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心得體會>

【熱門】學習教育心得體會模板八篇

心得體會 閲讀(1.45W)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習教育心得體會9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熱門】學習教育心得體會模板八篇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1

本學期我抓緊時間認真學習了《國小教育心理學概論》。我廣泛地吸收了近年來國內外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集中闡述了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心理學問題。全書以教與學互動作用為主線,以學習心理為核心,對學習動機、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學習策略與教學策略、學習遷移、智力與創造力、品德心理、羣體心理、個性差異與因材施教、心理衞生與教師心理等方面作了較為系統、深入淺出的分析。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他必須具備判斷學生是否熱愛學習以及引導學生學習的能力,這就需要理論的支持,即人的學習動機分析理論。

因為首先,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其次,教師是榜樣。"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師是管理者。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第四,教師要富有"愛心",作為一名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教師還要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要。最後,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因此,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應瞭解不同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選擇科學合理的'、適合本班學生的學習策略,並在上課過程中多加思考,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藝術的眼光去對待教學,爭取精益求精。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認真地貫穿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髮展為本,以新的教學姿態迎接新的挑戰,使學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發展。

高爾基曾經説過:“只有滿懷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懷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並實現自己的意志。” 這次學習,使我對未來的工作更加充滿信心。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2

5月8日清晨,xx雨後,晴空如洗。在教育局六樓視頻會議室內,上百名來自各學校的通訊員及編輯歡聚一堂,在這裏召開xx縣20xx年教育宣傳工作表彰暨培訓會議。

此次會議,每年舉辦一次。目的是鼓勵廣大通訊員積極撰稿,加大教育宣傳力度,為各級領導瞭解情況、指導工作、開展決策發揮重要作用,也為xx縣的教育改革與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充分展示xx教育積極健康、昂揚向上、團結奮進的良好形象,為推進全縣健康、快速、均衡發展做出的積極貢獻。

這樣的會議,我在20xx年參加過一次。會議模式曾相識,內容面貌換新顔。會議室佈置得莊嚴條理,彰顯了教育局領導的重視程度;清香的熱茶替代了冰涼的白開水,給人一股温馨如家之感;聆聽了教育局黨組副書記劉上前對20xx年教育宣傳工作總結及部署20xx年宣傳工作要點的講話後,我對xx縣教育系統的廣大通訊員的'欽佩之情油然而生。

xx縣教育系統的宣傳工作全面開花,碩果累累。各大媒體採用的稿件數量逐年攀升,稿件質量精益求精,通訊員隊伍不斷壯大,宣傳機制不斷完善。

xx副書記還就自己對稿件的採寫談了個人的體會:寫稿應掌握國家的大政方針,結合xx縣教育局的重點工作思路去採稿組稿,積極提高撰寫熱情,對人物事件本身進行深入挖掘,廣度開掘,儘量達到精益求精的程度,還要掌握一定的攝影技術,多發圖文並茂的新聞稿件。聆聽了xx縣教育系統宣傳工作的先進單位代表和兩位“十佳通訊員”的經驗介紹,讓我受益匪淺。她們的敬業精神,採寫技巧及個人經歷讓我自歎不如。特別是聆聽了《玉林日報》資深編輯劉力老師和《玉林市教育信息網》編輯甘貞貞老師所作的對新聞採寫的知識講座,我真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他們從新聞的要求、發現、選材、採訪、組稿、投稿等幾大方面給與會的廣大通訊員進行了專業闡述。劉力老師結合自身的工作實踐,深入淺出,事例論舉,舉重若輕,風格清新,態度平易,引起了大家的高度共鳴。甘貞貞老師就一句從未謀面到現在的真人現身,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言語風趣幽默,增添了整個會場的和諧氛圍。

xx老師還就《xx教育信息網》、《xx教育科研網》、《廣西xx語文在線》三大網站的撰稿投搞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指出了通訊員們在撰稿時常犯的錯誤並進行了糾正。xx老師的敬業精神,筆耕不輟,樂於善於教研的工作作風令我深受感動,影響深遠。“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正是他為xx的教育事業熱心奉獻的真實寫照。

