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教學計劃>

高二物理教學計劃集合九篇

教學計劃 閱讀(2.66W)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又將迎來新的教學工作,做好教學計劃,讓自己成為更有競爭力的人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教學計劃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二物理教學計劃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二物理教學計劃集合九篇

高二物理教學計劃 篇1

一、教學分析

磁感應強度是電磁學的基本概念之一,是本章的重點。同時,磁場對磁極和電流的作用力(本質上是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力)遠比電場對電荷的作用力複雜,如何尋找描述磁場強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本章教學的一個難點。用小磁針N極受力方向定義磁感應強度的方向,用電流元受磁場力與電流元之比定義磁感應強度,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二、學情分析

高二的學生對重力場和電場已經很熟悉,可以通過演示實驗與電場強度的定義類比來突破難點,形成磁感應強度的概念。這樣讓學生用已知的知識為經驗去探究未知的領域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知道磁感應強度的定義,知道其方向、大小、定義式和單位。

過程與方法1.通過實驗、類比分析,尋找描述磁感應強度的方法。

2.進一步體會通過比值法定義物理量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探究物理現象的興趣,提高學習能力。

四、重難點突破

磁感應強度概念的建立是本節的重點(也是本章的重點),同時也是本節的難點。通過與電場強度定義的類比,以實驗為基礎通過理論推導說明磁場對電流元的力跟電流和導線長度的關係,並進一步引入磁感應強度的定義,從而突破難點。

五、教學方法與手段

首先通過觀看學生舉例和視訊列舉,讓學生對生活中磁場存在的廣泛性及不同磁場強弱不同有一個感性認識,然後通過分組實驗讓學生觀察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與磁場強弱、電流大小、導線長度和導線與磁場的夾角都有關係,再利用DIS演示實驗得出當導線跟磁場垂直時,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跟電流成正比,跟導線長度成正比。在此基礎上引入磁感應強度的定義。

教學中在教師的啟發和引導下,學生通過實驗探究、理論探究,在他們相互合作、共同探討的過程中,觀察現象,得出結論,給出定義,完成這節課的學習。

六、教具準備

電磁鐵、蹄形磁鐵、導體棒、電源、導線、DIS演示實驗材料等;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

知識準備 (學案)

複習磁場的概念、電場強度的定義方法等。

七、教學過程設計

(一)匯入新課

[事件1] 課前播放圖片或視訊——說明研究磁現象與人類生活緊密相關

師生活動:播放兩個視訊:磁懸浮列車簡單原理,巨大的電磁鐵起重機吊起重物 PPT展示磁懸浮列車和巨大的電磁鐵起重機吊起重物的圖片,利用磁場的一些有趣圖片等,激發學生的興趣、求知慾。

2、磁極間的相互作用需要接觸嗎?——磁場;問:磁場有強弱、有方向嗎?

3、【分組實驗】 學生自己動手操作並觀察實驗現象:如圖,通電電磁鐵吸引別針,改變電磁鐵中電流的大小,可以看到,吸引別針的多少不同,引導學生在觀察

現象的基礎上思考:這一現象說明什麼問題?

結論:實驗現象說明兩種情況中磁場強弱不同。

問題:怎樣表示磁場強弱?

引入新課——第二節:磁感應強度

提問1:用哪個物理量來描述電場的強弱和方向?試探法,

類比:用電場強度來描述電場的強弱和方向。(課件展示)

我們用相類似的方法來學習描述磁場強弱和方向的物理量——磁感應強

度。

推進新課

[事件2]

教學任務:磁感應強度的方向。

師生活動:

【演示】

實物投影儀演示小磁針在磁鐵周圍的不同位置指向不同,說明小磁針

受力方向不同,磁場方向不同。

電場和磁場都是客觀存在的。電場有強弱和方向,磁場也有強弱和方向。

思考,電場強度的方向是如何規定的?對研究磁感應強度的方向有何啟發?

規定正電荷所受電場力的方向為該點的電場強度的方向。場強的方向是從電荷受力的角度規定的。小磁針放入磁場中會受到磁場力的作用,因此,磁場的方向可以從小磁針受力的角度規定。

在磁場中的任一點,小磁針北極受力的.方向,即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就是該點的磁場方向,即磁感應強度的方向。

拓展:把各個小磁針的指向連成線,也能描述磁場的方向,後來物理學家把它稱為磁感線,其切線方向也為磁場方向。

磁感應強弱:問題1:在電場中,我們通過電場對電荷的作用力來了解電場的性質,磁感應強度的大小能否從小磁針受力的情況來研究?

