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讀後感>

【精】朝花夕拾讀後感

讀後感 閱讀(1.63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朝花夕拾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朝花夕拾讀後感

朝花夕拾讀後感1

斟一杯香茗,任清香繚繞思緒,一個人的夜晚,不僅有皎潔、悄然的月光,更有那一葉學海中永不沉的扁舟。——題記

在魯迅的世界裏遨遊,我初有體會。

初讀《狗、貓、鼠》我看到了魯迅童年的天真可愛,看出了他對老鼠的同情、喜愛之情。對貓的憎惡,我細細體會,我又品出了別樣的滋味,老鼠不正代表了那些貧窮弱小的羣體麼。它們遭人鄙夷,受盡艱難困苦,生活在社會底層,它們不正是我們需要關心的麼?只要我們奉獻出自己的愛心與溫暖,爲它們帶來關心與幫助,那麼我們的生活也不會更加美好,家庭也不會更加幸福嗎?正因爲愛,我們的心情纔會碧波盪漾;正因爲愛,我們的生活才充滿芬芳;正因爲愛,我們的靈魂才熠熠生輝!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我們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

在魯迅的世界裏遨遊,我略有感觸。

看了《與猖會》總會感同身受。好像也能體會到魯迅那傷心失望的心情。的確,大人們總是在我們滿懷歡喜時,爲我們澆一盆冷水,他們似乎永遠不會懂得我們的想法和感受,只是一味地催促我們學習,看書,寫作業……讓我們按照他們的.想法去生活,而我們有時也時常牴觸他們,和他們吵架,惹他們生氣,最後兩敗俱傷。所以我們應該學會理解,學會溝通,學會忍讓,你會發現,其實他們讓我們做的都有道理,應與父母架起一座心靈的橋樑,有了理解,生活纔會充滿歡樂;有了理解家庭纔會充滿關愛。

在魯迅的世界裏遨遊,我思緒萬千。

告別了《五猖會》,我們來到了“長媽媽”的世界。我感受到了她的善良,樸實和和藹可親。表達了作者對長啊媽的尊敬感激,懷念和祝願之情。而我更爲她的樂觀所感動。她雖然不富裕但她勤勞,享受生活。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打造屬於自己的天地。那我們呢?在生活中,當烏雲密佈天空時,悲觀的人看到的是“黑雲壓城城欲催”,樂觀的人看到的確是“甲光向日金鱗開”無論在什麼厄運中,只要保持樂觀的心態,總能找到這樣奇特的春蕾。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謠,你會發現生活的美好。

輕輕品一杯香茗,感受那清香與甘甜。披前銀紗般的月光,我依舊沉浸在作者筆下那多姿多彩的金色童年之中。

朝花夕拾讀後感2

《朝花夕拾》中最熟悉的文章莫過於《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百草園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春秋天翻開斷磚與昆蟲一齊玩耍,拔何首烏根,摘覆盆子,夏天乘涼、聽赤練蛇的故事,冬天拍雪人、雪地捕鳥……百草園是作者的樂園。在那裏,他盡情玩耍,增長見聞,親身實踐度過了一段完美的,無憂無慮的生活。到了上學的年齡,他來到三味書屋,壽先生是極方正、博學的人,生活自然要有所拘束,這是很正常的事,但儘管如此,在壽先生陶醉於美文中時,魯迅和他的小夥伴們照樣在先生的眼皮底下幹各種“好事情”,還偷偷溜到院子裏折臘梅,尋蟬蛻,就算惹怒了先生,也可是是訓幾句罷了,這樣完美的生活真令人羨慕。整篇文章充滿了真摯樸實,動人趣味之感,哪裏有什麼諷刺批判之意呢?童年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完美純淨的`,有誰忍心將自我的童年蒙上一層陰冷麪紗呢?

