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教學反思>

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4篇)

教學反思 閲讀(1.24W)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4篇)

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4篇)1

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本課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基礎上教學的。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理解和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並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正確計算,感受退位減法與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繫,體會退位減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本節課通過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探究計算方法。

1.體現算法的多樣化。通過學生進行操作、交流、討論等活動,讓學生充分發揮的空間,注重學生的情感,自主選擇,發現的積極性。通過探究的過程,學生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增強了學好數學的信心,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2.注重知識之間的對比,探究36—8退位減法前,先出現複習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減法,與36—8算式比較,看有什麼不同,通過對比使學生產生認識上的衝突,突出退位這一難點。通過對比讓學生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繫,形成知識框架。

3.在探究退位減法計算方法時,讓學生開動腦筋想出辦法,也許是例1的教學比較紮實,算例2時部分學生就模仿例1的方法,不再借助學具的'操作,也沒有學生提出其它的算法。學生會知識遷移固然好,但對中差生來説,立即進行抽象的算法演練,這樣的過程可能跨度太大,因此還需藉助直觀的學具來進一步理解算理,加深對算理的理解,再初步脱離形象,形成抽象的算法,這樣的學習更紮實有效。另外學生沒有提出別的算法,但新課程的理念提倡算法多樣化,在這裏我提出了把36分成10和26,再用10減8等於2,最後把2和26相加的算法,有助於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開闊學生的眼界。

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4篇)2

我在設計本節課的教學時,努力體現以下幾點新課標所倡導的理念:

1.注重創設生活情境。從學生熟知的生活事例、感興趣的事物引入,為學生提供富有情趣的.問題情境。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生學習興趣濃厚,積極性高漲,課堂氣氛活躍,使學生以最佳的思維狀態投入學習。

2.加強知識間的對比。在引導學生探索36-8這一道退位減法之前,我先聯繫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減法38-6,通過對比使學生產生認知上的衝突,突出“退位減法”中如何退位這一難點,使學生建立知識間聯繫,逐步形成知識系統。

3.體現算法多樣化。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操作、交流、討論等活動,讓學生自主探索出多種算法,並從中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保護了學生自主發現的積極性,使學生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4.在遊戲活動中鞏固知識,提高能力。遊戲活動的設計體現了趣味性、知識應用性、活動的開放性,設計注重關注學生情感,體現團結合作、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的精神。

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4篇)3

《新課程標準》指出“應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鼓勵算法多樣化”。過去的計算教學,往往是老師把計算方法在堂上講通講透,然後通過機械練習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和學生的個體差異。

提倡鼓勵算法多樣化是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動手操作,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探索計算的方法,並把自己的計算方法在班上交流,由於學生的`思維角度和知識結構各有不同,故所採用的計算方法也多種多樣,學生通過比較、分析把提出的多種計算的方法進行優化,學生在操作,交流,分析,比較的過程中理解算理,找到了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

但是,是否學生提出的算法越多越好?老師如何引導學生把這些算法優化優化?什麼時候引導優化最好?等等,這些問題常常困擾着老師,在教學“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時我進行了嘗試。

提倡算法多樣化並不是要求每一個學生都掌握每一種計算方法。有一些學生經過了對各種方法的分析比較後還是覺得自己的方法是最好的(儘管不是這樣的),如這學生還用不同的方法計算,老師也不強求。

算法的多樣化激起了學生對算法的思考、歸類,對問題解決策略進行提煉,使學生對算法有了深層次感悟,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學得輕鬆。

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4篇)4

不同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孩子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不相同的,作為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這是新課程標準下提出的一個教學新理念,憑着自己對它的理解,我嘗試上了“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課餘,想法頗多……

新課程標準使“算法多樣化”一炮走紅,大家都在嘗試,都在力求自己的課能夠很好地滲透這個理念,於是,慢慢地醖釀出了這樣的三句話:

1、“他的方法你聽懂了嗎?”

2、“你還有其他不同的方法嗎?”

3、“下面我們一起用這位同學的方法做一做,好嗎?”

這三句話教師該問嗎?該説嗎?

我的理解:該説。

第一句:“他的方法你聽懂了嗎?”

