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查字典>詞語>

對外貿易依存度的名詞解釋|發展現狀|測算方法|決定因素

詞語 閱讀(2.82W)

對外貿易依存度的名詞解釋

對外貿易依存度的名詞解釋|發展現狀|測算方法|決定因素

對外貿易依存度又稱爲對外貿易係數(傳統的對外貿易係數),是指一國的進出口總額佔該國國民生產總值或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其中,進口總額佔GNP或GDP的比重稱爲進口依存度,出口總額佔GNP或GDP的比重稱爲出口依存度。對外貿易依存度反映一國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是衡量一國對外開放程度的重要指標。爲了準確地表示一國經濟增長對外貿依賴程度,人們又將對外貿易依存度分爲進口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進口依存度反映一國市場對外的開放程度,出口依存度則反映一國經濟對外貿的依賴程度。

對外貿易依存度的發展現狀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着中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對外貿易快速增長。伴隨着外貿的增長,中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也不斷提高。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經歷了三個階段的發展:

第一階段是1985~1990年,隨着中國對外開放逐步擴大,出口緩慢增長。1985年,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爲23.1%,其中出口依存度爲9.02%,進口依存度爲14.08%,1990年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首次達到30%,其中出口依存度爲16.05%,進口依存度爲13.84%,中國出口慢慢趕上並超過進口。這一階段,主要由於國內資源緊缺和大量技術設備的進口,使進口依存度連續多年高於出口依存度。

第二個階段是1990年~20xx年,在這一階段,中國採取了一系列的宏觀經濟調控措施,使出口額年均增長達到12.4%,超出了中國年均GDP的增長速度8.8%。勞動密集型產業崛起,加工貿易的開展,使出口快速增長,出口依存度超過進口依存度,推動外貿穩步上升,中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也於1994年突破40%。雖然1996~1999年四年內中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有所滑落,但是在35%左右徘徊,20xx年再次達到43.9%。

第三個階段是20xx年至今。隨着中國加入WTO,經濟全球化進一步加深,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日益明顯,20xx年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歷史性的突破萬億美元大關,超過日本,名列世界第三位,對外貿易的增長速度,遠遠高於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和世界貿易的增長。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快速增加, 20xx年突破50%,20xx年已經高達63%,20xx年更是達到67%的高點,此後受我國經濟轉型、內外需結構調整以及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從20xx年開始對外貿易依存度逐步回落,20xx年爲60.2%,到去年20xx年更是低至50.1%,僅比20xx年高0.1%。據有關學者分析中國已經躋身中等貿易依存度國家行列,即貿易依存度集中在30%~100%之間,如法國、意大利、英國、韓國、德國等。

對外貿易依存度的測算方法

按照上面的定義,外貿依存度最普遍的計算方法是進出口額與GDP的比值。由於這種計算方法簡單,所以被廣泛使用,特別是當一國對外貿依存度進行時間序列比較時常常使用該方法。但是這種算法沒有考慮GDP中產業結構的組成,例如第三產業中很大一部分屬於不可貿易產品,如果一個國家第三產業比重高,那麼按這種方法計算的外貿依存度就較低。

對上述方法進行修正的方法是比較可貿易品的依存度。這種方法考慮了GDP的產業結構組成,計算結果反映出可貿易品的對外開放程度或對外依賴程度。這裏又主要包括兩種計算方法,其中第一種方法是計算進出口額與工農業增加值的比值,或者是進出口額與工業增加值的比值。一些國際經濟組織,如世界銀行就採取了這樣的計算方法,在20xx年《世界發展指數》中,世界銀行計算了各國外貿與貨物GDP(goods GDP)的比值。第二種方法在考慮貨物貿易的同時,還考慮了服務貿易對外依賴程度,即分別計算出貨物貿易與工農業增加值的比值,以及服務貿易與第三產業的比值,再將兩個比值按照一定的權術加權平均。後種方法比較客觀地反映了全面的外貿依存度,但由於計算方法 相對複雜,所以一般很少採用。

在本文下面的分析中,我們將進出口額與工業增加值的比值所計算出來的外貿依存度稱爲工業外貿依存度,以區別於我們通常所稱的外貿依存度。

對外貿易依存度的決定因素

首先是經濟規模,也即一國GDP的大小。一般而言,在開放經濟條件下,小國的貿易依存度大於大國,其主要原因是小國本身的資源和市場都有限,經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必須依靠進出口。相比之下,大國由於本身資源豐富、國內市場廣闊等因素,對外部經濟依賴程度不大,外貿依存度相對較低。

其次是國民收入的構成。三次產業變動對外貿依存度有很大影響,而產業結構又與一國發展階段有關。處於經濟初級發展階段的國家,由於農業比重較大、製成品比重不高、出口競爭力不強等原因,一般外貿依存度較低。另一方面,發達國家中可貿易程度較小的第三產業(服務業)佔有較高比重,因此它們的外貿依存度通常也不高。相比之下,處於經濟發展中期階段的國家由於第二產業比重高,產品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的競爭力,所以外貿依存度較高。從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史可以觀察到,它們的外貿依存度經歷了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變化。

第三是經濟發展戰略以及由此導致的對外開放程度也是影響外貿依存度的重要因素。採取出口導向發展戰略的國家,如亞洲四小龍,常常通過低估本幣匯率、採取出口獎勵等政策手段壓低出口部門的生產成本,使國內資源更多地流向對外部門,同時這些國家又受本身市場、資源等限制,爲保證出口增長還需要進口原材料等上游產品,因此這些國家外貿依存度會更高一些。與此相反,採取內向型發展戰略的國家外貿依存度一般較低。

第四是匯率水平的影響。匯率水平對外貿依存度的影響分爲直接和間接影響兩種。直接影響是,由於匯率水平影響到國內外價格比,所以它對外貿依存度的分子、分母都產生影響。例如,當一國本幣被低估時,以外幣衡量的GDP會低估,這樣計算出來的外貿依存度就較高,反之則反是。間接影響是,匯率往往是一國外貿政策的工具,如實行出口導向的國家選擇採取匯率低估政策,那麼會促使對外部門在經濟中比重的提高,從而導致外貿依存度發生相應的變化。

此外,GDP和GNP的差異也影響到外貿依存度。一般來說,由於大國GDP和GNP差別不大,所以以GDP計算的外貿依存度和以GNP 計算的外貿依存度相差不大。但是如果考慮到對外投資的增加,兩種算法可能會出現比較大的差異,例如隨着國際分工體系的發展,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的直接投資規模大大增加,發達國家的境外要素淨流入擴大,GNP大於GDP,這樣發達國家以GDP 衡量的外貿依存度往往高於以GNP衡量的外貿依存度。相比之下,發展中國家的情況正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