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心得體會>

【實用】教師教學心得體會集合八篇

心得體會 閲讀(2.45W)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教學心得體會8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教師教學心得體會集合八篇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1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伴隨着孩子們的天真笑臉,緊張忙碌而又快樂的一學期結束了。回憶過去的這一年,我們學前班像一個大家庭,作為學前班班主任,不僅要在思想上、學習上幫助學生,而且在生活中讓他們把自己的意見説出來,培養她們的團結協助能力,並盡最大努力地去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遇到的各種困難。通過這一年的學習、生活、在各個方面都有了一個定進步,受到家長的肯定與支持。首先我先説一下這一年的教學:

數學方面班上的學生都能完成1——100的正數,50以內的倒數,十以內的分成及組合、20以內的連加、連減、混合加減題,完成比較大小的計算題、十以內的分解題和簡單的'應用題、100以內的加法豎式計算等。

拼音這一年的拼讀及認讀基本上都掌握了,聲母、單韻母、複韻母、整體認讀音節都能默寫、可以看圖寫些簡單的句子。

以下是我帶班的這一年的一些體會:

1、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的習慣和學習興趣。學前班學生由於年齡小,自控力差,紀律渙散。我從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入手,課上進行趣味教學,儘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組織好學生的紀律。利用各種獎勵措施激勵孩子,及時提醒孩子們做好上課準備工作,並且在課後注意觀察學生的行為,根據學生的表現在班裏進行榜樣教育。在日常學習中,時刻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逐漸養成了認真聽課、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

2、培養良好的班集體。班集體是培養學生個性的沃土,有了這塊沃土,學生的個性才能百花爭豔。集體活動,最能培養學生的凝聚力、集體榮譽。

3、關心愛護每個學生。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在對不同類型、不同個性的學生,應該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將培優扶差工作做到最好。

雖然在學前班的工作多少有些辛苦,每天總是忙忙碌碌的,但是看到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能健康茁壯的成長,快樂無憂的學習和遊戲,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一種幸福。親愛的孩子們即將要離開我了,我要珍惜和他們在一起的一分一秒。一年來的相依相伴,這一年來和你們共同度過的每一天都是我生命中最珍貴的回憶。親愛的孩子們 ,豎起理想的桅,揚起信仰的帆,把好前進的舵,划起自強的槳――啟航吧!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2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最頭疼講計算課,現在想來,就是怕算理和算法講不明白,以為計算就是把算理和算法講明白了,學生不斷的練習就行了。現在看來,這種想法真是錯誤。

今天聽了張玲老師的《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説講課後,對計算課的教學有了更深的認識。下面也談談自己對計算教學的幾點想法。

1、運算教學也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手段。算理和算法的教學,並不僅僅是教師講授給學生就算了,而應該讓學生自己經歷一個研究的過程,教師在其中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並最終和學生一塊歸納總結算理算法。算法只是浮於算理的一個外在表現,不能靠死記硬背,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一系列的研究感悟,理解算理,才能真正掌握。

2、關於算法多樣化。我認為,算法多樣化應該針對不同的年級、不同學習成績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低年級的學生接觸的`計算比較簡單,他們想到的方法也相對較少;隨着年級的升高,想到的方法也會逐漸增多。再就是平時思維較靈活的孩子會想到較多的方法,反之,較少。因此,作為教師,不能要求每一個學生想出很多的算法,為多樣而多樣。算法多樣化,可以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使他們的思維得到拓展和訓練,但不是為了“得到更多的解法”這一目標。二是通過多種算法的出現,對比思考,發現最簡潔、最佳的算法,也就是優化的想法。而這一過程,是需要學生自己體會、對比,才能得到的。

3、提高計算正確率的本質是什麼?這是讓不少老師頭疼的問題。計算並不是多練就能提高準確率,這只是一個提高熟練程度的手段。關鍵就是學生對算理的理解以及做題習慣。

怎樣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呢?首先是本質上的,掌握算理;其次是教育學生仔細審題,看清題目在做題;再次是做完題目仔細檢查,教師可以在平時的板書或講課時就養成檢查的習慣,不要做完就算了;最後,養成書寫工整的習慣。書寫是否工整,反映了學生的學習態度,也是一個重要的做題習慣。