最後,xx縣宣傳部副部長xx高度肯定了xx縣教育系統在宣傳xx的教育方面做出的貢獻。他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不忘勉勵廣大的通訊員要注重學習,提高自身素養,多從正面宣傳,把眼光放長,在一定的高度上去弘揚主旋律,多與媒體的記者、編輯溝通,融洽感情,提高撰寫能力。

結識新同仁,不忘老同行。此次教育宣傳工作表彰暨培訓會議,廣大通訊員開拓了眼界,結識了朋友,增長了見識。我堅信,xx教育的宣傳事業,有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有各大媒體編輯的熱心相助,有廣大通訊員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夠香飄四溢,慕客如潮。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3

孩子在學校的教育下長大,作為家長的我們也在家長學校裏受益非淺,感覺頗深!記得第一次參加家長學校的活動能時,還帶着不少的疑惑:家長學校------多麼陌生的詞語!可當一堂課聽下來才明白其中的奧祕,原來這是針對我們這些年輕父母專門開辦的學校,也是讓我們認識到家庭教育在推進素質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人才觀;更是讓我們明白做人遠比分數重要的一所好學校。所以,非常感謝學校為我們家長提供了難得的學習機會! 下面結合在家長學校聽課後的感受和所受到的啟發談幾點自己教育孩子的體會,同時也與各位老師和家長共同交流與探討:

一、賞識教育

關於賞識教育,我還特地買過碟子來看過,後來也在家長學校的講座裏聽老師提起。我們發現並賞識孩子的進步,不僅影響到孩子學習和做事的效果,而且還會影響到孩子對學習和做事的態度。如果我們對孩子的進步不聽、不看、不肯定、不讚揚,孩子的學習態度肯定會受到打擊。所以我們不要吝嗇我們的微笑和表揚,常給他們鼓勵:“你很棒!我真替你感到驕傲!”當然,賞識教育並不意味道着拒絕批評,只是別忘了在批評他們過後仍記得給他們一個擁抱,讓他們知道我們有多愛他們!

二、學會寬容,拒絕自私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都是家裏的小皇帝,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我相信眾多的家長對此都深有體會。獨生子女的家庭往往以孩子為中心,從小到大,習慣於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事都無須其操心,因為父母會把一切安排的妥妥貼貼,有什麼好東西都是一個人擁有獨享。做錯了事,打不得,説不得,由此一來就養成孩子自私的性格,不懂寬容。所以我們就要培訓孩子的責任感,讓他們懂得與別人分享快樂,懂得謙讓、懂得尊重、懂得團隊精神,更要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我常常告訴兒子,在班上多交朋友,要時常幫助別人。或者在接受了同學的幫助時,要懂得謝謝和感恩!

都説獨生子女是自私的一代,象他們這樣從小缺少必要的磨練和經歷,顯然是人生一大缺憾和危機,而這很容易造成其個人性格思想上的缺陷和不足,確實很難想象將來步入社會會有怎樣的表現和姿態。

三、接受挫折和失敗

對於自己的兒子,我知道在這一點上我做得非常差。從他出生到現在,幾乎沒受過挫折,也沒經歷過失敗。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是兒子在學校由於不小心把同學撞倒了,從沒被老師批評過的他由於太緊張而臉色大變,反倒把老師嚇倒。由此可見,過於的呵護備至讓他在面對這樣的事情時沒有承受能力,所以適當的讓孩子出温室見風雨是有必要的。有一天兒子回來後告訴我説他今天被老師罰站了,我問為什麼?他説因為上課講話,在我還沒來得及發表評論時他説:“媽媽,你不是説要讓我接受挫折教育嗎?被老師罰站了算是接受挫折了吧!當時我就笑了,是啊,也許偶爾犯一下錯誤被老師批評未必不是好事。

四、承受委屈

承受委屈是堅強勇敢的表現,是更為成熟更為深沉的勇敢。而這種承受或者這種承受力正是我們孩子身上所缺少的。也許將來我們不會為他們的'學習擔心,不會為他們的成績擔心,但卻會為他們如何走向社會?如何在社會中找到自己?又如何迅速融入和適應這個複雜而多變的社會而擔心?!

