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心得體會>

《上甘嶺》觀後感

心得體會 閱讀(6.43K)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收穫不少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上甘嶺》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上甘嶺》觀後感

《上甘嶺》觀後感1

上星期三午時,朱教師帶我們觀看了電影《上甘嶺》。這個片子主要講了1952年抗美援朝的上甘嶺戰役,敵人攻打上甘嶺主峰,我軍三營7連戰鬥到最終,連長死了,指導員也被炮炸瞎了雙眼,只剩下幾個人,但他們堅持到最終把主峰一寸不少的交給了八連。最終八連在主峰堅持,眼看不敵,為了保留兵力,八連被迫退守坑道,在這坑道里八連和其他的站友們想方設法與敵人戰鬥,在舉步維艱的情景下,他們堅持了20多天,最終配合大步隊來了一個大反攻,消滅了美軍,美國不得不又再次坐在了談判桌上。誰沒有年輕的生命?誰不珍惜這寶貴的年華?誰不渴望幸福的生活?可是在戰場上,我們的英雄,卻用他們年輕的熱血與生命去換取了戰爭的勝利和朝鮮人民幸福、安定的生活。

應對敵人瘋狂的轟炸,環境的惡劣,是什麼支撐著我們親愛的戰士們不怕苦,不怕犧牲?是信念;是一種堅信中華民族是不可欺侮的`,我們定會過上和平、安定、幸福生活的信念。

今日,那硝煙瀰漫、槍林彈雨的日子早已離我們遠去,但落後就要被捱打的教訓仍在我耳邊迴響。作為新世紀的國小生,我更加感到努力學習的重要性,我們要用智慧的雙手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好,這樣才不會有別的國家來侵略、欺負我們了!

從此刻起,我要作一個用心學習的國小生,我向往著祖國的明天會因為我的建設而更加完美。

《上甘嶺》觀後感2

我的爸爸是個軍事迷。聽到我要寫一篇關於經典電影的文章,他大力推薦我看《上甘嶺》。上甘嶺?好奇怪的名字,是關於一座山的故事嗎?

影片是黑白的。電影一開場,就是炮火連天,屍橫遍野的殘酷場面。在小小的陣地上,犧牲了很多人,我覺得很震撼。美國人的炮火很猛,把山頭都削平了。我們志願軍的陣地失守,最後不得不退到了坑道里。水喝完了,彈藥、糧食、藥品缺乏,敵人又在不斷進攻,不斷有人受傷、犧牲......我看得緊張極了。我很難想象,戰士們簡直是排著隊一個接一個的犧牲,是什麼力量在支撐著他們呢?

在戰鬥的間隙,美麗的衛生員為大家唱起了歌曲《我的祖國》:“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伴隨著美麗的祖國風光和優美的旋律,我也情不自禁的跟著唱了起來。“這是強大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溫暖的土地上到處都有和平的陽光”。唱著唱著,我的眼淚不知不覺的落了下來。其實我不太明白為什麼要在朝鮮的'上甘嶺要打仗,但是看到美麗的祖國,我忽然理解了,為什麼我們的志願軍戰士甘願忍受戰爭的痛苦,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他們原來是希望自己的犧牲,能夠換來祖國的繁榮和富強。

我很慶幸我生活在和平的中國,只在新聞裡看到戰爭。我相信志願軍戰士們的血沒有白流。有機會我一定要到志願軍戰士們的墓碑上,獻上小小的一朵鮮花。

《上甘嶺》觀後感3

飢餓數日的志願軍戰士們個個挺起胸膛,注視著前方,從那明亮的目光中發出他們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激情。

那些不畏犧牲的戰士們,圍坐在悶熱斷水的坑道里,嘴裡嚼著難嚥的餅乾。多麼堅強的毅力啊!

當我看到戰士們那乾裂的嘴脣,聽到那通行員用嘶啞的聲音向上級彙報,看到戰士們吃著又乾又硬的'餅乾時,我的眼淚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想想現在,我們也不在滿足那些白開水了,喝得都是雪碧,可樂等飲料了。

記得有一次,我和幾個同學還有爸爸出去路遊的時候,媽媽怕我渴,讓我帶一大瓶白開水去,還囑咐我帶上餅乾,我說:“再路上買瓶飲料喝和就好了,不用帶白開水了。”“不許亂花錢!”媽媽生氣的說。我只好照著媽媽說的,把一大瓶白開水帶上。

在路上,我早把媽媽的話拋到九霄雲外去了。趁爸爸不注意的時候,偷偷買了瓶橙汁。我在喝的時候想:不就區區幾塊錢嗎?突然,我聽見了爸爸在喊我,我急忙把喝了幾口的橙汁扔掉了......戰士們在極度乾渴的情況下,上級送來了兩個蘋果,戰士們卻都沒有吃,連傷員列只是聞了聞而已,多麼感人啊!我們這次陸游,不知有多少個被咬了一口就扔掉的水果呀!我們扔掉的那裡是水果,我們扔掉的是革命先輩們那艱苦奮鬥的精聲啊!