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新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改變原有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孩子的學習方式是相對穩定的,它不僅包括學習方法及其關係,也涉及到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學習品質等心理因素。《數學課程標準》強調:要關注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是否有學好數學的自信心,能夠不迴避遇到的困難;是否樂於與他人合作,願意與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是否能夠通過獨立思考獲得解決問題的思路;能否找到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是否能夠使用數學語言有條理地表達自已的思考過程;是否理解別人的思路,並在與同伴的交流中獲益;是否有反思自已思考過程的意識。”作為一年級的孩子,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的養成是很重要的,教師説這樣的一句話,旨在讓孩子學會傾聽,學會一種自主學習的本領,而不是説要把算法硬塞給學生。“他的方法你聽懂了嗎?”簡單的一句話讓我們的學生充當了教師的角色,把“教”的權利給學生,讓學生也去聽其他同學的發言,或同意或反駁,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和懷疑精神,賞識和學習其他同學的獨特、富有個性的理解和表達,所以我覺得這句話説得很有必要。

第二句:“你還有其他不同的方法嗎?”

“算法多樣”是相對於整體來説的`而非個體,“你還有其他不同的算法嗎?”這句話似乎有逼着學生挖空心思、轉彎抹角地去想“不同算法”的味道,但是我覺得這句話本身並沒有附帶那麼多的意思。難道如此簡單的一句話就能夠啟迪孩子的思維,讓他們説出原本不屬於他們的思想和方法嗎?教師的一些提示性語言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思維空間,鼓勵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以不同的觀點,認識同一件事、同一個事物,從而讓學生更全面、更準確地掌握知識。在新教材實施的開始階段,我們的學生一般不太願意接受題目的多種算法,認為只要用一種方法做出來就行了,何必再費勁尋找不同的方法呢?所以我們嘗試以表揚、鼓勵的形式,引導學生對同一題目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要求學生尋找不同的解題思路,再通過討論得出許多算法。在這樣的思維活動中,學生能夠感受到算法多樣化帶來的快樂。如果能經常進行這樣的訓練,學生就能慢慢地體會到從不同角度看問題的好處,品嚐到其中的樂趣。學生的思維也會逐漸活躍起來,再遇到這樣的問題,就能很自覺地將自己的思維發散開來,積極主動地去探索知識。

所以在這節課上老師這樣的一個提問,可以很好的展現孩子自己的、獨特的思維,體現出整體算法的多樣化。當然,如果沒有教師的提問,學生能夠自發地要想表達自己不同的方法,那是最理想的。學生能夠不再依賴老師,走向獨立,這是教學的最高境界。

第三句:“下面我們一起用這位同學的方法做一做,好嗎?”

看到這樣的話,我們會不會有這樣的疑惑出現:“這種方法學生不喜歡怎麼辦?一定要他做嗎?”我認為算法多樣化的根本目的並不是讓學生得到自己最喜歡的方法!而是在於讓學生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並形成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都是具有獨立意義的個體,孩子也一樣。他們都是獨立於教師的頭腦之外的,不會依賴別人的意志而轉移。當學生他有一種方法的時候,往往會認為自己的'想法是最好的,就會很自然的抵制或抗拒和自己不同的方法。但是教師的作用往往也就在於此,當孩子有這種獨立意識的時候,教師應該怎樣科學的優化和完善孩子頭腦中的想法呢?這就體現了教學的藝術。

我們人的認識有三個層次:第一是“懂”;第二是“會”,即會用學懂了的東西去解決問題,這是一個飛躍;第三是“悟”,即有自已的特點,有自已的思考,這更是一個大的飛躍。光“懂”學生可以只是聽一聽;“會”就必須要自己去嘗試,自已去用學懂了的東西解決問題;而“悟”是一定要在自己親身體驗的基礎上進行的,因為“悟”是一個思考過程,思考是不可以替代的,是必須自已去完成的一件非常艱苦的過程。所以我在課堂上讓學生聽了其他小朋友的方法後再嘗試做一做,這並不是為了刻意地強調其中一種方法或者面面俱到地鞏固每一種方法,而是力求激活每個學生的思維,給他們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孩子們思維的真正碰撞一下。

