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子部>道家老子>

《道德經》讀書心得6篇

道家老子 閲讀(7.38K)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道德經》讀書心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道德經》讀書心得6篇

《道德經》讀書心得1

做一個真實的人:人的一生,總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能説會道,有的人不善言辭。有的人甜言蜜語信手拈來,有的人沉默寡言卻內涵豐富。説着悦耳動聽卻不走心的話遠遠比不過説着逆耳忠言卻溢滿關懷的語言來的動聽。"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説明了與其華而不實,不如樸實無華。由衷而出的信言遠遠好過滿嘴奉承的美言。做一個真實的人,求真務實,實事求是。

做一個善良的人:公道自在人心,善良的人不辯解,以理服人才是他們的追求。花言巧語善辯之人一味辯解,忠厚老實善良之人從不詭辯。一個人越強調什麼越説明他內心缺少什麼,越是解釋越是掩飾。"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與其強詞奪理,不如以理服人。做一個善良的人,忠厚老實,以理服人。

做一個聰明的人:腦袋聰明的人知識大都不怎麼淵博,因為他們覺得聰明就是資本。知識淵博的人都不怎麼聰明,因為他們知道腦袋聰明不如內心聰明。睿智高於聰明。與其聰明沒有內涵,不如有內涵地活的聰明。而"明"就告訴我們要有一顆洞察世事的心,自明,明他,明事,明禮,明人生。而這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自明,只有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清楚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這樣做,怎樣做正確,才能內心明達而自明明他。"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多涉獵多讀書,腹有詩書氣自華,閲讀使人睿智使人聰明使人深刻。做個聰明的人,明明德,明歸止。

做一個懂得奉獻和付出的人。給予是一種美德,奉獻是一種品質。一味的索取只會讓人生之路越走越窄。雖然奉獻有可能失去些什麼,但是人總要明白有時候失去是另一種方式地得到。可能失去了"物質",但是卻贏得了"精神",給予的幫助越多,得到的內心滿足感越多。讀書筆記當然奉獻與付出不是毫無保留地,一味的付出不計回報並不是可取的。懂得付出和奉獻的度,適可而止就好。做一個懂奉獻的人,樂於助人,温暖他人。

做一個為而不爭的人,順其自然,踏踏實實,努力過就好,要明白“越努力越幸運”,但也要懂得非己莫強求。得到了好好珍惜,得不到不去強求,失去了順其自然,快樂就好……

安靜中體會生命的美好,修養自己,如此安好……

《道德經》讀書心得2

《道德經》是有老子所著,故又成為老子。老子姓李,名耳,諡曰聃,字伯陽,楚國苦縣(今鹿邑縣)人。約生活於公元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曾做過周朝的守藏史。老子是我國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偉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經》開創了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xx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道德經》分為八十一章,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三十七章,起首為“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人稱《道經》;下篇四十四章,起首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人稱《德經》。《道經》講述了宇宙的根本,到處了天地萬物變化的玄機,講述了陰陽變幻的微妙;《德經》講述處世的方略,到處了人事的進退之術,包含了長生久世之道。“道”是人類的自然觀和世界觀,必須要順應宇宙的客觀條件,合乎自然規律地生存。只有愛護宇宙並且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人類才能健康地生存下去。一旦我們破壞了大自然,違背了大自然的規律,那麼我們必須會遭到殘酷的報應和懲罰,甚至會帶來滅頂之災。“德”是人類的人生觀和社會觀,還是要求人類順其自然地與人共處,合乎社會規律地生存。只有返璞歸真地復歸於嬰兒般的自然純真狀態,統治者卑謙若谷,民眾為而不爭,然後社會才能正常發展。

《道德經》一書中的智慧,源於老子對事態人情的深徹洞察和深刻思索。戰爭頻仍、社會的動盪、生命無常,點點滴滴積澱成老子的關於人性修養、處世哲學、治國之道、軍事哲學、養生之道等的智慧之學。

