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查字典>成語>

關於國中成語作文彙編八篇

成語 閱讀(2.26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中成語作文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國中成語作文彙編八篇

國中成語作文 篇1

小心翼翼

宋朝時有個很有學問的人,名叫賈黃中,他五歲起跟父親讀書。

由於父親的嚴格要求,賈黃中十五歲就考中進士,當了校書郎。 賈黃中爲官清廉正直。他在任宣州大守時,有一年鬧災荒,百姓餓死不少。賈黃中就用自家的米做飯,救活了幾千人。他在金陵任職的時候,發現府庫內藏有幾十匣金銀寶貝,價值連城,馬上清理上報朝廷。宋太宗十分高興,誇獎他說,若不是他廉潔奉公,這些前朝的寶貝一定會丟失;還召見賈黃中的母親,讚揚她教子有功,可以比作孟子的母親。

但是,賈黃中辦事過分認真、慎重,遇到大事往往不能當機立斷。後來他被派往外地任職,在向太宗辭行時,太宗告誡他說:“做事恭謙,小心謹慎,不論是做君的還是做臣的都應該這樣,但是大過分了,就失去了大臣的身份。”

賈黃中死時,家中很窮,皇帝特地賜錢三十萬,又給他老母親白銀三百兩,以表彰他爲官廉潔無私,他母親教子有方。

【釋讀】翼翼:比喻 恭敬慎重的樣子。形容謹慎小心,絲毫不敢疏忽的樣子。

【出處】《詩經·大雅·大明》:“維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懷多福。”

國中成語作文 篇2

近墨者真的黑嗎?這或許只代表了一種人,那就是自控能力特別差的人。如果一個人真的“近墨者黑”,那我真爲他感到悲哀,因爲他做人太失敗了,沒有頭腦,沒有立場,很容易就受到他人的影響。

“近墨者黑”是人人如此嗎?還是拿學校的事例來說。有的班大部分同學的成績都不是太好,但在學期的期末考試中,依然會有同學進入了年級前10名。按道理說,他們非正取班班風不如那些正取班,成績也要差一些,但這位同學爲什麼沒有受到那些不良影響呢?不是“近墨者黑”嗎?

在我們的身邊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例子,是否“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實歸根結底,原因還是在於我們本身,當然不排除環境對我們是有一定影響的。

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認爲,在事物的變化中,有內因和外因兩個因素,外因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同樣,對一個人說,周圍的“墨”當然對人有一定的影響,但作爲近墨者來說,其本人的智力、毅力、辨識則是變黑的.決定因素。如果他是非混淆不清,別人怎樣說他就怎樣做,不會自己分析、決定,那近墨者必黑;如果他頭腦清醒、意志堅定,那麼無論怎樣的墨也是難以使他變黑的。硃砂,墨汁,只是一個事物發展變化的外因,它們要想使事物近其者變赤、變黑,還需要看內因,即事物的本質同不同意。將布匹浸入硃砂或者墨汁,那麼,布匹必然會染成赤、黑,但倘若將本來不能染色的物質以同樣的方法近硃砂和墨汁,它們會變顏色麼?當然不會。物皆如此,何況人乎?一個生性敗劣不知悔改的社會渣滓,和一羣文人墨客在一起;一個飽讀詩書意志堅定的著名學者,和一羣庸俗白丁在一起,他們能否變赤或者黑,可想而知。

從古至今,近墨而黑者有之,而近墨不黑者也不乏其人。漢代的李陵、蘇武,同是漢官,面對匈奴的高官厚祿的利誘,李陵動搖了,最終身敗名裂;蘇武堅貞不屈,寧肯茹毛飲血,誓死不同流合污,從而流芳千古。在近代,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革命家魯迅,更是近墨而不黑,出污泥而不染的典型。這些人保持自己的堅定信念,在墨中潔身自好,不隨波逐流,從而成就了偉大事業。

國中成語作文 篇3

今天早上,我們作文班的 個同學舉行了一次非常激烈的詞語接龍比賽。

昨晚,老師讓我們背了 個成語,說好了明天早上要舉行成語接龍大賽,請大家晚上回去好好準備一下。今天早上,我滿懷激情的走進教室,看來了的同學都在作充分的準備,我也拿起了作文本開始背。 點 分比賽開始了,我們用石頭·剪刀·布來決定龍頭,每人一次說一個,誰要是“嗯”一下,誰就被淘汰了。好,現在從華晨曦開始吧,華晨曦說:“四面楚歌,下一個就說歌舞昇平······”一圈下來,又該華晨曦了,因爲華晨曦沒注意邱玉祥說什麼。他就一直在那“原·原······”呀!他結巴了,被淘汰了。就這樣,許許多多的同學被淘汰了。後來就剩下我·彭思睿和劉若楠了,這時,馮程卓說:“呀!姐妹仨人pk,不知道誰會贏?”彭思睿激動的不知道說什麼了。劉若楠看彭思睿下臺了,似乎很開心。突然“傻了!,”忘詞了。哈哈,第一輪我是冠軍。劉若楠是亞軍,彭思睿是季軍。