不能。因為小磁針不會單獨存在一個磁極,小磁針靜止時,兩個磁極所受合力為零,因此無法從小磁針受力的角度確定磁場的強弱,即無法定義磁感應強度的大小。

問題2:那如何研究磁感應強度的大小呢?

磁場對磁極有力的作用,磁場對通電電流也有力的作用。

無法從小磁針受力的情況研究磁感應強度的大小,轉換一下思維,是否可從電流在磁場中受力的角度去研究?

實驗前讓學生明白:在物理學中,把很短一段通電導線中的電流I與導線長度L的乘積IL叫做電流元。但要使導線中有電流,就要把它連線到電源上,所以孤立的電流元是不存在的。

[事件3]

教學任務:實驗探究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跟電流、導線長度的關係。

師生活動:

問題3: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呢?

學生提出猜想: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跟導線與磁場方向有關

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跟電流的大小有關

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跟導線的長度有關

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跟磁場強度有關

等等。

通過分組實驗學生親自動手檢驗。

可以在磁場的強弱和方向都相同的勻強磁場中,研究較長的一段通電導線的受力情況,從而推知一小段電流元的受力情況。

實驗裝置如圖所示:三塊相同的蹄形磁鐵並列放置,可以認為磁極間的磁場是均勻的,將一根直導線懸掛在磁鐵的兩極間,有電流通過時導線將擺動一個角度,通過這個角度我們可以比較磁場力的大小,分別接通“2、3”和“1、4”可以改變導線通電部分的長度,電流由外部電路控制。

在勻強磁場中探究影響通電導線受力的因素

【分組實驗】 啟發學生學會應用控制變數法。

(1)保持導線通電部分的長度不變,改變電流的大小。

結論:通電導線長度一定時,電流越大,導線所受磁場力就越大。

(2)保持電流不變,改變導線通電部分的長度。

結論:電流一定時,通電導線越長,磁場力越大。

(3)部分學生實驗器材有電磁鐵,可通過改變電流改變磁場強弱,探究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跟磁場強弱的關係。

通電導線長度一定,電流不變時,磁場越強,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越大。

上面的結論都是學生在上述實驗裝置,也就是導線跟磁場垂直時,實驗操作得出的結論。 師生可共同演示導線跟磁場平行時,導線受力情況。

【演示】

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跟導線與磁場方向間的關係。

結論:導線跟磁場垂直時,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最大,導線跟磁場平行時,磁場對電流沒有作用力。

[事件4]

教學任務:用DIS演示實驗理論探究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跟電流、導線長度的關係。 師生活動:

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力大小與電流定量關係的研究

用DIS演示實驗研究通電導線與磁場方向垂直時受力大小與電流大小的定量關係。如圖所示的裝置保持通電導線框的位置不變,用力感測器測量所需拉力F(等於電流所受磁場作用力大小)的大小,拉力與電流所受磁場力為平衡力。用電流感測器測量線框中的電流。

(1)保持L不變,改變I四次,測定相應的四個力F,利用圖象得到F∝I。

(2)保持I不變,用三個相同的蹄形磁鐵逐次並放,以改變受力部分導線的長度,測定相應的三個力F,得到F∝L。

同一塊磁鐵

保持I不變

實驗注意事項:

(1)矩形線圈保持豎直;

(2)兩個相同的蹄形磁鐵並放時要有一定的間隔;

(3)每次測量時矩形線圈相對磁鐵的位置保持不變。

精確的實驗表明,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到的磁場力的大小,既與導線的長度L成正比,與導線中的電流I也成正比,即與I和L的乘積成正比,用公式表示為F∝IL,引入比例係數B,寫成等式為:F=BIL。

問題:B有何物理意義呢?在不同的蹄形磁鐵的磁場中重複上面的實驗。

結論:

(1)在同一磁場中,不管I、L如何改變,比值B總是不變的。

(2)I、L不變,但在不同的磁場中,比值B是不同的。 (3)B是由磁場本身決定的,在電流I、導線長度L相同的情況下,電流所受的磁場力越大,比值B越大,表示磁場越強。

[事件5]

教學任務:定義磁感應強度。

師生活動:

通過和電場強度的定義類比,引入磁感應強度的定義。

磁感應強度的定義:在磁場中垂直於磁場方向的通電導線,所受的磁場力F跟電流I

F和導線長度L的乘積IL的比值叫磁感應強度,即B= IL

總結與歸納:

(1)如果導線很短,B就是導線所在處的磁感應強度。

(2)物理意義:磁感應強度B是表示磁場強弱的物理量。

(3)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磁感應強度的單位是特斯拉,簡稱特,國際符號是T。 1 T=1 NA·m

(4)方向:磁感應強度是向量。在磁場中的任一點,小磁針北極受力的方向,即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就是該點的磁場方向,即磁感應強度的方向。

