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讀後感>

《烏塔》讀後感15篇

讀後感 閱讀(1.24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烏塔》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烏塔》讀後感15篇

《烏塔》讀後感1

最近學了《烏塔》後,我感觸很深。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名叫UTA的14歲少女獨自在歐洲旅行,在羅馬的青年旅舍裏被稱爲王曉潔的故事。

小女孩烏塔這樣對王曉潔說。“我叫烏塔。已經14歲了。我是德國人,住在漢堡。趁這個暑假去歐洲旅行,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從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後去了希臘。”

中國父母一定嚇壞了,說:“啊,你一個人嗎?你父母不擔心你嗎?”

讓我們看看UTA是如何回答這個問題的。“我在家設計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次都先調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在遇到危險和困難時尋求幫助。給家裏打電話或者再發一張明信片。”

這麼小的孩子一個人出去旅行的話,旅費肯定是家人給的.。但事實並非如此。其實旅費也是UTA自己一點一點屬於我們的。她花了三年時間準備這次旅行,讀了很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爲了掙旅費,每個週末都會幫餐廳或超市分發廣告紙,假期會去別人家和孩子們玩。

UTA小小年紀就這樣自立,回頭看中國孩子,聽到一個學生考上了名牌大學,但他因爲不能洗衣服、疊被子或整理書包而輟學。(你知道的)。

我想對中國父母這樣說。“請爲孩子撐起獨立自主的藍天。請讓愛情更加完美。讓愛情更加充實!

《烏塔》讀後感2

學了《烏塔》這篇課文之後,我非常佩服烏塔。一個14歲的小姑娘,竟然能一個人獨自游完全歐洲。

“一個14歲的小女孩,獨自一人遊歐洲,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絕不會相信。”課文中的這句話我也同意。在中國幾乎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要是真有一箇中國孩子要外出遊玩很多天,即使自己願意,他的父母也肯定是千萬個不同意的。他們怕孩子遇到危險,怕孩子肚子餓沒飯吃,怕孩子生病不會照顧自己,怕孩子在外面不會自己洗衣物……總覺得孩子永遠長不大,抱在懷裏怕掉了,含在嘴裏怕化了,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心肝寶貝來對待。

我聽說過一件事,中國有個大學生考上了一所非常好的大學。可是,他總是依靠父母,雖然考上了名牌大學,但他不會照顧自己,最後,他只能退學回家了。

外國的父母,雖然過得很寬裕,但他們會讓孩子學會生活自理,做一些力所能極的事,從小得到鍛鍊。而中國父母只會寵壞孩子,讓孩子有一個依賴的`思想,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怎樣就怎樣,自私且沒有獨立能力。

烏塔的父母沒有讓烏塔成爲溫室裏的花朵,而是讓她闖蕩世界,讓她成爲搏擊暴風驟雨中的雄鷹。所以,中國的父母們,我知道你們也不想讓孩子成爲溫室裏的花朵,那就大膽地放手讓孩子獨立自主勇敢地面對困難和挫折吧,讓我們成長爲國家和社會的棟樑。

《烏塔》讀後感3

最近,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課文講了一位14歲外國小女孩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的事。我非常羨慕烏塔,同時又很慚愧,自嘆不如。我把課文讀了一遍又一遍,不停地把自已和進行比較;我有這個能力嗎?沒有!我有這個勇氣嗎?也沒有!我們中國孩子爲什麼不能獨自出門旅遊?我們爲什麼不能發廣告單掙錢呢?我們怎樣才能掙到出門旅遊的費用呢?在家裏,我極少做家務,每當我想幫媽媽做點什麼,可媽媽總說我太小,等長大再幹;我要是不小心摔了一跤,媽媽總會不停地問我:“摔傷了沒有?”晚上睡覺還不讓我一個人睡,說我怕黑;過馬路一定要拉着我的手,從不讓我一個人過馬路;每天上學,放學甚至連背書包的事也被他們代勞了……不知不覺中,我們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遇到困難,我們不是逃避就是把問題扔給父母。

變得懶惰、膽小、不自信,就像溫室裏的花,不能見風雨。在中國,有些考上大學的.學生,因爲不會洗衣服,整理衣服,不會又疊被子而被輟學或自殺;有些大學生把髒衣服郵寄回家讓媽媽洗;有的人以爲人父母,嫌工作累,工資低,在家裏當“啃老族”。教育家陶行知說過一句話:“滴自已的汗,吃自已的飯,自已的事情自已幹。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漢。”我們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實踐來充實和磨鍊自已,讓自已變得自力自強主見,變得勇敢、自信。爸爸媽媽,請給我們機會吧!

