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心得體會>

【實用】教育培訓會心得體會三篇

心得體會 閲讀(1.71W)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培訓會心得體會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教育培訓會心得體會三篇

教育培訓會心得體會 篇1

魯朝環老師的最大特點:語言簡單,沒有一句廢話,她在設計上運用的課件較多,尤其是在引課過程中,它通過錄像展示家庭電路的實際情況,創設情境引入新課,在課的設計順序上,她是和邱老師的順序是一樣的,問題引出後,進行猜想,時通過課件展示串聯的實質是增加了電阻的長度從而增加了電阻,進一步猜想串聯後的等效電阻的長度是各串聯電阻的長度之和,所以猜出串聯電阻的等效電阻等於各串聯電阻之和。之後根據猜想設計實驗,進行實際試驗,在設計實驗過程中也是有根據的,通過課件出示實驗前的準備工作,(1)畫電路圖(2)説出所需器材,(3)找出需測得物理量和表達式,(4)實驗小貼士的展示,由學生讀出,強調實驗過程中注意的事項。然後進行試驗,收集數據得出結論。最後理論推導出串聯電路等效電阻跟各串聯電阻的關係,通過公式表達。這節課聽後我的感觸挺深,主要是在實驗前的準備過程中,我平時講課的時候在實驗前這些過程也有,但是一帶而過,所以學生分組實驗的時間就很長,總是耽誤時間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耽誤進度,所以我不愛進行分組實驗,通過這節課的啟示,還有和一些聽課教師的交流,我獲益良多,這一過程的設計,使學生的目的性相當明確,而且通過小貼士的展示,使學生們少走了很多彎路,節省了時間,即使學生在做實驗中出現問題,雖然會耽誤時間,但在找出問題的過程中,也就是實驗題中故障題型的再現,也是你本節課的亮點。

劉輝老師在整個過程中都沒有應用課件,他所有的教具就是實驗器材,收集實驗數據的大表格。這是南崗物理教師的教學特點,因為物理課本身就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的學科,實驗過程本身就是物理課的亮點,如果做課件太多,會使整節課比較忙亂,重點不突出,使學生比較亂,但是也不是不用課件,在引課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太好的的實驗,可以用課件來引課,在做課堂練習時也可用課件展示,有些實驗現象不太明顯是可以通過實驗進行重新操作。他通過兩個小房子把電阻遮起來,請同學上前進行實驗,發現兩個房子在電路中的作用一樣,打開房蓋揭露真相,引入新課,引出等效電路和等效電阻的定義。在研究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中等效電阻的特點他採取了分組實驗比賽的方式進行研究,各組分別測出房中電阻的大小,再揭開房蓋,發現各組情況不同,有的房子裏的是串聯,有的房子裏是並聯,串聯電路的結論很容易得出,但並聯電路只能定性得出結論,並聯電路等效電阻與各並聯電阻的關係無法讀出,教師不給予得出結論,而是循序漸進的通過理論推導,把結論得出。她在這個實驗過程中所用的時間不是太長,他的主要時間是用在了數據分析的過程側重點和其他老師不同,20xx年會考中有一道實驗題就出了實驗數據處理,這説明現在注重實驗過程不只是對實驗步驟的分析,實驗數據的處理也被列為了重點。很完美的'完成了這節的內容,課堂設計容量大,學生帶着任務學習,完成效果效果很好,收到評委一致好評。

通過對賽課的觀摩,我受益良多,我感到課堂教學沒必要有一定之規,每節課都有各自的特點,只要達到教學目的,無論你用什麼方法都是好的,這就看教師的設計能力了。所以在學案的設計上採用五步三查法,但是順序我認為可以改變不一定非得先對學後羣學,也可以先羣學後對學,也可以沒有羣學只用對學,設置對學問題時一定要有難度,如果沒有難度就不要設置對學,只設置獨學。

