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説課稿>

【推薦】七年級語文説課稿三篇

説課稿 閲讀(2.1W)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説課稿,説課稿是進行説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七年級語文説課稿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推薦】七年級語文説課稿三篇

七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1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馬》,它是新課標人教版實驗教材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下面,我將從教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與學法、教學設計與板書設計五個方面來談一談我的教學思路。

一、教材:

《馬》和《珍珠鳥》、《斑羚飛渡》、《華南虎》、《狼》同屬於第六單元。這個單元都是描寫人類的生存夥伴——動物的文章,這些文章不僅反映了人對動物的瞭解和認識,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思考,而且還試圖從動物世界裏折射出人類的生活軌跡。布封的《馬》是一篇介紹馬的科學小品,語言文字優美,又是一篇優美的散文,作者用文學的筆調,描繪了馬在兩種生存狀態下的不同形象,表達了作者對“在無限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馬匹的由衷贊對“被人養育”,經過訓練,“供人驅使”的馬的深刻同情。

二、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的設計(教材的處理)。

新課標指出學生閲讀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獲得思想啟迪,形成積極、正確的人生態度。根據單元教學重點結合本文特點,制訂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品味積累文章中的精彩詞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閲讀和欣賞能力。

2、。過程和方法:深入領會文章的深刻含義,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做到觀點明確,言之有理。領悟和初步掌握對比手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珍視生命、關愛動物的情感,引導學生初步思考和認識人與動物的關係,感悟動物身上所折射出來的可貴精神。對比是本文寫作的一大特色,其中“家馬”與“野馬”的對比貫穿文章始終。通過品讀分析,得出“野馬比家馬更美”,並探究概括出兩種馬的特徵。通過形象鮮明的對比,可以感受到家馬的苦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抓住後半部分疑難重點句深入品讀探究,進一步感受家馬被人類摧殘、勞役,淪為人類惡性的奴隸的悲哀,從而達到“激發學生珍視生命、關愛動物,思考人與動物的關係”這一情感態度、價值觀層面上的教學目標。另外一處對比是描寫“野馬”外形美部分,作者把它和另外七種動物作了對比,盛讚馬的高貴姿態,突出野馬的外形的美,從而反襯人類扼殺了馬的`自然的天性的美,引人深思。在教學中,把領悟和初步掌握對比手法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把疑難句的理解以及培養學生的感悟和表達能力做為本課的難點。採用一課時完成。

三、教學方法的運用以及學法的點撥與指導:

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詞彙豐富,對動物的描寫精當、傳神。語言文辭優美,含義深刻,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我準備採用:創境激趣法、問題引導法、指導歸納法等方法進行教學。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我根據本課教學目標和內容,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發展水平出發,應用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以創境激趣法、問題引導法、指導歸納法進行教學。使他們在教師的主導下圍繞中心問題發表各自的意見,相互交流,相互爭議,激發他們主動獲取知識,培養健康情感。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質疑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的指導,採用了圈點批註法(預習筆記)、主體思維法、小組討論法和語言賞析法。在指導過程中,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然後根據一系列緊扣教學目標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並在課文賞析後完成遷移性練習進行鞏固,使學生從感知到理解,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會學,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四、教學設計:

首先,創設情境,導入激趣,聽背景音樂二胡曲《賽馬》,問學生腦海中浮現出了什麼畫面?然後用幻燈片打出遼闊草原上萬馬奔騰的壯觀場面,出示課題及作者,讓學生從聽覺、視覺各方面獲得直觀感受,激發學習本文的興趣,為文章的感知理解打下基礎。其次,感知文章,把握主題。第一步,在二胡曲《賽馬》的背景音樂下教師聲情並茂地朗讀。通過配樂朗讀,把無聲的文字變為有聲的語言,生動地再現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情激情。第二步,然後檢查學生預習(預習時要求學生讀通文章,並畫出自己喜歡語句,作批註寫出喜歡的原因,即採用圈點批註法做預習筆記),疏通字詞,本文生字詞較多,須落實。這是讀通課文的前提。第三步,接着課堂提問:①文中為我們介紹了幾種馬?②這兩種馬各有什麼特徵,文中具體表現在哪裏?第四步,讓學生帶着疑問自由讀,主體思維,組織語言回答。

第一個問題較簡單,可點名讓學生直接回答,第二個問題較難,可提示學生從文章中找重點詞句回答。因答題信息較廣,採用小組合作交流後共同彙總歸納的形式,既提高了學習效率,又培養了合作精神。(學生充分交流反饋後歸納,用幻燈顯示出來)。第五步,緊接着提問:如果你是一匹馬,你會選擇哪種生存方式,為什麼?在學生回答後,教師小結:作者布封也與我們一樣,在文中,無不顯現出他對“無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馬匹”的由衷讚美,對“被人養育,經過訓練,供人驅使“的馬的深刻同情。再次,質疑探究,深入品讀。在學生基本把握文章主題及作者情感的基礎上,進一步領會重點詞句含義,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和自由表達能力。出示四個問題:

1、如何理解文中“它的教育以喪失自由而開始,以接受束縛而告終”這句話?