以上是我的一點想法,可能有不對的地方,還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3

通過對高效課堂的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我深切地體會到,高效課堂是教育發展一種趨勢,也是教學改革的一種必然。作為一名教師,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好好講課,更要注重自己教的方法和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語文課堂的發展是迅速,複雜又多樣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務實高效的。在高效課堂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我有以下的體會:

一、 和諧的師生關係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

我們的社會要以人為本,這樣社會才能發展。我們的課堂要以學生為本,這樣才能有和諧的師生關係,才能有輕鬆愉快的課堂氛圍。師生關係是教育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際關係。良好的師生關係是進行正常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率的保證,是健全完善學生人格,培養新型人才,構建和諧師生關係的關鍵所在。“以人為本”“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呼喚着新的師生關係——和諧的師生關係。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做到“為人師表”它是構建和諧師生關係的基礎;其次,對學生要“一視同仁”它是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的關鍵;最後,與學生共同成長是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的目的。

二、教學目標把握要準確。

在教學時,我們要認真研讀《課程標準》,嚴格按照《標準》的要求進行科學有效的教學。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充分考慮到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三維目標的統一,這三個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則就會導致語文課程性質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分離。教學目標的制定還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根據因材施教原則,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因人而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論。對於優等生我們可以在課外延伸一些略帶挑戰性的練習;而對於那些後進生,我們也可以為他們制定一些淺層次的要求,讓他們循序漸進,體會學習的快樂,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三、教學環節設計要合理。

就語文課教學來説,教學環節的設計基本採用“四步導讀”的模式。第一步,在老師誘導下學生初讀課文,讓學生感知課文語言。第二步,在老師引導下學生細讀課文,讓學生理解課文語言。第三步,在老師指導下學生精讀課文,讓學生品評課文語言。第四步,在老師輔導下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學會運用語言。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實踐活動始終處於課堂教學的中心地位,教師的一切啟發引導都是為訓練學生創造性地進行語言實踐提供服務。老師的“導”與學生的`“讀”相互滲透、相得益彰,充分體現了師生間、生生間、師生及教材之間的雙向多邊的互動反饋。“四步導讀”模式符合《標準》提出的教學理念,這樣的流程的設計是合理的。當然,對於不同類型的課文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予以適當調整或刪減,形成靈活的教學風格,但其核心理念是不變的。

四、要開展及時的教學評價。

有效、全面的教學評價能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讓他們在學習語文時有一種成功的快樂感,成為學習的小主人。成功的信息會使學生感到喜悦,激起他們進一步求知的慾望;失敗的信息可使學生及時獲得矯正的良機,並能激發學生的上進心。所以在語文課堂上,我從不吝嗇自己的讚美之詞,學生讀課文,我常常會稱讚他們“你讀的真流利”“你讀出了課文的韻味”“你讀得真有感情”;學生作業寫認真了,我會在他們作業本上寫上“你真棒” “你真了不起”“你有了很大進步”;學生提出了一個有價值的問題,我會大聲鼓勵他: “你最會動腦了”“我為你自豪”,久而久之,學生對語文課堂自然很喜歡了。

總之,高效課堂所藴含的宗旨就是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所提倡的就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是對課標理念的全面展示,是研究生成教學,促使學生全面發展的陣地。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4

只有不斷地改革,才能不斷地進步,因此新的課程改革不僅是教育發展的需要,也是時代發展的需求,教師教學究竟心得體會。為了響應課改的號召,真正地做到教書育人,營造寬鬆自由的學習氛圍,本人嘗試着從多方面來進行改革,同時也是摸着石頭過河,從響應課改的精神到付諸於實踐,作為一名站在課改浪尖上的語文老師,通過中心學校組織的多次課改培訓,我受益匪淺,有了較深的體會:

