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讀後感>

《心理學與生活》的讀後感(通用5篇)

讀後感 閱讀(3.08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心理學與生活》的讀後感(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心理學與生活》的讀後感(通用5篇)

《心理學與生活》的讀後感1

當前,心理健康受到特別的重視。心理疾病極大地危害着人們的健康,甚至威脅到社會的長治久安,心理問題長期積累,會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絕對不容忽視。儘管在當今社會,生活條件越來越好,醫療有了足夠的保障。在全民健身口號的帶領下,人們的身體越來越好,平均壽命也在不斷延長。然而在這些光鮮的背後,心理上的問題逐漸凸顯出來。而老年人不斷延長的壽命背後是逐漸凸顯的壽命問題。因此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進行專門的探討。

在《心理學與生活》當中,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描繪出了心理學和生活之間存在的必然聯繫,對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爲和舉動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進行了詳細的剖析和探討。這有助於在研究這一類的.課題時,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進行觀察之後,進行對比從而得出他們是否會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

同時這本書中對於如何緩解日常生活中的壓力、不良情緒保持身心健康都有詳細的講解。針對存在的心理問題應如何驚醒有效的治療,走出心理誤區,繼續健康的生活。這本書給出了很好的指導。有助於我們更好的去採取相關措施,幫助老年人儘快從心理疾病中康復過來,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安度晚年。

《心理學與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我們更好的開展課題研究,它是的原本一些年以理解的理論性問題轉爲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變得淺顯易懂。方便更好的運用書中所講到的一些東西同現實世界生活相結合。更好的去關注老年人生活,關注他們的心理問題,並找出其中的根源所在,從而提出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我們通過這本書的閱讀,更加明白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是時時刻刻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態投入到生活中,實現將抗的人生!

《心理學與生活》的讀後感2

《心理學與生活》讓我印象最深刻有幾大點:首先,就如我介紹中提到的,它運用了很多心理學在生活中運用的例子來讓初學者更加容易的理解心理學的一些原理,並且大大提升了對學習心理學的興趣;其次,這本書的作者並不會簡單的羅列一些概念和方法,作者始終是以一種循序漸進的方法對你進行啓發,或者用提問的方法,或者舉例,或者運用一些圖案,他能充分的從初學者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從一個心理學專家的角度出發去編排這本書,這點讓我很敬佩;還有,這本書每章後都有一個總結性的句子,把提到的重點列出來,在這點上,我國出的很多教材也有類似的做法,但是更多都是出一些習題在後面,並沒有做一些總結性的歸納。

我曾經向很多同學和朋友推薦過這本書,我認爲,如果是心理學的初學者,就一定要看這本書,而如果是一個已經對心理學很有研究的人我也覺得這本書同樣很值得去看。我自己也已經讀過幾遍,有時候閒下來的時候,也會偶爾翻開某些章節看看,裏面寫得很多東西都很有意思,對生活似乎很有啓發的樣子,讓你不由的從心理學的視角去觀察和理解這個世界,這個社會、周圍的人和事。

有時候,我在想,我們介紹教育技術學基礎的書也完全可以仿照這本書的寫法。國內的學科基礎的.教材,總是很喜歡介紹很多學科的概念性的東西,介紹很多有關學科歷史的東西,介紹很多晦澀難懂的理論與方法,讓剛剛學習這個學科的人望而生畏,甚至產生厭倦。學科的理論與方法固然很重要,但是我覺得應該運用循序漸進的方法,更多的是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運用一些實際運用的例子,來讓初學者對這個學科產生濃厚興趣的同時,又能讓初學者瞭解這個學科的基本原理和知識結構,從而爲他們以後的學習鋪平道路。

《心理學與生活》的讀後感3

美國的理查德·格里格與菲利普·津巴多通過他們所著的本書證明了心理學知識是可以用於理解和改變在我們的生活中起作用的文化力量的。他們在最後《社會心理學、社會和文化》第18章節裏,告訴了我們一個概念:親社會行爲與利他主義。“在每一個災難發生的時候,你幾乎可以看到同樣的情形:人們冒着生命危險去拯救別人的'生命。”這一點有很多的例子可尋,比如春節期節南方雪災,有很多羣衆自發地加入救災活動中……人們在災難面前除了表現出人類親社會行爲的潛能外,也經常表現出利他主義——個體在做這種親社會行爲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個人安全和利益。比如以前曾報道過的河南救人民工李學詩的事蹟。爲什麼李學詩會冒着生命危險去保護別人呢?理論家們又探究了“互惠性利他主義”,表示人們之所以做出利他行爲,在某種意義上是希望其他人也會對自己做出利他性行爲,這樣的互惠期望賦予了利他主義生存的價值。當別人給你好處時,你會處於一種精神緊張狀態,直到你迴應了這些幫助,這種緊張纔會消失。這種精神上的緊張是有助於個體生存的,因而人類學家發現利他主義是人類擁有的一種本能,有進化的基礎,並且可以通過個人傳遞其基因。