2、第二段中為什麼説“它們額上覆着妍麗的一撮毛,項鬣編成了細辮,滿身蓋着絲稠和錦氈,這一切之侮辱馬性,較之它們腳下的蹄鐵還有過之無不及”?

3、家馬的苦難表現在哪些地方?找出文中有關語句説説。

4、本文多處運用對比手法,請找出來,並説説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寫“家馬”部分的幾個句子是難點,只有品讀這幾個難句,才能深入領會家馬的苦難,把握作者的感情傾向及本文主題。讓學生細讀,從讀中品,從品中讀,教師可巡視並尋機參與其中點拔引導。回答前兩句的基礎上,從部分到整體,整理出第3題答案,最後用幻燈片歸納打出。對比是本文最為突出的寫作方法,最後一題培養對這種手法的把握能力。接着,賞析語言,積累遷移。

1、賞析精美語言。用“我喜歡 一句,因為 ”的句式,回答交流(有預習的圈點批註充分準備)。再由文本遷移,通過問題的思考,再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全文

2、有人説,馬是人類的朋友,而人類卻不是馬的朋友,結合本文談談的你的看法?(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最後,延伸練習(課外小作文)。

介紹你熟悉的一種動物,請抓住其特徵(可仿照文中用對比手法),並在描述中滲透自己的情感。通過此練習,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五、板書設計:

家馬:勇毅、馴良 ——同情

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貴的精神(美質)

野馬 豪邁、獷野、一無所畏、和平(美德) ——欣賞

最勻稱、最優美(美形)

七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2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十九課《觀舞記》。我的説課分為七個板塊:(出示幻燈片)

第一板塊

(播放多媒體) 本課我確定了三個教學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

第四單元是以文化藝術為主題,如《社戲》中的鄉村戲劇;《口技》中的民間傳統藝術;《竹影》中的繪畫藝術;《觀舞記》、《安塞腰鼓》中舞蹈藝術。本課《觀舞記》具有非常強烈的民族文化氣息,表現了鮮明的民族特色。作者冰心運用高超的語言技巧來表現舞台藝術,儘可能地把視覺形象轉化為語言形象,使讀者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七年級學生實際認知水平和參與能力基礎,聯繫現實生活。我把更多的自由想象空間留給學生,使學生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第二板塊:

語感是對語言文字的感知體會,根據《語文課程標準》中的理念:“讓學生具有獨立閲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葉聖陶先生説:“文字語言的訓練,我認為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培養語感就是引導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閲讀分析,披文而入情,深入理解語言文字的內在含義,充分感受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因此我確立本文的教學重點為:

本文對舞蹈藝術的描寫優美生動。

第三板塊

根據學生年齡特徵,本着“從感性認識到理性分析”的教學思想;結合本課的文化背景、高超的語言技巧及寫作的特色,我確定的教學方法是“以朗讀法為主,點撥法、多媒體演示法為輔”,(播放多媒體)

我之所以確定以“朗讀法為主”的原因是朗誦是多種感官參與的以聲釋義的活動,是把文字符號轉化成聲音,直接感受語言,揣摩作者藴含的情趣和意念,充分感知課文準確的用詞,生動的造句,巧妙的佈局,感人的情境等,使課文內容主體化,想象化,進而對文章內容產生真切敏鋭的感受,即“讀書百遍,其義自現”。

第四板塊

我認為:一個差的老師只會奉獻,而好的老師則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學法正是實現葉聖陶老先生提出的“凡為教者必期於達到不教”的目標。

本節課的教學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即在學生的學習中,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共同發展。(播放多媒體)學法具體如下:

1、勾畫圈點法:讓學生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2、朗讀法:指導學生朗讀,從中體會課文所藴含的思想感情。

3、討論法:引導學生進行小組交流,探究優美的語言。

第五板塊

多媒體輔助教學(播放多媒體)

多媒體輔助教學主要目的在於營造一種藝術的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將文字轉換為畫面,更加直觀的、形象的理解課文。

第六板塊

新課程之所以“新”,不僅體現在教材的開放性和彈性,新型的學習方式、師生關係等方面,更體現在評價方面。評價需要教師有一雙“愛”的眼睛,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需要在心裏裝着所有學生,激勵他們不斷進步,鼓勵他們健康成長。本課時的教學我採用兩種評價方式:

1.教學語言梯度評價:針對學生的不同程度的'回答,作出相應的評價。使用“讀得真好聽,老師要感謝你的爸爸媽媽給了你一副好嗓子,不過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傳情達意了,不信,你試一試!”“我看到了大家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等等有梯度的語言進行評價。