想想我的童年,也是很有意思的。大夏天獨自一人吃着雪糕,趴在樹下掏螞蟻洞、捉螞蟻,冬天折一枝淡黃的臘梅,滿屋飄香,平時也和小夥伴瘋鬧,玩各種遊戲,放假了還能出去旅遊,那時的我也是像百草園中的魯迅一樣天真爛漫。上了學,課業負擔較重,教師也都個個嚴肅端莊,我和同學可沒有上課溜到院子裏玩的勇氣,甚至做小動作,交頭接耳也都是別人的專利,我是沒有的。慢慢的,課間十分鐘被作業佔了去,我們也不會想着跳皮筋,扔沙包,僅有寫作業。儘管如此,放學路上、假期裏仍然會有我們的笑聲和打鬧聲。總之,童年畢竟是一方淨土,不管如何,都會散發出奶味的芳香,給我,給你留下完美的回憶。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所描述的經歷是那麼趣味溫馨,或許它沒有那麼完美,但失去了才知珍惜,那裏有魯迅對自然的喜愛,對童年的留戀。我亦是如此,我在百草園、三味書屋中與魯迅重溫了他的童年,而我的心裏也充滿了對童年的追憶與回味,對自然的熱愛與嚮往,對自由的渴望與追求。

童年如花,無論何時拾起,都會有所回憶與新的內涵。

童年,永遠都是個道不盡的話題……

朝花夕拾讀後感3

讀完朝花夕拾這一本書才知道是寫作者追懷青少年時代的往事而作的。正如其名,書中既描寫了他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又寫了對師友真摯的懷念。

在初讀朝花夕拾時我想大多數人一定也和我一樣,有着似懂非懂的感覺,但只要靜下心來再細讀一遍就一定會有另一種感受。作者經歷的生活種種——從農村到城鎮、從家庭到社會、從中國到日本每一篇都生動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社會生活的一角。

在朝花夕拾裏我最喜歡讀的有兩篇,其中一篇是阿長與《山海經》,另一篇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阿長與<山海經>裏的長媽媽,在我的心中是一個爽直而多嘴,有很多繁瑣禮節的人。但她又能做到別人不能做到的.事,比如買到山海經。對此我也很佩服長媽媽,竟記住一個小孩子說的話。爲了向魯迅賠罪而買山海經。開始對長媽媽睡成“大”字型並把胳膊放在魯迅頸上那種不滿竟全然消失了,只感覺長媽媽是一個十分善良的人。

“三味書屋後面也有一個園,雖然小,但在那裏可以爬上去折臘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樹山尋蟬蛻。”

這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到處充滿了對童年的回憶,無處不讓我感覺到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童真童趣。想想自己的童年,雖然同樣是一個小孩子,但是和魯迅先生比起那就相差太多了。

讀着這篇文章,我彷彿來到了魯迅的童年。看魯迅趁人不注意,鑽進了百草園。他與昆蟲爲伴,採野花摘野果,然後與玩伴一起捕野鳥。每一個舉動都讓我感受到童年的樂趣。一切都是那麼天真爛漫、令人回味。魯迅小的時候是一個無拘無束,自由,天真的孩子,就好像我心中所想象的那樣。這也正是我之所以喜歡這篇文章的原因。

朝花夕拾讓我知道了不同年齡時魯迅的故事,這裏面有悲也有喜。我要從現在起珍惜每一天,長大後也像魯迅先生一樣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讀後感4

魯迅,一個生活在軍閥割據時代的愛國作家。

他用筆尖喚醒着全國人民的麻木心靈。《朝花夕拾》便是他著作中的一本,他筆下的長媽媽令我印象深刻。

長媽媽是魯迅的保姆,她保留着許多奇怪的習俗,像在新年吃福橘,飯粒掉在地上必須撿起來……她喜歡切切察察,睡相不好看,長的還很胖,還踩死了魯迅心愛的隱鼠!她性格外向,到了周家做女工也不知道收斂。

這樣一個女工,在大作家魯迅的眼中又是怎麼樣的呢?

她對孩子傾注了一片心血。長媽媽所教給魯迅的規矩,有些令魯迅很感興趣,可一些荒誕不經的謠言還是令魯迅反感。其實她的本意並不壞,她只是想用自己的方式,想辦法讓小主更有教養、安全、規矩。她老化的思想與孩子的想法是相反的,並不討魯迅喜歡。

阿長是一個很不幸的中年婦女,是一個沒有文化的農村婦女,剛開始魯迅並不喜歡她。當有一段時間,魯迅迷上《山海經》時,關心孩子的她便有了自己的'想法。當有一天,她告假回來時,一句話讓魯迅非常感動: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她把“山海”念成“三哼”,可想而知她是如何向別人打聽的!她一個擁有微薄工資的女工是如何積攢出買書的錢來的!