對於劉輝老師分組實驗的過程中不同小組任務不同的問題談一下我的看法,剛聽完這節課是,我有些擔心,因為各組製作一個實驗,而我們這節課研究兩個問題,學生沒有親手操作另一個實驗,對知識點的掌握能到位嗎?後來我又通過多方面查找想過資料並通過實踐發現我這個想法是沒有必要的,因為就這兩個實驗而言,操作過程是完全一樣的,只是在數據處理上有不同,而數據處理過程實在表格中集體處理的,全員參與的,所以對於知識的掌握沒有影響,通過這一思考。我想到了我校在五步三查法的教學中也有各組分任務這一環節,主要目的是為了節省時間,那麼任務到底怎麼分,什麼時候分,我個人認為在講授新課時可以分任務,因為我們物理課一節課的知識點較多這樣有些新課就可以分任務,假如用控制變量法研究問題的實驗中,就可以先分組把實驗設計好,分組實驗時,將各種情況分到各組,每組只完成一個實驗,根據各自的任務進行實驗,若器材不充分就各組討論實驗步驟和注意事項然後交實驗室的出結論。,習題課時,有些題的題型是重複的,把一樣的題型不同的題分到各組,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學生也能掌握各種題型,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無論是練習冊還是自己出的卷子最好都把題型歸納後再進行練習講解,使學生有目的性的解題並且使學生熟悉這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和步驟。

在蕭紅中學聽的課主要是習題課,習題課的形式與我們差別不大,主要是講解練習冊上的習題或是講卷子上的習題,卷子一般以專項為主,因為有實物投影,所以講解時較方便節省時間,這些習題課與我們也有差異主要有:

一、分組進行

1、無論是練習冊還是專項習題,如果事先發下去的,就先將準確答案對一下,然後根據正確答案自我領悟,然後再分組進行互教,最後各組派代表進行講解,若卷子較簡單,有些題則直接過,不講了,只講有問題的。若卷子較難,就各個擊破(用我們帶教老師的話---“各個放血”)。各組派代表上前講解解題過程,教師不重複,只是在有些表達不準確的地方給予提醒,使學生找到不足,完善分析過程,鍛鍊了語言表達能力,也使學生清晰地找到解題思路。

2、若是新發的卷子,就把題分到各組,每組做幾道,不全做。簡單的每組都做。較難的分給各組討論解決(這種情況是做專項習題時)。各組解題完

畢後,用幾分鐘時間熟悉其他題,然後各組派代表進行講解。

3、專題講授。教師先把問題以某種情況提出來,然後要解決此問題應如何操作,各組討論。討論後各組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法並説出其設計思路,其它組找不足。最終確定具體的解決方案。可能不止一種,在最後總結時,通過板書總結形成這種方案的過程。不是隻要結果,而是更注重過程。這樣鍛鍊了學生的理性思維,解決學生出現遇到題不知道從何下手的困惑

二、課堂小測

一節課要結束時,在黑板就出兩、三道上節課重點強調的題型或易錯題型。讓學生以小測驗的形式進行解決,或者發一張小測試卷,約5、6分鐘完成,下課後馬上交卷,教師及時體改,若大部分做的不好就重新再考;若部分學生有問題,就課後再出相關題型,找不會的同學再做,還做不準時就要與家長溝通,或進行一個題型做幾遍的練習。這樣可使大部分學生都能克服重、難點。

三、學生講解

無論是分組進行的形式還是教師隨便叫學生提問的形式,學生在説完答案後並不是完成任務,而是要把這一答案得出的原因和過程説明白,其它同學補充,這樣教師不用講解,學生可以認真聽。如果回答的不到位,教師就進行提示,實在沒辦法,採取由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形式,最終説出答案,這樣答案是由學生自己得出的,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也加深學生對題型的理解,熟悉了各種題型解題的思路和步驟。

四、專項練習

我聽的這些課中,無論是物理還是其他學科,都是習題課,而這些習題課中大部分都是專項習題。在物理中有:極值類習題、伏安法測電阻類習題、故障和兩表變化類習題、電路安全類習題、限流限壓等習題。這種專項性習題設計在章複習前,這樣可以對這一章的各種題型加深理解,而且這樣的專項練習可以分組,各組帶着各自的任務進行討論研究,集大家所長,將各題研究透後再熟悉其它題型,找出簡單思路。各組要有交叉的題(也就是要一題至少要有兩組完成),有些基礎題各組都要完成。這種情況分組時人不宜太多,最多4人,2人更好。這樣可以使學生全部參與,各組有交叉的目的,是可以使一道題有多種解法,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其中一組講解時,另幾組可以找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根據專項難度的不同,在處理過程中也分不同的情況,如果題型簡單,可以留作作業,獨立完成;個別難題在課堂上討論完成;如果題型較難,最好在課堂上完成,發揮合作學習的功能,將題處理好。在此過程中,教師只是適當的提醒、提示,起到參與而非主要的作用。如果全班學生都沒有思路時,教師可以提問相關知識,來啟發學生的解題思路。專項習題結束後,再進行章複習,可以使學生輕鬆完成各題型,個別沒見過的題型個別處理,就可以完美的完成一章內容。

