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讀後感>

傅雷家書讀後感合集15篇

讀後感 閱讀(7.12K)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傅雷家書讀後感合集15篇

傅雷家書讀後感1

《傅雷家書》是我國著名的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教子之書。這部家書中有宏觀上一個父親對孩子人生成長經歷上的指導,亦有不勞其累,不厭其煩的細微關懷,很多封信中都十分直接地表露父母對遠在國外的孩子的思念,也有傅雷夫婦作爲過來人對對這兩個孩子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

傅雷讓兒子在朋友生病時一定要寫一封信過去,不一定要長,但總要有些精神上的慰藉。同時傅雷也說:“自己責備自己而沒有行動表現,我是最不贊成的'。”

這表現傅雷在交友方面,最看重的就是不馬虎,這在我看來也是做人的基本準則,重情義。人生在世,有幸福的家庭很重要,但擁有幾個摯友何嘗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摯友,是需要以關懷和幫助來打磨情感的基石的,所以傅雷教導兒子,在對待朋友這件事上,絕不能馬虎。

還有就是人際交往方面的禮儀,傅雷也極爲重視,因爲在國外,一個人的禮儀不僅僅代表他個人,而是代表着一個國家的形象面貌。

傅雷在信中也曾談及,傅聰習慣手插兜,他認爲這是對人的一種不尊重,對待長輩及客氣的人手垂直,人立正。我認爲這種規矩變成了習慣,對人一輩子都有好處。

給別人留下的印象也會很好。傅雷培養傅聰,不僅僅是在學識及音樂上給予其環境與教導,更是在爲人處世及交往禮儀方面煞費苦心,想必一個人有良好教育的體現,不僅僅是在學識方面,更是這個人的品德優良纔會叫人刮目相看。

不得不說,傅雷與傅聰在信中最多談及的就是傅聰的音樂方面的發展了,傅雷爲了讓孩子有更好的環境感知藝術,把傅聰送到國外學習。

信中傅聰也告訴父母很多關於自己對音樂的感知程度以及自己演出和比賽的情況。

傅雷的教子之道中,是很重視對兒子藝術方面的培養與發展的,因爲人生因爲藝術也可以得到境界上的昇華,這也是傅雷教子的最終目的,做一個無愧於國家社會的人,這也是人生意義。

傅雷家書讀後感2

幾組黑白照片,數不清的來往家書,譜寫着傅雷家的情與意。

家書中,傅雷不忘時刻教誨兒子,沒一絲的過分嬌縱,既教他待人處事的道理,也常像朋友一樣與兒子閒談,與他交流音樂、文學、藝術等等,飾演着一半爸爸、一半益友的角色。

傅雷非常愛兒子,雖然言語間一直嚴格的苛求,但在嚴肅的面孔下,卻藏着一顆溫順的愛子之心。這絲絲縷縷的愛,不時從嚴肅中流露出來,流淌在字裏行間。在《10月3日》的信中,就有着如此的摯愛與賞析,他不會由於兒子才華出衆就放鬆教會,在兒子獲得收穫時也沒開心得忘我,而是耐心叮囑兒子再接再厲,教會兒子正確對待得失榮辱。傅雷對兒子的愛,像呵護着一件珍貴的藝術品,小心又溫順,動人心腸。

傅雷也常常和兒子討論文學藝術。在信中,他與兒子討論了李白、杜甫詩的異同,剖析了各自的長處、短處,再與蘇軾的詩相比較,不禁感嘆文人墨客高深卻無知己。在《3月27日夜》中,他提到莫扎特,把莫扎特給人感覺描繪得明確、明朗,耐人尋味的文字寫盡了那種不食人間煙火的縹緲虛無、溫順嫵媚。傅雷是循循善誘的爸爸,更是能和小孩的心靈碰撞、靈魂高度融合的益友。

每一個爸爸表達愛的方法不盡相同,傅雷對兒子的.愛是諄諄教會,是吟唱在音樂藝術間的愛。而爸爸對我的愛,是不曾言說的安靜的愛。他非常愛我,也非常關心我的學習,但在大家的交流中卻從不提成績。只不過,在我煩躁、迷茫、厭倦時,他會久久地伴隨在我身邊,用他的睿智明晰我前方的路,用他的摯愛溫暖我疲憊的心。他的聲音,總能使我躁動的情緒平靜,想用心去考慮、去檢討,從不安沮喪到振作奮起。我的爸爸,像一盞黑暗裏的明燈,照亮我腳下的路,陪着我一路向前!伴隨,就是他愛我最好的方法。