親社會行爲與利他主義的目的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指幫助別人。一提起幫助別人,人們會很自然地想到一個人:雷鋒,一個好事能做一火車的人。他曾在五六十年代被政府樹立爲模範人物,那時全國上下也掀起了學習雷鋒好榜樣的熱潮。如今,我們的社會進入了經濟社會,雷鋒精神會在日益商品化的社會中迷失嗎?通過學習《心理學與生活》這本書,我們顯然明白,人類助人爲樂的功能將會跟隨基因傳遞下去,也就是說,你身邊包括你,有可能都會做雷鋒,不過不會做的如雷鋒那般純粹,這是因爲時代的背景已經大不相同了。儘管如此,我們理解出的結論還是令人欣慰的。

《心理學與生活》的讀後感4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是一本很實際、很基礎的心理學入門書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學最根本的知識,看這本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學書籍,裏面沒有心理測驗、沒有心理故事、沒有人力資源、社會任何一個方面的專業內容。它能讓一個對心理學毫無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進心理學更深奧的世界。看了這本書,讓我發現原來生活真的到處都有心理學。

它就是一本心理學最根本的書,但是卻很全面。這本書有十八章,主要介紹了生活中的心理學、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學習與行爲分析、智力與智力測驗、理解人類人格、心理障礙、心理治療、社會過程與關係、社會心理學與社會文化等內容。書中還包含了由600餘條詞彙及解釋構成的“專業術語表”、2000餘條“參考文獻”以及近1000條“人名和主題索引”,對教學、研究和學習都極具參考價值。

我很喜歡書中特別設置的一些專欄,比如“我們如何知曉”這個專欄,它介紹了200多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讓你知道心理學的一些結論是如何得出的,而這些結論通常加深了我們對人性的理解。

還有“生活中的心理學”這個專欄,把心理學和我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很多。看看這些題目吧:“幸福感的遺傳性”“青少年在想什麼?”“感覺和知覺組織的分離”“清醒夢境的試驗事實”“你無法忽視數字的“意義””“在“瘋狂“的地方做個正常的人”原來,你每天都用得到心理學!

“21世紀的心理學”這個專欄也很好,介紹的是心理學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課題,把有興趣的學生引向心理學的新領域。在那裏他們將開疆闢壤,施展抱負,爲人類瞭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貢獻。

要學習一種知識,就象是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行走。你可以跟着別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對錯;也可以自己摸索着走,看看運氣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張地圖,讓自己知道自己在那裏,這個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條路,然後你選擇你喜歡的'道路走下去。這本書就是心理學世界的地圖,它沒有把所有的知識給你,但是,它給了你全貌,給了你路徑,要了解心理學,這本書足夠了,要想要深入,這本書也告訴你該如何尋找道路。

對於初學者和對心理學有興趣的任何人來說都是一本非常不錯的書,本書從生活入手,深入淺出的與心理學知識聯繫起來,讓你在不知不覺中領悟到心理學的魅力,從心理學的角度講述生活中一些習以爲常但又從沒注意過的生活瑣事,能幫助你逐漸產生對心理學的濃厚興趣,學心理學的都該讀一讀這本書。它教會了我如何思考,如何去分析人類的心理現象以及由此決定的行爲方式,我覺得這是最大的裨益。

《心理學與生活》的讀後感5

本我 可以看做是原始驅動力的儲存處。它非理性地運作着,它跟隨衝動運動並追求即時的滿足感,而不考慮所渴望的行爲是否現實可行、被社會認可。本我被快樂原則所支配,無節制的尋找快樂,這種快樂特別指、生理和情感快樂。

超我 是一個人的價值觀的儲存處,包括從社會習來的道德態度。超我大致上和良心的概念相對應。當兒童開始將父母或者其他成年人對於某些社會禁忌作爲他的價值觀一部分時,超我便逐步發展起來。超我也包括理想自我,這是一個人想讓自己努力成爲的樣子。這樣,超我經常和本我出現矛盾。本我想要做精神上快樂的事情,而超我則強迫本我堅持做那些正確的事情。