五、集體備課

每週各備課組都用一下午的時間,進行集體備課分為一次備課和二次備課。一次備課是個人在家裏完成的,可分為備教案、備學案、備習題分到幾個人,二次備課將各自備課內容展示給大家,提出困惑與疑難,共同解決,解決不了的查找相關資料或者聯繫區教研員幫助。整理成冊,分發到個人手中。

教育培訓會心得體會 篇2

教育行業的投資回報率較高,投入資金不大,門檻不高,預期收益好?自己是老師或者與教育行業有關係,靠這些資本將來招生沒啥問題?事情果真想象的那麼簡單?事實是:

1.一個品牌被家長接受,少則半年,多則一年甚至兩年,那麼對於一些急功近利的投資者來講,由於缺乏耐心要麼垂頭喪氣,要麼半途而廢;

2.管理方面,那些沒有教育行業經驗的培訓中心,一開始不注意去打造一支強有力的師資團隊;

3.教學同質化,沒有自己鮮明的特點和優勢,難以形成市場口碑,學員人數就不會有大的突破,而部分培訓中心由於老師流動性大,對其負面影響就更為嚴重;

4.招生方面,有些培訓中心滿以為通過大量的廣告及彩頁發放等宣傳攻勢,可以達到理想的招生目的,實踐證明,這僅僅是一廂情願,假如在師資,學校硬件,管理等方面沒有達到相應的水準,這種廣告的作用微乎其微;

5.經營方面,做教育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有的培訓中心一開始就準備10萬元投資,錢用完後,發現還要繼續投入才能維持下去,而這時自己在猶豫是否再投或者有沒有資金再投,但有些培訓中心資金相對雄厚一些,幾乎把所有的錢都投到剛開始的硬件上,等在運作過程中最需要錢的時候,卻發現賬户的錢所剩無幾,從而懷疑自己投資這一行業是否正確;

6.與總部溝通方面,運作伊始,大多培訓中心事無鉅細,要求總部提供全方位的服務,而事實是總部只能在師資培訓,教材物資,VI設計等方面提供指導,而在教師招聘,招生模式及渠道,學校管理等等方面還主要依靠自身結合本地實際去解決。如何解決?

新培訓中心,其需求應在以下幾個方面:

1.場地選擇,招牌製作,教室佈置,學校用品購置;2.教師招聘,師資培訓,班型設置,教材及物資選購;3.招生宣傳,彩頁製作,招生模式指導,公開課設計;4.學校部門設置,人員分工,初期學校管理制度的制定。具體操作:

一、學校場地選擇及佈置:內容含場地選擇指導意見,招牌設計圖樣,寫真牌設計參考(項目介紹,教材展示,學員活動集錦,簡介,榮譽榜,招生簡章等),教室佈置參考圖(牆壁顏色搭配,課桌椅的選購及擺放,牆壁粘貼圖及手繪圖,黑板上方標語及後牆學習園地設計圖,牆壁掛圖或高級寫真板),辦公室佈置(前台設計圖樣,製作榮譽牌及擺放位置,規章制度粘貼位置等)。

二、師資招聘及培訓:內容含招聘老師指導意見(專業基礎,口語能力,親和力,教學經驗),招聘老師的途徑(對於部分縣級培訓中心,可能無法通過廣告公開招聘),聘用合同及薪資指導標準,選拔到總部參加培訓的老師的指導意見,教師考核及內部培訓指導意見。

三、初期班型設置及教材使用:內容含基本班型設置(根據測試分班,班級人數,課時分配等),教材使用指導意見(教材,配套磁帶及光盤,教師用書及配套教具),市場物資使用指導意見(建議初期使用的重點物資如掛圖,字母卡片,手偶,掛鏈,橡皮,磁貼,粘貼畫,溝通手冊,教學卡片等,如何在教學過程中使用)。

四、初期招生宣傳:內容含初期招生宣傳的指導意見(忌諱一開始作報紙廣告,嘗試免費試聽課,小範圍公開課,藉此鍛鍊老師),彩頁製作(根據不同時期製作主題不同的宣傳彩頁),媒體廣告(根據招生或者舉辦活動的不同主題設計出內容不同的模板)。

