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讀後感>

《逍遙遊》讀後感(通用29篇)

讀後感 閱讀(2.94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逍遙遊》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逍遙遊》讀後感(通用29篇)

《逍遙遊》讀後感 篇1

在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的時期,我偏愛於道家代表人物莊周,也喜歡看他的代表作《莊子》,其中最讓我身臨其境的,就是被列爲道家經典《莊子·內篇》的首篇——逍遙遊。

“北冥有魚,其名爲鯤。”第一句一出,讀起來就朗朗上口,別有一番韻味。文章描述的都是虛無縹緲,並非真實存在的。但在腦海中,卻能意外浮現出深海中一條大魚的情景。深黑的海,襯托着大魚更加的醒目。

“而化爲鳥,其名爲鵬。”,“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那名爲鯤的大魚遊着遊着就飛起了,從深黑的海洋到湛藍的天空,他的翅膀就像天邊的雲彩,是那樣的輕巧。閉起雙眼,就彷彿我坐在他的脊背上,吹着微風,領略着河山的美,就突然冒出奇特的想法,像詩仙李白那樣,斟一杯小酒,那可真是逍遙自在了。

逍遙遊,至始至終,語言簡潔,讀起來卻讓人深陷其中的意境,無法自拔。從文章的第一句開始,就陷入了章子創造的,只有在夢境李纔會出現的畫面。就好像是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裏,無慾無求,逍遙自在的在自己的世界裏馳騁。

《逍遙遊》全文想象豐富,構思新穎,雄奇怪誕,汪洋肆意,卻又洋溢着浪漫主義色彩。此文主題是追求一種絕對自由的人生觀,一篇文章讀下來,哪怕並不瞭解這篇文章到底寫了些什麼,但也能被它所散發出來的浪漫氣息和自由逍遙的氣息所感染。

其實,文中不論是能借風力飛到九萬里高空的大鵬,還是可以御風而行的列子,它們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這篇文章藉此闡述了“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道理。說明不爲世所用才能成爲真正的“逍遙”。裏面的大道理,對於我來說或許很難一時去理解,但我能體會到,文章中每一詞,每一句所散發出來的自由和逍遙的感覺。

莊子認爲,只有忘卻物我的境界,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無所依憑而遊於無窮,才能是真正的“逍遙者”。

我很嚮往那種忘我的境界,想去更深入的理解到底什麼是逍遙、什麼是忘我。在如今這個誘惑極多、十分嘈雜的世界裏,有誰能夠進入忘我的境界,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裏呢?我想做一個現代的“逍遙者”,做到“至人、神人、聖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裏暢遊。

我對追求逍遙的理解就是減少對物質上的需求,我們需要提高在精神上的享受,做真正逍遙的人。

《逍遙遊》讀後感 篇2

一提到莊子,我們就會想到他的《逍遙遊》。

小時候,曾在語文書上讀過簡化版的《鵬程萬里》,卻從沒有真正感受過“乘物以遊心”的逍遙,從沒有真正感受過那種“獨於天地精神往來”的淡泊。

莊子一生貧而不窮,家住陋巷,以織草鞋爲生,有時甚至無米下鍋,要向人借糧。但是他卻能隨心所欲,自得其樂。生不逢時,如之奈何?就是這樣一個一貧如洗的人,斷然拒絕了楚王送上門的相國之位。自稱寧願做一隻在淤泥中拖着尾巴、自由自在的烏龜,也不願意當供奉在廟堂上,受人尊敬的龜甲。所以莊子選擇了“無爲”,敢於從容面對隨之而來的寂寞和貧困,在天地間隨心所欲,逍遙自在,達到心靈所追求的高度與境界。

《逍遙遊》是全書的精髓,開門見山點出“逍遙”的境界,“遊”的狀態。鵬程萬里,扶搖直上,看似逍遙,其實都是“有所待”,不自足。一旦時不我與,則無法成功。如何才能超脫?莊子提出“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變,以遊無窮”。也就是說,心靈順應天地大道,跳出萬物束縛,無物,無我,無功,無名,與天地精神相往來,逍遙自在。

其實,生活都一樣,只是每個人看待生活的角度不同而已。在每個人面前,生活都是不同的色彩,只在於你是如何去看待、如何去面對。所以,胸懷博大是莊子、是《逍遙遊》給我們上的第一課。

《逍遙遊》中塑造的境界永遠是沒有邊界的。天地大道,發乎自然,莊子於虛靜中揮灑他的放誕,於達觀中流露出些許狡黠,讓我們用一生的體溫去溫暖這個智慧的名字,漸行漸遠,隨着莊子去“乘物以遊心”“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當感受到心靈的疲倦與束縛時,讓我們靜下心來,跟着莊子一起展開一次心靈的逍遙遊……

《逍遙遊》讀後感 篇3

逍遙遊與齊物論作爲莊子哲學思想的核心,對於《莊子》一書具有觀點上的統攝作用。而且《逍遙遊》作爲《莊子》一書的第一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準確地理解逍遙遊對於把握莊子的哲學思想有重要意義。

本次作業,我就對於我對於逍遙遊的看法觀點加以敘述。

什麼是逍遙遊,在我看來,逍遙就是優遊自得的樣子,遊就是運動活動,逍遙遊就是沒有任何束縛地、自由自在地活動。這裏的逍遙遊是與無爲想通的,即逍遙遊也是一種順應自然的、與自然融爲一體的運動狀態。

關於本篇的結構,一般有這樣的觀點:全文可分爲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至“聖人無名”,是本篇的主體,從對比許多不能“逍遙”的例子說明,要得真正達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須“無己”、“無功”、“無名”。第二部分至“窅然喪其天下焉”,緊承上一部分進一步闡述,說明“無己”是擺脫各種束縛和依憑的唯一途徑,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達到逍遙的境界,也只有“無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

餘下爲第三部分,論述什麼是真正的有用和無用,說明不能爲物所滯,要把無用當作有用,進一步表達了反對積極投身社會活動,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優遊自得的生活旨趣。但是我一直好奇於兩點,第一點是文章至“聖人無名”已經基本寫出了莊子的核心觀點,甚至已有總結之意,而後面兩部分有種添加、補充之意;第二點是在第一部分中文章兩次提到鯤鵬的例子,感覺有種重複的嫌疑。或許這樣的不夠嚴謹的結構,恰恰顯示出莊子的逍遙不羈。但是真要解釋這兩點疑問的話:第一點或許就是如前所述,是逍遙遊本篇的添加與補充,尤其是第三部分“無用”的補充;第二點的疑問或許可以這樣解釋,前一次提到鯤鵬的故事是爲了直接通過它來論證“無己”、“無功”、“無名”,而後一次加上了“湯之問棘也是已”則表明儒家所提倡的商代也這麼認爲來進一步論證。

從內容上看,逍遙遊的主旨便是“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也就是“人格達到頂峯的‘至人’能夠達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脫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沒有功名和事業,思想臻於完美的‘聖人’從不去追求名譽和地位。”文章第一部分通過寫蜩與學鳩、斥鴳與鯤鵬的對比,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與宋榮子與列子與至人、神人、聖人的對比,說到鯤鵬“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宋榮子“雖然,猶有未樹也”,列子“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通過寫朝菌、蟪蛄、衆人與冥靈、大椿、彭祖的對比,說到“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從這些語句上看,莊子是認爲無論他們代表的對立面的兩方面,都沒有達到最高的境界,而按照莊子的說法,最高的境界是“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也就是一種物我兩忘的“無己”的無所待(憑藉、依靠)的境界。

文章第二部分與其說是爲了論述“無名”,不如說是爲了論述“無功”。因爲三段內容都是講有權力的或者將有權力的人放下或忘記自己的權力,尤其是第二段通過寫姑射之山的神人“孰弊弊焉以天下爲事”來間接論證之。第三部分是寫“無用”的觀點則衆所皆知了。那麼“無名”的觀點從何而來,其實在我看來“名”不僅是名譽和地位,更是與“實”相對應的概念的範疇。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是說的這個。也就是說,莊子的“無名”類似於“無己”,只不過一個是“名”、一個是“實”。實際上,這三無的核心無非就是一個“無”字,也就是“道”。道的特性是無,人要做到逍遙遊也要符合無的要求。

當我們再看逍遙遊,莊子是要強調弱化自我、無所憑藉,那這是一種真正的自由自在的境界嗎,在我看來,自由是屬於擁有自由意志的個人在社會中的自由,一個人如果連“自由”的“自”都不存在了,那也無所謂自由了。也許莊子的逍遙遊不是要強調自由,更是一種作爲在那個黑暗的戰國時代的對於自我的超越,一種超脫世俗的、從個人出發的、爲了個人的“無爲”的社會理想。

《逍遙遊》讀後感 篇4

一、“逍遙遊”——人在天地自然中的精神漫遊

人教版第四冊所選《逍遙遊》爲《莊子》一書的首篇,主旨是講人生的境界。在莊子看來,理想的人生境界就是人生在世能作“逍遙遊”。那麼,什麼是“逍遙遊”呢?

