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優秀作文

作文 閱讀(8.3K)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優秀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優秀作文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優秀作文1

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比如:春節、元宵節、除夕等。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春節。春節到了

就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了,萬物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春暖花開,生機勃勃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地載歌載舞迎接這個節日。

關於春節的'起源,民間自古以來有很多說法,其中廣為流傳的是:中國古代有種叫“年”的怪獸,頭上有角,十分凶猛,他長年深居在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也就是除夕,他就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年的這天,人們就扶老攜幼,上山躲避“年”。

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一位乞討老人,鄉親一片驚恐萬狀,只有村東一位老婆婆給了他一點食物,並勸他上山躲躲。老人開口說:“如果您讓我在您家裡住一晚,我一定把‘年’趕走。”老婆婆不信並繼續勸,老人笑而不語。老婆婆只好自己上山了。

半夜,“年”闖入村莊,發現氣氛與往年有此不同,村東老婆婆家門貼上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它渾身一抖,怪叫一聲,走近門口時,屋裡突然傳來“噼噼啪啪”的聲音,再也不敢往前湊,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就在這時屋門突然大開,老人身披紅袍在門口哈哈大笑,“年”慌忙逃跑了,於是貼春聯,放鞭炮的習俗就流傳下來了。

春節一般要吃年糕、餃子,湯圓、荷包蛋。還有備年貨,貼年畫、貼春聯等眾多活動,在這一天人們盡享天倫之樂。

春節那天,晚輩要給長輩拜年,長輩給晚輩壓歲錢,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春節開門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以鞭炮聲來除舊迎新,北宋詩人王安石還作詩一首,寫出了人們對吉祥美滿生活的深深的祝福和一往情深的期盼。

我之所以最喜歡春節,因為春節是新年中第一個節日,也是最隆重的節日,在這節日,人們走親訪友,吃大餐,還可以有壓歲錢,所以我很喜歡。

同學們,你們喜歡什麼節日呢?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優秀作文2

在中國有人喜歡那踏秋賞菊的重陽節,有人喜歡那熱鬧非凡的春節,還有人喜歡那和家人團聚的元宵節,而我卻喜歡那熱火朝天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大街小巷都是人,有叔叔阿姨,也有爺爺奶奶。他們都露出開心的笑容,有的在買粽子,有的在全家團聚一起吃飯,可熱鬧了!粽子各種各樣,有鮮肉餡的,紅棗餡的,蛋黃餡的,還有紅豆餡的等等……有一次過端午節,我和媽媽一起去買粽子。走到店門口看到裡面人山人海,排得像一條長龍似的。我們排了好久好久的隊才買到想要的粽子。我和媽媽一起買了很多的粽子,差不多有三大袋。回到家,剛好客人來了,有我的叔叔阿姨,伯伯和爺爺奶奶。等到我們開始吃飯時,我驚呆了。桌上不僅有可口美味的果汁,還有各種各樣的粽子和美味佳餚。我們一邊吃飯一邊聊天,聊到了三更半夜也沒盡興。

我喜歡端午節,你們喜歡什麼傳統節日啊?快來跟我說吧!

我們中國有很多傳統文化,傳統文化就是外國沒有的文化,比如春節,就是一種傳統文化。

一到大街上,你就會發現春節是個特別的日子,樓上張燈結綵,人們都歡天喜地,充滿了歡聲笑語,還穿上了煥然一新的衣服,大街上熱鬧非凡,永珍更新。

春節的習俗是貼對聯、掛燈籠、吃餃子、年糕,還買年畫、剪紅色的窗花、看春晚、說吉利話得壓歲錢、一家子吃團圓飯、迎財神、逛花市、廟會、迎門神……

春節的'來歷是: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週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曆,以月亮圓缺的週期為月,一年劃分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叫朔。

春節也有很多活動,比如放鞭炮,舞龍舞獅、敲鑼打鼓,還放煙花——不一會兒,天上就出現了五彩繽紛、萬紫千紅、絢麗多彩的煙花。

春節是一個熱鬧、喜氣洋洋的節日,我喜歡春節,春節真好!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優秀作文3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距今已經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關於端午節的傳說、習俗和文化影響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在民間,關於端午節的傳說有許多的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但是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在這些說法中,紀念屈原的說是影響最廣最深的。

傳說屈原死後,百姓們非常哀痛,紛紛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他們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為的是讓魚、蝦、蟹們吃飽了,這樣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就這樣人們做出了粽子。之後每年的五月初五這一天,人們都會包粽子以此來紀念屈原。

除了包粽子之外,賽龍舟也是端午節人們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重要習俗,在中國南方十分流行和重視,它最早當應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而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賽龍舟已經慢慢的發展成了一項富有激情的體育競技專案,受到許多年輕人的喜愛。賽龍舟比賽充分體現我們中華民族努力紛爭,拼搏向上的精神!