我認爲,魯迅並不完全討厭長媽媽。雖然長媽媽有很多的缺點,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嘛,常媽媽也不是聖人。當魯迅得知是長媽媽害死了隱鼠時,她悲痛萬分,對長媽媽生出了恨意,對她剛剛生出崇拜之意又消失的無影無蹤了。魯迅在《阿長與山海經》中寫道:仁厚黑暗的地母呵,願你懷裏永安她的魂靈!短短的一句話,不正表達了魯迅對長媽媽的思念嗎?不正表達了魯迅對長媽媽的敬意嗎?不正表達了魯迅心中長媽媽的地位?

長媽媽,一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中年婦女,一個生在亂世的人,給了魯迅莫大的關懷與幫助。

朝花夕拾讀後感5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所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一向得到極高的評價。作者說,這些文章都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回憶文”。本書爲魯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十篇。前五篇寫於北京,後五篇寫於廈門。以下是一篇《朝花夕拾》讀書筆記(《朝花夕拾》讀後感):

《朝花夕拾》是魯迅在受到政府的壓迫、“學者”們的排擠,又歷經戰亂後寫下的回憶。作者在這樣紛擾中尋出一點空閒來,委實不易,目前是這麼離奇,心裏是這麼蕪雜。一個人到了只剩下回憶的時候,生涯大概總算是無聊了,但有時竟會連回憶也沒有。

對往事的回憶,只是現實生活的一點安慰,而每一個美好的回憶又都有一個悲慘的`結局:百草園和繡像摹本賣掉了,長媽媽也匆匆告別了人世,本應是激發人們的愛心的《二十四孝圖》背後,卻隱藏了謀人性命,教人看的醜惡禍心。去留學,並且碰到了一位令自己敬仰的師長,卻因爲感受到醫治人的精神比醫治身體病症更重要而離別了,在學校辦事兼教書,實在勤快的可以的老友範愛農,終究擺脫不了貧困潦倒落水而逝的命運。

在對這一連串苦樂參半的事件的記敘中,作者還追究了自己的一些思想根源,例如仇貓,小小的,帶給作者遐想的隱鼠的失蹤,只是個象徵的意念:當我失掉了所愛的,心中有着空虛時,我要充填以報仇的惡念!這纔是作者仇貓的動機:它在奪人所愛。從魯迅先生一生的經歷看:嫉惡如仇,不過是對缺乏愛、失落愛、痛惜愛的一個自然反應罷了。

對這個細節下作者又給自己開了個傷心的玩笑:他的仇貓是毫無道理的,雖然貓吃老鼠,但他的隱鼠卻不是貓吃的,而是被長媽媽踏死的,那麼是否要恨長媽媽呢?在下一節回憶中,長媽媽也確實有些讓人生厭,睡覺時佔領了全牀,滿腦子的窮規矩和愚昧的信念,就是這樣一位長媽媽,卻把作者日思夜想的,別人都不能重視的渴望化成了現實,不懂識文斷字的長媽媽把她自己都叫不出名的《山海經》買來,送給了“我”。正因爲長媽媽這顆未被舊道德泯滅的愛心,使作者記起她,追念她。

在朝花夕拾的回憶中,作者多次寫到封建教育的失敗和狹隘。

朝花夕拾讀後感6

那若有若無的清香在風的導送下,讓人浮想聯翩。像是在嘗一道佳餚,細細咀嚼,幼年時童真的味道留在心頭,慢慢漾開。

魯迅先生是一派大作家,他的童年並不乏味。他是鄉下人,卻能和城裏人一樣去讀書。少了鄉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書達理。少了城裏孩子的嬌氣,多了一種大度氣派。他懷念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日子,與小蟲子們爲伍,彷彿這樣的童年纔夠味兒。趁大人們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覺的神速,鑽進百草園。油蛉在那裏低唱,蟋蟀也會來伴奏,魯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圓舞曲中度過的。

枯燥,乏味,是對魯迅先生在三味書齋的最好的詮釋。稍稍偷懶一會兒,也會被壽鏡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裏去了?”喊回來,整天除了讀書還是讀書,閒來無趣。

從書卷裏散透出的天真爛漫,不經意間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許魯迅的文章真有什麼魔力吧,他用一個孩子處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鳴。