緊張又激烈的第二輪又開始了。好幾個人都淘汰了。只剩下我·馮程卓和田浩淼了。可是,田浩淼好像沒聽見馮程卓說的是什麼?左顧右盼,過來 秒鐘,他還沒有說出來,所以就被淘汰了。下面是我倆挑戰。馮程卓在想的時候,“嗯”了一下,所以他也被淘汰了。第二輪結果也出來了。我又是冠軍,馮程卓是亞軍,田浩淼是季軍。

雖然我得了冠軍,但是我不能驕傲,爭取下次取得更好的成績。

國中成語作文 篇4

上課了,老師宣佈:“今天,我與你們玩一個有趣的成語大比拼遊戲”。我們聽了,興高采烈地等待着遊戲的開始。

第一回合開始了,我隊的題目是聲東擊()、()居樂業、一步登()、()津有味。我一看,心想:這麼難的題目,我該怎麼做呀。幸好我們隊有一個同學把前兩個和最後一個說對了,對方的其中一個人也說對了一個,原來是聲東擊西、安居樂業、一步登天、津津有味。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兩個答案可以組成一個地名,一個是西安,而另一個是天津,這些成語實在是太有趣了。

第一回合我們兩隊打成了平手,同學們都暗暗想:“這次我們一定要贏才行”。第二回合開始了,同學們個個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迎接新的挑戰。沒有想到,第二回合的題目竟然比第一回合的題目難得多。最難的一道題目是“最繁榮的地方”,同學們絞盡腦汁,怎麼想也想不出來。最後,老師公佈了答案:“車水馬龍”。同學們都恍然大悟地說:“哦,原來是這樣。”其中,有一道題最好笑了,題目是“最長的腳”,答案是“一步登天”,真沒有想到呀。

經過緊張激烈的比賽後,我們隊終於取得了勝利。其實,我認爲輸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感受到成語大比拼帶給我們的快樂,這樣纔是最終的贏家。

國中成語作文 篇5

江郎才盡

《南史》中除了記載以上故事外,還記載了一個類似的“索錦”的故事,發生在張協與江淹之間。

南朝的江淹,字文通,他年輕的時候,就成爲一個鼎鼎有名的文學家,他的詩和文章在當時獲得極高的評價。 可是,當他年紀漸漸大了以後,他的文章不但沒有以前寫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詩寫出來平淡無奇;而且提筆吟握好久,依舊寫不出一個字來,偶爾靈感來了;詩寫出來了,但文句枯澀,內容 平淡得一無可取。於是就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禪靈寺的河邊,夢見一 個自稱叫張景陽的人;向他討還一匹綢緞,他就從懷中拘出幾尺綢緞還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後便不精彩了。又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覺;夢見一個自稱郭璞 的人,走到他的身邊,向他索筆,對他說:“文通兄,我有一支筆在你那兒已經很久了,現在應該可以還給我了吧!” 江淹聽了,就順手從懷裏取出一支五色筆來還他。據說從此以後,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寫不出什麼好的文章了。

其實並不是江淹的才華已經用完了,而是他當官以後,一方面由於政務繁忙,另一方面也由於仕途得意,無需自己動筆,勞心費力,就不再動筆了。久而久之,文章自然會逐漸遜色,缺乏才氣。(節選自《應用寫作》1995年第8期《但願“江郎”纔不盡》)

【出處】 鍾嶸《詩品》:初,淹罷宣城郡,遂宿冶亭。夢一美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我有筆在卿處多年矣,可以見還。’淹探懷中,得五色筆授之。而後爲詩,不復成語,故世傳江淹才盡。《南史·江淹傳》:“淹乃探懷中得五色筆一以授之。爾後爲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

【釋讀】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詩文無佳句。比喻文思漸衰竭,本領漸盡。

國中成語作文 篇6

最近,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成語故事》,我閉門苦讀,幾天後,覺得自己的學識大有長進,湊巧這天表姐來我家玩,我提議,“要不咱們來一個成語接龍大賽吧!”

愛學習的姐姐欣然同意,我還叫上了閒得無聊的哥哥和媽媽。比賽開始了,爸爸是裁判,他隨機說出一個成語:“七手八腳!”我和姐姐同時衝口而出:“腳踏實地!”然後哥哥接:“地大物博!”“博……博什麼呢?”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媽媽笑嘻嘻地:“博學多才嘛!”

對啊!我怎麼腦子一時轉不過彎來呢?看來薑還是老的辣,媽媽纔是博學多才啊!爸爸又想了想,說:“這次從詩情畫意開始接!”

