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讀後感>

萬里尋母讀後感

讀後感 閱讀(5.28K)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萬里尋母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萬里尋母讀後感

萬里尋母讀後感1

人們一提起親情,總會想到親人團圓的場面,家人過節的溫馨等。可有一種親情,是一條無形的線,承載着痛苦與心酸……這種親情在《萬里尋母記》中生動體現了。

這篇文章出自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主要寫了意大利熱那亞的一戶人家,家中有個名叫馬爾可的男孩。一次,男孩的母親外出時,寫信說“身體不適”,便消失在茫茫人海中。馬爾可不顧他人的勸阻,踏上了如大海撈針似的萬里尋母路。路途中,他歷盡艱難,終於在一家醫院找到病重的母親。母親經過治療,很快康復了。

當我讀到“馬爾可剩下的錢只夠吃一個麪包了,去哪兒掙路費呢?就地打工嗎?可是誰要他呢?他的心快碎了”時,我思緒萬千。一面爲馬爾可着急,一面有從心中燃起對“親情”的敬畏:是怎樣的力量支撐着一個飢寒交迫的孩子堅持走下萬里尋母路?答案平凡而偉大:是親情在母子間搭起無形的橋樑,馬爾可在上面,獲得了堅定的'信念!因爲,一個信念勝過百萬錢財!我接着往下讀,我讀到了母子重逢的場景:“馬爾可飛奔過去,母親伸出一雙枯瘦的手,緊緊地把馬爾可抱住,又哭又笑。”此時,我眼含熱淚也會心地笑了,勝利屬於母子二人!兒子歷盡艱辛,萬里尋母,而身患重病的母親,在親情之線的另一頭,頑強地與病魔鬥爭。這使我想起余光中的《鄉愁》中的一句:“我在這頭,你在那頭”。用這句話來形容親情再合適不過了!

這個故事也讓我想起我們身邊的感人故事:一個四歲的孩子,與她的母親相依爲命。可是有一次,母親患了重病,面對殘酷的現實,孩子用她稚嫩的小肩膀,毅然扛起一個家。除了上學,還要洗衣、做飯,總之,她成了家中的頂樑柱。這難道不是親情的力量嗎?

親情,是一支畫筆,勾出愛的線條;親情,是一縷陽光,播撒愛的火種;親情,是一碗熱粥一杯茶水,簡單樸實,貴在真心。親情,是“父母愛你,你愛父母”的美德,是舉手之勞,是愛的傳遞……親情還是什麼?是生活中的美。

萬里尋母讀後感2

假期裏,我讀了一本令我感觸很深的書,名叫《萬里尋母記》,這本書的故事情節很令我感動。

這本書主要介紹了意大利熱那亞一個十三歲的男孩和他母親之間發生的故事。母親因家境貧困到阿根廷去當女傭,兩年後與家人斷絕了聯繫。小兒子馬爾可因爲太過於擔心自己的母親,隻身前往阿根廷尋母。他在路上吃盡了千辛萬苦,有時甚至到了絕境,但他在對母親的愛的支持下,在許多熱那亞同鄉的幫助下,勇敢地戰勝了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終於找到了母親。但他的母親由於身患重病和對家人的過度思念,已經到了死亡的邊緣。當她突然見到日思夜想的小兒子時,覺得自己好像在做夢。是兒子對她的愛感動了她,她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氣,在醫生的幫助下,重新恢復了健康。

這個故事使我深受感動。首先我感受到了愛的力量的偉大,不論是馬爾可還是他的母親,都是因爲心中有愛才令他們堅強不屈、百折不撓。他們用自己的愛來報答對方的'愛。所以他們的生活雖然很貧苦卻感到很幸福。

我現在生活在幸福的環境裏,爸爸媽媽對我非常寵愛,我也非常愛我的爸爸媽媽,但我這樣小,能用什麼來報答他們呢?可是我知道,他們不但愛我,而且更希望我好好學習,將來做個有用的人!因此我想報答他們的辦法就是努力學習。特別是我的數學成績還不夠理想,在本學期裏我首先要提高我的數學成績,上課專心聽講,課後認真做練習,請爸爸媽媽看我的表現吧!

最後,我要向馬爾可學習他那種堅強、勇敢、堅持到底的精神。跟馬爾可遇到的困難相比,我在學習上遇到的這些小困難算不了什麼,我相信我肯定會在新的學期中取得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