然而在學生嘗試練習的時候,也略微滲透着一點算法多樣化的優化,因為隨着現代數學的發展,我們越來越感覺到,很難講清哪種方法是最好的。我們原來認為某種方法是最好的,可能通過自己的嘗試證明這個結論並不一定合適,也許我們一開始認為很“笨”的方法,結果卻成為了好的方法。在解決“36-8”這樣的問題時,學生提出各種方法後,最理想的方法當然是:“6減去8不夠減,向30借10,變成16-8等於8,再加上20等於28。”但是這樣的方法是否能夠讓學生接受呢?教師應該完全放手,讓孩子在交流的過程中可以主動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而不是被動的接受。

就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做,嘗試去學會尊重,學會欣賞,讓算法多樣化能夠進一步優化。學生不是一張白紙,他作為課堂教學資源越來越引起老師地注意。

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4篇)5

本課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基礎上教學的基礎上教學的,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理解和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並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正確計算。因此在課上我注重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探索計算方法。學生從學具操作中得出了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並且理解了算理。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還體現了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1、注重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與對比,使知識條理、系統化。

在教學新課時,先複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減法,引出兩位數減兩位數、減一位數甚至不夠減的.算式。通過對比使學生產生認知上的衝突,建立知識間聯繫,逐步形成知識系統。並在練習中強化知識,使學生真正理解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減法與退位減法在算理與算法上的不同,從而突破本課學習的難點。

2、體現了算法多樣化。

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操作、交流、討論等活動,給學生提供充分發揮的時空,通過在這個充滿探究和自主體驗的過程中,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了學好數學的信心,體現了數學一題算法多樣化。

當然在本課的學習中,個別學生對計算方法掌握不太好,因此,計算時出現錯誤和不熟練現象,對於這些學生教師在課堂教學與課堂練習中應多重視,並於課後多輔導,併發揮小組長的作用讓小組長幫助他們,使其不斷進步,不掉隊。

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4篇)6

在教學P68例2中,讓孩子們探索36-8=?我深深體會到:不同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孩子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不相同的。作為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但是教學中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算理,我讓孩子們在各述已見之後,讓他們對這些算法進行了一個對比,從對比中讓孩子們體會和理解“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的`算理。

例:怎樣算36-8=?

生1:先拿走6根,再從一捆中拿走2根,即36—6=30;10—2=8;20+8=28

生2:從一捆中拿走8根,即10—8=2;20+6+2=28

生3:珠心算口訣:去十加補。個位6-8不夠,借十來算,8的補數是2,26+2=28

生4:打開一捆是10根和6根合在一起是16根,再從16根裏拿走8根,即10+6=16;16—8=8;20+8=28

教學中班上很多孩子都能説一説自己的算法,但是方法多了會讓一些還不能理解這些算法的孩子們暈了頭,所以在這時,我們不能對這些算法只是單純羅列,而是引導對比,讓孩子理解並掌握算理。在對比的過程中,我讓孩子們解釋自己的算理,並突出地讓他們説一説怎樣借10來減。在孩子們的解釋後,班上的孩子們理解:兩位數減一位數,當被湊數的個位不夠減時,要向十位上借十來減。班上雖出現多種不同的算法,但道理是相通的。這樣做的同時可以使班上不同層的孩子都能兼顧到。

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4篇)7

這節課學習《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教材呈現的是體育課借足球的場景,並用圖畫和對話形式呈現問題和所需要的`相關數據。這幅圖呈現的情境很好,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繫得比較緊密,教學重點、難點是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並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進行計算。

給出情境後,學生自己提出數學問題,提問題還很順利,列算式也還好,在研究計算方法時,讓學生通過觀察擺小棒寫出算式的方法教學,在36—8=28計算過程中應多讓學生來説,我講解的時間有些長,課堂上老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因為只有在理解的前提下才能把算理説明白,思維才能清晰。

讓他們在活動中學習、運用知識,正確計算。應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語言表達、養成自主探索的良好學習習慣。注重算法的多樣化,組織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索性學習,引導學生的優化計算方法,增強優化算法的意識。總之,在計算的教學中我們不僅要使學生會算,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理解算理,能表述計算的方法和過程。這樣有利於提高計算技能和速度。