一、注重學習、轉變教師角色,是推動新課改順利進行的關鍵

新的課程、新的標準、新的教學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來支撐,而這些理論的實踐者,就是教師。可見,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師對課改的認識是實施課程改革的關鍵。

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處於主體地位,課堂成了“教案劇”出演的“舞台”,好學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數學生只是“觀眾”與“聽眾”。在課堂上,學生被當成是單獨的學習個體,而教師往往居高臨下地對待學生,有點唯老師獨尊的架式,而且一味地強調學生接受老師灌輸的現有知識,很少甚至沒有考慮過學生的真實感受。

此次課改中強調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同時認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老師應儘可能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參與課堂,把“主宰”權還給學生。我認為,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學以致用,而不是單純地為了考試,為了升學,因此,作為教師確實有必要轉變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順應課改的需求,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鬆自由的課堂氛圍,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裏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這樣一來,學生有了較自由的學習空間,有了與老師平等對話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大膽,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地表現自我。

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的

在課改實施以前,作為一個語文老師,我有時真的感到非常悲哀,也非常內疚。眾多的學生喜愛讀課外書籍,也喜歡談論看過的某一篇小説之類的文章,卻不喜歡語文課,心得體會《教師教學究竟心得體會》。究其原因,是不是自己所上的語文課不夠吸引學生呢?劃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分析中心思想…….單調老套,雖然有時也嘗試用現代的多媒體,引進一些新穎的內容,但也只是一時的。長此以往,語文課堂就變成了無聊乏味、缺乏新意的課堂了。試問你所教的學生,課堂上學到了什麼?再看一看你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教給了學生什麼東西,除了用來應付考試,還能做什麼呢?

語文教育是母語教育,語文素養就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語文教學所承載的不僅僅是單一的工具性知識,它還負載着豐富的人文性內涵,它更關係到我們中華民族整體文化素質的水平。《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和進取精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新課程將改變教師與學生的傳統角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積極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和主動探究的精神,教師要不斷地實現自我更新。

1、確立一個思想,即“為學生一生的發展做準備”的思想。

學生的發展,我們主要強調應該是全體學生;而不是部分學生,應該是學生人格的全面發展,而不是重智力輕其他;應該是個性發展而不是同一模式,應該是可持續發展,而不是限於當前的發展,教師的每節施教必須從這點做起,這是我們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

2、落實兩個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當一個人他要把想到的事情準備付諸行動時,他才有動力,有激情,而當他想到的事情準備付諸行動時,那就激活他創新,所以在課改中我們創設情境讓學生們去想,鼓勵學生動腦、動手去做。

3、進行三個轉變:教師角色的轉變;學生地位的轉變;教學手段的轉變;

4、採取四種方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會學生學習、發展學生的自主性;營造創新教育氛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面向全體,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

隨着課改的深入,學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發展,在獲得知識、增加技能的同時,思維活躍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了相應的發展。而教師也將在新課程的學習與實踐中,與新課程一起成長,為孩子們每一天的成長而快樂着。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5

通過八年級數學的教學,在教學實踐中我覺得教師的真正本領,主要不在於講授知識,而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讓他們參與到教學全過程中來,經過自己的思維活動和動手操作獲得知識。要提高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目的,必須在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上做好文章:加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增加學生的參與機會;提高學生的參與質量;培養學生的參與能力。此外,在數學教學中應滲透法制教育的思想,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的能力。

一、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在教學中更重要的是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等方面的發展。

就學習數學而言,學生一旦"學會",享受到教學活動的成功喜悦,便會強化學習動機,從而更喜歡數學。因此,教學設計要促使學生的情感和興趣始終處於最佳狀態,從而保證施教活動的有效性和預見性。

二、重視學習動機在教學過程中的激勵作用,通過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逐步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

學生學知識是為了用知識。但長期的應試教育使大多數學生不知道為什麼學數學,學數學有什麼用。因此在教學時,應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徵,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精心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切實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大家都能深深感受到"人人學有用的數學"的新理念。經常這樣訓練,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數學對於我們的生活有多麼重要,學數學的價值有多大,從而激發了他們學好數學的強烈慾望,變"學數學"為"用數學"。