《烏塔》讀後感4

朋友們,我相信,你們在讀完《烏塔》一課後一定會很驚訝:一個年僅十四歲的孩子,竟獨自一人遊歷歐洲。這令人難以置信。

如果中國的孩子說:“我要自己走遍中國!”我們會認爲這是異想天開的事;如果中國的孩子說:“我要獨自遊亞洲!”那麼,我們可能懷疑他是不是瘋了。然而,在外國,這卻是事實。

外國孩子能自己旅遊,而中國孩子卻不能,這是由於外國和中國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

在外國,一兩歲大的孩子剛剛學會走路,父母就不再管他。孩子不慎跌倒,即使父母就在身邊,孩子得到的也只是一兩句鼓勵的話,最終還是要自己勇敢地站起來。

但是,如果在中國發生類似的事,父母不管有多忙,也會跑到孩子身邊,抱起孩子,至少會對孩子說幾句安慰的`話。

外國的父母從小就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而中國的父母只讓孩子把學習搞好,其餘的什麼也不讓幹。父母對孩子的溺愛,表面上是爲孩子好,實際上恰恰耽誤了對孩子獨立和自理能力的培養。

在實際生活中,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是一個人必不可少的能力。

現在我們可以依賴爸爸媽媽,但我們終有一天要離開父母,隻身一人到競爭激烈的社會上闖蕩。如果我們缺乏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我們將無法在社會上立足,更不用說爲社會作貢獻了。

我認爲,我們應該學習外國的育兒方式。父母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爲孩子的前途打下堅實的基礎。作爲我們國小生,也要注意培養自己的獨立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再那麼依賴父母。路,要自己走。

《烏塔》讀後感5

我們語文書上有《烏塔》這一篇課文,介紹了德國女孩烏塔,她14歲獨自一人遊歐洲。

我心想:她一個14歲的小女孩,獨自一人去了這麼多地方旅遊,有米蘭、希臘等國家。我感覺很不可思議。

我覺得外國小孩是自由的,因爲他們的爸爸媽媽都可以放心地讓他們自己出來遊玩。不像中國的小孩,爸爸媽媽不讓我們自己一個人出去玩,生怕我們走丟了,他們認爲愛我們就是對我們不放手,包辦一切,不讓我們自己動手。所以,現在有的小孩不會疊被子、不會穿衣服等等,就是家長慣的,不讓孩子自己動手做自己的事,孩子得不到鍛鍊。

因爲他們覺得這就是愛孩子,疼孩子。如果在中國,你考試沒考好的話,你回到家就會捱打,你覺得這就是父母愛我們的表現嗎?

而外國的小孩如果沒有考好,他們的.爸爸媽媽也不會打他們,因爲他們努力考了,外國父母更多的是看孩子的態度。

我們的爸爸媽媽和外國小孩的爸爸媽媽相比還是覺得外國的爸爸媽媽的教育方式好。

我的爸爸媽媽不會讓我自己一個人出去玩。他們怕我跑丟了,還有什麼事也不讓我幹。只讓我在家裏寫作業,只有寫完作業才能和爸爸媽媽出去玩一會。而烏塔呢,卻可以獨自一人遊遍各個國家。

我和烏塔相比,我就像是被困在籠子裏的小鳥。而烏塔就像是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飛翔的蒼鷹。

中國的父母們,請您們支持我們。讓我們可以自己出去玩,讓我們學會獨立,還有我們中國的小孩應該向烏塔學習,學習自強自立。

《烏塔》讀後感6

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我認識了一個自立自強、細心、有膽量的全新面孔,她就是年僅十四歲、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烏塔一個人遊遍全歐洲的故事。烏塔用了三年的時間籌備旅行,爲了 掙旅費,她利用課餘時間去發廣告單或陪小孩玩。 “每到一地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再給家裏打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讀到這句話時,我已經面紅耳赤了。自己平時做事衝動,也沒有周密的.計劃;不像烏塔這樣做事井井有條,考慮全面,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怕家長擔心自己出事而打個電話報聲平安······這些事都歸功於她的努力和認真、獨立與自信。想到這裏,我心裏又多了份自責。