姐姐胸有成竹地:“意味深長!”長,長什麼呢?大家都在苦苦思索時,我腦筋一個急轉彎,有了!“長驅直入!”媽媽直誇我聰明!哥哥不服了,接到:“入木三分!”分,這個可是個難接的茬,只得交給母親大人了。媽媽略加思索,隨即說道:“分毫不取!”哥哥跳起來:“這……這個不算成語!”“怎麼不算了?你是狗急跳牆嗎?”我維護媽媽,針對哥哥。

爸爸趕緊阻止我們,字正腔圓:“本尊來一個難度大的!瞞天過海!”我迫不及待:“海底撈月!”媽媽接:“月黑風高!”姐姐接:“高枕無憂!”“憂……憂傷……”哥哥接不下來了。

媽媽說:“這樣,我出一個,你們三個來接招!”我們都說好。媽媽思考了一下,說:“坐井觀天!”哥哥搶着答:“天真浪漫!”然後蔑視了我一眼,可惡!我也是不輕易服輸的人,鼓着嘴:“漫不經心!”回擊給哥哥,哥哥接招:“心驚肉跳!”我一下子卡殼,回答不出來了!

最後統計,哥哥是本次成語接龍大賽的第一名,而我則是亞軍!這短短十幾分鐘的成語接龍,讓我感到了華夏民族漢字瑰寶的神奇。

在今後的生活中,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成語,長大弘揚我們的中華文化!

國中成語作文 篇7

小時了了

漢朝末年(東漢),北海地方出了一個很博學的人,名叫孔融,字文舉,是孔子的二十世孫。他從小就很聰明,尤其長於辭令,小小年紀,已是在社會上享有盛名。他十歲時,跟他父親到洛陽(今河南洛陽縣。洛陽是歷代帝王的陪都,因位於長安之東,稱爲東都),當時在洛陽的河南太守,是很負盛名的李元禮,由於李氏的才名很重,因此在太守府中往來的人除了他的親戚,其餘都是當時有才名的人。如果不是名人去訪,守門的人照例是不通報的。

年僅十歲的孔融,卻大膽地去訪問這位太守。他到府門前,對守門人說:“我是李太守的親戚,給我通報一下。”

守門人通報後,李太守接見了他。李元禮問他說:“請問你和我有什麼親戚關係呢?”孔融回答道:“從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子)和你家的祖先伯陽(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有師資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過關於禮節的問題),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當時有很多賀客在座,李氏和他的賓客對孔融的這一番話都很驚奇。

其中有一箇中大夫陳韙,恰恰後到,在座的賓客將孔融的話告訴他後,他隨口說道:“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聰明的孔融立即反駁地道:“我想陳大夫小的時候,一定是很聰明的。”陳韙給孔融一句話難住了,半天說不出話來。

後來的人便引用這段故事中的兩句話,將“小時了了”引成成語,來說明小孩子從小便生性聰明,懂得的事情很多。但因爲下文有“大未必佳”一語,故這句成語的意思便變成了:小時雖然很聰明,一到長大了卻未必能夠成材的。

故表面上雖是讚揚的話,骨子裏卻是譏誚人、輕蔑人的。所以我們應用時便不能將它來稱讚別人,否則將被人誤解你有心譏剌、輕視人了。

【釋讀】指人不能因爲少年時聰明而斷定他日後定有作爲。

國中成語作文 篇8

在我沒上國小的時候,有次媽媽帶我去爬山。當我爬上座山峯時,我自豪的對着天空大喊:“我爬上世界最高的山了!”

媽媽摸了摸我的頭,笑着說:“你真是隻井底之蛙,世界上比這高的山多的是。”媽媽的話音剛落,我就接着問:“井底之蛙是什麼?”媽媽回答說:“是隻井底的小青蛙呀!”我好奇的問:“我明明是人,你爲什麼說我是青蛙呢?”媽媽笑着說:“井底之蛙是個成語,形容個人沒有見識。”我又問:“成語又是什麼呢?”“這個……你還把我問住了,我們去買本成語故事看看吧!”媽媽說。

後來,媽媽真的給我買了本《中華成語故事》。每天晚上,媽媽都要給我講幾個成語,故事生動又好聽,我總是聽得津津有味。成語故事裏有填海的精衛和追日的夸父,還有畫蛇添足的人和守株待兔的人……

現在,我長大了,是名二年級的國小生。我已經可以自己閱讀《中華成語故事》了。慢慢地我明白了:個成語就是個故事,個成語給我講述了個道理。不知不覺地我學會了好多成語,它就像條船樣帶着我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

我們中國有這麼多成語故事,中國真了不起呀!本《中華成語故事》可以讓我更多的瞭解中華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