五、公開課組織:內容含公開課流程指導(教師培訓有公開課內容,但對於新培訓中心來講遠遠不夠,應結合當地實際,看規模大小指導其儘量作一次成功的公開課,以此樹立信心),公開課受眾羣的組織(建議培訓中心充分重視這一環節的重要性,以確保家長及學生的預期人數,必要時臨時可借用一些學生),公開課內容審查,效果分析,信息庫建立。六、前台諮詢人員培訓及管理:內容涉及人員選聘,體系文件學習,家長溝通技巧,考勤管理,禮儀接待等。七、CRM管理平台的準確使用:操作要領,熟練掌握的技巧,特別對於功能更新部分及時通知並給予正確指導。八、學校組織管理:部門設置(市場宣傳部,諮詢部,教務教學部,行人部,財務部),各部門考核標準,教研會指導

意見(針對教研會應拿出一整套可行方案,以真正提升教學水平),家長會組織模式(可提供成功案例)市場部考核由學校數據説話,諮詢部由數據説話。

運作半年至一年的培訓中心,其需求會發生一些變化:1.如何打造一支穩定而高素質的師資團隊;2.如何拓展招生思路,擴大現有招生規模;3.面對學員大面積流失,如何提高續班率;4.面對其他品牌的擠壓,如何做到脱穎而出;

5.已經投入不少資金,未見大的成效,是否要繼續投入;6.到了第二年續期的時間,要不要繼續做下去。

總結一,穩定師資團隊的構建:機構成立伊始,在招聘老師上大多飢不擇食,過了半年以後,隨着規模擴大有了一定的影響,優秀老師會慕名而來,新舊老師之間處理不當會有一些摩擦,嚴重的話可能會有老師流失;另外有的老師有了經驗成了頂樑柱後,會有些膨脹,會提出更高的要求,得不到滿足也許會走人或被其他機構挖走,這些都會造成不穩定因素。應對要點:

1.簽訂聘用合同,要求合同期限,押金制度,試用期時間及工資發放時間等涉及切身利益的內容要明確,如果中途走人,其經濟上會有較大損失;

2.必須篩選出2-3位(或更多)核心教師,在專業水平,人品及穩定性上符合標準,形成雷打不動的骨幹力量,而在精神及物質層面上應對其傾斜,讓這些骨幹老師擁有歸屬感及成就感;

3.提升教師凝聚力上多下功夫,逢年過節的禮品安排,聚餐聚會及短途旅遊,工資準時發放;

4.適當增加送往總部培訓老師的數量,大小活動包括表演賽都有老師策劃並主持,鍛鍊培養成為一支高素質的教師團隊。5.針對個別有動搖苗頭的老師,分析原因,如屬於內部管理問題應及時糾正,並對其動之以情,消除誤會,解開疑團,使之穩定。

總結二,突破招生瓶頸:大多培訓中心經過一個階段的運作,已招收100-200個學員,但再往下發展似乎很難突破,如果在這個人數上徘徊不前,首先從效益上無從談起,再者教師及員工的心態會發生變化,所以擴大招生規模是必走之路。應對要點:

1.分析現有學員的招收途徑,看此途徑是否有再利用之價值;

2.在現有學員身上狠抓教學質量,舉辦相應活動,利用家長會影響家長周邊的人,使學員和家長能夠帶新學員前來試聽,如果報名成功,可採取適當獎勵;

3.從全國大多培訓機構的運作經驗來看,那些做得特別優秀的都是與學校結合招生的結果,採取“報告會”“免費提供教師”“公開課”甚至“免費為英語較差學生補課”,都是與學校結合招生的有效渠道。

總結三,提高續班率的有效舉措:學員流失可能有以下原因,教師教學水平太低,學員英語水平無明顯提高,教師更換頻繁,學校規模太小,家長想讓孩子換換環境,學校管理滯後,被其他更優秀培訓機構吸引走。應對要點:

1.為學員提供多方位的增值服務,有條件的機構可成立小型俱樂部(對學員免費開放),每週一次校本課程輔導(可在正課學完後進行1小時,此舉可有效提高學員在校英語成績),定期舉辦户外活動;

2.加強任課老師與學員之間的情感交流,老師確定以後就不要輕易調換,學員認可老師是續班的基礎,這需要老師具備較強的愛心及責任心;