《上甘嶺》觀後感4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一首蕩氣迴腸的英雄戰歌。今天,我們紀念抗美援朝,就是要學習中國人民志願軍在祖國危難時刻,無私無畏挺身而出的偉大精神,學習中國人民志願軍戰爭生死考驗面前不怕犧牲捨我其誰的使命擔當。

捍衛尊嚴

英雄鮮血鑄就不朽豐碑,240萬中華兒女,以青春之熱血捍衛和平。回望70年,戰爭何其慘烈,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高舉正義的旗幟,一戰揚威,百年雪恥。70年過去了,令欣慰的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用鮮血鑄就的國家尊嚴,從此寫在了中華兒女的臉上,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國家危難時挺身而出的無私無畏精神,從此銘記在了中華兒女的心裡。

拼搏進取

戰火遠去,家園如畫。然而無論時代怎麼發展,如何變遷,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

劉連舸董事長在“高質量發展·青年勇擔當”青年座談會上說到:“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只有在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才能屹立不倒,挺立潮頭,站在百年中行的.橋頭,我們更應當展現出青年一代的責任擔當,不怕苦、不畏難、不怕犧牲,立足崗位拼搏進取,爭當建設新時代全球一流銀行的生力軍和排頭兵。

《上甘嶺》觀後感5

在看新聞時,作者常把兩國之間的一次較量比作上甘嶺戰役,我去查了上甘嶺戰役,並把《上甘嶺》這部老電影看了一遍,主要有以下幾點感受。

一、對朝鮮戰爭更加了解一些

直接百度百科瞭解朝鮮戰爭,總讓我抓不住重點,印象不深刻。當把《上甘嶺》這部電影看完後,再去查閱相應資料,印象便深刻一些,也能把黃繼光、邱少雲等英雄事蹟串在一起。

二、志願軍老前輩真的不容易

師長給連長兩個蘋果,連長立馬讓給傷員。傷員拿到蘋果,覺得應該把蘋果給前線的戰士吃。結果,蘋果在每個人手裡傳了一輪,都不願意吃,最後又傳回連長手裡。

三、勝過武器的.力量——信仰

在極度缺水的情況下,在武器裝備遠遠落後的情況下,志願軍能夠拖住敵方,不讓其越過五聖山,為最後大反攻爭取足夠時間,最終取得戰爭勝利,這真的是一個奇蹟。我覺得志願軍們能取得勝利的原因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種信仰一種精神力量了。

四、片中曲很好聽很熟悉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看著詞就會不自覺地唱了起來,其實這首曲子就出自《上甘嶺》。提及《上甘嶺》,大人們也都說,“看過,當時特別紅”。的確是一部經典老電影。

《上甘嶺》觀後感6

這個故事講了美國來攻打上甘嶺,在上甘嶺只有我軍一個營的兵力,美軍部隊進行了多次衝鋒,都被我軍打退下來。但我軍傷亡很大。總部讓我軍退進坑道,進去後,敵人佔了上甘嶺,還在我軍的洞口建了些碉堡,只要我軍一出去,就會打死,很快,我軍沒有水和食物。但我軍不怕困難,死死拖住敵軍,讓部隊有足夠的時間準備戰鬥,最後大部隊來了,使我軍奪回了上甘嶺。

由於敵人的封鎖,部隊嚴重缺水,戰士們的.嘴脣都乾裂了。上級領導派來送水小分隊,隊員們一個個犧牲了。為了儲存實力,八連戰士們得下山去搶水。但是,戰士們剛裝好水,就被敵人的流彈打中。後來,師長派人歷盡艱辛才送上一些蘿蔔,並特意給連長兩個蘋果。雖然連長那乾渴,卻把兩個蘋果分成許多片,送到全連每個戰士的手上……

看到這裡,我的眼睛溼潤了。戰士們在那樣飢渴的情況下,沒有忘記自己的戰友,這種階級友愛是多麼高尚。此時,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同學之間一定要團結友愛,像我們平時那樣——今天同這個吵嘴、明天同那個打架,根本談不上團結友愛,互相幫助,這樣就會沒有朋友,變成“離群之雁”。