是的,一般我們在家裏就是看書、玩電腦、寫作業、看電視, 或只在近處玩耍, 幾乎沒有家長讓自己的孩子獨自出來旅遊。很多同學成了家裏的“小公主”、“小王子”,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好”日子。我們的家長愛我們,時刻怕我們走丟、怕餓着、凍着、摔着,因此,我們常常被他們帶在身邊。

中國的家長:“風雨之後見彩虹”。哪怕讓孩子碰碰釘子、摔摔跟頭,也要給孩子一個獨立認識世界的機會呀!也讓我們尋找一下自己身上的“彩虹”。

家長們,您是想讓您的孩子變成風雨中挺拔的小草還是溫室裏嬌嫩的花朵;想讓他變成狂風暴雨中展翅飛翔的雄鷹,還是鐵絲籠裏漫無目地的金絲雀?

向烏塔的父母學習,該放手時就放手吧!向烏塔學習,讓我們在生活中自信、自立、自強。

《烏塔》讀後感7

今天,我們學了《烏塔》這一課。

烏塔是一個14歲的德國的一個小女孩,但她卻和我們中國的孩子不同,因爲她一個人遊闖了瑞士、米蘭、奧地利等等國家。

烏塔,她是那麼勇敢啊!一個人獨闖意大利。想想我們,也許我們裏面沒有一個人敢去。親人太嬌慣我們了,主要的是我們沒有常識,遇到困難也不知道求救。烏塔每到一個地方都會查警察局的號碼,那裏想必遇到的困難很多,可烏塔卻平安無事。

我想烏塔這樣做是對的,因爲這樣會鍛鍊自己的生活能力,也可以瞭解一些國家的知識,並且可以鍛鍊自己的`膽量。她在準備去意大利的旅費時,從不向大人要,是她自己週末去分廣告單,暑假去幫人看小孩,這種做法也是對的。俗話說:“耳聽爲虛,眼見爲實。”烏塔就是這樣做的,因爲她明確的對作者說:“從電視上看到意大利許多次,但到這裏她的美麗才深深感動了我。”

我雖然不如我雖然現在還不如烏塔那麼勇敢,但是我會從小事做起!我和烏塔相比,如她,但是我比以前好了許多,如:我爸媽不在身邊,但我學會了自覺自理生活、我奶奶家裏有事,我鍛鍊自己走路。。。。。。但與烏塔相比,我還遠遠不夠,以後我要努力改變缺點,培養自己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多看一些書籍,增加知識,向烏塔學習,做個勇敢的人。 烏塔,這個名字深深感動了我。每個人要是都有這樣的膽量,他們一定會實現自己的夢想!

《烏塔》讀後感8

烏塔,僅僅是一個十四歲的女孩子,竟然一人敢旅遊歐洲!這對一個沒有單獨旅遊的孩子是都不敢想的事!

烏塔爲了這一次的旅遊,她整整花費了三年的時間做準備!而且,這次的旅費沒有從家裏面拿一分錢,而是靠自己去餐廳和超市、還有發報紙和廣告單自己辛苦掙來的!

我讀完之後,心裏掀起了無數個波瀾。因爲我是個十歲的孩子了,從來沒有離開過爸媽,更不要說自己外出和旅遊了。這還讓我想到了那一次:因爲我每個星期天的下午,我都會去上英語課。吳老師有次讓我們去青島日照三日遊,誰想參加誰報名。我興高采烈的把此事告訴了爸爸,結果爸爸一口否定,“你還小,以後會有機會的”。我傷心的回到了英語班,看着同學們高興離開時的身影,我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後來同學們回來了,向我講起外面的風景和拾貝殼的感受,我心裏即替她們高興,又感覺她們像是在諷刺我。

有的家長就是太“愛”孩子了,爲什麼在愛字上加上引號呢?因爲這是錯誤的'愛。爲什麼烏塔的爸媽敢於讓烏塔獨自一人去旅遊歐洲呢?難道她的爸媽不愛她嗎?不是的,烏塔的爸媽只是想鍛鍊孩子的獨自能力。中國的爸媽真們是把孩子是“捧在手裏拍掉了,含在嘴裏怕化了”。

爸爸媽媽們,請讓我們獨立去做一件事情吧!像烏塔一樣過早的學會獨立,我們不想做溫室裏的花朵,不想做籠中之鳥,我們要做雄鷹、暴風雨裏的雄鷹!