有人說:要看一個人是不是真的會寫文章,最主要還是看他的文章裏有沒有感情。老師也曾說過: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變成有血有肉的。我不得不承認魯迅確實厲害,他的一切話語雖然平淡樸實,熾熱的'情感卻展露無疑。他期望與大自然真正擁抱在一齊,憧憬在山水間流連,嚮往與小蟲子們打成一片的日子。讀着讀着,仿若年邁的老人頓時變成了一個活力四射小孩子,身上散發着陽光般的氣息。

小的時候,自我也曾擁有過那樣的光輝世紀。喜歡坐在河岸邊看着鴨子從身前遊過,頒着手指頭細數“一隻,兩隻。。。。。。”;喜歡奔跑在林間小道,拋開心中的不愉快,盡情去笑,不用管禮數是否;還喜歡躲在一個隱祕的地方,看着同伴進進出出找自我的忙碌身影,最後因爲自我躲的技術太高超,無奈,只得向我低頭認輸。想到那裏,心中有種竊喜的感覺,說不上來是什麼。好象是一個小小的“陰謀”得逞了,又象是躲過了一場小小的“災難”。

我們的童年漸行漸遠,留下的是一個美麗的回憶。《朝花夕拾》,去領略一下魯迅的童年,慢慢體會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兒吧。瑣碎的記憶在《朝花夕拾》中重現,不一樣的年代,一樣的快樂,童年,惹人懷念啊。

朝花夕拾讀後感7

手捧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品味着從字裏行間透露出年少輕狂時的童真,神思似乎也飄向了那份曾經屬於我們的逍遙日子。

《朝花夕拾》,正同於它另類的名字一樣,這本膾炙人口的鉅作,是魯迅先生在風燭殘年的歲月裏寫下的。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時的點點滴滴,心中還是會有當初的味道,想必還別有一番滋味吧。

清晨綻放的鮮花有了晨曦會顯得更加嬌嫩,到了夕陽西下時分去摘取,失去了剛剛盛開時的嬌豔與芳菲,晚霞的照射卻使它平添了一中風韻,那若有若無的清香在風的導送下,讓人浮想聯翩。像是在嘗一道佳餚,細細咀嚼,幼年時童真的味道留在心頭,慢慢漾開。

魯迅先生是一派大作家,他的童年並不乏味。他是鄉下人,卻能和城裏人一樣去讀書。少了鄉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書達理。少了城裏孩子的嬌氣,多了一種大度氣派。他懷念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日子,與小蟲子們爲伍,彷彿這樣的童年纔夠味兒。趁大人們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覺的神速,鑽進百草園。油蛉在這裏低唱,蟋蟀也會來伴奏,魯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圓舞曲中度過的。枯燥,乏味,是對魯迅先生在三味書齋的最好的詮釋。稍稍偷懶一會兒,也會被壽鏡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裏去了?”喊回來,整天除了讀書還是讀書,閒來無趣。

從書卷裏散透出的天真爛漫,不經意間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許魯迅的文章真有什麼魔力吧,他用一個孩子處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鳴。有人說:要看一個人是不是真的會寫文章,最主要還是看他的文章裏有沒有感情。老師也曾說過: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變成有血有肉的。我不得不承認魯迅確實厲害,他的一切話語雖然平淡樸實,熾熱的情感卻展露無疑。他希望與大自然真正擁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間流連,嚮往與小蟲子們打成一片的日子。讀着讀着,仿若年邁的老人頓時變成了一個活力四射小孩子,身上散發着陽光般的氣息。我們的童年漸行漸遠,留下的是一個美麗的回憶。

《朝花夕拾》,去領略一下魯迅的童年,慢慢體會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兒吧。瑣碎的記憶在《朝花夕拾》中重現,不一樣的年代,一樣的快樂,童年,惹人懷念啊。

朝花夕拾讀後感8

初次見到“朝花夕拾”這四個字,還以爲是篇優美的散文,如今細細品位起來,倒還真真是有了那番韻味——昨日的花,等老了再拾起來重新欣賞。雖只是薄薄的幾十頁,看起來卻廢了我好半天功夫,只覺得有魯迅特有的韻味在裏面——沉重而又不失風趣。

這本書,是魯迅在風燭殘年時寫下的。老了,累了,遇見的挫折多了,再回味起童年時的點點滴滴,想必定是分外珍惜!就像清晨綻放的'鮮花,有了晨曦才顯得更加嬌嫩,到了夕陽西下時再去摘採,便又使得失去了方纔盛開時的嬌豔與芳菲了。