當初,我們的美好生存,都與那些為了國家和平而戰役的。我們要牢記昨天珍惜今天,並對明天充溢候。

《上甘嶺》觀後感7

抗美援朝一戰,打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氣勢,換來了我們國家長達60餘年的和平,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經典抗美援朝影片——《上甘嶺》。

因朝鮮半島分裂,爆發戰爭,以美軍為首的十六國“聯合國軍”開始對朝鮮進行猛烈攻擊,美軍跨過三八線,威脅到中國安全,1950年10月19日,彭德懷大將軍率領志願軍跨過鴨綠江,趕赴朝鮮戰場。25日,抗美援朝戰爭正式打響,抗美援朝戰爭是朝鮮戰爭的.一部分。從1950年10月25日到1953年7月27日,整整三年時間,中國人打出了奇蹟,一次次扭轉局勢,一次次不屈地站起,最後,以勝利這個好訊息告終,抗美援朝戰爭就此結束。

上甘嶺戰役,持續了45天,由戰鬥轉為戰役。我軍與敵人實力懸殊,敵人擁有飛機、大炮及各種戰鬥工具,而志願軍憑藉著自己的努力一次次地將敵人擊退,據說,當時的戰鬥已經超過二戰的最高水平,這一戰不僅打出了中國人的威風,也將敵人的囂張氣焰猛烈的澆滅。

《上甘嶺》這部電影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志願軍戰士歡快地抓一個小松鼠的鏡頭,電影沒有拍邱少雲“烈火中紋絲不動”那種鏡頭,而是拍了這樣的鏡頭,這就是精妙之處,抓小松鼠這個細節體現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樂觀主義精神。

《上甘嶺》觀後感8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這首《我的祖國》是我昨天晚上看的紅色經典電影《上甘嶺》裡的插曲。《上甘嶺》講述的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國志願軍戰士,在上甘嶺的坑道里與美帝國主義英勇戰鬥一個月,並最終戰勝敵人的故事。

坑道里條件十分艱苦,外面被敵人重重包圍,戰士們又飢又餓。送物資的戰士一個個倒在了路上,只有一個老戰士送來了兩個蘋果。但是戰士們都把蘋果讓給了別的戰士,最後蘋果又回到了連長手裡。當衛生員王蘭帶頭唱起了《我的.祖國》這首歌,那動人的歌聲激勵著每一位戰士,也讓我眼眶溼潤。

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中,志願軍叔叔為什麼還能捨己為人、團結互助、樂觀向上,並取得最後勝利呢?就是因為他們對祖國無比的熱愛,愛國是他們戰鬥到底的精神動力和源泉。

從他們身上,我又聯想到了最近爸爸媽媽聊天時說起我們的外交部長楊部長,他在與美國人談判時,義正言辭地對美國人說:“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地對中國說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幾十年前我們的志願軍戰士只能在坑道里與美國人戰鬥,現在祖國強大了。正是無數先輩犧牲和奮鬥,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和平和幸福,我們國小生才能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裡聽老師講課。

看完這部電影,我對祖國更加熱愛了,對我們國小生來說,首先我們要愛學校、愛老師、愛同學、努力學習本領,天天向上,長大後為祖國做貢獻。

《上甘嶺》觀後感9

今天,我看了電影《上甘嶺》。我被深深的震撼了,那麼幾個戰士十幾天不喝水,是需要多大的毅力呀!眼睛受傷的指導員為了使沒有受傷的戰士多喝一點水,寧願犧牲自己的生命。當時沒有水,戰士們都是在靠著信念活著,有水時,戰士們都只喝很少的一點水,把水留給其他的戰友喝,互相關心互相關愛。

當敵人把毒氣包扔進防炮洞裡時,護士員王蘭,為了讓戰士們都戴上口罩,使自己中毒了。特別讓我震撼的是,小楊與另一名戰士衝上山頂,身負了重傷也還頑強地匍匐前進把爆破筒插進敵人的洞裡,為了防止爆破筒被扔出,用身體擋住了洞口壯烈犧牲了。

這些犧牲的戰士為了勝利,而決定犧牲這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呀!這是常人無法做到的。

他們是那麼的團結,為了集體為了勝利,甘願犧牲小我。《上甘嶺》這部電影流露出了一種罕見的.友誼、堅強的意志。這是我們很多人所缺乏的。

在現在這個環境裡,許多人為了利益而不擇手段,丟了品德,作為祖國的下一代,我們要團結,我們長大後,祖國發展的重任就交給我們了,我們團結了祖國也就團結了才能使我們的國家欣欣向榮!