先說“逍遙”的語義。在《莊子》一書中,“逍遙”一詞的含義是指一個人在生活中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精神狀態或內心狀態。《莊子》一書中,多次使用到“逍遙”一詞,有時單獨使用,有時和“彷徨”一詞對舉使用,但詞義始終不變。如“彷徨乎無爲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莊子。逍遙遊》):“彷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爲之業”(《莊子。大宗師》):“逍遙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莊子。讓王》)。故 “逍遙”的本質是指一個人自由自在、任性適意的人生狀態。

其次說“遊”。“遊”作爲人的主體活動,既可指向人的精神,也可指向人的肉體。《莊子》一書在使用這個詞時也兼有這兩個詞義。但莊子哲學是談人的精神自由的,他關注的是人的精神活動,是要從人的精神自由中尋找人生的出路。故《莊子》中使用“遊”一詞時,多數情況下是指向人的精神活動,是指人與自然萬物融爲一體的“精神漫遊”。

“逍遙遊”中的“遊”也是如此。“遊”是心遊,是讓心遊於“無限時空”中的精神漫遊,是讓心同“道”、“造物者”、天地自然進行的交遊、交往,也就是《莊子。天下》中所說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在這樣的精神活動中,人與自然融爲一體,達到了“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爲一”(《莊子。齊物論》)的泰然狀態,從而獲得了心靈的自由安寧。這樣的“遊”才“逍遙”。

二、“至人”“神人”“聖人”——精神自由的“逍遙”者

莊子世界觀、人生觀的核心是“道”論。莊子認爲,“道”生天地萬物,“道”使天地萬物生滅流變,無窮無盡。天地萬物(包括人類在內)無論以怎樣的形式存在,也無論發生怎樣的變化,都是這個“道”運行的結果,也是這個“道”的具體表現,這叫“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莊子。至樂》)。“道”的本質特徵就是自自然然,無爲無不爲,無目的又合目的。人類是順“道”而生的,所以人的生存,在本質上亦如自然界中的動物植物甚或無生命的天地日月一樣,本屬自然,無目的又合目的,無所爲又是自然天成的。

在《莊子》一書中,“真人”也被稱作“至人”“神人”“聖人”。因爲“真人”是依乎天道、順乎人性自然地活着,達到了至道至性的境地,故莊子又稱其爲“至人”:“真人”在人世間順性自然,無爲無不爲,超凡脫俗,故莊子也稱其爲“神人”:“真人”是領受了天道自然之精髓的人,在世間生活已無所不通,《說文解字》說:“聖者,通也”,故莊子還把“真人”稱作“聖人”。《逍遙遊》中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三者名殊而實指爲一。“無己”是忘我後的任性自然,“無名”“無功”同樣是忘我後的任性自然。這三種狀態都是人在體道自然中無爲無不爲的泰然人生。唯其如此,“至人”“神人”“聖人”才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而“無所待”,才能在人生中作“逍遙遊”。

《逍遙遊》讀後感 篇5

許多人喜歡老莊之學,然後在當下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它似乎派不上什麼用場。兩千年的封建歷史,多數時期思想上佔統治的地位的都是積極入世的儒家思想。因爲相較而下,老莊之學更消極,鼓勵人出世。在如今快節奏高壓力的工作生活中,讀一讀《逍遙遊》,或許能得到心靈的寧靜。

“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鵬鳥展翅高飛憑藉了六月的大風。山野中的霧氣,空氣中動盪的塵埃,都是生物用氣息相吹拂的結果。天色深藍是因爲天空高曠遼遠看不到盡頭罷了。他們都不是自己的本領本色,都是有所依靠。自由嗎?不自由。“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爲?’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兩隻小動物又懂什麼。它們不知天高地厚,被自己侷限住了眼界。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爲春,五百歲爲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爲春,八千歲爲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衆人匹之,不亦悲乎!”小聰明趕不上大智慧,壽命短的比不上壽命長的。小於大的分別就在這裏。這是人力所無法改變的。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如果能夠順應天地萬物之性,而駕馭六氣的變化,遨遊於無窮無盡的境域,那又需要憑藉什麼呢?因此說,真實自然的人沒有自我的偏見,神人沒有要建功立業的偏見,聖人不求聲名。莊子在全文最後給出了真正逍遙的答案。

有人認爲,要遊離於社會之外,飄蕩于山野之間,不問功名利祿,不爲兩鬥米折腰,這纔是隱。然古人曾說,“小隱隱與野,中隱隱與市,大隱隱與朝。”並不是想要隱,想要逍遙,脫離社會就可以的。只有順應天地萬物之性,分清自身與物外的分別,辨別榮辱與恥辱的界限,淡泊名利,心有所屬,便可得到寧靜。

《逍遙遊》讀後感 篇6

很多人喜歡老莊思想,但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卻覺得難以實現。幾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統治這也一直提倡的是儒家積極入世的思想。相比之下,老莊思想似乎更含消極成分。特別是現代社會,人們物慾橫流,精神空虛,汲汲於功名,慼慼與利益。很少有人能夠抵擋住這種誘惑。在這種情況下,適時讀一讀莊子的《逍遙遊》會深受感觸。

莊子在《逍遙遊》中提出神人之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同時通過宋榮子對“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這類以自己才智汲汲於名利的人的嘲笑,表明自己觀點“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變乎榮辱之境”。

很多人不能理解,積極追求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有何不可,這是因爲我們一直接受的儒家思想中倡導入世精神。《論語〃子張》中,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自我修身完成,便能入仕,以自己的才智造福一方。相反,會被看成是荒廢一生,碌碌無爲。

但這些在莊子眼裏則是汲汲於名利,求一己之浮名。而“無爲”纔是一種大智慧。

我覺得莊子和惠子間的辯論更能闡釋這個道理。惠子先舉例說,種一樹,得五石之重的瓠,“剖之以爲瓢,則瓠落,無所容”,“吾爲其無用而捂之”。有如此大的瓠,卻因其無用,將最終將

它擊碎。惠子以此來譏諷莊子的逍遙神人之說。莊子用使手不皸的藥的例子來諷刺惠子不能善用其無用,嘲笑惠子一竅不通。

惠子不服,又將莊子比成橒樹,大而無用。莊子反擊道:“子獨不見狸狌平,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以此來比喻小知之人,卑身諂媚以求功利,俟其機會如狸狌伏身以候敖。“今之者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爲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斤斧,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此莊子自喻,雖然樹大而無用,但你世人也不必用它,把它放任在無用之地,它也可以怡然自得,有何不可?聖人無求於世,所以不爲世所傷。

也許你還會覺得莊子思想難以實踐。但是,就拿做官來說,不同的人初衷也不盡相同。一部分人爲了追名逐利,一部分人卻是真正心憂天下,一心爲民,看待功名利祿爲身外之物,只求心安,這樣的人算不得是祈求浮名。也就和莊子之說不相矛盾了。

我一直思考,在現在這樣的社會,還能否實現“無己、無功、無名”。如果有會以什麼樣的姿態生存?我一直在想象他們過這一種自由自在、不問世事的生活,或生活在深山之中,或漫遊於四海之內。某一日我恍然頓悟,這樣的人就生活在我的身邊。他們不必是遊士,只要保持一顆“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之心,清楚地劃定了自身與物外的區別,辨別榮辱與恥辱的界限,淡看功名利祿,心有所屬,便不再沉浮。

《逍遙遊》讀後感 篇7

古往今來,人們都在追逐一個夢想——自由。從個體來說,柏拉圖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國”,孔子追求“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精神境界;從民族來說,無數被壓迫人民爲爭取自己民族的自由獨立而奮起反抗不惜流血犧牲;從國家來說,人們爲尋求不斷髮展提出自由新口號:經濟要求發展“自由貿易”、“自由競爭”,一實現經濟的健康發展,政治要求“自由民主”以謀求更廣泛人民利益,文化也也同樣要求自由的空氣、自由的呼吸、以達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化繁榮面貌……人們心中對自由的呼聲從古一直綿延至今,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愈加洪亮,然而,自由到底是什麼?自由在哪裏?怎麼實現自由?我們心中久久的疑惑誰來解開?

那麼不妨靜下心來,漫步於幽靜的樹木或湖畔,來品讀一番莊子的《逍遙遊》,聆聽那從遠古而來的期盼,來體味自由的馨香,任心思自由徜徉於天際。

《逍遙遊》是《莊子》書中的首篇,也是莊子本人的代表作。在上《莊子研究》課程的時候,我認真地聽老師解讀了《逍遙遊》這篇文章,在深入閱讀之後,我覺得莊子的確不愧是影響漢文化甚深且遠的一代思想家,其中闡述的觀念也在數千年以下不斷的對後世產生影響。另外,莊子也不僅是一位思想家,他更是一位重要的散文家,這篇《逍遙遊》看似雜亂無章,但是卻有中心思想貫串其中:他就是要人們不要一直被名韁利索牽絆住,更不要人云亦云的迷失在世俗的觀念或是現實取向的功利價值觀之中。

初見“逍遙遊”三個字,很自然的聯想到這樣一幅悠然愜意的風景:一個學者立於竹筏之上,沒有船槳,竹筏順着水流漂游,兩岸青山徐徐向身後遠去。若問我莊子的自由該如何形容,很自然的想到那句“向詩人一樣自由”。但讀完並深入學習《逍遙遊》一文後,才發現上面的兩個“很自然”的反應與莊子以及他所崇尚的“逍遙”真是差裏百萬裏。莊子逍遙,是近乎忘卻凡世間的一切複雜,纖塵不染的精神與靈魂上得到自由。那些詩人學者,要麼觸景生情,要麼因勢感懷,都是爲外在客觀和內在主觀所限,不能達到真正的逍遙。

《逍遙遊》開門見山點出“逍遙”的境界,“遊”的狀態,鵬程萬里,扶搖直上,看似逍遙,其實都是“有所待”,不自足。一旦時不與我,則無法成功。()如何才能超脫?莊子提出“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變,以遊無窮”。也就是說,心靈順應天地之道,跳出萬物束縛,無物,無我,無功,無名,與天地精神相往來,逍遙自在。作品描寫了一個哲學意識上天入地以求索宇宙的祕密後倦極而返的心理經歷。首先通過描繪一系列具體的事物和三個不同層次的人物來反覆申明絕對自由的難得,借鯤鵬和蜩鳩的對比,來說明大小的分別,破除一般人見小不見大的觀念,並指出:唯有“無己”的“至人”才能做到逍遙遊。

莊子所講的“逍遙”是一種絕對的自由,而不是相對的自由。莊子把人生之最高境界描繪爲“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那是一種不去追求名譽和地位、沒有功利目之、心中無我之崇高境界。只要如此,才能潛心學習,爲人生之騰飛打下厚實之基礎,才能不畏險阻,翱翔於九萬里之藍天,做才能戰勝自我,不被榮譽所累,才能不去追求名譽和地位,以熱愛作爲奮鬥之動力。

“逍遙遊”是莊子哲學的總綱,是莊子對人生的理想的追求,對精神自由的祈向,是精神從主觀形體和客觀現實環境中提煉。《逍遙遊》的主旨是人應該擺脫一切功名利祿權勢的束縛,在精神上達到一個超然物外、悠然無爲、絕對自由的境界。莊子借《逍遙遊》爲人們開闢了一個自由空靈、超脫時空的天地。

《逍遙遊》中塑造的境界永遠是沒有邊界的。天地大道,莊子於虛靜中揮灑他的放誕,於達觀中流露出些狡黠,讓我們用一生的體溫去溫暖這個智慧的名字,漸行漸遠,隨着莊子去“乘物以遊心”“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或是爲了名利鉤心鬥角,整天生活的惶惶不安;或是沒有人生目標和精神支柱;或是注重物質的享受,忽略了精神上的提高。越來越方便快捷的現代生活方式讓我們在享受他的同時也失去了很多美好的追求。有些人捨不得花上一個小時看一本好書,更樂意做得是去泡網吧,或是去麻將桌前搓一小時。社會的進步讓人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然而社會的進步更需要強大的精神文明來支持和推進。所以,當我們有閒暇時,不妨捧起一本好書,全身心投入地去讀他,去理解它,做一個現代的“至人、神人、聖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裏暢遊。

《逍遙遊》讀後感 篇8

逍遙自由是每個人所向往的,我們大部分人耗盡一生,也無法到達,也正是由於它很難真正實現,這才更凸顯出它的可貴。莊子一生追求“無待”的逍遙和自由,這種思想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那麼我們又應該怎樣去看待它呢?