[事件6]

特斯拉(Nikola Tesla,

1856~1943),美國

電氣工程師。他一

生致力於交流電的

研究,是讓交流電進

入實用領域的主要

推動者

教學任務:瞭解特斯拉和一些磁場的磁感應強度。

師生活動:

(投影)讓學生了解特斯拉。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1943),1856年7月10日出生,是世界知名的發明家、物理學家、機械工程師和電機工程師。塞爾維亞血統的他出生在克羅埃西亞(後併入奧地利帝國)。特斯拉被認為是歷史上一位重要的發明家。他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對電性和磁性的研究作出了傑出貢獻。

高二物理教學計劃 篇2

高中物理學科強調注重基礎,把那些最重要、最基本的主幹知識作為高中物理的主要內容,同時,高中物理也隨著時代的發展增加了近代物理的內容。以下是物理網為大家整理的第二學期高二物理教學工作計劃,希望可以解決您所遇到的相關問題,加油,物理網一直陪伴您。

一、 指導思想

以中學物理教學大綱為綱,以新編中學物理教材為本,在落實基礎知識,形成基本技能多下功夫。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以校備課組為主體,注重研究新教材教學的特點和規律,積極探究課堂教學模式,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全面提高物理教學質量。

以全國課程改革精神和我校教育教學改革為指導,發揚團結敬業求實創新的科組精神,認真實施高中新課改、全面完成教學教研任務。

二、任務目標

1、前瞻性:

突出以人為本的原則;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基礎,以培養學生能力為中心,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既強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又注重學生能力的發展,既強調記憶力、思維能力等智力因素的開發,又重視動力、興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既注重學法的指導,又鼓勵學生自主探究,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不斷髮展,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2、突出創新性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也是我們教育學生的目的,摒棄那些與課標不相符的陳舊的認識,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把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挖掘學習潛力,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放在首位。在計劃安排設計上,認真貫徹我校的三五五教學理念,力求凸現時代性、探究性和開放性,為學生提供一個聯絡實際、自主探究的空間,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 注重實用性

計劃與新課標教材配套,內容的編排與教學實際,教學程式吻合,力求成為本組本學期教學過程中指導性、綱領性檔案。

4、講求科學性

教學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要求,正確處理獲取知識和培養能力的關係,力爭鞏固課本知識的前提下,加大培養力度,所選題材力求開放,利於學生夯實基礎,又利於學生創新思維和發散思維的形成。

三、具體工作措施

1、學習新教材:每個教師要認真鑽研新教材,掌握其體系,把握其規律,運用新教材的資料進行教學,切實做到:備課有底,教學有數,指導有法。

2、探索新教法:結合我校三五五教學改革方法,在教學中,一方面要吸取傳統教法的`精華,另一方面積極探索適應當前形勢, 適應本校學生實際的新教法。當堂訓練要精華,用多種輔助手段和裝置進行教學、做好實驗教學,注重實驗法教學。

3、加強對物理作業的指導:注重教學過程的科學性,規範性。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強調解題過程,物理思路清晰、書寫格式規範,這是形成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必要過程。

4、注重教學研究,集體備課。備課前,先進行集中交流,取眾人之長,分析好教材;個人再根據本班實際,作適當調整,寫好教案;.相互間進行課堂觀摩,交流意見。真誠的協作,也有利於提高全校學生的物理成績。另外做到:①要求每位教師每週聽一節課;②每週向組(備課組)提供一個本人教學中遇到的值得探討的真實問題;③每學期上一節校級研討課;

5、加強實驗教學。實驗是大學聯考的難點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應做好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切實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實驗做完後最好利用實驗課件回放鞏固,加深印象。

最後,希望小編整理的第二學期高二物理教學工作計劃對您有所幫助,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高二物理教學計劃 篇3

一、主要的教學改革方向、重點及措施(特別是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

物理實驗與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相結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大家都知道,物理的教學離不開實驗,這裡主要是講教師的演示實驗。但常規的演示實驗往往受到許多條件的制約:如實驗器材太小,過程進行得太快,使得觀察效果不好,而利用多媒體展示技術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起到了常規教學無法比擬的.作用。特別是電磁學部分,大部分演示實驗現在的條件無法完成,而恰當地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夠生動、形象的展示在學生面前,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興趣,加深概念的理解程度,增強知識的記憶效果,有利於教學難點的突破。

 二、配合教學安排的課外活動

(1)小製作、小實驗; (2)課外閱讀; (3)科技講座; (4)知識競賽; (5)趣味遊戲; (6)現場參觀; (7)社會調查。

總之,物理課外活動與物理課堂教學有著不同的特點和特殊的功能,它是對物理課堂教學的有力補充,作為一個新鮮事物,教師和學生都對其具有濃厚的興趣,因此在物理教學中,一定要努力發揮其積極作用,避免形式化、任務化,從而真正做到推動高中物理教學的改革。

