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成語故事>歷史故事的成語>

歷史成語小故事大全

歷史故事的成語 閱讀(7.15K)

歷史故事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積極性,也能培養學生的史學思想與歷史思維能力,下面這些是小編爲大家推薦的幾篇歷史成語小故事大全。

歷史成語小故事大全

歷史成語小故事大全1:偃旗息鼓

三國時期蜀漢的軍事集團中,趙雲是少有的智勇雙全的將領,他憑着大智大勇,爲劉備的蜀漢政權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成爲人們心目中的大英雄。

趙雲品性謙遜,性情冷靜,自從跟隨劉備,千難萬險,忠心不改。在蜀營中,趙雲除了領軍破敵,履行將軍職責外,還擔負着一個重要的職責:做劉備的親隨,負責保護劉備以及家小的安全。毫無疑問,這是一項極其艱鉅的工作。趙雲沒有讓劉備失望:當陽長阪,他單騎救阿斗;劉備東吳成親,他行諸葛錦囊之計,竭力護主等等。

有一次,蜀魏兩國交戰,蜀將黃忠殺死魏將夏侯淵,並奪取了戰略要地。曹操聽到這個消息後十分惱火,於是把米倉移到漢水旁邊的北山腳下,並親自率領二十萬大軍向陽平關大舉進攻。黃忠決定帶兵趁夜燒劫魏軍糧草。臨行前,他和趙雲約定了返回時間,結果過期未歸。趙石就帶兵前去接應,正好與曹操的軍隊狹路相逢,趙雲同魏軍廝殺起來,最後將魏軍打得落花流水,成功營救回黃忠。

曹操遭受這麼大的損失,怎能善罷甘休!他指揮大隊人馬追殺趙雲,直撲蜀營。劉備只好帶領數萬百姓逃往江陵,並派趙雲斷後。雙方相遇,又是一場惡戰。沒過多久,趙雲甩開魏軍先鋒,直撲魏軍戰陣,且戰且退,爭取時間,保證劉備和數萬百姓的安全。最終,趙雲殺出重圍,回到了自家營地。

正在營地的張飛趕緊前來接應,副將張翼見趙雲己退回本寨,後面追兵又來勢兇猛,便要關閉寨門拒守。趙雲卻臨敵制變,一面下令大開營門,偃旗息鼓,準備放曹軍進來;一面又命令弓箭手埋伏在寨內,白己則單槍匹馬地站在門口等候敵軍。

氣勢洶洶的魏軍很快趕到,一時間,大兵壓境,戰雲密佈。趙雲這邊卻寨門大開,見不到一面戰旗,聽不到一聲戰鼓。生性多疑的曹操見狀,懷疑裏面隱藏着伏兵,不敢輕易進攻,便下令撤兵。

趙雲見曹軍退兵,立刻擂起戰鼓,剎那間,殺聲震天,飛箭如雨,魏軍十分恐慌,自相踐踏,很多兵卒掉進漢水淹死了。於是,趙雲率將士趁勢奪取了魏軍的糧草,斬殺了曹操的大批人馬,得勝回營。

第二天,劉備親自來到營地犒勞軍士,當看到昨日戰鬥留下的痕跡時,他感慨地說:“子龍(趙雲,字子龍)一身都是膽啊!”

歷史成語小故事大全2:笑比河清

包拯是北宋廬州(今安徽省合肥市)人。端州的硯臺很有名,以前的知州借上貢的名義,隨意徵收幾十倍的硯臺來巴結上司。包拯到任後,命令只造上貢朝廷的數目,一塊也不能多,老百姓的負擔一下子減輕了。擔任三司戶部副使時,一次契丹在邊境集結軍隊,邊境的州郡逐漸緊張起來,朝廷派包拯到河北調發軍糧。包拯說:漳河地區土地肥沃,百姓卻不能耕種,邢趙三州有民田一萬五千頃,卻被用來牧馬,請求全部給老百姓耕種。造福了河北的百姓。

包拯任開封府府尹時,因爲是京城,很不好管理。按以前的規定,百姓告狀要先寫狀子,再託府吏傳進來。包拯破了這個規矩,大開府門,讓老百姓直接到堂上來陳述,這樣官吏再也做不了手腳。一次,開封發大水,水排不出去。包拯一調查,原因是許多權貴在疏通的河道上築了許多花園、亭臺。包拯限期他們全部拆掉。有個權貴不肯拆,還拿出一張地契,說那塊地是他的。包拯詳細一檢查,發現地契是僞造的。包拯馬上拆了他的花園,並奏明仁宗皇帝。後來大水就退了。

由於包拯鐵面無私,一年時間就把開封治得井井有條。權貴們都收斂了許多,一聽到包拯的名字就怕,說要看到包公的笑臉比看到黃河水變清還難。老百姓卻很喜歡他,說:關節不到,有閻王包老。

歷史成語小故事大全3:斷織教子

戰國時期,有一個很偉大的學問家孟子。他小時候,他的媽媽爲了讓他能接受到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現在我們就來說說孟子小時候的故事。

他三歲時父親就死了,孟子便與母親相依爲命。孟母非常疼愛自己的兒子,爲給孟子找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搬過三次家。

起初,孟母爲給孟子的父親守墓,就居住在離墓地很近的地方,後來,她發現孟子老玩一些喪葬、痛哭的遊戲。孟母很是擔心,覺得這個地方不利於孩子的生長,就帶着孟子離開了,將家搬到一條街上住下。可過了段時間,孟母發現新搬的家離殺豬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孟母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於是,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夏曆每月七年級這天,官員進入文廟,行禮跪拜,揖(yī)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記住。孟母想:“這纔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啊。”於是,就在這裏定居下來了。

孟母給孟子解釋了幾次搬家的原因後,孟子終於明白了母親的良苦用心。從此,他走上了勤學苦讀的道路。儘管如此,他也跟別的小孩子一樣,有貪玩的天性。

有一天,逃學的孟子揹着書包假裝從學堂回家。母親叫他過來,問:“娘織的布好不好?”“好啊。”孟子正在奇怪母親爲什麼問這個,卻見母親一聲不吭地拿出一把鋒利的剪刀,將織成的一段布“咔嚓,咔嚓”剪成兩段。

孟子更是奇怪了,便問母親:“爲什麼要剪斷布匹?”孟母解釋說:“一個人的求學就如同織布,現在只學一半便停下來不學,與在織布機上剪斷布匹是沒有什麼差別的。”“斷織督學”的一幕在孟子小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既驚又懼的鮮明印象,從此他日夜勤學不息,再也不貪玩了。

孟子十五歲時,孔子的孫子孔極,在曲阜(fù)教書,孟母便鼓勵孟子到曲阜求學。從此,他開始正式接受到儒學的精髓,在孔極門下埋頭讀書。經過不斷的努力,他成了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並稱爲“孔孟”。有《孟子》七篇流傳下來,是儒家經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