那《道德經》究竟內涵和好處何在呢?下面是我們組對《道德經》的一些理解和人生感悟!我們把它概括為兩點,一是“心存善念悟大道”二是“處下無為成大德”。什麼是“心存善念悟大道呢?”首先來看看什麼是大道?道德經裏面説“道可道,十分道”意思是説能夠用語言表達的大道就不是永恆普遍的大道了,為什麼呢?因為第一語言具有其侷限性,有些是隻能意會不可言傳的!第二道是運動變化的,不斷展開的,而説明他的語言是固定的,不能隨時運動變化的!舉個例子,有一首歌唱得好啊:你問我到底愛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為什麼不直接形容證明到底有多愛,而是説月亮代表我的心呢?正是因為這種愛太深沉,太永恆。所以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不能夠道明。任何華麗的詞藻,在這深沉而又永恆的愛面前是那樣的蒼白無力!所以就像老子所説的越是深沉普遍的東西越無法表達、説清與道明!那既然道是無法説清與道明的,所以我們認為那隻能“悟”那怎樣去悟呢?要以什麼樣的心態去悟呢?我們認為要“心存善念”只有心存善念才能領悟到道的真正內涵與真諦!

善有好多種好處。《道德經》第八章説“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那裏德善是好人意思,那裏要求我們助人為樂,與人為善,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還我們天真純潔之本色,顯我們君子坦蕩之氣度!《道德經》第二十七章説“故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意思是説好人施不好人的老師,不好人是好人的借鑑,因此光獨善其身是不夠的。還要去影響,領導別人,同時也要從別人身上得到借鑑。做到“日三省爾而乎己”。善還要做到寬容不爭。《道德經》第八章説“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意思是説處在大家都不願一去的地方,所以與大道的特性接近。停居喜愛卑下之地,心靈喜歡深淵寧靜。與人交往能夠仁愛,説話能夠講信用。正物能夠安治,做事能夠賢能,行動能夠適時。正是因為與世不爭,所以就沒有怨恨!這説明上善之人與世無爭和普利萬物的特性!《道德經》第十六章“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意思是説返歸到本源叫做靜,靜下來叫做回到了性命,回到了性命叫做守常,明白守常叫做明。不明白守常就會盲動,盲動就會招致兇禍,明白守常才能包容,能包容才能公道,公道才合王道,王道才是天道,天道才是大道,大道才能永恆,終身不會出現困阻!這教育我們要靜心,要寬容!

前面講的都是指善要對別人好,其實善也要對自己好。道德經第十三章“故貴以身為天下,則能夠寄於天下,愛以身為天下,乃可託於天下”意思是説把自己的生命看得比獲得天下還重要的人,才能夠把天下交給他;對自己的生命比對獲得天下還愛惜的人,才能夠把天下交給他。老子的意思用此刻比較流行的`話解釋是“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他要求我們學會一種養生之道!因此只有“心存善念才能領悟到什麼是大道!善是貫穿於整部《道德經》的。裏面關於善的句子還有很多。比如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又如第二十七章“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恆善救人,故無棄人;恆善救物,故無棄物。”再如地四十九章“聖人恆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等等。

我對《道德經》德第二點領悟是“處下無為成大德”。《道德經》第三十九章説“故貴必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是其以賤為本也?”意思是説貴要以賤為根本,高要以低為基礎,因此王候自稱“孤、寡、不穀”,這不正是以賤為本嗎?孤的含義是孤立無助。寡的含義是寡德,道德不足,不稱職。不穀是不善不好的意思。《道德經》第六十六章還説“江海所以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意思是説江海所以能成為百川歸附的匯聚之所,是因為他們能處在百川的下位。所以能成為百川!這也是在要求我們要學會處下!《道德經》第七十一章“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意思是説已經有了知識,還以為沒有知識,只是上等的有知。沒有隻是,還以為有了知識,這是有知的弊病。這也是在教我們要處下,要謙虛!