高二物理教學計劃 篇4

一、精講精練

為了達成目標和計劃,首先就是要提高上課和作業的效率。作為教師首先就要講清楚,這樣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理解、聽懂,學生只有會自己解題才能說明已經聽懂了,所以要對題目編排、講解優化組合,而最終目的就是要培養能力。

1、.精講:首先,概念的引入和講解務必要清。為此應該對重點的內容反覆強調,對重要概念的引入和理解應用要多舉例,結合情景進行教學。這也是課改的要求。

教學時應注意:

①明確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和事實依據。

②只有明確、掌握概念的定義,才可能明確掌握被定義的概念。

③瞭解概念的.種類(向量、標量、狀態量、過程量、特性量、屬性量,某種物理量的變化率等等),以便用比較法教學。若這種概念屬首次學生學習,就必須著重使學生明確抽象概括的方法。

④理解概念的定義、意義和跟有關概念的聯絡與區別。

⑤定義的語言表達形式可以不同,但數學表示式應該相同。⑥注意從定義式匯出被定義的物理量的單位。其次,把握好進度,且勿圖快。尤其在難點的教學中,要把握好進度,不隨意增加難度。

2.精練:本學期的習題肯定不少,如何以最高的效率獲得最好的效果是值得探討的課題。尤其體現在習題的練習和講解中。作業和課堂練習題都打算在歸類的基礎上分層,做到有縱有橫。回家作業保證每一次都能讓學生認真仔細的完成,決不盲目圖多。

二、及時的反饋

本學期要在課上和課後都有一個較完整的反饋機制。比如上課即時進行反饋性的練習。作業有問題的學生要與之交流,從中瞭解問題所在,以便及時改進。對於學生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經常溝通。

三、對於學生學習最困難學生的具體措施

一定要讓這些學生都把該弄懂的基礎知識弄懂,一發現問題立即幫助他們解決。對他們正確引導,消除心理防礙,適當放慢速度,使他們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隨著認識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

四、師生關係:

良好的師生關係可以幫助我上好每一堂課;維持學生積極的學生學習態度;使學生保持對物理學科的學生學習興趣。但是餘要吸取過去一年的教訓,與學生搞好關係決不是與一部分學生親密無間,而是要去關心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學生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五、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資訊科技的應用與整合

1.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 “學生主動式互動教學”,教學的過程不再是教師講授,學生聽講的單一過程,而是學生主動獲得學生學習經歷的過程,教師以一個交流者(甚至不是指導者)的身份出現在課堂上。教師以話題的形式引入教學內容,與學生一起討論,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總結出結論。甚至可以像說相聲一樣,與一名或多名學生在講臺前探討,也可以讓學生自己來講。但是問題是如何指導學生的考慮從正確地思路出發,不然時間有限,會浪費掉大量的時間。

高二物理教學計劃 篇5

一、教學要求

本學期繼續使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高一物理》教科書,這套教科書是在我區原《高中物理學生學習講義》的基礎上根據高中物理新大綱修改而成的,第一學期高一物理教學計劃。《高中物理學生學習講義》在我區連續試用了11年,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形成了我區高中物理教學的基本特色。經過修改後的這套教科書,保持了原《高中物理學生學習講義》的基本特點,並且根據教育部最新頒佈的《高中物理教學大綱》和《全日制普通高中課程計劃》的精神,對教科書的內容、教學要求以及課後的習題等都進行了調整和修改,注意加強了理論與實際的聯絡,有助於高一學生的學生學習。

根據新的《高中物理教學大綱》的精神,在使用該教材進行教學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認真學生學習新的《高中物理教學大綱》,深刻領會大綱的基本精神,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基本出發點,樹立對每一個學生負責的思想,根據各校、各班的具體情況,制定恰當的教學計劃和和教學目標要求,滿腔熱情地使每一個學生在高中階段都能得到良好的發展和進步,是每一個教師的基本職責,是師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搞好高中物理教學的`基本前提。

2.認真鑽研教材內容,深刻體會教材的編寫意圖,注意研究學生的思維特點、學生學習方法以及興趣愛好等因素。要依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深入研究和科學選擇教學方法。特別注意在高一學生學習階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生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切忌要求過高、死記硬揹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研究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和能力方面。要逐步地糾正學生在國中物理學生學習中的不良學生學習習慣和思維方法。