傅雷深沉的愛,躍然紙上,信中的每一個字都充滿着濃濃的愛意。品讀這深沉的父愛,就像品一杯上好的茶,入口微苦,回味卻是甘甜。一封封的家書,承載着多少的愛與思念,只怕,這張張薄薄的信紙,載不動這跨越大洋的很多的情與愛……

傅雷家書讀後感3

父母對兒女的感情永遠是深切的、體貼的、無微不至的,傅雷對自己的孩子也不例外。從這一百多篇家書中,我們便能體會到,傅雷對傅聰的愛,如大海般深沉而寬廣。

與傅聰離別後,傅雷沒有一刻不是惦念他的。無論大事小事,只要有關於傅聰的,傅雷夫婦都很重視,他們與兒子雖身各異地,但是他們對於兒子的`關注只增不減。他們爲傅聰的進步而驕傲,爲他的問題而憂心,並常常給子方法。以及傅雷自己的人生經驗。“從今以後,處處都要靠你個人的毅力、信念及意志——實踐的意志。”“但若你缺少勇氣的時候,儘管來信告訴我,我可以替你打氣。倘若你心緒不好,也老老實實和我談談,我可以安慰安慰你,代你解決一些或大成小的煩惱。”這些話雖然瑣碎,但處處無不透露着傅雷對於孩子的深切關懷與深厚的愛!

傅雷關心傅聰體現在點點滴滴裏。有時候,傅雷只是單純地寫一些這幾天的行程,或者是自己對於社會以及國家政治問題的看法,有時候會是一些生活小事,有時便對傅聰的各種事情分析原因,並在信中給予看法。他以這樣的方式,默默地去貼近兒子的學習和生活,試圖分擔一些壓力,他說“萬一有什麼低潮來,想想你的爸爸舉着他一瘦長的手臂遠遠地在支持你。”傅雷會經常從國內外的評論家對兒子傅聰的評論中瞭解他最近的狀況,他會用心地逐個分析。當看到有人評論在演奏時看見傅聰身體瘦弱,傅雷便趕緊囑咐傅聰保養身體,充分休息。並且要求傅聰在夏天務必抽出一個時期去過暑假,真切表現出他對孩子的無限關心。

“無論什麼時候,父母都是你最堅強的後盾”,這是一句實實在在的話。當傅聰在衆多困難中無奈出走英國,傅雷告訴傅聰:“祖國沒有忘了你,祖國的大門是永遠向你敞開着的。”

傅雷對傅聰的愛是細膩深沉的,而傅聰也同樣愛着他的父親。在記者採訪傅聰時便能體會出他對於父親的體貼與爲父親時時着想的心情,如在面對出版社多次問他願出高價收取傅雷的一批書信時,都被傅聰婉拒。與千千萬萬個兒女心中父親的形象一樣,傅聰也同樣崇拜着父親,他說:“赤子之心,爸爸的信從頭到尾貫穿的最本質的東西就是這個。”

傅雷家書讀後感4

“一個人沒有靈性,光談理論,豈不成爲現代學究、當世腐儒、八股專家也鮮矣!爲學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養氣節、胸襟、目光。”通”才能成爲”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觀天的危險”這一段家書,算得上精闢深刻!傅雷對兒子的期許便如自己一樣,把自己做學問的感觸與孩子分享,用心可謂良苦,學習、幹事最怕一知半解、浮躁淺薄,個人覺得認真專注於一件工作或者事物的方方面面、多個角度、多個維次,才能通透,從學習上來講是善於學習、能真正學懂,從工作上來講是到位、妥帖。這一點無論是哪一代人的哪個方面,都值得深思!也與一個人的空性、悟性有關。這當然不是一知半解的沾沾自喜、坐井觀天,更不是浮於形式的誇誇其談、走馬觀花!一代大家傅雷在此爲我們所有人做出了好的榜樣。