那麼孩子在學校或是其他地方受了委屈,就告訴他和小朋友在一起相處就要互相謙讓,這種謙讓與委屈不會讓他失去什麼。而我們更要教育他在勇敢地承受委屈的同時更要勇敢地站立起來,保持健康的心態和高尚的人格。

五、養成良好的習慣

能改變我們一生的,也許就是一些良好的習慣!成功是一種習慣,失敗也是種習慣;對孩子而言,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受用終生。父母的言傳教也會潛移默化的改變和影響着孩子。所以在我們要求孩子別這樣別那樣,要這樣要那樣時請問問自己是否這樣做了。而良好的習慣都是在一些瑣碎和細微的小事中培養和形成的。都説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那麼希望通過努力能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讓他們將來在尋找成功時不至於兩手空空。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4

在公司黨委開展的“責任與忠誠”主題教育活動以來,昌九樑場黨委積極響應,認真地組織黨員幹部開展了學習和討論,我作為一名黨員談一談我的觀點。

就在剛過去的一年裏,我的兩位同事,相繼離開了公司,我的心情有些沉重,在這裏,我不論他們的選擇是否正確,我想説的是,他們的離開不僅僅給公司造成了一定影響,同時對其自身而言,是其對發展機會的一次放棄。

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都對自己的未來和前途充滿了希望,夢想着可以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和人生目標。而這一切的實現,首先得靠自己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找到一片適合於自己成長的土壤。20xx年6月,剛走出校門的我,帶着對前途的希冀和對未來的憧憬,來到五公司上班。面對公司當時的困境,我也曾經猶豫和徘徊過,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懷疑自己的夢能否在這裏實現。可是,在工作中,經常看到施工生產中感人的一幕幕,我逐漸發現,我所有的擔心和顧慮是多餘的,五公司悠久的歷史,光榮的傳統,濃郁的企業文化,“勇於爭先,永不滿足”的企業精神,以及一線職工對企業的責任與忠誠,深深的讓我折服。讓我感受到了一個大型國有企業的風範、讓我感到五公司和我們一樣,都有着無比輝煌的未來!

感激公司,它為我們提供了工作的'機會,使我們能夠在工作中繼續學習、鍛鍊。崗位有高低,人格無貴賤,雖然我被安排在一個平凡的崗位上,但我明白,無論幹任何一種工作,關鍵是要有責任心,要對企業忠誠,要對得起自己,對得起自己的企業。作為一名新時期的黨員,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就應該處處以身作則,時刻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時刻銘記自己肩上的責任,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領導交給的每一項任務。

每個人都是企業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都是這個大家庭的主人,我們應該回報大家庭。雖然職位、崗位、工種各有不同,能力有大有小,但我們都應為其增磚添瓦,且不遺餘力。雖然我們可能有這樣或那樣的矛盾、摩擦和誤會,但血濃於水,應相扶相持,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家和萬事興。

對於企業的大多數員工來説,都是默默無聞的普通人。的確,沒有驚人的業績,沒有耀眼的光環,也許不善言辭,不會説大話,從不認為自己能作出突出貢獻,按時上下班,遵章守紀,努力工作,非常的平凡,非常的普通。但在我們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敬業奉獻的執着追求,都有一種忠誠於企業的信念,能夠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發出金子般的光芒。企業的穩定、發展、壯大,歸根結底是要靠這些人的,這些平凡人,才是企業真正的中流砥柱,當這些平凡人肩膀上的責任凝聚起來的時候,就彙集成了整個企業的強盛。

就我而言,自從我進入五公司,就把這個大家庭當成了我生存的基礎。大鍋裏有飯,我的碗裏才有可能裝滿;大河裏有水,小渠才不會乾涸。企業興旺,員工才有可能受益。為了我們能夠有一個持久良好的工作,為了我們能有一個美好的明天,我們要努力奉獻自己的每一份光和熱。

首先,我們要愛崗敬業、忠誠於企業。公司由若干個不同的崗位組成,這些崗位都是有機的結合體,倘如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小則影響工作,大則會對公司造成損失。員工是結合體的組成部分,只有我們每個員工將自己的崗位打造成優秀崗位,整體優秀,公司才會優秀。

