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重生的作文

作文 閲讀(2.43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重生的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重生的作文

重生的作文1

當代,一部分中學生開始有了厭學情緒,大家都叫它“厭學症”。為什麼大家會有厭學的情緒呢?儘管現在的社會中一直在號召減負、減負,但是,減負得到了應有的結果了嗎?在我看來,減負雖會給一些學生帶來好處,但是大多數的學生並沒有得到減負的“優待”,反而身上的負擔越來越重。怎麼會有這種情況呢?

一方面,現在,學校裏、班級裏,同學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在每次的考試中,都會“跑”齣兒匹“千里馬”。成績沒考好的,不僅會受到同學們異樣的眼光,老師的批評,還會受到家長的特別待遇。這樣,自己的心中也出現了自卑心理。看着眼前書桌上的書一天天增高,卷子一張張地加厚,同學們的腦子時刻處在緊張狀態。這樣,會給同學們帶來好處嗎?

另一方面,還在於自己的家長。有的家長沒見你玩一會兒,就開始嘮叨:“怎麼還玩呢?某某每天都複習到十二點呢,人家還準備考省重點呢!……”一串串的話語傳到了我們的耳朵,迫使我們又開始看那永遠也看不完的學習資料。有的同學,作業沒寫完,上課説了兒句閒話,碰上有的.老師,第一句話就是:“打電話把家長叫來!”唉,回家免不了又是一頓批。同學之間,今天你鬧了矛盾,明天又和別人鬧了彆扭,心情總是有不好的時候,這又成了我們心裏的一個負擔。現在,中學生的負擔越來越大,越來越多。在我看來,同學們依然揹着重於泰山的負擔。這種沉重的擔子不知到何時才能消除?

重生的作文2

鷹是被公認的鳥王,它們的力量眾所周知。不過,在它們長達七十年的壽命中,都會經歷一個重生般的階段,而此時經歷的痛苦是人類難以想象的。

在它們大約40歲時,喙已經長得觸到了胸口,羽毛也不再輕盈,而是越來越重,導致自己無法自由飛翔,這些曾經的優勢都變成了劣勢。此時,它們必須受盡痛苦,放棄自己曾經的優勢才能重新獲得生存的希望。

它們飛到高處,在巖石上將自己的喙敲掉。然後,等長出新的喙時,再拔掉自己的羽毛和趾甲,它們承受着臨死一般的痛苦,而且還要堅持四個月,羽毛才會長出來。這段期間它們忍受流血的痛苦,最終重生,在這樣一段"魔鬼訓練"後,它們與同伴飛下懸崖,開始後半生的.新生活。

我們人類,雖然不會和鷹一樣痛苦地"重生",但是我們也要忍受痛苦,經歷打擊,才能獲得全新的自己。"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從古至今,大人物幾乎沒有不經歷苦難,挫折的。

曾經獲得的榮譽,就好像鷹的舊喙、舊的羽毛。它們讓人風靡一時,可再過幾年,人們就會想"我曾經有過……獎項,如果這次退步該怎麼辦?"它們給了人很多不必要的壓力,使人焦慮,適得其反。所以,很多成功的名人都把自己曾經的各種榮譽放在盒子裏,一眼都不看。忘記過去,終將鑄就全新的自己。

我們要努力拼搏,儘量不想自己的過去,無論它有多麼輝煌。在一次次磨鍊後,我們就會獲得最棒的自己。

重生的作文3

漢字,中華民族的文化根源,從遠古的中國流傳至今,藴含了無數中華人民的智慧;漢字,從遠古複雜的筆畫,到如今的簡單易懂,隱藏了無數中華人民智慧的產物;漢字,從遠古的甲骨文,草書等,到現在的一筆一畫,散發着多少文化的氣息。一個簡簡單單的漢字,散發着多少人心中的思想與情感啊!

隨着時代的變化,漢字在不斷的被人遺忘,隨着我國科技的不斷髮展,從遠古的骸骨刻字,以樹枝為筆,沙地為紙,到近代的白紙黑字,在到現代的鍵盤敲擊,漢字的鏗鏘之音以漸漸被科技代替,中華民族的漢字根源在被淡淡的遺忘,而更可悲的是漢語的精髓與無窮的內涵和哲理已無法銘記在心,人們已無法隨口説出任意一位名家的.名作或一段名句了。漢字走上了被遺忘的歷史。

任何事物都渴望重生,都有重生的慾望,包括有生命的漢字,它用獨特的魅力,無限的內涵,再加上深刻厚重的哲理,使自己得到了重生。

漢字,用它那獨特的魅力,在遺忘的歷史裏,經過不屑的努力,漸漸的在人們心裏種下了重生的種子,隨着這一棵種子的萌發,一個個觸目驚心的事件出現在人們面前。《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一個聽着讓人無比親切而動聽的名字,在無數中華人民的心中,激發了無數的熱血,着熱血澎湃的激情,灌溉了這棵成長的重生樹,讓他們在人們的心中扎里根。

《徵文大賽》,從一篇篇與眾不同,各有其妙的中,我們又瞭解到了不同的人對漢語的瞭解,在徵文賽中,我們可以更好的應用漢語知識,傳承漢語文化。

時間的車輪在前進,歷史卻永存。文化歷史更是源遠流長,讓這棵重生的文化大樹在人們心中扎牢根基,茁壯成長,成為參天大樹,傲視羣雄,永駐人心。

重生的作文4

這是一次生命的蜕變,一次質的飛躍。不禁想起一段禪語,是説人生的三重境界:第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其實生命的本質都是一樣的,就是由最初的淺薄逐步走向深刻,由最初的無知逐步領悟到生命的真諦。

初識世界的我們,如同一張白紙,一塊璞玉,不經雕琢,沒有修飾,亦無瑕疵。相信感官,相信自己的第一認知。他人説什麼,便是什麼,於是,知道了什麼是山,什麼是水,什麼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簡單的認知與純潔的'天性讓我們生活在夢幻的世界,心靈的淨土上,隨心隨性,愛憎分明。

隨着年齡的增長,經事漸多,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都發生了改變。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追求。狹隘的表面認知已經不能夠滿足我們的需求,我們渴望廣闊的天地,自由的馳騁。於是我們帶着滿腔熱血,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蜕變。

入世之初,我們拿着真善美去發現,憑着書本上的真理去探索,用最本真的面貌去看待生活,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膽識去質疑權威,我們自信滿滿,激情澎湃,神采飛揚。進入這個階段,人是好奇的,進取的,探索的,激昂的,自我的,敢於冒險的。看山生豪情,觀水辨清濁。

然而,入世漸久,我們會猛然發現,自己的世界觀正逐步被現實所摧毀。社會上經常是黑白顛倒,是非混淆,無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難行,好人無好報,惡人活千年,聖潔愛情屢遭踐踏,社會倫理常剛不在。每個人都帶着面具生活,沒有誰會毫無芥蒂的相信誰。漸漸地,我們被世俗的塵埃所矇蔽,周圍的一切都成了主觀意志的載體。看山感蕭瑟,觀水覺涼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