“練琴的時間必須正常化,不能少,也不能多;多了整個的人疲倦之極,只會有壞結果。要練琴時間正常,必須日常生活科學化,計劃化,紀律化!自己彈的曲子,不宜盡彈,而常常要停下來想想,想曲子的`意境、境界,追問自己究竟要求的是怎樣一個境界,讀書筆記.這是使你明白你所要的是什麼,而且先在腦子裏推敲曲於的結構、章法、起伏、高潮、低潮等等。盡彈而不想,近乎即興表演,彈到哪裏算哪裏,往往一個曲子練了二三個星期,自己還說不出哪一種彈法最滿意,或者是有過一次最滿意的彈法,而以後再也找不回來。假如照我的辦法作,一定可能幫助自己的感情更明確而且穩定!”

本想作出刪減,細細讀來一個長者和父親的殷殷期盼,實不忍辜負,姑且消耗大家的耐心!傳道、授業、解惑,授之以漁,我想異國他鄉的傅雷在讀到此處,一定感慨父親的苦心孤詣,而所有的讀友亦能感到一個父親用心的深遠、細膩,父母是兒女最好的老師!對於求學上進的傅聰而言,這是茫茫學海中的一盞明燈,既有方法論又有可供實操的提升方法,既厚重又樸實!現實中的例子和教育,在此不予置評,正如佛渡有緣人,箇中意味可體悟不可言談。

這算得從此書讀出的父愛的厚度!

傅雷家書讀後感5

冬日,狂風呼嘯的早晨。在放着杯熱氣騰騰的茶邊,我翻開《傅雷家書》,在氤氳中我彷彿理解了傅雷的良苦用心。

起初,《傅雷家書》令我感到厭煩。但其中對兒子傅聰的關心體貼無不滲透在那樸實無華的文字之中,像一位語重心長的老人緩緩地給予人們諄諄教誨。

傅雷與傅聰談論藝術的完美部分在我心中久久不能抹去。信中寫道“你提到perfection(完美),其實perfection(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個人生、世界、宇宙,都談不上perfection(完美)。”而這句樸實的語句中實則蘊含着人生真諦。這恰恰體現人生中對自己、目標、理想的追求。完美總是相對而言的,缺憾也是一種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眼光,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在追求完美的路上,傅雷認爲“perfection像水中月,鏡中花,始終可望而不可即。”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或無法達到目標時,內心的煎熬,夜晚在被牀上的輾轉反側,第二天醒來時的睡意綿綿,以及一個個出神焦慮的瞬間都是逐夢之旅的一個個小插曲,帶給自己非同一般的`滋味……

不妨拋棄一切憂慮,不妨放棄無盡的惋惜,執筆書寫下自己的青春。當甜美與痛苦交錯前來,方知日常點點滴滴的珍貴。從平凡中書寫不凡,保持一顆對生活熾熱的心,在道路上憑着老黃牛的那股韌勁找到對理想信念的堅守。

傅聰在一次訪談中說“所謂完美就是走向死亡”。完美乃是缺憾中的滿足。傅聰先生將畢生精力投入到鋼琴藝術之中,並常回國任教。“志當存高遠”不僅僅是一句空話,而是人生中的不懈追求。即使世界上的完美可遇而不可求,當你能做到永葆初心,執著地在黑暗時分走下去時,你也能一窺生活的平凡美好。

用心去追求,用實踐去證明,用熱血去踐行,你也能看到生活背後的萬千美好……

傅雷家書讀後感6

從古至今,皆說父愛如山。可我卻想,父愛,未嘗不可是那淙淙流水,用那溫情的叮嚀,將我們溫暖環繞。它伴隨着我們,在成長的路上一路奔流。

在我讀過《傅雷家書》一書後,這種思緒又加重了幾分。

“在外倘有任何精神苦悶,也切忽隱瞞,別怕受埋怨。一個人有個大二十幾歲的人代出主意,絕不會壞事……孩子,我真恨不得天天在你身邊,做個監護的好天使,隨時勉勵你,安慰你,勸告你,幫你鋪平將來的路,準備將來的學業和人格。”