其次,我們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對企業負責。我們都要將公司當作自己的家,我們都是大家庭中的一員,只有顧全了企業這個大家庭,我們的小家庭才有可能美滿。 雖然有時我們的領導對我們要求嚴格了一點、雖然公司還有不意的地方,但它為我們提供了生存、工作和學習的土壤,我們應該忠誠於它,服務於它,應為它的安寧、和諧和發展盡微薄之力。

公司是我們的家,只有同心同德,眾志成城,與公司同呼吸,共命運,才能使我們的公司更加輝煌!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5

一、教師要具有無限的愛生之心。

沒有水就不成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熱愛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把實際行動落實到“教書育人”這一歷史使命上去,只有在自己的崗位上把本職工作做好,才能為培養更多的有素養的人才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幹一行,愛一行”。嚴格要求學生是教師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證,教師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關愛學生,才會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力量,受到學生的尊敬與愛戴。如果教學中忽略了這種情感的關愛,就等於抽掉了教學的靈魂。教師在授課中的情感以及伴隨而發的語言,不僅能激活學生聽課的情緒,而且能增強説理性,可以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只有用發自內心的真情實感去打動學生,感染學生。學生才會在情感上與教師產生共鳴,才會“親其師,信其道”。

二、對待學生要温和、微笑、多讚揚。

微笑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熱忱、關心和愛護,是“愛”的一種表現。實踐也證明,教師的微笑,能取得多方面的教育效應,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説,凡是教師寄予希望的`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愛護和鼓勵,他們就常常以積極的態度對待老師,對待學習和對待自己,但如果被教師冷淡或厭惡的學生,則勢必走向反面。

三、要以情動心,與學生心與心的交流。

情通才能理達,情不通則理不達。如果教師不講情,就會把課講得乾乾巴巴,枯燥無味,影響教學效果。一位心理學家説,青少年的心靈像一架多絃琴,其中有一根弦是和音,只要找到它彈一下,就會使其它弦一起振動,發生共鳴,協奏起來產生美妙的音樂。如果教師能用真情撥動這根弦,使它在學生心中產生共鳴,教學就會收到更好的效果,因此教師在教育學生時要講實話、真話、要理論聯繫實際,這樣學生就會感到親切,不知不覺地在思想感情上產生共鳴,從而受到生動深刻的思想教育。未來的競爭,是綜合國力的競爭,説到底,是人才的競爭,這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

四、更新育人觀念,引導學生把做人放在首位。

只有學生的文明習慣形成了,精神面貌改變了,學習的積極性也就調動起來了,做人的問題解決好了,學生自然會有求知的渴望和內驅力。

 五、更新教育方法,讓人人獲得成功。

面對後進的學生,老師要關心和愛護,要當作一種教育資源來加以開發和利用,從改進教學形式和方法入手,實行分層教學,分層達標,使每個學生都找到自己的位置,從而獲得成功的滿足,取得不斷進取的力量。

六、加強自身學習、自我修養。

一學來,我們不怕吃苦,不懈努力,爭做模範,起好帶頭作用,發揚了奉獻精神。“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努力踐行誠信教育,終身學習的要求,相信教育的明天會更好!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6

一、機會難得,學習氣氛濃厚。

參加這次培訓的同志們都很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由教育工作者到學生的角色轉換,認真、虛心、誠懇地接受培訓,態度端正、學習專注,從教育局領導到學校校長都能專心致志,全神貫注,認真的聆聽和記錄,及時完成作業,如飢似渴地接受着新鮮的理念。大家都覺得機會是如此的難得,學習氣氛十分濃厚,彷彿回到了學生時代。