《上甘嶺》觀後感10

著名作家魏巍曾寫過一篇文章叫《誰是最可愛的人》,歌頌的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戰士。我之前讀這篇文章時,沒能很好地理解,直到我看完《上甘嶺》這部電影后,才深刻體會到《上甘嶺》中戰士的“可愛”。

影片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為了保衛祖國領土不受侵犯,中國派軍隊到朝鮮支援作戰。戰士們忍飢挨餓,最後憑著頑強的毅力成功完成了保衛上甘嶺的任務。

其中有一個情節給我留下了最為深刻的印象:在嚴重缺水的情況下,司務長冒著生命危險給連長送來了兩個蘋果。連長摸了摸這兩個紅彤彤的蘋果,嚥了咽口水,把這兩個蘋果遞給了一位重傷員。重傷員用鼻子嗅了嗅這散發著清香的蘋果,捨不得吃,又把蘋果傳給下一個傷員。他們這樣一個接一個地傳,最後蘋果又被傳給了連長。連長被深深地感動了,只好決定把蘋果切成幾片,每人一片分著吃。

這是一個多麼感人的情景啊!戰士們先人後己的精神讓我聯想到了自己。在生活中,我總是先為自己著想,這與上甘嶺的戰士形成了多大的反差啊!我決心改掉這不好的習慣,做事先考慮別人的感受,多關心別人,多為別人著想。

最後,我想呼籲大家一起像這群最可愛的人學習,把方便留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這樣,這個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上甘嶺》觀後感11

電影《上甘嶺》講的是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抗擊美帝侵略者的一次戰役。在這場戰役中,八連已經在山上坑道里堅持戰鬥了一個月。由於敵人的封鎖,部隊嚴重缺水,戰士們的嘴脣都乾裂了。上級領導派來送水的小分隊,隊員們一個個犧牲。為了儲存實力,八連戰士們又得下山去搶水。但是,戰士們剛裝好水,就被敵人的.流彈打中了。後來,師長派人歷盡千辛萬苦才送上一些蘿蔔,並特意送給連長兩個蘋果。雖然連長自己是那樣乾渴,卻把兩個蘋果分成許多片,分別送到全連每個戰士的手上……

看到這裡,我的眼睛溼潤了。戰士們在那樣飢渴的情況下,沒有忘記自己的戰友,這種階級友愛是多麼高尚。此時,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同學和同學之間一定要團結友愛,而像我平時那樣------今天同這個吵嘴、明天同那個打架,根本談不上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就會沒有朋友,會變成“離群之雁“。

看完這場驚心動魄的電影,我的心裡卻久久不能平靜。今後,我一定要同小夥伴們一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志願軍叔叔學習。讓我們重新撿回那些已經被我們忽視了的東西,讓“上甘嶺精神”一直髮揚下去吧!

《上甘嶺》觀後感12

昨天,我和爸爸一起看了《上甘嶺》這部電影,這部電影主要講了發生在1952年抗美援朝的上甘嶺戰役,敵人要攻打上甘嶺主峰,我軍三營七連堅持不懈打到最後,指導員的眼睛被敵人炸瞎了,連長也死了,七連還是把一寸不少的.土地交給了八連。眼看敵人就要衝上來了,八連不得不邊打邊退到這座山的坑道里,美軍幸災樂禍,在八連的頭頂上打牌、喝酒。坑道易守難攻,只要派個機槍手在門口就可以了。可是八連也沒法兒出去,出去就會被美軍打死。過了十幾天,八連的糧食吃完了,正在這個時候,美軍又斷了他們的水源,八連就要餓肚子了,大家又意外地捉到一隻松鼠,可是大家沒吃。這時,師長派人送給八連兩個蘋果和幾個蘿蔔,八連把兩個蘋果分成二十多片,每人一片,我們家一天就要吃兩三個蘋果呢。終於,援軍來了,他們和八連裡應外合,來了個大反攻,美軍狼狽而逃。八連三四百個人如今只剩下十幾個了。師長十分激動,眼睛裡流出了高興的淚水,他和每一位戰士都深情地握了握手,他們都熱愛和諧,把那隻捉到的松鼠放了。

從這次上甘嶺戰役中我知道了: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只有付出努力才能成功,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我要努力學習,回報祖國!