但處下並不是懦弱而是要做到外化內不化。所謂外化就是要與他人友好和睦相處,對他人謙和禮讓,時時以比較低的姿態去應對生活。體此刻你能夠為他人為社會改變和放下多少外在的東西!這就是外化。那什麼是內不化呢?所謂的內不化就是指在如今紛繁複雜多變而又充滿諸多誘惑的社會,你能持續多少內心的世界不變!能夠始終堅持自己的做人原則,價值觀和人生理念,持續自己的本色永不變,從而到達內心的寧靜與閒和,使自己能夠遇事不憂,處變不驚,臨危不亂,無故加之而不怒!進而使自己的內心將不會受外在事物的影響、觸動和改變!這就是內不化!只有真正做到了內不化才能做到處下!

老子的另一個思想無為又該怎樣理解呢?我認為老子的無為是“以無為之心處有為之事”。所謂的無為之心就是指對待事物不能看得太重,要淡泊名利不要被功名利祿所羈絆。以這樣一種簡單心態去做一些有所作為的大事!古之聖賢就是如此,他們都是以一種無為的心態去處事,但誰又能説老子、莊子、孔子無所作為呢?

老子第三章説“為無為,則無不為”意思是説用自然無為的方法去處事,就能無所不成。“無為”指的是不要去個性地提倡什麼、鼓勵什麼,不去幹任何能勾起慾望地事情。不是什麼也不幹,還是要“實其腹”,“強其骨”滿足人們地要求,讓人好好活着。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需,這些是還是要做的。古人云“能閒世之所忙者,能忙世人之所閒!”能夠把世人所忙祿的事情節省下來,才能有時間去忙世人所清閒放下的事情!無為是有為的根,只有無為才會有有為。老子第十一章中説到“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杯子是空的,空才能載物,你才可能有水,有果汁,有蜜水。我們常人是常常只能看到有為,為了各種慾望不停地追逐,為名利不停去行有為之事。殊不知萬物“以其終不自大,故能成其大”,大丈夫以有為為器,行無為之大道。有為就是名,是直接看的見的,而無為是道,好象是看不見的,但它卻是確實客觀存在的,而且深深的影響着、決定着我們的生活裏的一切。

讀《道德經》給我的感悟頗深,讀之前我時常感慨“學業未成,事業未定;名不遠揚,家不成立;待吾處者,煩勞甚憂。君子存,必,譽響四方,功成名就,流傳千古!”那裏表達的更是一種壯志未酬,追名逐利,重利輕別離的情懷!讀完《道德經》之後,我的感慨有所改變“求學在外,憶往事南尋,雖為堂堂君子,難免痛苦流淚,欲拭無巾;久居在外,怎不叫人壞鄉!憶親人之語,無一不催人淚下;懷鄉之山水,無一不觸動心絃;念友人之助,無一不深為感動。”那裏更多表現的是回到人最本質的“情”上去了!去感受那親情,友情和大自然當中的情趣所帶給人的簡單與感動。體味親情的滋潤,去欣賞久違的風景,去呼吸闊別已久的空氣!

在如今誘惑頗多煩惱也頗多的社會,我們馬不停蹄地追逐着功名利祿,我們每一天都在不停地向生活索取,古書中的氣定神閒,寧靜致遠,淡泊名利似乎與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格格不入,離我們越來越遠了。我們需要讀《道德經》這樣的古書來陶冶我們的情操,來洗滌我們庸俗焦灼的心靈,來寄託我們無所棲息的靈魂,來指明我們前進中的道路。他們的成果如同一面面明鏡照亮我們的面容,如同一個個烙印鐫刻在我的心中,如同一股股氣流催動我勇往直前!