老子說“柔軟的舌頭往往是最傷人的武器”,我想,這句話適用於魯迅當真是再好不過了。雖然文章表面看起來溫婉又不失風趣,但其實,魯迅把憤怒藏在了更深的地方。在《朝花夕拾》中,魯迅大量使用了對比和諷刺的手法。如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首先使用了許多鮮亮的文字記敘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生活,接着再寫道“我”不得不告別百草園去三味書屋上學。前邊寫的百草園很好地反襯了後來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體現了魯迅對舊社會私塾的不滿。在《藤野先生》中,魯迅日本的醫學導師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節的人,“這藤野先生,據說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但藤野先生對工作是極其認真的,他把“我”的講義都用紅筆添改過了;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也要指出。這個對比手法,較好地寫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寫出了魯迅對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對中國留學生孜孜不倦的教誨及對學生的一視同仁,這與日本學生對中國學生的輕蔑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體現出藤野先生是個真正的君子。

在文章裏還有許多諸如此類的描寫手法,不得不說,魯迅不管是在生活上還是在寫作上,都是一個細心的人。特別是在寫作上,也許僅僅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話語,卻能使得整篇文章更加韻味深長,這也可以說得上是魯迅的一個特長了。

朝花夕拾讀後感9

《朝花夕拾》,你與我的相遇是在一家書店,我在琳琅滿目的書海中發現了你,你沒有那華麗的外表,但你總是千姿百態、變化無常。

你第一次被我捧在手裏,我試想着讀懂你的內心,可發現你穿了一件不可攻破的外衣,一直琢磨不透你,只好先將你放棄。我把你丟在了書架的一個角落,沒有再次拿起過,直到我上了國中,你成了老師推薦的讀物,我不得不再次拿起你,對你的看法竟翻天覆地,發現你變得千姿百態。

你時而變得溫馨,充滿了童年的回憶。當你變成了阿長,你變得不識字、思想封建、性格直率。但你卻那樣的疼愛着你家的“小少爺”魯迅,你買了一本“三哼經”只是爲了魯迅的開心,可你既不識字又沒有錢,你是克服了多大的心理壓力啊。可誰還記得你只是一位普通的保姆。從此你從“阿長”變成了“長媽媽”,陪伴着魯迅,度過他的童年。

你時常又變得冷靜,充滿了理性的批判。當你變成了藤野先生,你變得嚴謹認真、正直無私。你熱心地關注魯迅的學習,沒有任何民族偏見,與當時的日本學生的態度形成鮮明的對比,你的高尚品質一直激勵着魯迅,也讓魯迅把你放在了心上,是你與那黑暗的社會做抗爭!

讀了你之後,我深切體會到了魯迅童年所散發出的童真童趣的氣息,感受到了魯迅對自由的嚮往和對自然的熱愛。我的童年雖即將要逝去,但我還時常夢見它的`五彩繽紛。回憶起那些童年瑣事,還時常記憶猶新,忍俊不禁。在繁忙的學習中擡起頭來,天空上的童年已是一個遙遠的夢。重溫魯迅的童年,就彷彿自己的童年正在我眼前微笑。雖然我不能真正體會到魯迅的童年,但只要有你的陪伴,我就彷彿身臨其境,也能體會到那種千姿百態。

你借豪放灑脫的風格,敘述豐富波瀾的情節;用平實的語言,襯托鮮活的人物形象;由豐富而有內涵的童年故事,抨擊了黑暗腐朽的舊社會。你就是千姿百態的《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讀後感10

魯迅的名字,是家喻戶曉的。《朝花夕拾》想必大家都知道,正同它的名字一樣,這本膾炙人口的鉅作,是魯迅先生在那風燭殘年的歲月裏寫下的。細細品讀下去,魯迅的文筆充滿了絲綿細膩的情感猶如小橋流水,沁人心脾。它真實地紀錄了魯迅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追憶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生動地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風俗畫面。

與我們的生活相比,私塾裏的生活,又或許要難過上許多倍。能在百草園爛漫多年,也許是好事,但是突然有一天,一天的大多時只能呆在書院裏讀書,會覺得多少的失落呢?其實,相對於以前的孩子,我們已經是站在金字塔的較上方了,無論是生活質量,還是思想品質。有朦朧的思想,看着實事的動盪,體味着生活給予我們的甘甜,我們的生命裏也有無數的`活力。又相對於那個封建的年代,現在生活是多麼的寬鬆,