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4篇)8

本課的主要內容是學習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口算),在學習這課內容之前,已經學習過了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的口算,為學習本課的內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教學這一課內容時,我主要通過小組合作擺小棒的方式進行,在動手操作中探究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採用複習導入的方式,一方面為鞏固了前面所學的內容,另外一方面為學生學習新的知識提高生長點。本課基本完成了的教學任務,但是仍然存在着許多的不足:

1.學生在操作完後,請同學上台演示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邊説邊操作,而不是單純地操作,老師在旁邊講解。

2.在計算34-8時,學生可能會提出不同的算法,一種是將34分成20和14,另外一種是將34分成24和10,我對提出的不同的方法都給予及時的肯定了,但是在學生提出這些算法後,沒有及時的.進行歸納和小結。有些小朋友因為同學提出了不同的算法,反而有些糊塗了,這在作業中有明顯的體現,所以我在練習課中又進一步説明了這幾種不同的方法,幫助學生進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3.練習題內容稍顯單一,沒有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當然時間上也有限,練習的時間稍短,沒有進行充分的練習。

當然在其他細節方面還有許多不足,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4篇)9

一年級的數學知識淺顯易懂,但是還應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體現數學思想,讓學生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待周圍的事物,找到數學方法的依據,這才是學習數學的價值所在。

在“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教學中,我在一定程度上滲透了一些數學的思想方法。;本節課是學生在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以及整十數,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減法和整十數的基礎上學習的。要求學生理解算理,掌握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因為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在學習了不退位減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學生列出的算式才有退位減和不退位減,讓學生説説哪幾題算起來很容易,算一算,為什麼另外幾題算起來比較難,得出個位不夠減,是退位減法,不僅揭示了課題,而且複習了不退位減法的算法,知道了退位減法和不退位減法的區別,知道了退位減法的難點,為什麼不容易算,因為個位不夠減.

在説36-8=計算過程中學生有下面幾種算法:36-6-2=28,把36分成20和16,先算16-8=8,再算20+8=28;還有把36分成10和26,先算10-8=2,再算26+2=28等,算法較多,但表達不是很清楚,且中下生不太理解。我還讓學生通過觀察擺出的小棒再寫出算式的方法教學,在巡視過程中發現中下生不知如何處理6減8不夠,需像十位借的問題。於是我指導擺小棒,邊擺邊講解,然後就是練習。我覺得這裏還可以讓學生再擺一次,並説出你是怎樣想的,加強理解,鞏固算法會更好。另外由於少數孩子對於20以內退位減法掌握不紮實,做次類型題時仍不熟練,速度較慢且易發生錯誤。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明白課堂上老師不僅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表達能力,更要注重後進生的學習掌握情況,把注意力集中在每一羣孩子的身上,及時發現並糾正孩子的錯誤,爭取讓每一位孩子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悦!

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4篇)10

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基礎上教學的,關鍵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理解和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並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正確計算,感受退位減法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繫,體會退位減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要關注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是否有學好數學的自信心,能夠不迴避遇到的困難;是否樂於與他人合作,願意與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是否能夠通過獨立思考獲得解決問題的思路;能否找到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是否能夠使用數學語言有條理地表達自已的思考過程;是否理解別人的思路,並在與同伴的交流中獲益;是否有反思自已思考過程的意識。”作為一年級的孩子,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的養成是很重要的,我嘗試力求自己的課能夠很好地滲透這個理念。

所以,課堂上還給學生説話的權利。鼓勵學生大膽的説,學會積極主動地發表自己的觀點。把課堂還給學生,其實也是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還給學生獨立解決的能力。

課堂上不僅僅是知識的學生,更在於能力的培養。怎樣培養能力,不僅要解放學生的“心、眼、口”,讓學生在操作、動手實踐中,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課堂上學生管學生的權利。課堂上學生展示前先管課堂紀律,學生管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接着動手操作,開口説理,引學生去發現問題,然後通過討論,自行去解決問題,竟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學生講,師生聽,因此興趣高,聽得易懂好記住了。我退到幕後,學生成了主角了。課堂紀律好了,課堂活躍了,教學效果也實現了。

我在課堂上讓學生聽了其他小朋友的方法後再嘗試做一做,這並不是為了刻意地強調其中一種方法或者面面俱到地鞏固每一種方法,而是力求激活每個學生的思維,給他們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孩子們思維的真正碰撞一下。教師完全放手,讓孩子在交流的過程中可以主動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而不是被動的接受。