3.對高一學生來講,物理課程無論從知識內容還是從研究方法方面相對於國中的學生學習要求都有明顯的提高,因而在學生學習時會有一定的難度。學生要經過一個從國中階段到高中階段轉變的適應過程,作為教師要耐心地幫助學生完成這個適應過程。首先要積極培養和保護學生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積極性,加強物理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觀察與實驗的基本素養。其次要注意聯絡實際,以學生熟悉的實際的問題或情景為背景,為學生搭建物理思維的平臺。第三,要注意知識與能力的階段性,不要急於求成,對課堂例題和習題要精心選擇,不要求全、求難、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時要強調掌握好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強調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和應用,這是能力培養的基礎。

4.加強教科研工作,提高課堂效率。要把課堂教學的重點放在使學生科學地認識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方面,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形成科學世界觀。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益,其它教案《第一學期高一物理教學計劃》。

二、本學期教學進度安排

本學期共20周,實際安排授課時間17周,按每週3課時(未計入可安排的選修課一課時)計算,共51課時。期中練習安排在第11周,期末練習安排在第21周。建議各章的教學時數為:

第一章 力 力的合成和分解 6課時

第二章 直線運動 9課時

第三章 牛頓運動定律 6課時

第四章 物體在重力作用下的運動 6課時

期複習與練習

第五章 物體的平衡 4課時

第六章 圓周運動 6課時

第七章 萬有引力 6課時

第八章 功 動能定理 5課時

學生實驗 7課時

期末複習與練習

三、幾點說明:

1.建議期中練習前教學進度控制到第四章結束。

2.在教學中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關係,首先是會考要求與大學聯考要求的關係,高一學生的文理傾向並不形成,因此不要過早的向大學聯考要求靠攏;第二是初、高中知識的銜接關係,特別注意九、十兩個月起始階段的教學要求一定要適當,這套教科書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希望在教學中認真體會,並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安排教學;第三是知識的形成過程與講練習題的關係,切忌以講練習題替代學生的認識過程。

3.對於學生實驗,教材中將遊標卡尺和螺旋測微器的作用放在了實驗的起始位置,請任課教師有計劃地安排實驗內容與進度,注意從一般的實驗知識和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培養學生,以形成良好的實驗素質和實驗習慣。

三、主要教研活動

本年級教研活動的重點是對新大綱的學生學習和落實,特別是最近幾年參加工作的青年教師和剛開始在高中任教的教師更要加強研究。全體的教材教法分析與介紹,一般每月一次,對新高一教師則準備開展一些有針對性的專項活動內容,包括集體備課、經驗介紹、研究課等。具體活動安排見每月的《進修活動日程安排表》。

高二物理教學計劃 篇6

會考的成績是決定應屆畢業聲能否拿到高中畢業證及能否參加大學聯考的唯一憑證,而我們的學生都是女生,物理這門科基礎比較薄弱,為了使學生能順利參加大學聯考,本學期教學一切以會考為重。以下為我本學期的教學計劃

一、本學期教學目標:

1.根據《浙江省普通高中會考標準》有針對性的教學和溫習。

2.固然物理基礎比較薄弱,但要時時給她們以鼓勵,讓她們增加信心,端正會考態度,使她們積極投入到物理學習中

3.課堂教學聯絡生活實踐調動學生學習物理學科的愛好,培養學生在學習物理和解決物理題目的能力

4.完成高二會考所需的教學進度

二、 教學建議:

1.我瞭解到高二學生物理基礎很差,我要狠抓課堂教學效果,使學生學習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抓好基礎,向45分鐘要質量。

2.課堂教學多聯絡實際,抓好課堂演示實驗,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同時培養文科生學物理的愛好。

三、教學進度

第12周 第一章 電場 電流 共7課時

第一節 電荷 庫侖定律 2課時

第二節 電場 1課時

第三節 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1課時

第四節 電容器 1課時

第五節 電流和電源 1課時

第六節 電流的熱效應 1課時

第34周, 第二章,磁場 共7課時

第一節 指南針與遠洋航海 1課時

第二節 電流的磁場 1課時

第三節 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 2課時

第四節 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 2課時

第五節 磁性材料 1課時

第58周, 第三章, 電磁感應 共9課時

第一節 電磁感應現象 2課時

第二節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1課時

第三節 交變電流 1課時

第四節 變壓器 1課時

第五節 高壓輸電 1課時

第六節 自感現象 渦流 1課時

第七節 課題研究:電在我家中 2課時

第910周,第四章,電磁波及其利用 共6課時

第一節 電磁波的'發現 1課時

第二節 電磁波譜 1課時

第三節 電磁波的發射和接收 1課時

第四節 資訊化社會 1課時

第五節 課題研究:社會生活中的電磁波 2課時

第1120周,全面溫習,備戰會考,在溫習的程序中,要讓學生多多練習。

物理科是相對較難學習的一科,學太高中物理的大部份同學,特別是物理成績中差等的同學,總有這樣的疑問:上課聽得懂,聽得清,就是在課下做題時不會。這是個普遍的題目,值得物理教師和同學們認真研究。下面就高中物理的學習方法,淺談一些看法,以便對同學們的學習有所幫助。