生活在那個狼煙四起的戰國時代,莊子目睹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死亡和恐懼,人們得不到幸福和自由,因此,宣揚心靈上的逍遙與自由便順理成章地成爲了那個年代一大主題。莊子以其大膽而又豐富的想象力給我們描繪他的逍遙自由之境。人生是不完美的,很多東西都無法得到,在莊子看來,現實生活中不可得到的一些東西,我們可以在另一個抽象的世界裏得到,這就是我們的精神世界,在精神世界裏尋找現實世界裏得不到的滿足,這就是莊子對逍遙自由的追求了吧。

然而,畢竟莊子生活在戰國時期,離我們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他的思想也必然會存在着時代的侷限性。

在階級社會裏,人們追求精神上的逍遙與自由,是因爲底層勞動人民受到統治階級的殘酷剝削,在現實生活中毫無逍遙自由可言,便轉向精神寄託。但是,這種自由理想畢竟是主觀唯心的,屬於個人主義,它根本就不可能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得以實現。同時,這種對自身逍遙自由毫無顧忌的追求的前提是對身邊的人事麻木不仁、漠不關心,這絕對是不可取的。面對無法迴避的戰爭,莊子轉而追求精神上的逍遙與自由而完全放棄了人的外在形體,不僅如此,莊子還認爲完全是世間的外在形體阻礙了人們獲得真正的逍遙與自由。然而,形既已沒,心又和安?又怎麼能感知到你是不是真正的逍遙自由呢?另外,在這樣的情形之下,莊子一方面選擇對現實進行無情的批判,另一方面又隱於市井,崇尚迴歸上古社會的純真與自然,而忽視了對現實社會的評估,導致了後來者形成了盲目的崇古思想,遇到困難就嚮往回到上古時期的美好生活。同時,崇尚自然,追求個人精神上的逍遙自由,往往使追隨者對身邊的事物變得自私、冷漠,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另外,也使人的容易形成保守的思想,不敢打破傳統的桎梏,認爲一切事物都是自然而然的存在,無需要去改變。這就必然的禁錮了人們的思想和行動,也阻礙了歷史的進程。這是值得我們反思的。

所以,正因爲如此,我們更應該辯證地去看待莊子的自由思想。在現代文明社會,社會的自由纔是個人自由的充分保障,只有整個社會和諧自由了,我們個體才能真正的做到逍遙自由。而且,自由並不僅僅像莊子所說的精神上絕對的自由,還包括物質自由、人身自由、政治自由等等。安貧樂道的精神固然是難能可貴的,但人們豐衣足食之地生活,人與人之間平等、互相信任、互相關懷的和諧社會豈不是更高層次上的逍遙自由和超然麼?而從莊子所說的“遊心”到“遊世”、“遊物”無疑也是整個社會進步的表現。同時,莊子追求逍遙自由的思想又具有其永恆的價值,在“有我”和“無我”這個辯證的統一中,纔是人類真正應該具有的生存方式。簡單來說,人類追求逍遙自由的過程就是追求和諧的過程,追求真善美的過程,追求天人合一的過程。

因此,我們應該摒棄其消極避世的一面,把內心的寧靜與對逍遙自由本身的追求融入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去,用我們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生存的真實價值和真實意義。作爲新聞工作者的我們就用良心和文筆去書寫我們自己的逍遙與自由吧!

《逍遙遊》讀後感 篇9

初讀《逍遙遊》,我以爲只有鯤鵬才配得上是逍遙者,一飛沖天,扶搖而上九萬里;志存高遠,絕雲氣、負青天,登高望遠,馳騁於天地之間,豈不逍遙?

再讀《逍遙遊》,我又覺得好像蜩與學鳩或者是尺鷃纔是逍遙者。雖卑微弱小,搶榆枋而止,甚至時則不至,可又如何?想飛便飛,想停便停。不必等海運,也無須乘厚風,隨意自在,不亦是逍遙?

今日又讀《逍遙遊》我恍然覺得之前都錯了,無論鯤鵬還是學鳩之類都可以逍遙呀,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在什麼處境就調整什麼樣的心態不就是逍遙嗎?鯤待海動風起之時便化而爲鵬去以六月息者也,可是若風之積也不厚,負大翼也無力之時就踏踏實實沉潛於北冥海底,這是鯤鵬的逍遙。尺鴳雖騰躍而上不過數仞卻無需依仗隨意翱翔於蓬蒿之間,這是尺鴳的逍遙。如同我們,有三月之糧便適千里之外,去看看遠方的世界;僅三餐只滿便適莽蒼之遊,逛逛近郊的桃園,不也很好?可僅能這樣嗎?我又想到《爲學》篇中那一窮一富兩個和尚,富者數年來欲買舟南下,猶未能也;貧者卻憑一盆一鉢自南海回,因此遠近不是問題、窮富也不是問題,心甘情願纔是逍遙。上古大椿、楚南冥靈雖有大年,立於世間看遍百態卻寂寞不能言。蟪蛄、學鳩雖是小年,卻呱躁喧虺身處紅塵好不熱鬧,大年也好小年也罷不都是隻是一輩子?誰也學不成誰的樣子,誰也不必羨慕誰。有多大的能力做多大的事便好。而至於一個人本身,少壯有力時可學習鯤鵬,扶搖直上九萬里;歲積力衰時不妨學習尺鴳,數仞騰躍飛之至便好。昨日有昨日的悲傷,明天有明天的歡喜,有什麼呢?什麼樣的處境調整什麼樣的心情便好。巢於深林不過一枝,飲水江河不過滿腹,鷦鷯如此,偃鼠如此,鯤鵬、學鳩、尺鴳、蟪蛄,你我亦是如此,誰能分得清誰更逍遙呢?

這便是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道理吧。

《逍遙遊》讀後感 篇10

近來正在學習莊子的《逍遙遊》一文,我初次接觸這篇文章是在很久以前的一次課外閱讀上,記得當時只是在偶然一瞥中看到了一句話:“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當時只是覺得震撼莫名,而其後的“莊子”和這篇《逍遙遊》便深深地印入腦海,近日再讀,依舊免不了對其中所蘊涵的深深的智慧而欽佩不已。整篇文章與開頭便以宏偉的視角展現出“鯤鵬展翅”的壯景,那隻“水擊三千里”的大鵬給人以深深地震撼,而其後的說理,更是讓人感觸頗深。“大鵬,棲於北溟而乘風遷於南溟,世人皆見大鵬展翼之宏偉,殊不知其借風之力也。”大鵬鳥之所以能夠一飛沖天,固然有着其自身的能力,而更爲重要的是能夠承載他的風。如果沒有巨大的風力相輔,那大鵬就會像“置於坳堂杯水”之上的水杯,“焉則膠”,又怎能有其扶搖直上的九萬里之高呢?想到這裏,我不禁有所明悟,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大鵬,都有着扶搖直上的能力,可爲什麼有人成就極高,而有人則碌碌無爲一生呢?答案很簡單,是風。

《逍遙遊》中提到過:“適莽蒼者”,由果腹而返,“適百里者”,則“宿舂糧”,而“適千里者”更是要“三月聚糧”。而大鵬之飛,亦是須乘六月海動之風。“只有足夠充分的準備,纔能有出色的成績”,這句話一直是不變的真理。在生活中,或許我們的理想就是大鵬,而我們所學習所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就是承載我們的“六月海動之風”,只有儲存到一定的知識,才能厚積薄發,從而於六月海動而風起時,一飛衝而天,使“翼若垂天之雲”,直飛南溟,否則“風”不大,無力負起雙翼,起飛尚且不行,又何談遠行?故此,在我們生活中,應努力的儲備、積累知識,讓自己所擁有的知識有足夠托起理想雙翼的力量,只有這樣,方纔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否則一切都只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

《逍遙遊》讀後感 篇11

《逍遙遊》是莊子的首篇,是戰國時期哲學家莊子(名周,約前369-前286)的代表作。莊子散文想象奇偉,言辭瑰奇,設喻貼切,句式靈活,汪洋恣肆,別具一格。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中高度評價莊子,說他“着書十餘萬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無事實,而其文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之能先也”。當代文化學者餘秋雨在《何謂文化》將莊子列爲先秦諸子文學作品的第一等級,蓋源於此。

《逍遙遊》旨在論證達到絕對自由境界,既追求一種超越時空限制的絕對自由,也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

《逍遙遊》啓示我們,任何個人,在萬物紛紜的現實世界中,要進入自由的境界,從客觀上來說,“猶有所待者”,也就是要依賴客觀條件;從主觀上來說,要不斷加強理想人格的修養,以至臻於“無己”(順應自修,忘掉自我)、“無功”(不求有功)、“無名”(不求有名)的思想境界。

巨大的鯤,變化爲鵬,其背“不知其幾千裏”,之所以能徙於南冥,“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也就是它只有憑藉九萬里風才能起飛。所以《逍遙遊》中說:“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大鵬離不開“海運”,即“海風動”。宋人林希逸解釋“海運”道:“海運者,海動也。今海瀕之俚歌猶有‘六月海動’之語。海動必有大風……”言必有此大風,而後可以南徙也。蜩與學鳩是小蟲、小鳥,力氣不夠,“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蜩與學鳩碰到榆樹、枋樹就停落在上邊。有時力氣不夠,飛不高,飛不遠,落在地上就是了。因此,莊子的結論是:“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沒有一定的客觀條件,主體自然不可能到達自由境界。

就主觀上來說,任何個人要進入自由境界,必須擺脫現實世界種.種物質上、思想上的束縛。莊子所以說的“至人’是他理想中修養最高的人;“神人”,次於“至人”;“聖人”,又次於“神人”。莊子《逍遙遊》中列舉了傳說中古代道德修養高尚的人。宋榮子“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宋榮子對於世俗的名譽,是未曾汲汲追求的。列子“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列子順應自然而能不熱切於求福,如此者,世間亦不見多。堯知高士許由賢明,以“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時雨降矣,而猶浸灌”爲喻,“自視缺然,請致天下”,樹立了至人“順應自然”“忘掉自我”的崇高理想人格的理念。許由以“名者,實之賓”“予無所用天下爲”(“名是實的影子”,“天下對我是沒有用的”)辭謝堯的禪讓。莊子以宋榮子、列子、堯、許由等傳說中的人物“無己”“無功”“無名”的具體而又生動的傳說,形象地說明了要達到自由的精神境界,就必須擺脫對物質、名譽、地位、金錢的汲汲追求。