二、異彩紛呈,講座全面系統。

專家、教授的講座就象是一頓豐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現在我們的面前,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各位專家、教授毫無保留的把自己在學習和工作中的經驗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深入淺出,可謂是異彩紛呈。劉華蓉教授報告:教育管理中的危機和輿論應對和李雯教授的“學校安全工作理論、政策與實踐”,對指導實際工作有較大幫助,使我們不僅瞭解了全國學校安全的現狀,也對如何做好學校的安全管理有了新的思路。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處理校園突發事件和應對各種媒體,理解什麼叫“媒治”。做好學校安全工作,需要腳踏實地,持之以恆,不能心存僥倖。餘祖光副所長的講座,使我對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影響因素及改革走向有了新的認識,理解了什麼叫“工業文化缺失”。聆聽了孫霄兵副部長對《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綱要》的解讀,明白了基礎教育改革的重點,知道了做為一個人才,不只要懂外語,更要懂國際規則、懂中國國情。

三、學無止境,更新學習觀念。

聽專家、教授們滔滔不絕、揮灑自如的講座,心中十分佩服他們的口才,佩服他們的自信,佩服他們的敏鋭,佩服他們知識的淵博。想想如此才氣從何而來?所有人都是走着同一條道,那就是不斷的讀書學習,關注專業知識,關注國家大事,日復一日,永無止境。就像聽課時孫部長説過的一句話:“人生是一個長跑,要一直堅持下去。”學習也是如此,要讓讀書學習已像吃飯睡覺一樣,成為我們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我雖然不能教育教學的專家,但我可以從現在起就行動起來,像專家一樣投入到讀書學習的活動中去,讓讀書學習也成為我生命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照自己的工作實際,將所學知識為我所用。

培訓學習雖然已經結束了,但我知道有更重的學習和工作任務在後面。思想在我們的頭腦中,工作在我們的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讓我們借市教育局開展“學習工程”的東風,重新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為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努力學習,為培養出更多創新人才努力工作。

人要走進知識寶庫,是一輩子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們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網絡教育,給了我們一把學習的鑰匙。這是一把增長知識才乾和提高思想素質的鑰匙。

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了信息社會,世界已經開始全面信息化、全球化。所以,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我們教師必須首先牢固樹立信息化、全球化的思想,積極參加培訓學習,緊跟時代脈搏,做一個E環境下的新型教師。通過此次培訓,我收穫很多,體會深刻。具體想就有關網絡學習淺談幾點體會:

1、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保證質量

大家知道,經濟發展狀況可以促進教育的發展,影響教育的規模,一般地,教育受經濟的影響是從二個方面展開的。一是從教育設施上,教育技術和設施的改良,提高了教育的效益。二是從教育的規模上,麥克風和音響可以讓幾百人聚集在一起上課。但是,這種教育模式實踐證明是不可取的。網絡學習可看做是一種在教育領域內擴大勞動規模的典型形式,勞動力因素(教師)被網絡所替代,並不意味着教師作用是多餘的,相反,作為指導者的教師或設備維護者,其作用也在逐步提升。

2、自我決定學習時間和地點

網絡學習不是讓學生,而是讓課堂從一個地方轉向另一個地方。這種學習方式下是適應了成人的特點,它為學員節省了很多時間。比如,我們現在的培訓就可以通過網上課件自由回家抽時間進行網絡學習。

3、按需進修

網絡學習最大的特點是成人能根據自身發展需要進行選擇性地學習。在網絡社會中,人的學歷已不顯得多麼重要,替代的是人的學術水平和真實本領。一個人在工作之餘要不斷地瞭解新技術,掌握新技術,網絡社會需要的是有多個學位、多張資質證書的人才。

網絡學習還有一個特點是每個學員能與優秀教師開展互動。傳統教育教師在課堂中與學生面對面講課,教學質量很大程度依賴教師個人的素質和能動性。然而,好的教師是極少的,如果教師缺乏能動性或素質不高,傳統教育的優勢將消失。遠程式學習中,每門課程一般由優秀教師主持(現在多數採用課程主編與主講教師合一的模式),教師在教學中能把握好課程的精髓。學員在選擇課程的同時也選擇了教師。