2.師生互動行為評價:採用鼓掌方式或學生充當“小老師”來評議。

第七板塊

“精導妙引——整體感知——研討賞析——拓展延伸”。

我之所以這樣確立,是因為我一直都信奉的這樣的一句話:“一棵樹苗,或生長在荒涼的沙漠,或生長在茫茫鹽鹼地,或栽種在肥沃的土壤,不同的地域會出現不同的結果。”我們的學生就猶如是樹苗,我們的課堂就猶如是培育樹苗的地域,而只有民主的、和諧氛圍才是學生積極學習,努力思考,順利實現學習目標的土壤。

七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3

分析教材

1、課文的地位及作用。

這兩篇寓言都選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從明代傳入我國,影響深遠。通過這兩篇文章, 我們可以瞭解《伊索寓言》一些相關的知識。對今後學習寓言大有裨益。況且,這兩篇則寓言故事篇幅短小,情節性強,語言生動,所刻畫的主要形象鮮明突出。能 夠激發學生聯想與想象,並能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積極地思考與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也可以讓學生嘗試續編或自編寓言,以及怎樣通過對多種描 寫手法的分析,體會形象特點、感受故事寓意。根據教學大綱、教材編排意圖、課文特點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特做如下設計:

2、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提出: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共同發展的三維教學理念,結合寓言的特徵,本文教學目標設定為:

⑴研究語言文字,感受赫耳墨斯和蚊子的形象特點。

⑵通過多種描寫形式的分析,感受寓言的特點。

⑶聯繫自己的生活經驗,學會準確地概括寓意以及自編、續編寓言的方法。

3、教學重點。

本課的教學目標,就是本課的學習重點。

4、教學難點。

讓學生體會、感悟並樹立正確的人生處事態度。

分析教法。

教師是學生心靈的耕耘者,教課就要教到學生的心坎上。如果不研究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需求,對語文能力訓練的需求,課往往只教在課堂上,在學生心中留不下深深的痕跡,效果不佳是意料之中的事。(於漪)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只有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方法才能變被動為主動,變厭學為樂學。本課突出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儘量讓學生多説,教師少説的原則,以激起學生在樂中學,在學中樂的情趣。

⑴故事導入,創設氛圍。一節課,導入尤為重要。如果導入好,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的主動性,師生配合會收到最佳的效果。

⑵描寫方法分析,感受形象。故事很短小,但語言比較生動。通過典型的語言、動作、神態等的描寫,可以一步一步地感受體會到故事的主人公的性格特點。

⑶激發想象,體會寓意。由於語言是依靠一個假託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假託的故事,並非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而是虛構出來的。所以,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就要調動自己的思維,充分運用聯想與想象,走進寓言,體會寓言的寓意。

⑷親身實踐,掌握方法。第一篇寓言,我設計了續寫故事的環節,並告訴學生續寫的要求與方法,並在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後,針對遇到的問題及時總結強調。第二篇寓言,我又安排了改寫寓言的環節,這樣讓學生課堂上再次及時地鞏固、加深自己對所學方法的認識。

⑸合理延伸,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利用最後設置的一個思考問題,讓學生盡情地抒發自己的想法,教師合理歸納引導。希望通過本課的學生,同學們能認識到人生路上的一些正確處事的態度。

學法指導

誦讀課文,找出生動傳神的語言、動作、神態等描寫手法,具體體會文章的寓意。通過兩次練習,鞏固、掌握編寫寓言的.方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本課具體針對七年級學生求知慾強,個體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的特點設計方法。

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大致是:創設情緒——質疑解難——拓展延伸——深入思考——總結

1、創設情緒。

以學生熟悉的一則《伊索寓言》故事導入。激發學生探究《伊索寓言》的好奇心與求知慾。

2、質疑解難。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先請學生品讀課文,思考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並找出相關語句。再體會都表現了赫耳墨斯怎樣的性格特點。(重點體會 赫耳墨斯“笑”的含義。)然後,結合着赫耳墨斯的遭遇,共同探討讀出的道理。最後,設計一問題“赫爾墨斯聽了之後,會是怎樣的心情。如果讓你順着這個故事 合理地往下編的話,你會怎麼寫?”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培養他們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處事態度。

《蚊子和獅子》首先,請同學們帶着問題“本文都運用了什麼描寫方法?”去朗讀課文。對課文有了一定的瞭解後,一起分析蚊子的語言及動作描寫,思考蚊子的性格特點。之後,再強化文字失敗的教訓,故設計一題“分析探討蚊子為什麼會被蜘蛛網粘住。體會從中得到的啟示。”

最後,檢驗學生剛剛學會的編寫寓言的方法。所以,又設計了一個問題“改編故事情節。如果給蚊子一次機會,當蚊子戰勝了獅子後,你希望它有一個怎樣的結局。請同學從“蚊子戰勝了獅子”後改寫,並説説改寫後表達了什麼道理。”

3、拓展延伸

4、總結。

5、作業佈置:

教育學要求作業要少而精,有啟發性。

板書:力爭新、實、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