三、重視實踐活動在教學過程中的啟智功能,通過觀察、思考、討論等形式誘導學生參與知識形成發展的全過程,儘可能增加學生的參與機會。

在數學教學中,讓學生積累豐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建立清晰的表象,才能更好地進行比較、分析、概括等一系列思維活動,進而真正參與到知識形成和發展的全過程中來。

四、重視學習環境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通過創設良好的人際關係和學習氛圍激勵學生學習潛能的釋放,努力提高學生的參與質量。

和諧的師生關係便於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即使有時學生説得不準確、不完整,也要讓他們把話説完,保護學生的積極性。

交流溝通、求知進取、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發展個性的機會,教師只有善於協調好師生的雙邊活動,才能讓大多數學生都有發表見解的機會。例如,在討論課上教師精心設計好討論題,進行有理有據的指導,學生之間進行討論研究。這樣學生在生動活潑、民主和諧的羣體學習環境中既獨立思考又相互啟發,在共同完成認知的過程中加強思維表達、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逐步提高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質量。

五、重視學習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的推動作用

通過方法指導,積極組織學生的思維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參與能力。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師可以通過有目的的教學促使學生有意識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維方式、學習技能和學習策略,從而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心理過程的效率來促進學習。在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教知識,還要教學生如何“學”。教學中教師不能忽視,更不能代替學生的思維,而是要儘可能地使教學內容的設計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通過設計適當的教學程序,引導學生從中悟出一定的方法。

六、培養學生反思是作業之後的一個重要環節

實踐表明,培養學生把解題後的反思應用到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養成檢驗、反思的習慣,是提高學習效果、培養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解題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必由之路,但不同的解題指導思想就會有不同的解題效果,養成對解題後進行反思的習慣,即可作為學生解題的一種指導思想。反思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各方面的培養都有作積極的意義。因此,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前提下,要求作業之後儘量寫反思,利用作業空出的反思欄給老師提出問題,結合作業作出合適的反思。對學生來説是培養能力的一項有效的思維活動,培養學生反思解題過程是作業之後的一個重要環節,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七、多準備資料,認真備課,增強法制教育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如在一次函數的教學時,通過函數的表達式及圖像等知識,可滲透《環境保護法》、各年的未成年人犯罪情況的相關的知識。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6

進入新課程已快一年,深切感受到新課程開設對我本人的衝擊,現談談幾點體會。

一、教材方面:

優點是:教材知識的呈現方式生動活潑,有多樣性,注重能力和方法,重視聯繫生活生產實際。

問題是:課時緊,知識系統“散亂”,深廣度難把握,實驗探究難實施,許多原理概念過於簡略,不利於學生預習自學。

例如:必修教材中元素化合物知識內容顯著變化:不再分“週期律前”“週期律後”元素,僅從生活—化學—社會—應用的角度編排,變化促發思考:元素化合物知識整體放在物質結構和週期律之前,引發:編者的用意是什麼?每種元素及其化合物從原先的三週時間約9—12節課降到3—4節課,還要實現三維目標,對教學內容組織和處理怎麼辦?如何促進學生自主探究?

教材對概念原理知識覆蓋全面,但同一概念原理在必修與選修中分層建構,轉變了學生原有認識及其認識方式,但引發瞭如下困惑和思考:概念和原理形成的層級結構,在必修中對概念和原理的認識與遷移的“度”如何把握?

二、教師方面:

感受衝擊力很強,還不能完全適應。

大統一的課程結構已被打破,教材受到衝擊,逼迫我們教師不得不樹立新的教材觀,穩定不變的'教學內容體系被替換,使我們要重新構建對化學科學的認識和理解,單一的教學方式受到挑戰,使我們要學習多樣化的化學教學方式和策略。但對教材的不適應之處就是我們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之處,值得珍惜和利用。

三、學生方面

新課程進入後,我們通過對學生的問卷調查發現,60%的學生反映學習負擔加重。約20%的學生有厭學情緒。原因很多,以下幾點較普遍

1. 高中擴招,生源水平跨度特別大,部分學生根不上.