3.每期中間可進行一次會考,一是檢驗老師的教學效果,二是可以藉此加強與家長的溝通;

4.定期家長會認真準備,增強家長對培訓機構的認同感(專門抽調老師負責,在形式和內容上力求創新,任課老師展示教學片段,策劃互動遊戲,展示學員英語才藝,優秀學員家長談心得等)。

總結四,苦練內功,深抓教學,提升品牌影響力:教育培訓這塊大蛋糕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中外品牌所看好併力求分得一塊,“迪士尼”的會議營銷,“洪恩”的個性化服務,“瘋狂李陽”欲東山再起,“大山”的區域優勢,“昂立”整合後蓄勢待發,“劍橋”的根深蒂固、新東方泡泡的品牌優勢、“樂易突破”的實用本土還有“純外教”的洋品牌咄咄逼人,似乎是“山雨欲來風滿樓”。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對每一個培訓機構都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進入市場的.培訓品牌特別是連鎖機構,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和優勢,但是,“苦練內功,深抓教學,提升口碑”則是任何一家培訓機構想“長治久安”所必須做到的。

總結五,資金使用上精打細算方能遊刃有餘:根據自己的投資計劃和資金實力,有計劃分步驟地使用,培訓中心運作初期資金投入較多,要分清哪些是必須要投的,哪些是可以緩一緩的,力求避免出現資金斷檔的情況。運作一年的培訓中心應該説有相當一部分還沒有站穩腳跟,但又馬上到了續繳管理費的時間,這也是培訓中心猶豫彷徨的時候,此時應正確地分析形勢,瞻望預期的前景,堅定信心非常重要。

運作一年以上的培訓中心,會分出不同的檔次,經營良好,有一定規模的培訓中心在求得總部服務上已不再那麼強烈,機構內部已形成較為成熟的管理模式,但在尋求優秀培訓中心經驗借鑑方面還需要有一個很好的溝通交流平台;而對於經營一般的培訓中心肯定還存在不少的問題,師資管理,經營思路,招生渠道等幾個方面出現的問題較為集中,應分析分析主要問題所在,對症下藥,出謀劃策,力求在一定時期內走出困境

莫説那麼多。有時覺得説多了就是廢話,少説多做好。少説多做好。不管老闆是你和還是他,不會全部一把抓的話,那就先得抓市場,再抓諮詢,然後抓教學服務,當然最重抓教學質量。

教育培訓會心得體會 篇3

開學的前一天,學校組織培訓學習,起初不知道誰來培訓,後來知道是教科所的徐錫華老師來講時,心裏不滿充滿了些許期待。因為自己去年上半年在實驗國小實習時有幸聽過他的課,名不虛傳。不論是講語文還是政治,都是那麼震撼人心,他講課的方式大氣自然,娓娓道來,教學設計新穎,深入孩子的心靈,每次聽完後都回味很久這次他能來我們學校培訓,自然欣喜萬分。

徐錫華老師以《實施新教育,深化素質教育》為主題,給我們講了什麼是新教育,如何實施新教育以及新教育實驗的`意義。新教育就是生本課堂,時刻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組織各種活動,提升教學效率,讓學生全面發展,從學生的心開始教育,讓學生喜歡學習,享受學習。徐錫華老師講的很生動很實際,不是傳統意義作報告的理論性語言,他列舉了各種例子,對比中外教育的模式,層層深入,讓我們從更深的層面加強對新教育的理解。從中可以看出他本人對於很多問題的深入思考和研究。

對於我們語文老師來説也常有這樣的苦惱:在複習的時候,生怕漏掉某篇課文、某個知識點,面面俱到,不厭其煩。可是考試總有遺漏,還考察課外的東西。我們也清楚“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語文的外延就有多大”,但是從長遠來看,我們應教給學生一些受益終身的東西,尤其是在他們的寶貴的青春歲月裏。我想,讀書就是最好的途徑。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一個學校即使什麼都沒有,只有書,也可以成為一個學校。足可見,營造書香校園是一種終極追求。為此我們學校也組織了很多活動,像讀書漂流,親子共讀,推薦閲讀書目、開展讀書節活動等。

學校教育是為了一時之需還是終生之用?可為什麼“中國的學生在校學的很多東西一輩子都用不上”?學校教育應多交給孩子一生有用的東西,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認真地思考並加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