苦的工作,我從心裏感謝我的爸爸媽媽!

在這薄薄的《三字經》中,蘊涵着許多人生哲理,等待我們國小生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去實踐,去學習!

三字經讀書心得體會4

這幾天我讀了《三字經》,書中的許多告訴讓我受益匪淺。在這些故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源源流長。

書中的每個故事、每一句話都深深地吸引着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爲。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爲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這是我閱讀《三字經》裏的一句話。這幾句講的非常好,它告訴我一個深刻的道理:如果管教孩子管教得不好,是父母的過錯。老師如果教書不嚴厲,那是老師的懶惰。小時候不學習,將來長大想學也不行了。所以我深深感受到: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學習,長大後回報自己的.父母與老師。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孟子的母親曾三次搬家,是爲了使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割斷織機的布來教子。孟子所以能夠成爲歷史上有名的大學問家,是和母親的嚴格教育分不開的。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良好的環境對學生的成長是多麼的重要。

《三字經》不但是一本書,還是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是文學的寶藏,是永不褪色的經典。它濃縮了中華上下幾千年的歷史,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一篇又一篇的寓意吸引着大家。快和我一起去讀這本好書吧。

三字經讀書心得體會5

暑假中,我看了一本《三字經》的書,讀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增長了不少知識,也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如“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講的是孟母三遷的故事。孟子小的時候,他母親爲了讓孟子能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曾三次搬家;當孟子不想讀書時,他母親就把織好的布剪斷了,告訴孟子讀書就像織布一樣,要腳踏實地,持之以恆。不能半途而廢。否則就像剪斷的布,前功盡棄了。孟子聽了母親的話,發憤讀書,果然成爲中國的大文學家。這告訴我,平時不可以和不三不四的人交朋友,學習不能三天打漁兩天曬網。這樣,才能成爲和孟子一樣有學問的人。

又如“香九齢,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講的是小女孩黃香九歲時,就曉得夏天先把父母親的枕蓆扇涼﹑冬天就用自己的身子去溫暖父母的被褥,讓雙親能睡得好。爲了不讓父親太勞累,平時所有的`家事都是由自己動手做。她就這樣孝敬父母,爲他們分憂;孔融才四歲的時候,家中吃梨,他每次總是選最小的,把大梨讓給哥哥。我十分佩服他們,他們那麼小,就知道孝敬長輩,謙虛禮讓。我應該向他們學習,成爲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再如“頭懸樑,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瑩,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講的是漢代人孫敬深夜讀書時,怕自己打瞌睡,就把頭髮吊在屋樑上,戰國時的蘇秦,讀書睏倦時用錐刺大腿讓自己驚醒。他們並沒有誰督促教訓,能自覺地勤奮刻苦;像晉代人車胤,讀書沒有點燈的油,就把瑩火蟲捉來放在一隻薄紗袋中,靠微弱的熒光照明。又像孫康,也是沒錢買燈油,冬天就坐在院子裏,借雪的反光照明。他們雖然家境貧困,但卻能立志苦讀,從來不因爲條件差就停止學習。看看他們,想想自己,我感到有點慚愧,現在的學習條件比他們強了不知多少倍,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要不然,就對不起老師,對不起家長。長大後,自己也一事無成。

從《三字經》中,我還知道了中國的悠久歷史是從炎帝,黃帝開始的,所以中國人稱自己爲炎黃子孫;在五千年文明中,有秦朝,漢朝……有唐朝,宋朝……;還有像“大禹治水”“三顧茅廬”等許多有趣的故事;認識了像孔子,老子,司馬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等歷史名人。《三字經》真是一本好書,它讓我學到了不少知識。

三字經讀書心得體會6

隨着錢文忠教授在《百家講壇》節目中講解《三字經》,學習國學的熱潮也悄悄興起。於是,我對照講解,開始認真閱讀起《三字經》這本古老卻經典的著作。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的兒童識字課本,是中國傳統的兒童啓蒙讀物,成書大約在九百多年前的宋朝。《三字經》一經問世,即廣爲流傳,實際上成爲全國通用的兒童教材,在和《百家姓》、《千字文》合稱的“三百千”中,只有《三字經》被尊稱爲“經”。三字經植根於,以中國歷史爲素材,講述了學習和教育的重要性。今天學習《三字經》對於我們來說同樣有着重要的意義,即學知識之前必先學道理。反映在今天的學習中,成績固然重要,德育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三字經》採用敘事和論理並舉的方法,運用大量的歷史,蘊涵了我國古代人倫道德的許多精華,是一本學習中華文化不可多得的`書。這本讀物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韻文極易成誦,內容包含了教育、歷史、天文、地物、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廣泛深動而又言簡意賅。