2. 現行各種教輔材料的習題(包括教材課後練習),大多數含有過高要求的內容,學生做起來很困難..

3. 為了使學生能做出一些習題,教師增加了一些額外的知識,也加重了學生負擔.

四、教學建議

(1)面對現實,注意教學定位

針對高中擴招,生源水平跨度特別大的實際情況, 教學要求上要層次分明,各課任教師要根據學生情況,定位好教學目標,定位好教學內容,定位好教學深廣度,定位好教學難度, 研讀“課標”,大膽取捨,在確保雙基的前提下培養學生的能力,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應有的提高和發展。制定科學、細緻、可操作的教學計劃

(2)轉變觀念,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上,教師首先必須轉變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把課堂時間多留給學生,訓練學生合理有序的思維方法,訓練學生規範熟練的化學用語,訓練學生簡練準確的表述能力。給學生充分思考、活動和展示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積累知識的同時形成能力。在新課的教授過程中可以使用“學案導學法”和“板塊式問題組探究教學法”,學生通過看書、筆記可以自己掌握的,通過學案加以鞏固落實,有利於挖掘學生的潛能。

(3)慎用各種教輔材料.

現行各種教輔材料的習題,大多數含有過高要求的內容, 特別是不符合課程理念,不符合“課標”要求的,各課任教師要根據學生情況,大膽取捨,不加重學生負擔,不做無用功,甚至負功。

(4)夯實基礎、狠抓落實,重視反饋,及時補漏

在基礎年級的教學中,抓好對基礎知識的落實至關重要,它關係到學生知識體系的建立和能力提高。第一次教新課程新教材,一切都在摸着石頭過河,教師對教與學的盲點並完全清楚,因此必須及時反饋,反饋不一定正規的考試,每節要留2-3個問題,在解題時讓學生隨時準備一張紙,重要的化學式、方程式、實驗

操作表述、現象分析,讓學生寫寫,教師及時批改;或者實行周檢測,時間不需要很長,題量不需要很大,教師全批全改,就是一種重要的反饋,發現問題,及時補漏。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7

這次講座,從五個方面為我們與會的教師進行了闡述。

一、他們感動和影響了中國、世界。

列舉了20xx年度感動中國的洪戰輝、邰麗華、李春燕,20xx年度的葉篤正及塞爾維亞的克蕾沙修女,使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責任,自強不息,誠懇、服務而有行動的愛。

二、步入社會立足、發展三要素。

如紅燭、似春蠶、平凡但神聖的職業——教師。對我們青年教師提出了誠懇的忠告: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我們當今社會,要想在社會中立足,就要有責任感,有博愛心,有主動性。

三、人生改變命運的五大環節

人要想與命運挑戰,那最基本的就是要有思想,思想決定行動,行動養成習慣,習慣造成品德,品德才能成就命運。誰如果遊戲人生,那麼他將一事無成!

 四、成就完美人生的關鍵。

這個環節,我們聽講座的教師一起進行了互動。也感受了我們教師隊伍的博大,發言的教師也有自己的獨到見解。那首先就是要認識自我。

 五、教師應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

我們作為一個當代教師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給了我們一個值得深思熟慮的答案:心理素質、能力素質、知識素質、身體素質。

一下午的時間過的真的很快,我聽着講座,思考再次鮮活深刻起來。對生活、對教育的深情,如一股春風盪滌着我的心。細細想來,我認為:在他身上,無不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藴、寬廣的人文情懷和獨特的教學智慧,而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寬廣的人文情懷來自他對教育事業深深的愛和執著的追求,深厚的底藴和獨特的教學智慧更來自他一點一滴的積累。