這封信修於一九五四年七月底。當時傅雷的兒子傅聰剛剛出國,掀開了他人生的新篇章,開始了自己的藝術生涯。

傅雷曾在外國生活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對國外的情況有所瞭解。他不僅密切地關注着兒子的動向,還未雨綢繆地對兒子囑託着遭遇不測時的應對方法。他用發自內心的文字,細細叮囑着自己的愛子。

儘管傅雷一家都是書香門第,但他對兒子關心的細緻入微首先從生活開始,洋溢在字裏行間。“你現在住哪裏,食宿是否受招待,零用錢是怎樣的”是父親首先關注的話題。

當然,作爲藝術家的傅雷亦很注重兒子精神上的修養。

“你記住一句話:青年人最容易給人一個‘忘恩負義’的印象。其實他是眼睛望着前面,飢渴一般地忙着吸收新東西,並不一定是‘忘恩負義’;但懂得這心理的人很少;你千萬別讓人誤會。”

作爲藝術家,傅雷自然閱人無數、閱歷廣播。自己的孩子是什麼樣的性格,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同時,他也敏銳地意識到,人們對傅聰的評價褒貶不一。在傅聰自認爲事業、生活一帆風順的時候,父親用一句叮嚀,敲響兒子心中的警鐘。

“孩子,這些話千萬記住。爸爸最不放心的就是這些。”

讀到這裏,我的眼眶溼潤了。眼前模糊的文字中,浮現出了無比熟悉的畫面。

“八面玲瓏而立於亂世。”酈道元的父親奄奄一息,臥於病榻上告誡兒子。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朱自清的父親依依不捨,立於人潮中囑咐兒子。

“作業按時交,上課認真聽講。”我的父親不厭其煩,站在車窗邊叮嚀着我。

讓我們聽聽父輩的叮嚀吧,驀然發現,父愛無處不在。它一直伴隨着我們,在成長的路上一路奔流,從未斷歇。

傅雷家書讀後感7

父母是我們周圍最親近的人。他們總是關心我們,教我們。傅磊也是父母,通過信件交流。正是這封信感動了我們和我們。

傅雷是中國文學翻譯家和文學評論家。他是一位博學、睿智、正直的學者,個性十足。母親朱梅福是一位溫柔善良、端莊賢惠的東方女性,具有東方文化素養,受西方文化洗禮。

傅雷對當今中外文學、音樂、繪畫有着廣泛的研究和高度的個人文化修養。他的目標是傅聰,他從小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最終成長爲國際大師的兒子。他深刻地理解,即使像鋼琴一樣,藝術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它不是工藝,而是全心全意和個性的體現。

讀完《傅雷家書》後,我真的被傅雷先生對生活的如此認真和對孩子的如此關心所感動。家書從事業生活藝術到吃飯穿衣花錢,一切細節,一切關心。父母可以學習教育孩子的方法,學習藝術,尤其是鋼琴,可以學習提高技能的方法。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強個人修養。從家信的話中可以看出,傅雷是一個對自己要求極其嚴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對自己的品味刻薄。傅雷讓兒子制定的三個原則:不要說對不起祖國,不要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要入籍。愛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動。

信件反映了良好的人際關係、高尚的生活準則、良好的行爲道德和道德傳統,以及拳擊的愛國熱情。這些內容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一部分。

有人認爲書信是最真實、最自然、最誠實的文字。是的,因爲所有的文字都是即時的內心思考,無論你想到哪裏,文字都在哪裏。更重要的是,他敢於分析自己,在孩子面前承認錯誤,從自己的經歷中給出經驗教訓。所以,我想讀傅雷的書。我們應該讀傅雷本人。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啓示。

讀了傅雷的書後,我學到了很多,我更瞭解我的父母。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教育書,也是一本可以縮短父母和孩子的書,讓孩子更瞭解父母,讓父母更瞭解孩子。

傅雷家書讀後感8

這是一本沉甸甸的書,並不是正因它厚重,而是因爲它裏面包含的都是愛。它就是《傅雷家書》,一本關於愛的書。

沒讀過《傅雷家書》之前,我以爲只不過是一封又一封枯燥無味的家信罷了,爲什麼要編成一本書來讓我們閱讀呢,可是,當我認認真真地讀完這本書後,我完全消掉了我這個認爲枯燥無味的想法,這本書竟給我帶來了無數啓示,從中我感受到更多的是父愛!