《道德經》讀書心得3

《道德經》強調要尊重自然法則,順勢而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就是規律,規律從自然而來,只有遵循自然法則,人才能有所為。違背了自然規律,必然會受到懲罰。工業發展造成的環境污染,到今天才被大家認識。教育也是這樣,只有遵循教育規律,遵循兒童成長的規律,順其天性,因材施教,才有成效。《道德經》説:“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教育不是教師更多地施教於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學習,自己體會,收益會更大。

《道德經》以樸素的辯證方法論來審視世界,審視人生,多次強調“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而不居”。一個人要踏踏實實做事,不求華麗的辭藻;做了一點事,不能居功自恃,應該謙虛謹慎,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自己是最不容易的事,所以説“知人者智,知己者明”。許多人犯錯誤,往往是因為缺乏自知之明,有了一點成績就忘乎所以;遇到一點挫折就失去信心。

《道德經》以辯證思維來審視人生的禍與福,所謂“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所以人要居安思危,順利的時候要想到會遇到的各種挑戰,讀後感遇到困難的時候要想到前途的光明。《道德經》還告訴人們,有一點是可以避免因犯錯誤而招至禍害的,就是我們常常講的“知足常樂”。“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禍往往出於貪婪,現在的高官也好,小官也好,不都是因為貪婪嗎?

《道德經》最後一章講:“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真實可信的話不華麗,華麗的辭藻不真實;善良的人不巧辯,巧辯的人不一定善良;真有知識的人不賣弄,認為自己什麼都懂的人,其實不一定有知識;自然法則是讓萬物受益,而不傷害;高尚的人的準則是默默工作,而不去跟別人爭奪。我想我們應把它作為座右銘:不聽華麗的辭藻、美麗的奉承;不炫耀自己,努力學習;認真工作,謙虛謹慎,為人民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

《道德經》讀書心得4

老莊之説是為中華民族千年哲思。無爭故無尤,行大道以致天下士,風骨高潔,令人心折。讀《道德經》八十一篇,選其某章,略述吾粗淺看法。

國學之博,致遠而學,此番僅是漫談,諸君見笑。

——題記

【養育·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家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即是“無為”。但我認為,有些人雖表面上是遊離世間,但肯定抑制不住人性中“善”、“惡”等因素的影響而去插手世間之事,且受儒家文化中“積極入世”的影響,導致這些“遊離之人”不可能去遵循道家的無為原則。

既然説到“無為”原則,便不得不提起漢朝。雖漢武“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在此之前,道家一直被漢王室所看重,為漢王室信奉,漢朝開國丞相張良便是道家中人。然而漢朝前期積弱,漢高祖劉邦甚至有被匈奴圍困之辱,那時百姓的生產及生活水平確實無法達到一個王朝強盛所需要達到的水準。

那麼一個強大的王朝要達到的最高準則又是什麼?無非是國家強盛,不被外來者侵略,軍隊可以打勝仗,讓百姓安居樂業等等,這種準則必需要求經濟基礎能夠支持住上層建築所提出的一系列政策。經秦王朝覆滅、楚漢爭霸等諸多戰火洗禮,統一之後,漢朝前期的經濟基礎是明顯達不到要求的,因此漢惠帝之後,漢文帝將道家的“無為原則”充分運用以治國,使得國家的生產力以及百姓得到充分的休養生息,至於漢文帝的繼承人漢景帝同樣施行相差無幾的政策,事實證明那時“無為”是對的,百姓的生活水平在短時間之內得到了提高,迎來了華夏曆史上國家大統一之後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

如今我們中華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是什麼民族呢?無疑是漢族。漢族又是從何時開始有此稱呼的?著名史學家呂思勉説:“漢族之名,起於劉邦稱帝之後。”呂振羽則説:“華族自前漢的武帝宣帝以後,便開始叫漢族。”總而言之,漢族之名自漢王朝始稱。在此之後的歷史舞台上,漢族,這個偉大豪邁而又命運多舛的民族,一次又一次的擔任着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的重要主角。這也與兩漢時期打下的文化、政治、經濟基礎密不可分。