今天,我們廣大一線教師、普通教師都渴望能夠儘快成長,甚至是成名,但我們不可急功近利、追名逐利,要耐得住寂寞,要從點滴小事做起,立足課堂教學,立足本職工作,多讀書,多思考,善於學習,善於反思,做研究型教師,作反思型教師,不作死教書、教死書的教書匠。於永正老師在他的《教海漫記》中這樣説自己:“我是一個普通的國小教師。一個肯思考、肯記、肯寫的國小教師。”對呀,生活在於實踐,學問在於積累,我們年輕老師急需立足於自己的課堂,勤實踐、勤學習、勤思考,感悟生活,改革創新,不斷積累、超越自我,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自己的一桶水變成一河水,變成源頭活水;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適應當今瞬息萬變的社會大課堂,才能變教書匠為教育家。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8

萬丈高樓平地起。低年級作文起步教學搞得是否成功,基礎打得是否紮實,對學生今後的作文水平影響極大。作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要從國小生一進校門就有計劃、有目的、有重點的對學生進行作文起步訓練。

一、紮實字、詞、句教學關

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以漢語拼音、識字、學詞學句、閲讀等為主要教學任務,教師要把握好這些教學內容與作文起步教學的內在聯繫,注重教學要全面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拼音、識字、學詞學句、閲讀等教學為作文起步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任何文章都是有字、詞、句組成的,只有把每個字都寫對了,每個詞都用好了,每句話都寫通順了,整篇文章才能清楚明白,這樣文章才可能越寫越好。在作文起步訓練中,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過好識字、學詞、寫句關。在構成學生表達能力的各項基本功中,語句通順,不寫錯別字是最為重要的一項基本功。所以在作文起步訓練乃至整個國小階段的作文教學中,都要十分重視語句通順、不寫錯別字的訓練。只有通過嚴格的詞、句訓練,使學生學會不管寫什麼都能做到:用詞準確、句子通順,才能真正逐步把作文寫好。

二、學説,為寫打基礎

作文,實際上就是寫在紙上的話。葉聖陶老先生説過:作文的自然順序應該是我認識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瀾衝擊着我,我有説話的願望,便想傾吐,於是文章就誕生了。因此,要想寫好作文,首先得從説開始。學會説話,哪怕口頭不説心裏也要有數,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説,開口説話並非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有的學生遇事沒話説,有的説話過於簡單,有的怕在人前説,聲音小,有的結結巴巴,語無倫次這時,教師要有意識地針對學生存在的不同問題,在訓練説話時有目的有側重的去培養扶植,給予恰當的引導。

1、豐富學生生活,激發表達慾望。對於低年級的學生要他開口説話或寫文章,必須得讓他先有話可説有事可寫,也就是説首先他肚裏要有貨,腦子裏要有事。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説肚裏有貨腦中有事就是對身邊的客觀事物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對生活有所感悟。國小生呆在學校的時間相對較長,也可以説學生認識外部世界的時間多是師生共同活動的課堂時間,所以教師首先要抓住課堂教學,充分利用和發揮教材的作用,使學生獲得儘可能多的知識。其次要多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書本以外的知識:天文地理、生態物象、文化禮儀、民族風情、人情世故等等,讓這些豐富的內容去充實學生的頭腦,豐富他們的生活和情感,成為他們進一步學習知識和技能,發展語言和思維,進行説話和寫話訓練的基礎。第三、和家長配合,引導學生多看多接觸:看各種有益的課外書,影片,聽美妙的音樂,參加各種有益的活動,如旅遊、攝影、逛書店,去動物園等等。肚裏有了貨,接下來就要引導和激發學生產表達的願望,訓練學生大膽説話,注意訓練時要求學生表達清楚。

2、充分利用説話課,多給不説、怕説、不願説、説不好、聲音小的學生機會。訓練時可以先讓班上愛發言、説話聲音響亮、乾脆、説得較好的學生先説,然後啟發、調動鼓勵不會説不敢説的學生,動員他們説,大膽説。聲音小的沒關係大聲點兒再説一遍説錯的聽聽別人怎麼説再來一次無論內容如何,多表揚肯定,這樣他一定會慢慢進步的。對説話不着邊兒的學生不要一下全盤否定,先發現閃光點,找出值得肯定的地方加以表揚,然後再指出説得不好和不足的地方,讓他體會。教師的語言要委婉動聽,帶商量的口吻,也可讓其他同學幫着指出優缺點,再讓他體會修改。這樣一來,膽小的敢説了,説得不好的有進步了,一個帶一個,一個影響一個,一天強過一天課堂發言活躍了,想説話的人多了,會説的也越來越多了。