網絡學習對我們教學觀念,思想模式的轉變很大,在傳統教育模式中,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通過講授、板書及多種媒體的輔助,把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或灌輸給學生。老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宰,學生則處於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在這樣一個模式下老師是主動施教者,學生是被動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輸對象,媒體是輔助老師向學生灌輸的工具,教材則是灌輸的內容。表面上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但這是一種被動的參與。它的優點是有利於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有利於教師對課堂教學的組織、管理與控制;但是它存在一個很大的缺陷,就是忽視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能力的培養,不能把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很好地體現出來,學生缺乏主動的思考、探索能力,其自主性、積極性難以發揮,不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不利於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創造性人才的成長。

在信息時代,教師既不會被技術所替代,也不應該再作為傳遞知識的權威。教育技術的發展永遠不會替代教師角色,教師之所以是教師,在於教師能在智力、情感、個性、精神和人格等方面全面培養和塑造學生,教育的根本特性是以人育人。有了信息技術,教師將會從廣播知識的繁重任務中解脱出來,有精力和時間真正進行以人育人的活動。現代教育技術進入到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由原來的處於中心地位的知識權威轉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合作夥伴、設計者、開發者、社會文化的詮釋者、教育的研究者,更多關注學生學習活動的設計和開發。特別在網絡環境中,教師會自然而然地專注於對信息教學系統的設計、監控、研究和評價。在信息技術的環境中,學生應該被看作為待點燃的火把,學生地位應該由被動的知識容器和知識受體轉變為知識的主宰、學習的主體,成為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和知識的積極建構者。

夜深人靜時,我坐在電腦前,登上繼續教育網,已成為多年來的一種自然習慣。“繼續教育網”像一本磁力很強的教科書,裏面共享信息內容豐富,各類課件製作精良。網上資源中,不只是知識的儲存和播放,更為我們提供了旨在提高實踐能力的`諸多方法。而且,這裏有着良好的互動交流的學習氛圍。比如在線答疑、教師論壇、等欄目,讓我們的協同學習和自主學習相得益彰。

對知識的貧乏,就會產生對知識的無知。一位名人説:“認識到我們知識上的不足,便向成功走了一大步。”懶漢最容易做出的辯解,是沒有時間學習。其實這不過是一種託辭罷了。有一個著名的“三八理論”説,八小時睡覺,八小時工作,這個人人都一樣,非常公平。但人與人之間的不同,在於業餘時間怎麼度過。

當今社會的生活,豐富多彩。人們選擇生活的方式,也變得千姿百態。就説網絡吧,有人藉助這一現代科技手段,學知識,用信息,長才幹,出成果,助推了自己的事業。可是也有不計其數的人,把大好時光“網”費了。有的長期沉溺於虛擬的“網戀世界”,有的徹夜迷失在所謂“新新人類”的網絡遊戲之中,有的熱衷於與天下網友“狂聊”得天昏地暗,有的甚至“借網”實施各類違法犯罪。這些不是網絡本身的錯,錯的是“入網者”把握不夠好。

我把網上學習當作了一種生活方式。再忙再累,每天都要抽點時間光顧繼續教育網,或調閲課件,或與人交流,或完成作業,或自我檢測,或搜尋信息。網絡學習的關鍵還在與相互的參與。我們都知道現代教育的發展越來越強調自主學習和討論式的學習,網絡就給我門這樣一個機會,今天在坐的老師們能在網絡上自由地發表自己的對網絡環境下教師專業發展的思考與體會,這本身就已經體現了網絡環境下的教師這個團隊的協作學習精神。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7

據報道,《中國公眾防災意識與減災知識基礎調查報告》顯示,在我國,只有不到4%的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了基本的防災準備。城市學校:防災教育普及率高但實效差。

沉痛的地震等災難去了,“教訓”卻留在了檔案櫃裏;造成重大生命和財產損失的海嘯、颱風等也終於風平浪靜了,精神疏漏、意思麻痺,卻仍然留在單調的“紀念日”上,人們的表情依舊輕鬆,而將其安思危、痛定思痛,扔到了一邊。

別忘了,災後重建、走出災難和痛苦,絕不僅僅是高大建築物的重新崛起、物質世界的再度繁榮,而更是防災觀念的落“心”生根,防微杜漸意識的重大提升。我們站在災難的廢墟上,總能力挽狂瀾的遏制住下一個可能出現的災難,避免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這才是最理性、最科學、最有效的“走出災難”,也是風險社會不可或缺的國民素養。