說起父愛,他是不同於母愛的,他沒有優柔綿長,他更像的是一杯溫開水,雖然平淡無奇,可又能讓你渾身溫暖,倍感熱血。

這本書主要是傅雷在書信中告訴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藝術,以及如何對待生活等問題。他教兒子要做一個謙虛謹慎的人,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在生活上,傅雷也對兒子積極的引導。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而且他敢於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

家書中,傅雷不忘時刻教誨兒子,沒有一絲的溺愛,既教他爲人處世的'道理,也常像朋友一樣與兒子閒談,與他交流音樂、文學、藝術等等,扮演着一半父親、一半益友的角色,他無疑是兒子的良師益友。

《傅雷家書》給我們瞭解過去的歷史,開啓了一扇不大卻能看清一切的窗戶,很好的爲我們保存了那個年代珍貴的記憶,正因爲有它的存在,纔將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清楚明瞭的闡釋出來,它不僅僅是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我們立生行事的準則。

說到這裏,我不禁想到我的父親,在現實中又何嘗不是這樣,他雖然不是像傅雷那樣的偉人,但是他給我的愛卻並不比傅雷給傅聰的愛要少。他事事爲我着想,爲我考慮,他給的愛是永遠不能與任何人相比較的。他雖然不能講出許許多多爲人處世的大道理來,但是,他的教育方式和處事態度也是非常好的。

書中有這樣一句話令我記憶猶新,“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當我們面對成功時,要坦然謙虛,面對失敗時,要積極進取,人生本就是一曲跌宕起伏的音樂,這些高潮和低潮構成了精彩的人生,坦然面對,才能真正幸福。這句話給了我深深的啓迪,我一定會永遠銘記。

傅雷家書讀後感9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在古代書信是一種重要的通訊方式,而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曾給自己的兩個兒子寫了數百封家書,從而摘編成了今天的這本《傅雷家書》。

在這本書裏主要摘編了傅雷先生在1954年開始給自己的兩個兒子所寫的家書,這本書充滿了父愛,是一本適合青少年閱讀的書籍。

在書中有段文字讓我深受體會,“你媽說你的信都是閃閃發光的,耀眼生輝的。當然你渾身都是青春的火花,青春的豔麗,青春的`生命,才華,自然寫出來的有那麼大吸引力了。我和媽媽常說,這是你一生之中的黃金時代,希望你能好好享受,體驗,給你一輩子做個最精彩的回憶。”這讓我不禁想到了在一檔節目中,一位女明星曾述說這她眼中青春的含義:如果不趁年輕去做一些想做的事,等到十年後,二十年後,你就沒有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了,因爲當你長大後,會被生活中的瑣事限制,只有趁青春,才能品味不同的生活。這讓我深有感觸。

在閱讀這本書時,看到傅雷先生既是嚴父,又是慈父,在兒子的藝術追求中十分嚴格,但對遠離故鄉的兒子卻又有幾份關愛。在書中有許許多多傅雷先生對兒子關愛的語句,同時也有着傅雷從自己身上所明白的道理,將這些傳授給了兒子。這好比我們是一張白紙,而人生是一支畫筆,而父母就是已經完成的畫,我們從他們身上獲得靈感,從而豐富自己的畫面。

從這本書中,我們也領悟到了許多道理“先爲人,次爲藝術家,終爲鋼琴家。”,在做任何事時,做人是第一位,正所謂“學藝先學人”同樣像我們述說這個道理。

從書中,我們可以知道傅雷先生是一個細心的人,他對兒子無微不至的關懷,授予他不同的道理,大到人生哲理,小到爲人處世。天下父母何嘗不是如此?也許我們要到長大後纔會明白什麼叫“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但感恩卻可以隨時開始。如果有什麼想說的話給父母,卻又不敢與父母交流,我想寫幾封家書也別有一番風味吧。

傅雷家書讀後感10

思念,就像鐘錶,只有嘀嘀噠噠的呼喚,沒有日夜與四季的流轉。

  ——題記

“音樂會的成績未能完全滿意,主要是因爲根基問題。”這似乎是對傅聰的批評,但又何不是一位父親對孩子的叮嚀與愛呢?傅雷對傅聰用最直接的言語,叮嚀着傅聰。這也是傅雷望子成龍心切的表現啊!