端午節是與、節和中秋節並列的我國四大傳統節日,在世界上影響廣泛,據說世界上有些國家和地區也有端午節節日活動。端午節不僅豐富了全國各族人民的生活內容,更在這林林總總的節日文化中逐漸醞釀積澱了深厚的民族情感和共同的精神世界,這無疑將成為中華民族豐富的精神財富。

我國是有著五千年曆史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許多古人的文化習俗更是一直延續至今,而傳統節日是傳承先祖文化的一個重要,我們應當在資訊如此發達的新時代繼承和發揚先輩的文化精神!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優秀作文4

"鞭炮聲持續了一年,春風溫暖了屠蘇。"是王安石《原日》裡的一首詩。元日的意思是第一天,一年中第一個重要的節日是春節。春節期間,離家的人要回家與親人團聚過年,整理年貨、打掃房屋、貼春聯、掛年畫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然後是元宵節。“去年除夕夜,花市燈亮如白晝。”這是歐陽修詩中元宵節的盛況,元宵節是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元宵節的元宵節起源於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教而提出的“燃燈示佛”,後來逐漸發展為元宵節。按照我國的傳統,隨著鞭炮聲的遠去,蛇年的春節結束了,農民在春天開始收割,商人開始外出經商,官員開始上崗,大家又恢復了過去的忙碌和工作。

“屈地”是古代文人慶祝“三月三日上巳節”的習俗。在王羲之《蘭亭集》的序言中,雖然少長少鹽聚才的盛況在今天已經消失,但在3月3日,“見目賞目”卻成了千古傳誦的浪漫情懷。

清明時節雨水多,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的清明節能讓人心酸。這是一個悼念老人和緬懷祖先的節日。五月五日的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中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七月七日的喬奇節是最浪漫的節日,在中國也被稱為情人節。據說女孩們可以在這一天向心上人表達心意。農曆八月十五,是一年中家庭團聚的重要節日。希望人和月亮這兩個圓圈成為人們渴望團圓、娛樂和幸福的象徵。

王維的詩《異鄉孤客,逢年過節思念親人》是重陽節登高的習俗。據說祖先是在12月冬至祭祀的'。冬至在中國古代是一個非常盛大的節日。冬至祭祖以示不忘改書,祝全家團圓。然後臘八節之後,喝臘八粥,臘八粥是農曆12月23日的除夕,除夕是一年中最後一個節日。全家人圍在火爐旁,告別舊的,迎接新的。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文化都是在這些節日裡積累起來的。讓我們瞭解節日的起源,熟悉節日的文化,繼承中國優秀的文化,成為中國積累文化遺產的兒女。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優秀作文5

有的人喜歡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有的人喜歡五月初五的端午節,有的人喜歡八月十五的中秋節。但是我喜歡正月七年級熱鬧的春節。

春節也被稱為“過年”,是我國民間隆重而富有特色的古老節日。在外地的人無論多遠都要回來,除非特殊情況,才不回家。春節,大人們都回來了,在家的孩子就不感到孤獨了,家人們在一起團聚,大人們忙著為過年做準備,孩子們可以開開心心地玩耍。