(一)三個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規律要熟習,基本方法要熟練。

(二)獨立做題。要獨立地(指不依靠他人),保質保量地做一些題。

(三)物理程序。要對物理程序一清二楚,物理程序弄不清必定存在解題的隱患。

(四)上課。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走神或儘可能少走神。不要自以為是,要虛心向老師同學學習。

(五)筆記本。上課以聽講為主,還要有一個筆記本,有些東西要記下來。知識結構,好的解題方法,好的例題,聽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記下來。課後還要整理筆記,一方面是為了消化好,另外一方面還要對筆記作好補充。 (六)學習資料。學習資料要儲存好,作好分類工作,還要作好記號。學習資料的分類包括練習題,試卷,實驗報告等等。作記號是指,比方說對練習題吧,一般題不作記號,好題,有價值的題,易錯的題,分別作不同的記號,以備今後瀏覽,作記號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七)時間。時間是寶貴的,沒有了時間就甚麼也來不及做了,所以要留意充分利用時間,爭取把會考一次性通過。

高二物理教學計劃 篇7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理解歐姆定律,能進行簡單的計算。

2.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探究,自己找出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係,學習科學探究方法。

(2)通過圖象處理實驗資料,培養學生利用圖象分析,研究物理問題的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讓學生體驗和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形成尊重事實、探究真理的科學態度。

(2)結合歐姆的故事,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堅持不懈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

1、用控制變數法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關係的活動探究。

2、歐姆定律的內容和表示式。

【教學難點】

探究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係的活動中實驗方案的設計及評估

【教學器材】

每組配:額定電壓為1.5V的乾電池3節、導線若干、開關(1個),電流表和電壓表(各1個),滑動變阻器(1個)、電阻3個(5Ω、10Ω、20Ω)

【課前準備】

1、觀察一些電器上的鉻牌。

2、複習電流電壓和電阻,進一步熟悉它們的定義、單位和測量工具。

3、上網查詢有關歐姆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階段

與時間分配 教師引導 學生活動 說明

引入新課

活動一 改變小燈泡的亮度

給你一個小燈泡(額定電壓3.8V),三個阻值不同的電阻,乾電池3節,開關一個,導線若干,怎樣讓小燈泡發出不同亮度的光來。

發現並提出問題:燈泡的亮度為什麼會改變?(留言版)

分組彙報:你是通過什麼樣的辦法改變了燈泡的亮度?(留言版)

注意:學生可以在網頁的求助站中尋找幫助

學生回答:更換電池或改變電路中的電阻。

問:這說明了什麼?(留言版)

分析各種現象引導學生知道改變電池的電壓。

和改變電路中的電阻可以改變電路中的電流

讓學生自己動手來發現問題

讓學生成為發現者而不是觀察者

電路設計

完成活動“電流與電壓的關係” 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係

【猜想與假設】1電路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有什麼關係?

2電路中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有什麼關係?(留言版)

【實驗設計】

怎樣來研究電壓和電阻對電流的影響?應用什麼方法?如何控制變數?(留言版)

(要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係,要控制電阻不變)

(要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係,要控制電壓不變)

(活動1)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係

設計電路1:

設計電路2

學生積極參與活動,討論熱烈,想出了兩種改變電流大小的.方法

進一步培養

學生在實驗中控制變數的意識,

教學階段

與時間分配 教師引導 學生活動 說明

完成實驗“電流與電阻的變化”

【操作與記錄】

1為了更好地完成實驗,請學生注意事項;

(1)連線電路時,開關應處於斷開狀態。

(2)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置於阻值 最大 處。

(3)注意認清和選擇電壓表和電流表的 正負 接線柱和量程,用試觸的方法選擇合適的量程。

(4)閉合開關前檢查電路,確認電路無誤後方可進行實驗。

2.按設計的方案進行實驗,並將實驗資料填入表

實驗次數 R=10Ω

U/V I/A

1

2

3

3.評估及討論:

根據實驗的結論討論評價方案的優劣。(留言版)

〖思考〗在電路2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什麼?(改變電阻兩端電壓大小及保護電路)

學生點選網頁上的動畫,在留言板上概括結論。

4.實驗結論:

