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讀後感>

實踐七個習慣讀後感

讀後感 閱讀(4.47K)

讀完某一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實踐七個習慣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踐七個習慣讀後感

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作者倡導有識之士應該告別舊的習慣;人的行爲總是一再重複,取得卓越不是單一舉動,而是靠良好的習慣;要提升自己,必須改變舊的觀念,樹立克服“慣性”的信念,並且“由內而外”全面的造就自己。觀念是態度與行爲的根本,觀念決定行爲,行爲形成習慣,而習慣左右着我們的成敗,成功其實是習慣使然。

習慣一:積極主動——個人願景的原則。就是對待生活、工作都要勤懇主動,勇挑重擔。挑重擔雖然吃力,但它會使你增強能力,揀輕擔雖然省力,但它無法激發你的潛能,也就不會在“挑擔”中增加能力和經驗。高效能人士爲自己的行爲以及一生所作的選擇負責,他們致力於實現有能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動的憂慮那些沒法控制或難以控制的事情;他們通過努力提升效能,從而擴展自己的影響範圍,同時積極的積極的心態能讓他們擁有“選擇的自由。

習慣二:以終爲始——自我領導的原則。就是對待生活、工作要有信念並且始終都能堅持這個信念。高效能人士設計自己的未來,認真的計劃自己要成爲什麼,想做什麼,要擁有什麼,清晰明確的指導自己要做什麼,怎麼做,並以次作爲決策指導。”以終爲始“是實現自我領導的原則,這將確保自己的行爲與目標時刻保持一致,並不受他人和外界的干擾。確立目標後全力以赴,許多人在埋頭苦幹時,並不知道自己苦幹要追求什麼目標,只是爲工作而工作,爲忙碌而忙碌,未曾自問所欲所求,也不曾審視自己的人生信條:”你到底要做什麼?什麼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你的生活重心是什麼?“。只有確立了”以原則爲重心“的符合價值觀的人生目標,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恆的付諸實現,纔有可能獲得內心最大的滿足。

習慣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則。就是有效管理自己的一切事情。高效能人士將工作焦點放在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上,以此保持效益和效率的平衡。”有效管理“是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的重點管理,先決定什麼是重點後,然後自己掌握重點並時刻把它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覺、情緒、衝動左右。

習慣四:雙贏思維——人際領導的原則。就是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堅持於人有利、於己有益的原則。具有雙贏思維的人士具備三種品格,那就是正直、成熟、和富足心態。他們忠於自己的感受、價值觀和承諾;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覺,能以豁達的心態看待他人的想法及體驗;相信世界有足夠的發展資源和空間,人人都能共享。利人利己觀念的形成是以誠信、成熟豁達的品格爲基礎的,豁達的胸襟源於個人崇高的價值觀與自信的安全感,所以不怕與人共名聲、共財勢,從而開啓無限的可能性,充分發揮創造力和寬廣的選擇空間。

習慣五:知彼解己——將心比心交流的原則。也就是換位思考的意思。要培養設身處地的”換位“溝通習慣,一個人要想得到他人的理解,首先要理解對方。人人都希望被理解,但卻常常疏於傾聽(這裏所說的傾聽不是單純的傾聽,而是理解的傾聽)。有效的傾聽不僅可以獲取廣泛而準確的信息,還有助於雙方情感的積累。

習慣六:統合綜效——創造性合作的原則。就是要善於集思廣益、團結他人,發揮集體的力量。統合綜效是對付阻礙成長與改變的有力途徑。助力通常是積極、合理、自覺、符合經濟效益的力量;阻力則消極、不合邏輯、情緒化和不自覺。不設法消除阻力的後果就等於向彈簧施加作用力,結果還是要反彈。如果雙贏思維、換位溝通、統合綜效原則整合,不僅可以化解阻力,甚至可以化阻力爲助力。創造性的合作、集思廣益的合作威力巨大。

習慣七:不斷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則。就是要有創新思維。我們要懂得在工作和生活中磨練自己,因爲不管做什麼都要靠自己,因此自己是最值得珍愛的財富。工作本身並不能給人帶來經濟上的安全感,而具備良好的思考、學習、創造與適應能力,才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擁有創造財富的能力纔是真正的財富。

總之,七個習慣相輔相成。習慣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和日常生活中逐漸養成的一種獨特的、相對穩定的思維模式和行爲方式。一個習慣一旦養成,它就會在不知覺中影響着我們的思想和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