既然無論是個人還是整個人類,要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臻於自由境界,要依賴客觀條件,那麼當客觀條件還沒有具備,或者還沒有完全具備的時候,個人與人類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努力創造條件,從而進入自由境界;既然個人與人類要進入自由境界,要有高尚的品德,那麼就必須不斷提升自身修養,養成理想人格。

《莊子·逍遙遊》所宣揚的是一種超越時空限制的絕對自由。我們在閱讀時應該認識到,任何個人,乃至整個人類,都是生活在一定的時間、空間條件之下的。因此,超越時空限制的絕對自由事實上是不存在的。

《逍遙遊》讀後感 篇12

莊子在《逍遙遊》中提出了”至人,神人,聖人”的生活意境,逍遙遊作爲莊子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莊子學說的最高理想。作品描寫了一個哲學意識上天入地以求索宇宙的祕密後倦極而返的心理經歷。

作者首先通過描繪一系列具體的事物和三個不同層次的人物來反覆申明絕對自一由 的難得,

借鯤鵬和蜩鳩的對比,來說明大小的分別,破除一般人見小不見大的觀念,並指出:唯有“無己”的“至人”才能做到逍遙遊。接着塑造了一個神人的形象,使逍遙遊的“至人”具體化。莊子賦予了這個神人最美的外表和最好的品質,她是莊逍遙理想的完美體現者。然後則極爲生動幽默地寫了莊子與惠論辯有用與無用、小用與大用的情況。莊子認爲小用不如大用,無用就是大用,只有“無所可用”,才能“物無害(之)者”,在“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永作逍遙遊。

讀完全篇,可以理解到:逍遙遊是指無所依賴、絕對自一由 地遨遊永恆的精神世界。這讓我想到:現實生活中,人們或是爲了名利勾心鬥角,整天生活得惶惶不安;或是沒有人生目標和精神支柱;或是注重物質的享受,忽略了精神上的提高。

越來越方便快捷的現代生活方式讓我們在享受它的同時也失去了很多美好的追求。有些人捨不得花上一個小時看一本好書,更樂意做的是去泡網吧,或是去麻將桌前搓一小時。

社會的進步讓人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然而社會的進步更需要強大的精神文明來支持和推進。所以,當我們有閒暇時,不妨捧起一本好書,全身心投入地去讀它,理解它,做一個現代的”至人,神人,聖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裏暢遊。

《逍遙遊》讀後感 篇13

看完這篇文章,我就覺得,《逍遙遊》是一篇神文,並且像這樣的文章在中國文學史上是不多見的。

我們首先驚訝於莊子超出尋常的想像力。在莊子的筆下,“鯤”不知有幾千裏之大,一變而爲“鵬”,鵬的背不知幾千裏,羽翼遮天蔽日,奮起南飛,擊水三千,扶搖九萬。何等宏大!作者爲什麼要創造一個如此巨大的藝術形象呢?首先,莊子是一個大思想家,這樣巨大的形象是他所欣賞的。

其次,創造大的形象,也是爲了與小的形象進行對比。你看,大的形象除了鯤鵬,還有冥靈、大椿、彭祖。小的形象有芥、蜩、斑鳩、朝菌、蟪蛄、斥,這一大一小形成的對比是十分鮮明的。那麼,莊子是在褒大貶小嗎?不是。那麼莊子爲什麼要進行大小的對比呢?這樣的對比和下文的宋榮子、列子、至人、神人、聖人是什麼關係呢?這是讀懂本文的關鍵所在。

作者寫完大小的對比後,接着寫了“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者不過就是數仞間跳躍自得自滿的小鳥,受到宋榮子的嘲笑。爲什麼?因爲宋榮子不受外界輿論的束縛,懂得“內外”與“榮辱”的界限。然而,莊子對他仍然存有遺憾,“猶有未樹也”,就是說,宋榮子沒有達到莊子心目中的最高境界。列子可以御風而行,而且輕巧美妙,但他仍然達不到莊子的理想境界,因爲列子“有所待”,沒有風,他就無法飛,靠的是外部條件。莊子的理想境界是“無所待”,能夠“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不依靠任何外物,達到絕對自由,這纔是莊子的最高理想。至此,我們明白莊子對比的意圖了:大對於小,是相對自由的;宋榮子無視譭譽,較之“徵一國者”相對自由;列子御風而行,免受行走之勞,較之於徒步者,是相對自由。但所有這些,都達不到莊子的最高理想境界,因爲他們都“有所待”。最後,作者推出一種理想化的人物:“至人”、“神人”、“聖人”。

莊子的對比手法是很有特點的。他發揮想像,將大與小推想到極致,從而給讀者留下極深的印象。另外,莊子“大”的概念包含兩方面的意思。一是空間上的概念,“幾千裏”、“幾萬裏”、“坳堂”、“數仞”;二是時間上的概念,“五百歲”、“八千歲”、“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莊子的對比往往藉助寓言。本

文通篇是寓言,形象生動,感人至深。

魯迅先生說:“(莊子)著書十餘萬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無事實,而其文則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之能先也。”

不僅如此,此文中列舉了鵬,蜩與學鳩,朝菌,蟪蛄,冥靈,大椿及斥鷃一系列自然事物,唯獨有關論述鵬的文字最多且鵬的形象留給讀者的印象最深,那麼鵬在文中到底有何意蘊呢?

鵬在文中固然有論證自然萬物皆有待的作用,但它的意蘊遠不止此。我們且來看看莊周對鵬的描述:“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此鳥絕非一般,它由不知其幾千裏的大鯤轉化而成;飛行時捲起三千里浪花,在颳起龍捲風時騰空直上數萬裏雲霄,遮天蔽日,聲勢浩大,這是何等雄偉的景象啊!蜩與學鳩認爲大鵬徙於南冥完全沒有必要飛上九萬里高空,面對蜩與學鳩的嘲笑,清高孤傲的莊子不屑一顧,在莊子看來它是大智者,這兩個小東西知道什麼呢?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在莊子的眼中,大鵬有高遠的理想,它威武壯美,可見莊周先生對大鵬這一形象寄予了深情厚愛。

那麼莊子何以對大鵬情有獨鍾呢?大鵬有着高遠的理想和不爲世人(蜩與學鳩)理解的雄心壯志,莊子在那個追名逐利的時代有着不爲人理解的棄絕功名利祿的逍遙遊理想,在世俗人的眼裏,莊子會是多麼地傻呀!難道鵬這一形象不正是莊周自己的化身嗎?鵬儘管威武壯美,有着凌雲壯志,然而想飛上九萬里高空必須要憑藉六月海動大風,要想從九萬里高空徙往南冥必須要無所阻塞,萬物皆有待大鵬也不能倖免,這又是何等的悲哀與無奈,鵬的形象又打上了悲劇色彩的烙印。這難道不是莊子現實處境的真實寫照嗎?

逍遙遊的人生理想既是莊子批判儒家積極入世哲學的反映,更是莊子在現實與理想,此岸與彼岸痛苦徘徊並超越現實與此岸的人生理想表白。

因此,文中的寓言及寓言中的形象僅僅是作者言志與抒情的符號,鵬的形象交織了莊周的清高孤傲,理想的高遠與現實的無奈,既自豪又悲哀的複雜的矛盾心態,意蘊豐富。

我們說本文是神文,還因爲莊子提出了深刻的哲學概念。本文討論的核心是

“絕對自由”,這是一個哲學命題。如果把莊子的“絕對自由”理解爲現實社會中的無組織紀律,那就錯了。莊子的“絕對自由”是一個“理念”,是對人的精神的闡釋。莊子認爲,作爲形體的生命,是沒有絕對自由的,也不可能有;而作爲精神的生命是有絕對自由的,也應該有。

莊子生活在戰國亂世,諸侯各國征伐不已,暴主佞臣殺人如麻。他的志向抱負不可能實現,他看透了這個社會的一切。於是,他開始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他希望自己的精神天馬行空,無所羈絆,進而讓精神的生命去解放作爲形體的生命,從而達到物我兩忘、超然物外的境界。

中國古代哲學有所謂“形而上”與“形而下”之說。我認爲,任何一個人,一生中總有“心爲形役”的煩惱。“心”即精神,“心爲形役”,不得不做些違心的事情;所以古代文人追求的是“形爲心役”。於是,“形”與“心”此起彼落,各有消長。這種交互起伏,構成了人生的基本矛盾。當“心爲形役”時,即處於“形而下”(物質)狀態;當“形爲心役”時,即處於“形而上”(精神)狀態。時上時下,有上有下,上上下下,下下上上,永無休止。

莊子提出的精神自由是想徹底解決這對矛盾,他的理想就是人應該達到“形而上”的狀態,並永遠保持。這種從本質上對人的肯定,對後人影響巨大,特別是給後來的文人以極深的影響,像陶淵明、李白、蘇軾都打上了莊子的印記。當然,這也是莊子對中國哲學的貢獻。

本文的語言奇偉怪譎,最能代表莊子的語言風格。清代文人胡文英評價說:“前段如煙雨迷離,龍變虎躍。後段如清風月朗,梧竹瀟疏。善讀者要須撥開枝葉,方見本根。千古奇文,原只是家常茶飯也。”

《逍遙遊》讀後感 篇14

“前段如煙雨迷離,龍變虎躍。後段如清風月朗,梧竹瀟疏。善讀者要須撥開枝葉,方見本根。千古奇文,原只是家常茶飯也。”

——胡文英

生於戰亂年代,不與名利所羈,逍遙蕩然於天地。

以“鯤”“鵬”“鳩”“朝菌”“蟪蛄”的時空範圍限制描繪出了戰國時期各類人物的心理限制。“天地”之大不在於金錢之多抑或官位之高,而在於人對於外界誘惑的抵禦能力之強。開篇以“鯤”“鵬”作喻,氣勢恢宏,“鵬之大”並非是莊子眼見的實景描述,而是莊子對於自我靈魂的嚮往。而後又寫無論是“芥”或是“杯”,在水面漂浮都有其條件,而“鵬”之所以能“絕雲氣,負青天”也需要“風之積”以“負大翼”。後又以人遠行距離作比,行愈遠,則備之多。蜩與學鳩的對話來襯托二蟲的“小知”和鵬的“大知”,“朝菌蟪蛄”的小年與“冥靈大椿”的大年對比,突出了一種差距,這種差距並非是簡單的時間長短差距,而是莊子的心與現實世界的差距。莊子不理解現實,現實也不理解莊子。在戰亂中,莊子不僅經受着生活之苦,還經受着外界誘惑的心靈之苦。莊子一生所秉持的“清靜無爲”看似平淡,但其中對於人心的考驗就如同佛教的苦修一般。自由一詞被莊子描繪的淋漓盡致。看似洞穿榮辱的宋榮子也“尤有未樹也”,看似逍遙可“御風而行”的列子也“有所待者”。那到底什麼纔是真正的逍