過了臘月二十三,大人們就忙著準備過年的東西了。年三十早上開始貼春聯,說到貼春聯,我就想到了過年時媽媽貼春聯的情景。當時,我要過去幫媽媽貼春聯,媽媽卻擔心我幫倒忙,就把我趕走了,說:“去去去,一邊玩去。”我剛要走,一轉頭看見媽媽把“福”字貼倒了,就是趕緊大喊:“媽媽!媽媽!您把‘福’字貼倒了!”我勸媽媽把“福”字重新貼。“傻孩子,把‘福’貼倒了,‘福’才能到我們家裡了呀!”媽媽一邊貼著春聯,一邊哭笑不得地回答我的話。這時,我才明白。看著媽媽貼好的紅彤彤的春聯,我不禁吟誦起了王安石的《元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貼完春聯,奶奶和媽媽就準備做中午的團圓飯,中午一家子人圍坐在桌子旁有說有笑地吃著團圓飯。下午,爺爺和爸爸去祭祖,奶奶和媽媽又開始忙活起晚上的餃子來。除夕晚上是要吃餃子的',聽媽媽說老一輩的人把它叫做“扁食”,以前是素餡的,現在生活好了就是肉餡的了。我還看見媽媽拿了幾個五角的硬幣,用開水消了一下毒,接著把硬幣包在了餃子裡。我很奇怪,於是就問媽媽:“為什麼您要把硬幣包進餃子裡呢?”媽媽笑了笑,說:“吃到包著硬幣的餃子,在新的一年會財源滾滾哦!”我聽了,無比期待晚上的餃子宴!晚上,果真吃到了,我心裡那叫一個高興。

大年七年級早上,終於到了磕頭領錢的時間了。我們家的每個孩子都要給爺爺磕頭,不光能吃美食,還能領錢,然後對爺爺說些祝福語。

春節到了,每個人都應該快快樂樂的,盡情感受屬於我們中華民族的節日氛圍。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優秀作文6

中國的傳統節日繁多,而節日裡的傳統文化更像遼闊的星河,煜煜生輝,光彩奪目。下面,我就從裡面挑幾顆最璀璨的明珠來給大家做個介紹。

眾多節日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過年了。因為過年前媽媽總帶我去買年貨,其中有我最盼望的一套新衣裳。而過年那天白天,爸爸把就家裡屋外的門都貼上了紅對聯,還要貼“福”字,而且必須倒著貼,因為“到”和“倒”諧音,意思是“福到了”。這些活動都是為了趕走無惡不作的'怪獸——“年”。

貼完對聯,媽媽爸爸開始包餃子,準備年夜飯。在包餃子時,他們總不忘在某一個餃子中包一枚硬幣,誰吃到這枚硬幣,就預示著他來年事事如意、幸福、吉利、發大財。

接近午夜的時候,我和爸爸一起搬出早已準備好的煙花、鞭炮,和左鄰右居的叔叔伯伯們一起燃放,聽著震耳欲聾的鞭炮聲,看著五彩繽紛的煙花在空中綻放,我們這些小孩子就高興地跳啊,喊啊,笑啊,快樂極了,因為這樣,就把“年”趕走了,預示著來年風調雨順,大吉大利。

大約11點的時候,就開始吃年夜飯了,巧手的媽媽總是能做出一桌子豐盛的菜餚:什麼生菜預示著生財;魚預示著年年有餘;豬蹄預示著往回扒錢;大蔥預示著聰明;雞蛋預示著運氣等等,還有一道必不可少的菜,那就是餃子,因為餃子長得像元寶,所以吃了就預示著發財。

吃完年夜飯,我們就圍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晚會,一直等到12點鐘聲敲響。這時候小孩子就給長輩拜年,長輩也把壓歲錢給小孩子們,這是小孩子最快樂、最開心的時候。

像這樣的傳統節日還有很多,比如: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元宵節掛燈籠、吃湯圓;中秋節賞月、吃月餅等等。

我們祖國的傳統節日很多,傳統文化也是豐富多彩,希望這些傳統文化在我們手裡繼續傳承下去!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優秀作文7

我最喜歡的傳統佳節就是元宵節了。

今年五年在家裡過元宵節。走上陽臺,只見小區裡掛滿了彩色的燈籠,行人們也都穿上了節日的盛裝,孩子們提著燈籠在小區廣場上玩得不亦樂乎,不時發出一串串清脆的笑聲……可是今天我卻不打算加入他們的`遊戲行列中,因為我準備趁著媽媽出門這會兒,包一回元宵,給她個驚喜。

首先,我拿出媽媽慣用的盆在裡面放了半盆水,倒進麵粉,學者媽媽的樣子揉了起來。邊揉邊想:看了那麼多回媽媽、奶奶做元宵,這點兒小事怎麼難得倒我!可是——啊呀!水倒太多了,這一盆麵粉都搗成漿糊,根本揉不起來了!