魯迅先生在文章中表現了他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那股熱情,希望能自由自在地玩耍,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不希望整日被父母、家奴管束着,這正是兒童特有的。

清晨的花到了夕陽西下時再去摘取,等我們到了朝花也能夕拾的時候,在那若有若無的清香裏,浮想聯翩 ,幼年時童真的味道留在心頭,慢慢盪漾開來。

讀完整本《朝花夕拾》,魯迅的思想和感情溢於頭腦。他的文章在反抗,反抗着束縛他的時代;他的文字在辯駁,辯駁着腐朽的思想;他的心在爭脫,爭脫到一個屬於他的天地……

小路綿延,卻彎不盡他的鄉愁;森林的茂密,卻隱不住他的寂寞;清如泉水,卻淹不透他的愛國,魯迅,艱難路上最真實的君子!

和曛的陽光照入窗內,水印悄然無跡,屋外的天空彷彿更高更藍,粒塵不染,讀後感《讀朝花夕拾有感650字》。欣賞魯迅的心已飛到雲霄高處!

朝花夕拾讀後感11

起初開始讀《朝花夕拾》時,我理解不了魯迅先生筆下所要表達的種種情感。每次,我都需要反覆來咀嚼,面對書後面出的一連串問題,我也是一點都不明白。讀每一篇文章都需要母親的伴讀,纔會清楚魯迅先生當時所表達的情感以及他對每件事的見解。後來在母親幫助下,我有了更多的理解:我羨慕魯迅小時有故園的這片快樂的伊甸園,也佩服他對那種“正人君子”的不爽情感,更欣賞他那種剛正不阿的浩然正氣。

其實,在衆多文章中,我還是比較喜歡《狗?貓?鼠》,它是我第一次接觸《朝花夕拾》的第一篇文章,而只是因爲它是我最愛“挖”的一篇散文,在這篇文章中我有和魯迅先生一樣的見解,在生活中見到那種人,我真的非常想唾棄他們。在其中,作者把這類人比作貓,憨厚老實的人比作狗,欺軟怕硬之人比作鼠,這也不恰好反映了具有與貓類似習氣的一羣人嗎?如當時社會上所謂的“正人君子”---軍閥統治者的幫兇。他們諂媚醜陋的嘴臉,不正是貓性人的寫照嗎?

魯迅先生筆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入木三分,幾乎每次都是着重於側面描寫。如文中的父親作者通過描述原本悠閒自在的童年,爾後卻身搖身一變,變成了充滿壓抑的世界。把自己對社會施以兒童自由的壓制和一些封建迷信教育痛斥得鞭辟入裏來表現父親苛刻古板。在《二十四孝子》中,作者魯迅曾提到過郭巨垵兒爲了老母親的事,在其中其實沒什麼不可。但老母親是一條命!而一個什麼錯都沒有犯的`孩,那就不是一條人命嗎?這雖是我一個小孩的看法,但我的確沒有體會過他們當時社會的虛僞和愚孝,所以在老師與同學的分享中我才略懂幾分。

當我讀完此部散文,感覺好似做了一場夢,多個場景在我腦海中浮現。我看見……有個小男孩也曾像我一樣,也曾在那放滿星星的天空下寫下他的名字。也許,他也對着天空大喊:“天空之所以空是因爲還沒有人許願”。雙手合十,默唸着……願若干後的今天,我也能爲自己童年留下燦爛的一頁!

朝花夕拾讀後感12

我此時正拿着《朝花夕拾》這本書回味着,它依稀帶我回到了民國時代。我站在喧鬧的街上,突然一輛馬車從我身邊飛馳而過,泥水濺了我一身。哎!那不是陳蓮河先生嗎?滿臉的“義正詞嚴”,聽說現在正與西醫搏鬥呢!看到他的人,臉色卻各自不同。有的充滿敬畏,有的懷恨在心,有的卻羨慕他的名利與地位。

繼續往前走,看到了那“精明”的衍太太,她已是祖母了,看着小孫兒和人家孩子比賽打旋子,眼看要輸,衍太太一記“繡花腿”把別人家孩子的旋子給鉤倒了。由於沒法分辨,只好平局。衍太太太好強了,要她的孫兒輸,她總是不肯的。