就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做,嘗試去學會尊重,學會欣賞,讓算法多樣化能夠進一步優化。學生不是一張白紙,他作為課堂教學資源越來越引起老師地注意。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明白課堂上老師不僅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表達能力,更要注重後進生的學習掌握情況,把注意力集中在每一羣孩子的身上,及時發現並糾正孩子的錯誤,爭取讓每一位孩子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悦!在享受我們課堂教學成功的時候,重要的是享受和收穫學生充滿喜悦,充滿活力,充滿成長味道的課堂。

總之,在計算的教學中我們不僅要使學生會算,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理解算理,能表述計算的方法和過程。這樣有利於提高計算技能和速度。

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4篇)11

在新課標精神的指導下已經工作兩個多年頭了,在教學的過程中,我逐漸體會到,數學教學不再僅僅是教給學生數學知識這麼簡單了,而是要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鍛鍊其思維能力,雖然我面對的是剛步入學校大門的一年級孩子,但是還是要把這種指導思想貫穿在數學教學的始終。

一年級的數學知識淺顯易懂,但是還應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體現數學思想,讓學生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待周圍的事物,找到數學方法的依據,這才是學習數學的價值所在。

在“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教學中,我在一定程度上滲透了一些數學的思想方法。

在導入環節中,利用複習舊知識的方法為本節新課作鋪墊,在每節數學課都必不可少的口算環節中,我不是讓學生把以前學過的數學題泛泛口算一遍,而是有針對性地出示了幾道題,有10的分解、10的減法和9加幾。

這都是我們以前學習過的數學知識,目的.是讓學生在這一系列的計算題中,找到知識的生長點,體現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繫,就像我們曾經學過的湊十法一樣,學生知識在加法中要湊十,在減法中同樣也是先要從十這個數入手。在我提的“你為什麼能算得這麼快?”的問題中,學生對這一點深有體會,為後面要學習的破十法作了很好的鋪墊。

為了讓學生確實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並且讓孩子喜歡這節課,我創設了春遊這一情境,激發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導入的環節是讓孩子先算一算參加春遊的有多少名同學,在學生理解題意並列出算式後,我鼓勵孩子利用手中的`學具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算一算這道題。

在給孩子充分思考的空間之後,讓孩子交流自己的計算方法,並把種種方法都出示在黑板上,孩子們用的方法很多,於是我引導孩子們觀察這些方法。

選一個最簡便的,能算的最快的方法,經過討論之後,他們的選擇大都集中在破十法上,孩子們體會到了是因為我們先要找到10,找到它之後再計算才能算得又快又對,再簡單不過的兩個環節,已經把新舊知識進行了一次統一。

在整個過程中,注意了破十法是個完整的思考過程,不是分割開來的,以學生的親身體驗感受到破十法的簡便,從而使學生願意使用破十法去思考、去計算,這樣幫助學生在更深的層次理解破十法的意義,更加熟練地運用破十法。

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4篇)12

本課內容學習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兩位數加整十數、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這是學習本課內容的重要基礎。考慮到這一點,我通過複習加法口算引入課題,將加法口算的方法遷移到減法口算中來,以幫助學生逐步把握算法的本質,形成計算能力。通過知識的複習、遷移能夠為學生自主探究“兩位數減整十數、一位數(不退位減)”的算理算法做好知識性準備。

接着以學生喜愛的春遊活動為背景,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種樂趣,從而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在探索45-30、45-3的計算方法時,由於有了前面的鋪墊,我本着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思想,着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留給了學生較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探索算法,再組織交流,展示思維過程。使學生在動手實踐、主動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敢於思考、勇於發現、不斷創新。既讓他們可以發展了思維,享受了成功的喜悦,又激發了他們學習數學的熱情和自信心。通過讓學生對比、討論分析,找出兩位數減整十數與兩位數減一位數計算方法之間的聯繫與區別,加深學生對算理的理解,同時,使學生在分析、討論、交流、歸納等活動中,發展思維,培養能力。最後的.鞏固練習,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鞏固新知,運用新知。讓學生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獲得新知、形成計算技能,以及培養他們積極思考、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的能力。

在教學中,自己感覺學生掌握的還算可以了,從學生交流、回答問題中,發現學生算理也已經理解了,可是在完成補充習題時,還是出現了較多錯誤,例如減法當加法做、計算時學生對兩位數減整十數、一位數產生混淆,但不是大篇幅錯,而是夾雜幾道題,全對的概率不是很高,不知是年齡小的緣故還是掌握的不夠嫻熟!