第二次我吸取了教訓,只沾一點兒水,一邊揉一邊再一點兒一點兒地加水,終於慢慢地把麵粉揉成了一個大面團,然後我學著媽媽的做法再揪出一個個小麵糰。接著就可以真正開始包元宵的工程了。

我一手託著小麵糰,另一手以大拇指為圓心,從它的正上方輕輕往下按,再慢慢從中間向四周碾開,好不容易捏出了一個小圓盞,可以往裡放餡料了。我挑了我最愛的豆沙餡兒,舀了一大勺,心想,這回可以一口一個過癮了。可是沒想到餡兒太多,我捏出的“面盞”根本收不住口,我只得忍痛割愛,把餡兒料再放回去了好一些,這才剛好包攏。眼看第一個元宵成功在望,我別提多高興了,一心想把它搓得更圓更光一點兒。沒想到,一個得意忘形就晚節不保——我揉得太用力把餡料都擠了出來,本該雪白的粉嫩的元宵抹上了一條暗紅色的傷痕,我只好趕緊給它再沾點兒麵粉補一補。就這樣我的第一個元宵掛滿了“補丁”誕生了,新接著,第二個、第三個……我越幹越起勁,第五個、第六個,我越來越順溜……

這時,媽媽回來了,她一看見我的臉,還沒來得及誇我就笑開了懷。我帶著滿肚子的疑問抬頭一看鏡子,“啊——”我一下子衝進了洗手間。原來,我臉上也沾滿了麵粉。等搓掉這些麵粉,我的臉也羞成了一個紅蘋果了。

雖然鬧出了個小笑話,但是吃著我自己包的元宵,我別提多高興了。因此,我更喜歡元宵節了。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優秀作文8

冬天來了,大雪紛飛。好像給大地鋪上了一層厚厚的地毯,人們張燈結綵。有的正在掛紅燈籠,有的正在貼春聯,還有的正穿著新衣裳在商場購物呢!看到到處都洋溢著喜氣洋洋的.氣氛,看來是要過春節呢!

你知道春節的來歷嗎?讓我來告訴你吧!春節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年的神獸會在一年的最後一天出來搗亂,但人們發現年怕火光,紅色和響聲,所以每當這時,人們總會掛燈籠、放鞭炮,穿上了紅衣服,年被趕走了,所以人們為了紀念那一天,就把那天定為春節。

春節有很多精彩的習俗活動,比如:“貼春聯、吃團圓飯、放鞭炮、拜年……我最新換的就是放鞭炮呢。春節的早上,我早早起床找來蚊香和沖天炮,把蚊香點著後一溜煙跑到了菜地裡。我想:還是插著再放吧。可別一下把我小命炸沒了!於是把沖天炮插進了一顆石頭縫裡,心裡好像揣了一隻小兔子,砰砰直跳,我一隻腳在前,一隻腳在後,成“弓”字形。拿著蚊香的那隻手緩緩的向沖天炮靠近,彷彿正要和它親密接觸呢!越來越近,越來越近,突然,引火線被點燃了,我扭過頭,後腳用力向後一蹬,火箭一樣的速度奔到了一塊大石頭後面,蹲在地上,緊緊堵住耳朵,就在我剛剛準備好時,“砰”的一聲響,沖天炮飛上天空就像一架小型火箭。放完鞭炮,似乎沒有那麼害怕了!原來放鞭炮一點兒也不可怕,但是,下次還是讓貝貝姐姐帶我一起放吧!

其次,我還喜歡去拜年。到了正月七年級的早上,給太太拜年了。我敲門太太剛一開啟門,我就雙手抱拳,“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大聲說道:“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只見太太雙手背在背後,像變戲法似的從手裡變出一個紅包,我連忙說了聲謝謝,就跑回了家。開啟紅包一數“哈哈”有三百元呢!又可以買我想看的書呢!我高興地說道,一邊說還一邊把錢塞進了我的小貓仔存錢罐裡。

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但我最愛的是這熱熱鬧鬧的春節!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優秀作文9

我最喜歡的傳統佳節就是元宵節了。

今年第五年在家裡過元宵節。走上陽臺,只見小區裡掛滿了彩色的燈籠,行人們也都穿上了節日的盛裝,孩子們提著燈籠在小區廣場上玩得不亦樂乎,不時發出一串串清脆的笑聲……可是今天我卻不打算加入他們的遊戲行列中,因為我準備趁著媽媽出門這會兒,包一回元宵,給她個驚喜。

首先,我拿出媽媽慣用的`盆在裡面放了半盆水,倒進麵粉,學者媽媽的樣子揉了起來。邊揉邊想:看了那麼多回媽媽、奶奶做元宵,這點兒小事怎麼難得倒我!可是水倒太多了,這一盆麵粉都搗成漿糊,根本揉不起來了!