當電阻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與電壓成正比

(活動2)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係

設計電路1

學生回答並思考

學生實驗、觀察、思考,得出結論。並舉例說明。

可通過串聯電路中的分壓原理來解釋。

有的學生會設計圖1,但要求學生用已有的電路來完成實驗,這時電池的內阻分壓可以不講。在這裡我們僅從華東變阻器保護電路這一作用來評價 方案的優劣 教師先不評價哪一種方案更好,而是放手讓學生完成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知道通過實驗總結物理規律的研究方法

要求學生從實踐中培養分析、探索和判斷能力,深刻領會實驗的科學性、合理性、嚴密性。

教學階段

與時間分配 教師引導 學生活動 說明

學習用影象處理資料

介紹歐姆 設計電路2

[討論] 選折一個較好的方案來做實驗。

〖思考〗在電路2中滑動變阻的作用是什麼?(控制在不同的電阻兩端電壓不變)

1設計實驗表格

2,並進行實驗。將實驗資料填入表2

實驗次數 U=2V

R/Ω I/A

結論: 。

【分析與論證】

〖思考〗1在實驗中,電流與電壓並不嚴格成正比,電流與電阻並不嚴格成反比,為什麼?

(因為實驗中有誤差)

2造成誤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電阻發熱、測量次數少、電錶讀數、電流表外接等)

[學科整合]物理中的物理

在如下座標中將表1中資料表達出來

同學們!能將上述兩個結論結合起來,就得到歐姆定律

介紹歐姆生平

二、歐姆定律

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表示式:I=U/R

U:導體兩端的電壓,單位:V,R:導體的電阻,單位:Ω,I:導體中的電流,單位:A

要求學生從實驗中找出造成誤差的原因,並說出怎樣來減小誤差。

可將書上的影象要學生描好後用實物投影儀。可多查閱幾個學生。

學生解答

用影象進行實驗資料處理是課程標準提出的新要求,讓學生去發現影象中的資訊,培養學生用影象分析、研究物理問題的能力

通過歐姆的故事,增強學生熱愛科學、追求科學、獻身科學的學習熱情。

教學階段

與時間分配 教師引導 學生活動 說明

反饋練習

小結佈置作業

歐姆定律的幾點說明:

1同時性:導體的電壓和電流是同一時刻的。

2同體性:電壓和電流是同一段導體的電壓和電流

例:根據歐姆定律I=U/R,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電阻大的導體通過的電流一定小

B 電壓大的導體通過的電流一定大

C 當電壓一定時,電阻大的導體中通過的電流一定小

D 導體的電阻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導體中通過的電流成反比。

【小結】怎樣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係?

怎樣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係?

歐姆定律的內容和表示式(留言版)

【作業】資源與評價 強調在運用歐姆定律計算時,各物理量一定要寫單位,不能物理化.

【板書設計】

第一節 歐姆定律

一、 活動: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係。

1提出問題

2猜想和假設

3設計實驗

探究電流與電壓關係時,控制電阻不變。

探究電流與電阻關係時,控制電壓不變。

4進行實驗

5得出結論;

二、 歐姆定律

三、 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公式:I=U/R

希望上文提供的人教版高二物理歐姆定律教學計劃相關內容能夠對大家有幫助,感謝大家的閱讀。

高二物理教學計劃 篇8

本學期,高二備課組處於一個關鍵發展期,如何在本學期內使高二物理科成績上一個臺階,提高課堂效率和練習質量,都是日常教學中備課組要解決的迫切問題。這些問題和挑戰,對每一教師的責任心、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全體高二備課組的教師必須增強危機感和責任心,團結一心,全力以赴,全身心投入教學和管理工作中去,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爭取全面地完成本學年各項教育教學目標。

一、指導思想

還是以“關注課堂”為工作主線,整合教學資源,改變教師的教學行為習慣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以“有效教學”為手段,更新教學觀念,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點,落實“有效教學”各項措施,切實提高課堂效率。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新大學聯考要求和教學大綱的安排,以及本屆學生的基礎掌握情況,考慮到學校正在新進行的打造精品課堂;構建優質、高效課堂;分層教學等各種情況,加強物理基礎知識的教學,啟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成為高二物理制定教學計劃的依據,在保證各層次學生打好基礎的前提下,體現出各個層次的針對性,將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二、工作目標

1、大力加強對學生學法的指導,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處理高中物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從中體驗、領會物理學思想,培養學生對科學的學習興趣與探究精神。

2、以學校的既定目標為我們備課組的工作目標和各項工作的中心任務。備課組科任教師的全部教育、教學工作手段和措施都是圍繞這個目標和中心任務展開和努力工作,希望備課組全體教師團結協作、全力以赴,努力完成目標和任務。