自我 是一個基於現實的自我方面,來調整和本我衝動和超我需求之間的衝突。自我代表一個人關於生理和社會現實的觀點,是他關於行爲的原因和結果的理性認識。自我的一部分工作是選擇那些能滿足本我衝動的行爲,但是這些行爲同時又不會帶來不願看到的結果。自我是受現實原則支配的,這種原則爲快樂的需求提供現實的選擇。比如,自我會阻止考試作弊的衝動,因爲他考慮到被抓住而產生的嚴重後果,同時,他會用以後更努力的學習行爲或者尋求教師同情等方法來代替作弊。本我和超我產生矛盾後,自我會進行折中來儘量滿足兩者的需要。然而,當本我和超我之間壓力非常緊張時,自我很難制定出最優的.折中。

——引用原文定義

從上面的定義看很好理解本我、超我與自我的概念。其實我們每個人內心的衝突與矛盾都是這三個“我”之間的“思想鬥爭”。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前幾天一個朋友給我打電話,告訴我她不想上班,而想出國旅遊,遊山玩水的過一輩子——這個“想”的過程就可以理解爲本我慾望的驅動力,也就是內在本我的體現,然而她哀嘆了幾聲後第二天又不得不乖乖的去上班了,爲什麼呢?哲學上說,物質決定意識,也可以理解爲現實決定思想。在心理學上來講,又是一個“超我”與“自我”的過程,“超我”可能會說:工作是你的職責,是你應該完成的分內的事,是你“該做的事”,這個“該做”是以一定的社會道德觀及個人價值觀爲基準的,超我往往是自己想成爲的那個“成功的我”的樣子;自我是什麼呢,它是現實的我,理性的我,它會分析,如果不上班會有什麼後果,會意識到自己還沒有足夠多的享受生活所需要的經濟基礎。

所以一般情況下“自我”會幫助協調“本我”與“超我”之間的矛盾,會做出合理的判斷及決定。而且這個傾向隨着年齡的增長經歷的增加會愈加明顯,即我們會愈加傾向做出符合現實的“正確的事”。

這也就不難理解,爲什麼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總是會做出一些違背社會道德觀的事情,譬如打架鬥毆,是因爲他們“本我”意識很強烈,甚至超越“超我”範圍,而由於社會經歷的缺乏,又不能意識到這些事情所帶來的後果,即“自我”的現實性不強。諸多因素造成的行爲。

一句話,本我是感性的我,超我是文明的我,自我是理性的我。

一個人的內心若想沒有衝突或把衝突減到最小,就要合理並協調發展這三個“我”。

個人覺得最佳狀態是本我、超我與自我是處於同一個發展方向的,我們的內心會感到最大程度的滿足與舒適。即本我上想完成的事是符合社會道德規範的,同時又具有現實意義。由此想到了許三多——這個在許多人眼裏的“笨人”,明顯看出在他的心中內在的快樂就是奉獻,“奉獻”符合社會道德觀又具有現實意義,所以雖然在別人看來他很傻,但他的內心卻是無比充實和快樂的。相比較那些過於計較得失的人,表面上看他們很精明會算計,但他的內心卻是掙扎的,不和諧的,最終會心病纏身,將自己妖魔化,害人又害己。

那麼爲什麼有些人有工作有錢花卻不快樂?兩個可能,要麼他沒有切實的愛他的工作,將其化作一種情感快樂的源泉;要麼他很清楚自己的快樂不在工作上——只是爲了掙工資敷衍了事,他本能的快樂得不到滿足,從而導致內心的衝突感和壓抑感。

弗洛伊德說,人是帶着道德面具的動物。這也看出爲什麼人的心會那麼複雜,人遠沒有動物單純,要保證人像個“人”,就要受到道德思想的束縛——這也可能是自尊心的驅使。比如地上有個錢包,你的本能慾望是去撿,歸己所有,但若上升到道德層面,是要遭到批評的,所以這個行爲就變得不那麼單純了,當然也正因爲有這個道德觀的束縛,我們的社會纔會井然有序。

當然,如果一個人只注重本我和自我而拋棄“超我”,即以現實的手段來滿足個人快樂與慾望而不顧社會道德觀,那麼短期看,他或許可以得到一些利益,只是他要爲這種違背社會道德的行爲付出代價。所以我覺得這種人可以看做“短視者”。

總之,這三個“我”最重要的是平衡發展,過分壓抑哪一個都是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