第二次我吸取了教訓,只沾一點兒水,一邊揉一邊再一點兒一點兒地加水,終於慢慢地把麵粉揉成了一個大面團,然後我學著媽媽的做法再揪出一個個小麵糰。接著就可以真正開始包元宵的工程了。

我一手託著小麵糰,另一手以大拇指為圓心,從它的正上方輕輕往下按,再慢慢從中間向四周碾開,好不容易捏出了一個小圓盞,可以往裡放餡料了。我挑了我最愛的豆沙餡兒,舀了一大勺,心想,這回可以一口一個過癮了。可是沒想到餡兒太多,我捏出的“面盞”根本收不住口,我只得忍痛割愛,把餡兒料再放回去了好一些,這才剛好包攏。眼看第一個元宵成功在望,我別提多高興了,一心想把它搓得更圓更光一點兒。沒想到,一個得意忘形就晚節不保——我揉得太用力把餡料都擠了出來,本該雪白嫩的元宵抹上了一條暗紅色的傷痕,我只好趕緊給它再沾點兒麵粉補一補。就這樣我的第一個元宵掛滿了“補丁”誕生了,新著,第二個、第三個……我越幹越起勁,第五個、第六個,我越來越順溜……

這時,媽媽回來了,她一看見我的臉,還沒來得及誇我就笑開了懷。我帶著滿肚子的疑問抬頭一看鏡子,“啊——”我一下子衝進了洗手間。原來,我臉上也沾滿了麵粉。等搓掉這些麵粉,我的臉也羞成了一個紅蘋果了。

雖然鬧出了個小笑話,但是吃著我自己包的元宵,我別提多高興了。因此,我更喜歡元宵節了。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優秀作文10

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而今年的元宵節我過得與眾不同。你肯定很好奇為什麼會與眾不同吧,那就請到我的文字裡來吧。

這天一大早,我就起床了。因為今天是我盼了很久的日子。昨晚媽媽已經答應我今天要和我一起包湯圓。這不,剛吃完早飯,媽媽就把麵糰、黑芝麻糊、花生糊都準備好了,看著滿桌的材料,我滿心歡喜。

開始包湯圓了,我捏起了一點麵糰,小心翼翼地把它揉成了一個小球,再用一根手指在它的中間挖出一個小洞。接下來,把黑芝麻糊小心翼翼地塞到洞裡面去,在確定芝麻糊不會掉出來的情況下,再仔細地把麵糰包起來。但是包好的`麵糰,像一個洩了氣的皮球,一點也不好看,我趕緊把它放在兩隻手的掌心間揉一揉,不一會兒,一顆可愛的小湯圓就在我的手下誕生了。

緊接著我又包了原味,還有花生味的湯圓。包著包著,我突發奇想,如果把花生糊和芝麻糊混合在一起,包在湯圓裡那會是怎樣一個味道?心動不如行動,我把剩下的花生糊和黑芝麻糊混合在一起,用它們包了一個個雙味湯圓。在我的不懈努力下,一個個小白球靜靜地躺在桌面上。看著它們,我饞得直流口水。

媽媽看著我的饞樣,趕緊把一個個湯圓放到開水裡煮,湯圓在鍋中一上一下不停地跳動著,就像白色的珍珠在水裡滾動。剎那間,房間的每個角落幾乎都飄著湯圓淡淡的清香。

經過一番漫長的等待,湯圓煮好了,媽媽給我盛了一碗熱騰騰的湯圓。冒著香氣的碗裡靜靜地躺著一個個圓圓的湯圓,真像一個個小白球,真有意思!我迫不及待地用湯勺舀起一顆,小心翼翼地吹了吹,然後把湯圓一口吃到了嘴裡。它的軟糯,讓人忍不住吃了一顆又一顆。

淡淡的清香,美味的湯圓,普通的元宵節因為有了這一個個圓圓的湯圓變得更加的與眾不同。

我喜歡元宵節,更喜歡元宵節裡那美味可口的湯圓,它可是我的最愛喲!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優秀作文11

我最喜歡的節日是我國的春節。“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句千古佳句無疑是對春節的最佳寫照。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這個節日在我國非常的盛大和隆重,俗稱“過年”。每逢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將舊的春聯和福字撕下來,貼上新買的,這叫除舊迎新。