《上甘嶺》觀後感13

著名作家魏巍曾寫過一篇文章叫《誰是最可愛的人》,歌頌的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戰士。我之前讀這篇文章時,沒能很好地理解,直到我看完《上甘嶺》這部電影后,才深刻體會到《上甘嶺》中戰士的“可愛”。

影片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為了保衛祖國領土不受侵犯,中國派軍隊到朝鮮支援作戰。戰士們忍飢挨餓,最終憑著頑強的毅力成功完成了保衛上甘嶺的'任務。

其中有一個情節給我留下了最為深刻的印象:在嚴重缺水的情景下,司務長冒著生命危險給連長送來了兩個蘋果。連長摸了摸這兩個紅彤彤的蘋果,嚥了咽口水,把這兩個蘋果遞給了一位重傷員。重傷員用鼻子嗅了嗅這散發著清香的蘋果,捨不得吃,又把蘋果傳給下一個傷員。他們這樣一個接一個地傳,最終蘋果又被傳給了連長。連長被深深地感動了,只好決定把蘋果切成幾片,每人一片分著吃。

這是一個多麼感人的情景啊!戰士們先人後己的精神讓我聯想到了自我。在生活中,我總是先為自我著想,這與上甘嶺的戰士構成了多大的反差啊!我決心改掉這不好的習慣,做事先研究別人的感受,多關心別人,多為別人著想。

最終,我想呼籲大家一齊像這群最可愛的人學習,把方便留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我,這樣,這個世界就會變得更加完美。

《上甘嶺》觀後感14

小朋友,你們看過電影《上甘嶺》嗎?這是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故事發生在抗美援朝時期。

1952年秋,某部八連受命守住上甘嶺陣地。美國象蝗蟲一樣向陣地發起猛烈進攻。在連長張忠發的帶領和指揮下,我志願軍戰士英勇作戰。有一天甚至打退了敵人二十三次瘋狂進攻。後來,他們受命退守坑道,以拖住敵人。坑道里的生活異常艱苦。慢慢地,他們的糧食和水都快用盡了。這時,師部不顧一切代價給他們送來了糧食和水。戰士們深受鼓舞,他們就這樣一天天地堅持了下來。最後,師部決定集中兵力展開大反擊。師部命令八連配合主力部隊作戰,必須在兩小時內拿下陣地。早上六點,八連正式投入戰鬥。剛開始,一切都很順利。但是,當他們到達二號地點的時候,敵人猛烈的火力擋住了他們的去路。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八連的戰士卻衝不上去,離師部要求的八點越來越近。見此情景,戰士楊德才主動要求去端掉炮口。他衝了上去,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了炮口。這時,漫山的志願軍戰士都衝了上來,一舉奪回了陣地。上甘嶺戰役以我志願軍的.勝利而結束。

電影雖然看完了,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因為那些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蹟深深地感動了我。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輩用鮮血換來的。我們應該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努力學習,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富強。

《上甘嶺》觀後感15

和前蘇聯那些衛國戰爭電影一樣,有高大的英雄形象,有嚴酷的戰爭場面,有為祖國不惜犧牲生命的愛國熱情。當小護士唱起《歌唱祖國》的時候,不禁有一絲絲的溫情湧上觀眾心頭,於是更加憎恨那些侵略者,是他們破壞了人們如此美好的生活。

上甘嶺一役,扭轉了整個戰局。中方付出了幾乎一個軍的代價。而上甘嶺卻再也沒出現在朝鮮的地圖上。

更多人的命運因此改變,毛澤東在戰爭中失去了兒子,彭德懷成了最大責任者,朝鮮的金氏“帝國”卻得以代代相傳。中方的戰俘數字一直作為機密,很多人在回到故鄉時遭遇了與戰爭環境幾乎相似的嚴酷待遇。幾十年後一部電視劇《無悔追蹤》裡有涉及到這個問題而接到禁演令。

關於朝鮮戰爭的背景,沈志華關於前蘇聯揭密檔案的研究已經公佈了大部分史實。

對於戰爭前因後果的討論其實已經無足輕重了,歷史在個人智慧的角鬥中推進,付出幾十萬生命的代價,搭建出大國夢的空中樓閣。

電影不過是意識形態的一種表達形式,就如同我們無法掙脫自己的'出身一樣,永遠受制於某種比自然力更強大的力量之下,驅使我們按照某種方式去思考,去接受。電影有著自己固有的模式,宣揚著某種態度,無論哪個國家。多少年來,多少人被它們感染著,激揚起青春,奔赴某種崇高的理想。

歷史永遠都比文藝小說和愛國電影更生動,卻無法評述。它似乎只適合被拿來當作資於政道的淵源,或者打扮誰人的花衣裳,或者只能藏在每個人的心裡考當今之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