《三字經》也啓發了我們,當今家庭都只有一個獨生子女,很多青少年社會問題的出現都是不良或不嚴而造成的,《三字經》中“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還有“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爲。”等都說明了爲人父母爲人師的責任和嚴格要求學生的重要性。另外,現在的獨生子女有很多嬌生慣養,以自我爲中心,而《三字經》教導人們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書中說“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現在好多家長只看重學習成績,而忽視了教導孩子如何做人。如果我們能從小好好學習《三字經》,那麼我們是否能更好地繼承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

讀了《三字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進一步加深了,進行中國經典文化的教育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養,弘揚正氣,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我覺得讀《三字經》、習《三字經》,把《三字經》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課堂中是非常有意義的,它既是民族知識的傳承、又是民族精神的發揚。

三字經讀書心得體會7

“人之初,性本善”,耳邊彷彿迴盪着幾百年前,私塾裏的學童正咿咿呀呀地誦讀聲,我就情不自禁地拿起書,有滋有味地看起來。這短小精悍、膾炙人口的《三字經》,可謂是家喻戶曉。這裏面蘊含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被歷代人們奉爲經典而不斷流傳。

《三字經》是燦爛的中華文化的精華,是國學經典之一。它易讀、易記、易解。《三字經》內容豐富多彩,有自然常識、有歷史故事、有道德常規、也有人生哲理。它教會我們知識,也教會我們做人做事,還教會我們要認真讀書以及如何讀書。

《三字經》運用事理並舉的方法,以大量發人深省的典故、故事和形象生動的畫面,闡述了豐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倡導尊敬師長,寬厚待人的,有頌揚勤勞節儉,清正廉潔的,有勸誡謹慎持身,悔過改錯的,有愛國愛民,弘揚正氣的,有激勵立志勤學,發憤圖強的,可以說這些內容包含了我們生活的諸多方面。閱讀《三字經》過程,也就是提高認識,陶冶情操的過程。讀書必須懂得“學則智,不學則愚,有不滿則進步。”“幼不學,老何爲”所以我們現在要勤奮好學,不懂就問,多讀書,讀好書。知識就是力量,滿腹經綸,一身才智纔能有爲,才能爲社會、爲人類多作貢獻。萬丈高樓平地起。

這些故事有着深刻的哲學道理,生動而有教育意義。比如“頭懸樑,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講得就是孫敬和蘇秦刻苦學習的事。孫敬年少好學,讀書時,時間長了,有時不免打起瞌睡來。於是,他每次讀書時都會找根繩子,繩子的一頭拴在房粱上,下邊這頭就跟自己的頭髮拴在一起。這樣,每當他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時,只要頭一低,繩子就會猛地拽一下他的頭髮,一疼就會驚醒而趕走睡意。年復一年地刻苦學習,使孫敬飽讀詩書,博學多。

讀到“玉不琢,不成器”這句話時,我彷彿看到了一塊剛掘出的碧玉,經過工匠長年累月地精雕細琢,成了一件精美絕倫的玉器。人也是這樣,要經過很長

時間的磨鍊、學習、持之以恆,才能成功。可我有時候也不能堅持到底,有些計劃實行一兩個星期就以失敗告終。有一次,我計劃每次寫完作業就要檢查,提高正確率。開始時我還認認真真從頭到尾看一遍,檢查出些小問題。三四天後,就沒耐心了,草草地瞟一眼,看兩下,就做別的事去了。湊巧“屋漏又逢連夜雨”,有幾天作業特別多,我一寫完連看也不想看了,熱情從沸點降到冰點。後來幾天又偷懶,隔兩天檢查一次,最後還是沒能持之以恆。

《三字經》最後的“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值得我們去深思。這句話的意思是:勤奮努力地學習,一定會獲得成功,而天天玩樂、懶惰是沒有益處的。我們要引以爲戒,應該勉勵自己努力去學習。這可以說是全文的點睛之筆,它告訴我們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不可虛度歲月,蹉跎光陰。回想以前,真是慚愧。有一次,我在做一些奧數題,每一道題就像一座座迷宮,讓人看得一點頭緒都沒有。於是,我就懊惱的`丟下它們去看電視了。然而,我的腦海裏卻一直沒有丟下那一座座迷宮,心情焦燥不安。可是,引人入勝、趣味橫生的電視節目,不久就把我的思緒帶到九霄雲外去了。直到晚上,我才記起奧數題還沒做,心中一陣緊張,沒辦法,只能挑燈奮戰把它們做完了。後來,我才發現其實題目很容易解答,早上卻因爲偷懶沒有認真思考。看來真是“書山有路勤爲徑”啊!學習不就在於勤嗎?要是學習不勤奮,再聰明也沒用。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人的一生能有幾個明天呢?懶惰是我們學習中最大的敵人,我們一定要戰勝它,並要持之以恆,不斷的超越自己,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願所有的人都能與經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汲取知識,傳承美德,樹立良行,做一個快樂的讀書人。《三字經》使我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我一定會把《三字經》上的知識時時刻刻都牢記在心,避免一些在生活中和學習中不該犯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