《烏塔》讀後感9

今天,我學了《烏塔》這一篇課文,感受頗多。

這篇課文是汪曉潔作家寫的。主要寫了汪曉潔出國遊玩,遇到了14歲從德國回來的烏塔,經過幾次交談。烏塔的語言深深地打動了汪小潔。是的,中國的小孩正像汪曉潔所說的.一樣,中國的小孩吃什麼,要什麼,穿什麼,都靠自己的父母,像寄生蟲一般,我也曾認爲是理所當然的。當我讀到了這篇課文以後,改變了我的想法。

以前,我總是依靠父母。一離開他們就又哭又鬧。我要什麼,就向爸爸媽媽伸手,想去哪就讓爸爸媽媽陪我去。幹什麼都要爸爸媽媽陪。一次,媽媽有事情,就讓我一個人去博物館。她本來已經給我制定好了路線,安排好時間,給我費用,剛把我送出了家門,結果媽媽回來以後,我已經到了家裏,使媽媽哭笑不得。

可文中的烏塔卻不一樣。她自己一個人妥妥的制定好了行程,可我卻不敢去。她是一個多麼獨立自主,勇敢,聰明、熱愛生活,做事有計劃,考慮問題周到的小女孩呀!

是的,正像汪曉潔所說的“中國有電視,有兒童圖書,有遊樂園,孩子們很快樂。”確實,中國的孩子,一點也不缺乏樂趣。但我們應該向烏塔學習,做一個獨立自主的孩子。有句話講,“看過世界的孩子更強大”。我們也應該一個人去遊玩世界。

我以後一定要向烏塔學習,做一個獨立自主,大膽,有規劃的人。

《烏塔》讀後感10

在這周我們學了一篇文章《烏塔》,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自己遊歷歐洲的故事,讓文中的“我”又驚訝又佩服。

烏塔的獨立性深深地打動了我,她用三年設計好了這次旅行,查了每個地方的警察局號的碼,以便遇到危險時求助;讀了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六日去餐館、超市當小時工賺取路費。

我看了文中的烏塔,又看了看我,我可真是非法和她比呀!我生活上的衣食住行總要讓爺爺奶奶幫着,學習就更別提了,自覺性太差,總要讓父母叮囑和輔導。

但是就在今年暑假我也取得了不小的進步,在沒有家人陪同的情況下去旅遊過。今年暑假時我參加了一個去桂林拓展訓練的夏令營。當時我的衣食住行全都是我自己打理的,不但如此,我還不時地幫助我的室友晾曬衣服、開電視……在參加夏令營時也做了不少超越自己的事情,比如:8公里徒步與自行車騎行、15公里的獨木舟漂流和5公里的江在上漂流。不光有這些項目,還有一些非常刺激的項目,比如:探索溶洞、攀巖、溜索、速降。在夏令營的這幾天可把我累壞了,三番兩次的中暑和還有一次差點被淹死,但是總體來說是有驚無險的度過了一個快樂的暑假夏令營。

通過這次活動,我增強了獨立性,學會了有困難要自己面對,我變得更加勇敢了再害怕的項目也敢於嘗試了,磨練了我的意志,增長了我的見識,真正體會到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我要向烏塔學習,學習她的獨立、勇敢的精神。我有一個想法,我的媽媽在秦皇島工作,我想我自己一個人坐火車秦皇島,在媽媽的公寓中給媽媽一個驚喜,大家說怎麼樣呢?