是啊,望子成龍是全天下父母的心聲,總是表現在那聲聲叮嚀。

聖人的父親也是這樣。王陽明的父親王華看到王陽明被嘉靖皇帝封爲新建伯、光祿大夫、上柱國,兼任南京兵部尚書時,對王陽明說:這未必會有好結果,你要小心。最後,王陽明聽從父親的叮嚀,終沒有跳進朝臣的圈套。

生活中,何嘗不是這樣,父輩們總在信中叮嚀我們:曾在給我的一封信中,父親寫到:“你這個年齡是一切往前的,但不要太過浮躁,偶爾回頭看看過往,其實也是一種策略。”寫這封信時,我正遇難關,只想硬着頭向前用蠻力開道,只是不能成功。爸爸用這句話提醒我看看克服過的困難,總結經驗。最終我渡過難關。

“朋友對我們的幫助、照應與愛護,不必一定要報以物質,而往往只需幾封親切的`信,使他們快樂,使得人生充滿溫暖。”

傅聰這時遠在萬里之外,遇到了友誼問題,向傅雷請教是否一定要以物質報答。傅雷的這句叮嚀如清澈的雨露灌溉給瞭如久旱般的傅聰。友情是很重要的,但友情重情,心到比贈予更重要。

父輩對我們交友時誠懇的叮嚀,可能逆耳,但哲理豐富。

我國小時與我的一個同學交朋友,有一次他幫了我,我認爲應以重禮相謝,爸爸告訴我:“朋友需要真情,而不是金錢。”我定要買個什麼禮物,他不給錢,只好作罷。

上了國中,才明白,友情是像素絲一樣純潔的情誼,是不能用金錢衡量的。

的確是,頁頁家書,濃濃父愛。密密字跡,個個叮嚀。

父輩對子女的愛和叮嚀,是悠長、深切、卻又不溢於言表的,是發自內心、卻又不言回報的。這種愛,無需明言,卻又從不急於表白,甚至不需要子女去理解,只是默默奉獻着。

是的,父輩的叮嚀,隨時光荏苒,愈顯睿智!

傅雷家書讀後感11

每個人都體會過父母的慈子和教誨。當我讀着這本家書,感到的是一種另一番教誨,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種父母之子,這也是大多數子女所體會不到的。那一封封家書,就象一次次珍貴的談心,拉近了我們的距離。

讀了《傅雷家書》之後,真爲傅雷先生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爲人父母的可以從中學習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學藝術的特別是學鋼琴的'可以從中學習提高技藝的方法,對解放初期至文革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也能從傅雷這位當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瞭解,而此書中對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強個人修養。

從家信的話語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要求極嚴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讓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愛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動。

有人認爲書信是最爲真切、自然和誠實的文字。是啊,因爲寫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時即刻的內心所想,思想到哪裏,文字就到哪裏。給親人寫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於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

所以,我想讀傅雷家書我們讀到的應該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對傅聰音樂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強調技巧、而後反覆要他能真正領悟作品本身,這也就是凡事多從“爲什麼”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看到事物的本質。

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經歷也在不斷的提高,在傅雷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中西二種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養出成功的兒女。傅雷夫婦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的兩個孩子,都很有成就。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啓迪。

讀了傅雷家書後,我懂得了許多,我更瞭解父母了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教育書,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與孩子的一本書,讓孩子更瞭解父母,讓父母更瞭解孩子。

傅雷家書讀後感12

《傅雷家書》是傅雷夫婦與兒子傅聰互相往來的書信,它由傅雷次子、傅聰胞弟傅敏所編。整本書記錄着從1954年傅聰應波蘭邀請參加第五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並留學波蘭開始,到1966年傅雷夫婦逝世結束。傅雷的夫人朱梅馥寫的信側重於生活瑣事,傅雷本人寫的信則側重於啓發教育。

我只讀了兩封家書,這兩封家書中飽含傅雷對兒子的愧疚之情。事情應當從1953年的正月說起,那時,傅雷和其子傅聰正在就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哪一首最重要的問題爭論激烈,傅聰根據自我的音樂感受,傅聰不一樣意父親認爲第九首《“克勒策”奏鳴曲》最爲重要的觀點,認爲《第十小提琴奏鳴曲》最重要,最終使得傅雷勃然大怒,倔強的傅聰毅然決定離家出走住在父親好友家中一月餘,最終傅雷覺得人生在世何其短促,父子何必如此認真,感慨萬千,便讓傅敏陪同母親將傅聰接回了家,雙方所以和解。