遙自由,莊子給出的解釋是“無己”“無功”“無名”。對於物質世界

中的名利是阻止人們自由的枷鎖。順其自然不強求才是真正的逍遙之“道”。

《逍遙遊》讀後感 篇15

北冥有魚,其名爲鯤,鯤之大,不知其千里也。——題記

偶然間讀到莊子的《逍遙遊》:北海有一種魚,他的名字叫鯤,鯤身軀龐大,不知道它有幾千裏。變成鳥後,他的名字叫鵬,鵬的背脊,不知道它有幾千裏,展翅奮飛,它的翅膀像懸掛在天空的雲,這種鳥海水運動時就將遷移,藉助風力飛往南海,南海是天然形成的水池。大鵬向南海遷移的時候拍打水面,激起的水浪達三千里,乘着旋風盤旋飛至九萬里的高空,憑藉着六月的大風離開。而山野中的霧氣,空氣中的塵埃,都是生物用氣息吹拂的結果,天色亦藍是它真正的顏色嗎?還是因爲天空高遠而看不到盡頭呢,大鵬從天空往下看,也不過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樣罷了。

人亦是如此,覺得自己可以鵬程萬里,卻不好好行動起來,到頭來本以爲自己與大鵬和鯤一樣高高在上,最後,卻是白日做夢,徒勞無功。

還有一些人,不覺得自己鵬程萬里,卻比一般人都要用功,笨鳥先飛,最終扶搖直上,成爲受人尊敬的偉人。

看海天一色,是否也該想一想自己的行爲舉止,做的每一件事是否滿意,過的每一天是否充實,只有全力以赴做好一件事,才能做好一切;只有認認真真的對待自己,才能真正地扶搖直上九萬里。

所以,同學們你們是否憧憬學霸那樣的鵬程萬里,是否希望像偉人那樣扶搖直上,那你是否真正的做好了每一件事呢,如果沒有,那就請從現在開始,做好每一件事吧。千萬不要讓懶惰拖了你的後腿,不要讓各種藉口成爲你的絆腳石,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爲鯤鵬一樣的存在!

《逍遙遊》讀後感 篇16

鵬之大

初讀《逍遙遊》,感受到鵬的“肆意”——“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它磅礴大氣,體積大、目標也遠,翱翔在天空之中。在飛翔的過程中其他鳥兒碰到的困難,像閃電、強風,對它來說不足一提;當它俯視大地時,地面的一切多麼渺小,目之所及,或許就是地球另一端的“天池”。每每看到這些文字,我的腦海總想勾勒鵬的畫面,鵬有多大才能“翼若垂天之雲”?這樣的龐然大物,它內心所思考的問題肯定和其他動物甚至人類不一樣。

當我有煩惱時,我也想成爲鵬,用它的視野去看看這一切,展翅飛翔,能看到許多美麗的大地景象——田野、山脈、海洋……又何必困擾於這些點滴,世界廣大還有許多美好要去追求。莊子穿越千年,藉由鯤鵬鋪設了一個宏大的世界圖。圖片

鳩之小

在《逍遙遊》中和鵬不同的是蜩與學鳩,“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爲?’”有了前者鵬的對比,蜩與學鳩顯得渺小、目光短淺。

鵬是龐大的,則鳩是渺小的;鵬是寬廣的,鳩是狹隘的;鵬是遠大的,鳩是短淺的。鳩的視野所及就是“榆枋”,渺小的它和龐大的鵬所領略的是不一樣的景色,人們說“見多識廣”,鳩所思考的定是和鵬不一樣的事物。大小之辨,一目瞭然,鵬與鳩讓我聯想到普通民衆和時間長河中的豪傑,豪傑志存高遠,他們眼中的世界和普通人的不一樣,他們的思維也不同。圖片

鵬與鳩

莊子的文字非常玄幻,每一次讀似乎都有每一次的感受,每一次讀文字都發生着一次變化。他極力描述着鵬的磅礴,又提到鳩的渺小,讓人無比羨慕鵬,但轉眼間提到“衆人匹之,不亦悲乎?”彷彿前者都是虛無。

比較永遠是片面的,用尺子量的是刻度、用量杯量的是容積,用稱重器量的是重量,當我們被莊子的文字拉近大小之間時,無意間進行了比較。故在《莊子的現代解讀》中,提到這一句:“心知執着人物的才性氣性,也執着人間的名利權勢,由是而有大小多少的分別與比較,此成爲生命的自困自苦。”比較常常給人們帶來困苦,但其實無需困苦,不用比較。此爲“逍”,消解心知的執着與分別。

逍遙

逍遙應該有着更廣闊的空間,在執着和比較之外,那更爲廣闊的天地,我認爲是人的本心和善意。懷揣着人性中最純真的善意才能像大鵬鳥一樣翱翔在高空之中。

電影《生活多美好》中,男主角每當遇到衝突與困難的時候,他都會選擇成全他人,憑藉着自己的善意捨棄另外的東西。最後當他面臨困難時,天使、身邊的朋友都出手相助,他也度過了難關。人性中的善意讓他做出了不一樣的選擇,每一次的選擇都帶着他走向不一樣的世界。

正是心中的善良正義能讓人生有另外的可能性,那份善意推動着抉擇,推動着周遭的變化,人生也就因此變得廣闊。

《逍遙遊》讀後感 篇17

讀了逍遙遊以後,我感觸頗大,我想到了人生!

跟彭祖一比我們的生命就像麻雀與大雁飛翔長度一樣差距巨大。我們豈不是很虧?人比人氣死人啊!會不會老人們都是沒事拿自己和彭祖比把自己氣死的?我們要有一個樂觀的心態,是麻雀能天天吃到新鮮的小蟲,而不用讓大魚在自己肚子裏帶三個月都爛掉了豈不是一種幸福。

所謂平凡是真,高處不勝寒也是這個道理吧!再看到後來寫道宋榮子不拘於俗我才知道這篇文章的主要意思是什麼。

不要以爲當了村長就是幹部了,上邊還有縣長,市長,省長,主席呢,在往外沒準真有個什麼超級賽亞人什麼的也說不準,所以不要得意洋洋,而是虛心學習,認真工作,貫徹落實黨的政策,走可持續發展的路線,爲人民做好事,做實事!

作爲社會的一員,我們做的每件事都只是回報社會的養育而已,不要爲自己的作爲而沾沾自喜,那是我們應該做的!

《逍遙遊》讀後感 篇18

其實很早就已經讀過莊子的著作,但是最近閒下來的時候重新溫習莊子,發現感慨更甚,收穫更多。

其一:順其自然——走過去了,其實都不過如此。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相,知道的也不一定就是事實,更何況即使到達最終也可能不會是最後,那麼又何必太過糾結現在的結果?

“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要知道全部,就必須到達一定高度,要清楚結果,就必須走過一段過程。迴避不是逃離,沉默也不是懦弱,向前或者向後,其實都是一種經歷,走過去了,其實都不過如此。就算將來知道現在的選擇不是最好的,可是至少看到了全部,經歷了過程。

其二:自然而然——認知、把握、而後將來。

一杯水就是一種人生,“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爲之舟”,在恰當的時候只能做恰當的事情,很多時候,接受不只是無奈,也是睿智。人的命運就是選擇在妥協中不斷突破的藝術,所以暫時的放棄也是一種成就。沒有一成不變的道路,所以纔有精彩非凡的人生。堅持不一定是原則,放棄也不意味着淪陷。

於是短暫的妥協並不意味着完全的放棄。認清現狀,才能夠獲得機遇。但是隻有抓住屬於自己的風,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揹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化風爲羽,纔有萬里鵬程。

我們需要認知現實的能力,需要把握機遇的能力,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暫時不具備這種能力。但是無能所以無謂,無知所以無畏,無謂所以得到安逸的快樂,無畏所以能面對巨大的困苦,不同的境遇是不同的感受,只有合適的纔是舒適的。無能算不上懦弱,無知也算不上罪過,但是無能無知而不自知自制卻會造成巨大的災難。

境界早就決定了成就,前提也早就影響了結果,漫長的積澱纔可能成就遠大的將來。“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如果需要,那麼辛苦一點,這不是遷就,而是必須全方位的接受;要是真做不到,可以選擇現實一點,“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所以即使將來不那麼幸福,現在也不那麼辛苦。

其三:君子自立——人生其實就是活着還有活下去。

人生其實就是活着還有活下去。活着就意味着與他人交集,誰也無法迴避,而這正是生活。所以人生其實就是成就自己,生活能夠改變命運,而生命本源的意義同樣也很簡單——就是滿足生存的目的,活着就是真理,活下去和讓更多的人活下去就是通往幸福的捷徑。

因爲生活,所以有了紛擾的世界,但是人是有別於萬物的智慧動物,被上蒼生而賦予思考與選擇的權利,許多人放棄了,所以淪爲禽獸,但是更多的人在堅持,成就了一個越來越繁榮的人類社會,而這其中,極少的一部分人幸運的正確使用了這種權利,於是被人們慕而聞名。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人生就是活着還有活下去,如何活着,如何活下去,都只在於自己的態度,所以人生也就是一種態度,所以最好的人生當然就是最好的態度,什麼樣的態度纔是最好的態度?什麼樣的態度纔是最好的人生?