《烏塔》讀後感11

今日,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我不由得佩服烏塔。

課文主要講了十四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環遊歐洲的事。烏塔的計劃很周全,她在家中就設計好了旅遊路線,並閱讀了一些相關的書籍。烏塔每到一地就查詢警察局號碼,再給家中寄一張明信片或打個電話。

更令人吃驚的是烏塔的的旅費全是她自我掙的,發廣告單、陪小孩玩全不在話下。從中能夠看出烏塔的自立。

我們何嘗不想自立一些呢?可這個念頭已經被覆蓋了。

記得二年級的一天,爸爸來接我回家,在路上看見一個和我差不多大的別班同學揹着書包一個人回家,我見了心裏挺羨慕。一回家,就跟爸爸媽媽商量能不能讓我自我回家。爸爸媽媽堅決反對,並拿出了很多理由拒絕,這可把一旁的'我急壞了。我又是懇求,又是發誓,在我的死纏爛打下,爸爸才遲疑地把備用鑰匙遞給我。

第二天放學,我一蹦一跳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在拐彎處,我忽然發現爸爸一向在跟着我,我的心境一下子跌入了谷底。此時,我真像一隻霜打過的茄子,失望極了。

之後,媽媽又以“年底不安全”爲由阻止我獨自回家。而我出乎意料地平靜——因爲我對到底要不要獨自回家已經麻木了。

都說:“驕養兒不能成大器”,爸爸媽媽們,請放開你們溺愛的雙手,讓我們去自主、獨立地邁開人生的腳步吧!

《烏塔》讀後感12

讀了《烏塔》這篇文章,讓我知道了中國的孩子和外國的孩子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比如說,我們中國的孩子不會獨立,可是烏塔,一個外國的14歲的小姑娘,就可以不在爸爸媽媽身邊,自己遊玩了法國、瑞士、奧地利、意大利、威尼斯還有米蘭和佛羅倫薩,最後還去了希臘。並且,烏塔爲了這次旅遊,她準備了近三年的時間,她每天利用課餘時間給別人打工,並且瞭解了這些國家的各種知識。她還說,她接下來就想要到中國來旅遊。可想而知,在外國,孩子們都非常獨立,爸爸媽媽都非常信任自己的孩子。

可是在我們中國,孩子們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在一個家庭裏,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很多人圍着一個孩子轉,他們的溺愛,讓孩子永遠也長不大。

比如在我們學校,我就看見了這樣的現象。每天放學的時候,學校門口就有很多很多的人和車圍在那裏,他們都是接孩子的。那些家長怕孩子自己回家路上被車撞了,或是怕孩子走丟了,或是怕孩子被人騙了,他們有太多太多的擔心,他們永遠不放心孩子獨自回家。我自己也是被家長接送的。有幾次我走出校門的時候,那些家長一會兒擡頭,一會兒往前擠,撞得我的頭都疼了。

後來,我經過多次和家長商量,和他們多次保證後,我終於可以有幾次自己回家了。路上,沒有家長的.陪伴,我可以看看路邊的花草,可以和路上的電瓶車賽跑,那種感覺好極了。

我多想對全中國的所有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請放開你們的雙手,讓我們和烏塔一樣自由飛翔。”

《烏塔》讀後感13

自從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的心被一道又一道波浪擊打着,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一個小女孩烏塔遊歷歐洲,在羅馬的青年旅館,與作者——汪曉潔偶遇,進行了聊天。經過聊天作者得知小女孩烏塔花了三年時間準備旅行,還在途中子掙旅費等事情。

當大家第一次讀到烏塔一個人周遊歐洲時,都議論紛紛。有的說:“不可能!這篇課文絕對不是真實的!”而有的卻說:“哇!烏塔好厲害啊!真羨慕,可是爸爸媽媽是絕不會讓我去做的'!唉!”

對呀!烏塔的勇敢,我們也有啊!它只可是就是被父母的溺愛給覆蓋了。

記得上一次,我們要乘大巴車去位於飛雲林垟的創意實踐基地參加活動。儘管會有兩個教師陪同我們,但家長們還是不太放心,有的開着小轎車“屁顛屁顛”的跟在後面,有的則光明正大地跟教師預訂了位置,一路跟隨着我們。

而烏塔呢?她一個人遊歷歐洲,並且還在週末出門幫忙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從而自掙旅費。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啊!