可前文中的數字再次告訴我們,雖然我們在程序上完成了災後重建,“精神重建”依舊懈怠、鬆垮,以致於我們不得不讓傷亡和悲劇繼續上演:“20xx年以來,全國共發生火災220萬起,死亡22592人。而造成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逃生自救互救的知識和技能,沒有及時有效從火場逃生,被濃煙薰嗆窒息死亡”。等等。

一直以來,我們一以貫之的發展之道、公共治理觀念,就是這麼走過來的,我們可以為城市留下廣闊的.大馬路、大廣場,卻連一個小小的下水道都建不好;我們可以為GDP的輝煌,進行不遺餘力的艱苦奮鬥,而唯獨對災難教育、安全素養,不以為然。隨便翻開一本“公民素質教育”的讀本,公民應對災難的相關內容極少。我們在“轟轟烈烈的災難教育”中學會“健忘”,也就不足為奇了。

不能為公眾創造安全、健康、最大化的社會,不是公眾期待的文明、優雅的社會;不能創造“健康最大化”和“傷亡最小化的制度,人本主義的疏漏也很大。

應該把災難意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每增加1美元防災投入,就將使災害損失減少7美元”,各級政府要加大減災防災投入,加強以風險治理為核心的應急管理基礎能力和監測預警能力建設,提升突發事件的防範能力。還可以將災難教育納入素質教育構成,讓孩子們從小養成不懈不怠、從容不迫的安全意識。或者將安全教育納入繼續教育的範疇,在單位和社會,開展常態化的逃生訓練、安全知識普及,早日堵上公共安全意識的漏洞,為社會提供更多安全幸福。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8

通過本週的安全教育學習,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

企業成於安全,敗於事故。任何一起事故對企業都是一種不可挽回的損失,對家庭、個人更是造成無法彌補的傷痛。安全意識應始終牢牢紮根在每個人的心中,讓大家知道若責任心不到位就會釀成事故,正確認識到安全不是一個人的問題,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個上下關聯、人人互保、環環相扣的鏈,是一張錯綜複雜、緊密相連的網。回顧石化企業發生的重大事故,一次次映入我腦海的不外乎是以下內容:某人安全意識淡漠,嚴重違反《安全生產法》;某某安全責任心不強,麻痺大意習慣性違章;某某單位安全管理不嚴,尤其是現場安全監督檢查不力等等。這些慘痛的案例,無不折射出我們的.安全教育的缺失,表現出安全知識的宣傳普及尚存很大的缺陷,我們安全管理的體系還是那麼的脆弱!

“安全就是效益”,這種觀點應根植於每個人(包括我自己)的心中。首先武裝好自己,熟知熟會各項操作規程安全制度,認真學習安全有關法律法規;其次養成良好的安全操作習慣,杜絕習慣性違章,敢於同身邊的甚至是上級的不安全行為較真兒;第三是勤於檢查,及時發現整改事故隱患。一線崗位安全隱患和死角多,習慣性違章較普遍,如果只在形式上講安全,應付檢查,那麼即使是投入再大,付出再多,安全環境也不能得到本質改善,安全管理水平永遠不能得到本質提升!如果每位員工在每日的工作中相互監督、相互提醒、相互檢查,查找漏洞和薄弱環節,防止不安全的因素存在,杜絕事故隱患,從小事做起,就能築起安全大堤。無危則安,無損則全。安全就是人們在生活和生產過程中,生命得到保證,身體免於傷害,財產免於損失。

讓人人都來重視安全,時刻關注安全,將“安全生產”銘記心中,不折不扣地遵操作規程之章,守安全生產之法!讓人人都清楚地認識到違章就是走向事故,就是傷害自己、傷害他人,甚至走向死亡。不要抱有任何饒幸心理,因為,或許一次小小的不經意的違章,就會造成很大的傷害或損失,就會變成違法。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真正意識到這一點,那麼我們的安全生產工作必能做得更好,我們的企業就能長盛不衰,我們個人就能在一個安全和諧的環境中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