現代中國人大多隻記得千古一帝漢武帝封狼居胥的赫赫威名,卻少有人記得為漢武帝鋪墊之前道路的“文景之治”和漢武帝窮兵黷武之後的“輪台罪己詔”。是以儒家的“有為而治”與道家的“無為而治”究竟哪個要更好,在此先不展開,但可以肯定的是,默默貢獻又不願居功的人,才是最應該受其他人尊重的人。

《道德經》讀書心得5

老子,道德經,區區五千字,涵蓋了眾生所求的一切真諦,斗膽牽強附會一下:

好多的社會現象,讓人看起來很無奈,有時你要陪着悲憐幾許、憤慨幾許,但放下一切,靜心而論,大抵是因為看不開所致。看開了就超脱了,就安然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2個字,細想來,它包涵了人生處事的一切,包涵了人的宇宙觀、人生觀和方法論。

剖開來看。

宇宙觀:從黃帝內經內容裏看,它的本質就要求人與宇宙的輪迴同一。順者猖,違者亡。12字關係中,天地代表了宇宙。宇宙中,人如何去按規律行事,就象孫悟空永遠要在如來的手掌心一樣,無論你有多少變數,均在這一涵蓋之中。

人生觀:一言一敝之:人法地。地為何物?地勢坤,要求人仁厚、寬容。象大地承載一切一樣去融合同化一切。豁達飄逸的形神,如佛一樣立在我們的面前。

方法論:它就要求人處事必須順應自然規律,違反了之後,可能一時得呈,久而久之,必遭報應。

道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健詞叫”上善若水”。

它的字面含義很清楚,就是:最好的善行就象水的品性一樣。

細分析起來,水有三種特質:利萬物不求回報、居眾惡而謙下、柔弱而不爭。

這些特質與我們今天的時事相暗合,它會影射出許多不合規律的行為。

我們經常打交道的水,相信都不陌生。細細品味之品性,感悟道之真諦,會對人對己均有裨益。

摒棄眼前,放眼長遠;丟開功利,自在於心。

《道德經》讀書心得6

我最早接觸老子,是在中學歷史課本中,對老子的印象,能夠説起初是很模糊的。近期,我局第六屆讀書會開始了,局領導向我們每一位幹部推薦了《道德經》等書,最後有機會認真拜讀老子的《道德經》了,那洋洋五千言中的智慧身影,讓我如獲至寶。隨着一頁一頁的翻看閲讀,《道德經》那智慧的靈光在我的眼前一道道地閃現。

想起林語堂曾説過這樣一句耐人尋味的話:“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閲《道德經》的人最初必須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此刻很需要這種學説。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的確如此,當我掩卷沉思,《道德經》給於了我十分深刻的印象。

老子所著的《道德經》是一部藴藏着豐富人生哲理的經典著作。千百年來,人們無不從這部人類禮貌的智慧寶典中汲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當今時代,“物質第一”的浪潮無情地衝擊着每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人們原有的價值觀念逐步失去了重心,大家普遍講求效率,追求成功,其衡量的尺度變得十分物質化和金錢化。對於一名國家公務員來説,如何去應對物質時代的各種誘惑,全心全意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我個人以為,就是要按照《道德經》一書中所倡導的獨特的人文精神,努力做到:守靜處世,清靜自省,消除貪念,寬以待人,快樂學習、快樂工作、快樂生活。

一、致虛守靜是安於本職工作的根本。

《道德經》十六章雲:“致虛極,守靜篤。”這句話強調……

我一向認為,生活中應少一些浮躁喧囂,多一些筆墨書香。《道德經》是人類禮貌的精華,它集中體現了真善美的標準,是文化一座座高聳入雲的山峯。用心品讀《道德經》是很美的,而恰恰是這些文字,在失望痛楚處給人以撫慰。讀書學習是我生命的自覺,闡釋聖典《道德經》,讓我能致虛守靜、淨化心靈,使自己在教育教學的領域內盡心盡職,不斷實現自身的專業發展與成長。