當讀到烏塔說:“光以電視與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這句話時,我贊同地點起了頭。

有一次,我偶然在電視上看到了玉海樓的宣傳片,裏面有着許多照片,可它們並沒有提裏面有個小池塘。那時,我以爲玉海樓裏面就僅有房子,沒有其他的東西了,直到我去了玉海樓,才明白小池塘的存在。

烏塔的觀點讓我明白了:電視與書本上的事物都不是完美無缺的,某些東西還需要我們親眼去見證。

啊!爸爸媽媽,請把你們溺愛的雙手打開吧!要明白:花盆裏栽不出蒼天大樹,鳥籠裏永遠飛不出雄鷹!

《烏塔》讀後感14

在這幾天裏,我學了一篇名叫《烏塔》的課文。使我感悟深刻。

課文講述了“我”在一次旅行中偶遇了烏塔一一一位14歲的德國小姑娘。“我”在與她的交談中得知,烏塔趁着這次暑假遊歷歐洲,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等地。爲了這次偉大的旅行,她做了十分充足的準備。聊到最終,她給了我一個啓示:愛孩子,就要給他們自由,放手讓他自我去完成。

學完課文後,我心中思緒萬千:烏塔,一個14歲的小姑娘,一個人遊玩歐洲,假如換做是我,可是連想都不敢想啊!但烏塔,不僅僅心中抱有這個目標,更何況還實現了它!那裏也正是我對烏塔的'欽佩之處。

烏塔的故事使我想起了我自我:小時候的我是家裏的“國王”,向來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爸爸媽媽自我卻挑起了家務的擔子。可我呢?連雙襪子都不曾用水浸過。

一個週末,父母有事外出,我不得不一個人留在家中。臨走前,爸爸交代我:“兒子,一會兒把衛生間裏的衣服洗一下。”“哦。”我懶洋洋地應一句。

這活兒看似簡便,對我卻十分傷腦筋。我把衣服泡在水裏。“我在洗手間耳濡目染,這點只是小意思!”唉!我也期望如此。可惜事與願違:我對衣服又哄、又擰、又扇耳光,可它們仍不懷好意地衝我嬉皮笑臉。到了大中午,洗衣任務還沒完成。

此刻,我洗衣服肯定不會那麼笨拙了,可我仍忘不了小時候的事情。我依舊忘不了那句千古名言:花盆裏長不出蒼松,鳥籠裏飛不出雄鷹。《烏塔》要告訴大家的,或許就是這個道理。

《烏塔》讀後感15

本文主要講了一個年僅14歲叫做烏塔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遊歐洲,並且在羅馬的青年旅館與作者相遇的事情。

我覺得烏塔身上有我很多要學習的地方。如:當我讀到“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問我玩得怎樣,又問我從哪裏來。”的時候,

我覺得烏塔很熱情友好,可我連平時去別人家裏做客時,都不會和別人打招呼。

我以爲烏塔是用她爸爸媽媽的錢去旅遊,而且只是單純地去玩一下而已。但當我讀到後面才知道,烏塔用了三年時刻準備這次旅行,她先在家裏設計好旅行路線和日程,還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爲了掙旅費,她每個週末去幫餐館和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裏陪小孩玩。原來,烏塔的旅費是自己掙的,她爲這次旅行做了充足的準備,這說明她的自理潛質很強。可我每次要出去的`時候都不會先換好衣服,搞得別人要出發了的時候卻還要等我一個人。

烏塔去了一個地方之後又做了什麼呢?我繼續讀了下去。原來,烏塔每到一地就會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困難時請求幫忙,再給家裏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以免讓家人擔心。

這篇文章讓我想起了一件事:以前,我的同學姚雨軒在外面的培訓班裏學習很優秀,培訓班裏的老師對她說:“雨軒,這次我們要去深圳的一個地方玩,你很優秀,因此我們想要讓你邀請另一個同學跟我們一齊去那玩,能夠嗎?”姚雨軒邀請了我,我很高興,可媽媽卻不讓我去,說我照顧不好自己。結果,我和姚雨軒錯過了這次機會。讀了這篇文章,我想對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請讓我們獨立去做一件事情吧!像烏塔一樣學會獨立,我們不想做溫室裏的花朵,我們要做展翅高飛的雄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