到了一家酒店。我準備歇歇腳,卻發現了孔乙己正在店裏喝酒,身上仍舊穿着破舊不堪的長衫。掌櫃和“短衫”都在笑他,他正紅着臉,說着一堆讓人聽不懂的話爲自己辯解。孔乙己還沒爲自己辯解完,孩童們便一擁纏上了他,爭着要吃茴香豆。他只得給了幾顆,又怕自己喝酒時不夠,顯得好無奈。

繼續前行,終於到達了目的地——三味書屋。我悄悄走進去看,壽鏡吾正捧着古書搖頭晃腦地讀得如醉如癡。孩子們卻在描圖畫,玩捉來的螞蚱,弄得課堂好不熱鬧。孩子們的吵鬧聲終於打斷了先生讀書,先生髮現了自己的學生竟然在課堂上調皮搗蛋而不好好讀聖賢書,他怒斥着吹須瞪眼,調皮的孩子們這纔回到座位上裝模作樣開始讀書……

《朝花夕拾》這本書帶我遨遊了魯迅先生整個的精神世界。讓我看到了許多從清朝到民國期間的事情。猶如親眼目睹了社會的各種黑暗:邪惡勢力壓迫“低等人”,還有因千年封建思想的薰染而被禁錮的.人們,也看到了知識分子爲中國的存亡而做出的貢獻和犧牲。我深深感受到了近代人民的痛苦和自己生活的幸福。這使我深刻意識到只有祖國富強了,人民纔能有安定的幸福生活。

魯迅先生的這本書同時激勵我們:一定要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只有這樣才能讓祖國富有強大,祖國才能永遠在世界之林屹立於不敗之地!

朝花夕拾讀後感13

魯迅,原名周樹人,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這句名言是魯迅先生愛憎分明的生動寫照。今天,我認真地閱讀了魯迅先生的名著《朝花夕拾》,裏面有許多有趣的文章,如《阿長與<山海經>》、《狗?貓?鼠》等,但令我最難忘的,還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百草園,魯迅先生家後面一個很大很大的園子,單是周圍短短的泥牆跟一帶,就有無限的樂趣。魯迅爲了尋找像人形似的何首烏根,就把何首烏牽連不斷地拔起來,弄壞了泥牆。冬天的百草園,等到積雪蓋了地面一兩天後,魯迅就用閏土父親教的方法捕鳥雀,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捕了三四隻。我非常喜歡魯迅先生筆下的百草園,它使我想起了姥姥家的那方菜園子,滿園綠油油的生菜、白菜、菠菜,藤架上掛着長長的絲瓜,泥土裏有數不清的“潮溼蟲”,我用手一動它,就迅速地把身子捲成了球,開啓假死模式。殼藍得發亮的天牛,不知道在匆匆忙忙地尋找什麼。小水溝邊的一羣螞蟻,正忙着把一顆種子往洞裏拖。無論是百草園,還是菜園子,它們都生機勃勃,充滿了活力與樂趣,是小孩子們的天堂,是童年最美好的記憶。

三味書屋,魯迅先生求學的地方。小孩子們貪玩,老先生將他們喊回去,“他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則,但也不常用,只是總不過瞪幾眼,大聲道,讀書!”老先生讀書入神的時候,“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着,向後拗過來,拗過去”。從魯迅先生的筆下能夠看出,塾師壽鏡吾是一位方正、質樸和博學的人。此時此刻,我想起了我們敬愛的好老師!爲了培養我們成爲未來國家的接班人,他們嘔心瀝血,經常帶病堅持工作。魯迅先生說的“我是一頭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牛奶,是血”這句話,更是我們勤勞奉獻,無私付出的老師們的生動寫照啊!通過拜讀魯迅先生的文章,使我深受啓發,今後我一定要勤奮學習,刻苦鑽研,學好本領,長大後建設我們美麗的祖國!