生活中影響人生態度的有兩個常見而重要的因素:利還有名,就是名利。

因爲生存,生活中有一樣東西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錢,因爲錢的需要所以構成了利益的追求;而生活中還有一樣東西是很多人羨慕的,那就因爲人的羨慕而構成的名。但是名利只是滿足生存的一種需要,所以人可以自私但不能僅僅自利,所以人可以追求正名但不能追求盛名。

名利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只是過程而非結果,人生就是活着還有活下去,如果因爲活着和活下去而不得不選擇一些名利的需要,這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因爲名利而造成活着和活下去的困擾,何其辛苦?難道就不是捨本而逐末?人生的態度不是名利,起碼並非因爲名利。“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這是一種好的態度,至少是可以認可和得到滿足的幸福態度。

然,這並非我的態度。

我只是單純的希望讓自己更好地活下去和讓更多的人更好的活下去,這或許不是最好態度,但是至少不會是錯誤。而這——正是我選擇的態度。

其四:自知自制——合適的纔是舒適的。

最困難的不是瞭解別人而是瞭解自己,因爲我們往往只能通過鏡子看到自己,可能會是全面的,但肯定不是真實的。

同樣困難的不是掌控別人而是掌控自己,因爲我們的雙手對我們的身體總是有所未及。

所以人生最珍貴的是能夠自知和自制。所以“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不同的境界成就不同的人生,人是需要一點精神的,纔可能比多數人走得更遠,但是過度也可能累成精神病的。所以眼光可以更遠一點,但是步子一定要更實一點。“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合適的纔是舒適的,無知而妄不僅造成他人的困惑,更可能造成自己的災難。所以“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聾者無以與乎鐘鼓之聲。”所以人生同志,不過是興趣相投而相擁不擾。

其五:天生我才——存在就有道理。

“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爲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存在就有道理,轉一個角度,就是一個世界,換一種眼光,地獄也是天堂。

《逍遙遊》讀後感 篇19

《逍遙遊》是莊子的一篇作品,在國中的時候就學過這篇文章,當時沒有那麼多感受,而現在再次讀這一個作品讓我又有無數的感慨。讀完後不得不佩服這個在兩千年的人的想象力豐富。

莊子的眼中的逍遙是一種“無待”,就是不需要依賴任何外部條件達到逍遙遊的一種境界。莊子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他們都是“無待”之人。《逍遙遊》講了幾個故事,有一隻非常大的鳥叫鵬,它每一次起飛都要海上起很大的風。莊子認爲要自由自在的話那就要學會擺脫束縛,而能夠看到九天之高的大鵬卻無法擺脫束縛,它沒有能夠做到逍遙。而嘲笑大鵬的蜩、學鳩、斥鴳,認識不到大鵬南飛的目的意義,它們甚至瞧不起大鵬。他們更加無法做到逍遙。

作者還闡釋了目的和工具的相對性。一杯水可以浮起一根草,要想浮起一個杯子一杯水是不夠的。郊遊要一天的乾糧,周邊遊需要一兩天的乾糧,長途遊則需要更多的乾糧。工具有助於實現達到目的,反過來說,目的由受限於工具。人一旦有目的,也就受限於實現目的的工具。要想實現自由,那就要摒除目的,人生就不要有所求。無意義的意義,就是生命的大自由,就是像神人那樣,不關世事,自由自自地活在世俗之外。

讀完《逍遙遊》我感受到莊子的想象力豐富,在我們的一生只能有一次,如果爲一些小事束縛的話,是在是不值得的。那麼我們應該怎樣過完我們的一生,確實應該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我們要獲得真正的逍遙就要擺脫侷限性。雖然我們可能做不到“神人”,“聖人”和“至人”但是我們可以做好自己。面對逆境,我們應該將所有的事情看做非常正常。不要因爲一時失意而讓自己失去信心。

《逍遙遊》讀後感 篇20

莊子做逍遙遊主張要做到逍遙,那麼究竟什麼是逍遙呢?

逍遙意爲從容,從容地接待事物,從容地直面困境。

蜩與學鳩笑鵬說:“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爲?”蜩與學就不明白鵬爲何要乘風飛九萬里之高。同時鵬也不理解蜩與學鳩“控於地”的樂趣。這兩者對於事物都存有侷限性多,他們可以做到“化”,蜩化爲鵬,鵬化爲學鳩,也就可以相互理解了。由此,在遇到精神困頓時,若可以轉換角度看待事物,也就可以直面困境,從而超越了。同時蜩會學鳩並不瞭解鵬的位置,但做出評論這樣的妄加評論,不僅片面而且膚淺。

斥鴳的志願在乎於蓬蒿之間,享受獨有的自得其樂。而鵬的志願卻在遠方的南冥同時鵬也有足夠的能力達成志願。人各有志,人的能力也不同,尊重客觀事實,即尊重困難所在,直面迎接。同時更要認清自己的能力,若能力不足以解決問題,那就體面地尋求幫助,這也是一種能力,在遭遇困境時從容地超越它,避免它成爲更大的困頓。

我們追求平等,但事物生來便有差別,學鳩之翅,鵬之翅大小之差甚大,經歷的風浪自然不同,坳堂之水與江河之水深淺差距懸殊,所負之物亦然不同。人的能力不同,自然做的事也不同。在其位謀其事。朝菌不必羨慕大椿,大椿不必小瞧朝菌,大年與小年,只不過是自然的選擇罷了。人不必與他人比較,做事只需做好自己的本分,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結果即使不是最好,但也一定並非最差。面對困境時,也只需盡全力,盡力超越困境若是強迫自身,恐怕還會形成新的困頓,這樣便於從容逍遙相違背。

人貴在自知,亦貴在知他人。對於自身與他人有了準確的定位,便不會輕易有困頓,即使擁有也會得體的解決與超越,在生活中悠然自得,在精神上獲得自由。在生活中的從容,最終會轉變爲敢於直麪人生,輕鬆超越困境的勇氣與自得。莊子所述的逍遙大抵如此。

《逍遙遊》讀後感 篇21

逍遙,似乎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仰慕的詞語,它似乎是象徵了思想達到了一定的境界,又或是靈魂上升到了俯視他人的地步,以來顯示自己鶴立雞羣。這種觀點是因爲在我們的生活中,以特立獨行,標新立異,故作驚人語的方式來顯示自己“逍遙”的事例不計其數,但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僅以庸俗的方式來“反襯”自己靈魂的淺陋罷了。

那對我們來說,是否還有逍遙一說?實際上是有的。學校生活也堪比一處小型社會,也有難以言語的煩心事,每到這種時候,在我們擺脫不了的時候,我們都會自然地想到要做個逍遙的人,想要脫離這些“世俗的枷鎖”。在遭受誤會之後,在身陷囹圄之後,或在困於風口浪尖上時,逍遙,總是那麼神聖而美好。

但我想說的是,我們能擁有的這種逍遙,是超然,但絕不脫俗。於我而言,逍遙是釋放靈魂的行爲,在苦於學習或生活時,我會自己遊於湖邊,在寧靜安和的湖風裏,釋放自己的靈魂,讓自己穿着蓮衣,赤腳立於無邊浩瀚的冰面上,寒風中,白茫茫的世界裏,內心的苦鬱無處遁隱。在內心像湖一樣平靜後,逍遙緣於苦困,苦困則生於塵世,在逍遙之後,我們必將繼續面對那些煩憂,絕不可能也不可能逃避,所以對我們來說,逍遙是給我被拘禁的靈魂一個撫慰自己的旅店,絕不是一處前往他鄉的車站。

就像《逍遙遊》中所暗示的一樣,我們都不能做到真正的逍遙,我想,莊子也不是一個真正的逍遙者,因爲真正的逍遙者不會屑於留下這篇文章,也就是說,莊子也並非超然於世,在他蝶遊之後,他仍得繼續身體力行,以宣揚思想和價值觀來引導,救濟那個混亂年代飽受災苦的靈魂。所以說,逍遙賦予我們的是自然、坦然、超然的權力,讓我們能在苦難中讓靈魂羽化成仙。但事實是,我們仍是繼續面對現實,因爲絕大多數事情,我們都不能僅以逍遙一說可以規避。只有認清現實,但不爲之所苦,所憂,並勇於去解決它,才能得到那種“無所困”、“無所憂”,那種讓你陷入俗塵的黑手抓不住你的自由逍遙。

每個人都不必在乎別人的閒言碎語,也不必擔憂自己面對不了什麼而恐懼。塵世、苦困、逍遙這過程,我們將重複面對很多次,而每一次經歷,我們卻將有靈魂上的愈加純淨和自由。終有一天,當你覺得生活中接下來的只有陽光,沒有能讓你煩心的事情時,那纔是上天能給予我們的最好的逍遙。

《逍遙遊》讀後感 篇22

燈塔狼煙點燃了思想的火焰。你在一個孤獨的`山峯上看着夢中的仙境。 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不守規矩的。 巨鵬 如果沒有六月的風,它怎麼能爬90,000英里呢?塵埃 只是生物的興趣而已。 所以你意識到你生命中最高的狀態。 這意味着你是世界上一個自由的上帝。 但是有幾個人在看你。 後世的學者們無法趕上死去的風,只能拿着卷軸看着溫勝義:你已經成爲一個消極的避難所。 太荒謬了。他無法在你頭上看到天空,但他說他不負責任。 後世的人們總是認爲他們是最聰明的,但他們知道他們在一段時間內應該受到限制。 那是幾千年前的你。 這不是你要做的事。你怎麼能在這個世界上得出結論呢? 但你已經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你的無所作爲是戰爭時期最理想和最完美的境界。這與我們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不一樣。 我知道我的解釋是多餘的。你就是你。 月亮的守護神怎麼能關心他的後代呢? 歷史在東方蜿蜒而逝。你還在風浪中唱歌:沒有自己的神,沒有成功的聖人。 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有幾個人。 古時候你莊子應該得到它。

《逍遙遊》讀後感 篇23

前幾個星期,老師給我們發了一本書,名叫《童話莊子·逍遙遊》的書。這本書很薄。是一篇童話。只有差不多200頁。剛開始覺得很無聊。但一翻開書,就再也停不下來了。裏書面不僅有有趣的內容,還有好看的插圖。讓讀者一讀就好像進入了這故事的世界。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主人公施小惠爲了抓蝴蝶闖入了一片柵欄,進去之後發現了,在一座石頭上坐着一個白鬍子老爺爺,自稱莊周。他把施小惠,誤認成了老友惠施。並把它和施小惠,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小動物,進行了一次對施小惠來說史無前例逍遙遊。這本書裏面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白衣老人莊周。因爲他個性自由,與我的個性非常相像。我還覺得,作者把莊子寫的勝似神仙。莊子他是一個春秋戰國時期的人物,他跟梁山伯與祝英臺根本不是在一個時代的,而在這本書中,莊子卻認識梁山伯與祝英臺,他們一同變成蝴蝶一起在天空中飛翔。此外,作者還在這本書裏,引用了許多《莊子》裏面的名言。讓讀者學到了很多莊子對生活方面的認識。不僅如此,作者還在這本書里加了一些自己改編的古老歷史神話故事。讓讀者讀起來既有新鮮的味道,也有古老的味道,回味無窮。

說到《莊子》,我就想到了這句話,“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爲。” 我在許多文章中都看到有點評過。我認爲這句話的意思是。天和地把萬物一起生下,萬物與我都是一個本體而沒有區別。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莊子的謙虛。

故事中的逍遙遊非常精彩,但人生中的逍遙遊,還要比故事中光彩許多。而且,它,還在待續着呢……

《逍遙遊》讀後感 篇24

今天,我讀完了《童話莊子.逍遙遊》,這是一本既有趣又有知識的書,我很喜歡。

爲什麼說有趣呢?因爲在書中,作者用“抓蝴蝶”作爲線索,讓本書主角施小惠找到了那個莊子的童話世界,這本書也非常奇怪,裏面的許多人物,都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歷史人物,如,施小惠是惠施,小樑是梁山伯,小祝是祝英臺......