二、讀《道德經》後,讓我悟出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如文中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就告訴我們,一個人不僅僅要了解別人能戰勝別人,更就應瞭解自己有勇氣戰勝自己。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適宜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所以老子提出的“無為”,不是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貼合自然規律的事情。當你不做違反自然和社會規則的事情時,你所做的其它事情就是無所不為,所以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上善若水”就是這種“無為而為”的辯證極致。

除了“無為”、“虛靜”,《道德經》裏還有一個樸素的辯證思想,就是尊重宇宙和天地人的規律。在老子的眼裏,規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為人控制的,他提出的唯“知足”,方可長久;唯“寡慾”,方能無咎,也具有現實好處。他認為過分追求“聲色貨利”必定會帶來禍害,只有充分地尊重規律,堅持按“自然、無為、樸素”的和諧發展規律辦事,才能夠利用規律來緩解、協調人類社會的諸多矛盾。在第三十九章裏,他有一個很鮮明的闡述,就是“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以此類推,天下萬物若違背了它的規律,必將受到懲罰。這種辯證法雖不很健全,卻具有十分強的科學前瞻性。當前,現代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實用功利主義的過度膨脹,人們往往強調工具、手段的合理性,看重的是物質利益的滿足,認為個體的意志高於生命和自然的真,不願意相信自然的邏輯,而任意地改造自然,享受加工後的變質生活,長遠利益受到忽視,結果被自然一次次地還之以顏色,就是一個佐證。

三、愛護好我們的地球家園,踐行低碳生活。

站在我們的角度來説,老子所處的時代是剛脱離茹毛飲血的時代,就能對宇宙之中的規律有着如此深刻的認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個有無的論述,可説把世間萬物的從生到死,從出現到毀滅剖析得精闢明瞭。道法自然的見解可説令我們現代人汗顏,幾千年前的人就意識到要順應自然,迴歸自然,不要去刻意破壞自然。而我們此刻把自己賴以生存的地球搞得千瘡百後才猛地發現提出環保的概念,要去保護補救了,其實已起不了太大作用了,一些補救措施是不能有多大成效的。因為失去的東西很多是無可挽回的,滅絕了的物種也就永遠的消失了!

四、身為國家公務人員,定當竭力為國、為民效忠。

天長,地久①。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②,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③,外其身而身存④,非以其無私邪⑤故能成其私。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它們不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運行着,所以能夠長久生存。因此,有道的聖人遇事謙退無爭,反而能在眾人之中;將自己置於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這不正是因為他無私嗎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好的政府,之所以能夠長久不息,是因為這是個政府機構運行程序貼合民眾的利益,貼合道。政府的公務員不是為了自己的貪慾,性慾,食慾,玩樂,口福,性福,眼福,耳福等享受而當官,不是他們沒有這些慾望,而是政府的機構沒有這個機會,這些漏洞,讓他們去為所欲為。因此好的政府為優秀的品德好的人帶給發揮才能的平台,讓愚蠢,醜惡,猥瑣的人卻步。這樣的政府往往使公務員將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置之度外,不會出現讓領導先走的場面,這樣的政府才會生生不息。這不正是這個政府的公務員一絲不苟,無私無畏的行為,才能成就這樣的政府生生不息,受到人民的擁護。我覺得做人首先要逐步克服自己的貪念。貪念消失了,自然就不太注重得失和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自然也就能夠寬以待人。

以上是我讀《道德經》的點滴感悟,《道德經》已儼然成為我的良師益友,它給我的心靈開啟了一道門,引導我如何清淨處世,做一個正直的人,一個不追求名利的人,一個健康向上的人。讀《道德經》吧,它會使你精神不再貧乏,生活不再無聊,人格不再卑下,使人高尚,使人聰慧,使人豐富,使人幸福,使人成為真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