魯迅先生說過,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今後,我要擠出更多的時間,多讀書,讀好書,豐富自己的知識,開闊眼界,樹立遠大理想,做一個像魯迅先生那樣愛家、愛國、愛人民、立場。

朝花夕拾讀後感14

翻開魯迅的《朝花夕拾》一篇篇優美的文字從我的眼前緩緩掠過,在這字裏行間,我彷彿體會到了些什麼、感悟到了些什麼……

早晨的落花,傍晚拾起,人到晚年來回憶青少年的往事,又該是怎樣的情懷呢?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就像是茫茫書海中不起眼的一粒沙子,但它所散發的光芒卻影響了整個中國。

《朝花夕拾》中所描繪的封建社會的場景,與我們現在的生活實在是大相徑庭,但它卻寫出了對當時那個時候封建社會的強烈憎惡,魯迅犀利的文字並不含蓄而是一劍指出當時社會的腐敗。細細讀來《朝花夕拾》,發現它是通過許多巧妙的手法,來表達作者內心的感情的。而每一個情節,甚至於一個極其細小的讓人幾乎無法發現的小情節都蘊含着極深的道理。

《朝花夕拾》體現了魯迅深邃的思想和高超的寫作藝術。

記敘、描寫、抒情和議論有機地融合爲一體,充滿詩情畫意。在對往事深情的回憶時,作者無法忘卻現實,時不時插入一些“雜文筆法”(即對現實的議論),顯示了魯迅先生真實而豐富的內心世界。擅長攝取生活中的小細節,以小見大,寫人則寫出人物的神韻,寫事則寫出事件的本質。作者在批判、諷刺封建舊制度、舊道德時,多用反諷手法。表面上很冷靜地敘述事件的始末,其實是反話正說,在敘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諷刺,沒有正面指責與諷刺,但字裏行間處處蘊含着作者激憤的批判和諷刺。

看着《朝花夕拾》,彷彿又看到了小時候的我。以前的生活,是那麼的無憂無慮,每天聽着鳥兒脆耳的鳴叫聲,閒暇時間還經常可以去小溪、湖泊中拿上幾塊扁平的石頭打水漂,喜歡到大自然的懷抱中,每個週末,總是要找藍天白雲、綠水環流、綠樹成蔭的地方,好不痛快!

我們的童年漸行漸遠,留下的是一個美麗的回憶。《朝花夕拾》,去領略一下魯迅的童年,慢慢體會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兒吧。瑣碎的記憶在《朝花夕拾》中重現,不一樣的年代,一樣的快樂,童年,惹人懷念。

“喜笑怒罵皆成文章”,愛憎分明的魯迅以戰士的激情來寫文章,永恆的生命力會給讀者更多的精神動力,這就是《朝花夕拾》最大的魅力吧!

朝花夕拾讀後感15

一、大家在暑假裏一定都閱讀了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那麼大家是否都有所感悟呢?今天我就來談談我對“藤野先生”這篇文章的淺見。

藤野先生是魯迅在日本留學期間的老師,他平易近人,關心學生。在當時那種社會環境下,遇到魯迅這樣的中國學生,藤野先生不但沒有對他產生一絲歧視,反而非常照顧他:擔心魯迅不願解剖屍體,幫魯迅整理講義,魯迅要走時他的依依不捨……

文章從頭到尾,都透露着他的偉大、無私。使我們都不禁爲藤野先生的'有教無類而喝彩。

二、這篇文章看似是記敘了魯迅在日本的留學生活,事實上還夾雜着些許魯迅對舊中國的看法與個人情感。與魯迅一同留學的清國留學生,看到自己的同胞被殺害,竟與日本人一同喝彩;魯迅成績進步,同學卻因爲嫉妒而誣陷他作弊,甚至給他發了勸誡信。

魯迅終於意識到了國人麻木的靈魂與別國對祖國的歧視,是無法通過醫術來改變的,這裏的一切都深深刺激着魯迅的每一根神經,於是魯迅毅然棄醫從文,將滿腔熱血寄託在了他筆下的每一個文字當中。

從文章中,我們可以體會到魯迅先生面對舊中國的腐敗,卻無能爲力的自責。我們無不爲他的愛國精神所折服。

三、拜讀此文,我彷彿穿越回了那個灰色的年代,看到了魯迅那些日本同學們鄙夷的目光,感受到了魯迅內心那份憤恨與惆悵。

唯一能給全文帶來一絲暖色調的,便只有和藹可親的藤野老師了,是他,對魯迅的關照,給文章注入了一絲暖流。

我想,正是因爲藤野老師那一視同仁,無微不至的關懷,才讓他成爲了魯迅口中“最使他感激的老師”吧。

通讀此文,我對於藤野老師的無私與魯迅強烈的愛國情懷感同身受。身處和平年代,我們無需背井離鄉,更無需棄筆從戎,唯有好好珍惜身邊的每位良師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