除了這個有趣,還有後面施小惠坐上“箭頭”與小人“阿倍”一起去見黑暗魔王的故事。這個故事也非常有趣,原本去見那麼恐怖的黑暗魔王,施小惠去,卻像去一個童話世界一樣。這個故事也體現了施小惠的勇敢、冷靜的品質。

除此之外我還學到了許多知識,像北冥有魚,其名爲鯤......莊周夢蝶等知識,這本書也讓我知道了莊周是一個童話人,從莊周的各各方面來看,他也應該是一個慈祥和藹的老爺爺。

看完了這本書,我懂得了做人一定要勇於創新,要嘗試各種不同的東西,才能創造自己的幸福時光。

這本書很好看,我要推薦給更多人,讓他們也體會體會這本書爲我們帶來的快樂!

《逍遙遊》讀後感 篇25

被魯迅先生譽爲“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之”的著作《莊子》經時間與世事的洗禮已然成爲道家哲學的鉅著,同時又是一部文學名著,李白稱其爲“吐崢嶸之高論,開浩蕩之奇言”。莊子的《逍遙遊》居《莊子》內篇之首,文采絢麗,想象奇詭,構造種種神仙方物以喻世警人,奠定了莊子哲學的基調,也使我輩讀者得以一窺莊子文采的精妙。《逍遙遊》成爲傳世經典之作,歷千年而不衰,也向我們昭示了莊子哲學的勃勃生機。經典並非是金屬與過去的純粹靜止,獨立自足的東西,經典的永恆不僅僅在於超越具體的時間,空間,還在於它能在人的參與和關照下持續的涌現其新的意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不斷呈現其存在的各種可能性。即經典的意義不在於靜止的過去,而在於不斷的生成。

《逍遙遊》借鯤化爲鵬徙南冥的寓言闡明作者蔑視人間一切功名利祿以求不受外無限制的絕對自由觀,是莊子精神的集中體現,也貫穿了整個中國的思想史及文學史。其對當代人的啓示,在於其超脫精神,提升自我的心靈境界。在莊子的時代,如司馬遷《史記》所作浮世繪:“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功利的社會營營苟苟,紛擾異常。但在莊子看來,人世間的一切爭鬥,權謀,都不過是“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陷於其中,則終身受累,不能自拔。兩千三百年前的莊子時代如是,我們今天的生活又好到哪裏去了麼?人們終日忙忙碌碌,鑽營謀取,越來越瘋狂的對地球資源進行掠奪,天道日淺,人慾日深。人類如何才能跳脫出“野馬塵埃”,如何才能和蜩與學鳩相區別。

莊子借大鵬南徙試圖給出我們答案。人類應該正視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提升自己的心靈境界,與萬物和諧共生共存。人們對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經歷了一個變化的認識過程。在生產力極不發達的原始社會,人對自然心懷敬畏,農業文明時,人們對自然期盼,親和,希望物阜年豐。當私有制培養了人的佔有慾時,日益膨脹的佔有慾使人的自大有增無減,文藝復興被認爲是人的覺醒的時代,覺醒的人認爲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萬物的靈長,欲使人倍感豪邁,一小天下。從工業文明崛起到現代,人類的自我便無限擴張,作爲集體的人類在自然面前飛揚跋扈,不可一世,一發而不可收。近代歷史的幾百年人對地球的破壞可謂愈演愈烈,只知貪婪索取,不惜自毀家園,自然界在承受萬重苦難的同時,已經頻頻警示,有識之士也早就開始呼籲。

當新世紀的鐘聲敲響時,人應深思,人類對自我,對世界的人是經過長期的探索,積累,驗證,總結,究竟有沒有長足的進步?人在宇宙中,究竟應處於什麼位置?對此,莊子在《秋水》篇中就論到:“自以比形於天地而受氣於陰陽,吾在於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指出人在天地間所佔位置不過是億萬分之一,只應和萬物一樣共享朝暉晚霞。人只有跳出自己的囿域,乘上鯤鵬之背,上達九萬里的高空,才能俯瞰人世間種種自作聰明其實愚蠢至極的爭鬥和掠奪,人才會認識到自己的人是多麼可笑,從而獲得智慧。其次,“朝菌不知晦朔,惠姑不知春秋”,指明認識是有侷限的,人的認識是有盲點的。那麼就對人類最爲信賴和引以爲傲的理性提出拷問。這也正是西方哲學所前進的道路。

人類的認識能力是有侷限的,人類的智慧並不像人們自己設想的那樣可靠。《逍遙遊》中連叔回答肩吾的提問時明白指出:“豈唯形骸有聾盲哉?夫知亦有之”。人類尋找智慧的過程是艱難的,也應該是前赴後繼,不斷超越的。而今天,當人類爲物慾所障,淹沒在務實之風,功利之計及你追我趕的緊張生活,越來越疏離從容的生活節奏,也遠離了沉思默想,對爲萬物之靈長的人類天生的好奇,驚異之心,善於懷疑,敏於傾聽,深於體驗,精於反思等特點,日漸消耗。人又有什麼充足的理由傲視萬物,以地球的主人自居,任意胡作非爲?其三,到底什麼是有用?什麼是大用?在《逍遙遊》中,莊子用了較大的篇幅來討論有用與無用,大用與小用。似乎現代人自認爲更切近的把握了什麼是“有用”,即能使自己短平快的獲得想要獲得的一切,包括權勢,利益等等就是有用,就是有利於自己。這在惠施看來是無可置疑的,而莊子則睿智的指出,有用無用的標準是主觀的,大用小用的結果是事在人爲的。同樣的防治龜手的藥在不一樣的人手中就會發揮不一樣的功效,發揮不一樣的作用,有的作用大,有的作用小。物是否有用要看人是否會用,會用則物無可不用。

惠子的問題:“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捲曲而不中規矩,立之塗,匠者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衆所同去也。”在莊子那裏,“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爲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可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用法,自然,有用無用也就無需再爭辯了。其實,在這裏,正相當於中國古代的器與官之間的關係,單獨作爲“器”,就僅只侷限在個體身上,用的範圍也就小得多,當你放開眼界,從更高的層次來審視和驗檢,單獨的“器”才能成爲有機整體的一個發揮自己官能的“官”出現在你的視野中,而此時,他的“用”是大是小,是有是無也許就與先前的結論大相徑庭了。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人在處理與自然關係時走過的曲折複雜的歷程。黑龍江的荒地經過人類不屈不撓的,兢兢業業地開墾過後,貢獻給人類的除了區域性的糧食豐產還有更大範圍的土地和空氣得不到淨化,以及還不可預測的更長期的什麼影響。可是在人們認識到這些的時候,能做得除了悔不當初之外已經不多。人們對自然橫加干涉的結果是遭到無情的報復,自然修復自己的方式並不會按照人的意願進行。東北的荒地看似無用,但大而觀之,則對保持水土,調節生態作用巨大,發揮着“地球之腎”的功能。

便如哲學,有用還是無用,也絕非世俗的急功近利,鼠目寸光所能衡量,哲學之用是根本大用,“大而無當”或許是一種哲學的崇高。人類歷史上許多無知,愚昧的人禍以及當代普遍瀰漫的人文危機,無智慧狀況與哲學受冷落,被誤解相關聯。最後,《逍遙遊》中出現了莊子理想中的神人,至人,聖人的具體形象,既“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的藐姑射神人形象。她“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她“之人也,之德也,將旁萬物,以爲一世蘄乎亂,孰弊弊焉,以天下爲事?之人也,物莫之傷;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是其塵垢糠,將猶陶鑄堯舜者也”。

這個神人的形象寄予了莊子最高的人格理想,展現了一種理想化的人生境界,也是一種通達人生理想境界之美妙而有效的途徑。值得注意的是,逍遙遊不是指向迷失本性的醉生夢死,更不是指向喪失現實人生的邪教性寂滅,也不是看破紅塵的消極出世,而是指向主體身心的審美體驗,即人生的詩意化,審美化。這實際上是忘我境界的一種引申性和自覺性追求。身陷物慾的漩渦中不能自拔的人只會對“藐姑射神人”是位神話而付之一笑,殊不知,這種對神人的嚮往與追求中恰恰蘊含着他們最最需要的超脫的,純粹的智慧。綜上所述,在市場經濟大潮衝擊下的今天,很多人價值迷失,心靈恍惚,他們需要澄明的智慧。人們對抗物慾橫流的社會可以從兩千多年前的莊子那裏得到啓迪。

《逍遙遊》讀後感 篇26

莊子是一位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大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這幾天,我津津有味、如飢似渴地讀了莊子寫的《逍遙遊》。

令我至今難忘的是《逍遙遊》中的這樣一段話:“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爲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揹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再說,積存的水不夠深,它就無力承載大船。倒一杯水在低窪之處,只有小草可以當船;放上杯子,它就着地不動了,這是水少但是船大的緣故。積存的風不夠大,就沒有力氣承載巨翅。所以,大鵬飛到九萬里的高空,才能算抵達風的上方,這樣纔可以乘着風力,背靠着青天,完全沒有任何阻礙,然後,纔可以開始飛向南方。從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事情之前,都要打好充分的提前量。

《莊子逍遙遊》是一本好書,裏面的奧妙無窮無盡,讓我如醉如癡、令我受益匪淺,還有一些奧妙,等着你去探索和發現呢!

《逍遙遊》讀後感 篇27

人們常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 。若爲自由故, 兩者皆可拋。由此可見,追求心靈的自由是亙古永恆不變的旋律,寄予着人們對生活最純淨最神聖的渴求。隨着社會的發展,物質的充裕已滿足不了人們心靈的需求,富裕的物質和豐富的生活也讓人們的心靈不再平和與安寧。無休無止的繁忙充斥大腦,緊張的競爭和壓抑使人們喘不過氣來。於是,人們開始嚮往心靈的自由,掙脫世俗的桎梏和束縛,尋求一種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狀態,在繁瑣中尋求自由,在複雜中感受輕鬆。有了精神的追求,我們才能尋找到美,纔會審美。爲了幸福與自由,爲了生活的美好,我們要放開心態,用愛的眼睛去發現生活中的美感和情趣,努力做一個心靈自由的人。

莊子有云: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確,心若自由,如沐長風。然,在當今這個壓力重重,危機四伏的競爭社會裏,有幾個人是身心自由的呢?