3、採用多種形式為學生創設説話情境。例如:愛看什麼動畫片,講給大家聽聽;愛玩什麼遊戲,怎麼玩昨天晚上吃什麼好吃的;你的8歲生日打算怎麼過做遊戲擺故事講笑話猜謎語背繞口令腦筋急轉彎鸚鵡學舌結對子等等等等,都可以成為學生説話的源泉,都可以成為訓練學生大膽説話的途徑。

訓練學生説話要有目的,一步一步螺旋式前進,切不可操之過急。可採用:試説(只要開口,怎麼想怎麼説)

説完整(把每一句話、每一段話、每個意思説完整)

説具體(有一定思想內容)三步訓練。只有敢説,大膽説,經常説,才能達到説完整,説清楚、説具體。

三、説是過渡,寫是歸宿

新課程標準對國小低年級的作文要求是: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説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2、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閲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歎號。寫話,就是把説的話寫下來,怎麼説就怎麼寫。在最初的訓練中,重點應放在培養寫話興趣、不寫錯別字、語句通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上。不論採用哪一種寫話訓練方式(看圖寫話、觀察寫話、實驗寫話、遊戲寫話、想象寫話等等)都要和説話訓練結合起來。因為學生的口頭語言能力發展在前,書面語言的能力發展在後,起步的前後不同,因而能力的高低也不同,口頭表達能力的發展要比書面表達能力的發展高得多。所以堅持先説再寫,就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口頭表達能力做為基礎,過渡到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訓練上,為書面表達能力的訓練降低難度。説為寫做了準備,學生寫起來就會容易多了,因此,每次寫話之前,儘量留出一定的時間先啟發學生説,説了再下筆。

寫話訓練可以從一年級學生學習漢語拼音之後就開始,學了漢語拼音,掌握了一定量的音節詞之後,可先讓學生學習用拼音寫一兩句簡單的話;當學了一定量的漢字之後,可採用漢字夾拼音的方法學習寫話。這樣的訓練不但可以鞏固所學的漢語拼音和生字詞,還能提高學生的造句能力,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好習慣,為今後的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等學生的識字量增多,有了一定的造句能力,就要引導學生學習看圖寫話、想象寫話、觀察寫話等。由寫一兩句簡單的話上升到寫意思比較完整、內容比較具體的幾句或一段話。

最初的簡單有效的寫話訓練可採用給詞寫句的方法。這是學生學習掌握語言的重要途徑。如學了月字,可組詞月亮、月光、日月、明月等,請用月亮一詞説一句話並寫下來。學生能想出的句子如月亮掛在天上。這是一個較簡單的單句,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動腦筋思考:你看天上的月亮像什麼?天空像什麼?什麼樣的月亮掛在天上?掛在什麼樣的天上?彎彎的月亮掛在天上。彎彎的月亮掛在高高的天上。你還可以怎樣把這句話寫長?(寫具體寫生動)一輪彎彎的像小船似的月亮掛在高高的黑黑的佈滿星星的天上。在一年級,學生的生活和知識積累都不豐富,所以訓練時要讓他先説或寫內容和句式都比較簡單的句子,等掌握的字詞及學習的句型多了,就可以讓他學習用一個詞或幾個詞寫不同內容和句型的句子,如用喜歡一詞造一個疑問句,一個感歎句;用上很多、喜歡、遊玩三個詞寫一句話,一段話訓練時儘量讓學生做到不寫錯別字,有一定的思想內容、有意義,有自己的認識和感受。此外,日記也是一種很好的寫話訓練的方法,很多教師在作文訓練時都喜歡採用,只是起步時間的早晚和訓練要求不同而已。