每年的除夕之夜,空氣裡似乎都瀰漫著春節帶來的歡樂與激情。這時,人們的手機一遍又一遍的響起。是電話,是簡訊,手機拜年的潮流在中華大地湧動。那些新年收到的祝福與問候,在日光下寂寂地敞著。一碟碟美味的佳餚被端上了桌,一家人終於團聚在一起吃著年夜飯,聊著生活中的瑣碎小事,回憶起這一年的點點滴滴,話裡行間似乎都瀰漫著幸福的味道兒。吃過飯,一家人擠坐在沙發上,其樂融融地看著春節聯歡晚會,時不時被熒屏上幽默的語言給逗樂了,時不時因舞蹈演員的優美舞姿所打動,時不時為播放的節目講講自己的見解。

一大清早醒來,相信你們一定會想:新的一年又開始啦!我們要穿上新裝,為自己好好打扮一番,然後走街串戶,向左鄰右舍拜年。出門相見七嘴八舌的嚷嚷:“恭喜!恭喜!”“同喜!同喜!”壓歲錢裝滿了荷包,心裡都甜滋滋的。接著,便是走親訪友,美美的`吃上幾頓。

到了正月十五,這過年算是到了尾聲了。元宵之夜,月亮可真圓哩!像一個大玉盤,時而有幾片雲彩飄過,彷彿是一位羞澀的姑娘用絲絹遮住了臉,影影綽綽。

“放煙花啦!”全場一片歡騰。五光十色的煙花,將烏黑的天空裝扮的格外豔麗。最美的是“七彩蝴蝶”,只聽三聲響,五彩的“蝴蝶”衝向天空,各彩各色交錯在一起,就像一位位美麗仙女在天空中撒落著花瓣。我迫不及待開始放煙花。我拿著煙花棒上下左右不停的搖晃著,有時搖成一條龍,蜿蜒浮動著;有時搖成一個個美麗的花環,熠熠閃光;有時搖成飛流直下的瀑布,那飛沫激盪四射……五彩繽紛的煙花,滿面紅光的神采,這不是一幅美麗的圖畫麼?

歡聲辭舊歲,笑語迎新年,新的一年我們播種新的希望,新的一年承載我們新的夢想!過大年真好,我愛我的節日——春節!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優秀作文12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你們來猜一猜是什麼節日?對,就是端午節了。我最難忘的是幼兒園時的一次端午節。

幼兒園大班時,老師讓我們邀請家長到學校裡包粽子。端午節那天,老師早早地把粽葉、糯米、繩子等東西拿到桌子上。開始包粽子了,我的媽媽先把兩片粽葉拿出來,折成一個漏斗形,再放一點糯米進去,拿一顆紅棗放到糯米中間的位置,再把粽葉另一個角折起來,用線捆起來就成了一個粽子。

我心想:原來包粽子那麼簡單。我學媽媽那樣包,小心翼翼地拿出兩片粽葉,一不小心把粽葉折斷了,媽媽幫我把粽葉摺好,我放了一點糯米,又放一顆紅棗,再用繩子捆起來,一個大粽子終於包好了。老師微笑著向我豎起大拇指表揚我,我開心地親了媽媽一口。老師給我們一家一個袋子,把和家長一起包的`粽子放在袋子裡,最後比賽誰包的粽子好,結果我和媽媽還得了第一名呢!更有趣的是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只覺得甜在心裡,喜在心間。大家吃著說著笑著,操場裡歡聲笑語,熱鬧非凡。

長大了,我還知道端午節習俗除了吃粽子,它還有賽龍舟。每到端午節都會有一場龍舟比賽,各式各樣的龍舟,賽者們穿著鮮豔的服裝,整個賽場氣氛高漲。每到端午節,奶奶必做的是就是插艾葉驅毒辟邪,還要給我掛上香囊,手脖上繫上花線,也叫長命線。

我還聽奶奶說:“端午節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因為皇上有一位大臣在皇上面前誣陷屈原,皇上信以為真,把屈原發配到邊疆,後來國家滅亡,屈原聽到這個訊息後,非常悲憤,抱著一塊大石頭跳進河裡死去。老百姓怕魚蝦吃屈原的屍體,就包了粽子扔到河裡。後來這些做法就慢慢成了今天的賽龍舟、喝雄黃酒、吃粽子的風俗。”

端午節啊!你給我帶來了多少歡樂和喜悅。端午節啊!我最愛的中華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