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4篇)13

課堂教學中應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於一年級孩子來説,要保持課堂每分鐘都在認真聽講是比較困難的。作為教師,首先可以運用自身的教學語言、動作等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其次要設計各種有趣的數學活動,用遊戲、競賽等方式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本課的教學中,我放手讓孩子進行操作,引導孩子邊操作邊思考。教學例題45-30,要求學生擺小棒或撥計數器來表示計算過程,動手操作是孩子喜歡的數學活動,當我要請一個孩子上前演示時,他們的小手都舉得很高。在學生演示、共同評價的過程中,孩子的積極性一下子提高了。對於本課的教學,在學生掌握了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還可以進行更多有趣的練習活動,提高口算能力。

教學應把握節奏,有收有放、層層深入。每個教學環節都應把握好時間,對於孩子已經掌握的內容,不需要多加強調,而是應該在練習時,針對孩子的掌握程度進行訓練。本課教學中,在孩子探索出兩位數減整十數或一位數的計算方法以後,大多數孩子能清楚地説出計算過程,這時可以適當提高要求,在能進行口算的基礎上,提高口算速度。很多孩子在課堂上掌握的`知識往往是很零碎的,教師應根據練習的情況進行梳理,及時總結和評價。課堂練習是反饋學習情況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因此在課前需要教師對練習進行挖掘和重組,針對學生的學習能力來進行練習的設計,對學有餘力的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抓住教學資源,加以利用。教學時應針對課堂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活動,不能將孩子的思維侷限在自己預設好的環境中。數學教學注重引發孩子的數學思考,提高思維能力。在探索45-3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我請一個孩子演示擺小棒的過程,他先用小棒擺好45(左邊4捆,右邊5根),再從4捆中拿走3捆,其他孩子都不同意這種擺法。這時就可以利用這一教學資源,讓這個孩子重新擺一擺,並且説説剛才錯誤的原因,讓他體會這裏的3表示的是3個1,應從5個一中減去。教學資源的開發,不侷限在教材本身和教學設計上,有時課堂中的很多“小意外”也能成為孩子學習的深層資源。本課練習中的口算卡片,也是教學資源。可以用各算式之間的對比練習,提高孩子的口算能力。

對每個孩子作適當的評價。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不同、思維方式不同,這也決定着孩子對一節課的掌握程度是不同的。課堂中,應關注每一個孩子,在孩子回答問題後,不管是不是我要的結果,都應作出適當評價。評價要採用鼓勵和表揚的形式,讓孩子體會學習的快樂,體會成功的快樂。

回顧本節課,存在的不足還很多,我認識到自己在教學方法、課堂調控能力、把握能力、組織能力等方面還需要多加學習和磨練。數學活動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各種數學活動中調動學習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培養學生創造能力。這些需要我們教師課前鑽研教材、合理進行教學設計,課堂關注每個學生、機智應對,課後及時反思。只有認真思考設計每個教學內容,真心瞭解每個孩子,才能在教學之路上逐步成長,將自己的教學水平進一步提高。

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4篇)14

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口算,由於是一節計算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基礎上教學的。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理解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並能用自已喜歡的`方法進行正確計算,感受退位減法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繫,體會退位減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本節課在教學中做到以下幾點

1、注意激發學生。出示情境圖後,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列式。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積極性高,課堂氣氛比較活躍。

2、注重知識之間的對比。在探究“30-8退位減法之前,先出現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減法,讓學生進行比較,看有什麼不同。通過對比突出,退位減法中如何退位這一難點。通過對比使學生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繫。

3、體現算法多樣化。通過進行操作交流,討論等活動,給學生充分發揮的時空。讓學生充分地説,尊重他們自己的選擇,保護他們自主發現的積極性。引導孩子通過自己的發現,這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另外,通過學生的表現,我還發現不能只看課堂上學生的口述算理,更重要的是注意學生課後是否真是掌握計算過程。