爲什麼父親會所以而感到愧疚呢?我思考了良久,在書的前言和結尾找了很久,最終在代序處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代序處是樓適夷寫的,裏面有許多傅雷的“教子日常”,總結來說就兩個字“規矩”,吃飯時不許挑食,學習語文時不能用自來水金筆,坐着的時候要坐端正,手肘不能碰到別的人……傅雷的這些幾乎是不近情理的規矩使妻子感覺到了痛苦。可是,傅雷在做這些後,感到了愧疚,在給傅聰寫信時,他爲自我不近情理的做法感到自責,所以他用家書地方式來表達歉意,最終,他和傅聰冰釋前嫌。

生活中,有很多家長都和傅雷一樣,對孩子十分嚴苛,不許他們做一些事情,他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爲對孩子的愛,因爲“愛之深,責之切”,他們想讓自我的孩子學到更多,走上人生巔峯。可是又有幾個家長能做到像傅雷那樣真誠地的.對孩子表達歉意,又有幾個孩子最終能像傅聰一樣理解父母,和父母冰釋前嫌?

作爲家長,應當勇於承認錯誤,才能像孩子樹立榜樣,以身作則。

然而作爲孩子,應當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如果自我是父母,看到自我的孩子養成的壞習慣會如何。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有時候過激的情緒並不是處理問題的最好方法,適當地體諒父母,在父母教育我們的時候勇於承認錯誤能增進親子之間的關係,從而冰釋前嫌。

傅雷家書讀後感13

我利用假期的時間,閱讀了《傅雷家書》這本書,感受真是很多。在這本書中,我體會到了父母對兒女的愛,,尤其對出遠門離開家的兒女是多麼的牽掛。

《傅雷家書》不但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傅雷作爲父親,對於遠在地球另一方的兒子,時時給予教海,關心他的`一舉一動,一生一息,關心他的藝術修養、演奏姿式,這是多麼不容易呀,足見他父親的良苦用心。當兒子法文學習吃力時,父親給他寄去幾本優秀的法語書,告訴他學法文時要利用周圍的博物館,認真地去學習。當兒子演奏時動作偏大,前後左右擺動時,父親又告誡他藝術的高深內涵在於感情過多時的儘量自制。中國哲學的理想,佛教的理想,都是要能控制自己的感情,而不是被感情所控制。這些平常的小事,傅雷全爲兒子想到了,並且出謀劃策。從書中可以看出,傅雷確實在古今中外的文學、繪畫、音樂等各個領域,都有極淵博的知識,這也是令我十分敬佩的。

閱讀過這本書,我懂得了許多。歸納爲兩點:第一點是我終於明白了父母對兒女的一片無私的真情,爲兒女付出一切都不求回報。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從前的無知,我的父親現在廣東省惠州市工作,記得他去廣東以後,每天都會往家中打電話。有時媽媽接,爸爸與媽媽說一些事後,還要與我說說話。我有時竟很不願意接,也許是因爲電視節目太精彩,也許是因爲作業太多,也許是自己的事情還沒有做完,總之我把爸爸的愛子之心拒之門外。直到現在,我才真正的明白,爸爸是多麼的愛我,而我也濡要用自己的真心去體會這份愛,去接受這份愛,去理解這份愛,去珍惜這份愛。第二點收穫是我又瞭解了一些關於藝術、哲學、科學方面的知識。這本書所透露的不僅僅是藝術方面的高深造詣,而且是一顆更祟高的父親的心。傅雷也許沒有想到,他給兒子的書信,不僅造就了一個偉大的中國藝術家,同時也爲後人,爲其他青年人留下了多麼寶貴的教科書!