或許認爲單身是自由的吧,可又因爲年齡大了尚未成婚而憂傷煩惱;或是結婚了,又因爲婚姻的不幸而離婚而感到

自卑,你就不會感到自己是自由的了。沒工作是自由的吧,可又因沒有事業而努力不成,或是有了工作又沒有幹出一番事業或是事業不很理想,或是沒有達到頂峯而懊惱吧。這些瑣事煩惱更加讓人不得片刻的自由了,不自由的理由和解釋實在太多太多。

心靈的自由不是逃避,也不是爲所欲爲。正如華盛頓所言:如果自由流於放縱,你會迷失在這自由深淵。自由是真誠、坦蕩、純淨、追求夢想、熱愛生活的心,是豁達開朗的心態。總之,心靈純潔自由的人,生活是充滿甜蜜和喜悅的。

我想,世界上自由之人有兩大特點。一是思想豁達,內心平和,熱愛生活。二是能夠主宰自己,堅定地爭取維護自己的自由。生活中我們欠缺的是自主選擇自己的生活,自主地主宰自己的感情世界,而不是人云亦云,一味地追求功名利祿。無論是總看別人怎麼生活,還是生活給別人看,活在別人的眼裏的生活方式,都是典型的心靈的不自由。

《時尚》客座總編輯翁菱認爲,生命在世註定要面對靈魂的孤獨,但一定要用自己的光來照亮自己。在黑暗中尋找堅持,在繁華中享受寂寞。的確,心靈的自由在自己,不是別人給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爲自己尋得“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好居所,過着悠然自由的灑脫生活;曠達狂放,自由懶漫的嵇康喜好打鐵,鐵鋪子就在後園一棵枝葉茂密的柳樹下,他引來山泉,繞着柳樹築了

個小型游泳池,打鐵累了就泡會泉。迴歸自然,“肅肅如松下風,高而徐引”, 這樣隨性自由的生活好不自在!

此外,心靈自由之人一定是經常徜徉於書海之中的。文字能夠盪滌心靈的浮塵,使原本嘈雜的世界在頃刻間被那飄飄落落的寧靜沉澱下來,使心靈自由地飛翔。又比如,試想一下,隨着旋律的跌宕起伏,靈動的音符跳躍在青山綠水之間,心靈是否能夠感受到那份博覽大山大水的喜悅與自由呢?於是說,想要追求心靈的自由就絕不能錯過美妙的音樂。

誠然,追求心靈自由的方式有千千萬萬種,但只要保持着一顆對自由的尊崇與信仰之心,幸福與快樂就絕不會離你而去。

《逍遙遊》讀後感 篇28

莊子,先秦時期代的一位哲學家,在中學歷史書中,我們就對他有所瞭解,但是他們著作《莊子》,我還從沒讀過。這次,我們全班學生幸運的跟隨百班千人共讀活動,共讀蕭袤老師的莊子童話《逍遙遊》,讀完之後,我真正領悟到了莊子不僅是一位深刻的哲學家還是一位風趣幽默、會講寓言故事的童話家!

《逍遙遊》是適合國小生讀的彩繪本,共16個故事,書中主要講述了名叫小惠的11歲五年級女孩,和幾千年前的莊周一起逍遙遊的故事,先秦諸子百家時期,莊周有一好友惠子,兩個關係很好,於是作家蕭袤就想象五年級女孩小惠就是莊子的老友惠子,兩個人亦夢亦幻,一起變成兩隻蝴蝶和兩條小魚,與古代成語“莊周夢蝶”和“濠梁觀魚”相照應。使書中故事豐富多彩,趣味橫生,讓孩子們百讀不厭,並學習了有關莊子的成語!

1、故事情節有趣而想象力豐富。

莊子是先秦時代的哲學家,因時代的久遠,我們認識和了解他,有一定的困難,蕭袤老師沒有死板地介紹莊子的哲學思想和文學著作,而是把莊子的哲學觀滲透在16個有趣的故事中,並在每個故事後面穿插一些通俗易懂的原文《莊子》片段,因爲對11—12歲的孩子來說,這樣更容易接受和學習。書中的故事想象力豐富,單單從故事的題目,如“我不是來偷菜的”、“蝴蝶吻”、“當一條魚也很好啊”等,就大大激發孩子們的閱讀興趣,故事情節裏,主人公惠子和白衣老人莊周一會兒變成一隻藍蝴蝶在菜地裏飛舞,一會兒變成一條魚在水裏自由自在地遊,一會兒又和好友嚮往到黑暗世界裏冒險。讓讀者在有趣而豐富的故事情節裏領悟到莊子的哲學思想和深奧的文學著作的精髓。

2、用有趣的故事表現哲學觀。

莊子是先秦時代的哲學家,他的哲學觀博大精深,深刻富有哲理,莊子哲學主要是人生的哲學,也就是人生的看法和態度——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如何跟孩子們講哲學呢?作家蕭袤老師沒有采用說教的形式,而是用淺語的藝術把莊子的哲學思想,融入化解到有趣的故事中去。比如“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在故事裏,惠子和白衣老人莊周遊戲玩樂中,用好似開玩笑的口吻說出來,讓我們也感覺好像是繞口令一般,不知不覺就記住了這句關於“魚之樂”著名論辯。

另外,書裏每一個故事後面,蕭袤特意安排《莊子》的原文鏈接,比如“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爲盡在已。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出自《莊子·秋水》”這段話來說明人不能驕傲自大、自以爲是,應該謙虛謹慎,既能看到自已的優缺點,也能看到別人的優缺點,走出小天地,才能見多識廣的道理。

3、書中情節亦夢亦幻亦真實。

讀完這本書,我對書中情節亦夢亦幻亦真實所震撼,剛一接觸閱讀的時候,有點讀不太懂,因爲書中開頭的情節是小惠和爸爸在菜地裏捉蝴蝶,小惠追着一隻白蝴蝶來到柵欄門,白蝴蝶搖身一變,成爲白衣老人莊周,小惠則變成一隻藍蝴蝶,一起與莊周逍遙遊,還在爸爸臉上留下一個蝴蝶吻,故事情節不斷在夢幻和現實中,像放電影的鏡頭一樣來回切換,小惠還和鄰居家的好朋友嚮往,一起被巨大的黑色夜貓綁架,穿越在黑色空間裏冒險,一會兒又回到現實生活中居住的社區的菜地,情節的變幻莫測,更豐富了故事書的生動性,讓我們在懵懵懂懂中感受莊子童話的神奇有趣。

書中說起莊子喜歡講故事,很多故事流傳至今,成爲我們經常運用的成語,比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朝三暮四”、“白駒過隙”、“得心應手”、“遊刃有餘”等,還有一些神話故事,比如“姑射山之仙子”、“皇帝尋找玄珠”等,都大大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知識水平。

有趣的故事情節和作者天馬行空的想象,讓我感覺好像和主人公小惠進行了一場有趣的旅行,也不是單純地玩耍瘋跑,而是在旅行中滲透學習到莊子的哲學觀、思想觀、價值觀的理念,體驗經典童書的奧妙。

《逍遙遊》讀後感 篇29

在莊子的《逍遙遊》中,講了這樣的一則故事:堯讓天下,許由不受。

莊子的故事是這樣說的:堯讓天下於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於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屍之;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許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爲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爲賓乎?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爲!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用現在的話說:堯打算把天下讓給許由,說:“太陽和月亮都已升起來了,可是小小的炬火還在燃燒不熄;它要跟太陽和月亮的光亮相比,不是很難嗎?季雨及時降落了,可是還在不停地澆水灌地;如此費力的人工灌溉對於整個大地的潤澤,不顯得徒勞嗎?先生如能居於國君之位天下一定會獲得大治,可是我還空居其位;我自己越看越覺得能力不夠,請允許我把天下交給你。”

作爲君王的堯,讓天下讓的不能說不夠誠懇,他把許由比作太陽和月亮,而把自己比作小小的炬火;他把許由比作天上的及時雨,而把自己比作徒勞抗旱的人。他心甘情願地讓賢於許由。

堯讓天下讓的誠懇,直接,許由拒絕接管天下拒絕的坦率、乾脆!

許由回答說:“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經獲得了大治,而我卻還要去替代你,我將爲了名聲嗎?‘名’是從屬於‘實’的附屬物,我將去追求這次要的東西嗎?鷦鷯在森林中築巢,不過佔用一棵樹枝;鼴鼠到大河邊飲水,不過喝滿肚子。你還是打消念頭回去吧,天下對於我來說沒有什麼用處啊!廚師即使不下廚,祭祀主持人也不會越俎代庖的!”

許由不願意在天下大治的情況下,擔一個君王的虛名,他寧可象鷦鷯在森林中築巢,僅僅佔用一棵樹枝;象鼴鼠到大河邊飲水,不過喝滿肚子。

許由是莊子心中那種無己、無功、無爲,追求逍遙境界的神人,是不肯爲身外之事所羈絆身心的至人,君王的權勢,在許由看來,不過是人生的枷鎖而已。

莊子借連叔的口,講出了許由的心裏話:“之人也,之德也,將旁礴萬物以爲一,世蘄乎亂,孰弊弊焉以天下爲事!之人也,物莫之傷: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是其塵垢秕穅將猶陶鑄堯舜者也,孰肯以物爲事?”

用現在的話說:“神人的德行,能包容萬事萬物,使整個世界成爲太平境界,他怎肯爲天下俗事忙忙碌碌呢?這神人,外物沒有什麼能傷害他,滔天的大水不能淹沒他,天下大旱使金石熔化、土山焦裂,他也不感到灼熱。他的塵垢秕糠等糟粕物,都能造就出堯、舜那樣的聖賢人君來,他又怎麼會把外物瑣事當一回事呢!”

在塵世中,還有什麼職業比君王榮耀?在塵世中,還有什麼功名,比君王治理國家的功名更大?塵世中、還有什麼樣的地位能夠享受君王一樣的利益?連君王都懶得做的許由一樣的人,還有什麼樣的功名利祿、榮華富貴能夠對他的身心有所羈絆呢?

我想:許由、應當是老子眼中第一逍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