3、通過新課教學,使各層次學生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對於物理概念,應使學生理解它的含義,瞭解概念之間的區別和聯絡,對於物理規律,在講解時要注意通過例項、實驗和分析推理過程引出,應使學生掌握物理定律的表達形式和適用範圍。使學生更深層次地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對實驗班幾個班級較好的學生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思維能力為目標,為達到大學聯考要求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具體實施

1、以“本”為本,以“綱”為綱

“本”指課本,“綱”指《考試說明》。在物理基礎教學中必須分清主次,緊跟大學聯考動向、突出重點,抓住關鍵。本點針對各層次的學生。

2、因材施教,“生動活潑”

在教學中,為使學生都能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學習,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對待優生,要針對他們的具體情況導以耐心的輔導,作業進行面批,使他們都能學有所得。要鼓勵和幫助優等生學習更多的知識,使他們達到更高的水平。總之,要使學生更深層次地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提高各種能力,做到每個知識點都掌握的紮紮實實。

3、集思廣益,精益求精

最大限度調動備課組的積極性,強化各個層次學生的針對性,眼睛要盯住各層次學生,具體做法是:

(1)堅持集體備課,集思廣益。

(2)每章要有單元測驗,閱卷完後,根據學生答題情況,逐題分析,特別“究錯”題。

(3)對學生要把每次講評完後的答卷收上來重作分析,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的困難。

4、重視複習,溫故知新

學習是一個循序而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溫故而知新的過程,每章後的物理複習更是如此。複習過的內容要多次見面,學生才記憶得牢固、理解得準確、運用得自如。

5、加強訓練,提高能力

要求學生答題必須嚴謹、規範和完善,為此,我們在平時講解習題時自身做到語言精煉,板書規範,表述完整,言傳身教,對學生的作業批改、試卷的評分,也從嚴要求,嚴格評分標準,注重答題的要點和文字敘述的規範,專業術語和字元的準確。同時,要求學生在考試中養成畫示意圖的習慣,學會用示意圖建立起思維的平臺;訓練學生在解題過程中謹慎操作的習慣;告誡學生在考試時思維的執著程度要適度,解題做到“一快、二準、三規範”。

每次考試後,將評分標準及答案張貼在班上,讓學生們熟悉,以便提高學生大學聯考答題的質量。

高二物理教學計劃 篇9

一.教材分析

高二物理主要學習的內容是電磁學,是大學聯考物理最重要的部分,難度很大。如果說高一物理你可以藉助你豐富的生活體驗幫助你學好的話,那麼高二物理就有困難了,對於物理情景,模型都得通過抽象思維來建立,要求極高。當然,利用好銜接班的機會,一則加強、突破高一的重、難點;二則提前打好高二的基礎。力爭高二物理學習給你帶來驚喜。

二.學生分析

力學的學習和電磁學的學習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學習力學的.思維模式沒有完全形成;還有使用功能關係,能量守恆的思想去解決物理問題的物理學習難點沒有突破;而電磁學的學習又要在以上兩點的基礎上,對於模型的建立進行重點突破。

三、教學計劃

教學措施

1.剛開學注重初高中知識的銜接,放慢教學節奏

2.注重基礎的落實,採取“低起點,低難度,注重基礎”的教學方針,對學生的問題儘量作到耐心、細緻,不厭其煩地反覆講解,直到學生弄懂為止。

3.課前反覆研究教材,對教材中的知識點做到心中有數,對學生忽略的問題加以強調,對考綱中的重點考點反覆講解,反覆練習,讓學生對教材中的每一個知識點都熟練。

4.積極鼓勵學生,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針對重點問題,除了仔細給學生講解基本的原理外,還讓學生自我設計反覆訓練,反覆體會,讓學生逐步克服心理障礙,掌握解題基本解法。

5.及時做好作業批改及錯誤分析。做到對學生的作業全批全改,對學生作業中出現的普遍問題集體評講,對學生作業中出現的個別問題,單獨找個別學生輔導。

6. 針對當前大學聯考的特點。在注重基礎考查的同時,特別注重能力的考察。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特別注重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從繁重的作業中解脫出來。

教學方案

1.堅持精心設計和上好每一節課,研究仔細分析高一新教材的特點,狠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落實,加強學科內綜合的意識。

2.認真分析學生學習狀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運用基本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3. 授課時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2)新課程理念下的新授課應樹立化學課堂教學是化學活動教學的觀念。

(3)新課程理念下的新授課應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

(4)新課程理念下的新授課應重視培養學生應用化學的意識和能力。

(5)新課程理念下的新授課應重視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創造精神。

4.作業佈置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適量性 (2)層次性

(3)針對性 (4)實踐性

(5)探索性 (6)試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