傅雷家書讀後感14

“家書抵萬金”,這是杜甫在戰爭年代對親友的掛念;“欲作家書意萬重”,這是張籍客居異鄉時難平的情緒。過去,家書不僅是一封給家人問候的信件,也是一條維繫親人情感的紐帶,還是一座溝通親人思想的橋樑。在《傅雷家書》中,我讀出了傅雷對兒子傅聰的愛與關懷。

衆所周知,傅雷是一位著名的翻譯家,一位有思想的作家,更是一個有着細膩情感的父親。他對兒子的關愛,在家書的.字裏行間體現得淋漓盡致。他曾因爲兒子的離開而難過,痛哭流涕;也曾因兒子的信被弄掉後,日思夜想,輾轉難眠;也曾多次在信中告訴傅聰要記得回信,要說明是否收到……

傅雷的愛並不只是對兒子的寵愛,有時還表現出了老師般的嚴格。當傅聰在肖邦鋼琴比賽中出乎意料地排行前列時,他告誡說,“人生本是沒窮盡沒終點的馬拉松賽跑,你的路程還長的很呢,這不過是一個光輝的開場”,讓兒子不要驕傲自滿。當兒子想離開波蘭時,他又仔細列出波蘭與蘇聯的利與弊。這種諄諄教誨與思想引領,讓兒子也變得審慎、嚴謹。

《傅雷家書》之所以能使人獲益良多,還因爲書中能見其廣博的胸襟。他能兼有西方文化的優雅與東方文化的穩重,能客觀看待東西方文化的優點與不足,並將其融會貫通。他也對批評家的建議大方接納,深刻自省。他能公正對待兒子,他曾用“明察秋毫而不見輿薪”來教導兒子,也用《約翰·克里斯朵夫》中雅葛麗娜對愛情的一味追求來引導兒子的愛情。

《傅雷家書》也是一本有溫度和真情的書。當傅聰的前任老師過生時,他會特地在信中提到務必要祝他生日快樂。當彌拉生病時,他也單獨寫信問候。當傅聰遠赴重洋蔘加比賽時,他在信的開頭讓他記住祖國。他的關懷是衷心的,他的叮嚀是溫情的,他們父子的情感是真摯的,父子關係是和諧的。

我們總是會問,親情到底是什麼?父子之情到底該怎樣?我想,《傅雷家書》給了我們很好的答案:親情不是寵溺,也絕不是父輩與小輩之間的劍拔弩張。父子真正的良好關係應該亦師亦友,可在你身處險境時伸出援手,在你孤獨寂寞時送上陪伴,當你迷茫困惑時給你指明方向,在你成功驕傲時給你溫馨提醒。

家書,用筆墨讓親情團聚,用信封將親情送達。我想,這也正是“家書抵萬金”“欲作家書意萬重”的原因吧!

傅雷家書讀後感15

每個家長都望子成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所成就。在這衆多的父母中,有一個父親有些特別——他用一封封家書,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係,高尚的生活準則,優良行爲操守與道德傳統,強烈的愛國之情。字裏行間都流露着對兒子的愛與教育。這,就是傅雷。

傅雷是一位傑出的翻譯家。他一生翻譯法國文學作品和學術著作30餘種,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巴爾扎克的《歐也妮·葛朗臺》、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丹納的《藝術哲學》等,爲中法之間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貢獻。

傅雷還是一位嚴厲、盡責同時不乏愛心的父親,這個主要體現在他對兒子的教育中。在他去世的幾十年後,他的家人將他與兒子來往的書信輯錄爲《傅雷家書》,收錄了1954年到1966年間,傅雷及其夫人寫給兩個兒子的家信100多封。這本書信集出版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對如何教育孩子,傅雷有自己獨特見解。他認爲,無論從事什麼職業,做人是第一位的。因此,這些家書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的問題。對居住海外的長子傅聰,傅雷只能通過書信對其生活和藝術追求進行悉心指導。在信中,傅雷常以自己的經歷爲例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謹慎,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得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雷家書》是我與我媽媽一起閱讀的'。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和媽媽都受益匪淺。媽媽表示,傅雷的教育方式很特殊,並沒有過多的動作,只是用一封封書信來教導孩子。她還說,從今往後,她會每年寫一封書信給我,會在信中鼓勵我,激勵我,關愛我,像傅雷一樣。

傅雷是偉大的父親,用平凡的家書,造就兒子的成功之路。我也感謝《傅雷家書》出現在我生命中,給予我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