學生從不會説到會説,從不會寫到會寫,從寫得不好到寫得較好,需要經過一個認真的長時間的訓練過程,這個過程是由平時一次一次的.訓練組成的,教師要注意收集、整理、總結學生的每一次習作,讓每一次的訓練紮紮實實、環環相扣,這樣才能逐步完成從不會寫到會寫,寫得不好到寫得比較好的發展過程。

 四、教師的作用

豐富生活、積累情感、捕捉靈感、提高認識、積累語言、開拓視野、表情達意、鞏固技法大都是在教師的教育、啟發、引導下完成的。

1、教師要為學生的作文訓練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這個準備首先是材料的準備,比如有意識地組織開展一些活動,在開展活動時,事先不告訴學生活動的主要目的,以免學生思想上有負擔,但教師要心中有數,在師生共同活動的過程中相機加以指導。另外,每次訓練之前,教師要先打腹稿,出好題目(以幫助學生把思緒集中到某一方面,便於調動和喚起平時的生活積累,這也是對作文提出明確的訓練要求。)擬好要求,明確一個訓練重點,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要指導好學生作文,教師自己首先要深知作文的甘苦,始終懷着一顆善於發現的童心去認識學生心理,瞭解學生生活,用兒童的眼光去審視學生的喜、怒、哀、樂,用學生已有的習作基礎和實際的表達能力去看待學生稚嫩的習作。只有這樣,教師才會瞭解和掌握學生有哪些熟悉的人、事、景、物可以寫,並找到學生作文的難點在哪,訓練的重點在哪,才能設計出符合學生實際的能夠激發學生習作慾望的作文訓練題目,作文指導才能誘發學生的激情,學生的作文思路才會又寬又廣,作文教學才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作文訓練中教師要多下水作文,練練筆。教師的練筆可以是學生的範文,但多數應該是教師下功夫去了解學生心靈,研究學生語言特點,體會學生作文心情的過程。在次基礎上去根據學生的思想、語言等特點去引導他們發展,而不是用教師成人的思想和語言去束縛學生的思想限制學生的語言。通過教師切身的下筆體會,再去看學生的作文,就能更真切地感受學生在哪些地方下了功夫,哪些地方值得表揚。堅持跟學生一塊練筆,不僅能在指導學生作文時有的放矢,更可以練出一手好的作文功夫!

3、教師在作文訓練上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對學生的作文進行批閲講評。講評作文時教師要本着讓作文充滿快樂,使學生願意寫樂意寫的原則,抓住重點,不要去找枝枝節節的問題,要抓住每次作文訓練中全班學生共同的主要的問題來講評。講評時要做到:少講多聽,少講多練,少批評多鼓勵,多批少改(重在點撥)。尤其對作文水平較低的學生更要看到他們的長處,看到他們的進步,哪怕是點滴的進步,也應找機會適當的當眾加以表揚,使他們增強自信心,願意進一步努力。作文寫得好的學生既要表揚也要指出不足,使他知道如何更進一步!讓學生寫自己喜歡的事,感到快樂的事,不要過多的去批評,去挑毛病,要善於發現學生文章中的閃光點,哪怕是一個詞用得好,請放低標準去體會學生作文中的成功與快樂!教師的講評要和學生的修改相結合,用教師的講來指導學生的改,這樣每次作文學生都能有所提高,作文訓練就容易見實效。

每進行一次作文訓練,都要強調學生自己先修改,再師生共同討論修改。對學生的初次作文可提供兩點自查要求:(1)格式(自然段前空兩格)、標點(佔一格)。(2)自己能讀通順,確定沒有錯別字。然後同學互助交換意見。最後教師批閲講評。

作文訓練是一個漫長而又艱難的過程,教師要持之以恆一點一滴一步一個腳印地引導學生紮實基礎,逐步升級。整個作文訓練過程中的每一步,教師都要和學生一起去經歷,去體驗,只有親身體會每個過程,教師才能在實踐中探索出一條符合學生實際的國小作文教學的成功之路;學生才能在學習中增長才幹,才能在每一步的訓練中豐富情感、積累經驗、學到方法,才會一步一個腳印走得輕鬆、走得愉快、走得塌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